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09:18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西伯利亚;农业;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3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1―0027―05
一、西伯利亚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在西伯利亚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对于消除俄东部地区人口逐渐减少的威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常住人口占全俄的13.8%,1990年为14.3%)。
与全俄比较,农业在西伯利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见表1)。2002-2006年西伯利亚地区年均农业产值占全俄农业产值的15.9%。2001-2005年平均值;2006年。
与人口占优势的地区相比,西伯利亚地区农业的优势在于该地区拥有大量的耕地。根据全俄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见图1),西伯利亚可耕地占全俄的23.7%,耕地占全俄的19.4%。
现在西伯利亚地区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为2 200万公顷,但是肥沃的黑土、灰色森林土的比例只有28%。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总体上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全俄年平均水平为1,那么在赤塔州、特瓦共和国和布里亚和国就只有0-35,而西伯利亚地区平均值在0.6左右。因此,在投入相同的资金和劳动力的情况下,西伯利亚各地区土地的产出是会有差别的。
西伯利亚农业靠天吃饭,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理论上应该占全俄平均值的40%~60%,但实际上,2001-2005年粮食作物单产比全俄平均水平低27%,而马铃薯、蔬菜和亚麻则高于全俄的平均水平(见表2)。
西伯利亚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装备的应用直接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季节性强的地方,对农业技术要求就更高。但是,西伯利亚农业技术装备的状况落后于全俄水平。西伯利亚对农业技术装备的投资只是全俄平均水平的55.9%,是中央联邦区的35.3%。
西伯利亚地区农业生产能力与全俄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在农业产值增加14.6%的情况下,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俄的8.3%,占国家和地区预算投资的6.3%和7.9%,农业基本金占13.6%,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数量分别占16.2%和21.4%,化肥供应量占4.4%。西伯利亚地区在农业技术装备方面的落后状况并没有改变,相反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见表3)。
在农村农业装备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西伯利亚每公顷耕地占有的农业机械只占全俄平均水平的74%。
虽然如此,西伯利亚人均粮食、马铃薯、肉、牛奶和鸡蛋产量却超过全俄平均水平。与全俄平均指标相比,西伯利亚人均牛奶产量超过25%,肉超过4%,马铃薯超过22%,粮食超过4%。西伯利亚人均生产水平与全俄相关指标相比,增加的幅度较大,但当地牛奶的消耗量与俄其他地区相比却没有太大的差距,肉和蛋的需求量还略有下降,这只能说明当地居民的购买力有限,没有能力购买价格比较高的食品。但是,当地的粮食和马铃薯销量却处于高位(见表4)。
在2007年和2008年初的时候,当地居民的购买力已经开始下降。当时,由于提高了商品的零售价格,从而压缩了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加上生产粮食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西伯利亚而言,打造完整的地方农业基地是发展工业的首要条件,同时这对全俄和全世界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西伯利亚粮食出口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百多年前产自西伯利亚的粮食和奶油就不仅大量供应俄罗斯欧洲部分,甚至还出口到国外。俄罗斯农业部长阿列克谢科尔杰耶夫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西伯利亚每年可向中国、日本、越南和韩国出口约五百万吨小麦。随着内部需求的增加,西伯利亚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联邦主体(阿尔泰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等)就有可能向区外提供高质量的小麦、马铃薯和奶制品,还可以生产和销售鹿茸(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沙棘(阿尔泰边疆区)、蜂蜜等。西伯利亚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产品,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需求旺盛,如核桃、蘑菇、野果(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西伯利亚也可以生产传统的土著民族工艺品(极北地区)。
西伯利亚喜温的蔬菜和水果也引起了其他地区的兴趣,特别是在改革年代对其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些地区主要是原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如哈萨克斯坦等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对这个市场已经开发很久并获得极大的成功。但是,西伯利亚农产品开发潜力极其有限,这就严重影响了西伯利亚在满足本地区粮食需求的同时,重振西伯利亚的历史地位,即不仅成为全俄,而且要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激进改革措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导致了难以克服的一系列危机的发生,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幅度下降。西伯利亚地区农产品下降的幅度与全俄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其他一些方面比全俄下降的幅度还要大,一些指标一直低于改革前的水平。从2000年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此时西伯利亚粮食和肉类的生产还落后于全俄平均水平,而牛奶和蛋类的生产已经逐渐恢复,甚至有些产品的增长速度还很快,如马铃薯和蔬菜近年来的产量增速就远远高于全俄1986―1990年平均水平。
西伯利亚与全俄相比,尤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农产品生产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经过1999-2002年的复苏期,农产品产量下降趋势停止,而且还略有增长。但是在2003-2006年期间,增长的速度减缓了,一些地区又重新出现了下降的迹象。1999-2002年按照可比价格农产品的增速指数全联邦区平均为5.5%,而在2003―2006年仅为0.3%,同一时期全俄平均增速分别为5.2%和2.6%。
根据全俄2006年普查资料,西伯利亚联邦区有29%的农业组织、59%的农场已经停止或暂停工作,30%的农业组织和20%的农场的耕地闲置,牲畜存栏率大幅度下降。
西伯利亚农村社会发展并没有取得任何积极的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不可能完成自身肩负的使命,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哪里农业所占的比重大,哪里总体的社会经济指数就很低,甚至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处于最低生活保障以下,低于全联邦区人均收入水平,家庭人均实际消费处于较低的水准。西伯利亚按照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划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地区农业的比重超过10%,另一类地区低于10%,这两类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见表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类地区由于农业在
地区GDP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方面落后于第二类地区。同样,由于西伯利亚联邦区农业占GDP的比重也比全俄大,因此其综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处于落后状态。按照这个逻辑,农业比重大已经成为地区落后的重要根源。
二、西伯利亚农业发展战略
为了保证西伯利亚地区农业稳步发展,必须在跨区同行业的基础上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其中重点是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这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增强,可以使企业走捷径获得高新技术,共同走向外部市场,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使所有的企业获得等效利润,使各联邦主体在建立稳步和长效合作的基础上能够相互促进。
目前,西伯利亚联邦区具备了建立地区各部门间企业跨地区同业联盟的基础,主要任务是生产农产品。西伯利亚地区各地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农业发展潜力也不一样,加之自然经济区域划分等历史原因形成了西伯利亚农业生产的格局,最先形成的是粮食和肉类生产的跨区同行业综合体。
在粮食主产区已经局部形成了专门生产小麦类和谷物类作物的区域,必须创造条件在整个西伯利亚联邦区形成粮食同行业区。小麦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以及阿尔泰边疆区南部山区。其中包括库伦达的14个区、普里亚莱的7个区和鄂毕河沿岸的9个区,还包括鄂木斯克草原7个区和南部森林7个区、新西伯利亚州库伦达的5个区、南巴拉宾的6个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森林地带的7个区。这些地区在粮食生产、储存和加工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所产小麦能够满足本地区70%-75%的需求,这构成了地区粮食储备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伯利亚地区的粮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现身。作为粮食相关产业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奶牛的产奶量和幼牛的成活率都有很大提高。
西伯利亚地区远景规划中规定要建立包括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在内的跨地区的粮食行业区,其他边疆区和州的粮食综合体将成为这个行业区的成员之一。这种模式将使每一个成员不仅在内部市场上,而且在外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建立这样的联盟还可以整合所有的财力、信息、创新技术等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支撑,农业生产行业区就不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伯利亚农业也有可能形成地区部门联合体。目前,这一地区大型的养鸡场、养猪场比较集中并且实力不断增强,同时肉牛等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肉牛养殖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的草原地区、森林草原地区和山脚地区等。西西伯利亚地区是发展肉畜养殖业前景最好的地区,如阿尔泰边疆区的扎列斯、科特玛诺夫、索尔顿、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等地区,另外还包括沿萨莱尔区、斯摩棱斯克区(比斯克一丘梅什区)、萨拉涅什区、切勒内舍夫区(属于阿尔泰区)、贝斯特罗斯托夫区和乌斯季一布里斯丹区(属于普里亚莱区);整个阿尔泰山区;新西伯利亚州的乌宾区和古柏舍夫区(属于巴拉宾区),巴干区、红杰尔区(属于库伦达区);鄂木斯克州的波尔达夫卡区、谢里巴库里区、巴甫洛达尔区、阿戈涅舍夫区(属于草原区)、卡罗索夫区、萨拉甘区、穆拉木策夫区,古鲁金黑区(属于森林草原区);克麦罗沃州的山前区等。
东西伯利亚草原外地区也同样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如外贝加尔地区赤塔州的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卡尔强、红石、卡林等地区,布里亚和国的巴乌东斯克、库鲁姆甘斯克、叶拉乌宁、霍林斯克、阿钦斯克、通科斯克、扎伊格拉叶夫斯克和仲金斯克;哈卡斯共和国的阿尔泰、阿斯肯斯、别伊斯克、巴格拉德斯克、乌斯季一阿巴坎、申林(属于森林草原区),特瓦共和国的阿维留、捷茨一哈姆斯克、艾勒金斯克(苏哈金区)。
在上述地区开始形成区域性或者局部的跨地区肉类产品行业区,其前景将是联合成立西伯利亚跨地区的畜牧行业区。畜牧行业区的建立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解决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就业问题。
三、西伯利亚农业发展前景
西伯利亚地区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巨大潜能,只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并实行新的发展战略,就能使之成为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地产农产品与其他地区农产品相比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在本地,而且在外地也很突出。未来人均总体消费绿色食品的数量可能要远远高于目前的水平,人们的食物结构将更加符合健康标准。目前只有粮食和马铃薯能够满足居民的正常需求,蔬菜只能满足80%的需求,牛奶、肉类和禽蛋也只能分别达到60%、70%和75%。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提高一些高质量食品的摄入量,如动物类食品、蔬菜、水果、浆果(通常所说的喜温的蔬菜和水果)。
西伯利亚农业今后的继续发展必须走创新和集约化的道路。西伯利亚应该采取一些重要的举措,以保证农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包括:粮食产量达到每公顷1.8~2吨(2006年为每公顷12.5吨);牛年产奶量应达到每头3 500-4 000公斤(2006年为每头3 100公斤),每年劳动生产率提高5.5%~6.5%。
根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植物和育种研究所的预测,2020年前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农产品,如牛奶、肉类、鸡蛋、大麦、蔬菜和马铃薯等完全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求(见表6)。而糖、植物油、喜温蔬菜和水果则只能适当地从其他地区调配或者从国外进口。
粮食生产是西伯利亚农业部门的重中之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命运,甚至也决定着畜牧业的命运。粮食经济是投入农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正是由于生产粮食而获得的高额产出,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对农业进行大规模投资。
根据专家的预测,未来世界将出现粮荒,粮食将和能源一样,成为实现地缘战略利益,进行经济和政治威胁最有效的手段。因此,生产更多的粮食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现实民生问题,而且为保护国家和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西伯利亚未来应该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但是最近15年以来,该地区农业耕地减少了530万公顷,其中包括熟地460万公顷。出现了耕地慢慢被废弃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被废弃的耕地被分成零碎的小块,以致于不能再继续耕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25%,按照2002-2006年的平均值计算,已经达到1 020万公顷。在种植结构中,小麦的种植面积达到71%,燕麦和大麦占14%,黑麦占1.4%。这些作物就是西伯利亚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实际上,最近几年西伯利亚粮食产量年均已经达到1 300万吨。现在在粮食种植结构中,小麦首先是春小麦占有明显优势,而饲料类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明显不足。其结果是,小麦种植面积与1986―1990年平均值相比增加了23%,大麦和燕麦减少了将近一半,越冬的黑麦约减少37.7%。
整个西伯利亚联邦区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 000万吨。与此同时,该地区居民小麦的消耗量只有265万吨,工业用粮30万吨,种子225万吨(总数需要520万吨)。从中可以看出还有480万吨剩余,差不多占西伯利亚粮食产量的一半。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居民所需的肉、奶、奶油和奶酪的供应,须大力发展畜牧业,所需饲料为1 020万吨。这样,粮食总产量应该在1 600万吨左右,才能满足全部需求。因此,为了更好达到供需平衡,必须减少小麦产量350万吨,提高黑麦、大麦和燕麦产量110万吨。
2020年前西伯利亚农业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应该充分保证居民的膳食符合健康标准,通过集体和个人高效、富有竞争力的活动,扩大农业在区域间和国际间的合作。
>> 衢州市衢江区茶树良种化现状及成效 衢州市衢江区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宁国市生态及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泰州市姜堰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建德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 白山市生态科技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议 衢州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山区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中心公园规划设计 衢州市柯城区柑桔园地土壤现状及改良措施 贺州市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衢州市区公有营业房公开拍租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城区内涝成因及对策分析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柳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兴宁市生态林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云和县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2011―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区推行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EB/OL].(2015-4-29)[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04/t20150429_526930.htm.
[5]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4-29)[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04/t20150429_526931.htm.
[6]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08)[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10/t20151008_558 796.htm.
[7]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08)[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10/t20151008_558 797.htm.
[8] 张棋,郑水明,叶学珠,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900-4904.
[9] 席建峰,高飞,房苏清,等.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9):47-48.
关键词:植保机械 现状 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发展迅猛,尤其是粮食作物大部分地区从耕作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与此相比,植保机械则相形见拙。尽管过去的“跑、冒、滴、漏”已显著改观,“工农-16”也基本退出市场。但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仍然以人背小型机械为主。在“耕、种、肥(施肥)、保(植保)、收”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中,植保机械是相对落后的[1-4]。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特点、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以及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情况,轻简化中小型机械仍将是主流,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环保的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人背机械”到“机械背人”是必然趋势。
一、我国植保机械发展现状
1.植保机械的作用对象即农作物病虫草害复杂多变,制约了植保机械专业化发展
病虫害种类多并且发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植保措施的多样性,病虫害偶发、突发、大发、小发等不一,不同于作物的耕作、收获等那样的简单一致。病虫害防治,难以规律性、统一化机械作业,也难以由缺乏一定植保技术和知识的农民独立担当。近年来虽然各地建立了一些不同组织形式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但专业化程度很低,与机械收获那样的专业化相差很远。
2.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大型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尽管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但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后,土地公有私用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个体小规模生产。在这种经营体制下,很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粗放生产难以根本改变,大型植保机械缺乏市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是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为了减少农民,就必须有大量的农民走向二、三产业。但是,二、三产业的容纳力也是有限度的,转移农民就必须扩大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反过来又必然侵占农业发展空间。有关资料显示,2001—2008年8年间,全国共减少耕地833.33万hm2,年均减少104.17万hm2,距离1.2亿hm2“红线”仅差166.67万hm2。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且越来越突出,根据中央现行政策,以户为单位土地承包关系将长期不变,这就意味着,小规模生产经营将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状况和农业的生产方式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制约大型植保机械的应用。此外,如前所述,由于植保工作的特点,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难以顺利发展,也影响大型植保机械的应用。因此,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小型植保机械仍将是主流,实现植保机械轻简化符合生产要求。
3.新生代农民降低劳动强度的要求强烈,青睐轻简化植保机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降低劳动强度的要求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的生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对促进先进生产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轻简化植保机械可能更受欢迎。如轻便型、操作更加简化的电动喷雾器、烟雾机等,如果施药效果、工作效率能够等同于或优于机动弥雾机,则前者更有市场。
二、植保机械发展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发展历程看,今后我国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保机械从“人背机械”到“机械背人”是其必然,而且将表现三大趋势:一是大型化,小型机械将逐步被中型、大型机械所取代;二是综合化,单一功能的机械将被多功能机械所取代;三是智能化,传统机械将逐步被数控化、信息化智能机械所取代。这可能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三、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由于施药器械和技术落后,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0%—30%,与发达国家50%的利用率差距很大。改进施药机械或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对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将更加重视,对一些用药较多的作物如冬枣等,针对性地研制保护性施药机械,如果能将大量喷施后多余的药液进行回收再用,必然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这类作物用药次数多,药剂价值高,施药量大,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
总的来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动植物安全的重视,世界各国对农药的使用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农药使用技术不断向低量、精确的方向发展,以确保农药在限制的用量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农药使用安全法律更加强调对农药使用者的安全保护,减少人与农药直接接触的机会。这些要求促进了植保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完善。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但农产品的产量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药残留超标事情经常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作物在种植与生长过程中,缺乏先进的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对其进行保护。使用的植保机械作业效率低、性能差,农药使用技术仍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因此,研究设计制造具有自主产权的植保机械,解决植保机械的增效、雾化和漂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弋晓康.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06(4):72-73.
[2]赵明宇,王英姿,邱立春,等.我国植保机械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4(3):37-38.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前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一直是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农业,生产力低下是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来代替人们进行作业。近些年国内外的机器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1,2]。农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3]。纵观近些年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我们仍可以看出一些不足:研发机器人成本高、机器人生产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不高、差距显著等。农业机器人的发展还需要改进,本文主要对农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给出几点展望。
1农业机器人应用
1.1国外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农业机器人愈发受到农业人口较少的发达国家的重视,这也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作为农业机器人研究最早、同时也是市场发育最为成熟国家之一的日本,目前已研制出育苗机器人、扦插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和移栽机器人等多种农业机器人,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居世界前列。然而美国由于国土面积广阔及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美国在理论与技术上都比较成熟。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新荷兰农业机械公司发明的多用途自动化联合收割机器人,很适合在美国一些大片规划整齐的农田里收割庄稼[4]。西班牙初创公司已研制出一种全自动草莓收割机,这种收割机有24条“手臂”,可以独立采摘草莓。每个机械臂配有摄像头,内置短距离集成色彩和红外深度传感器。凭借这种传感器,机器人能分析核实每个草莓的外观和颜色,配套软件根据草莓的颜色进行识别然后判断作物是否可以采摘,这种机器人功能齐全,能够精确的确定草莓的位置,几乎能完成所有人工操作环节[4],而且完全不必担心对草莓造成损伤。
1.2国内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无论是研发还是应用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比一些发达国家起步晚了十余年。受市场投资、生产成本、技术落后等的影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较为缓慢,我国目前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农业机器人有除草机器人、采摘机器人、扦插机器人、育苗机器人等,并在生产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比如国内研发出的嫁接机器人,在国内自动化技术充分发展的背景下已出现了全自动的蔬菜嫁接机器人。在自动化和算法应用的作用下不仅大大提高了嫁接后的成活率而且还节约了人力,使嫁接作业变的更为简便。国内还有苹果采摘机器人、荔枝采摘机器人和黄瓜采摘机器人等,这些水果采摘机器人在高科技水平的支撑下能够实现对瓜果类农产品进行无损采摘作业,有的机器人能够实现在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作业,实现从搜索、扫描、识别、定位到末端执行器控制与操作,最终实现农作物的采收,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工作在结构化环境的技术屏障,是在科研水平上的创新为以后农业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自然环境进行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的支撑[5]。
2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及分类
相比于其他行业的机器人而言,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现阶段农业机器人大多是工作在农田或温室大棚里,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作物在不断生长,种种原因使农业机器人的工作环境较复杂这就要求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较高,灵活性强。2)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工作面对的对象也有所差异,农作物一般比较脆弱,易受到外加的压力或者温度等影响而产生变形或者断裂,除此之外,在农作物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的机器人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需要机器人本身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这也是现阶段农业机器人在发展中的一个核心技术。3)农业机器人的操作对象一般是农民,因此操作起来应比较简单,不能过于繁琐,使用农业机器人应简单便捷,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其效率,让人们能更好更快的去学习使用功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等化学产品的使用,节约成本还能保护环境。4)农业机器人是一种具备某些与人类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能够代替人们做一些单调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能够进入危险环境代替人们进行劳动,工作质量稳定,保证产品的一致性。5)农业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陆地方面,还可以运用到空中;提到无人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无人机的应用已经衍生到各方面中,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比如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运送肥料、航拍检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等[6]。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方便管理农作物,获得最高质量的产品。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环境等,现已研发出了一系列的农业机器人[7],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主要有如图1所示几类:
3农业机器人的问题及不足
机器人的出现给各个产业带来了生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今后需要进一步向更智能化、更自动化、更先进发展。现阶段的机器人仍有许多不足,总结主要有如下几点:1)比如农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2)制造成本高研发难度大,使得农业机器人的推广面临巨大的挑战;3)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短缺,机械化规模小,普及率低,很难实现标准化统一;4)发展不够成熟,大批量研发使用还会有一定的风险;5)创新型人才短缺,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得到普及运用;6)农业机器人作业是季节性的大多都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某一环节,功能单一,利用效率低。
4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缓解了劳动力人口短缺的现状,代替人们自主完成枯燥且长时间重复的工作。现阶段,农业机器人也正发生着向小型、低耗、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农业互联网技术是当前普遍流行的农业种植管理方式,实现系统化,通过大数据汇聚信息。农业机器人的兴起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科研的重点,疫情期间粮需求量增加,解决发展问题必须还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发挥农业科技的力量愈发显示出高度的重要性。首先,农业机器人的应用为国家的农业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在国家经济、科技都取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农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期望能提升土地生产力以维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其次,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已从早期的平坦陆地衍生到复杂地形、水中和空中领域,由最笨拙复杂的结构发展到轻盈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机器人,5G网络的出现再加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GPS等的普及应用使得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得以飞速提升,从而才能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农业机器人的市场正在迎来快速增长阶段。现已经出现农业机器人替代人们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的实例,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用科技代替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在新的生产模式中会出现良好的机遇,在全球科技的不断变革下,势必会有一些新型高端技术的出现,将会不断改变和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对我国未来农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肖旭,李明,谢景鑫,等.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J].湖南农业科学,2020,422(11):121-126.
[2]张鹏,张丽娜,刘铎,等.农业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J].农业工程,2019,9(10):1-12.
[3]王家硕,陈炳舟,杨广召,等.农业机器人在农业中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20,402(20):132-133.
[4]王儒敬,孙丙宇.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6):803-809.
[5]林欢,许林云.中国农业机器人发展及应用现状[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5):865-871.
[6]唐鹏飞,田晶.无人机在未来农机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51(16):53-54.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产业化;信息化
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的发展管理更是会对国家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的自身利益。为了确保农业经济向着健康方向发展,需要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全面了解、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让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于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导致管理力度严重不足,且执行力也明显不足,使得无法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并严重制约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2)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导致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农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不能更好的适应农业社会的结构调整。而在这种欠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很多经济活动也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管理执行力严重不足,严重阻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3)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都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不断流失,加之原有的农业经济体系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导致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阻碍[1]。另外,在农业管理上,由于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并存在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在执行力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且经验不足,也导致执政能力严重不足。
2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农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社会经济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而农业经济的管理理念,要真正渗透于农业经济中,还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包括种植、深加工等,提高对农业产品质量的以及生产中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让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2)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其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农业经济管理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规模开始不断得以拓展,并逐渐渗透于农业经济各环节中,而要将农业成果转变成农业生产力,还需要发挥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而农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及农业科研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农业经济以及生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农业科技得到不断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性发展。3)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向着产业化发展,除了可以加快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步伐,而且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3]。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利益联结的形式,让产业化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并让其标准化的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以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效益。
3结束语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信通过不断的调整及规划,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徐春园 张雪威 徐晴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孙雪妮,姜佑静,孙宝珠.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12):83.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虽然说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相比较于工业经济来说发展起步的时间是比较晚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实行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取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现在我国的新农村政策的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进行发展。但是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主要问题就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急需进行解决以及改善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与经济发展不相符合。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建立以及实施。但是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改革以及更新,也就导致了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不相符合的,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制约以及限制。不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有效展示收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现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协调是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急需进行解决。
2.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产业,并且一直都是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我国政府针对农业出台并且实施了很多的制度,并且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明确的提出了要求以及相关的只是,这也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坚强的后盾。但是在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都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视,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度是完全不够的,这也就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再就是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主要就是体现在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落后,并且在执行力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我国的农业经济进行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提升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忽视,是会直接的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产生影响的。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之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这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现在笔者针对新型农产品销售体系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进行简要的介绍。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主要目标有三个,那就是高效、安全有序以及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想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就应该具有着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个就是营销主体的规模化以及组织化,第二个方面是交易方式的现代化,第三个方面是批发市场的功能齐全,第四个方面是物流配送系统的高效率,第五个是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零售业态,第六个是交易行为以及市场秩序的标准规范化。
2.信息化应用更加的广泛。随着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逐渐的对各个行业的传统工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有助于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行推动。现在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当中信息化的规模在进行着不断的扩大,信息化已经开始逐渐的向着我国农业经济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对于农业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变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帮助。推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提高现在农业管理的水平,所以说现在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收集以及整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都是能够提供便利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手段,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农业可以的开发以及利用。
3.农民合作社的改进。农民合作社就是把农村当中的农民联合起来,这样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生产成本以及交易费用都能够起到相应的节省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农民市场谈判地位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我们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及发展。通过相关的研究,笔者得出农民合作社当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质因素、商誉因素以及关系因素与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的,并且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其中商誉因素以及物质因素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着更大的影响的。人力因素主要就是有社长的文化程度、担任社长的年数以及是否生产大户决定。制度因素则是由农民合作社当中的机构设置、会议记录、公开财务运营以及盈余分配等相关的情况进行决定的。物质因素有农民合作社的办公场所、服务设施以及注册资金来决定。商誉因素则主要由农民合作社的注册商标以及相关的名牌产品和绿色认证等决定。关系因素则是由农民合作社与政府当中的相关部门以及村里的组织关系来决定的。通过对以上关系的分析,笔者针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对于社长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社长的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对于合作社当中的组织机构衱利润分配等都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制定,需要做到让每一户农户满意。对农民合作社当中的物质资源进行适当的增加,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支柱产业,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却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本文主要就是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李成梅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06:218.
[2]于果,马秉南,董洁.浅谈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J].品牌(下半月),2015,06:12.
[3]朴香玉,崔洙男.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266.
[4]谷尚菊.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8.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虽然说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相比较于工业经济来说发展起步的时间是比较晚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实行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取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现在我国的新农村政策的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进行发展。但是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主要问题就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急需进行解决以及改善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与经济发展不相符合。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建立以及实施。但是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改革以及更新,也就导致了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不相符合的,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制约以及限制。不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有效展示收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现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现行的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协调是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急需进行解决。
2.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产业,并且一直都是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我国政府针对农业出台并且实施了很多的制度,并且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明确的提出了要求以及相关的只是,这也为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坚强的后盾。但是在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很多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都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视,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度是完全不够的,这也就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再就是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主要就是体现在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落后,并且在执行力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我国的农业经济进行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提升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忽视,是会直接的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产生影响的。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之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这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现在笔者针对新型农产品销售体系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进行简要的介绍。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主要目标有三个,那就是高效、安全有序以及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想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就应该具有着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个就是营销主体的规模化以及组织化,第二个方面是交易方式的现代化,第三个方面是批发市场的功能齐全,第四个方面是物流配送系统的高效率,第五个是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零售业态,第六个是交易行为以及市场秩序的标准规范化。
2.信息化应用更加的广泛。随着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逐渐的对各个行业的传统工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这样有助于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行推动。现在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当中信息化的规模在进行着不断的扩大,信息化已经开始逐渐的向着我国农业经济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对于农业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变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帮助。推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提高现在农业管理的水平,所以说现在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收集以及整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都是能够提供便利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手段,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农业可以的开发以及利用。
3.农民合作社的改进。农民合作社就是把农村当中的农民联合起来,这样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生产成本以及交易费用都能够起到相应的节省的作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农民市场谈判地位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我们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及发展。通过相关的研究,笔者得出农民合作社当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质因素、商誉因素以及关系因素与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的,并且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其中商誉因素以及物质因素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有着更大的影响的。人力因素主要就是有社长的文化程度、担任社长的年数以及是否生产大户决定。制度因素则是由农民合作社当中的机构设置、会议记录、公开财务运营以及盈余分配等相关的情况进行决定的。物质因素有农民合作社的办公场所、服务设施以及注册资金来决定。商誉因素则主要由农民合作社的注册商标以及相关的名牌产品和绿色认证等决定。关系因素则是由农民合作社与政府当中的相关部门以及村里的组织关系来决定的。通过对以上关系的分析,笔者针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对于社长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社长的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对于合作社当中的组织机构衱利润分配等都是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制定,需要做到让每一户农户满意。对农民合作社当中的物质资源进行适当的增加,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支柱产业,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却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农业经济,本文主要就是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06:218.
[2]于果,马秉南,董洁.浅谈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J].品牌(下半月),2015,06:12.
[3]朴香玉,崔洙男.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266.
[4]谷尚菊.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8.
[5]谭智杰.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4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