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多样的生命范文

时间:2023-10-13 09:42:16

序论:在您撰写多样的生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导学案;学生差异;学科差异

一、由于学生的差异,是否都适合采用一种模式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两个班级却出现了不同的状况。在一个班课堂是这样的:一节课学生基本上处于静静听讲的状态,同学不喜欢当众质疑,但一旦形成思考,就很全面很深入,并有自己的创新。而在另外一个班:他们激情四溢,课堂上总处于一种激烈的争辩中,常常思维开阔、精彩不断。

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群体。这中间的差别在哪里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特点的差异。那么,对于那些稳重慢热型的学生,他们不喜主动去感悟怎么办?

就如近日所上的《变色龙》。对赫留金、独眼龙及围观的群众的认识,翻出我的备课笔记,只有一个问题,“你对他们怀着怎样的感情和态度?”下面是学生的众说纷纭。而在这个“稳重慢热”的班级中,我再次尝试抛出这样的问题,不出我所料,我的学生都在等待同伴的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抛出了几个问题:“赫留金为何被狗咬?”“为何举起他的手指头如胜利的旗帜?”伴随着这些问题,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民众无聊、麻木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两者比较,显然前者更凸显学生的个性解读,从课堂的氛围、解读的深度、师生对话的展开情况看,效果都是让人满意的。但是,如果坚持用前一种设计让我那些“稳重慢热”的学生自主解读感悟,我想等待的时间是很长的,还是教师站出来多设引导,多讲讲话。

二、由于学科的差异,是否都适合采用一种模式

数学、语文学科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解决问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是遇到问题就在组内讨论,而且通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也发现,即使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组内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学习优异的学生,那些学困生在组内基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更谈不上深度探讨。由此看来,小组合作虽然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但也使那些学困生更加惰于思考,不利于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记叙;说明;培养

1 拓宽训练时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习作是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限制,决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平时有感触时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对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在训练空间上,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渠道。

1.1 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提供时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明文写作是个难点,而用此法明显事半功倍。在教《核舟记》时,我讲课前让学生根据内容绘制核舟草图,课堂评出佳作,并让学生用语言加以说明。这实际是对学生将画面与习作相结合的再创造训练,继而再找一艺术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后描绘下来,这样学生感到说明文并不难写。八年级教材安排了不少说明文,不妨让学生亲自操作一下,如学了《苏州园林》,组织学生游竹湖园(本地一个公园),并事先为学生投影全园图景,最后让他们把这一现代园林用文字展现出来。此外,表演也是此阶段学生的天性,教材中有不少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的课文,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1.2 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1)情节扩展式。如《华南虎》中有这样一个情景:笼中被锯去趾爪的华南虎在水泥墙上划出血迹斑斑的沟壑。教学时启发学生推想华南虎此举的内心活动,并把它扩展成一段内容具体的文字。(2)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皇帝的新装》一课结尾,让学生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故事。(3)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可改变人称、顺序、体裁等。(4)相关迁移式。即抓住课文原型特征,调动学生已有的储备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带相关或相似性的乙上来,如学了《敬畏生命》后写《认识生命》。

2 强化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具有3个特性:就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灵活性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作文教学中应据这3个特性来安排系统的习作训练。

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1)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大致可分为:①同一题材多角度选材;②同一中心多种选材;③同一材料多种立意;④同一材料多种体裁。(2)启发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批判性”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

从选材来看,反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母校》,中心是要求对学校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只写校园景色美、好人好事、教师工作认真等,但如果写简陋的教学设施,使之与教师的工作热情相当高形成对比,中心则更为突出。

从立意来看,通过审美立意的选择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如写《生日》,学生往往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缺乏立意“美”,教师引导学生立意从“我——家庭——社会”,从而凸显我的愉悦、家庭的其乐融融、社会的和谐,这样,则主题要深刻的多,意境则高美的多。

3 构建新的训练体系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的发展,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体系,其结构为:营造气氛,诱发创新热情——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

3.1 营造气氛,诱发创新热情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3.2 放胆表达,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字数,让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鼓励学生放胆表达,并不是说可以不要老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强调在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时,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完成初稿以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3.3 交流合作,激活创新的火花

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创新的火花。合作的方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其成员的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在初稿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互评互改。

3.4 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机制

第3篇

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生命教育的缺位,青少年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特别想自杀”的占17.4%,青少年自杀日益呈现低龄化;在大学生、研究生中,轻视生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而漠视生命的另一个恶果是不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

从偏僻的山村来到喧闹的城市,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向孩子灌输只要分数考得高其他都无所谓,并拼命使加压力,产生偏激情绪,从而使孩子人格畸形发展,甚至走上极端。教育活动本应是帮助每个人更杰出,让孩子学会自尊、自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现在非但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倒让孩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幸福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教育行为的断裂,由于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们需要的我们没有给予,而给予的是他们背不动的东西,结果把孩子压垮了,过早地把他们压向死亡。

一、提升耐挫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是最强的支持力量。首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挫折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开挫折,永远一帆风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生的常态。只要能坦然面对,勇敢正视挫折,就能把挫折作为进步的台阶、成功的起点。其次,要教育孩子懂得,挫折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它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获益。“自古雄才多磨难”,让孩子懂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种人生财富。如果将挫折当做垫脚砖,会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独立意识强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遇事冷静,使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危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避免固执、偏见和蛮干;勇敢地面对现实,进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增强抗挫折承受力;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另外,还要教育孩子善于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放眼未来,努力摆脱痛苦,吸取教训,迎接新的生活。

二、敬畏生命之花

对生命的珍爱应从小培养,并在每一个生命历程之时潜移默化地强化。首先,用自身成长感悟生命历程。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的生命历程教育片、阅读相关的资料,或由妈妈给孩子谈生育的体验展示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事故材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孩子从胎儿到出生以及成长的过程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是录像、拍照、写成长日志等)。这样会使孩子真正了解生命的珍贵,树立起强烈的生命保护意识。

其次,以事实体验生命珍贵。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父母不妨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懂得生命的可贵。比如,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每天照顾它,给它喂食喂水,看着它一天天健康成长;在小动物生病的时候,怎样帮助它、精心呵护它,使它渡过难关。

第三,引导孩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家长要教育孩子爱家人。电视广告“给妈妈洗脚”为何如此震撼,身教胜于言传。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感化引领孩子懂得关爱,学会体贴。同时可在孩子过生日时进行感恩教育,一位前人说过:死,是生者的痛苦。告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很不容易的,是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来的,从诞生之日起,他的生命就不完全只属于他自己,他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给予他的最珍贵的礼物,寄托着爸爸妈妈最深的爱和希望。所以不能够糟蹋它,也不能浪费它,更没有任何权利结束它。要让孩子懂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坚强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长和所有的亲人。生命不能弃之如草芥!卢梭曾说过:“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要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就应该引导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再说,你还没有体验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没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怎么能选择轻易离去呢?并要反复强调,选择轻生是懦夫,是愚蠢的行为。

三、正确诠释生死

增加学生正确认知死亡的教育。不知死,焉知生?死亡也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毕淑敏的《预约死亡》之所以引起轰动,就是唤醒了人们对死亡的关注和反思。要给孩子补上“如何面对死亡”这一课,让他们接受一堂沉重而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让孩子对生命进行全面思索。

家长要科学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谈论和解答生死问题,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是家长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以下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死亡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偶尔说到死亡也闪烁其词;用童话和寓言来说明死亡,给孩子传达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的信息,使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特别是一些死而复生的童话故事容易让人对死亡产生好奇感,在精神抑郁的时候,就有可能去做死亡游戏;对死亡给予错误解释,如奶奶去世了,却告诉孩子,奶奶“睡着了”,或者亲友突遭变故死亡,却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这些“美丽的谎言”是对“死”的最大误导。

四、强化自护教育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剧增,交通事故成为小学生被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懂得交通法规并自觉遵守,还要教会他们在骑车、步行时如何避让他人,如何防备他人碰撞自己。例如,骑车时速度不可过快,不可多人并骑,发现刹车失灵时要及时修理,始终保持车况良好,以减少交通事故。

2、开展险情求生教育。小学生幼稚、纯真又缺乏避险经验,碰到险情往往束手无策,求生能力较差。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也很深刻。因此,必须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例如,让孩子学会游泳,掌握火灾、洪灾、煤气泄露、食物中毒、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防不测事件对孩子生命的伤害。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形态;整合性;建设性

Abstract:The integrative natu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integration of complexity,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ynchronism and diachronism. The constructive nature refers to the rule of logic and circulation, human introspection, “sentiment and reason” in humanistic ecology, and affective synthesis of “human factor”. The perse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manifested in symbiosis, integration, reciprocity, multiplicity, complexity, poetic nature and “grand beauty” in civiliz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 pattern; integrative nature; constructive nature

一、生态文明的整合性

从深生态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不仅是治理与环保问题,更是一种观念、机制、形态及人类文明运行的终极性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然与人这两个维度的错综交织、多样融合及系统构成。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文明形态,要通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必然以活化人的维度为主导。活化人的维度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表明人是人的活动的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及和谐地生存与发展;作为手段,人的一切活动方式,人为自身创设的一切生存条件都能够体现出工具性,具有技术性的操纵取向。而人之所以能够活化自身存在的维度,不惟人自身,而必须是深生态性的,作为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生态文明成为润化多样机能的交叉互补的整合机体。

首先,复杂性整合。生态文明依据生态系统演替的节律而表现过程性与整合性、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性,并且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整合性。生态系统的演替本身既是一个进化的又是非线性的过程,在向人类生存活动的“化成”中,必然促使人类自身的进化与演替,同时就表现出“自然的人化”这个人类文明生成过程的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特性。在这样的历史与逻辑序列中,生态文明必然整合与融括自然进化、人类文明的生成和发展的一切结果,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同体进化的生态节律。其次,生态转换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互为工具和目的的关系中体现,是带有转换性特征的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活动来说,自然是人生成和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就其手段性而言,人不仅需要自然的生态价值支持,还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发展自身,获得自身生态优化生存的条件;就其目的性而言,自然是人类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未来形态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构成;另一方面,人类自然之身的活动状态,必然依据和谐、生态化的自然形态,并且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集中体现在人自然之身的优质化存在。对自然生态的和谐性结构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工具又是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程度可以映现自然的状貌;另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也可以润化出自然生态的和谐形态。

再次,历时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由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性、韵律性及有序化的转换而表现了整合性。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多种形态,以及当下我们进行的后工业文明等,那么,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文明,辩证地汲取、有机地整合了一切文明的积极与合理因素,涤除其非合理因素及危及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因素,并且通过最佳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一致的关系,而使人能够始终居于永续发展节律中。

最后,共时性整合。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物质文明筑就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保证;精神文明作为人的本质的体现,致力于构造人的精神—心灵结构,引领人们积极主动地追寻生存活动的自由,提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魅力;政治文明通过建立社会运行中的约束机制与体制,而使人们能够合理而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文明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性

生态文明是建设性的(广义):其一,它表现为生成性、合成化的人类文明形态。作为生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历史的演替和延续的脉系中,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形式的最高层次、最终极形态的展现;作为合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既整合了文明形成中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文明样式,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多样形态。其二,它表现为建设性(狭义)、和谐性的人类文明形态。所谓建设性(狭义),是针对人类对自然家园的变异及破坏性而言的;所谓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要通过重建自然生态的和谐环境,引领人们能够在和谐关系的演进中去享受和谐生存。

生态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形态的不同点在于,它建基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条件下,并不断建设性地完备这种和谐机制。显然,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并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工具性和技术性,更不排除科学活动及人的主体意识,同时还充分肯定了“人文性”,肯定了人类的自主生存意识,并立足于运用人类历史演替中形成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自身,进而使人类自身能够永久性地构建和谐自由的社会存在关系。但生态文明的建设性还要求,由人类的智慧与能量而成就工具性与技术能力,在不断地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创造生态恢复及补偿性的文明成果,必然需要设定对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存的生态安全,要不断生成深绿色之思,将工具与技术不断地转换为建构生态及绿色生境的技术。为此,我们可以从多重角度审视生态文明的这种建设性。

首先,从逻辑及演绎节律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终点,而最终成就与完善的是人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但在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转换节律中,终点形态的关系,必然是对起点形态关系的超越,是在更高层次,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在更自由、更和谐的情境中展示人类的文明,必然是体现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从这种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的本质及价值就表征着一种和谐与循环性的路向,或者说,这种关系的韵律特征是创生和谐与循环性价值形态的展示,同时也使生态文明呈现着这种和谐与循环性的价值形态,并且在肯定与超越性节律运行中体现辩证否定的过程。

其次,从人的自省性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力量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人,是能够把人的生存与发展机制放在这种关系去构建的人。生态文明的建设性总是向未来迈进的,以“生态人”为主体构成的建设性的文明形态,需要人们有基本的反思力和自省力。人类要构建生态整体性文明机制,以完备自身的生态性生存能力,并有效地促合那种“深绿色”生命体验形式,就必须要求人的反思与自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的自省力要求人们应该完备自身的生态创生性能力,强化生态协调能力,进而激活人们的生态性生存能力。所谓自省力,无非就是要科学、合理且生态化地思考及把握人们这一系列能力的机能性和节度性。这种自省力不可能撇开自然生态力的作用。因为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受到“盖娅”母体的呵护,对生存资源的获取不可能超脱自然力的供给,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机能无不来自于自然生态力,这基本是一种顺向的力的递进。但当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力图寻求最大化的利益,满足自己最大化的财富需求时,在向自然生态进行最大化的索取时,就必然造成自然生态力的反向作用。这实际表现了自然生态力及环境支撑力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追索及扩张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像福斯特所言,“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无限扩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1]。这就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然力的负重程度及承载能力,必须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在永久的程度上保持自然力永远处于跃动的状态,能够持续地、稳定地为人类提供生命力的资助,为人类永续发展不断注入生命的活力,进而优化人类的生存结构,构建人类的未来。

再次,从人文生态的“情理”构合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以演奏“生生”的韵律而突出“合”与“和”的机“理”,由生态系统的“合理”本性及合“理”的作用,组构成网络化、系统化并且是情意化的文明结构。生态学家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不仅遵从自然界的‘道理’,也遵从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2]97在这三重“理”的构合中,人的行为的“情理”不仅是溶解剂、剂,更应该是不同“理”的形态转换的中心。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构成中,除了意识与观念、制度与律令等因素的导向性及规范性以外,主要是由人的行为来体现,即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可以体现出人的文明程度。显然,我们对“情理”的认同,一方面要符合人类生存活动的“情理”,另一方面要符合自然生态的“情理”。之所以称自然生态的“情理”,是因为人类认识和体验的自然生态必然是经由人对多种“理”的构合而展开的,这多种“理”的渗透便润化着由“情理”到“事理”再到自然之“道理”的转换韵律,其建立的运行模式的最终趋向,应该是在更高的意义上使人类行为的“情理”符合自然生态运行之“理”。 

最后,从“人力”的情意合成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因素在人,在人类自身而不是自然。复合性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在于人来掌控,是由人依据生态的律令及规则来调控,是要通过生态人格的塑造而不断地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自身多重关系的自由融合,需要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机制,需要文化生态自组织系统所构建的人文基础。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差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这个超级生物可以通过技术、组织和文化在大的时空范围内操纵系统行为,使其为少数人的短期利益服务。因此,怎样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诱导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协调个体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间的生态关系,是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97“三理”的情意合成必然彰显人的主体化力量,其行为及其“情理”必须顺化这种系统化、逻辑化之“理”的序列。在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中,更重要的,还应该有“人情”,或者说,“人情”更是活化人口、人力、人文、人气关系的血脉,因为没有“情”、没有爱意的人的行为是干瘪的,无生命的。马克思认为,人能够以激情、热情“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其实,这种情意追寻同样构成人的本质力量,我们可以将这“五种”生存状态的合成视为广义的“人力”,而其连接的线就是“人情”。事实上,“人情”也促成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有机融合,并且富有深情地演奏这种“化”性转换的交响曲。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情”可以被赋予双重内涵:一是在人类的生命序列和社会生活序列中表现人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道德之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等;二是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序列中表现“情”,主要是人类活动及人的行为方式对于自然的情,既有对自然生物又有对无机状态及无生命的自然物的情。

三、生态文明的多样形态

生态文明是有情意的文明形态,情意必然蕴含诗意性、融合性,必须是合理、科学、协调、统筹、全面及可持续地融通,并能够调控人的需要,消解人的欲望性的利益追求及非可持续性的财富观念。因为利益与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功利性的追寻,往往是弱化“情意”的,是非生态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必然背离诗意及融合性。生态文明的“情”应该通“理”,在 “情”与“理”的构合中把爱施放于全人类,施放于与人类生存活动朝夕相伴的大自然,施放于生命共同体,施放于大地之母;不仅施放于当代人,更应该施放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以人类的“大爱”展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大美”之境。

第一,共生性、融合性文明。生态文明不同于人类历时性发展中凝结的其他文明成就,因为迄今为止,人类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历史性存在,尽管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同样也存在历史局限性及独有性,或者说,各自关注了自身文明存在的建设性领域。生态文明必然是全面、合理、可持续性的,是希求与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的人类文明形态,并且是整合及有机地融合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互惠性文明。生态文明的审视角度更应该立足于生存论的向度,需要通过人在自然天地中的整体性生存而呈现生存质量向度。人的生存质量并不只是以物质生存质量体现,也不是脱离自然和现实生存而以虚幻的精神性生存质量来体现,而必然是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的,是以全面、科学、合理的生态性生存质量来体现。人的生存质量还需要以人的物质肌体的存在质量作为显示器,通过肌体的活力及能量输出,信息传递的速率、活性程度和质量来显示生存状况。人要求“生”固“命”向自然获取的首先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以完善肌体的存在,而当前人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状况所危及的首先是人的物质肌体及其延续。这同时显示,人的生存理应同自然、环境构筑互惠互利的能量与信息的转换机制,同时还不可忽视代际互惠,即“为了能让未来世代有平等的机会从土壤、净水、森林、海洋和气候取得财富与福利,我们现在就不能任意破坏这些自然资源,以免后代子孙再也无法有效进行利用”[4]。只有在这种多重互惠状态下,才能保证共生性与融合性的生存机能,才能使人类文明的根基牢固。

第三,复合性文明。共生、融合及互惠互利性的文明构成的人类学基础应该是复合性的,即体现人类复合性生存的文明系统。复合性生存的基础是复合生态系统,它使自然与人(社会、经济、精神/文化)以复合性存在结构呈现着生态性构成。其中起码存在两套系统,一是人类“自体”性的生态存在系统,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存在的生态系统。由此也使复合体成为两套,即一是人类“自体”性的复合体,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复合体。两套系统和两套复合体是错综交织的,但必须相互支撑,呈现支持结构,这种支持性凸显和谐程度,各自机能得到优化、能量得到最优发挥实际就是文明的呈现。

第四,复杂性文明。复合生态系统是复杂性结构,生态文明同样是复杂系统结构。复杂系统构成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样态,必然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中,文明也同样处于这种复杂且非线性的构成中。复杂性现象主要是通过有序与无序的交织,多样性的存在状态,以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体现自然生态、生命共同体和人类文明,体现人类存在的“自体”与“共体”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使得生态文明在“多”与“一”的统一,“异”与“同”的统一,无序与有序的统一中,形成复杂的、自组织性的并且是处于永久性演替节律上的系统结构。同时生态文明较之人类构建的物质文明在偏于物质基础性的建设方面,精神文明偏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方面,政治文明偏于对社会规范体制与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整合性及复杂性。

第五,诗意性的文明。生态文明演绎人类的诗意生存,将人类的生存律动调适在诗性的节律中,使人的生存质量呈现为诗意的质量,也祈望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化生为一种“诗性综合体”。同时,生态文明还力主拯救沉浸在那种被生存欲望及无限扩大的财富欲念所“遮蔽”的人的精神,促使人们不仅能够构筑“自体”性的诗性生存节律,更要和谐地润化“共体”性的诗性韵律,并使那种所谓神性的“诗性乌托邦”转换为现实、具体的生存场域,将生命的本真“敞开”,从而让人们真正且深度地体味到“诗意地栖居”的韵律。

第六,生态文明是“大美”的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塑美的文明形态,是不断地构筑系统整体性及和谐美的文明形态。显然,生态文明不仅要构建人类“自体”性的美,更要注塑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美,即“大美”。因为生态文明是在“大道”及“大化流行”之境中生成,所以它呈现的美的形态就必然是在宇宙自然之“大”以及在生生化育中显现着美的状态。同时,生态文明的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复合性及其复杂性都必然是通向“和”的,是“大美”之“和合”及“生化”的神韵之境的显现。

四、结语

生态文明全面、整体、可持续性地,并且是绿色地集合与融聚人类那种无限的创生性机能,希求与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互惠互利,呈现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5]。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2]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第5篇

关键词:绘本教学;学生本位;语文本色;生命滋养

一、绘本教学遵从了认知的特点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儿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小学低年段更适宜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绘本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而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创新能力。

绘本阅读教学,文字和画面都传递信息,让学生愉悦地、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分享伙伴的感悟、欣赏绘本的精彩、感悟绘本的真谛。从绘本的选材、教学的预设,到教学的过程,都考虑到要契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特点,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兴趣为重,尽可能少地限定、框定、束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合作、互动、交流。

二、绘本教学促进了教学的生成

绘本是图文完美的结合,用精美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字,叙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绘本教学中,无论页码和文字的多少,都不能粗枝大叶,都要精心地预设。在预设中铺垫生成,在巧妙设问中促进生成,在合作互动中帮助生成,在机智评价中引导生成。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以问题的提出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艺术。巧妙设疑能激发、引发学生的兴趣;把握难易促进,激活学生的思维;设问中巧妙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力。

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在阅读之中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之中给学生引导。低年级的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绘本的学习中,使互动与合作有机地结合,促进教学的生成和目标的达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同步提升、发展。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的生成,使师生共同享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共同提升彼此的生命价值。

三、绘本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绘本教学的开展,要把好绘本的选择关。学生阅读的绘本,应该选择那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富有积极情感和价值的,要选择富有正能量,具有正导向有积极意义的绘本,这样的绘本不仅具备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审美。绘本的图画部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对学生起到美的熏陶。教学的预设,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对画面的认知,更关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设问与评价,不仅能让学生凭借其对绘本的独特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象,做出种种猜想和推测,还可以让学生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内涵和感悟,使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四、绘本教学拓展了资源的开发

一本绘本,包含着文字、图画、图文结合而给学生带来的故事,无论哪一个方面呈现出来的故事,都可以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拓展的空间。结合文字,让学生改编续写创造故事,结合图画可以让学生自创图画代替原图,为自己创编的故事配画,可以自编绘本,图文结合地来表达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绘本教学的开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优秀绘本推荐,让学生推荐喜欢的作品,根据学生的推荐,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确立主题,制订学习计划,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后,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的兴趣、情感也会得到激发和提升。

像学完《快活的狮子》这本书,就引导学生再去了解路易丝・法蒂奥和罗杰・迪瓦森,以狮子为主角进行了续写、再创造,学生最后编出了很多本有趣的绘本,

绘本,凭借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简洁的文字,给老师一个全新的视野,给学生巨大的精神享受。

绘本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促进教学的生成,提升学生的素养,有利资源的开发,彰显语文的本色,让老师受益匪浅,让学生乐趣无穷。绘本教学把快乐带给学生的同时,也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让学生接受文学世界最美好的精神洗礼,得到成长中最需要的滋养,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灿烂精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2.

第6篇

我认为群文阅读的关键是多样性,“读”的形式多样性,指导方法多样性,“文”也要多样性,无论是文学类作品,还是科普著作、实用文体、甚至枯燥的说明书、图表等,都应该有所涉猎。所以教师在选文时,除了从题材、体裁、表达形式、作品风格、作者、语言风格等对文本进行整合,更应该考虑“群文”的深度,应该让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高尚情感。

一、内容层次多样性,深化主题理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群文阅读,并不是将几篇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就达到了群文阅读的目的。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课标》)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主题的理解单一浅显,没有多侧面、多角度地深化主题,所以选文缺乏层次感、结构化。有的教师即使选择了优秀的文章,由于对文本的解读浅显,没有很好地发挥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例如关于“环保”的主题,很多教师所选的文章仅涉及三个层面:环境破坏严重、环保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怎么做。至于如何科学环保、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尊重自然规律等这些更深层面的文章教师没有选文。在阅读中,由于内容浅显,涉及角度太少,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深,甚至有的学生产生老生常谈的厌烦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不高。还有的教师由于选文的片面性,使学生产生了“人类不能利用任何自然资源”的错误观念,没有科学地理解“和谐”“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再比如“动物的爱”的主题,很多教师以“父母的爱”组文,几篇类似的文章只是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父母之爱,学生的阅读体验没有提升。其实《狼王梦》中的母狼为了不让孩子受猎人的折磨一口咬断孩子喉管的行为是一种爱――自由胜于生命,《斑羚飞渡》中羚羊群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更是一种大爱――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这些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概括,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层层加深,做到了阅读中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发展思维能力。

二、视角多样性,选文立足于时代高度,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主题要有时代性。在组织文章时,我们要引领学生关注当下热点问题,深入阅读。“异国风情”的主题,可以从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德国二战中的侵略历史、二战后勇于认错等整合文章,学生对德国的认识会更全面。如果再选择一些日本拒不承认战争罪行的文章对比阅读,学生对德国这个矛盾的民族认识会更深刻。这些阅读内容,与“”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也要具有时代感。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我们偏重于修辞方法、品味语言、理解词语、概括文意等语文基础知识,当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信息,学会多种材料“对比阅读”“多角度阅读”。例如“人与动物”的主题,我带领学生阅读关于“狐狸”的各种文章,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对狐狸截然不同的态度。然后拓展迁移,对比《狼图腾》和蒲松龄的《狼》,对比《水浒传》和《荡寇志》,从而让学生明白“多角度对比阅读”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事物,让学生正确应对当下的信息大爆炸。

这样在阅读发现中,强化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强化求异出新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三、题材多样性,注重跨学科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选文时往往文学类作品占据主要阵地,而对科普类,甚至纯粹的说明性文字、图表等很少涉猎,学生也缺少科学类作品的阅读指导。因此,我们要通过选文,培养学生跨学科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比如“环境保护”的主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学科的阅读内容,比较不同学科的描述方式,获得不同学科的阅读方法。

科学类:PM2.5形成的科学小品(说明方法和简练准确的语言);数学类:某地一天的空气状况曲线图(学会看图表);历史类:史志中对本地空气质量的记载(简练严谨的语言);医学上:空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医学语言的表述);心理学上:环境变化对人心情的影响(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新闻报道:各种灾难天气的报道(语言的概括性、鼓动性)……

这样在阅读中,学生接触到了形形的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更学会了跨学科阅读,学会了不同学科的阅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7篇

晋群:就从昨天晚上我看的一场话剧开始吧。孟京辉的《恋爱中的犀牛》是近年国内顶尖水准的话剧,相比电影票来说,可以说票价不菲。但让我震惊的是,昨晚的演出全场爆满,而且年轻人特别多,20岁出头、30来岁的人占绝大多数。在昆明这样一个边疆城市,印象中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文化资源也相对稀缺,这样高水准的演出在过去是很难在昆明看到的。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演出结束后,演员们由衷地感慨,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会有这么高水准的观众。在两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没有听到过一声手机响,没有人喧哗。所以,我觉得在昆明是有这样一种文化土壤的,体现出对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我在昆明出生,在北京读书、工作,再到国外读书,溜达了一圈,最终选择了回来。为什么要回来?就机会来说,昆明不能跟北京相比,竞争实力就更不用说;吸引我的正是云南所拥有的一种特殊土壤、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们想要的,不是大都市那种活色鲜香、热闹纷呈的生活,而是小城市这种相对安静、安逸、能享受到这种也许不宏大、却是每个人真实可感的文化生活。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像我这样的朋友或学生,他们离开、回来,在这里做小剧场的演出,几十个人的场地,有人演,有人看;做服装设计,呼朋唤友来走猫步、做服饰展演;还有的做摄影工作室、拍独立纪录片,比如说两年一次的“云之南”纪录片展演,不敢说在国际上,但至少在国内已经很有影响了。

记者:这样一种生活,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事业,当然也不同于世俗的小日子。换句话说,就是把事业和过日子很好地融在了一起,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完美统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只有在云南,在昆明这样的地方才能实现。

晋群:是的。我们这些在别人眼中看来可能很不“安分”、但最后又选择了回家的人,坦率说,也有波折,也有纠结,也有困扰,但是,之前走过的那些路肯定不是白走的,都是在为今天、为未来的选择打基础。当然,选择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这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主动选择总是一件好事,也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可能比其他人更主动地去“折腾”,我们更有了一种主动选择生活的资本和勇气,有了更坚定自己目标的底气和坦然。

记者:也说明主动选择的可能性有主客观的条件,从主观层面上看个人是否有坚定的目标,是否愿意努力,是否具备这个实力;从客观层面上说,社会的开放程度所提供的机遇和舞台空间是否足够多,足够大?这种选择在我们这辈人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我们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一出校门就拥有得天独厚的机会和资源。一旦拥有也就很难舍弃,也因此成了束缚我们的枷锁。当你生活在一种相对满意的状态下,你就会滋生出一种惰性,从不想变到不敢变,包裹在我们身上的那层壳越来越厚,最终把自己都挤压没了。自我消失了,也就无所谓选择,只能接受被选择的命运。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周围的世界一天天变化,当“跳槽”、“自主创业”,尤其是像你们这样出去了又回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今天的社会对于多种生活方式、多元价值观的接纳和包容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常态。

晋群: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这一两年几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像《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等,都把年轻人逃离固有生活轨道、追寻青春理想的精神家园放在了云南,似乎这些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青年们,都觉得只有云南才会告诉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尽管电视剧有其商业的噱头和目的,但也因此说明作为传播受体的观众有这样的一种需求和倾向,也说明云南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一个心灵可以寄托的地方,它不像那样远不可及、高不可攀、甚至带着点神圣的意味,它似乎更世俗、更容易到达,也因此,可以说多了一些人间的烟火味,所以才让这么多人对云南心之神往。这是云南这些年的开放、自我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带来的结果。

记者:这种变化也许不是近十年才发生的,或者说十年前的准备和储备才有了今天的厚积薄发。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文化的沉淀一样都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只是看看别人怎么生活就来模仿,那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长久的。

晋群:是的,今天大众传播的发达,让我们去了解别人的生活变得非常容易,电影电视,还有广告,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现代化的生活,什么是时尚的生活。但是,我反而会觉得人际传播的作用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其实更为突出,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多时候远远比媒体的传播影响要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跟我每年都到国外旅行有很大的关系,当我真的来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时,我会发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人过的是越来越相像的生活,特别是在人的性格、行为上,个体差异比文化差异更为显著。就像我身边的外地朋友来过云南都会喜欢上这里,这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会带他们去过我的生活,他们是在我的生活中喜欢上云南的。

记者:而且他们对这样的生活会很羡慕。曾经有人说:当北京人在讨论“什么是生活”的时候,昆明人已经在生活了。现在被很多人推崇或效仿的徒步旅行,早在20年前昆明就出现了自发的人群,而且还有了登山协会一类民间机构。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种亲近大自然的行走当作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昆明的年轻人在周末假期租辆房车出去玩几天,已经风行了近十年。

晋群:现代都市里的人,孤独是一种常态。哪怕你成天忙碌,不断地跟人打交道,可你的内心其实是孤独的。所以现在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年轻人都时兴通过网络结对组团去旅行或徒步,但是在云南、在昆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就像我们去看话剧,坐下后发现前后左右都有熟人,你一下子就觉得“同类”就在身边,自己一点也不孤独。

记者:你所描绘的这种昆明现实的文化生态以及昆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云南的刻板印象就是少数民族、就是艾滋病,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并存、多种生活方式并存的人文生态。

晋群:因为自己也参加过不少的艾滋病国际项目,我们有朋友就曾说过,全世界做艾滋病(防治)最好的地方就是云南以南的地方;这话可能政府的人不爱听,但是,这实际上也是在说,在这块土地上会诞生很多世界领先的理念和技术,会让我们用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东西。

记者:当我们有了更大的视野,我们也就拥有更加开阔的胸怀。我们看到多民族共存的一种独具的包容性,能够包罗万象,外来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了云南的一种国际化视野。

晋群:从历史上来说,云南从来都不是末端,反而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前沿,我们知道的怒江大山里的教堂和传教士,蒙自开远曾经如香港般的灯红酒绿、连通大海的米轨火车,西南联大时期的大师云集、思想荟萃……这些不同时期外来文化的涌入使许多先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云南因为种种原因落了后,但这些由于社会变迁一度以为消失了的东西遇到合适的机遇,就会以新的姿态绽放出来。现在云南省提出的“桥头堡建设”战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就会更接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