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07:14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第1篇

关键词:联系式教学法;历史与社会课;初中;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87-01

随着近些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法自身也在不断发展。联系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古老却又实际有效的教学法,依然被用于如今很多课程的教授之中。本文将从分析联系式教学法的概念、优势入手,探讨联系式教学方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一、联系式教学法

联系式教学法,可谓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教学法。它主要是借助一定的联想、迁移、对比等手段,同时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或者是对立性,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松散、孤立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然后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学生易理解、好掌握、能牢记的教学目的。

二、联系式教学法的优势

联系式教学法的优势,体现在它能从一个知识点迁移到另一个知识点,通过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重新把这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联想性记忆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一些学过的旧知识还能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提供支撑,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回顾旧知识,形成一个新旧交替巩固的良性循环。初中历史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文科类课程,如果直接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讲解,那么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而选用联系式教学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

三、联系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1)采用联系式教学法导入新课。利用联系式教学法导入新课题和新知识点,不仅可以起到利用知识迁移帮助理解记忆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曾经学习某相似知识点时的经验和情境,从而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联系式教学法在课前的导入形式,一种是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导出新知识,一种是与生活相关经验联系导入新知识。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导入新知识,是一种很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常会在新课正式开始前,把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已经讲过的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与归纳,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复述学过的知识点,接着再抛出问题,慢慢带入新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文化艺术之都――巴黎”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这一课,然后提问“我们之前学过一个城市,它不仅是美国的首都,也是它的政治中心,大家还记得吗”,在得到学生们的回答之后,继续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法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由此引出这节新课的课题。与生活相关经验联系导入新知识,也是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课前用与新知识点相似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导入,这些常见的生活情境或事物,容易给学生带来熟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心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复杂多样的地形”前,教师可以先提问“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能描述一下这些地方和我们这里有什么明显不同吗?”由此引出新的课题。在进行联系式教学法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用来导入新课的旧知识或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变成图片和音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就更直观、生动,也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联系―比较式教学模式。只通过联系方式来学习新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在对比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各个国家不同形式的改革,或者是某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艺术“潮流”,这些知识从某些角度上来说,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可以拿来进行对比,然后进行一定的整理和归纳记忆的。因此,若教师能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这样的对比记忆教学法,把相似或对立的新旧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式的教学,那么就可以用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也可以用新知识来不断巩固旧知识,形成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促进、巩固的循环。例如,在讲解“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时,教师应该把这一课的内容和之前学过的“”“”等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各战争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与性质等进行比较,然后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归纳列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新旧知识点梳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系统性联系式新旧知识复习。课后,依然可以运用联系式的教学法,将相关联的新旧知识点整理成系统的知识架构,然后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知识体系入手,沿着一定的关联线索,一层一层剖析,然后进行理解性记忆和反复巩固、复习。

四、结束语

联系式教学法的优势,让它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说明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推行这一教学法是可取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式教学法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具体结合,还需要教师视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方式,多创新、多探索,从而促进该教学法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需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而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因此,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初中生正处于其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均尚待养成,了解、认知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品格,可以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并保持学生学史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史的方法

要想达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标,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学法指导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要及时。下面归纳几种学法。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应培养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设计表格的方法。4.整理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重点难点,对所有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提炼,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简明的提纲,既能养成归纳概括能力,又能提高适应能力。5.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6.对比分析。有些历史现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通过比较、归纳,可以得出新的认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掌握历史脉络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因为从思维特征看,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充盈直观素材的教学,能让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联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直观的图片,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以及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理性的知识。

当然,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研讨

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策略和实践环节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潮流把广大第一线教师推到了潮头。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改革,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校情、学情,积极致力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和提高,探索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辨,保留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第3篇

要想达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标,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学法指导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要及时。下面归纳几种学法。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应培养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设计表格的方法。4.整理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重点难点,对所有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提炼,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简明的提纲,既能养成归纳概括能力,又能提高适应能力。5.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6.对比分析。有些历史现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通过比较、归纳,可以得出新的认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二、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掌握历史脉络

因为从思维特征看,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充盈直观素材的教学,能让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联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直观的图片,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以及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理性的知识。当然,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三、加强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研讨

第4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第5篇

1、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

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1、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以初中基本知识为背景对高中历史模块进行新的整合,达到教学的优化设计,这就要求对初中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2、必须加大对材料题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加大对材料处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3、组织讨论会,辩论赛,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第6篇

1.精彩导入,诱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心一样,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如学习人教版历史上《大一统的汉朝》时,我巧妙地安排两名学生上讲台对白――

甲: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

乙:结果刘邦战胜了项羽。

甲: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称帝,建立汉朝,他就是汉高祖。

乙:奇怪!为什么项羽失败了呢?

甲:瞧!汉高祖他们正讨论此事呢?我们先听听他们的。

甲乙两学生下,讲台右测早准备好的汉高祖及四位大将入场,把导言内容表演出来。然后甲乙学生再上。

甲:你认为汉高祖的话有无道理?

乙:有道理!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他就是因为得人心才打败了项羽。

甲:但是,得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乙:那么,当时汉高祖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仔细研究学生的现实基础及学习需要,创造性地选择和整合教材,把握课标要求、重点、难点来编写高质量的实用性强的自学提纲,形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呈现给学生,真正体现它的导学作用。例如我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科举制的创立》时设计自学提纲(如下表),为学生“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提供线索。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在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解决问题,并能够不

断发现新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当是有一定思考价值的,足以让学生进行一番思索的;它又是有开放性的成果体现,每一个学生都

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探索学习的喜悦”。问题设计不要一味地追求“求异”的思维效果,“历史教育中的‘创新性’应当是以学生对历史学习成就的渴望、学习信念的养成及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觉的探索行为等为基础的,着重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设计还要注意与教材密切联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的问题不宜过多,要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探讨,为学生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探究创造必要的前提。

4. 联系现实,深化兴趣

因为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他们总感到历史教学是陈年旧帐,会产生厌烦情绪。其实,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历史课堂彰显其巨大的魅力。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和现实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想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时代感,提高学习历史的自觉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必须由浅入深地将一些历史现象和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加以恰当的联系,或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讲起,将历史知识和本地区的乡土实际进行联系,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5.知识构建,形成网络

指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网络,整理在学案上,便于学生掌握巩固所学内容。如我们在学完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血腥的资本积累》一课,其主要内容可整合为殖民主义的罪恶与后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用线索把看来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使之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

6.巩固检测,形成能力

检测内容要紧扣课标,以灵活多变、能提升学生能力的内容为主,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启发性。

7.收获疑问,及时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把它写下来。要求复印一份上交,课下贴到教室的展板上进行交流。这实际上是本节课的反思与总结,也是学好历史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觉得“七环节递进”教学法效果良好,既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粗读、细读、精读)以及如何对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探究)、如何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第7篇

    一、具体做法

    《初中不同年级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探究》需要教师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从初中阶段的地位出发,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切实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各个阶段的衔接工作,保障初中历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开拓理论视野,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积极关注、吸收有关历史教学衔接的信息,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历史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积累各种资料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找准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并将衔接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寻找确定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措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各年级同时探究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科能力和与其它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衔接,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有所侧重。

    如:初一年级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衔接意识,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历史学习应该与其它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不是孤立进行的。初一年级是衔接的起步阶段,所以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为此我们尝试如下:

    1、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并且知道记笔记要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

    初二年级是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初二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衔接意识,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衔接习惯、方法及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法方面:教师要从讲课做起,进行学法指导,宣讲本学科学习常规,教会学生科学地学,鼓励学生独立地学、自觉地学,进行学法过渡,逐步学会学习,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防好转差,这也是搞好衔接过渡的关键一环。主要做法是:

    (1)预习方法的指导。

    (2)听课方法的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方法的指导。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初三年级有了前两年的基础,衔接意识、思维习惯已经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衔接的契机适时加以引导即可。这样通过三个级部的共同努力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教学衔接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教学事件中涉及到不同学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我们应该把不同学科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与历史教学衔接起来。下面是在知识衔接方面的做法之一:

    讲述欧洲文艺复兴中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时,我们把美术与历史进行了有机的衔接。俗话说“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于是课前请教了美术老师,然后来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案例]“达& #8226;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学片段

    老师带领学生从构图、技法、人物表情三方面欣赏这幅画。

    1、构图:符合审美者、欣赏者的基本审美要求,即黄金分割的规律。

    2、技法:达& #8226;芬奇采用一种新的技法,即“薄雾法”来画人物的背景,蒙娜丽莎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肌体,可是轮廓线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使蒙娜丽莎如罩在一层薄雾中。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背景具有三维空间的效果,符合人的视觉效果。

    3、人物表情: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含蓄、内敛,气质高雅,表现出当时意大利上层女性的美。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端庄的古典画风,但是在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了。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消除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画中的呆板、僵冷的面孔,画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就是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幅肖像也觉得有栩栩如生的动人之处。(向学生展示两幅画)

    从美学角度介绍完后,再向学生提问“这幅肖像与中世纪西欧绘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绘画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中世纪的呆板、僵冷的面孔,体现出以人为本,反对神学”、“符合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也体现出以人为本”。最后教师总结说“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潮就是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humanism)”。利用美术的知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起到了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改变以往集体备课的形式主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平行班教师进行授课前的集体备课,能够年级内解决的年级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难点提到学科组大家集体讨论解决。备课的重点首先是准确把握课文中知识点的内涵,其次是弄清本课知识点之间、本课知识与其它课文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教学衔接的切合点,加强历史知识之间、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历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衔接与渗透,从而形成基本历史知识的“经纬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目的。

    4、努力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优秀教师上研讨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教研活动的主阵地,通过教学实践及时总结教研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缮教研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缺陷。为此我们尝试使用“导言设计”,“情景再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年末,在教研中心进行的教科研检查活动中,姜丽芹老师执教的《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一课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5、坚持开展集体备、听、评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坚持不懈,一年来始终如一。每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集体备——个人讲,集体听——集体评这一主线进行。整个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前先由执讲教师从对教材的理解、授课思路、准备使用的教法、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等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2)全组教师集体探讨,互相切磋,修改、完善教案的设计。(3)课堂上主要听下列内容:首先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其次,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再次,课堂组织情况;最后,听课人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别人讲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如果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过程。(4)课后评课时,首先授课者自己要“抖包袱”,即授课教师上完课,把在反思的过程中感觉到的一些遗憾的地方或者困惑,在评课时说出来,以求得大家的帮助。之后全组教师一起进行评议。主要围绕着: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落实的如何;是否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知识教授的是否准确科学;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机的进行了历史教学衔接以及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价与评论。大家畅所欲言,谈优点、谈不足、谈改进办法、谈新的思考等等,让更多的思维火化产生碰撞。这样通过评课,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促使了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6、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总结,每周都有一次固定的集体研讨日。主要活动内容:一是对本周的研讨课进行针对性的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宗旨;二是研究决定下周进行的研讨课的年级、研讨内容及主讲教师。切实做到有计划、有落实,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目前,全组教师基本上都能够达到执教公开课的水平。这样通过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历史组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7、经常进行学生学习体会、教师教学反思等成果交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检验学生是否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提高,我们经常开展学生学习体会交流活动。我们也从中听到了学生的心声。普遍反映,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了以前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等不良习惯,现在逐渐掌握了“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每日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每章一总结”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心声是真诚的,这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另外,参加课题组的每位教师至少都写过5篇以上教学反思和教学于校园网上。多篇优秀教案于历史天地上。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这些探索与实践收到很大的效果:

    1、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打破了以往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相互孤立的传统做法,促进了不同年级历史教学的相互衔接与沟通。

    4、通过多层面的教学衔接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有效调动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成绩。

    5、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授课水平大大提高。在2006的系列课立标活动中,我组3位教师参加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课型均被确立为立标课,其中姜丽芹老师的复习课、隋娜老师的讲评课均被评为全市第一名。同时我们也确立起了自己的课堂授课模式,我们历史课题组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全市第一、新授课教学模式荣获第二名。姜丽芹老师还参加了威海市优质课评选,她执教的《》一课获得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