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

时间:2023-10-23 09:57:52

序论:在您撰写颈椎病中医治疗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颈椎病中医治疗

第1篇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认为,颈椎病根据症状可将其分属“痹症”,“眩晕”、 “痿证”等范畴。在病因学上通常认为是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中医不仅仅将颈椎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并将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结合,注重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

主要临床表现: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一、颈椎病早期的中医治疗

1,风邪侵袭,营卫失和

主证:颈、肩、背部疼痛强直,常有落枕,或伴随出汗怕风,舌苔白而口不渴者。

治则,祛风和血,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9g白芍9g葛根1 5g当归9g

川芎9g炙甘草6g大枣3枚生姜5片

2,风寒侵袭,经输不利

主证:颈、肩、背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有紧束感,舌淡苔薄者。

治则:祛风散寒,活血舒筋。

处方:葛根1 5g麻黄6g桂枝、白芍、当归、川芎各9g

炙甘草6g大枣3枚生姜5片

3、督脉经输不利

主证:颈、肩、背和上肢隐痛,易疲劳心悸、肢冷无力;或有下肢浮肿、腰和膝盖冷痛。

治则:温通督脉,生精养髓。

处方: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杜仲12g附子6g

桂枝gg鹿角胶9g(烊) 当归9g川芎9g狗脊12g川断12g

二、颈椎病中期的中医治疗

1,外邪侵袭

主证:颈、肩、背、上肢疼痛,屈伸不利,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者。

治则:散寒除湿,补肝益肾。

处方:羌活、川芎、桂枝、防风、当归、川芎、赤芍、党参、茯苓各gg熟地18g

葛根15g秦艽12g桑寄生15g杜仲12g炙甘草6g肉桂2g细辛5g

|若风邪偏蛊,处方:防风gg葛根15g麻黄5g肉桂5g秦艽9g当归9g杏仁9g

黄芩6g川芎9g羌活9g威灵仙1 5g生姜5片甘草6g大枣5枚

若寒邪偏直,处方:制川乌6g生麻黄5g黄芪1 5g桂枝9g当归9g赤芍9g

杜仲12g桑寄生1 2g宣木瓜9g细辛5g

若湿邪偏盟,处方:茯苓24g白术24g薏苡仁24 g桂枝gg北苍术1 5g杜仲1 2g

桑寄生1 5g木瓜1 5g当归9g海桐皮12g防风9g羌活魄制川乌5g

2,气滞血瘀

主证:颈、肩、背及上肢疼痛如刺,痛点固定,或胸胁胀痛,舌质暗红。

治则: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柴胡9g枳壳6g桃仁6g红花6g当归9g赤芍9g

川芎9g葛根1 5g牛膝9g炙甘草6g羌活9g桂枝6g

3,痰湿困阻

主证:眩晕,或史然晕倒,耳鸣日久,或出颈、肩、背部疼痛,痛处固定,

或头沉,胸闷,下肢软弱无力,伴随恶心呕吐。

治则:燥湿健脾,祛痰通络。

处方:陈皮9g半夏9g积实6W 9g茯苓1 2g制南星6g当归9g

葛根1 5g节菖蒲1 5g天麻12 g土白术9g川芎6g赤芍9g

4,淤血阻窍

主证:眩晕,或突然晕倒,耳鸣日久,或颈、肩、背部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或头发脱落,面色青紫,女性伴随闭经等。

治则:活血通窍。

处方:当归9g赤芍9g川芎9g甘草6g

5,痰瘀交阻

主证:乏力眩晕耳鸣,胸闷心慌气短,或头痛,胸紧腹胀,恶心呕吐,便溏,或头重刺痛,或颈项,肩部,上肢疼痛麻木,沉重等,或疼痛剧烈、惧按。

治则:燥湿化痰,化瘀通络。

处方:半夏9g白术9g天麻9g陈皮6g茯苓1 2g当归9g赤芍gg川芎9g甘草6g

三、颈椎病晚期的中医治疗

1、肝肾阴虚

主证:颈、背、肩、四肢酸软无力,隐隐作痛,肢体消瘦,精神面貌虚弱等。

治则:滋水涵木,生精填髓。

处方:黄柏、知母、当归各9g白芍、锁阳、牛膝各1 2g龟,甲1 5g熟地24g陈皮6g

2,气血不足

主证:颈、肩、背和上肢隐,四肢无力,眩晕或有耳鸣,面黄,失眠多梦,乏力气短等。

治则:补气养血。

处方:党参1 2g黄芪1 5g炒白术9g当归12g熟地24g山药12g茯苓9g陈皮6g

炒枣仁1 5g远志9g炙甘草9g木香6g焦三仙各6g肉桂1,5g

第2篇

关键词:颈椎病; 中医治疗; 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29-01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发生退变从而引发刺激性改变,压迫到周围组织,引发各种病变及生命体征的一系列改变[1]。发生颈椎病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颈椎间盘出现退变;二退变组织结构压迫颈部脊髓、血管神经、气管等,并产生刺激,出现对应的临床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6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72例,年龄22~72岁,平均37.6岁,主要临床症状为:项背肩臂痛症患者62例,痿症患者56,眩晕症患者50例。

1.2方法:将168例患者按照主要症状分为三组,进行各种中医方法的治疗,确定对其症状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结果

患者发病原因不同,对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则不同,根据分析结果得知,项背肩臂痛证适宜使用推拿、中药内治疗法、硬膜外药物灌注法;眩晕证适宜使用中药内治疗法、针灸、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法;脊髓型颈椎病宜采取针灸、中药内治疗法。

3结论

3.1颈椎病病因:颈椎病主要病理原因是肾气虚损,从而引发了骨损筋伤,出现了项背肩臂痛、眩晕和痿等一系列临床病症。颈椎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肾气不足:清朝程杏轩有言“病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痛”中医学认为肾虚是颈椎病发病最根本的原因。

劳倦内伤:久立则骨伤、筋乏。不良的睡势、坐姿、生活习惯以及不恰当的体育锻炼能够造成一定的慢性损伤,这些损失往往会损伤筋骨,使气血瘀滞不畅,从而增加肝肾亏耗导致颈椎病。

外感六和邪毒: 寒湿侵袭,留于筋骨,则经脉受阻,失却调养;风热侵袭,热毒侵筋骨,可使筋肉迟缓,颈椎各节失却平衡,加剧颈椎退变。

跌仆损伤:生活、交通、运动、工作所造成的意外事故等,一些不标准的推拿方法或牵引也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导致骨损筋伤。

3.2颈椎病主要症状:项背肩臂痛症:疼痛是颈椎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往往是筋骨损伤,气血瘀滞造成的。

虚者多是气滞血瘀,肾阳乏虚,寒凝血瘀;实者多是寒湿阻滞经脉,损伤导致气血瘀滞。

疼痛主要来自于椎间盘、椎体、关节等部位的退变压迫,以至于使神经受到刺激引发所致。

痿症:引发痿症大多是因为湿热浸,肝肾亏损,脾胃虚弱。临床则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筋损骨伤,瘀滞致痿。病症多发于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后期。

眩晕症:其产生原因有虚实两种,虚症为上虚,多因肾精、肝血缺失,无法供脑所养;肝肾虚弱,肝阳过剩;风阳上扰。临床症状多是痰浊失却清阳,痰瘀交阻,无痰不眩。

多发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

3.3颈椎病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法:可以扶正治本,泻实治标,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理论。但是药物无法直达病所,效果缓慢,无法直接改变筋骨损伤造成的血管、神经、脊髓压迫及刺激。

中药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皮肤肌肉外周的血管和神经,能够直接改善其血液循环,并能够影响到椎管内组织从而出现一些治疗效果。但是药物同样无法达到病所,无法改变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

针灸疗法:可以用于局部或全身,能够调整阴阳、通络活血止痛。但是很难以改变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

推拿疗法:理筋手法能够改善颈椎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可以通络活血止痛,颈椎扳法能够改变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但是如果手法不当容易使病情加重,此法不可以在脊髓型颈椎病中使用。

中药离子导八疗法:具备直流电及中药外治法双重效果,能够更迅速地直达颈椎周围组织,起到消肿止痛作用。但是其中使用的很多的中药性能还没有完全确定,而且有很多效果较好的中药没有办法以离子形态被导入体内。同时此中方法没有办法改善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只是治标,无法治本[3]。

硬膜外腔药物灌注疗:药物可以直达病所,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作用,在液压作用下,可以分离黏连的局部组织,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椎间盘压迫神经、脊髓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硬膜外腔总使用的中药有限,只能具备活血化瘀作用,消肿止痛还没有办法达到,只能配合西药使用。同时一部分筋骨损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没有办法起到作用。

小针刀疗法:拥有针和刀两种作用,可以解除组织黏连,而且没有任何疼痛,是一种特殊疗效。并且小针刀能够松解棘闻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可以与推拿相互协助治疗颈椎滑脱。但是在颈椎病中能够进行手术的部位受到限制,无法改变筋骨损伤造成的血管、神经、脊髓压迫,治标不治本。

参考文献

[1]冯飞, 姜亚军. Feng Fei, Jiang Yajun.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881-883

第3篇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治疗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又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年龄,据统计,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60%[1]。颈椎病最主要的症状包括肩、臀部疼痛,麻木,颈部活动不利等。疼痛向双侧或者一侧上肢放射,多为刺痛,钝痛或酸痛,严重的患者握力减退,肌肉萎缩是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因此,气血运行阻碍经络阻滞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心环节[2]。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对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研究,其效果显著,现将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37~53岁,平均年龄(47.5±2.5)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2.8±1.4)年,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检查确诊,排除肝肾等重大疾病患者。其中表现为左侧颈肩部疼痛者20例,右侧颈肩部疼痛者24例,双侧疼痛者8例,头颈痛者24例,同时患有触电感或肢麻木28例,伴有手部肌肉和前臂轻微萎缩者10例。检查76例患者均存在颈部活动受限,颈肌紧张,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均呈阳性,颈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有颈椎棘突右侧移位者8例。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

1.2.1.1寒湿闭阻,气血不通型 此种类型常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为主,有患侧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肩、肘关节活动不便,脉涩,苔白或腻,一般X片检查显示颈椎多处椎体骨质增生,并呈刺样增生。这属于寒湿闭组膀胱经,气血流通不畅,促使颈、肩以及患侧上肢失于温煦濡养所致。以活血化瘀打通经络、散寒除湿止痛。处方:松节1 5g,川芎12 g,羌活10 g,桂枝10 g,独活10 g,丹参15 g,黄柏10 g,元胡10 g。用水煎服,3~4次/d。

1.2.1.2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性 此种类型常以头颈强痛,颈部活动不便为主,伴有恶风、脉浮缓、苔薄白等症状。X片检查显示有颈椎轻度骨质增生。这属于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治以解肌祛风,舒筋活血。采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处方:大枣10 g,甘草3 g,桂枝10 g,粉葛15 g,白芍10 g,丹参12 g,川芎12 g,生姜10 g,防风12 g。用水煎服,3~4次/d。

1.2.1.3瘀血阻络型 这种类型多以臀、肩等部位疼痛,同时伴有手部肌肉或上肢轻度萎缩,肌张力减退,倦怠少气,弦涩或脉涩,舌质有瘀点。这种类型多属于病程日久或体质虚弱,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脉络受阻,导致血不能荣,气不能行。治以化瘀通络、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丹参15 g,川芎15 g,鸡血藤15 g,地龙15 g,黄芪30 g,赤芍12 g,当归12 g,桂枝10 g,红花10 g。用水煎服,3~4次/d。

1.2.2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先用红外线灯照射颈、肩部10 min左右,以使局部的温度升高,在缓慢进行分筋、放松按摩等手法,如果患者棘突右移位则嘱咐患者坐低凳,医生用左前臂拖住患者下颌骨体部向上慢慢地牵引,使颈椎间隙增大,然后将颈部稍向左侧转,医生的右手拇指推压移位到椎体,就可以达到复位了,如果1次不成功,可以进行第2次。通过以上手法,使患椎棘突附着的腱膜、关节囊以及韧带等颈部周围的软组织软化、松弛、经络疏通,静脉理顺,气血流畅,局部的微循环得到了改善,患者很多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2结果

所有76例患者均治疗1 w左右,其中症状基本缓解6例,占所有患者的7.89%;2 w左右症状基本消失8例,占所有患者的10.53%;1个月左右症状基本消失者68例,占所有患者的89.47%,症状缓解者10例,占所有患者的13.16%。

3体会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退行性、慢性疾病。是由于颈椎以及周围的软组织退变,造成颈椎间盘变型,椎间盘变窄,关节囊松弛而产生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市区平衡,挤压相邻的神经根[3]。骨质增生,颈椎退变,椎棘突移位和椎间孔周围软组织的充血、炎症、水肿,神经根被压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是因为气血运行障碍。气血阻滞就严重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和敷布,肢体得不到濡养、温煦,从而导致颈、肩部疼痛,患肢麻木,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科的疑难症,目前,行中西医治疗均无显著的疗效。在本研究中,76例患者疗效相对明显,症状显著好转或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过手法治疗,纠正了颈椎解剖位置的异常,使颈椎的内在平衡得到了恢复,缓解了神经根压迫,减轻了对神经根的刺激,经过理筋、分筋等手法按摩来使颈部僵硬的软组织得到疏通,气血顺畅[4]。内服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活络这些药品,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从而使血流加快,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今儿达到治疗的目的。

4结论

总之,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病期长,复发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以药物和手法两个方面进行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基本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解决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广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丽萍.中药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18:88-89.

[2]叶波.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 2013,39(03):100-101.

第4篇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为此,2010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男32例,女46例;年龄30~78岁,平均56.9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4.3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颈椎疼痛情况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以及药物治疗进行治疗。具体:⑴中药辨证用药:根据中医进行分型:1痰饮内停型:患者一般出现四肢麻木乏力,恶心呕吐,心悸胸翳,头晕目眩,纳呆少气,苔白滑,舌质淡白,脉沉弦。其主要原因是优于痰湿内盛,脾肾阳虚,气机受阻导致的。治疗原则是温阳利水,益气健脾,可以选用真武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加黄芪、党参、砂仁等。2气血亏虚型:患者四肢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淡苔少,脉细弱。治疗原则是大补气血。可以选用十全大补丸加减。可加法夏、远志、天麻等。3肝肾不足型:患者肢体麻木,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干咽干,眩晕头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治疗原装滋水养肝、清心宁神。可以选用《养肝体清肝用方》加减(野、生地、桔梗、羚羊骨、钩藤、石决明等)。可加车前草、山枝、元参、枣仁等。按上述分型辨证用药,日1剂。⑵腹针:以滑肉门(双)、商曲(双)、下脘上、气海、下脘、关元、中脘,气穴(双)为标准处方加减。1次/日。⑶手法:一般采取坐位,要求患者放松,先放松颈部肌肉,再行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整个过程约10~15分钟,整个疗程行手法1~2次,如一次手法后效果明显,则不再手法,如头晕仍明显,可在3天后再行手法。以上治疗方法疗程2周,停药后3个月观察效果。对照组予西其汀250ml静滴1次/日+西比灵5mg口服1次/日,如治疗过程中症状明显缓解,患者不愿静脉补液,可仅口服西比灵。疗程2周,停药后3个月观察效果。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4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所有受试者经治疗后需手术者,按无效统计);5复发: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内如出现症状体征同前或加重,即30分评分法等同或低于治疗前,即为复发。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论

现代医学目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变引起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而另一侧失代偿,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相应症状,而由于椎体侧方钩椎关节或上关节突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供血不足则较少见。

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独特的优势,其标本兼治,疗效较高。大量文献报道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率较高。我院骨科以手法+腹针+中药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尤其在显效率和治愈率方面优势更明显。腹针治疗眩晕的处方以引气归元加商曲、气穴构成基础方。引气归元以后天补先天,不仅可以补脾,而且可以补肾,而商曲、气穴又都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商曲位于离廓,气穴位于坎廓,再能增加补脾肾的功能。因此无论气血亏虚型或肾精不足型均可用上方得以调理。而对于有风火、痰浊等不同因素之兼杂的眩晕,引气归元中的中脘、下脘两穴合用有理中焦、调脾胃、燥水湿的作用,其中的气海、关元两穴合用便有补肝肾、抑肝阳的作用。因此,同样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型与痰浊中阻型的眩晕。

本组资料采用手法+腹针+中药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总有效率94.9%,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以充分肯定中医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世岩,王丽萍.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研究[J].中国厂矿医学,2004,17(2):114-115.

2柯于麟,汪祖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2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6,22(9):12.

3孙建民,朱增红,樊玉苗.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6):62.

第5篇

[关键词] 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55-01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本身退行性病变及继发的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又称为颈椎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且向肩、背、前胸和手臂放射或有酸、麻、胀感。有的患者尚有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及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整,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症状。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124例,病程6个月-2年不等,均有不同程度头痛、颈项僵硬、眩晕、视物不清、肩背酸痛、手臂麻木、耳鸣等症状。其中,男性59例,女性65例;年龄26岁-75岁,以晕为主要表现者83例,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者41例;头晕伴耳鸣及听力下降者38例,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者56例。经X线拍片检查,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质增生。而且,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尚可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者72例,脊髓型颈椎病者18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者11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患者口服颈复康颗粒(承德颈复康药业生产),每天2次,每次2代,温水冲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

2.2 西医治疗 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250ml,每天1次,连用7天后停药;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1天3次,连服15天为一疗程;双氯芬酸钠片(德州德药)每次2粒,必要时口服,视疼痛程度而定;呕吐严重者,适当补液。

2.3 注意事项 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食用咸寒粘腻之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情;保持良好睡姿和坐姿;避免风寒,控制咽部感染;严重消化系统溃疡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原有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正常,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原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经随访症状无加重;有效;原有症状体征减轻,发作频率较少,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第6篇

关键词:颈椎病;腰椎病;中医综合疗法;临床疗效

颈椎病和腰椎病在临床上都比较常见,其中颈椎病在医学上又涵盖了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而腰椎病在医学上则涵盖了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结核、淤血性腰痛、风湿或者类风湿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病[1]。中医治疗这两种疾病,以往以单一疗法为主,但近几年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基于此,我院将中医综合疗法应用在了这两种疾病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颈椎病和腰椎病患者较多,将其中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颈部酸痛或者腰部疼痛,其中颈椎病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双上肢麻木、头痛等,而腰椎病患者则表现为沿着患侧骨神经行经腿部呈现一种放射状麻木或者窜痛,并且大部分放射在小腿后外侧或者大腿后侧。对照组男患36例、女患24例;年龄22~59岁,均值为(43.6±5.9)岁;病程4个月~11年,均值为(2.6±0.8)年。研究组男患39例、女患28例;年龄21~62岁,均值为(43.9±5.8)岁;病程6个月~10年,均值为2.7±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中医疗法,或行药酒浸液局部热透,或行推拿按摩正骨,或行中药内服;而研究组则采取三种疗法联用,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

1.2.1药酒浸液局部热透 在50°的白酒中,放入细辛、红花、川椒、透骨草、续断及骨碎补等进行浸泡处理,将浸液提取出来后对患者病变局部进行涂擦,之后利用常效应治疗仪对病变局部进行热敷行热透处理,1次/d,大约20min/次,同时采用正骨按摩法进行复位处理。

1.2.2推拿按摩正骨 利用中医常规推拿按摩手法与局部取穴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利用不同的手法与取穴,尽量进行患者局部组织筋腱与全身经络的疏通,当病变部位组织的粘连得到解除后,采用椎间盘突出正骨复位处理。

1.2.3中药内服 主要采用的主要方剂为白芍、桑枝、红花、没药、乳香、木瓜、桂枝及牛膝等,具体治疗过程中应随症加减,如颈椎病患者则建议重用葛根,并且要加用羌活;腰椎病患者则应重用牛膝与木瓜,同时要加用狗脊。采取水煎服,服用1剂/d,以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行疗效评价。

1.3疗效评价标准 本组研究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2]为:①治愈: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检查显示正常并能正常参加工作。②显效:患者相关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检查显示病变消失不完全,受凉或者劳累后有轻微不适或者疼痛。③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仅能参与轻微的工作。④无效: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以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计。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皆进行3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效果评价,并且进行了>6个月随访,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与随访复发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

3讨论

以往针对颈椎病和腰椎病多以单一疗法为主,近几年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我院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先以推拿按摩使得患者的经络与局部组织筋腱得到疏通,之后施加椎骨复位,接着采用药酒局部热透,使得病变局部得以消肿、消炎等,最后加用中药内服处理,实现了调理脾胃、补肾益气、通络止痛等效果。从本组研究可以看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单一疗法治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还应加以心理治疗,减少相关因素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  护理  治疗

        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长期处于“低头型”工作的人群以及肌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来说, 极易造成颈椎慢性劳损, 使患者出现头昏, 头痛, 颈部活动困难等一系列症状[1]。中医中药治疗优于西医西药治疗, 同时配合完善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颈椎病采用针灸、按摩、牵引和中药等方法治疗颈椎病160例, 并积极配合一套完整的护理措施,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 男68例, 女92例, 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56. 3岁, 病程6-8个月。主要症状: 头、颈、肩、背以及上肢等部位的顽固性定位疼痛、肿胀和麻木, 当睡眠或低头、抬头过久, 或颈部转动度大时头目眩晕, 耳鸣眼花, 记忆力减退。本组患者均经x线摄片、ct检查证实为中重度颈椎增生。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   取穴风池、天枢、颈部夹脊、肩俞、曲池、外关、合谷、后溪, 均取患侧, 平补平泻手法, 可配合艾灸, 每次30 min, 每日1 次, 8-10 次为1个疗程。

        1.2.2 按摩  患者取坐位, 用拇指于风府、风池、天宗、曲池、中渚等穴及颈肩部压痛点、硬结、条索状物等处轻柔的按、揉,采用一指禅推法, 以疏通经络继而以推、拿、滚法作用于颈肩部、背及上肢的经筋。

        1.2.3牵引法[2]   牵引姿势以头部略向前倾为宜,牵引重量为2-5 kg, 每次牵引时间约30min, 每日1-2次, 枕颌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 扩大椎间隙, 流畅气血, 缓解症状, 且少有不适。牵引重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 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而灵活掌握。

        1.2.4 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常用药物为颈痛灵、筋骨痛消丸、颈复康及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 10 d为1个疗程。中药离子导入: 威灵仙6 g 、川乌、草乌各30 g 、细辛、羌活、川芎、穿山甲、乳香、没药、葛根各10 g、上药加水1 500 ml, 水煎1 h取汁500 ml, 将樟脑、冰片各5 g 溶于水中备用。将离子导入电热板放入其中,浸泡5min 后取出, 放于颈部或颈肩处, 导入脉冲电流, 强度以患者感到微麻能耐受为度。

        1.3 疗效判定[3]   ①临床治愈: 主要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颈椎x 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恢复正常, 恢复原工作, 半年内无复发。②显效: 主要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 颈椎x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有明显改善, 能坚持原工作。③有效:主要症状消失, 阳性体征及颈椎x 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无明显改善。④无效: 主要症状体征及颈椎x 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均无改善。

        2  护理

        2.1 加强生活护理  安排病人住向阳房间,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暖、温湿度适宜, 注意防寒保暖, 防止感受风邪加重病情。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对颈椎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般以低枕睡眠、仰卧位为最佳, 俯卧位不可取, 颈椎后缘增生明显者, 枕头可相应偏高; 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可在颈下垫一小枕。

睡眠形态紊乱者,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失眠者可适当口服安眠药。此外, 尚应加强皮肤护理。

        2.2 心理护理[4]  颈椎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 病程长, 反复难愈, 如对本病认识不够, 易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紧张、焦虑等。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颈椎病患者一般喜暖怕凉, 故安排床位时, 一般避开门窗, 防止风寒, 必要时增加被褥以防止受凉; 对于行动困难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行动困难, 做好生活护理。同时应向患者主动介绍适合患者的电动牵引机、颈椎吊带牵引、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 向患者讲明疾病与心理情志的关系, 鼓励患者怡情悦志, 安心养病。

        2.3饮食护理  本病患者多为中老年, 身体虚弱, 故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的食物, 忌生冷、寒咸。老年患者多脾胃弱, 食少则正气不足, 饮食无度又可增加脾胃负担, 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滞内停。故我们要求患者应进易消化、富营养的食品, 嘱患者勿过食肥甘厚味, 少饮酒, 多饮水, 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肠蠕动, 防止便秘。

       2.4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若出现眩晕、肢体麻木、视物不清、心律失常等症状, 应积极抢救。①观察牵引治疗效果。牵引多采用枕颌带牵引法, 根据病情轻重采取坐式牵引或卧式牵引, 牵引重量从3 kg 开始, 逐渐增加重量, 以能耐受为度, 最大牵引重量可达10 kg。牵引过程中如出现头晕、恶心可减轻重量, 如不缓解或症状加重, 应暂停牵引。②颈部推拿时, 要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手法, 多次推拿效果不好者不宜继续推拿。③由于患者常有手臂放射性疼痛, 尽量选择健侧手臂输液, 输液时滴速不宜过快, 以60 滴/ min 左右为宜, 并注意保暖, 可在患侧手臂下垫小枕或暖水袋, 以减轻疼痛。④注意病人安全, 防止意外受伤。下肢乏力, 行走困难者, 以及眩晕严重时, 应有人陪护, 病人入厕时应扶持, 防止摔伤。⑤为预防肌肉萎缩,应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体能锻炼, 加强营养, 以补益气血, 滋养筋骨。

        2.5 康复出院指导[5-6]   ①勿用颈部扛抬重物, 直接压力最易发生颈椎骨质增生。②保持颈部良好姿势, 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或低头看书, 应及时改变头颈, 并朝相反方向活动颈部。工作中应定时远视前方, 1次/30min, 每次1-2 min,对于桌椅叨炔恍髡? 应改变桌高或椅高, 使之比例协调,减轻颈部劳损。③指导睡眠方法, 使颈椎在休息状态下维持正常生理曲度, 应选用较软的圆枕, 宽度应超过肩宽10-20cm, 高度以压缩后10-15cm为宜。睡枕的位置应放在枕后方, 用以衬托颈生理前曲度, 不要放在头枕部, 使颈生理曲度改变。④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的体能锻炼。⑤积极预防和治疗咽喉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因为上述疾病也是颈椎病发病的诱因之一。⑥病人出院后应定期复查。

        3  结果

        治愈74例, 显效64例, 有效12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93. 8%。

        4  讨论

        采用水煎剂, 进行离子导入, 并结合按摩、牵引的疗法, 扩大椎间隙, 使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 消除肿胀, 分离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 改善血液循环, 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使病变组织修复, 是治疗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方法。颈椎病不易根治, 随时都可能因动作过猛、用力过度造成损伤或锻炼方法不当而复发, 在治疗过程中, 密切配合中医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 重视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在治疗中的作用, 并做好健康教育,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治愈率, 减少复发率。 

参 考 文 献

[1]朱立国,于杰,高景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述[j].中医正骨, 2005, 17( 8) : 69- 71.

[2]邓大学,黄一梅.中医临床护理备要[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39- 241.

[3]贺向无,雷正科.自拟葛桂颈椎康治疗颈椎病78例[j].人民军医, 2005, 48(8) : 468- 469.

[4]饶建凤. 41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宜春医专学报, 2002, 12(2) :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