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难点范文

时间:2023-10-15 15:33:20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历史难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历史难点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课件教学;重难点;突破

多媒体课件教学之所以这么受大家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直观性视听特点,它能改变传统课堂呆板的环境,也能很好地在多方面吸引学生兴趣辅助历史教学,使得教师能用更多的方法手段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但是这种利用课件教学的模式也因为其快速的翻页以及零散的知识联系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构建出现不利的一面。另外在历史知识重难点的突破方面课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本文将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针对课件教学不能很好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提出微视频辅助突破重难点的

方法。

一、根据学生学情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重难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视频信息井喷式的增长,初中历史教学相关的视频也是层出不穷的,但是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课件制作过程中不可能把这些视频都利用,也不是每个历史相关视频就一定适合放入课件辅助重难点教学。只有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并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具体的针对历史想象或者规律,从多个角度收集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视频,才能真正对突破重难点起关键作用。比如,我校学生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策略比较感兴趣,喜欢听一些秦始皇的故事,也喜欢看秦始皇威武军队出征。同时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策略也是《秦的统一》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重难点和学生兴趣点,从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多个方面收集秦统一的视频,最终我校历史教师在优酷网上找到关于秦始皇的纪录片,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结合教材总结归纳出秦统一六国和巩固统治的措施。通过这种看视频,根据知识进行自我总结的过程,学生能独立自主得做完检测题,说明他们掌握了该重难点。

二、课件制作中灵活应用微视频,掌握时间分配和使用时机

课件使用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讲解过程也是非常流利,而对于历史微视频的使用就比较尴尬,有很多教师反映有时候不由自主地忘记了播放相关历史视频,有的教师又抱怨自己选择的微视频太长或者太短,很多时候学生也在较长的视频观看中失去兴趣,在较短时间的视频中意犹未尽。这就使得教师在课件制作环节需要对视频进行灵活的处理,包括剪辑、编排、配字、配音等内容。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播放微视频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决定使用微视频的时机,确保在学生兴趣点和求知欲临界的部分结束微视频播放,以利于工作继续开展。比如,在进行《第一次》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我校历史教师找到了很多关于的电视、电影等,但是内容都比较冗长,无法在历史课堂上直接使用,只能通过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在课前使用了一段谈判对话,根据谈话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该谈判发生的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继续讨论该谈判的意义。整个过程学生都围绕微视频中谈判的内容在进行,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识记谈判赔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归纳意义起到树立学生爱国情怀的作用。

三、微视频的修整需要教师加强自我技能的提高

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同的历史课需要不同的课件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就需要更多的微视频来突破重难点,这些微视频不可能完全在电视、电影等里面找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重难点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制作简单的图片连播、动画等形式的微视频。比如,在进行《三国鼎立》的重点内容教学时,可以制作三个动画人物,把相关历史人物的头像贴到自己创作的动画骨架上,引导学生熟悉人物特色,进而进入三国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这样就使得学生感觉历史课堂也很好玩,便于学生进入学习历史知识的良好状态。还可以展示三顾茅庐的漫画,让学生根据漫画内容,结合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让课堂活跃起来。但大部分教师并未接受过相关视频编辑方面的技能培训,想要做出优秀的视频动画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教师更多地从各角度提高自己的技能。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件利用是非常广泛且有很多良好作用的,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发展的好的教学手段,若能在教师队伍中加强视频编辑技术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视频处理技术,巧妙设计使用微视频突破重难点,将会进一步修正该教学手段的短处,各大学校的历史课堂开展将更加顺利和有效。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许多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使之慢慢接受这些难点,是历史教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历史教学也是如此,学生的有限认知及历史的复杂性造成的矛盾成了教学的难点。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1.历史的复杂性增加了初中历史的难度

历史的复杂性会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难度。朝代的更替,历史事件的不断发生,历史人物的分析,各朝代政治制度的优缺

点,这些都是学生要了解或者掌握的。历史是一条浩瀚的长河,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无不给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压力。

2.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及初中生本身的特点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缺乏对自身的管理能力,对课本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耐力。所以,对历史中出现的事件、人物,都缺乏一定的认知。

3.历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现时期,许多地方的初中历史都是通过教师一味的讲解课本知识“满堂灌”,把知识强行地加诸学生身上,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产生厌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不断关注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讲课。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课堂上的主体。

二、怎样突破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

1.教师通过假设情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历史课本是很枯燥的,如何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呢?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假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假设学生是当时的读书人,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这一事件有什么看法,让学生学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且对增进学生之间感情,创建和谐的班集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突破历史难点

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1)不断总结,历史教学中,许多知识都是有联系的,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的方式将这些知识串联到一起,定期将知识翻新,以习题的方式或者提问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印象。(2)通过历史典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呆板的课本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小,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一段历史典故,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接下来的知识。(3)充分发挥教师的发散性思维,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引用其他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3.通过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比如,教师可以将中国的失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结合起来,一起分析改革的背景、条件、失败的原因等。在比较中,学生对改革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更好,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新时期里,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不断突破教学难点,对学生不断积极引导,使之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在摸索中探寻突破教学难点的新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感染力强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热爱历史,以史为鉴,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第3篇

(桦川县第三中学,黑龙江 桦川 154300)

每一个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要面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及时的突破教学难点,打破制约学生学习的瓶颈,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如果突破难点问题处理的不得当,就会影响后续学习,甚至给学生心理带来打击,学生会产生自我怀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科产生畏惧感,渐渐失去对本学科的兴趣,甚至是放弃学习本学科,最终的不良影响是无法预测的。

难点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知识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造成的;有的是由于问题错综复杂造成的等等。在众多原因中,知识抽象、缺乏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是较为常见的。

物理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物理学科当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而多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因而在教学中造成一些难点出现。本文就此种情况产生的难点突破问题,谈一下见解和突破方法。

1 结合学生的身边实际,用生动的实例讲解抽象的知识

物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对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限制,往往很难发现身边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这就要求作为主导者、引导者的教师,要在平时备课、讲课时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率先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深入挖掘与抽象知识相关的生活实例,并加以精巧的设计和加工,以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来突破难点。

在进行“比热容”教学时采用了如下的设计,已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引入新课时教师设疑:把相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那个需要的时间长?加热相同的时间,哪壶水温度高?把同一壶水加热到5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哪次需要的时间长?教师通过身边的现象引入,使学生清楚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创设情境:同样的光照情况下,沙子和水,温度是否会相同呢?这样层层递进,从身边的现象走进物理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比热容这一物理量的含义,很好的降低了难度,使知识有血有肉,学生很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比热容这一较抽象的概念。

2 拓宽实验、创设情境,化疑惑为现实突破难点

物理学中有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无法感知和观察到的,这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多的时候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和机械记忆来完成的,这就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造成一定的难度,在他们的心中总是存在一些疑惑与不解。

如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的想想议议问题中。‘站在地面上的人,竖直向上跳起,为什么会落回原处’,司空见惯的现象,落实到答案上也不难,但学生总会有一种疑惑和不解之感,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类似问题的难度更大,学生更是无法理解,只能机械记忆答案。为突破这一难点,设计了如下实验。

利用课间将学生组织到操场一侧的甬路上,另一侧我的两个同事同骑一辆摩托车,后排的同事手里拿着一个系有红布条沙包,当车的运动状态保持匀速直线状态后,后座的的同事竖直向上抛出了沙包,并能稳稳的接住。学生一片沸腾,此实验进行了三次。沙包清晰的运动轨迹使疑惑变成了现实,胜过教师无数遍的讲解。剩下类似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个小实验解决了大疑惑,突破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难点。更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实验可以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

3 走出教室,扩宽活动空间,愉悦学生,突破难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设计好实验教学、进行好实验教学是有效突破难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但平时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演示,即便是学生分组实验,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很难活动得非常充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一定的时机适当的组织室外活动课,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活动课的组织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进行精心的准备。包括安全、活动场地、活动设计、物品准备、课前动员、评价标准、责任分工等等。

电路的连接与分析是电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刚开始学习电学知识的难点,学生不会连接电路,不会分析电路,将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为扫清学习上的障碍,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次室外电路图连接活动课。

首先,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4个小组,每组指定组长,成员11—12人。

再次,准备了画有开关、小灯泡、电源、代表电流方向的箭头符号的4套大型卡片,另有足够的代表导线的绳子,一些空白的卡片。

其次,在活动前做好动员。讲清安全要求、活动目的、活动过程及评价要求等。

在操场上,活动按照计划开展,首先按照教师预设的电路图及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连接电路;之后是按本小组设计的电路连接;最后是按小组间设计互考的电路图及要求进行连接。每个阶段都要有小结、有评价,及时公布分数,以起到激励作用。

这次活动由于在操场上进行,活动得空间很大,学生非常放松,参与度极高,积极性很大,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因此对电路的组成,原件的作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连接方式,电流方向等等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即对旧知识是一次极好的巩固和深化,更为后续电学相关部分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更加可喜的是学生们开始自己制作相应的卡片,时常在课余进行游戏,不知不觉间电路连接的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4 培养学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时刻从身边的事物中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积累经验

现今的社会生活条件比较好,更多的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使得基础物理学知识及相关现象离学生越来越远,加之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学业负担较大,对身边的事物淡漠等原因的影响。学生的生活经验极少,观察能力降低,动手实践机会更少。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加有效,有目的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问。

布置实践性作业能极好的达到目的。学生的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是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的很好时机。在这个时机,根据教情、学情的不同情况来有目的布置实践性作业,效果好。

如:走进厨房,观察炊具,看妈妈做饭的全过程;走进工厂,观察机械;走进汽修厂,认识内燃机;到建筑工地,你发现什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询问,查阅资料,找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学生可以采取录像、照相、录音、写卡片等方式,把采集到的信息在上学后与同学分享,并进行整理分类。按主要涉及知识分类,注明清楚原理的,再学习可以解决的。要大力表扬有创意的发现和提问,特别要表扬时时有发现的同学。

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积累了经验,开拓了视野,又为突破难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浮力教学 难点 优化策略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在教学的要求上也有着相应提升,其中的浮力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加强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浮力教学的理论研究,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浮力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的主要特征以及浮力教学的难点

(一)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的主要特征分析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浮力教学是重点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是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这一原理和浮沉条件的应用,从而有效解决浮力的相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有着比较显著的特征,即知识的综合性比较突出,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习过力,以及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和密度与液体压强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探究的,所以在物理知识的综合性特征方面比较显著[1]。

浮力教学的理论性在实际教学中也比较突出,主要就是体现在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浮力公式的推导等,这些都要通过抽象的物理模型进行展现。在对受力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之后,通过力的合成然后结合数学进行推导,才能够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公式。在这一过程的学习中,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抽象以及概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浮力理论进行有效充分的理解。

(二)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的难点

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比较多样的。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前,头脑并非是一片空白的,有的是已经对周围的认识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所以就有些科学概念没有达到一致,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2]。思维定式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前,学生比较习惯于单因子分析,对两个因素同时决定一个物理量还没有习惯,所以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就会只分析其中的一个因素,对另外一个就忽视了,造成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例如:对轮船从长江驶入到大海之后的浮力是否会改变的问题,很多学生会认为浮力变大,主要就是只对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而对于V排的变化没有充分考虑。这就成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难题。

另外,由于受到了相关知识的干扰,也会带来学习上的困难,在相邻以及相近的物理概念间的干扰方面比较突出。如之前学到液体压强会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所以在学习到浮力的内容候也会这样认为。物理的概念以及规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辨证联系,还有是在感性认识层面的不足等,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有着诸多难点。

三、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够对初中物理的浮力教学进行优化,就要能够充分保障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首先在课题的引入方面要能重视。先要让学生对浮力知识学习感兴趣,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通过一些故事将有关浮力的问题引入其中,激发学生对浮力学习的浓厚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使针对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得以体现[3]。

例如:在对有关浮力的概念进行引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动画课件进行展示,展示小孩玩皮球不小心将皮球掉入到树洞中,而又无法用手够到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小孩将皮球拿出来。学生就会想到用水灌入树洞中。老师可以继续提问:皮球为什么能够浮起来?如果是铁球,在灌水后会浮上来吗?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体现,教师就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让学生的手脑口眼都能够发挥其作用[4]。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要能对其中的难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讲解,让问题充满趣味性,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本文主要对浮力教学内容的特征以及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有助于实际教学。

【参考文献】

[1]郑钢.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想当然”[J].教学与管理,2007(01):57-58.

[2]毛国永,谢学芳.情境・联想・探究・体验――浮力教学札记[J].物理教师(高中版),2006(12):20-22.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才能达到原定目标。管理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但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而且还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此外,随着目前每年建筑伤亡事故人数的不断增加,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管理措施的现状,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管理措施。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

2.1相关法律实施困难

尽管我国很早以前就颁布过《建筑法》,但是由于受到现实经济发展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多重原因的影响[1],相关法律法规在建筑单位进行施工运作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管理体系漏洞以及相关的问题产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为今后建筑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

2.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疏漏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各种疏漏的现象。一般建筑施工过程里,常常由承建单位聘请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以后,越到后期,这些监理单位越容易受到主观或客观的各种原因影响,对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下降,故而使得建筑工程很难保持有较高的质量。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种种人为因素在里面,但总体来讲,仍然是目前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疏漏。

2.3建筑工程市场行为混乱

建筑行业是一方面依靠劳动力非常多的密集型劳动行业;另一方面又具有施工技术要求低,市场准入标准不高的特点。这也就是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并在建筑行业市场中造成了恶性竞争的源头。此外,当前国家经济体制改变以后,很多企业甚至有法人不明确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施工招标企业资质评估时,是经常发生的。如果企业内部有问题,会给施工生产带来某些不利因素,如:管理系统缺乏造成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资料存在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项目分包等。

2.4劳务人员常见质量低。

我国建筑行业的劳动力主要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而大多数的建筑工人所做的是重体力劳动,无须经过培训后上岗,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事故也时常发生。劳动工人的低素质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质量意识和成品保护意识。

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管理措施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的形式,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知识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重点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完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完善其管理体系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健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防止小规范、小合同的发生,从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以前,就让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另外,凡是与工程质量有关的相关规定,都要把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利划分明确。想要把好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关口,就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等,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2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务必应该做好的。这项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能、保质、安全上起重要作用。在施工以前,就要做到材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评测、验收管理。在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其储存地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常规检查和复检等原材料的质量以外,还要检测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等。部分原材料对于存储领域有特殊要求的,我们在存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还要随时对这类材料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保证安全,如:镀锌钢材,水泥,混凝土加剂等。

3.3建筑施工项目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环节里,施工设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首先要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技术需要的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设备,这对施工工程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保障和提高作用。在机械和设备方面,为了保证安全标志,定期维修、定期包养,并确保其性能要求。起重机,焊接机,搅拌机,水磨,潜水泵等安全设备[4],在保持其性能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其使用寿命,让它们在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率,充分完成工程质量检测的需求。

3.4提高建筑劳动人员的个人素质。

建设工程领域的质量控制中,劳动人员的个人素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劳动人员个人素质的好坏,关系到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水平;而指挥建筑工程的领导素质,影响建设的细节层次是成功还是失败。因此,具有高品质的施工单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生存[5]。提高建筑劳动人员的个人素质,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执行。首先,是建立一个人人都具有质量意识的环境。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新认识包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观念;实事求是,预防的概念;社会服务和经济利益的概念。其次,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单位应建立员工培训安排:施工技术知识,安全知识,教育知识培训等,并保证培训质量。只有当建筑工人通过培训,具有适当的专业能力以后,才可以留在建筑施工现场。做好安全教育与训练,能使人为的失误减少,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再次,还需加强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6]。

3.5合理调整建筑工程的资金问题。

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采购时,价格太低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增加施工单位的经营压力,材料选购上就没有保证,还可能发生偷工减料的事件[7]。所以,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避免由于盲目压低造价,而造成工程质量过低的现象。另外,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工程资金投入,在采购过程中,也要货比三家,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节约开支。特别是对于那些造价较低特别容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来确保其整体质量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在全面管理的同时,必须牢牢的抓住重点问题,真正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管理措施工作踏实做好,这样才能完善安全管理,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全面推进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进展,并促进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常建锋.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2]吴凤平,李斌,王文萱.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01)

[3]刘毅.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成本控制的探索[J].安装,2009,(06)

[4]盛文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5]钟伟标.谈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广义成本控制[J].中国市场,2011,(28)

第6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流程;技术难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生活理念和城市管理理念的巨大变革,不同于以往青睐于修建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环保、自然成为了新兴的主体,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在逐步的围绕这两个主体进行配套建设。要打造生态城市,一个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因此,城市园林建设成为众多城市的首选。城市园林规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园林的选址布局到园林植被的育种、栽种,再到园林管理,这期间,充分的体现了园林系统规划技术、园林植物培养栽种技术以及园林管理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的是,园林施工是整个园林建设的重头戏,也是园林建设中技术含量最为复杂、技术难点最多的流程,本文从分析园林施工的整体工作流程出发,对于园林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对于园林施工中的植被种植、园林规划以及园林管理中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新动态,在园林施工中也凸显了新技术对于提高原理施工效率的广泛意义,同时,由于园林管理涉及的内容复杂,从管理方法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上也是园林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在园林施工中我们也要看到现存的问题还很多,无论是从园林景观效果上来讲,花叶搭配不合理、草灌乔的相互结合不够、生物多样性的配置表现力不足以及景观层次性不好等等都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对园林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结局方案。

1 园林假山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城市园林多坐落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地形起伏较小,难以利用天然的地形条件来构造原理的假山山体,因此,假山制作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搭建假山,还要充分考虑假山与植被的兼容性以及假山对于当地环境的污染程度,而且在实际施工中,假山搭建时带来的粉尘、噪声污染以及假山土壤深度不够带来的植被低成活率的问题。因此,这对于园林设计者和施工方来说都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假山应当尽量利用其他施工项目中的土方和石方来搭建,通过逐层回填堆积,既能保障假山山体的自然性,保障植被的生长养分,对于施工效率的提高也是极为明显的;对于设计者来说园林建设应当尽量选址在那些地形起伏较为明显的地段,方便园林取土和地形重塑。

2 园林树木、花卉栽种中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考虑到园林是一个重新构造的生态环境,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保护本地的生态环境,园林植物大多采用的是本地植物,但是由于原理的土壤肥度不够,往往还是难以成活,补种率很高,这大大的提高了园林数目栽培的成本,同时对于园林花卉的培育,选用什么品种的花卉、花卉之间如何搭配布置、不同花卉之间是否会造成生长抑制都是让园林施工即为头疼的事情。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园林施工中,要尽量的选用本地的苗圃的数目进行栽培,提高树木的适应性和成活率,同时对树木进行分批次栽培,保障成活率。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的花卉品种,适当的做好土壤预填,提高土壤肥力,根据不同的花卉品种和生活习性,对花卉进行合理的布置,保障花卉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不同的生长周期能够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3 园林施工管理中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园林施工管理是园林工作的舵手和风向标,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上的技术难点主要是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园林施工管理体制混乱,基本上还停留在建筑施工的阶段,指向性不明确,这大大影响了园林施工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园林施工管理的管理团队专业性不够强,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大量的疏漏。因此,针对以上两点,在实际的园林施工中首要的是要完善园林施工管理体制,明确园林施工的项目规划,规范园林施工的技术流程,对于园林施工的分工情况的责任意识进行强化,最终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园林施工队伍。其次,对于园林施工管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园林专业知识培训,对于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流程、技术难点以及常见的施工问题和解决方案要有所熟识,增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 总结

园林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环境地形因素、植被栽种因素以及园林设计方案的影响,也要对园林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保障园林施工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更进一步的提高园林施工企业解决园林施工技术难题的能力,为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园林建设施工单位做好技术积淀。

参考文献

[1] 叶颖,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民营科技,2011(9)

第7篇

一、知识准备不足

学习新知识时要有许多基础知识的,可是有些基础知识学生从来没有学过,例如初二学生在学习电压时,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很难理解。很多学生会提出到底什么是电压的问题,在学生中会形成难学的印象,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针对知识准备不足造成的难点,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讲一些有关的预备知识,用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切忌不要生搬硬套,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负担,例如学习电压时采用类比的方法,用水压来类比电压,这样学生会由水压联想到电压,就不再会有难学、难于接受的感觉。

二、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经验和体验,在学习物理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所讲的知识会感到难于理解,简直不可思议。例如: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200米时,人不做功。生活经验表明,提着一桶水走路会累得筋疲力尽,但从物理角度表明这种情况,根本不做功,学生很难理解;再如:人用力推大木箱,虽然很用力,但没推动,多数学生会认为是推力小于阻力造成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推力等于阻力的,这样的情形很多,学生理解的不好,便会产生物理太难的感觉。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思维规律,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这些难点。例如在讲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时不做功之前,对功要严格定义,关键词要重点突出,强调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而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这种情况虽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做功;在讲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时,多数学生都会有推力小于阻力的错误结论,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情况来分析,木箱没推动说明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推力和阻力一定大小相等;如果学生还不能理解,也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推力小于阻力,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假如推力向东,由于阻力大于推力,那么木箱将会向西运动,这时我们不用再讲,学生自己也会认识到真的错了。

三、概念相似,形式相似,会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

例如:液体压强公式P=ρgh和浮力公式F=ρgv,两个公式形式相似,不易区分;压强公式P=F/S 与功的公式W=F.S ,两个公式字母相同,容易混淆;像热能与热量等,概念非常相似,意义不同,这些形式相似的公式和概念,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总是容易弄错。针对这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形成的难点,教师讲解时要进行透彻的分析,重点讲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1)相似的公式要理解意义,每一个物理公式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不仅仅是字母的单纯关系,如:P=ρ1gh 表示密度为ρ1,深度为h的液体产生的压强;F=ρ2gV则表示物体浸在密度为ρ2 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为V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P=P/S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压强;而W=F.S 则表示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记住公式,不再混淆。(2)相通的概念要注意区别:像热能和热量这两个概念,要分清它们,就要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热能即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转移的内能的多少,也就是说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样对概念指出了区别,才能突破知识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思维过程复杂,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难点

物理中有些概念和规律,学生往往缺乏“亲身体验”和“亲眼所见”而持怀疑态度,这样就会形成知识难点。如在讲电磁学时,对于磁场的存在,讲电学时电流的存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其存在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情形,我们可以利用实验的直观性,来增强规律和概念的可信度。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是否真正存在,通过一个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几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让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后,便会看到小磁针静止时,南北极方向发生偏转,不再指向原来的南北方向,而且有一定的规则。学生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没有条形磁体时,小磁针自由转动以后,总是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现在情况不同,说明小磁针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一定是条形磁体产生的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便是通过磁场产生的。这样学生才会打消怀疑,这样用实验的直观性可以突破知识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不适合,教学要求的不当,同样会增加物理知识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