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09:03
序论:在您撰写图书管理的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管理;转变理念;技术提档;资源共享
作为承载知识和资源的平台与载体,图书馆在传播知识和提供知识服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整合与检索方面的优势,仍然存在一些优势,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电子终端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目前还普遍存在许多不符合时展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和新形势,亟待进行相应改进和提高。只有在图书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一、传统图书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禁锢发展。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地方图书馆及单位和培训机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落后,而对于创新性和开放性最大的阻碍,就是图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由于一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但工资和福利待遇不高,所以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造成了服务的局限性,这也导致了工作人员不愿意做出改变,没法突破过去利益固化的藩篱,很难做出创新,也缺乏创新工作的动力。另外,即使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各图书馆之间也各自为政,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基本没有办法进行互相交流,所以也严重制约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对于图书管理和读者的满意度提升,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图书管理经费投入不够。纵观全国各层次图书馆,除了各大高校和省级以上图书馆,一般的地方图书馆及单位和培训机构的图书馆,都存在着图书管理经费投入不够的现象,导致了书籍陈旧,书源不足的问题。这些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方便读者阅读的功能,但是,这些图书馆的许多书籍陈旧,保存不善,基本没有读者借阅,使用率极低,还有一些图书内容过时,失去了图书应有的参考作用,甚至可能误导读者。书源不足的问题总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纸质版图书不足,现代技术高速发展导致资源的更迭不断加快,升级换代速率提升,也带来了书籍的快速升级换代,作为以传统纸质版图书为依托的图书馆而言,这样的淘汰压力是巨大的,很多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很难适应这样的压力,从而出现知识、信息老旧,跟不上现代化形势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电子图书资源的不足,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电子书籍升级换代的速度更快,并且有很多大型的知识和数据库,由于需要付出较高的使用年费,让很多经费不足的小型图书馆和单位图书馆望而却步,进而造成了图书资源的不足,缩减了服务功能,降低了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领导不够重视。许多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把日常事务当作首要任务,忽视了图书馆的重要性,对图书资料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因此很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许多领导认为图书馆是应付上级检查时的必要硬件设施,只是一种摆设,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就导致了这些部门的图书馆书源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丧失了大部分的存在价值。
二、现代图书管理的基本价值
图书馆把人类的社会实践、文化、知识等保存并传承,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基于新时期知识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知识型社会建设对图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现代图书馆又展现出与以往时代不一样的目标与价值。对现代图书管理基本价值进行分析可知,开展现代图书管理工作的宗旨是紧随社会发展的节奏,根据广大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促使图书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还要求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推动读者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其知识得到科学的分类管理。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需求,促进读者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
三、现代图书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素养,适应发展。首先,应该要自我的学习与进修与考核制度、薪资调整、职称评聘相关联,鼓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的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变革和创新;其次,领导部门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外出学习,引进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素养,图书馆管理者才能掌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同时,又能了解到读者的需求,做读者满意的指引者。
(二)转变理念,精准定位。强化“理念更新”在图书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要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提档升级,要先从提升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入手,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小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足问题,大多数人通常是首先考虑增加图书购置的经费,而很多地方小图书馆大都经费有限,因此无法从增加经费这一渠道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管理者转变理念,精确定位,科学开创新型管理模式了。比如:首先,可以考虑改变“大而全”的理念,立足于“专而精”的定位去进行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呈现专业化的态势,所以读者在信息需求上,也需要专业化的服务,很多地方图书馆,由于资源有限,并不适合开展的大规模的发展和建设,而要根据地方的特殊要求,考虑目标读者的需求,在完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分工和职能上,明确各部分的职能所在,不断创新发展,克服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弊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专而精”的特色建设。其次,可以考虑改变“各自为政”的理念,着眼于“开放联盟”的思维去进行图书馆的特色建设。先通过不同的“专而精”的图书馆现代化特色建设,然后再运用连理、结盟等形式,利用互联网共同打造知识提供的综合平台,实现优势和功能互补,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提升。第三,可以考虑改变以往“自我为主”的理念,着眼于“读者为主”的宗旨去进行图书馆经营模式的特色建设。比如,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满足广大市民不断提高的文献借阅需求,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很多地方图书馆已开设24小时自助借阅室,能让市民随时借书,随时学习。总之,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才可能跟进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创出图书管理的新模式。
(三)技术提档,服务升级。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重要的存储和交流的部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积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的发展,不断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技术环境;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又巨大地冲击传统图书馆,甚至影响到图书馆的生存。如何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综合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日常工作,改变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致力营造以知识导航为服务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当前,有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是所有传统图书馆都要面对的难题和重点,同时也是机遇,也是现代图书管理的工作重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电子信息开始在各种数据库及网络上出现,传统图书馆要适当引进电子资源,通过专门和系统的检索工具,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化数字服务,从而提升读者的体验感和黏性,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给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源的载体,摆脱传统的单纯信息检索工具的地位。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体现“人本理念”,一切资源的建设,都要以读者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的信息提供模式,而是要考虑不同读者和单位的现实需求,贴合实际,实现信息传递和信息收集的现代化改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读者需求分析,已经具有了可能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大范围的应用已经成为可能,其应用也存在很大的效用空间。
(四)资源共享,共生发展。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行政区划内,一般都会存在若干个图书馆和图书服务机构,单兵作战,显然很难适应现代读者的复杂多元化需求,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各个图书馆的特色和功能,打造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显然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融合共生,在没有全国性机构统筹的情况下,要加强一定区域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图书系统建设,从而满足读者需求,在技术和条件成熟后,可将交流范围不断扩大,实现更大区域内的资源统筹,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知识信息服务。创新作为现代图书管理的根本路径方法,要求图书管理面对现代科技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理念,研究新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实现图书管理的提档升级。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实现了全球资源的一体化,在这样的进程之下,既会对传统图书馆有所冲击,同时也会带来很好的机遇。因此,要适用现代化形势,实现高点站位,用开阔的视野感知现展脉搏。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妥善处理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读者新需求和现实管理现状之间的矛盾和有机关系。这也要求图书管理工作者,既要不断调整工作方式,与世界接轨、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接轨,实现图书管理上的提档升级,还要争取本部门领导,甚至上级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要性重新认知,使其充分理解并重视图书馆的作用,从而将信息化、现代化融入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去,并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江立功.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3):62-63.
[2]谢憬憬,丁爱萍.关联规则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4):422-424.
[3]张伟阳.云计算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1(6):56-59.
读书是人类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创新图书管理,已成为所有图书管理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图书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1)现阶段图书管理还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管理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化发展的图书管理需要。其次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的使用效率,导致很多书籍出现闲置的情况。(2)由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制度下,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从而影响图书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并且在这一体制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也要求不高,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影响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书籍管理力度不强
(1)由于对图书保护措施不到位,并且没有明确的标识,导致这类书籍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久而久之被闲置在图书馆中。(2)图书管理对图书的更新不是很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很多知识内容早已经更新多次,图书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就会对读者的学习造成影响。(3)在有些图书管理中,图书资源十分有限,时常不能满足读者阅读内容广泛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被读者淘汰。
(三)领导不重视
校园领导不重视图书管理的创新也是当前形势下图书管理面对的现状之一。在校园教学中,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本身,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图书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3]。学校领导往往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图书馆更新,并且不重视图书馆图书资源,导致校园图书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同时因为图书管理不善造成图书闲置,甚至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
二、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的创新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时,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导,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自主阅读。所以对图书管理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图书管理创新,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提高图书管理对学生指导阅读质量,增加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范畴。
三、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1)提高图书管理领导者素质。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团队,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分不开的。图书馆领导者首先要具备综合性素质。要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要了解读者需要,了解当前形势下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读物书籍。图书馆领导者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如图书管理知识及员工管理知识。领导在掌握这些管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如果只知道知识而不懂得运用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利于图书管理创新。当前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创新需要一支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团队,而加强F队领导的专业素质则是重中之重。(2)在加强图书管理领导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图书管理的创新还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去落实,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创新的成效。首先,应该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以服务读者为工作目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际中。最好,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每月可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表现差的员工则要接受惩罚。对员工的招收也要拥有一定的标准,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整体管理人员素质。
(二)应用信息化管理图书
(1)要明确管理目标,要以服务读者为图书管理的基础理念,在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2)在图书管理中,要融入信息化技术。比如,建设一套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不断加快图书管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并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建立完善的读者查阅平台,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并了解整个图书馆书籍动向。通过读者查阅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三)创新图书管理制度
(1)完善图书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来规范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2)加强监督制度的完善,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总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图书管理创新的先行条件。
(四)调整图书管理结构
调整图书管理结构也是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的图书管理结构中,图书资源不符合时展,内容比较落后。调整图书管理结构就可以从这点出发,建设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图书更新情况,及时了解图书资源的不足,并及时完善图书资源以及更新图书内容。在完善图书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还可以加强和外界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及读者服务。
(五)提高图书利用率
(1)提高图书管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尽量排除工作内容重复的事情发生。(2)图书资源要及时更新,通过把图书资源整理上传至计算机中,来提高图书资源信息的完整及准确,从而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形势之下,现阶段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图书管理效率不高,图书资源不足,读者服务质量差,领导创新意识缺乏,图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如今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图书管理;现状;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基础保障
一、图书管理的现状
(一)图书管理体制仍然比较落后。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图书管理仍然沿袭的是经验管理和封闭式的管理,在管理中完全依靠各种手工操作进行图书的借阅、传输等,而且图书的甄选和分类等也没有切实的结合读者的真实需求,这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
(二)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物质分配和经济收入的差距逐渐被拉大,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奖金和工资等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够高涨;同时,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的人太少,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和技能有待提升。
(三)缺乏相应的基础保障。基础保障主要包括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等。长期以来困扰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是经费的短缺以及相应的硬件设施的不完善,藏书的数量和结构受到很大的威胁;而且图书管理中缺乏比较合理的管理制度,很多管理方式和理念都有待提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创新与改革图书管理工作的良好途径
(一)创新图书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不仅能够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而且促进了图书馆的长足发展,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与创新管理体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根据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读者市场的需求,更新管理理念,在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的基础上,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更具特色化;其次,时代的发展促使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在创新管理体制的进程中,要结合实际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图书管理的进程中去,派遣专业人士结合现有的图书管理现状,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借助于网络将最新的图书馆的借阅动态、馆藏情况、人员配备以及借阅流程等曝晒于专属的网站平台上,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要不断地加强电子文献服务,尽可能多的将各类图书资源以电子文献的方式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在更短的时间内享受到更多的文献服务,同时也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拓展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再者,要不断地强化图书管理目标,实行以优质的服务为核心,考德、考绩与考勤相结合的量化性的管理模式,在加强宏观目标管理的进程中,细化各项短期目标的建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目标作为支撑、有体制作为保障。
(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化为优秀人才的竞争,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详细一点来讲,其一,要通过员工手册内容的补充、专题会议、工作模范视频的播放等合理的手段,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督促他们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用文明的语言、周到的服务与和蔼的态度为读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其二,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借助于轮岗、推荐优秀员工外出培训、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开讲座等方式,加强他们的工作技能与业务能力。同时,要通过考试、面试以及薪酬的优厚等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融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在更大的程度上夯实管理人员的队伍;其三,为了促使图书管理人员能够更加自如的应对工作中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他们除了掌握传统的图书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对心理学、知识产权法、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所涉猎,为了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充实自己的热情,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考核的内容要包括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读者评价等,且考核结果要与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等相挂钩,从而不仅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为图书管理质量的增强奠定了展示的基础。
(三)完善图书管理的经济基础以及制度保障。经济基础在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进程中不可或缺,而科学合理的制度则有助于引导图书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正确的轨道前进。就经济基础而言,除了必要的政府拨款、组织经费投入之外,为了汲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图书管理进程中,可以考虑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活动,比如通过在馆内悬挂一些名言警句、播放宣传视频以及组织工作人员进社区搞文化主题的活动等,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负责人也要结合具体发展要求,与社会中的各个企业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以互惠双赢的模式吸引企业自愿投入必要的资金和支持,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莫大的活力。就管理制度而言,要逐渐的实现分配、财务以及人事制度的创新,对于工作职责范围的界定、工作标准以及岗位职责等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在读者服务规范、读者利用图书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也要给予明确性的标示,让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够有章可循。除此之外,要加强设备投入和技术上的投入,积极寻求区域性计算机协作的网络联合模式,同时要学习其他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的先进手段和新型理念,力争在联合存储、联合采购的情况下解决现有的图书管理所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目前管理上所出现的问题,为图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强大的催化剂成效。
三、结语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浩瀚广阔的图书信息使得图书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最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图书管理得以创新的良好途径和方式,让图书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散发出更加夺目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图书管理;现状;创新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对图书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推动社会文化水平的进步和发展,也是各界学者在进行专业研究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主要途径,对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起着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管理人员意识不到图书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图书管理机制的创新意识,没有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使得图书馆的发展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
一、图书管理的现状
1.图书资料更新换代慢
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学术研究都有所变化,作者对很多图书中的结论都进行了补充,甚至一些图书中的理论已经与现代的发展不符。现代很多图书馆只注重图书的归类整理,不对图书资料更新和补充,使读者无法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文本和资料,图书馆的阅读量也随之下降,让图书馆的开设失去了价值。由于图书馆对图书资料更新换代慢,使得一些大学生买来的专业课图书和新课本大不相同,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影响学生听课效率,不利于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
2.图书资料管理设备落后
在读者阅读图书时,读书的环境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图书资料设备的管理。书架、书柜、桌椅、写字台等基础设施都是图书资料设备。一些图书馆内的书桌和座椅出现了损坏却没及时更换,给读者了很多不便,影响读者的读书效率。现代的图书馆增设了电脑等先进设备,出现了数字图书馆,这就对图书资料管理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意味着计算机、宽带网络等成为图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新设备。这些管理设备都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出现的,设备落后缺失,势必会导致用户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下降,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3.服务理念陈旧
良好的态度是吸引顾客的保障,所以现今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重视服务态度的规范工作。如果不对图书馆服务理念进行更新,必将导致图书馆的衰退。“主动作为,积极服务”是图书馆应有的正确服务理念,但是很多图书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够了解管理者的工作目的,进而缺乏工作积极性。陈旧的服务理念不仅吸引不来读者,也留不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管理人员素质不过关
一些图书管理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整理图书、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更需要在文学素质、信息搜集能力、整理能力和信息素质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一些图书馆认为图书管理者工作简单,在进行招聘时不进行考察,胡乱挑选应聘者完成图书管理工作,不利于图书馆的先进化管理。随着图书馆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对于图书管理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一些图书管理者,不熟悉电脑操作,影响其工作效率,阻碍了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
二、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
1.建设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服务完善,务实高效,特色鲜明的图书馆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提升专业能力,逐步适应建设信息化图书馆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增加部门凝聚力,使管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优化图书管理,更能帮助用户在查阅图书资料的过程中,更好地得到管理人员的帮助,优化用户体验,提高图书资料查询效率;二是大力引进专业化人才,以专业能力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带动整体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要根据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需求,科学合理配置图书文献资源,打造特色图书馆,积极了解师生需求,建立急需资源目录,以便定期补充。
2.购置先进设备
学校要加大资源投入,健全持续投入机制,改善图书馆硬件设施,要采取学校投入、社会捐助、校际合作、开发网上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强图书馆馆藏书资源建设,了解师生需求,购置专业对口,具有较高时效性和权威性的图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和具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提高电子文献资源使用率。图书馆作为职业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师生学习科学文化、探讨学术研究、扩大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图书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对于学校教学改革及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改革管理方法
管理人员在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应当具有前瞻性,学习管理理论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理论,结合该部门图书资料管理现状,灵活应用,改善管理方法。图书资料的管理应当制定完整的管理条例,实现规范化管理,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结合网络技术,为用户建立系统化、完整化的网络查询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于信息资料的整合能力,将相关资料系统化,方便用户查阅,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图书资料查阅体验。
4.明确图书馆的定位,融入学校发展大局
图书馆建设要和学校发展相匹配,图书馆作为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学校最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是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要从学校层面重视和支持图书馆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把图书馆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教师科研教学工作的强大助手。
三、结语
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图书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创新管理体制。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图书管理只有经过创新,才会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欣.浅析高校图书管理创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59-160.
[2]胡莹.探讨图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J].中国卫生产业,2015,07:145-146.
Abstract: As the "treasure house of human knowledge", library has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 and is just like the "filling station" for people to enrich themselves. Numerous as the collection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is needed for library. Modern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continuous innov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in order to serve the college and students better.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library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图书管理;现状;创新
Key words: library management;current situation;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33-02
作者简介:周克娟(1963-),女,四川广安人,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
0 引言
学院图书馆作为学院实现教书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每一个学生吸取精神粮食,获得知识来源,拓展知识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个性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院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管理好图书馆成为现在的当务之急,但是现在图书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面临许多的挑战,比如领导重视不够、建设投入不够、管理工作落后、藏书结构不合理等。
1 图书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领导重视不够 一个学院的发展和发展方向往往掌握在领导的手中,校领导的思维中往往只把安全和教学作为首要的任务,而对图书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般总是上边的领导来检查了,就拿出来搞一下,使图书馆成了学校的一种摆设。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重视不够,对图书资料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不能真正的让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1.2 建设投入不够 现在图书馆里所保留的都是一些陈旧的书籍,没有标签,没有条码,甚至破烂不堪,不是书香而是一股霉味。更加要命的是这类书籍在学生心中都是那些“out”了的图书,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总之是图书更新率低,书源不足,藏书结构不合理,图书管理人员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图书管理工作培训,不熟悉图书馆业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都满足不了更好的为图书管理工作
服务的要求。
1.3 管理工作落后 图书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致使图书馆不能完全的物尽其用。造成第一,图书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图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降低了图书的流通率;第二,监督措施形同虚设;第三,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加工和服务仍以手工为主,管理手段落后。
1.4 藏书结构不合理 因为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图书馆中真正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书籍并不多,以致不少学院的图书馆都成为了“专业资料库”,大多是功能单一的工具书、教辅资料、习题集等,种类单一,不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2 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为了让图书馆真正的发挥出它的作用和地位,图书管理工作一定要进行创新,使图书馆真正的成为师生借阅图书的最佳去处,从五个方面创新途径:①正确定位图书馆的地位和功用;②健全学院图书馆建设投入保障机制;③
加强图书馆基本条件建设;④加强图书馆内部建设和管
理;⑤充分发掘图书馆服务功能,让图书馆健康的发展。
2.1 正确定位图书馆的地位和功用 一定要明确定位好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学院图书馆是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最重要、公共化的教育资源,是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翼。甚至图书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所以一定要重视图书管理工作,不断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下决心把图书馆建设成具有一流条件、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学校标志性工程,充分发挥其为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功用。
2.2 健全学院图书馆建设投入保障机制 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学院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自然离不开一定的政策保护和经费支撑,所以健全学院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就迫在眉睫了。学院要确保购置图书等支出的需要,就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另外对学院的图书馆建设经费应该予以统筹安排。同时,建立对学院图书馆建设评估制度,统一纳入学校评估的范畴。
2.3 加强图书馆基本条件建设 要加强图书馆馆藏书资源建设,要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学校投入、社会捐助、校际合作、开发网上资源等,提高资金筹措能力和使用效率,按照高质量、多样化的原则,不断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并且对图书馆舍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并据学校财力情况逐步到位,为图书馆工作不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加强设备和技术配备,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并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和具有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同时接入因特网,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积极谋求建立校际、区域性计算机协作网络,采用联合采购、联合存贮等多种手段,以解决本校图书馆在许多不利方面的限制,加快图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4 加强图书馆内部建设和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图书馆也是这样,要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加强对馆员的思想教育培训,让图书管理人员不仅仅把管理图书当成一份工作,更要当成是一份使命,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主动承担起传播人类文明和科学成果的光荣使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设置专门的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等,提高借阅流通工作的针对性。要对图书馆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一个有利于图书馆有效运作的软环境。要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阅读需求,科学合理配置文献资源,在加强传统馆藏文献建设,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网上资源,不断提高藏书质量,优化藏书结构,建立富有特色的藏书体系,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文献保障。
2.5 充分发掘图书馆服务功能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收藏图书,更大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图书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播。学院图书馆应该不断的发掘和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如抓好新书、好书推荐工作,将新书、好书信息及时传递给师生。抓好宣传工作,通过开展有意思的课外读书活动等方式,增加师生的阅读兴趣。从多个方面开展读者培训,比如文献检索、阅读技巧、借阅制度等。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这会是让每个师生都终生受益的一项能力。另外,提高各类型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也很重要,可以从收集整理有关教学信息,编制文摘、索引、专题、题录等二次文献方面做到,并且有计划地服务学校科研工作。要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担负起对学生正确的导读任务,让学生从图书馆读到好书,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知识营养。
3 结语
总之,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图书管理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如领导重视不够、建设投入不够、藏书结构不合理、管理工作落后等。我们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做到正确定位图书馆的地位和功用,健全学院图书馆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图书馆基本条件建设,加强图书馆内部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掘图书馆服务功能等。把学院的图书管理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让学院的图书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远斌.浅谈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J].麻城教育信息网,2011-05-09.
[2]王红娟.浅谈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3]黄芳.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5).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39-02
图书馆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肩负着公民汲取精神食量,获得知识来源,拓展知识视野的重要使命。同时,对培养人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品格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图书管理是强化地方公共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水平和促进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内在要求。因此,探讨与分析地方图书管理的现状,解决地方图书管理中的困难与问题,对提高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大众人文素养,促进现代文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方图书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图书管理是地方公共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大众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惯性思维中,人们只把安全和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而对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图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地方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落后、资源匮乏、利用率低,不能真正发挥地方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1.2 定位不准,利用率较低
许多地方图书馆不能准确定位自己,也不能完全从自身发展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大量购书。只考虑满足数量需求,不考虑满足质量需求,导致购置大量书籍内容雷同、知识单一,且缺乏一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不能满足读者实际需求,利用率较低。
1.3 管理落后,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
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信息的储存地,读者数量繁多,资料丰富,需要对很多信息数据进行管理。然而,在地方图书馆中,仅有少部分图书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使得数据繁琐、信息处理量大、资料容易丢失、内容不易查找、工作容易出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弱化了图书馆的有效功能,降低了对读者的吸引力。总而言之,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缺乏系统、有效、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难以发挥图书管理数字化的优势。
1.4 素质不高,信息化的专业人才缺乏
图书馆是科学的殿堂,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它在创建学习型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许多地方图书馆而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限制了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发展,降低了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导致图书馆不能完全物尽其用和信息共享。
2 地方图书管理的对策研究
2.1 提高认识、加强监督,真正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图书馆是地方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最重要的公共化教育资源中心,是为该地区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的专门机构,是加强该地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大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地方的图书馆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整体文化教育和人文素养水平。因此,要提高认识,加强监督,重视图书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扩大馆藏规模,改善阅读环境,使其真正发挥有效功能和作用。
2.2 准确定位、明确功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效率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收藏图书,更大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图书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播。因此,地方图书馆要准确定位,明确功能,了解各类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分布,及时调研读者的知识需求,科学制定数字资源采购配置方针,引领和M足读者的真正需求,从而尽最大可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利用效率。
2.3 规范管理,科学谋划,提高图书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
图书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平台,规范管理是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条件。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馆藏图书的利用效率与利用程度。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需求,加快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构建自身特色信息化服务。
2.4 健全机制、保障经费,加大数字资源采购力度
健全图书馆管理机制,保障充足经费,是加强图书馆基本设施建设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地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自然离不开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撑。另一方面,全球出版业从纸质向数字化转型,出版物载体多元化,图书馆资源的采访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在采购配置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调整与努力,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馆藏。所以,地方图书馆应当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数字资源采购力度,围绕自身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2.5 专业培训,提高素质,培养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
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准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推进程度。而强化专业知识、加强技能训练是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前提保证。因此,地方图书馆要结合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将电子信息化、图书情报信息处理等新项目作为重点培训内容。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
3 结语
图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图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一般性阅读与特定信息需求提供服务。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为地方图书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因此,地方图书馆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需求,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构建自身特色信息化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为推动地方图书管理和促进现代城市文明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坤.地方图书管理的人性化与信息化[J].科教导刊,2015(5):179-180.
[2] 谢赜.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创新研究[J].中文信息,2015(5):10.
[3] 张洪彦.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优化路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8):187.
[4] 杨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现状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12):177.
[5] 黄永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4):186.
[6] 陈凌云.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中文信息,2016(7):23.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管理;现状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向着各个领域延伸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快捷与方便。图书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中,将传统的资源化管理方式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操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变成了信息化整合性计算机操作,这种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转变对于图书管理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1网络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给图书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便捷。在图书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使用网络技术可以降低图书管理运行成本、提高综合水平,强化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
1.1网络技术对图书管理的具体化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推动了图书管理行业由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管理运行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数字化图书共享理念,将图书使用与管理方式从原来的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图书的使用从资料检索开始,直接增加了图书资源。网络技术给图书管理行业带来的具体化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图书资源多样性。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图书的资源由原有的馆藏图书转变为增加海量数字图书资源,信息量大幅增加。二是图书管理成本降低。图书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的管理模式直接变成信息检索与处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为图书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快捷服务。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相应的检索功能可以为图书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能提供出相关其他行业性信息与知识。
1.2网络环境对图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图书管理是一项繁杂、无序的管理工作。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技术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操作与管理方式,这对图书管理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图书管理操作时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相应的检索操作与信息整理能力。二是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环境改善。网络环境是网络图书使用与阅读的基础,没有好的网络基础,就没有好的阅读环境。
2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现状
2.1目前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我省大部分的图书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查发现,我省的图书管理工作存在以下方面的现状:一是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整体文化层次与实际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我省的图书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大部分年龄偏高,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图书管理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二是图书管理投入不足。图书管理行业想要向信息化管理方面发展,就要投入相应的网络等基础设施。目前我省部分图书管理部门基础性投入不足。三是图书管理系统不完善。我省的部分图书管理单位在内部还在实行原有的手工化操作,对于文献资料的查找还处于手工化操作状态,从根本上无法满足读者对于图书使用查找效率方面的要求。
2.2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行业的发展与应用给图书阅读者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享受。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图书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信息化管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信息化管理不仅仅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求对网络书籍信息整理、检索编程等具体图书管理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信息的整理能力直接决定着图书信息检索质量与服务读者的能力。二是图书管理人员对操作方式的转变不适应。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在网络信息化实行之前的管理操作方式一直是以手工操作检索为主,主要的管理对象是纸质的书籍与相关的资料。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是以计算机操作整理信息为主要工作方式,管理对象也由纸质的资料管理转变成网络图书和数字化信息整理,这种操作方式的转变多数的图书管理人员都有不适应的过程。
3做好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的对策
3.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图书的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型行业,是为广大图书使用者与阅读者服务的行业。图书管理部门是以现代化的图书管理为主要工作核心。现在相当部分的图书管理部门与单位已经开始通过电子图书阅览实现资源性共享。在图书管理以开发利用电子数据为使用者提供检索服务时,网络信息化的整理与分析成为图书检索的关键。
3.2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在网络信息化环境里的图书管理业务主要是由图书管理人员将所有的图书信息重新整合分析并加入到检索信息中,为图书使用者提供更为快捷服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从业人员有着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还要求对于相应的图书检索程序使用较为熟练。在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与图书检索程序使用中,加入图书信息在工作框架内的个人化理解分析并得到图书使用者检索使用,是整个图书管理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描述。这个过程向图书使用者侧面表述着图书管理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所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信息化服务程序的基本条件。
3.3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互通性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图书信息化整理分析是图书管理的主要工作。经过整理分析与加工的图书信息通过相应的网络图书阅读平台,为图书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这种电子信息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导致各个图书管理部门之间的图书管理系统不兼容。图书整理是一个十分繁杂的过程,这种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图书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图书信息在系统兼容的情况下,可以将信息整理内容时行相互间的补充与借鉴。补充与借鉴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也可以更好地为图书阅读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所以,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互通性十分重要。
4结语
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图书使用者带来了便捷,降低图书管理运行成本,提高综合水平,强化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图书管理是一项繁杂、无序的管理工作,我省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整体文化层次与实际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高,图书管理人员对操作方式的转变不适应。做好高校图书管理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入手,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互通性。
参考文献:
[1]郑红梅,李东生.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整理分析与信息处理分析[J].黑龙江省图书工作实践,2016,(12):182-183.
[2]赵东军,郑树峰.黑龙江省图书管理部门中存在的信息整理分析主要问题[J].黑龙江省信息与图书管理,2017,(01):887-888.
[3]李志明,吴明树.图书管理部门中的图书信息整理分析[J].湖北省图书管理,2016,(09):712-714.
[4]谢东明,鄂明军.图书信息分析与图书信息整理中的主要工作难点[J].电子信息与图书资源,2014,(11):77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