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16 15:59:52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内涵 路径

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阐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探索[J].经济经纬,2009(I):113-114.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饭店业 协调发展

一、研究背景

19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协调发展的研究,Bithas & 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储备型、休养生息型和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系统;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循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定义虽表述不一,但其核心却是唯一的,即协调发展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使用的一种平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从定性角度看,饭店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导向,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增强, 这都为饭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大幅增强、客源市场的迁移带来的业务转型, 致使我国区域饭店业防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二者协调发展过程就是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和区域内相互协调关联的过程。从定量角度看,如何准确判断和评定区域经济与饭店业协调发展水平却成为研究的难点,而这恰是本文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建

1、耦合理论及模型

耦合是指多个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应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饭店业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区域经济―饭店业的协调程度。依据二者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可将其耦合过程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耦合度模型,即:设变量ui (i = 1,2,…,m),uj(1,2,…,n)分别表示系统,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为:

cn= n{ ( u1・u2 ・…・un )/Π( ui + uj ) }1/n

当只有两个系统时,可以直接得到它们的耦合度函数,表示为:

c = 2{ ( u1・u2 )/( u1 + u2 ) 2 }1/2,耦合度值C∈(0,1)

根据耦合度值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当C = 0时,耦合度极小,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且向无序发展;(2)当C∈(0,0.3)时,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3)当C∈(0.3,0.5)时,耦合处于颉颃时期;(4)当C∈(0.5,0.8)时,耦合进入磨合阶段,两者间开始良性耦合;(5)当C∈(0.8,1.0)时,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6)当C = 1时,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2、协调理论及模型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同时还要求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适应与促进。因此,区域经济――饭店业要协调发展,要在保持其各自内部协调的基础上,使两者在整体上形成良性互动。此外,耦合协调度不仅能区别出由于区域经济―饭店业偏小带来协调度高的伪协调,而且能评判不同区域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的协调程度,反映出区域经济――饭店业水平的相对高低。

协调模型可表示为:D = ( C・T)θ

T =a×U1 +b×U2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反映饭店业与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θ、a、b为待定参数,两个系统基本同等重要是一般取a = 0.5,b = 0.5;当θ=1/6时其方差最小,故取θ=1/6。

耦合协调度可分为以下10种类型:①D∈(0,0.09)时,为极度失调;②D∈(0.10,0.19)时,为严重失调;③D∈(0.20,0.29)时,为中度失调;④D∈(0.30,0.39)时,为轻度失调;⑤D∈(0.40,0.49)时,为濒临失调;⑥D∈(0.50, 0. 59)时,为勉强协调;⑦D∈(0.60,0.69)时,为初级协调;⑧D∈(0.70,0.79)时,为中级协调;⑨D∈(0.80,0.89)时,为良好协调;⑩D∈(0.90,1)时,为优质协调。

3、系统综合评价函数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区域经济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饭店业的n个指标。

m

E(X)= ∑ ai×Xi

i=1

n

H(Y)= ∑ bj×Yj

j=1

E(X)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函数,H(Y)为饭店业综合评价函数,ai、bj为指标权重,Xi、Yj分别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二)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权重确定

1、指标选取

参考国家法定统计指标来确定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在饭店业统计中常用的相关指标,以及指标的可获得性,选取指标为饭店数、客房数、床位数、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入境旅游者住宿总人天数、住宿总人天数等的规模类指标和像客房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一类的效益类指标。

2、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了2007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均来自2008《浙江省统计年鉴》,2002―2009年《浙江省旅游概览》,2006年和2008年浙江省饭店业发展白皮书。

3、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步骤为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三、数据分析

(一)权重确定

准则层和方案层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00、0.091和0.061,同时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87,均都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指标间的比率赋值合理,其一致性都符合要求,而且层次总排序也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完成层次总排序,从表1可得,第2、3列分别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权重;第4、5列则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在综合系统中的权重。

(二)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由此,依据模型得到各样本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如表2。

(三)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将各样本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各样本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如表3。

四、 分析与结论

(一)分析

表2中样本普遍呈现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状态,少数样本包括舟山、衢州和丽水呈现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吻合或略低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同时,多数样本呈现出饭店业发展水平会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高,同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较低,但是绍兴和金华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饭店业发展水平却明显低下,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表3中样本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程度较高的包括杭州、宁波、 嘉兴、温州和台州, 其他样本都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 且耦合类型与表2中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所表现的特征吻合程度较高, 样本中绍兴和金华的耦合度过低即为突出表现,说明该模型中着重反应了饭店业的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中呈现失调态势的样本有舟山、衢州和丽水,其他样本则表现为协调状态, 尤以杭州和宁波处于良好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类型与表2中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表现的特征及其一致, 较为真实客观地反应出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 结论

浙江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该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更有甚者,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由于两者耦合程度和综合评价指数不高,直接导致各地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不高,呈现优质协调状态的区域过少,部分地区表现出失调态势。这充分显示在低等级行政区划地区饭店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而且比较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对其的带动作用。同时有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经济发展空间特征就是东北强、西南弱,而就区域经济与饭店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两者耦合度的特征都能验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个特征。由此得出,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饭店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Bithas,K.,& Nijkamp, P.Environmental-economic modeling with semantic insufficiency and factual uncertainty. J.Environ-

mental systems, 1996―1997, 25(2):167―183

[2]Boulding, K.E.The Eco-

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Environmental Qualityina

GrowingEconomy,NewYork, Freeman,1996:53―57

[3]Norgaard, R. R. Economics

indivators of resource scaerity: A

critical easy. Journal of Environ-

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

cademic Press, New York,1990:19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断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J]. 环境保护,1992 (1):9―12

第3篇

本文首先对生产业和区域经济进行了概念的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对协调度测度模型进行综述,构建了生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最后,以江西省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江西生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作用一般。

关键词:

生产业;区域经济;灰色关联模型;协调度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生产业:目前学术界对其并无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例如Hubbard认为其是为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提供相应中间服务的行业,如物流服务、法律咨询等。Howells认为其可分为金融、保险、仓储、旅游、娱乐健身、运输、采购等服务。我国的研究则主要将其分为金融、信息、商务、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共五个产业。这里笔者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参考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共6个行业。区域经济: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指一定区域内的生产综合体,是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受外部自然条件、所在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以及政治制度改革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量和质的增长,探讨的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体制和文化水平的变动。

二、生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在加速调整,以人才智慧投入为基础的生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时期,生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低下,各地区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有关。国外开展关于生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较早,而国内学术界开展对生产业的研究则较晚,主要是从2005年开始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多。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较多的是从不同角度探讨生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或是其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高觉民、李晓慧(2011)从产业的视角,以资本和劳动为变量,构建了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模型,并选取我国30个省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业”之间是呈现互动发展关系;同时,提出通过确立产业结构转型,营造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和服务外包,促进两者积极互动。张梅青等(2012)则通过构建物流-区域经济的互惠共生模型,得出二者彼此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两者不协调的原因则主要是缘于发展不同步,致使物流的供应与市场的需求不对称。总之,国外探讨生产业较之国内要早半个世纪。目前,探讨生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是空白,所以笔者试图探讨两者在江西省的发展是否协调,鉴于二者的发展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灰色理论,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来探讨两者的发展协调性,以便探讨生产业更好得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生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水平测算

(一)协调度测算模型综述关于协调度的测算,比较代表的测算模型如邵波和陈兴鹏(2005)构建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西北地区内二者能否协调发展展开了分析。陈西蕊(2013)构建了陕西省境内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及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利用陕西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范铁芳、杨励雅(2013)构建了协调度测度模型,并以我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测算。计东亚(2011)通过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相关性模型,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业”的联动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测度。

(二)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生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测算本文所要探讨的生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到内外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且对两者协调度的度量需要借助十年的数据,涉及变量组合共77对,所以在数据及指标因素皆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下,单纯利用严格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计算是不妥当的。灰色关联分析则弥补了数理统计的缺陷。因此,本文采用江西2004-2013年这十年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度量江西生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关联度越高,则两者的协调度越高,反之则越低。1.指标选取。考虑到评价生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而且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笔者在指标的选取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客观性以及数据的易得性,本文从产业的规模、结构、增长、效益四个方面来构建生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鉴于官方并无生产业增加值的统计数据,而本文只需要了解生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数值并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故为了便于计算,本文所列生产业增加值仅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行业产值。2.模型构建。设生产业发展水平的二级评价指标为参考数列。这里令分辨系数ρ=0.5,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强弱度如表3所示。3.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和江西省统计局公布的表1和表2各项指标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生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矩阵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生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单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其中最小值为0.4727,最大值为0.7539,根据表3的关联度强弱划分表可以看出,关联度大部分处于一般的范围。表4的最后一列的均值反映的是生产业各项指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度,其中γ(X4,Y)和γ(X6,Y)的值分别为0.6425,0.6084,其余均值都是处于一般范围,说明指标X4和X6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作用较强,其余指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一般;从表4的最后一行的均值来看,所有均值处于0.5240-0.5986,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与生产业的关联程度较为均匀,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与生产业的协调作用一般;可见江西省生产业的发展未能与时俱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发达国家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生产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均在七成以上,所以促进生产业快速的发展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从上述的实证分析可知,江西省生产业呈现出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占GDP的比重较低,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社会制度不够完善,行业发展滞后,未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应探索生产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围绕江西全省工业产业集群周围进行合理布局,为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研发、法律咨询、信息交流、融资贷款、人员培训、物流服务等,进而降低工业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其次,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生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人才,所以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当地高等院校、职业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积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优惠政策。再次,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引导、协调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经营环境。政府应该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制定适宜本地生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以充分发挥政府对生产企业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最后,强化生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促进生产业与区域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业的支撑,通过加快二者的融合,促进生产业与区域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探索发展外包服务业以及提升商贸会展业等。

参考文献:

1.孙攀.中国生产业竞争力研究:以美国生产业为参照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1)

2.高觉民,李晓慧.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3.张梅青,周叶,周长龙.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1)

4.邵波,陈兴鹏.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1)

5.陈西蕊.基于距离协调度的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3(1)

6.范铁芳,杨励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6)

第4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区域;发展水平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7]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22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5]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1.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因子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等。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

1.目的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选取的指标也应各有侧重。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3.系统整体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指标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4.动态引导性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特点,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5.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本研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尽可能地简约和压缩,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概括性强、所代表的信息量大的指标,指标体系要全面但不可包罗万象。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视角构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反映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社会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反映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状态层包括10个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各个侧面的协调发展水平建设状况;指标层为基础指标,共有31个指标组成。

在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协调发展的提高作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指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采用SPSS软件,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数据主要选自《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一)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选取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计算后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0,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这些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因子的提取

分别对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的因子变量利用SPSS提供的Factor Analyze进行提取。鉴于因子变量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含义会比较模糊,所以通过Varimax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特征值大于0.85的主成分因子,即提取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取了2个主成分因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社会协调发展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取了7个主成分因子。

(三)协调发展水平的求算

借助SPSS软件,得出各县市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B1)、F(B2)、F(B3)和F(A)计算公式为:

经济协调发展水平:F(B1)=0.59128W1+0.21071W2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F(B2) =0.22971M1+0.22950M2+

0.19951M3+0.16012M4

社会协调发展水平:F(B3) =0.437Y1+0.16618Y2+0.15649Y3+

0.08948Y4

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A)=0.37938W1+0.11852W2+0.08674W3+

0.07587W4+0.07375W5+0.07223W6+0.05030W7

苏北地区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不同而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格局。这说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诸子系统非线性叠合、综合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蔡思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中南财经人学学报,1997( 3 ).

[3]余建英,何旭宏. 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第7篇

区域经济又称中观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然资源条件类似,经济结构相近或具有互补依赖性的地域,把所具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地域特性的经济运行系统。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处于二者的结合部。区域经济不仅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而且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具有空间差异性、发展关联性、系统整体性、利益相对独立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建立在区域经济增长之上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高度化演进的过程,是从空间角度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经济发展质的内容。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福利的增进,又包括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意识形态和制度等相应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有机联系的概念,是区域内外资源配置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极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能激发各区域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竞争意识,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意味着区域发展失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区域经济没有差距,表现为一种匀质状态,那么在这种经济状态下的人们都可能产生并沉浸在满足情绪中,缺乏创新热情和发展动力。而当区域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差距时,发展状态较好的地区通过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对发展状态较差地区就必然产生示范效应和传播效应,形成一种互动。区际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距,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国际贸易的产生和进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存在区域间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如果不存在区域差距,东部的相对充足的人力、财力和中西部的丰富资源,就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更不需要建立国内大市场和国内的区域合理分工了。区际差距对于欠发达区域是一种压力。差距的存在迫使欠发达区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吸取经济发展状态较好的优势和创新,向发达区域看齐,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经济发达地区自然产生扩散、传播和渗透效应,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区际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原来封闭和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经济发展条件好和汇报率高的地区,使生产要素在流动中得到了最优的配置,使生产要素的潜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

2、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诱导区域经济行为利己化,刺激了各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最为突出的就是全国各区域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不顾区域的具体情况,大搞“短、平、快”的建设项目,只以当前获利能力的高低来作为选择产业的标准,不顾资源问题、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一阵阵建设的“热潮”。其结果是造成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大搞重复建设,形成了一种“泡沫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区域利益主体的存在,必然成为区域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吸收、利用的障碍,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大市场造成人为因素的分割。

因为各个区域都很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在发展经济时不可避免地采取一系列手段,甚至是违背国家政策的手段去干预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一切事务,根本不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协调,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再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一般表现为发达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迅速扩大,而不发达地区缓慢的增长又难以保障原材料和能源等的供给迅速增加,供求矛盾加剧了各地区对原材料、能源等的争夺,也导致本已显得严重短缺的原材料、能源长期在流通领域中倒卖,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发达地区不仅难以对欠发达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区域间的扩散回波效应难以产生,反而造成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等纷纷流向发达地区,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最后,人口的适当流动,可为流入地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也可为流出地提供一定的经济积累,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造成人口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流动,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压力。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出,意味着当地人力资源的流失,对保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是不利的。东部地区大量人口的流入,外来人口的子女的教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外来人口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当地社会治安的压力。

三、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仅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巨大差距,而且还表现为三大地带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带,其内部各省区之间、新兴工业区和老工业区之间以及各省区内部之间也存在发展差距。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各具独特的经济潜力和相对优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地区间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对其他产业不予倾斜,国家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1、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扩大,要求以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实施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二是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发展起来,但决不能使发展过于失衡。既要把握好抑制区域差距扩大速度与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应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应发挥政府的控制作用。四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间合作。通过专业分工的深化和协调范围的拓展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区域间加强合作的目标追求。国家应在政策层面和舆论层面鼓励区域合作

2、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共同富裕制度既确定了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也确定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这样才会建立和谐的社会。

①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广阔,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拥有特定的区位优势等特点,中国必将成为第三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中国吸引的外资有80%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布局在这三大地带,来自内地的“民工潮”也主要流向这里,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已经在这三大地带蓬勃兴起。

中央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舆论上引导及区域上协调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通过强加立法和行政手段,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实现人、财、物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各级政府要转变发展思路,组建政府合作组织,加大区域合作力度,在合作中求生存,求发展,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经济共赢。各企业应在产品上升级,提高创新能力上加大投入;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更要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必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区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②各区域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