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新企业财务处理范文

时间:2023-10-13 16:07:12

序论:在您撰写高新企业财务处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新企业财务处理

第1篇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含义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就是企业在进行科技技术研发阶段的费用,不能当作企业的费用一次性的计入当期损益,而是应该当作企业研发费用资产的长期的支出,计入该企业的资产成本,并在以后的企业会计年度通过逐步折旧或者摊销的形式分批计入企业成本费用,通过销售产品收取的款项进行补偿。实质上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研发所支出的费用,研发费用支出时计入开发支出项目,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到本年末直接转入企业当期损益,符合条件的仍留在开发支出中;另一点,就是研发成功的话转入企业无形资产,反之则转入当期损益。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账务处理的国际比较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了开发独立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所产生的费用,通过研发活动促使企业的不断发展。研发费用实质是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企业研发费用的构成一般分为三类:资本化、费用化以及有条件资本化。其中有条件资本化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允许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国际对于研发费用的使用状况来看,欧盟对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比国际会计准则相对较为宽松,这与欧洲国家产品设计开发在企业制造中的比例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欧盟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制造工业的上游,宽松的资本化有利于企业的研发热情和企业产业的优势。美国就更注重研发费用化,除了本国的计算机软件行业以外,都用的是研发费用化结构。这三种研发费用的构成适应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要根据国家政治情况以及企业的经济环境选择适当的研发费用处理方法。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意义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费用。研究阶段费用是指为了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所产生的费用,开发阶段费用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某项设计,以生产出来新产品所产生的费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发展必须符合我国发展现状。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形势来看,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比企业全部费用化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的对于国有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评价都是以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低、企业实现利税多少、企业管理者个人收入等为标准,都与企业的当期实现利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采用企业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则会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那么,企业的高层就很有可能削减企业的研发费用,来保证企业的短期利润,这对于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新准则的实施更多的考虑了我国高科技行业,也就是研发费用较高的企业,允许了企业对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支出资本化的做法,不仅表明了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科技研发的支持与鼓励,更有利于企业加大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了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在研发费用投入的差距。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究费用与开发费用划分不明确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虽然明确规定了研究阶段费用与开发阶段费用,以及开发阶段予以资本化的费用的条件。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研发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要明确的判断两者的界限以及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新会计准则中应该更加具体详细的阐明具体操作过程。

(二)研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资本化的条件弹性大

根据新会计准则界定企业的哪些活动属于研发阶段,哪些活动属于开发阶段时,常常无法很好的把握。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的界定常常受到人为主观的影响,这就可能造成企业会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划定。就目前状况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标准的确定存在了很大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会计人员的主观进行划分,这就导致在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判定具有很大的弹性,为企业操作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可能性。

(三)确定的资本化金额与资产的真实价值存在了较大的差异

由于无形资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后,并且在开发后期才能确定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在确定可行性之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以及较高的费用,所以用在以后的开发费上相对较少。因此,只对技术上达到可行性之后的开发费用资本化,不能够准确客观的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无形资产在开发完成以后,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如果按照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预期经济利润算的话将大大超过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三、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对策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实行会计责权制度

职业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是否能够圆满的完成。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使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逐步掌握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工作能力。会计人员只有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拓展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会计行为的处理工作。

(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审查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查制度。内部审查是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各单位、部门实施的内部监督行为,依照我国相关法律对会计账目以及企业财产进行管理,确保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下,着眼于创新管理,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推行全面的管理模式,建立彼此牵制、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点是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环节来设置。但注意的是在设计时要确定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对关键点进行监控,以实现预期效果。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在道德规范之上,强调沟通与交流,以及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文环境,企业内部控制才能更加有效。

(三)尽快出台会计准则执行的指引规范

第2篇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费用 账务处理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是指在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方面升级改造、工艺改进变更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人工、动力费用以及专用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在2008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两个文件中均有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在初次认定或到期复审时,对研发费用支出金额有硬性要求,那就是企业近三年的研发费用支出必须达到当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入在5000万以下的不低于6%,收入在5000万至2亿之间的不低于4%,收入在2亿以上的不低于3%,而且在中国境内所发生的研发费用不得低于总研发费用的60%。另外,为了提高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所占企业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大,对企业的现时业绩和未来业绩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各企业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并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否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来进行研发费用核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在财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估计的成分过高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有时是很难严格区分的,有些费用是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有时会因时、因地、因对象而不同。如果人为地规定哪些费用必须资本化,哪些费用必须资本化,在实务中又会很难操作,且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二)无形资产研发阶段难以区分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虽然明确规定了研究阶段及开发阶段的划分定义,以及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的条件,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研发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许多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线,都是产研结合进行的,想要会计人员明确判断两者的界限以及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是非常困难的。

(三)新准则增大了企业利润操控的空间

由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确认标准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因而给企业的利润调节提供了机会。企业在将研发活动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时候,对于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新准则所规定的5个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个人判断,这样就增大了企业调节利润的空间。企业只要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人为的进行调整,就可以把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分界点进行人为调整,从而达到人为调节利润的目的。

(四)受业绩考核影响,企业易倾向于技术引进

在大部分企业中,主要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高管的薪酬,而绩效任务的主要部分就是利润指标。企业自主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研发费用支出,假如能够满足资本化条件,则可以予以资本化,从而相对增加企业当期的净利润。但企业对新产品、新项目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因为种种的原因,总会有部分项目研究不成功,从而导致有一部分的研发费用不能够资本化,而要列入当期管理费用,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企业当期的净利润。

企业如果选择自主研发,往往会由于研发过程与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觉得风险较大。这对于企业的高管来说,从任期的绩效方面考虑,往往会选择引进外部已研发成功且能成熟使用的技术。因为从外部直接引进的技术,与自主研发相比,一方面风险要少,另一方面所有的支出都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或非专有技术)进行资本化,然后分期摊销,不会对企业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也就不会对绩效考核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五)研发费用信息披露不够规范

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没有专门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因此,除了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规定披露得比较详细外,其他的公司在财务报告中要么不披露,要么就尽量从简披露研发费用数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会计报告中研发费用披露的质量,就会对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判断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的建议

(一)确认

1.企业首先要做好研发立项工作。企业对每个研发项目均应事先建立预算,确定资金安排时间、研发时间安排表,研发人员安排表,预算各项费用开支,并报董事会及总经理审批,以确定经费来源。研发预算应由企业计划发展部门牵头,研发部门、财务部门、生管物控等部门,协调做好研发项目预算、研发资金安排、研发物资采购安排、研发试验时间表,以便财务部安排资金。

第3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型企业,其发展主要依赖科技成果,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资本的管理,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高新技术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其通常会伴随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高新技术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和微电子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和空间科学技术、新材料和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电子一体化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药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不仅代表了我国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还能够给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高新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七新七高”的特点,“七新”主要是指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七高”主要是指高产出、高智力、高投入、高难度、高势能、高风险、高收益。

二、财务管理概述

第一,对财务管理对象进行拓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知识资本。传统的财务管理资本主要包括货币、财务资本以及实物资本等。财务管理对象集中在财务资本管理、筹集以及投资等方面,忽视了知识资本方面的研究。但是,知识资本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企业如果忽视知识资本的作用,则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知识资本特征、构成、分配、运行以及效益评价等内容。企业需要将知识资本运营作为其财务管理的内在性要素。

第二,财务管理内容的拓展。拓展财务管理内容,需要赋予资金筹集、投资及效益分配等财务新内涵。筹资活动是对资本的筹集过程,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的筹集。知识资本具有动态性、无形性、度量不确定性等特点,而知识资本的筹集过程非常复杂。

首先,从知识产权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知识资本通常包括了专利权、商标、非专利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等内容。在筹集知识资本时,应该根据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选择针对性的评估方法,从而制定合理的价值。其次,需要从人力资本方面进行分析,劳动者将相关知识和技术投入到企业中,企业需要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促使每位职工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需要合理确定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采取公允价值计价。在进行知识资本筹集的过程中,要研究知识资本能否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并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知识资本。

从投资活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资本的投资管理方面。在进行投资管理时,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充分挖掘知识资本的价值,不断创新,为企业营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准确评估知识资本的价值,合理确定投资成本。对于人力资本以外的知识资本,可以采取重置成本法、市价法以及收益现值法等方法进行估价。对于人力资本估价,可以采取未来报酬法和未来现值法等方法估价;其次,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比如估算法、报酬率法等,合理确定知识资本的经济效益,重点对投入与产出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发挥知识资本的投资效益。

从分配活动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知识资本的分配与参与过程。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是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货币实物资产在企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渐降低,人力资本的地位不断上升。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改革剩余收益分配模式。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一)研究和开发项目投资决策

正确分析投入和产出的财务特征。深入分析产出和投入的特征是制定科学投资决策的基础。分析内容具体包括产出财务分析、投入财务分析以及二者间关系的财务分析。站在开发投资数量的角度上看,具体表现是投资累积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对开发项目、开发项目后续活动、商品化生产等活动进行投资。后续投资比例应该高于研究和开发本身的投入。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投入主要包括财务支出、投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沉没成本。而投资成本的持续时间、数额都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第4篇

关键词:强化 财务管理 出版企业 竞争力

一、引言

我国的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创造和维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一般而言企业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使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市场营销、品牌形象等方面。目前,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的稳步推进,出版企业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在出版企业不断的改革变化中,出版企业的竞争力问题越来越被该行业热烈讨论。笔者认为,出版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并充分发挥出版企业的财务管理功能,构建出本企业完善的财务制度,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提高该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中的中能够要作用。

二、对我国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出版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出版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市场竞争力是指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出版企业正在进行着体制改革,所以,出版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指出版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获取有限出版资源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和能力,是优化配置和科学使用很多生产要素的能力。简单的说,出版企业的竞争力是出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存和发展的能力。

(二)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对于我国的出版企业而言,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但是每个企业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而且对于每个出版企业来说在这些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只有在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产品研发、印制、营销、服务等方面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企业读者价值的竞争力,这才是我国出版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三、出版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出版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变化,出版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出版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出版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的出版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体制调整这种新的形式和新的发展环境,虽然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繁荣和政策的不断鼓励为我国的出版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很多出版企业对于本企业财务管理仍然在忽视其重要性。现在我国出版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财务战略略目标缺失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出版企业很多事行政撮合的结果,有些出版企业策划那个里的目标并不明确,所以导致了出版企业财务战略撒谎那个的缺失。

(二)资金管理落后

资金管理上的较为落后是我国出版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下属单位多开户,而且对于资金的管理也不严格,资金周转的速度较慢,使用率也不高,这就使企业的资金无法发挥出其正常的规模效益。

(三)预算不合理

我国很多出版企业再编制企业预算时,对于预算指标的制定并没有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只是使企业的预算过程流于一种形式化,而且执行的过程也不严格。

(四)财务信息流通慢

对于我国大多数出版企业而言,财务信息在流通中并不通畅,而且耽误时间,影响了企业的效率,使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的为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针对我国出版企业存在的这些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企业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财务管理模式,特别要改变“不以财务管理为纲,不把财务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的做法。力争实现出版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强化出版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出版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出版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财务人员是我们企业进行具体财务核算的操作者,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出版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所以,对于出版企业,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和多种手段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1、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网络技术和财会技能的培训教育

出版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必须进行全面提高,尤其是他们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是企业的财务人员熟练的利用计算机处理企业的财务数据、文字处理,还要让他们熟练的运用财务软件,并对财务工资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数据统计,能够保证及时、准确的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出版企业的领导可以通过案例教育、现身说法、法制教育等形式,坚持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是财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培养他们廉洁自律的意识。

3、在企业财务人员之间实行岗位轮换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三条指出,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经过很多实例的证明,会计岗位的轮换不仅是实行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还是企业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加强出版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在企业实现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一种科学决策的依据,所以,出版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解决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

1、积极引入企业内部统一的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出版企业要在企业中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并将其作为出版企业会计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出版企业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使出版企业能最大效率的控制企业整个供应链的资金资源。另外还能保证出版企业财务信息的严密性。

2、通过出版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现,达到财务与业务的同步管理

出版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不断发展,使企业能够较为容易的追踪到本企业产销经营活动的关键信息,并最终实现对企业经营业务活动的价值评价。出版企业要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保证各部门信息的协调性。

3、加强出版企业资金的使用率管理

应收账款是出版企业的流动资产,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占用了出版企业的流动资金,而且一旦中间的经销商出现问题,就会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成为企业的坏账、呆账、死账。这对出版企业的正常经营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出版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区分出正常收账款和不良应收账款,这对出版企业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企业还要建立起货款回收的考核责任制和客户信息管理的考评制度。出版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根据企业客户的档案以及历史交易,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发生的赊销图书做出正确估计,将信誉条件同销售折扣挂钩 ,并结合应收账款进行细致分析 ,合理制定应收账款回款计划,并认真加以执行,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的坏账比例,降低经营风险,加快 出版社存货资产、应收账款资产周转速度的目的。

总之,出版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产期坚持不懈的高度重视的工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前提下,企业要将眼光放长远,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行长期规划,并及时吸取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保证财务管理在我国出版企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提高我国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全面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方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0,(1)

[2]夏萍.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再诠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5)

[3]李东红.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9,(1)

[4]郑义平.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7)

第5篇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 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经营战略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筹措与控制、关系到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的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基础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通过互联网环境下财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通路的完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流通效率的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强化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应注重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特点的分析

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特点是提高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 根据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特点,企业应认识到这一全新财务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特定环境,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对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同步化作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集成与综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以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基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1、整合企业信息化资源-------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的基础

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对原有信息化资源进行调研,针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需求确定网络设备优化方案,分步开展网络信息管理设备的建设。通过硬件系统设计、网络环境设计以及软件环境的设计,提供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环境。在对企业原有硬件系统基础上,分析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需求,确定硬件优化与设计方案。在硬件设备服务器及相关设施完成后对企业的网络环境进行评测,以满足财务信息化安全为基础进行网络环境设计。在确定上述内容后,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财务管理内容等进行软件环境的设计。并对市售财务管理软件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环境。

2、建立集中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的关键

根据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的要求,现代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中还应建立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以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将企业各职能部门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连接,满足集中核算及会计动态核算需求。在建立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时,现代企业还应对各部门相关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满足集中财务管理模式需求、促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为基础,以企业内外部网络系统中软硬件防火墙为重点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安全。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强化系统使用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及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避免误操作等问题对财务信息安全的影响。通过系统使用者安全意识的培养,使操作人员在计算机的应用中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安全使用习惯、避免病毒及木马入侵造成的信息安全隐患。

三、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

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组织设置及管理方式,以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决策权、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而且,针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需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也能够更加完善。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财务监控能力的提高。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实时性与准确性,为企业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加快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现代企业规模化发展中必须的重要基础。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实时性、准确性,提高企业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掌控能力。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还有助于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构建,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平台建设;会计;实务探讨

该被审计单位为新设企业,对线下零配件及装饰的配件销售与配件采购业务实现“互联网+”;即建设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将配件采购商(修理厂等)与销售商(配件厂家直营、批发商等)联系结合,并由其提供同城配送服务。企业将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与维护外包至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约定产权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截至审计时,网络平台建设初步完成并已投入使用,耗资近1600万;而以后的网络平台建设与维护、数据安全监测管理等涉及的投入预计同样所耗不菲。

企业财务体系比较完整规范、账务处理清晰干净明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处理犹疑不决:最初,企业按照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将网络平台界定为无形资产,将相关支出作为资产核算并摊销;而后,财务人员又因每一次支出形成的资产的存在性难以界定(如网络平台功能界面调整,这涉及到后台数据大量修改,耗费不菲,而之前的界面不续存在),基于此企业进行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将相关支出全部费用化。在笔者审计时,企业利润表的营业成本不完整、销售费用畸高、营业亏损,而资产负债表体现为轻资产,取得收入的必要资产未能在账表上体现。

实际上,对于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处理,一直是会计实务的争论热点,亦是实务处理常见的难点。技术时代,技术为王。从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2009年创业板推出,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研发费用的会计实务处理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2007年实行的新会计准则针对自主研发出新规“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新准则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加大研究投入的支持,顺应时代潮流。但是,正是这“满足条件”,使得企业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上无所适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可比、谨慎、明晰,而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却是偏向主观与未来,可操作性较弱。具体而言,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

(一)技术研发的专业性较强,从财务角度去划分界定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是难点;

(二)研发活动作为非财务信息,在此基础上界定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是难点;

(三)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定以及减值的测算时难点。

以该公司为例,企业财务对新规定的理解不细致,未能抓住重点,又缺少与技术部必要的内部沟通。最初,企业将网络平台建设的费用支出未作区分,囫囵计入无形资产资本化。而在后续网络平台建设与维护支出的财务处理时,企业认识到这样囫囵整体确认资产的弊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支出全部费用化。笔者认为,这家企业在研发支出的财务处理上问题非常典型,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表述来说: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成功的避开了所有正确选项。

笔者在审计过程中知悉企业对于该事项的处理困境后,与企业的技术部进行沟通,向企业的技术部人员普及的基础的财务相关概念,在充分细致的交流后,了解到:

(一)该企业网络平台开发建设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已经完成,整体框架成型。所以网络平台开发建设阶段实际就是具体的平台建设实施阶段,已经是属于支出资本化阶段。该企业财务处理的问题并非在于未区分研究/开发阶段,而在于资本化阶段中的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未做界定,走了两个极端;

(二)网络技术开发专业性非常强,作为外行的财务人员能看到、能理解的只有具体版块与功能;作为线上交易平台的网上商城建设工程量大,涉及用户繁多,数据处理复杂,每一细小功能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代码支持,在外行看来一个细小的功能结构或数据处理的变化,实质上后台涉及的代码变更非常大;而被取代的功能结构或数据处理以财务角度,似乎顷刻丧失价值,但从专业开发人员来看,他们看到的是被取代功能背后的代码支持,且代码依旧具备“有用性”;

(三)从财务理解的角度,企业的外包合同按照合同具体的约定条款与内容,结合可行性分析中整体框架的构设,网络平台的支出可分两类:①模块、版块、功能的设计构建委托合同;②平台维护、优化、检测委托合同。

(四)2014年某月,平台整体上线试运行成功,整体框架基本构建完成并初步验收;预计后期对网络商场平台的支出,既有功能的设计与构建,又有检测维护服务等。

在了解上述信息的基础上,笔者将企业每一笔付款与合同对应,将合同根据具体内容划分为①或②,对每一份合同的执行、完成及验收情况与技术部一一确认,此处不细表寻求外部专家帮助以及搜集支持资料的过程。最后,笔者的调整处理原则是:第①类合同支出计入资产,第②类合同支出计入费用。归属于资产的支出,在平台上线前发生的予以统一归集计入开发费用,上线后转入无形资产,按照合理期间分摊;在平台上线后发生的①类合同支出,按照每一单合同,在验收后确认为无形资产,在合理期间内单独摊销。归属于费用的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分期计入费用。

正是由于研发的财务处理涉及技术专业性以及处理标准的弱操作性两个特点,在实务处理时,笔者认为企业一定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建立健全研发活动内部控制,这是科学管理研发项目、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二是企业财务与技术部门等加强交流沟通,彼此了解与理解,这是保证会计处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前提。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财务管理 发展创新

大数据顾名思义,具有数据信息含量大,数据类型多样的特征,并依附现代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促使数据的信息处理效率和精度逐渐提升。当前众多企业都在向数字化企业建设变革,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和运营中所接触的和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基于此企业管理必须要有高效的、专业化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来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税务公司来说,财务管理更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方面。因此,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必须紧紧跟随时展的需要,改变过去不适应企业财务发展的管理方式,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查询和管理平台,并将高效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支撑,对企业的数据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保障企业在大数据潮流下得以持续运营和发展。

一、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Big Date)的定义,最早是由世界知名的信息咨询公司麦肯锡进行详细解释的。再此基础上“大数据”的概念广泛的流传到世界各国国家中。“大数据”或被称为“巨量的信息资料”,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主要采用的是分布式的计算架构,不能采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借助云计算的处理优势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处理。然后我们从具体的实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对企业财务财务管理的影响。首先企业财务数据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例如在产品销售企业中,会计进行财务处理时可以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从整体上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的状况。其次大数据时代容易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让企业的数据窃取变得简单。由于互联网数据存储的特性,企业财务数据极容易被不法分子有意窃取,或者还会传达一些不利信息。因此说大数据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肯尼斯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认为大数据的处理不是随机进行分析。

二、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哪些影响

(一)促进企业信息情报获取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趋势已经越演越烈,尤其是伴随国内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企业财务风险压力除了要面临内部微观环境风险外,还要面临外部大的宏观环境的风险压力。基于此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而反应能力则是在海量的数据支持下不断发展的。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获得外部大量的信息数据,并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决策体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改变了过去通过财务报表数据获取信息的方式,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数据获取途径,基于此,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和电子信息技术,获取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业务数据等更多支撑企业财务发展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提高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大数据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企业的财务管理通常采用数据编制、信息计量为基础进行财务信息处理,但是在面临企业财务信息日渐庞杂的趋势下,将不能很好的对信息进行处理,在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整合方面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也不能将其良好的运用到企业未来经营战略中,失去了财务报表的价值。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例如企业可以在内部建立一个高效的财务数据监测和识别中心,为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和高效的多样数据支持,使企业海量的数据处理和整合成为可能,并借助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处理和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促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企业内部擦无人员可以从过去简单的会计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提,逐步向财务会计高层化方向发展。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职能提供了更高层次和更加标准化的要求。尤其面临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下,大数据的时代的发展,在促进财务人员管理职能转变的同时,可以推动企业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战略平台,以有效解决,财务管理人员数据分析准确、数据处理技术简单、数据分析不深入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各个财务管理环节的协调和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成效的财务报告,以促进下期预算的顺利展开。

三、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创新企业财务管理

(一)提升财务管理的大数据发展意识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海量化和集中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是大数据信息处理更是企业财务管理集中化、全面化、标准化管理建设的认识方法。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大数据认识,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创新的根本途径。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将大数据的理念和高效的财务处理技术相融合,并充分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从而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职能的财务管理方式,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财务信息的应用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面临国内外财务风险压力,企业只有树立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观念,才能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提升海量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外部风险的挑战。

(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着重考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是否协调统一,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在保持原有体制扩展的基础上,提高新体制的建设效率。其次要注重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保持原有动力基础上,着眼企业发展全局,为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信息处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例如某企业创建的“财务云”管理模式,在运用财务云技术基础之上,形成企业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并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中心,从而有效的对海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促进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在改变企业战略全局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对财务人员的财务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财务人员要改变过去财务管理的观念,要从业务角度去考虑财务问题,不仅要完成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的工作,还要有超越传统财务管理的公司战略发展的全局观念,要从多方面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有财务组织和计划的能力还要具备公司业务分析的洞察力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处理和应用能力。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财务处理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从大数据财务管理意识提升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两个主要的方面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再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展的优势,调动内部一切积极因素,在技术和体制上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方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参考文献:

[1]李钢.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北方经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