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16:11:55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新路径:教学学术 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及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使命、要素与逻辑走向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初探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商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构成与养成路径 试析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建构原则与实践模式 以教育模式改革助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 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特色之路的探索 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2015(5):30-33.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0-142.
[4]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5]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7-100.
[6]孙卫东,宋砚清.高职开展中外会作办学的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2014(4):43-46.
关键词: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作用逐步显现,铁路监督机构在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面临新形势,尤其是科技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得到应用,如何发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作用,创新监督管理方法,以提高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运输经营,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中国铁路在突飞猛进、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下一步加以克服,否则,极有可能会影响铁路建设的发展。
(一)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部分参建单位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办法不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主要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转,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二)参建人员素质不高。一是部分单位投标承诺兑现率低,进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力量薄弱;二是一线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差,业务水平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三是现场监理配置数量不足,专业不全,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存在无证上岗现象,监理现场监控不到位。
(三)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个别单位主要领导没有把质量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工期管理、投资管理等工作上,甚至分管质量安全的领导也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施工现场。“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层对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现场问题频发。
(四)技术交底、业务培训工作不到位。部分单位技术管理粗放,技术交底书编制不细不全,技术交底不彻底;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上述工作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现场作业凭经验、想当然,盲目蛮干,加之现场技术管理薄弱,监理监控不到位,现场大量违反设计、标准的问题重复出现。
(五)对问题整改不够重视。从检查问题看,重复性问题不断发生,说明责任单位对问题整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存在问题一改了之,对责任人一罚了之,而没有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持续改进。
(六)考核手段单一,奖罚力度不够。问题的重复发生,说明参建各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好人主义,处罚不严,违法违规成本低。徒有形式的考核、处罚没有使责任单位意识到法规不能为,从而不敢违,反而助长了其违法违规的气焰,造成现场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二、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质量监督在铁路建设中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方式,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决定了监督管理的局限性。从当前的监督检查来看,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依然薄弱,质量安全问题比较集中。现场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居高不下,常见的“通病”、“顽症”屡禁不止、反复出现,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有待加强。
通过分析,只有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创新监督方式,克服目前监督管理的局限性,提高监督水平,规范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行为,加强质量、安全控制,遏制问题的重复发生,才能提高铁路建设的工程质量,杜绝质量安全事故,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建设工程,为现代化的高科技铁路的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需要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升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这是时展的趋势,也是确保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地质矿产、国家资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改善工程监督效果,提高监督和服务水平。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将铁路工程的材料配置、试验配置和施工过程配置、数据的真实性等施工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杜绝弄虚作假、减少工序等不良施工行为,确保现场达到标准化作业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将工程纳入监管标准化,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将有所依托,不再受个别施工现场的假象蒙蔽,而是通过系统进行施工全程跟踪定位监督,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在信息系统中都有记录,有利于责任的落实与追查。
(二)逐步融入国家直管模式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安全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两大主题,作为受政府委托的管理部门,必须真正认识到“质量重如山,安全大于天”。因此,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对现有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逐渐融入到国家直管模式,国家监督管理机构能够随时在线对企业的任何一个已建、在建、拟建的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检测报告、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详细信息进行调出查看,不但时时可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也为对其下属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从国家监督的层面上对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进行监督与管控。
(三)利用差别化管理方法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差别化就是针对铁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将其划分为几个施工阶段,由于每个施工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侧重点也要跟随着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利用差别化管理方法进行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于铁路工程浩大,施工人员众多,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同,施工侧重点不同,每个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同,差别化管理要从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段五方面进行管理分类。每个方面要制定出有所侧重的监督内容、重点、方式等,从而解决以往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大而全,不精不细,以及监督机构人员少,不能全面跟踪监督的问题。
(四)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员化模式。所谓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员化模式,就是要求铁路工程的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全部参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强人员的自身监督与相互之间的监督管理,人人具有监督的权利,人人具有举报的义务,从而能够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上将管控与施工融合为一体,能够更好的促进铁路工程质量的提高。
(五)建立动态的监督管理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有机融合。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指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时时监控与管理,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是对施工的全过程管控。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在时时动态监控的基础上,将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有的放矢,将施工管理与施工进度进行配套,更好的促进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关于重新印发《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办 [2008]70号)
按照21世纪中国的“三步走”构想,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全面支撑和先导。而作为一种历史范畴,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主要是通过其与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呈现出来的。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通过自身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教育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欧盟从教育普及、公平、质量、贡献度、终身学习等维度构建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并从此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工作本位学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关键就业能力――实现长期就业,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全民获得高质量培训机会,高质量教学――为职业教育设立质量保障机制及培养高素质师资。我国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维度包括:长期稳定的培养规模、法制基础上的完善治理、与经济发展高度匹配、持续有力的财政保障、始终提升的教育质量、对经济和人全面发展的高贡献率(于志晶,2016)。总体来看,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
追根溯源,所谓现代化,是指以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契机的一种社会的全面进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公众的福利与自由都能获得极大提高。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动因是科学技术,根本动因是制度,制度作为科学技术进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着决定性作用(汪洪涛,2009)。因此,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基础是明确社会结构中,影响或阻碍现代化进程的要素,并通过制度改革或创新消除这些障碍因素,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这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同样如此。实现全面现代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制度创新与改革必须以现有的制度为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进程,任何国外的经验都是不可重复的。虽然国际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愿景具有很多共同元素,但现代化的路径必然体现深刻的中国国情和现实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首先,实现创新性的政府治理,创新型政府是制度改革创新的基础,从我国实际来说,目前关键是加强不同类型和层次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改变政府治理中的各自为政局面,同时改革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立创新性制度产生发展的基础。其次,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公民更加自由获得职业教育机会的定型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以政府政策为中心展开运转的社会,这不可避免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期性和功利性。未来的关键是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实践及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的角度,建立并有力落实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性制度,如产教融合制度、体系融通制度、终身培训制度、双师型教师准入制度、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等等,最终实现公众对职业教育选择路径的拓宽及认可度的提高,并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贡献度。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从战略目标看,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很重要。
■从基本路径看,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
质量变革,微观层面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宏观层面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使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员工有更多的收入、政府有更多的税收;效率变革,就是全面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动力变革,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临床路径是护士对某类病人实施个案护理管理的方法,他是由医院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计划,让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此模式接受照护,或是由医生和护士及其他有关人员对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预防康复延迟和减少资源浪费,让病人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或是一本制式的计划,利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性,有内容的有效照护,它是多专业人员合作控制质量、控制经费,强调时间性、计划性、预期效果性,多专业合作性,保证病人获得最佳护理质量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护理专家为病人提供直接的疾病护理,而且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最佳康复路径。
2临床路径的内容
有生理心理社会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方法、有检验、检查、治疗、药物、营养、活动、疼痛管理、各种注射项目,病人及家属的教育、出院计划、预期结果、变异记录、康复运动等。结果测量均是事先定义好,可测量的,并在量化的程度或分数上保持其连续性,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出护理过程和结果,保证监测方法和科学性,质量和效益评估的可靠性。护理结果不仅有常用的终末结果。如死亡率、患病率、感染率、功能状况、再住院、重复手术、病情的严重程度等,还包括全面反应病患过程、恢复过程的测量结果。如生理方面的生命体征、皮肤状况;心理社会方面的行为、沟通与人际关系;功能方面的分级评定;行为方面的活动、技能及习性等;知识方面的治疗、饮食、药物掌握程度;症状控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评定;家庭功能;目标实现;对健康服务的利用;病患的安全;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的解决;病患满意度;主观感受等。充分展现护理实施中的能力和优势,如为病人选择最佳的照顾模式;在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中与小组成员沟通协调达成的共识;减少浪费;职责和分工明确;用(变异)分析实施流程改进;预测病人所接受照顾的结果;减少焦虑,提高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从病人的角度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使多专业的文件予以整合;主动有效的管理好住院日资源的使用;科学的评价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高低。护理人员人人参与研究,相互合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这些均是培养护理专家所必须能力的具体措施。
3路径方式的实施
是由医、技、护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的操作模式设计。如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疾病或手术病人;收集分析某疾病/手术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措施、住院天数、整合设计临床路径照护标准,根据整体要求设计临床表格、日程、预期效果等。在确定病人入径后,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路径中的各种检查、化验和会诊,且检查、化验和会诊的结果均在路径规定时间内报告,紧接着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康复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无任何变异即达到预期结果,出院后随防。路径实施中随时记录变异情况,进行处理。当实施半年或1年时,可根据路径护理的结果、变异统计,实施纵向和横向比较。纵向可与调研的资料情况对比,横向可与同行护理情况比。取长补短,修改和完善路径。真正让全院的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的运行。以此循环,长期的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整个处置过程,处置情况及治疗护理结果一目了然。什么样的病,什么样的病人该接受哪种路径,在路径中应该接受哪些护理工作。护理专家能制定出最佳的临床路径,使病人康复的效率高、成本低、服务满意率高等。
路径护理的工作方式不仅使护士主动的配合和实施。还可针对临床路径设置的内容和预期结果出现的变异进行整理和分析。用变异分析和成本效益对临床路径进行适用性评价。因为变异是实施标准中的偏差或预期结果的有价变化过程。所以变异有正负,但任何变异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利于质量的改进。如各部门运行机制上的配合系统变异、服务过程护理人员素质、技术等过程变异、病人院内感染,不合作等结果变异等。针对变异分析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高。成本效益是以病例计酬,比较实施前后或不同单位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费用,以供病人选择时参考。
临床路径实施中医生的职责是决定病人进入临床路径并按照其项目流程执行。护士的职责是监测和实施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协调协助病人按时完成路径项目;负责病人活动,饮食护理指导;负责病人与其家属的教育;出院计划的执行;有变异时,与医生讨论并加以修改。协调其它部门按路径要求准时完成术前会诊、检查报告等。定时召开多专业人员会议。对出院计划、特别治疗、困难问题、家庭成员问题、改变照顾计划问题等进行必要的商榷。临床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是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卫生市场经济更加注重增加有价内容,清除、简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复的内容,以降低不必要费用等护理经济学和护理效率学的内容。改良的部分显得更实际、更科学。变异的监测;作业质量的监测;护理过程的质量;医疗过程质量的项目评价等。均可使护士获得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临床资料收集和管理的能力,科学工作程序的能力,定量定性分析的能力,独立经济核算的能力,全程护理管理的能力。可对某病种,某个病人设置、预测和实施最佳效率的照护计划。护理专家不仅是临床能手、研究者、顾问、教育者、管理者、改革者,关键是对专病护理有一套熟练的操作程序,有全程护理管理、核算的能力。它能告诉人们,该病要这样护理,走这条路径,不这样就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护理路径,达到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
4今后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岗位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9]王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0(2):108-114
一、审计质量特征与审计质量系统
审计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质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是共享性即非排他性。是审计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特征,指一方对审计信息的使用并不会使其他方受到影响。由于审计产品的这种特性,使得审计产品使用者的范围逐步扩大,难以准确界定。审计产品的使用者是审计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因此审计质量应以公众利益为导向,以为公众利益服务为宗旨。
二是系统性。是指影响审计质量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包括审计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审计产品消费、使用系统以及市场、法律法规等环境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从这个大的审计质量系统出发,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提高审计质量。
三是模糊性。这一特性是相对一般商品而言的。它是指由于审计产品质量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报告的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各评价主体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不同,导致审计质量的高低很难客观评价。
四是隐蔽性。是指一方面很难通过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的外表辨别审计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审计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其缺陷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如有时被审计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审计人员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外部投资使用者在此情况下很难发现审计质量的缺陷。
审计质量这四种特性中可以把审计质量的共享性、模糊性和隐蔽性均纳入到系统性之中,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考察审计质量。本文从审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应用和反馈等不同阶段出发,认为审计质量系统主要由泛审计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和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泛审计系统是指包括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是指审计报告使用者所组成的系统;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主要是指审计信息传递的途径。审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各种特性会在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以及审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审计信息在审计质量体系中的这一传递过程形成了审计信息的一个循环体系。
二、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
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是对同一内容即审计质量内容从不同角度考察的结果,其中审计质量系统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审计信息循环系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把审计信息质量看成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审计信息的循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系统中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审计信息的信源地①。在这一系统中核心部门是各个审计机构。它们通过编制审计计划、审计业务实施(取证、判断)和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形成最终的审计产品。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守行业协会所制定的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接受政府监管部门(财政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通过某种信道②即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从其信源地传递到信宿③即审计报告使用者手中进入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使用者依据所取得的审计信息和自身的判断力做出决策,使审计质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作为一种信息产品。
审计信息循环是指审计信息从泛审计系统产生,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把审计信息应用于实践,审计信息的实践效果又会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泛审计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在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内部,各组织部门都是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为基点的,如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获取报酬而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由于审计信息稀缺,导致了对审计信息需求、供给的产生,从而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审计信息循环系统,使二者被统一纳入到审计质量系统中。泛审计系统在完成内部的审计工作程序基础上做出审计报告形成审计信息;审计信息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与其消费者的自身能力、各种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相结合作用于客观实践从而产生某种效果;审计信息的使用效果又会通过多种途径被重新传递到审计信息的信源地――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得以形成。从中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甚至泛审计系统的职责、义务,它涉及到审计循环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产品形成的主要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审计实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审计行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准则等规范监督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审计机构通过制定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和管理审计项目小组和审计人员。
审计系统内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审计质量系统中,不仅包括泛审计系统,还包括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并且泛审计系统内部提供的高审计质量产品并不能保证审计消费系统的高质量。
一方面,理论上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即由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程序,遵循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规范,各监督流程做出的审计报告,应该会产生高质量的实践效果。但是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审计信息产品的消费者是具有主观性、意识能动性的人,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为审计系统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的高质量就等同于审计的高质量的结论,是在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依据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做出合理决策能力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这需要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做出合理决策应有的素质,如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如路径(1)。如果审计信息消费者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即便是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审计信息消费者的需要也就不会被完全满足,如路径(2)。这种情况下,一旦
出现问题,审计人员的责任可能会被不合理的扩大,因此审计的责任、会计责任、报告使用者的责任应当区分。
另一方面,理论上低质量的审计报告,肯定会误导审计信息消费者,进而使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如路径(4)中未满足消费者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路径(3)和路径(4)中满足消费者的情况就属于此类问题,如被审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与审计单位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这就使处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外部投资者很难发现审计报告中存在的违规问题,使得低质量的审计信息被隐蔽起来。现实中大部分审计质量问题的揭发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破产、倒闭、内讧等情况下发生的,“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琼民源事件”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应该用系统的思想实行“两手抓”,在提高各子系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审计质量系统的质量。
四、审计信息循环模式下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首先,建立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为核心的高质量泛审计系统。由于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信息产生的信源地,所以应先从泛审计系统采取措施来保证审计信息质量。可以从审计主体,即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工作程序、以及对审计结果的监督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如,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包括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加强审计工作流程的管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充分、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可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机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控制,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提高行业互查和年度检查效率等。从图3可知,对于路径(3)和(4)应重点提高泛审计系统的质量,为形成审计高质量提供前提。
其次,正确引导审计信息消费者合理使用报告,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质量不应仅从审计信息的提供者角度进行评价,还要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服务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最终产生真正高质量的审计。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消费系统质量的提高,重点在于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即使用审计报告的投资者、债权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比如对实际情况的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还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企业能通过合法经营、正当渠道获取收益,可通过舆论手段如借助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法律手段如有关政府部门可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以及其他审计信息消费者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进步。
对于路径(2),应着重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为产生高质量审计信息使用效果创造条件;路径(4)中,由于审计信息消费者的原因而导致审计低质量未被检测出的情况,也应把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作为重点。此外,审计消费者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能够有效、及时发现泛审计系统的低质量,从而给泛审计系统以警示,形成一定的压力,这也将有利于泛审计系统内部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建立泛审计系统与审计信息消费系统相结合的审计良性循环机制。由于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系统是审计质量系统中保证审计高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应从两方面来采取措施,共同致力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审计系统的有效运行会使审计报告的质量得以提高,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通过各种信道传递给审计信息的消费者,会有助于其做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合理决策的运行会使审计信息消费者对审计报告的作用给予肯定,这又会强化审计信息消费者对审计信息的自主需求,从而形成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系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