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关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2 16:08:51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

第1篇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贵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语文教师由起初盲目的实验、摸索,转向研究型与反思型发展,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协调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与反思型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融人课改大环境之中,将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探索作为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其中,并不断在实验中反思与验证,从中求得改进与发展。

回首课改的路程,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和教学要求等都能清晰陈述,但涉及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选拔性教育的瓶颈仍在束缚着课改的发展,中考仍是目前评价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也致使一些学校与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而或多或少地在新课改的幌子下延续着“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另外是我们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师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课改真正落到实处,本人有一点体会,敬请同行斧正。

一、从灵魂深处树立教学新理念。重建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思想和呈现方式,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明显的差异,当我们翻开人教版教材时,感到耳目一新,它不仅是教材,更是“学本”。从前言、单元说明、课本提示、研究与练习到写作心语交际、综合学习都是以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呈现,它按照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反驳了“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单元主要以专题方式呈现,不追求语文知识系统化,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作用。在内容安排上,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给学生的思考和语文实践留下足够的空间。教师要适应这个变化,最主要的是解放思想,大局在胸,牢牢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逐步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话语系统和新的行为策略,抛开以往旧的教学模式,花力气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新的观念构建课堂。我们在重建课堂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想,才能满足新教材实施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教学计划,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用新的尺度来迫问我们的教学行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面貌才会呈现新景象,否则我们还是逃不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循环。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课改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综合性,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有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被学生浅层次的议论占去,教学质量下降,一节课在老师的几个“好”的评价声中结束。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遮遮掩掩,对课文语言的体味浮光掠影,致使学生课堂收获减少,基础知识削弱,语文教学质量下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在学生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知识、思维和情感探究的过程,是互动互学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实性、动态性、创造性,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用心体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如在某个环节中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在哪儿,难点在何处;哪些课文要重点敲打,让学生牢记不忘;哪些内容让学生实践,自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规划,流程清楚,成竹在胸,自主、合作、探究才能运用合理恰当。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成果,教师要恰到好处的给予评价。教师的课堂评价应遵循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课堂上教师如果只用几个简单的“好”作评价,那么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淡漠、无所谓、乃至厌倦,也就见怪不怪了。教师的课堂评价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民主平等。在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加,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师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情感。学生是有理智、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过程。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与掌声,也不能一味地包容与赞扬,课堂评价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心声。

第2篇

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五,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转贴于

1.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第六,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之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总之,为了上好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一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在乐学中提升能力。

第七,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1、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2、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第3篇

一.读写结合,以写带读

阅读的目的是收获知识,而收获知识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往往是把阅读学习孤立起来,学生只是为阅读而阅读,理论上是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却对知识的本质一无所知,以至于在读完之后,不知道文章的真正含义,没有进入文本的世界中。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读”,但是,在此基础上,学生必须要学以致用,也就是要在阅读中找到文章的奥秘之处,并能够吸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观点。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归结出了“读写结合,以写带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动笔写作来加深阅读的收获。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组织:第一,可以写“读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在写的过程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并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第二,以模仿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格式进行创作。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模仿学习写作技巧,如《皇帝的新装》中,说实话的小孩的出现,就是文章的转折点,因为小孩的出场,才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并达到,而初中学生写作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行文平淡,没有起伏,也就没有了阅读的喜悦感。这样的训练,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立体阅读,培养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说到阅读,想到的就是文本的阅读。的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主要是指书籍的阅读。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阅读是一种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的行为。我们阅读书籍,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还需要阅读绘画、阅读雕刻、阅读音乐,还有,阅读人。尽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抛开文本进行阅读,毕竟语文阅读教学是以书籍的阅读为主的,但是在素质教育观下,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而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例如实物阅读。

如在《羚羊木雕》的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一张羚羊木雕的图片,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先就这一张图片进行观察阅读,并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通过“观物”而“观情”,带着阅读的期待进入文本,这能够更好的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根据学生的性格,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毕竟,初中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不仅需要课内阅读,还需要课外阅读来构建。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之下,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必须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正视这样的一个事实,初中学生对图书的选择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会“择书不当”,这不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笔者认为,教师在为学生开书目,或者提建议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阅读符合自己需求的书籍。这就如同初中学生交朋友一样,如果不想和他交朋友,那就意味着见面只是点点头,跟他打个招呼,却不会想要“读一读”进一步认识他。这是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阅读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选择的书不感兴趣,那很难继续读下去,即使读下去也是囫囵吞枣,毫无收获。如好动的学生会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名著,文静斯文的女生可能较喜欢《三毛文集》之类的图书,喜欢策略和思考的学生,可能喜欢《三十六计》这样的著作。

第4篇

一、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形式,只是起个过渡作用。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当然,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关注问题

一、课堂上是否关注和爱护学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中提出,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语文课堂上我们是否全方位地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其实很多老师仍然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教育理念仅仅停留于口号,谁都会说,其实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与爱护,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激励,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光彩照人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此作过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就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教师加倍呵护。”对学生的关注和爱护并不需要轰轰烈烈,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平凡的细节的尊重上。教师对学生不尊重,学生就学习粗俗浅陋;教师对学生不平等,学生就学习无礼野蛮。教师的无意失误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课堂是否是和谐的、民主的、互动的、共进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新课改环境下,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是要学生仅会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另外,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领略学习的兴趣与魅力。古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的。因而,我们的课堂应多设计让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设计好激发点,把握好激发的火候,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决定何时插入对话,何时介入讨论,何时作出补充分析。其次,学生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角度等的不同,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说出来,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语感能力的增强和学习品质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首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要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其次,要组织好协作学习,教师要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最后,要促进问题解决,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课堂是否注重实效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训练;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否。因此,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怎样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与思考,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弄清初中语文学习的目的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由曾经的语言文字学习和获取故事信息转向对语言材料的获取,并由此来了解社会、历史、自然、人生。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文本的学习来收集信息、概括信息、处理信息,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升其审美能力,最终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大提高。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

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以带动其他语文能力的提高,而在这些训练中,最主要是以说为先,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所以,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进入初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胆怯的、少言寡语的学生,教师应激发他们说话的冲动和勇气,让他们能大胆说话。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满足;而对于本来就勇于说话、大胆说话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勇于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个性。

三、怎样实现快乐的学习过程与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学习的负担。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尝到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参与到文本的学习中,就会把自己发现 、关注、感觉的问题提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很轻松很快乐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而这些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帮助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为什么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基础,特别是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的。可是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朗读训练,很少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而是由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朗读成了一种装饰,被其他的环节(字词、内容分析、语言的品味、感情的体验、写作方法、主旨的概括等)所取代。朗读教学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朗读、理解地朗读和富有表情地朗读。在设计阅读环节时,教师要有针对性,明确任务,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

五、怎么提防新课标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或者无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有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缺少精密的安排,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自主成了随意,合作成了闲聊;或者本来有安排有计划,但在合作探究讨论时课堂一团糟,学生如无头苍蝇,课堂热闹是热闹,却不能收到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一定要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正确引导,深入学生当中,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一堂课时间有限,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更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一课一得,在不同的语文课堂中渐渐领会语文的精髓。只有这样,教师组织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总结,逐渐完善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志国.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9).

第7篇

问题生就是表现为思想懒散、行为习惯差、学习较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问题生在班上会不同程度受到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稍不注意就会对本人和集体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一、问题生的产生原因

初中生年龄较小,经验又少,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尚未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自暴自弃,形成了学习能力低下,行为习惯落后的境况;还有的学生对其他事物非常感兴趣,如电视、网络、游戏等,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上课时人在心不在,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上课睡觉的情况,时间长了就成为问题生。学校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从小就娇生惯养,教师说不能说,管不能管,加之家长听之任之,不予配合,甚至护短,以至于造成学生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稍遇挫折便自暴自弃,学习急转直下。由于农村家庭的父母进城务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娇疼溺爱,他们更是无拘无束。即使在家,有些家长整天打麻将,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一些学生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后染上了不良习气,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甚至结交社会上的小混混,造成心理扭曲,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二、问题生的教学教育策略

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关注问题生。教师要转变“只教好学生”的观念,多给问题生一些关注,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提一些他们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对于问题生,要允许他们落后。教师要因人施教,不能急于求成,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差,接受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比较简单的问题,他们有时也不能解答上来,这时教师千万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使他们感觉到教师的重视,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次,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大张旗鼓的表扬问题生哪怕是极小的进步。要转化问题生,就必须关心他们,一视同仁。遇到问题生出现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问题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1.寻找亮点

亮点是指偶然表现出来的积极思想和良好行为,以及他们的某些特长。亮点的出现,正是教育问题生的良好契机,应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激发他们改变的内部动因,满足他们要求关爱和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

2.兴趣引领

学生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了积极的追求欲望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丰富,这时候就容易接收外界的影响,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时机。

3.情感投入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有一些让他激动的事,这正是教师向他施教的动情点。祝贺、帮助、安慰、关心等,将会增强转化问题生的效果。

4、持之以恒,不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