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10:08:03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市场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点不一致。例如,马克思认为资本的逐利性和社会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是危机的真正起因,等等。无论是什么根本原因,经济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供求失衡都不可能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为什么在长时期内供求失衡得不到市场机制的调整,而往往以经济从过度繁荣突然转向崩溃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推论,在经济从繁荣跌落危机之前,必定有一种或几种力量干预市场上的需求情况,使社会上的整体供求长期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经济才会有繁荣的景象;必定有一种或几种力量在掩盖着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状态,并使供过于求状态长期得不到调整,以至于严重到一旦显现出来就是经济危机。这种由外部力量干预造成的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就是供求扭曲。这种供求的扭曲直接导致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和经济危机。
二、两种供求扭曲的模型建构与经济危机
(一)投机型供求扭曲。投机和投资不同,投资一般要有建设和生产活动,投机则主要是贱买贵卖;投机要求在短期内获利,而投资一般获利周期较长;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投机只能造成价格上涨。投机者通过购买(这种购买活动很多时候会通过信用关系被进一步的扩大)、囤积并转手某种产品而获利,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购买和囤积会导致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涨。而投机如果成功,因在短时间内获利丰厚,通过市场示范作用会产生自我膨胀的滚雪球效应,即只要投机能够成功,必然能带动更多的投机活动。正是这种投机使市场上表面需求十分旺盛,这一方面拉动供给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造成价格不断上涨。而价格上涨一方面会导致新一轮的投机;另一方面会使消费者形成一种恐慌心理,从而提前消费或扩大消费规模,这会进一步拉动投资和投机。投机商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中,获利丰厚。这种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投机的行列中,一些人甚至会赌上全部身家或借贷高利贷进行投机。这会造成市场表面上繁荣,实际消费和投资却在下降,同时借贷资金的成本不断升高。最后,随着社会上可利用资金的规模不断缩小,直至不足以支撑继续投机下去的时候,或者某种外部因素导致对未来经济形势缺乏信心的时候,投机商纷纷开始抛售,物价和资本品价格下降,市场陷入恐慌中,崩盘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时,消费者会压缩消费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供给过剩会全面暴露于社会面前。厂商因生产规模过大和市场萎缩而裁员,银行因资金短缺或经济形势不乐观而收缩信贷,甚至倒闭,经济危机全面爆发。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前,纽约股市极度繁荣,之后走向崩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股市、房市因日元升值过度繁荣,甚至有人说卖掉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是紧接着就是市场崩盘,经济步入衰退;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的经济过热和国际游资投机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上述原因。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投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做过类似的描述。1843年为英国商业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对国外市场的乐观预期,使工厂主和商人大肆投机,“人们尽可能多的认股”,繁荣的市场开始使人利用和创新信用制度以进行更多的投机活动。“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于是就产生了为换取贷款而对印度和中国实行大量委托销售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
近年来,各种投机活动在我国开始盛行,如房地产市场和各类易保存的农产品,如“豆你玩”、“糖高宗”等现象,近期的中药材价格上涨等。如果不从立法和严格执法上进行严格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过度消费型供求扭曲。第二种扭曲的供求状态是由过度消费造成的,如信用卡消费、车贷、房贷,等等。过度消费是随着美国的信用卡经济的繁荣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开始进行全面的反省。目前,国内关于过度消费的研究非常少,而且主要是从消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李青宜教授把过度消费分为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等,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过度消费进行细致 的学术性分析的还比较少。很多人都认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和过度消费引起的,如宋鸿兵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但是,美国的过度消费究竟是怎样引发经济危机的,各方的笼统说法总是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笔者认为,过度消费或称之为信贷消费或透
支型消费,实际上是以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降低为代价,以未来不确定的收入为赌注,来换取当前的消费增加,从而拉动投资、提升经济总量,形成一种脆弱的经济繁荣局面的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需要假设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假设全社会只有三个部门:消费者、生产商和银行,不考虑政府税收、商品流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二,剔除储蓄的影响,即全部货币都处于流通状态。在全社会流行信贷消费的模式里,储蓄率非常低,甚至为负数,如美国的个人储蓄率2005年为-0.4%,2006年为-1%,2007年为-1.7%;第三,假设厂商的供给能够被消费者全部消费掉,不考虑个别厂商的产品滞销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经济危机前的繁荣阶段,社会整体上看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消费的刺激下,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非常强烈。或者从萨伊定理的角度看,这样的假设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研究起点,(因为需求和供给相等,无论是以消费者还是以厂商为研究起点不影响结果)依据消费者的收入周期,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为T0、T1、T2……Tn等时间段,T0为基期,在T0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I,从银行借贷的消费资金为b,全部资金用于消费,则厂商得到I+b,厂商将I+b全部用于投资生产,则在T1期I+b重新回到消费者手中,考虑到经济增长或价值增殖问题,产出必定大于投资,即在T1期,厂商的实际产品价值为I+b+b1;而T1期回到消费者手中的I+b中,b需要偿还银行贷款,(暂时不考虑贷款利息),所以消费者的收入依然是I,但按照银行或信用卡公司规定,消费者的信用等级可以提高,信贷规模可以扩大,暂假设为b+b1,则消费者可支配的消费规模为I+b+b1,厂商的产品刚好能够全部卖掉,I+b+b1回到厂商手中,继续用以投资。如此循环下去,银行的消费信贷规模会不断扩大,在Tn期为b1+b2+……+bn;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虽然没有直接的提高,始终为I(b1+b2+……+bn需要还贷),但支配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在Tn期为I+b1+b2+……+bn;厂商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在Tn期同样为I+b1+b2+……+bn。
从上面的分析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过度消费可以带来持续的经济繁荣,但对金融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信贷可以支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在信贷支撑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消费者、厂商和银行都有受益,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厂商的规模不断扩大,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利润不断提高。尤其是如果考虑到消费信贷的利息(即使消费者不直接支付利息,银行也会通过厂商交纳的手续费而使利息转移到产品的价格中),虚拟货币所带来的银行金融风险降低、信贷规模的扩大等影响时,银行将是受益最大的一方;第三,由于经济的繁荣对金融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由于外部其他因素的影响或金融系统本身的资金规模不足,导致金融系统收缩消费信贷的规模,尤其是在金融系统的信贷量已经非常大的情况下,则社会经济会由于消费量突然下降,而迅速进入下行通道。这时如果整个经济系统对未来的信心下降,则信贷和消费会急剧收缩,从而使整个经济陷入严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中。
三、结论
总结以上的分析,投机型市场扭曲和过度消费型市场扭曲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投机型市场扭曲中,市场上多余的产品并没有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而后者相反,在提前消费理念的影响下,市场上的产品被大量消耗掉,所以也有人说,过度消费经济造成了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第二,前者是投机商主导,后者是银行、信贷公司(信用卡公司)、消费者共同主导;第三,正是前两项不同之处,导致后者比前者更加隐蔽,再加上后者能够实际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市场的繁荣程度,相对于前者只能造成产品价格高涨和少部分投机商获益,更容易被社会接受,甚至受到欢迎。
共同之处在于:第一,两者都是通过虚假的消费需求拉动供给,从而造成最终的供过于求。尽管在后者中产品被实际地消耗掉,但这种需求并不是真正的有购买能力的需求,而是通过借贷扩大购买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比较脆弱,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市场需求的大幅波动;第二,两者都需要利用金融杠杆,无论是投机还是过度消费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而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银行也常常会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创新,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加入到利润分配中;第三,资金规模决定市场扭曲的程度和经济危机的深度,参与的资金越多,市场扭曲持续的时间越长,扭曲程度越大,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危害也越大。
以上只是导致市场供求状态扭曲的两种因素的分析,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原因,或者是这两种形态的不同组合方式和表现形式,我们不能一一分析。总之,笔者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供求长期扭曲的结果,在这种扭曲的过程中,“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地发挥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或者说市场机制在人的影响下,在错误的方向发挥了调节作用,使供求状态越来越偏离真实的市场情况,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着.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关键词】风环境;热环境改善;城市设计;自然通风
一 研究背景
2007年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综合报告显示:近50年(1956一2005年)的线性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3℃至0.16℃,这乎是近100年(1906一2005年)的两倍,并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平均气温每10年将上升0.2℃,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1一3.5℃。而在百万人口的城市中,城乡温度最高差异可达8-12℃。气温的不断攀升和城市热环境的恶化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早在1963年,Victor Olgyay在《Design
with climate:Bioclimate Approach to Achitectural Regionalism》一书中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其思想对于研究基于城市微气候风环境的城市设计具有启发意义。
武汉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城市,夏季高温高湿。尤其是在汉口老城区,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城市肌理十分密集,建筑间自然通风受到很大阻碍。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区域性风环境改造和优化设计。
二 武汉老城区区域性风环境下的城市设计
1 研究地块现状介绍
场地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三阳路与二曜路片区,西侧紧邻长江。该区的建筑多为80年代建造,年代较久。其中以武汉里分建筑群为特色。
经过对地块的实测,我们发现延庆里里分内部温度要比三阳路、中山大道略高,比江边温度要高2-3℃。延庆里距离江边不是很远,温度相差2℃左右,由于巷子较窄,建筑密度高,绿地率偏低,地面的硬质化程度高,加上居民自身的人工排热,各种热量聚集在里分内部,整个环境相对闭塞,里分内部和有着凉爽江风的又没有形成良好的通风道,里分内部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造成里分内部温度较高。
2 通风策略
地块区域的夏季主导风向是沿江方向的南偏西风(SSW)和武汉夏季主导风向(SE)。最理想的效果是将风源引入城市街道内部,因此合适的通风策略十分重要。
(1)广场的合理布置
在进风口处布置大小适宜的广场能引入大量的新风,从而能使自然风深入内部街道成为可能。在地块东南侧,我们设置了开放公共绿地,不仅能引入江风,而且为市民活动提供空间和设施。在西南侧设置的商业办公综合广场也使沿街道吹入的风能尽可能多的进入地块。
(2)风道
街道的形式和走向会对其内部的风产生一定的影响。顺应风向的街道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风的阻挡作用,从而使街道通风效果达到最佳。从室内通风考虑,风向与建筑呈30度角时室内通风效果最佳。综合两方面,我们引入南偏西和东南两套风道系统,营造最理想的通风效果。
(3)建筑群的形式和排布方式
自然风经过不同形体的建筑时,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并会影响对其后方的风场。因此,在设计中,沿主导风向方向的建筑高度逐渐升高,以避免后方建筑受到前方建筑的遮挡。在建筑间距较近时可以采用部分架空的方式,保证一定流量的自然风。在受保护的里分建筑处,由于建筑密度过高,住宅之间的距离太近,自然风很难进入里分式住宅区。基于这点考虑,我们在里分西侧布置一栋板式高层,能有效兜风,增加里分式住宅区的自然通风速率和流量。
关键词:甲鱼;养殖条件;市场趋势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helled turtle animal science, reasonable technology measures, analyzes the culture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commercial value and medicinal potential.
Key words: soft shelled turtle; culture condition; market trend
中图分类号:S954.2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甲鱼又名“团鱼”、“脚鱼”、“水鱼”、“鳖”、“王八”。其特征是:形似乌龟,吻突尖长,头形似蛇,背腹无角板,而是柔软革质皮肤,背呈灰绿色,边缘有厚实的裙边。腹部乳白色,指趾间有蹼,内侧有三指,趾上有爪。甲鱼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两栖动物,喜欢生活在岸边有沙滩或山坡的水域。因此它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或养殖,成为很多人脱贫致富的一个门路。但养殖甲鱼也要“因地制宜”,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及市场前景等等。所以,本文就相关内容展开叙述,仅供参考和相互学习。
一、甲鱼养殖的气候条件:
甲鱼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虫纲、龟目、蹩科、鳖属动物,它与气候的关系密切。
1、水温条件 甲鱼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生活适宜水温在17-32度,最适水温28-30度,此时吃食旺盛,生长也最快。15度以下时开始入土冬眠,呼吸微弱,不吃不动,靠体内储存的营养维持生命,因此此时体质差的甲鱼往往在冬眠时死亡。水温在32度以上时,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吃食量相应下降,生长也缓慢。
2、光照需求甲鱼喜光,常爬上地上晒太阳。甲鱼又是冬眠动物,当水温降到10度以下时便进入了冬眠期。为提高甲鱼产卵量,根据它的生长特点,可采用光照处理饲料法。并在甲鱼池的上方用荧光灯照射,使水面的亮度达到3000勒克斯以上,与夏季的长日照几乎相同。结果是:1.5kg以上的亲甲鱼,第二年的产卵期从5-10月变为整年产卵,2令以上甲鱼的产卵数比原来显著增加。
3、产卵孵化每年4-6月,水温在20度以上时,性成熟的雌雄甲鱼就开始,时间一般在下午至黎明前夕。甲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6-31度,最高温度是36度,超过36度,如37-39度时,15天左右受精卵全部死亡。孵化的天数与温度高低有关,两者的乘积为孵化积温。孵化积温一般是36000度·小时。孵化过程中温差不宜超过3度,沙的含水量最好为7%-8%。
二、甲鱼养殖的技术措施:
甲鱼生长发育离不开气候条件。同样,人工养殖的技术措施也非常重要,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选址建池选光照充足、水方便(可用水泵)、比较卫生的庭院或其它场地。建池时先用碎石、水泥砂浆打底,用水泥砂浆抹面。四周用砖砌或用混凝土捣成高1米以上的竖直光滑池壁。开好排水缝。做好高出水面的食台。放置木板作晒甲鱼台兼作遮阳板。池底上水面以下稍呈坡度横穿池壁装一根金属管。池面盖膜,池做一小簿膜拱棚。
2、甲鱼苗处理池内铺适量细砂,注入加杀菌灭虫药物的水洗数次,洗至PH值降到7-7.72之间,且其它指标均适合甲鱼生存时,按每平方米8只的密度放入优质、纯正、健康甲鱼苗进池。苗入池前应用杀菌灭虫药液浸。
3、日常管理甲鱼苗保持4-6cm的浅水位养,以后随个体增大加深水位。其适宜范围随个体增大。甲鱼以28-30℃水温生长最快。水温不能在短时间内变化太快。温度过高时遮阴或拆掀簿膜,过低时加温、盖膜增温。水质在保持水温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细水长流或间歇进水,以防水体腐败变质。同时注意保持池水一定的能见度和肥度。
4、食物喂养1天喂1-2次。甲鱼食物来源广,可买配合饲料或买原料自配或捞挖拾取自然的、常见的饵料来喂,如:鱼虾、蚯蚓、畜禽内脏等。饲料放食台上喂,以防水体污染。
5、病虫防治甲鱼一般不发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平时定时向水中洒杀菌灭虫药、搞好食物卫生、食物拌喂预防药。万一发病时,对症用药,用药方法:泼洒、注射等。
6、孵化繁殖受精后的雌甲鱼将蛋产于池中干砂堆内36-48时之后,将蛋放于细砂内孵化,注意保温。当积温达到36000度足够温度时,甲鱼苗即破壳而出,繁殖便顺利完成。
三、甲鱼的价值及前景:
甲鱼营养丰富,具有鸡、鹿、牛、猪、鱼5种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称;甲鱼还浑身是宝,医药作用大,它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养殖前景好,市场优势明显。
1、食用价值丰富据记载:“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鳖的营养价值举世公认,是水产品之珍品,高档酒宴之佳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它不但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据分析,每百克鲜鳖肉含:水分73-83克,蛋白质15.3-17.3克,脂肪0.1-3.5克,碳水化合物1.6-1.49克,灰分0.9-1克,镁3.9毫克,钙1-107毫克,铁1.4-4.3毫克,磷0.54-430毫克,维生素A13-2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037-0.047毫克,尼克酸3.7-7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热量288-744千焦耳。鳖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5.43%,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32.4%,是牛肉的6.54倍,罗非鱼的2.54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区域经济;
一、 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化在我国更多的是指体制改革进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制度编制,而要从整个社会从经济、法律以及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动,是一项巨大的任重道远的工作。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当地人力、资本、技术等等各个方面的提高与协调发展,讲求合理配置,共同发展。要认真研究适合于当地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与内容,满足当地的基本资源配置情况,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以及全国范围的市场需求合理制定市场化发展轨道,保障地区经济平稳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以及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一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完备与高速发展能够使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更大,能够使地方的制度创新有效转化成生产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例如我国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浙江地区由于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并大力宣传市场化的优势,在广大民众间形成积极地观念,因此才能够在资源匮乏、基础薄弱的不利条件下,充分展示当地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上的有利条件,做到产权明晰、机制灵活以及最高的适应性的情况下,最优化配置资源利用率,使其地区经济得到高效快速的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还能够使我国区域经济能够赶超国内以及国际竞争。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不断深化的条件和竞争平台下,中国应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的商品出口优势,不断提高我国的竞争力。我国必须要不断统一协调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充分利用给予整合资源,最大化拓展市场,使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市场化进程。
(三)市场化进程过程中应注意协调节奏与发展进度。由于制度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处理好的,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及限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整体承受力,确保当地经济系统功能有序健康发展,避免因求一步到位而导致的大量的后续麻烦,从而引发类似“休克”症状和后遗症,应该在追求体制创新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地区市场化进程。
三、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1、有效推进和加强区域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整体市场化水平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是制约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充分抓住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经济体制转换的有力机会,大力推进观念更新、机制改革等,从而切实加强地区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最大化开发地方市场,同时,政府以及相关经济政策制定部门应紧紧抓住改革有力时机,积极保障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协助公司合理化改善公司结构,为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做好各方准备,从而从根本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脚步。
2、区域经济的长远快速发展依赖于市场化的推进与完善。市场化可以改善地区市场格局,提高地区资源整合进程,从而使其形成有效的市场化局面。另外从另一方面讲,对于一些资源很丰富的地区来讲,市场化能够刺激地区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地方市场以崭新的面貌更快速的发展。
3、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本经济条件、政策环境与主观努力程度不同,中国城市间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不仅影响欠发达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而有必要加快欠发达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基于欠发达城市市场化改革的内在动力偏弱,政府应该为这些城市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优惠政策,创造相应的条件。
四、区域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
1、强化市场引导。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各地要创造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速产业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2、强化政策环境引导。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化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法规、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鼓励园区重点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要引导园区企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大企业发展产品互补,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加工,构筑园区企业与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联系。
结语
总之,市场化进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效应不但在浙江显示了它的典型性,而且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意义。诚然,各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特点与市场化进程会有所不同,但是,市场化以及市场化进程领先对区域经济发展能起促进作用的事实则是一致的。不妨说,学术界对全国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间排序的研究,其目的之一也在于了解市场化的实际情况,进而证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与促进作用,并在认识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允生. 市场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8) .
[2]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 2000,(10) .
[3]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 2003,(03) .
[4]孙巍,唐绍祥,李何. 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1) .
关键词:净空保护;限制面;Google Earth
引言
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飞行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进离场的安全问题尤其引人关注,而机场净空限制面内的超高障碍物直接威胁飞机起降安全,明确净空区域内的安全高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机场净空是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而规定的障碍物限制面以上的空间,用以限制机场及其周围地区障碍物的高度。各个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要求,随飞机是起飞还是降落,以及降落时采用的进近程序的不同而异[1]。随着洛阳机场改扩建工程的进行,净空资料目前亟需更新和完善以促进机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过去为确定机场周边障碍物许可高度,机场设计和管理人员常常采用手工作图法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复杂,且更新周期较长。而采用3D MAX软件进行建模,其建模方式不包含地理信息数据[2],应用时需将机场净空模型导入到城市三维场景中,应用有一定局限。Google Earth提供新型、可接入、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地图相关服务。基于Google Earth 的三维净空区域模型,可以更直观的显示净空规划范围,清晰地呈现净空区域的三维地形地貌,并可根据周边情况的变化可迅速做出计算判断,从而对机场净空区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该模型系统也可作为机场飞行区净空资料供教学使用。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1 坐标系的建立
洛阳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双向I类盲降进近。以跑道中线及其延长线为中轴线,延中轴线作垂直于水平面的面,称为中轴面。机场净空区域关于中轴面对称。以机场基准点,即跑道中点为原点,过原点作中轴面的垂线,设为x轴,中轴线设为y轴,过原点作垂直于xoy面的垂线即为z轴。以xyz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机场净空区关于x=0对称,由于跑道两端高度不同,净空区域关于y=0近似对称,两边稍有不同。现先讨论x 0部分。
1.2 变量设置
净空区域由内水平面、升降带、锥形面、过渡面、进近面、起飞爬升面等障碍物限制面组成。
(6)过渡面:坡度k6=1/7;水平范围:D61,D62,D63;对应高度:h61,h62,h63。
1.3 对各个面分别建立数学模型
(1)净空道:是指有关当局管理下经选定或整备的使飞机可在其上空进行一部分起始爬升到一个规定高度的地面或水面上划定的一块长方形地区。
范围:净空道的起始点应在可用起飞滑跑距离的末端。
(2)内水平面
(6)过渡面:沿升降带边缘和部分进近面边缘按规定坡度(14.3%≈1/7)向上和向外倾斜到内水平面的一个复合面。
如果跑道纵剖面是弯曲的,则沿升降带的过渡面将是一个曲面;如果跑道纵剖面是一条直线,则沿升降带的过渡面将是一个平面。过渡面与内水平面相交的线亦将视跑道纵剖面的不同而是一条直线或是一条曲线。
假定跑道的倾斜度恒定,M1,A1,B1为以升降带边缘(长度直至跑道端延伸线)为边界的过渡面上的三个点,过渡面M1A1B1为一平面。
上述部分根据机场资料、《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2009年7月第五版)及《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的相关规定,对各个障碍物限制面的水平范围进行确定,并计算了相应的限制高度。后续需要分析计算出障碍物限制面的重叠部分,确定限制高度较低的限制面。
对于任意水平范围内的一点(x,y),因限制面的水平范围的水平坐标x均为简单不等式,而y写成了关于x的不等式或为简单不等式。对于任意水平范围内的一点(x,y),可直接判断是否在限制面内,并判断出是属于哪个或多个障碍物限制面。对于在多个限制面内的点,分别计算其高度,选出最低的限制面,并计算出相应的高度。据此编写计算软件。
2 三维模拟
要将模型在Google Earth上显示,就需要将模型中的点与Google Earth的 WGS-84坐标系中的点相对应。由于WGS-84坐标系中地球为一椭球体,需要用椭球面大地测量学相关知识进行转换。由于椭球扁率很小,且计算距离较短,可以做辅助球代替椭球对坐标进行转换。
Google Earth中虚拟的点线面地图对象数据是通过KML格式存储的。KML是一种基于XML标准的标签式地理信息描述语言。当Google Earth启动或者刷新地球模型时,程序会读取和解析KML地理信息配置文件,将文件中定义的渲染对象加载到相应图层并渲染显示在Google Earth三维地球上,其中渲染对象可以包括LinearRing(线)、Polygon(面)等。KML文件就是Google Earth为二次开发提供的一种可扩展接口。根据转换得到的坐标数据和净空区域的模型编写KML文档,在Google Earth上加载该文档,即可看到三维净空区域的加载效果,使净空区域模型实现立体化,如图1所示。
在Google Earth中可以轻易的显示出目标的经纬度及地理信息。将经纬度输入软件中,及可迅速的得出净空面限制高度及所属的障碍物限制面。从而对净空区域进行快速有效的管理。
3 结束语
通过Google Earth实现对洛阳机场净空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建立了机场净空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净空区域内任意点的净空限制面高度。该方法具有迅速、有效、准确的优点,对促进机场的净空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谈志明,等.机场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30-133.
[2]郭宽伟,岑国平,马文轩.机场净空GIS快速评定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2(1).
关键词:本地市场效应;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区域经济增长
一、 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显著,相继成为部分制造业集聚地,我国地区产业布局发生重大改变,市场成为调节资源配置,引导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因素。制造业产出品参与市场流通的方式有三种:以要素的方式参与其他产业的再次生产;以最终消费品的方式被居民和政府消费掉;满足国外需求,参与世界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地区间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长足增长,作为一种研究需求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分布的新理论,本地市场效应理论自然得到了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在一个存在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世界中,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此即“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需求趋于多样化,满足差异化产品的厂商具有垄断力量,产品的生产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组成,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规模报酬递增;同时,固定成本的投资具有高价值性,使得厂商只能选择为数极少的生产区位;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通常选择接近较大市场需求的地址进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使厂商的区位优势不断壮大,不但供给本地较大需求的市场,还将供给其他较小地区的需求,从而使得本地区的产出对本地区的需求反应大于1。本地市场效应将被主流经济学家忽略的市场规模、产业分布和产出联系在一起,使得生产函数的确定更符合实际。该理论反映了产出对需求规模的反应程度,开创了需求影响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分布理论的新领域,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实质在于,需求是可以带动产出增长的,当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时,需求增加1单位,带来该地区产出的增长大于1单位。Davis和Weinstein(2003)提出了异质性需求(Idiosyncratic Demand)的概念,即超出平均部分的本地区需求,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阶段,异质性需求引起产出增长,并吸引厂商布局在规模较大的市场区。国内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内地区产业贸易和需求的关系证实我国制造产业或全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如张帆和潘佐红(2006)应用1997年中国各省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决定省际产业生产和贸易方式上具有决定作用,并发现19个制造业产业中,至少有7个产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邱斌和尹威(2010)利用2001年~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考察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特点及其作用途径,发现制造业整体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细分贸易产业后,本地市场效应在一般贸易中显著,在加工贸易中不显著;颜银根(2010)利用2002年中国各省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本地市场效应在全行业进行检验,发现42个产业中至少有11个产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其他学者从本地市场效应对制造业出口及我国地区产业分布的影响关系入手进行研究:许统生和涂远芬(2010)基于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林发勤和唐宜红(2010)运用投入产出法均证实了本地市场效应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制成品出口的现象,本地市场效应将发展成为我国另一大国际贸易优势;范剑勇(2010)将本地市场效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收入分配差距相统一,将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内涵和影响机理做了进一步探究。
可见,我国对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全行业或部分行业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以及与国际贸易和出口相关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上,对影响产业分布的需求分析不够深入。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不论是产业间的中间需求还是以居民和政府为主体的最终需求都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忽视,那么,到底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还是国外需求最终形成了我国制造业的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行业分布产生影响呢?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经典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将总需求分解为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和国外需求,找出影响我国产业分布及企业选址的需求根源,并给出政策建议。
二、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1. 计量模型。借鉴Davis and Weinstein(2003)的做法,建立异质性需求对产出增长影响的模型:
yrk=0+1sharerk+2idiodemrki+rk i=1,2,3,4(1)
sharerk=yr idiodemrk=-yr
加入控制变量后的计量回归式如下:
yrk=0+1sharerk+2idiodemrki+3lnK+4lnL+rki i=1,2,3,4(2)
k代表产业,r代表该地区,R代表除r地区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区。yrk和yRk分别表示r地区和除r地区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区k产业的产出,rk表示随机扰动项。Sharerk表示在地区间消费偏好相同的情况下,r地区按照其他地区的平均生产比例生产第k类产业,并满足自身的需要,K,L代表资本和就业人数。Ididoemrki,i=1,2,3,4分别表示r地区k行业所面临的超出平均部分的总需求、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和出口。
2. 数据来源。我国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将我国分为东北地区、京津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1)产出数据和需求数据。分别用工业统计年鉴制造业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本地区的流出数据表示,本地区使用和向其他地区流出的需求数据都要经过距离的折算后再进行加总: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投入部分的贸易流量作为中间需求的数据,最终使用部分中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及固定资本形成的数据之和作为最终需求的数据,出口作为国外需求的数据。
(2)距离的折算方法。地区内部的距离根据国际上通行的Drr=,area表示区域面积由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各省(市)的土地调查面积进行合并得来,区域之间的距离Drs由各地区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代替,由google earth软件测量得到;区域的出口距离根据各区域中心城市分别到世界三大经济体的中心城市的距离,并以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的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总得到,距离的单位均为公里。
(3)行业的取舍。基于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17部类产业的划分,制造业各行业的就业数据来自人口与就业统计数据库,用2007年各地区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底数表示,制造业资本存量数据由工业统计数据库的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表示。
三、 实证检验
各变量的统计特征汇总如下:
制造业总需求的变异系数绝对值明显大于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变异系数绝对值,说明我们将制造业总需求进行分解的做法在统计上是可取的,同时,制造业出口数据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制造业出口情况复杂,数据波动大,其回归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采用Eviews7.2软件对制造业分别进行式(1)和式(2)的回归,计量结果汇总如下:
由回归结果可知,我国制造业的总需求和出口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我国制造业出口情况复杂,其内部细分行业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还应做进一步考察。邱斌和尹威(2010)认为我国一部分制造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以加工制造为主,本地市场效应很难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同一般地将制造业内部的细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将国内市场作为本地区需求,将向其他国家的出口作为其他地区的需求的做法相比,本文以制造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处理上,将本地区的出口作为其他地区的需求,考察基于区域的制造业出口本地市场效应。资本数据的系数不显著,是由于我们采用固定资本净值直接代替固定资本存量数据造成的。
我国制造业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加入控制变量后,本地市场效应依然显著,同时,制造业中间需求的本地市场效应大于最终需求的本地市场效应,加入控制变量后,这种比较更加明显。由计量结果可知,不论居民和政府的消费行为还是产业的中间投入贸易都能带来本地市场效应的出现,本地需求的增加都能带来产出更大规模的增加。
由于本文的分析建立在区域产业层面的数据基础之上,因此,我国区域制造业的总需求和出口是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区域制造业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可见,区域出口不能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布局,可以得出我国区域制造业的布局完全由我国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力量决定,从计量结果来看,各区域均已形成制造业集聚中心,存在由国内需求(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拉动的本地市场效应。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需求增加1单位,带来产出超出1单位的增长。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别从总需求、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和出口角度验证了我国制造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并得到了如下结论:在区域产业层次上,我国制造业的总需求和出口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国内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且要素市场的本地市场效应要大于产品市场的,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本地市场效应依然显著,且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本地市场效应的比较更加明显。
针对区域产业层面的本地市场效应分析,针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可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应注重扩大内需的政策运用和调控。在我国,不论是以居民和政府为主体的最终需求还是产业贸易的中间投入需求,都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需求规模增加一单位,带来产出大于1单位的增长,国内需求对我国产业分布和产出具有重要的影响。
(2)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使出口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我国区域制造业出口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应尽快转变我国制造业出口方式,使加工贸易制造业在我国出口份额中逐渐减少,使我国制造业的产品销售由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出口,而不是忽视国内需求,单纯地满足国外需求。
(3)兼顾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存在显著地本地市场效应,且要素市场的本地市场效应要大于产品市场的。因此,在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同时,要兼顾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适时调整要素生产和产品生产的比例,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经济研究,2010,(4):107-133.
2.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经济学季刊,2007,(5):969-990.
3.颜银根.中国全行业本地市场效应实证研究——从新经济地理角度诠释扩大内需.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12(3):58-64.
4.张帆,潘佐红.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际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06,(5):307-3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稳健季节调整的信号提取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号:71101075)。
关键词:场景 数据业务量 语音业务量 单站业务贡献量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se station traffic
GAO Chang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 Designing institude Co.,Ltd,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3G and 4G network has been deployed, the depth of coverage of the network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followup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on the precision gradually improve; through the base station side tracking data for a year, based on actual data, standing in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the different scenarios of business contribution. As a reference for network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Key words: scene;data traffic; voice traffic ; single station business contribution;
一、 前言
过多年网络建设,目前市区和县城面覆盖基本完善,乡镇和高等级景区基本实现达到覆盖;线覆盖方面高等级线路,如高铁、机场高速已经实现连续覆盖。后续网络建设主要以市区内补充覆盖和边缘区域的扩展覆盖为重点;线覆盖以完善高等级线路覆盖,补充拓展低等级线路覆盖为主。网络建设进入进入投资精细化阶段。
随着网络的演进、网络覆盖日益完善和网络内容日益丰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业务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欲望也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兴建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密度也发生改变。以上两点共同作用造成不同场景下业务量的发展趋势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投资效益。
二、 各场景业务量存量和自然增幅
业务自然增长,即分析存量基站在一年期间业务增长幅度。
面覆盖区域:
业务量存量角度,数据业务从内至外单站业务量递减,即平均站间距越大区域单站业务存量越小。语音业务从内至外单站业务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即密集城区到一般城区业务量增加,成熟城区至郊区单站业务量递减。
业务量增长潜力角度,从内至外业务增长潜力递增,即平均站间距越大区域,单站业务量自然增幅也随之越大,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保持统一;从单站业务增量角度,语音密集城区至成熟城区增量增加,成熟城区至郊区增量减少;数据业务增量,密集城区至开发区增量增加,开发区至郊区增量减少。
线覆盖区域:
业务量存量角度,线覆盖场景语音业务量和数据业务量国道和省道业务量较高,机场高速业务量较低的原因是机场高速前一年统计时段尚未开通,其他线覆盖场景业务量差距不大。国道和省道单站业务量较高和目前该场景基站分布特点相关,选址多为行政村附近,形成主要覆盖道路并兼顾覆盖行政村的兼顾覆盖。
业务量增长潜力角度,机场高速业务增幅最大,且数据流量增幅尤为明显;铁路线路包括高铁和普铁,业务增幅均较高;高速线路基站业务增幅明显高于省道和国道。对比数据业务量和语音业务量增幅,线覆盖存在明显不平衡现象,第一类,机场高速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增长幅度相近,相对其他线覆盖场景机场高速双增长是由于用户增加引起,且机场高速用户对数据使用意愿快速提高。第二类,高铁和普铁,语音业务均增加200%左右,数据业务均增长45%左右,相对语音业务,数据业务使用意愿提高较快。第三类,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该场景下语音业务使用意愿较高,但是数据业务使用意愿提高较低。省道单站语音业务量增加,但是数据业务量降低,一方面说明省道用户的增加,另一方面说明省道用户对数据业务使用意愿的降低。
点覆盖区域:
业务量存量角度,语音和数据景区与乡镇差距不大,行政村相对业务量较低。
业务量增长潜力角度,景区业务量增幅最大,且语音和数据同时保持高速增幅,说明景区用户对于数据业务使用意愿提高较快;乡镇和行政村增幅基本相当,行政村数据业务量增幅较大。
综合业自然增幅数据,业务增长幅度较大的场景分别为机场高速、景区、高铁、普通铁路;增量较大的场景分别是景区、高铁、机场高速、乡镇和行政村。
三、面覆盖内新建站贡献增幅
将新建站及新建站周围一圈基站形成的区域作为一个业务单元,在业务单元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业务的整体提升量与前一年业务单元的业务量比作为本年度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增幅。
将分场景区域存量基站本年度相对前一年业务量的增长幅度作为本年度年该场景的自然增长幅度。
比较本年度年有新建站区域的业务增长幅度和自然情况下业务增长幅度,来判断该站对于整体业务提升的贡献率。
对本次面覆盖区域内新建的250个基站,分区域业务量增提提升幅度方面呈现由内至外即由密集市区至新兴城区和郊区增长幅度逐步增加的趋势;增加基站区域业务增幅相对于该场景业务自然增幅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增幅相反的趋荩语音由内至外逐步增加,而数据业务由内至外逐步减少。
新建基站对本业务单元的贡献算法:
新建站单对业务单元的贡献量主要说明在不分担其他基站业务量情况下,新建站对业务吸收的贡献情况。密集市区单站业务贡献量最高,开发区次之,成熟城区再次,郊区/新兴城区最低。
四、总结
本文跟踪和分析了某地市基站建设前后一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基础设施投放力度不同和用户习惯变化的双重作用,各个场景下的业务量增长幅度不同,数据业务量和语音业务量增长幅度不同。通过数据分析,在高铁和普铁,客户的数据业务使用意愿很强,而机场高速作为高等级客户集中区域,数据业务和语音均呈现高增长趋势。景区的数据业务增长非常显著,对应了客户的景区数据需求强烈。另在城区,呈现外来人口集中在郊区和开发区,或者人口外迁的特点,可作为投资方向选择参照性指标。
本文定义业务单元自然增幅和单站贡献业务量,对基站建设收进行有效定义。
对数据跟踪和分析结果可预判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性,可作为网络建设效益评级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肖云,陈森. 移动通信业务预测方法研究[J]. 无线通信,2011(2):48-52.
[2]冯毅,曹恒. 业务量预测建模与分析[J]. 邮电设计技术,2008(9): 25 - 30.
[3]庞京,王坦.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业务量预测研究[J].信息技术(2014)09: 37-42
[4] Report ITU-R M. 1768. Methodology for calculation of spectrum requiremen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errestrial component of ITU - 2000 and systems beyond ITU - 2000[R]. 2006.
[5],张玉艳. 基于GSM/GPRS /EDGE 网络的业务量预测方法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12): 16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