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13 16:07:22

序论:在您撰写农学专业学科评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学专业学科评估

第1篇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2.17%,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46%,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7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163名是农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39%。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共189所。

榜单解读

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其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等5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的多个农林类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湖南农业大学被教育部和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而且研究机构丰富,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构建了科学研究平台,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基地。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均排名第四。林学和草学排名第五。川农农学院开设了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生物技术、农村区域发展等6个本科专业。

第2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6-03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从一定意义上说,专业建设情况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专业建设现状

1.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学校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提出“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与学科发展相促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强化相结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学校对专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适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全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执行依据。

2.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形成了多学科结合、适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格局。目前,我校拥有91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30个,占32.97%;理学专业15个,占16.48%;农学专业10个,占10.99%;管理学专业11个,占12.09%;文学专业5个,占5.49%;教育学专业4个,占4.40%;医学专业2个,占2.20%;法学专业3个,占3.30%;经济学专业3个,占3.30%;历史学专业1个,占1.10%;艺术学专业7个,占7.69%。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专业格局。

3.建设特色与品牌专业。学校遵循“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持续推进”原则,培育了一批实力强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了“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工程与技术”、“农学”、“石油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等11个省级品牌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建筑学”、“会计学”等22个校级重点专业。通过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建设向学科群建设的转变,建构了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专业发展局面。

4.适时增设新办专业。自2006年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原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内涵改造,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工作、网络工程、物流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学前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进一步扩大了在校生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5.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课实验室、新专业实验室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了实验开出率,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方面,构建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自主性的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同时,学校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与相关行业、企业、地方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建设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确保专业建设质量。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做得不够,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还未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中。麦可思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名单中,我校涉及的红黄牌专业有13个,其中红牌专业8个,黄牌专业5个。

2.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在现有的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6个省级品牌专业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4个,占80%,农学专业1个,占20%。在现有的特色品牌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工学和农学专业,二者仅占专业总数的43.96%;而占到专业总数56.04%的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却无一涉及。

3.新办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

4.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强和物价的上涨,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耗材使用量大,现有预算中用于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经费缺口较大。资源共享不足,运行机制不活。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专业建设,既要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要不断完善由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校教学委员会作用,在认真研究国家、湖北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及现有专业调整改造的指导,充分论证专业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组织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采取扎实有效的建设措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形成传、帮、带的师资培养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开展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骨干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认证制度,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3.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

4.大力开展品牌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加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形成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加强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评估验收制度,加强专业评估。

5.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加大对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和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新办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逐步形成新办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新建专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

6.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大的课程,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课程负责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

7.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全面推动实验室实现开放管理,健全校与院(系)两级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认真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立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制度,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完善专业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申报程序。新办专业要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对准备申报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合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健全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品牌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

第3篇

研究样本总体上是中国高等农林院校,依据大学四分法[1],根据毕业生质量等级(表1)和大学排名(表2)情况,随机抽样选取10所学校作为代表。选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所“211工程”学校作为研究型大学代表;山东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5所学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代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2所学校作为教学型本科院校代表。

2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

2.1办学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就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迈进,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提出,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根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2009年,全国普通全日制农林院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全国农业院校总人数2006年为77.99万人、2007年为81.35万人、2008年为85.59万人、2009年为88.69万人,全国林业院校总人数2006年为12.72万人、2007年为14.07万人、2008年为15.14万人、2009年为16.17万人[2-5]。

2.2办学综合质量有所提升

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所大学为例,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尽管评价指标体系内涵有所区别,但从总体趋势看,2006~2010年名次稳中有升,均明显高于2005年。

2.3学科专业设置有所加强

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断得到了加强。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共有9大学科门类、12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6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2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现涵盖8大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9个本科专业;天津农学院有6大学科门类、2个省级重点学科、39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4个硕士点。同时,从2006~2010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林院校新增一大批本科专业,极大丰富了专业结构和布局。

2.4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2.4.1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十一五”期间,恰逢教育部开展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各农林高校积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

2.4.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农林院校新增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中,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有所增加。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绝大多数专业在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中开设了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配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如南京农业大学开设2门课程,54学时,3学分;福建农林大学开设1门课程,60学时,3.5学分[6]。课程质量得到了加强,2003~2008年,国家级农学类精品课程51门,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占国家级农业精品课程总数的74.5%。在省市级精品课程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占省市级农学类精品课程总数的66.67%[7]。

2.4.3建设创新培养平台。高等农林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系统构建包括“三位一体”实践平台、“一体两翼”师资平台、“双向互动”交流平台和“绿色有机”保障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8]。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学生专业类科技创新大赛为龙头,以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为依托,构建科技社团体系[9]。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服务社区、服务农民为主旨,成立了“昆虫社”和“蘑菇爱好者协会”社团[10]。天津农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建立专业实验竞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11]。

2.4.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对实践教学更加重视,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增开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如华中农业大学构建了3个层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3条主线农林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体性方法体系、全程性质量评价体系、中心化条件保障体系和学研产结合型实习教学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出台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4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2.4.5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国家一等奖华中农业大学1项,国家二等奖中国农业大学2项、天津农学院1项、南京农业大学2项、福建农林大学2项、山东农业大学2项、华中农业大学4项、湖南农业大学1项。农业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均建立了灵活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积极开展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如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组织与教育研究等4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体系、激励约束制度体系、教务工作规范体系等3个体系;湖南农业大学从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入手,建立了一套组织严密、信息通畅、评价科学、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甘肃农业大学加强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了教务信息管理、教学评估等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系统。

3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劣势

3.1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同时由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滞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得到稳步提升,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还不能得到满足。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应主要在于农学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由表6可知,我国农学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在2006~2009年所占比例小且逐年下降,农学门类的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规模相差较大。

3.2人才培养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尚不合理,农学学科专业多、涉及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方面的新专业相对较少;教育类型结构尚不协调,高等农业教育仍以公办农林院校为主,民办教育和独立学院较少;不同学校间和区域间的布局尚不和谐,“211”工程学校、教育部部属学校和地方学校之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之间人才培养工作差距较大。

3.3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

3.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定位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没有在科学、准确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导致育人与用人的脱节。许多高校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不适当拔高的现象。尽管部分高校在某个专业的个别学科实力较强,但并不代表这个专业拓宽后的所有学科的实力都强,如果因此拔高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就可能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同时,各校制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性强、特色化内容少,在实际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时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3.3.2课程设置科学性不够。高等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种植类课程轻经管及人文类课程等思想。课程整合不够到位,课程之间在衔接上的重复及过分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问题仍然存在。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三农”实际联系脱节,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不同学校间课程建设差距较大,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市级农学类精品课程,大多数分布在少数几个涉农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中,分布很不平衡,8所涉农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与其他院校的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7]。

3.3.3教学体系和模式相对陈旧。教学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问题,实践教学存在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条件不足、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学生创新平台与自主实践平台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课程和双语课程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开设,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严重。

3.3.4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也逐步实行学分制,但由于要考虑的各种限制因素太多,学分制没能贯彻到实处,变成了学年制+选课制,学生虽然经过了4年的专业学习,但知识面较窄,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12]。

第4篇

从日本留学归来,胡新文服从学校安排,担任了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农学院是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核心学院和主干学院。学院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胡新文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年轻干部,绝不能坐享其成,不能等待观望,应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上任伊始,胡新文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为进一步改善热带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几年来,他主持创办了生物技术、动物学、草业科学、环境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在短短4年的办学时间内,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方面,该专业都已成为全校最好的专业,也是学院和学校的热门和品牌专业。2005年6月,生物技术专业送走第一届毕业生,全年级88个同学,有38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占43%。这在海南高等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2000年10月,在学校已有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点的基础上。胡新文完成了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这使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具有在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资格,为海南省研究生教育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依靠这个平台,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自主设置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农业生物技术,植物分子遗传学、种质资源学、植物分子病理学5个新的博士点。

2001年6月,胡新文全力以赴申报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胡新文完成的申报材料得到了全国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以高分在评审中顺利获得通过。

5年来,胡新文主持学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学院拥有了一个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海南省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农学院博士点从1个增加到7个;硕士点从4个增加到15个;本科专业从3个增加到8个:在校本科学生人数从600多人增加到近2000多人;在校硕士生从50人增加到380人,博士生从14人增加到72人。

胡新文还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深造与提高。5年中,有20多位青年教师在他的支持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一段时间,植物教研室同时有4位教师在外攻读博士学位,为了使他们安心学习,他主动承担了他们的教学任务。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他所承担的本科植物学教学获全国高校植物学测试第一名。

几年来,只要有硕士、博士想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作,胡新文每一次都亲自到机场、码头、车站迎接,全程陪同他们在海南考察。几年来,他从国内外引进硕士、博士20多名。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从2000年仅1人增加到17人,具有硕士学位人数从7人增加到51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80%,超出了国家高校师资力量评估的A级标准,这对于地处偏远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来说,是难能可贵。

在完成学院院长繁重管理工作的同时,胡新文从未放松自己的业务,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刊物上50多篇。完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先后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著作奖、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20多项。

2005年7月,胡新文又参与制定了海南省“十一五”和“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他积极响应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生态省的号召,主动承担省生态扶贫项目,发动学院教师,在五指山指导农民种植林下阴生经济植物1000多亩。他根据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迫切需要,推动农学院主动承办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技术骨干专修班,培养技术骨干40多名。

第5篇

在学术层面上,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是唯一授予学生与农业相关领域大学文凭的机构。农学院主要设置有农作物栽培科学、种子改良、农作物基因技术、兽药和食品科学等专业。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农作物种植、良种的培育与改良、家禽家畜的饲养以及农业经济等诸多学科。农学院每年还开设10次到15次专门针对农民的短期培训班。培训班所授课程偏重于应用领域,如种植、驯养和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而且农学院在向农民传授最新应用技术的同时,还会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使学院的科研更趋于实用。

除了农学院的教育外,以色列的职业教育系统中还设有农业学校,综合高中里也有农业方面的课程,这使农业知识和技术得到普及。此外,以色列农业部还设有专门指导农民生产的部门。这些部门有专人长期在农业区进行服务,负责向农民提供新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指导。

据以色列农业部发言人介绍,该部负责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的部门约有200人,其中40%的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常年在田间地头向农民讲解和传授农业技术。除直接指导之外,这些部门还组织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满足农民不同的技术需求。

目前,以色列还出版几种农业刊物,农民通过订阅这些刊物可以获得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此外,农业部还通过其他途径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最新的科技动态,以色列全国性的农业组织也经常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

第6篇

【关键词】湖北省 新建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06-02

一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现状

1999年,国家以师范院校为突破口,大力调整高校布局结构,在这种大环境下,到2014年,湖北省新设置了15所本科院校(见表1)。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分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也不尽相同(见表2)。截止到2014年9月,在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中,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达到94个,而2013年新成立的武汉商学院本科专业数量只有9个。由此可见,现有本科专业的数量和学校成立的时间成正比。综合性的大学如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全面,其他的则根据学校特点涉及的学科门类各有不同。

二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科专业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联度不高,学科专业建设既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也没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社会效益不明显。湖北省高校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在增加,但与高等学校发展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来看,学科专业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三,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不鲜明。新建本科院校多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校,多年来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全面撒网”以及“撒胡椒面”的现象,没有研究哪些学科专业应该是首先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的学科专业,从而导致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不突出的现象。

第四,传统学科专业比较多,应用型学科专业发展不够。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影响,各学校都比较注重平衡文理发展,但应用型比较强的学科专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五,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匮乏、科研水平整体较低。由于办学条件、办学环境、教育资源、学校实力等方面存在

差异,致使学校人才引进困难,高水平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大师级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

表1 1999年以来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统计表

时间

数量

新建本科院校名称

1999

2

黄冈师范学院、荆州师范学院(2003年更名为长江大学)

2000

1

孝感学院(2011年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2001

1

江汉大学

2002

3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咸宁学院(2011年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

2004

1

黄石理工学院(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2005

1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民办)

2007

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荆楚理工学院

2011

3

武汉东湖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汉口学院

(三所均为民办高校,由独立学院转型)

2013

1

武汉商学院

表2 1999年以来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现状

序号

新建本科

院校名称

招生本科专业个数

涉及的学科门类

1

黄冈师范学院

53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

2

长江大学

94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农学、医学

3

湖北工程学院

62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

4

江汉大学

66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农学、医学

5

湖北经济学院

53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

6

湖北警官学院

11

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

7

湖北科技学院

52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农学、医学

8

湖北理工学院

47

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9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32

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农学

1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45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

11

荆楚理工学院

31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农学、医学

12

武汉东湖学院

34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

13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29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14

汉口学院

32

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15

武汉商学院

9

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注:本表统计的专业个数截止日期为2014年9月份,数量计算均不含专业方向。

三 湖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策略

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关键和核心作用。学科专业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只有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目前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战略,才能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

1.错位发展,争取实现“弯道超越”

避开与特色之校、强势学科专业相同的发展方向或发展路

径,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避免机械模仿和盲目追赶,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来发展并彰显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

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持,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主动适应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瞄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建设一批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所需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达到既立足于人才的培养,又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服务的目标。

2.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规范经费管理制度

在学科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取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保证学科建设经费逐年增长。制定学校和各学科两级学科经费管理制度,实施学科专业负责人经费管理责任制度和学科专业成员对学科专业经费使用的监督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3.创新学科专业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决策机制,成立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学科专业建设的学术责任和行政责任。建立学科专业建设绩效评估与预警机制,形成与目标和效益相衔接的学科专业建设投入机制。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质量监控。

4.加快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科研管理机制

修订科研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办法,通过科研制度改革,调整科研奖励办法,鼓励科学研究,大胆奖励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鼓励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各类横向项目,对成功申报的高级别项目特别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横向项目,学校在奖励政策上给予倾斜。

5.加强学科专业队伍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术梯队

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除及时引进人才外,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对于一些力量薄弱的学科,采取智力引进办法,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每年在校工作一定时间,发给相应的工资、校内津贴并提供住房等福利。这种智力引进可带来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进展、新方法。营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选拔任用和培养机制,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学风端正、团结合作、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学科队伍。

6.推进学科专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第7篇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农业、食品和环境质量学院教授博阿兹・尤瓦尔说,以色列的农业教育分成多个层次。在学术层面上,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是唯一授予学生与农业相关领域大学文凭的机构。农学院主要设置有农作物栽培科学、种子改良、农作物基因技术、兽药和食品科学等专业。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农作物种植、良种的培育与改良、家禽家畜的饲养以及农业经济等诸多学科。

农学院每年还开设10~15次专门针对农民的短期培训班。培训班所授课程偏重于应用领域,如种植、驯养和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而且农学院在向农民传授最新应用技术的同时,还会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使学院的科研更趋于实用。

除了农学院的教育外,以色列的职业教育系统中还设有农业学校,综合高中里也有农业方面的课程,这使农业知识和技术得到普及。此外,以色列农业部还设有专门指导农民生产的部门。这些部门有专人长期在农业区进行服务,负责向农民提供新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指导。

据以色列农业部发言人介绍,该部负责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的部门约有200人,其中40%的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常年在田间地头向农民讲解和传授农业技术。除直接指导之外,这些部门还组织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满足农民不同的技术需求。

目前,以色列还出版几种农业刊物,农民通过订阅这些刊物可以获得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此外,农业部还通过其他途径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最新的科技动态,以色列全国性的农业组织也经常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

上述多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既保证了以色列不断培养学术领域的农业科研人才和普通技术人才,也保证了农民学习和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的需要。

多年来,以色列农业人口大大减少,只占全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6%,而农业生产效率却大大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已高出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