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

时间:2023-10-12 09:39:20

序论:在您撰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第1篇

一、桂林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桂林的生态旅游资源桂林坐落于广西的北部,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但因其自然环境价值,还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这座美丽的城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而闻名于天下。并且这里有着丰富的喀斯特地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同时桂林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华夏五千的璀璨文明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并且与这里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出了淳朴、勤劳、善良的民族风情。桂林的山青水秀与民族风情二者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共同打造出一个人间的旅游天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感受桂林风情。桂林位于广西北部,位于喀斯特岩溶盆地的中部,这座美丽的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它以甲天下的山水为依托,以桂林市城区为核心,辐射12县的生态旅游区,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共性,又有高大、雄、险、幽的特色,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国内外游人的青睐。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的漓江,水碧,风景如画;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充满神秘色彩;城市绿肺般的会仙湿地及桂柳古运河以及人与自然协和一体的奇观--龙脊梯田等。奇丽的自然山水与桂林的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以及民族文化孕育了桂林的民族风情,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了桂林充满色彩和强烈吸引力的生态旅游景观。

(二)桂林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桂林的环境质量和旅游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桂林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总值也直线飙升。但是不能否认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能,人们过多的关注于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对旅游环境的保护,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近年来桂林旅游景区垃圾成堆的现象十分普遍,原始森林白色污染严重,使原有的旅游价值丧失殆尽。且由于近年来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工业发展带来的三废使桂林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而且在旅游景区大兴土木建设酒店等等,破坏了桂林的原始生态环境。这些都使得桂林旅游业的自然环境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市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例如:我市漓江支流的小东江、南溪河、桃花江等普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尤其是部分河流还穿越市内著名景区,严重影响了桂林市旅游形象。近三年来,随着新城市建设的开展,机动车辆的增加,桂林市的空气质量也正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指标已名列全区前列,环境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三)在保护环基础上开展生态体验式旅游的必要性“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发展旅游业以来,桂林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是游客心中向往的神圣的天堂,但是近几年从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以往游客来到桂林市区都会因美景逗留数日,但是现在大部分游客经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桂林市只是暂时歇歇脚,而后就去了县域旅游景区。可见桂林市由游客的聚集地成了游客的集散地,而桂林县域的旅游业却正在悄然崛起,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市区环境污染加重,景区旅游资源破坏严重造成的。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旅游业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了。从桂林开始发展旅游业开始,就一直采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来进行城市旅游的宣传,可近年来桂林市区已从游客目的的转变为游客集散地,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逐渐缩短,县域旅游强势崛起,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的同时,也是在对优美自然环境的选择。近年来桂林市政府出于保护漓江的目的,正逐步将市行政中心职能从主城区西迁至临桂,也是为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游览空间,以达到建设旅游胜地的目的。因此,当前开展老城区的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将传统观光游升级为生态体验式旅游显得十分重要。

(四)桂林发展环保、生态体验旅游项目的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显示,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桂林市逐渐开展治理市内水利环境的工作,通过“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使得桂林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对桂林市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今年的游客接待量同去年相比大幅度上涨,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也直线飙升,对周围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从政府角度来讲,创造绿色生态城市是桂林市基本的出发点,自《桂林市城市总规划》颁布后,我们以其为指导又制定了《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桂林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轨道中,并通过制定“一带两江三楔四线”布局结构,合理分配各类园林绿地,将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并且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大力加强对桂林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为打造桂林五位一体的生态格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桂林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实际案例来看,近年来,桂林市政府逐步开展对市内水体环境的治理工作,“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为桂林旅游抹上了浓黑重彩的一笔,2014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40%,此外,其二期工程通过疏浚桃花江、建设两岸生态乡村旅游的模式也取得了成功。因此,将此模式继续扩大至城市周边将有力地增强桂林市旅游的竞争力。从政策层面来讲,桂林市以创建绿色生态城市为出发点,以国务院批准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了《桂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到了城市总体规划中,该规划确定了“一带两江三楔四线”的系统布局结构,使各类园林绿地合理分布,紧密联系。其中,“一带”是指漓江城市段建设滨水绿带,形成绿色廊道,把城市其他绿地串联起来。“两江”指在小东江、桃花江沿岸开辟规模不等的园林绿地,形成城市中心东西两翼的两条绿色风景带。“三楔”即七星-尧山组团绿楔、西山-芦笛组团绿楔、黑山-龙泉组团绿楔,从三个方深入主城,并实现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四线”即城市周边的尧山景区背景线、龙泉景区背景线、芦笛景区背景线、桂海景区背景线,这四条城市背景线构筑了郊野景观。

二、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增强旅游竞争力途径的探究

(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凸显生态宜居环境优势1、要使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提条件,明确旅游资源保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采取相应的地方政策给予实质性的保护。2、适当控制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增加旅游的文化、科技含量,以缓解环境压力。上工业项目要与治污防污工程同步进行,防止先污染再治理。3、强化环境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标,相对集中布局,搞好功能区划分,对污染源集中控制,严禁污染项目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快城郊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生活污水不、垃圾直接污染土壤和水源。4、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行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资源开发和利用应充分考虑旅游环境容量和承载力,防止过度开发和短期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桂林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环境脆弱度高,旅游承受能力有限。我市是以旅游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实体,只有旅游资源健康发展,才能使旅游产品获得依托,最终促成旅游业的循环健康发展。

(二)桂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则1、桂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2、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桂林生态旅游开发要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积极推行电动旅游汽车、燃气旅游汽车。鼓励桂林旅游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低能耗技术。在桂林景区建设中培育一批低能耗景区。推进漓江游船能源系统改造工程,漓江游船动力系统改造为电力发动机或混合动力发动机。在桂林旅游乡村建设中,努力打造原生态的文明乡村。3、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特色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正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所在。

(三)对开发桂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议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桂林在旅游业的发展凸显不平衡,市区和县域出现脱节的现象。相比较而言,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比较迅猛,但是旅游资源的破坏程度较大,发展潜力受阻;而桂林县域旅游业的发展虽然相对较慢,但是完好的保留了更多的旅游资源,环境污染较小,旅游价值较高,发展潜力无限。因此,我们应该将市区和县域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坚持以市区带动县域的发展模式,在加大对市区旅游资源保护的同时,还要适当开发县域的旅游资源。同时还要坚持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坚持持续开发,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同时还要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使桂林的旅游风光在旅游届别具一格。桂林市生态旅游资源存在城区与县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总体上来说受城镇规模景响较大,小城镇对自然生态破坏较小,如阳朔的自然生态景观就明显强过桂林市区,同样的山水,但县城的景观明显山更青水更绿。因此,地方政府应把握宏观发展方向,包括经济发展方向、市域经济发展平衡、旅游发展方向等,在具体的项目建设中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经济效益和市场为导向,兼顾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利益,做好利益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持可续发展理论及生态旅游的理论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对于开发商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另外在进行景点设计上也应保持自然的原始韵味,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道路交通;自然环境;影响;保护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自然生态系统在没有干扰或少干扰时,会保持自己的生态平衡,需要的是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越来越多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着威胁。在交通工程的建设中,在进行建设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必要的情况下,往往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人工改造,为人类生产服务,当然在改造生态系统,建立有利于人类生态系统的同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按照生态平衡系统的规律办事,及时调整保护措施。

1、道路交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道路交通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土壤和地面的污染以及道路对周围景观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道路交通对动植物界、人文环境以及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社区之间被割裂和交通对其它道路使用者的影响等。

1.1、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道路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需要土地,这些土地永不能再作其它用途,加之其它工程的用地,使得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此外,由于修建道路和其它附属工程消耗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在建筑材料的开采过程中又不注意环境的保护,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

1.2、造成水土流失

道路建设一般需要动用大量的土石方,并且周边取材。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绝大部分木材、水泥、沙、泥土、石等只能来自周边地区,取土修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这都将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局部地区还会造成气候条件的恶劣化趋势,严重的会造成泥石流。

1.3、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包括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所排放的氮氧化物(NO)、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CO2)等。这些废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以及其它动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1.4、噪声污染

噪声过大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使人烦燥不安,干扰睡眠,增加紧迫感,工作中分散注意力,特别在居民区振动还会破坏建筑物。

1.5、对人类和其它动植物原有生存环境的影响

由于公路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农田灌溉水网和系统,改变了人类和其它野生动物的出行线路,社区之间被割裂,破坏了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导致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和某些物种的枯竭等。

2、道路交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

2.1、对地表水的减缓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设置施工营地。所以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体的影响主要是在桥涵基础施工过程中对河底的扰动产生大量泥沙对地表水的影响,以及水土流失对地表水的影响。涉水桥墩桩基施工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施工采用筑岛围堰钢护筒进行开挖浇注,以减少施工悬浮泥沙产生,打桩钻孔泥浆的需循环使用,防止溢流入河。

2.2、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3、防治大气污染

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2.4、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区内不设置取土场及弃渣场,而公路完工后路面及边坡也已经硬化处理、临时占地也进行了植被恢复,所以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主要是通过减少土石方的挖填、加强表层土壤临时堆放区的维护以及做好公路边坡、排水、绿化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路基工程区和桥涵工程区:(1)路基工程区路基工程区内,根据主体工程设计,布设了护坡工程、排水工程以及防护林带。护坡工程包括路堤、边坡采取的三维植被网防护、骨架植草防护、坡面植草防护;排水工程包括道路两侧浆砌片石边沟、土质边沟、浆砌片石截水沟、浆砌片石排水沟;道路两侧布设了防护林带。(2)桥涵工程区桥涵基础挖产生的弃渣临时堆置,由于桥涵于公路沿线分散布设,其单项工程开挖量较少,故弃料结合路基施工集中堆置在路基开挖堆置区,除用于桥涵基础回填,多余弃料运到路基两侧的临时堆置区,通过压实并添加遮盖物降低水土流失量,待路基工程完工后,与路基开挖弃渣同时运到取土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

2.5、动物保护措施

在公路建设中应注意保护好生物,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陆生生物的措施包括:一是设置动物标志、减速行驶、设置灯光反射装置与保护栅栏;二是设置动物通道、用隧道或桥梁取代大开挖或高路基、植树造林。保护水生生物的措施包括:一是在跨越河流或湖泊水体时,尽量采用桥涵跨过,减少使用堆填式的路基结构;二是尽可能地减少现有河流水体的改道;三是加强水域路段的路堤防护,防止土壤侵蚀引起水质污染及河道淤塞;四是涵洞设计中应考虑水生生物迁徙回游的需要,在必要的场合,应设置消力墩来降低水流流速,以便鱼类能逆流回游,涵洞底部标高应低于河床标高。

2.6、融合公路选线与自然环境

想要实现公路选线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和谐,就应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认真处理好人文环境和交通路线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建设交通道路时应处理好公路选线与重要纪念地、重要遗址以及文物保护区的关系,通常应切实保护和最终人文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其的破坏或拆除;第二,认真处理好自然生态环境和交通路线的管理,也就是在说,在选择线路时,不应对所经过地区的动物栖息地、水源地、湿地保护区、森林保护区、旅游风景区造成重大影响;第三,认真处理好社会环境和交通线路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道路选线与群众居住地、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城镇规划的关系。为此,在不增加工程量、达到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应适当改善技术指标,不追求脱离地形条件的高标准,也不轻易采用技术标准规定的最小值。

2.7、处理好路基防护、排水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由于路基施工的开挖填筑破坏土壤植被,大量的土石将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源,如处理不当则会造成路基冲蚀、边坡坍塌、河沟水库淤积、农田被掩埋和泥石流等。设计时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是否适合植物生长,岩石的风化程度、节理的发育程度等综合分析,可考虑采用植物防护、浆砌或干砌护坡、护面墙、挡土墙、浆砌或混凝土框格护坡、岩石锚杆加固等措施。同时,由于车辆的行驶,路面上有粉尘、油污或其它车辆渗漏至路面上的有害物质,经雨水冲洗后均汇入路基排水系统内。因此,设计中排水系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地和养殖水域,保证互不干扰。

结束语

总之,在建设道路交通时,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道路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应在满通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好道路周边的自然环境,使二者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刘宏伟.道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6:66+68.

[2]李仙虎.道路交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保护[J].山西交通科技,1998,02:49-51.

[3]张敏.成都道路交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

第3篇

关键词:自然观;日本庭院;和服;日本料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一个岛国,共有6800多座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冲绳是其主要岛屿[1](P2)。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为渔业及水稻种植业带来了便利,也使日本人祖祖辈辈与自然生活在一起。美丽的自然环境为日本人带来的恩惠和养育,使其对自然怀有深切的感恩。但较多的自然灾害也使日本人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对自然充满敬畏。因此,日本人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对自然的领悟——如果没有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人类就无法生存。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亲近自然,尊崇自然和敬畏自然成为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

一、日本人自然观的表现

日本人一直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与自然的共存。对日本人来说,与自然保持协调、保护自然远远比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更重要。这种自然观渗透于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建筑

日本庭院的设计主要突出自然景观的美,这种美并非自然本身的姿态,而是利用借景的手法搭配池塘、假山、树木和流水,并使用缩景手法,使其呈现出大自然原有的风貌。这种设计将实景的所有精华凝缩在庭院中,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和地面上再现大自然的本貌。“枯山水”是现代日本庭院的灵魂---用石料寓意大山、瀑布,用白砂象征流水、河川、海洋甚至云雾[2]。与西洋学中重视几何图形规则的美相对,日本庭院是将外部自然景观融入到庭院设计中的不对称的美。

日本的个人住宅多是独门独院,庭院中种满了灌木、花草和蔬菜。为了与高温多湿的气候相适应,房屋多采用木质结构,柱子和地板也保留木头本身的颜色和木纹。这样一来,既有利于通风采光又避免了湿气[3](P159)。屋顶多设计成陡斜状,并留有小窗,以利用屋顶的积雪防寒。室内和室外设计活动式拉门,一打开则能将室外的景色尽收眼底。与西洋式的房屋相比,日式住宅更亲近自然,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即使是洋式建筑,也一定有铺着榻榻米的房间。榻榻米的使用符合日本四季分明的特征,使房间冬暖夏凉。现代日本人在建筑私宅时,为了美观和保护木材多采用建筑材料或瓷砖贴面,但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木质的屋顶、地板、梁柱和隔断等,无不散发着浓厚的自然气息。

(二)服饰

日本人对于能称得上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和服,要求从穿着季节到花纹图案与自然保持一致[4]。和服的颜色随季节变化,春夏以红色、粉色和白色为主,秋冬则采用蓝色、绿色等较深色调。图案多与自然息息相关,春天在和服上常能看到樱花、杜鹃花和桃;夏天则是向日葵、蝴蝶和贝壳;秋天是红叶、和葡萄;冬天以雪和梅花为主。由于全年雨量充足,日本成为世界上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因此日本人对植物的依存度很高,所以制作和服时多使用麻类和木棉等材质。经常在夏季穿着的“浴衣”的一大优势就是采用棉布质地,透气性好。

(三)饮食

众所周知的“日本料理”是日本的独有菜式,讲究五色五法五味。五色是指白黄红蓝黑,五味则指酸甜苦辣咸,五法指生煮烤炸蒸五种烹调方式[1](P87)。四条隆彦在《日本料理做法》中称:“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美味不应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他进一步解释说,每一种食物都有它本身内蕴的真味,只要将这种真味不借助火工或尽可能地少借助火工、不借助调料或尽可能地少借助调料开发出来就是上好的厨师了。若要添加一点风味的话,大抵只能在不损坏食物材料本身所含有的香味的原则下进

行[4]。由此可见,使用新鲜的食材少调料地烹调,是日本菜的重要特征。以“生鱼片”为代表的生冷食物是日本特有的文化,而且日本人讲求吃鱼的季节性:春季吃鲷鱼,初夏吃松鱼,盛夏吃鳗鱼,初秋吃鲭花鱼,秋季吃刀鱼,深秋吃鲑鱼,冬天吃鲫鱼。这一点说明日本菜不仅善用材料的原味,更注重春夏秋冬的季节感和材料的季节性。

日本人常常将糕点做成动植物的形状,并以植物命名,或者用树叶装饰,使之赏心悦目。比如樱叶饼,不仅用樱花树的叶子来包裹,做面饼的粉也被染成樱花的粉红色。

食物之外的餐具的使用在日本也被赋予了极强的美感。从颜色、形状、材质上都要迎合季节的变化,并在装盘后点缀树叶、萝卜丝、等[5]。

(四)艺术

日本文化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感,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地亲近与接纳自然,尽可能地排除人工因素,以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本身的美。这种观念无论在茶道、花道还是俳句或文学作品方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对茶杯、茶具、茶室的摆设、茶亭的鉴赏及主客之间的情感交流。集大成者千利休将茶道的素养归纳为四规,即和静清寂。“和静”主要指茶会上主客彼此的礼节,“清寂”则专指茶室茶亭清静闲寂的气氛[3](P156)。

插花并非只是将自然中的插花素材剪下以供装饰,还融合了一种艺术理念,即运用自然的容姿风采,或者在插花素材的组合上贯彻天地人的形式,将花草固有的自然形态完美地展现出来[1](P249)。

俳句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风月为主要咏诵内容。而作为俳句灵魂的季语的出现更是日本人自然观的直接体现。其鲜活地展示了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情,山川草木的优雅风姿,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以及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微妙的心理变

化[6]。

在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中,得到深刻描绘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草木的千姿百态,反映出主人公生活的情感波澜及不同男女的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自然与人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室町时代世阿弥的《风姿花传》、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以及镰仓时代兼好法师的《徒然草》,也都对四季变化表现出了纤细和多彩的感受性。

(五)语言

日本人的自然观更为显著地体现在其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吃饭前「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的使用,表达了日本人对神、对自然和对食物的感激之情。谈到与自然相关的事物时加敬称更是日本人独有的特点,如お山(山)お水(水)的使用,无一不体现出日本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7]。日本人与他人的寒暄往往从天气状况开始。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今天天气不错啊)いい天気になりましたね。(天气转好了啊)等。日语中大量拟声拟态词的存在,更与日本人酷爱大自然的天性有关。其使用使日语在发音时犹如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增加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ニャーニゃー(猫叫声),ワンワン(狗叫声),ザーザー(雨声)等词汇。必须提到的还有两个单词,一个是「初物,即谷物蔬果等在收获季节第一批采摘的物品;另一个是「旬物,即正值收获季节的食物,也就是中文里所指的“时令菜”。日本人认为「初物和「旬物的食材未被加工,保留了自然的风味,所以最为鲜美。

二、我国环境现状

以上所述的日本人的自然观,成为日本国内环境良好的先决条件。我国人民在对自然肆无忌惮的破坏过程中虽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却无法抵御人口的过速增长和对环境的无序使用所产生的种种威胁。

(一)大气污染严重

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监测的468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有227个,占48.5%。全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严重的空气污染使我国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同时对我国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仪器设备并造成森林植物大面积死亡。

(二)水体污染仍存在威胁

2011年十大水系中除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水质总体为优,长江、珠江水系,浙闽片河流水质总体良好之外,黄河、松花江、淮河及辽河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水系甚至到达了中度污染的程度。水体污染使得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甚至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室内环境污染严重[8]

自然环境污染固然不可小视,室内环境污染更需要引起人类的关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森林灾害严重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结果,全国森林面积为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20.36%。2011年,主要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为1168万公顷。其中虫害、病害、鼠(兔)害及有害植物发生面积分别到达845万公顷、120万公顷、203万公顷和16万公顷。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5550起,受害森林面积为2.7万公顷,因灾伤亡91人。

(五)外来物种入侵

最新统计,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达500种左右,近十年对中国造成严重危害的入侵物种至少29种,平均年递增2~3种。初步估计外来物种入侵每年对中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达1198.8亿元。

三、适合我国的环境保护策略[9](P152)

日本著名哲学家梅原猛认为,解决当代环境危机,必须彻底放弃征服自然的观念和文明方式,与自然共生[10](P36)。当前,日本社会结构已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类型,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类型转变[11]。日本人认为,自然授予他们无限恩惠的同时,也具有人类无法抵抗的威力。所以无论如何发展技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也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前提。日本人在环保意识中所秉承的这种自然观对中国的环保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在日本,很多地方冲洗厕所用的都是再生水,大多是工厂废水循环利用。加强我国人民环境保护意识,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使用热水时,可以先接凉水用来浇花,洗衣服、马桶或地板;夏季使用空调,每调高一到两摄氏度,电耗会降低10%;去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既经济又环保;面巾纸尽量双面使用;纸张使用后回收使用其背面。

(二)节能减排,优化废弃物处理方式

节能减排必须从生活点滴做起。饮食上拒绝野生动物,以保持生态平衡;居住上充分利用太阳能、雨水等资源,使用节能灯,修建垃圾分类回收站;交通上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回收电子废弃物,其成本一般低于开采自然矿床。

(三)发展循环经济[11]

节能减排、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构筑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四、总结

中国的环境现状已清晰地证明了恩格斯的观点: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日本人对自然的畏惧感以及与自然的融合态度,值得我国借鉴。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处,尽量避免以损害自然界的方式来谋求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丽君. 日本纵横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蒙雪雯. 从日本庭院艺术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J].教师,2009,(18):127-128.

[3]刘笑明. 日本国家概况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张谦. 从衣食住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J].科技信息,2009,(14):514.

[5]姜辉. 日本人崇尚自然的美意识 [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4):47-48.

[6]林娟娟.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人民族的自然审美观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0-45.

[7]赵清华. 崇尚自然的民族——浅析日本人的自然观 [J].日语知识,2001,(4):28-29.

[8]苗得雨,周孝德,程文,李洋.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管理措施 [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1):36-38.

[9]高静. 外国人是怎样环保的 [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10]梅原猛. 共生与循环的哲学 [M].日本:小学馆,1996.

第4篇

关键词:黄柏塬自然保护区;采伐遗留道路;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1998年陕西森工企业全部停止森林采伐,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为了更好的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2006年省政府批准在原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黄柏塬林场的基础上建立陕西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太白县黄柏塬镇境内,地处秦岭大熊猫分布的高密度区,同时也是连接大熊猫“兴隆岭区域种群”和“牛尾河区域种群”的重要廊道。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斑羚、鬣羚、血雉等36种,国家I、II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独叶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等38种。

1 保护区采伐遗留道路的现状

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曾是20世纪70~90年代太白林业局的主伐区,重点出材地,近30a大面积高强度的采伐为黄柏塬地区修建了大量林区采伐道路。现保护区内遗留采伐道路有32条,约160km。其中主要支线林区四级公路有3条,约40km。另外每个较大的沟系均按林区便道的标准修建了岔线,在岔线上又修建了很多临时拖拉机集材道。现岔线29条,约120km(含部分集材道)。当时一条沟内采伐任务完成后,所修便道即被废弃,也不进行任何植被恢复。1998年停伐后,除核桃坪、大箭沟实验区内2条社区支线约20km先后被当地政府改造为乡村水泥路用于生产生活,其他采伐道路均荒废,只用于保护区人员日常巡护监测。

2 采伐遗留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保护区内采伐遗留道路的影响现地调查,以及对2条社区支线、2条主要岔线设置植物样方进行重点调查,初步掌握了采伐遗留道路的现状和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形式,系统分析评价其存在的影响机制与程度,将为今后合理规划保护区道路网络,有效促进道路生态修复打下基础。

2.1 对森林景观的影响

在景观尺度上,散布于保护区内的采伐道路作为一种带状景观,对区域景观格局和生物过程有着深远持续的影响。作为一种干扰体,原有森林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受到破坏,森林中增添了人类现代工业化的色彩,这使路域内形成了一个人文与自然相互影响的景观生态系统。采伐道路经过的海拔落差越大,距离越短,造成的景观破坏越大,有些山体整个一面坡被道路分割为大小不一的条块,导致森林景观小斑块数量增加,这在废弃的先生沟、小南沟、荒草坪西沟等盘山便道中最明显。

2.2 对水土环境的影响

采伐道路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结构、质地等土壤属性。保护区的森林土壤一般有30cm厚的腐殖层,正是这30cm的腐殖层维系了本地区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由于森林采伐与道路的修建,腐殖层遭到破坏,成为完全由沙砾组成的成土母质,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道路2侧山坡水土流失严重,这根本不具备乔木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这也是采伐道路植被恢复异常艰难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道路施工时,一些主体工程遗留的混凝土碎块与水泥砌石,对植被恢复也很不利。

2.3 对森林植被的影响

根据调查,由于采伐道路2侧乔木树种大量采伐,保留母树不足,引起道路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道路两侧20~100m内植被覆盖度普遍减小15%~40%,灌丛和裸地面积比重增加15%~50%。采伐道路对森林植被影响的范围至少在30m,有些地段可以达到500m。

森林郁闭度的减少,导致了道路小气候,迫使植被群落发生变化,道路边缘太阳直射光的增强导致喜光生物种类和密度增加,使废弃采伐道路上明显形成为一种有别于周边植被的道路小生境。在保护区2000m以下,普遍出现沿道路带状蔓延的小面积次生灌丛,发生灌丛化演替的迹象。由于灌木过度生长,导致乔木幼苗幼树发育受到抑制,硬阔树种生存与更新能力下降,先锋树种华山松、红桦与软阔树种则更新能力加强;2500m以上,采伐道路上原有的巴山冷杉林多演替为桦杨林;在有大熊猫活动的秦岭箭竹区域,由于道路周边阳光充足,林下透光度高,秦岭箭竹得以充分发育。

对于正在使用的社区支线来说,道路两侧社区人为砍柴、利用,使植被长期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拓宽水泥硬化的道路,阻碍了植被的迁移扩散与连通性,使道路成为一种无法穿越的物理屏障。这对种群数量较小的稀有物种如红豆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影响更为显著。

由于采伐道路的阻隔使溪流与渗水无法及时排除,结果在某些道路低洼处形成了人工水潭,这改变了原始地貌与自然排水系统。原来生长在此地的植物如冷杉、油松、华山松等,由于不耐水淹而死亡,而一些耐湿植物如柳、木贼、蕨类等开始在积水周边定居;相反,某些道路周边由于得不到水源的及时补充,原有的乔木树种消失,耐旱树种开始生长,一些旱生的灌木大量繁衍。

采伐遗留道路破坏了原始植被,改变了土壤的组成和结构,使生物多样性锐减,原有生态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脆弱的生态群落结构抵御外来干扰的能力非常弱,更容易遭受外来种的入侵。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的区域,外来危险物种一旦侵入并定居,将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2.4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采伐遗留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主要体现道路宽度、两侧森林植被、人为活动的多少以及动物种类上。道路越宽,两侧森林植被越少、人为活动越大,对野生动物的阻隔效应越大,社区支线由于宽度大,车流多,人为干扰强,一些动物有效可利用栖息地减少,无法达到自己的领地,这已成为很多野生动物难以穿越的障碍,这迫使它们主动回避道路栖息地,如大熊猫、林麝、黑熊、斑羚等已很难在社区支线周边看见活动痕迹。对那些活动迟缓的两栖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来说,阻隔效应尤为严重,而羚牛、野猪、獾等受阻隔效影响不大。核桃坪社区支线对于大熊猫栖息地来说更是一种持续的威胁,大熊猫兴隆岭局群与太白山局流受到影响,栖息地破碎化的程度加大。在核心区、缓冲区内废弃的道路上,由于很少有人为干扰,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阻隔效应也最小,对于一些道路上已经恢复的地方,几乎阻隔效应不存在。

采伐道路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对一些生活在采伐道路周边的边缘物种以及其他被吸引过来的动物来说是一种死亡陷阱,某些动物容易受道路上食物的影响在废弃道路上活动而导致暴露,增加死亡几率,如在一些废弃道路上常会发现被猫科等食肉动物猎杀的鼠类、雉类、鸟类残骸。道路对于随季节迁移的野生动物来说具有吸引力,动物常会利用道路,作为迁徙路线如羚牛、斑羚、鬣羚、野猪等。

2.5 采伐遗留道路上人为活动造成的影响

保护区采伐遗留道路多位于缓冲区与核心区,道路极大的增加了人们进入大熊猫活动区域的机会,砍伐薪柴、采挖草药、采摘松果、捕猎野生动物、放牧等造成的干扰因素,使保护区管理面临巨大压力。随着当地政府生态旅游的开发,大量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区,干扰正常的野生动物活动,极易导致环境问题。同时,采伐道路使城市与大熊猫栖息地联系在一起,一旦爆发传染疾病,野生动物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3 采伐遗留道路的建设、管理与生态恢复对策

目前,在保护站与规划巡护哨所之间道路大多损毁,修缮与养护无资金来源,能有效利用的采伐道路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着日常的管理与巡护监测。同时,保护区道路网缺乏系统合理规划,社区支线道路野生动物通道不足,周边人为干扰依然存在。虽然某些废弃道路上植被开始自然恢复,但仅靠森林的自然恢复能力,还远远不足。解决好保护区内原采伐遗留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进行保护区路网规划,充分发挥采伐遗留废弃道路的效益

严格按照国家对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对采伐遗留道路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保护区道路网络。在规划时,应注重道路使用频率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原有的采伐道路网,依据保护工作的不同需要,将废弃的采伐道路改建防火道、护林摩托车道、巡护监测步道,在森林面对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突发事件时能保证护林人员快速进入事发地点,避免或减少损失。

3.2 加强道路的维修与养护

保护区应加强现有社区支线与防火、巡护道路的维修养护,对于实验区内社区使用的岔线,养护工作可以结合村村通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协调当地政府与村委会,制定出可行的道路养护管理办法,逐步建立社区内采伐遗留道路长效养护体系。对于护林防火、野外巡护监测长期使用的采伐遗留道路,保护区应主动承担起养护工作,每年定期在开春、入冬前统一进行一次维修与养护,为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3.3 构建生态廊道,加强采伐遗留道路的管理

对于人为活动较多的社区支线,应选取在没有农户居住,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道路两侧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路段构建生态廊道,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使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具有连续性,促进周边的一些小种群动物间的基因交流,降低灭绝风险。同时在道路上实行半封闭管理,设立检查登记站,设置动物通道警示牌、宣传牌,严格控制旅游人员与车流量,限制车速。对于处于缓冲区与核心区的采伐道路可予以封闭,实行封闭管理;另外,应加强监测与研究工作,及时掌握采伐遗留道路植被恢复程度与野生动物活动情况。

3.4 废弃采伐道路生态恢复措施

对于保护区来说,通行与运输需要已不重要,对已经受损的道路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森林植被,才能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联通性和整体性。废弃采伐道路植被恢复与重建应遵循道路周边自然环境、森林自然更新与演替的规律,因地制宜,多种工艺并用。植被恢复可充分使用道路周边乡土野生乔木、灌木,进行移植造林,通过人工促进与天然更新加快植被恢复程度。

第5篇

摘要:《自然保护概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老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气候

中图分类号:Q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667-05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境内有森林、亚高山草甸、溪流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森林茂密、物种丰富、生物区系复杂,保护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昆虫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初步的昆虫资源考察,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数量、分布还不十分清楚,有关详尽的内容尚需进一步研究。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有学者对徐州泉山、兴隆山、壶瓶山等自然保护区内昆虫分布及多样性与海拔、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研究[1-3],并且对三峡库区昆虫分布格局与生境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4,5],表明昆虫的分布及多样性与生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对昆虫分布与生境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昆虫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对该保护区环境因素对昆虫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保护区昆虫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2 调查方法

2.1 样地设置

按海拔梯度选取样地,每100 m设置一个海拔梯度,总计设置5个海拔梯度(海拔1 200~1 700 m),同一海拔梯度分为阴坡、阳坡。

2.2 调查方法

2.2.1 昆虫群落调查 于2011年7~9月进行调查,每隔30 d调查1次。对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分别进行调查,根据试验地布局采用平行5点法选取试验点,每个标准地选取5个1 m×1 m的样方。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所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未知种类采集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并作记载。

2.2.2 环境因子调查 此项调查环境因子包括坡位(山脊、上坡、中坡、下坡、谷地)、坡向、坡度、海拔、湿度及温度。

2.3 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的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各个处理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在系统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各处理昆虫群落、群落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优势集中性指数,昆虫群落特征指数计算方法如下,以上参数使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环境因子调查记录

7~9月环境因子记录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各月份阳坡温度高于阴坡温度,8月各海拔的温度明显高于7月,且除去生境X总体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的趋势,而8月的湿度明显低于7月;9月温度低于7、8月,而湿度(除生境Ⅰ外)大于8月。

3.2 7月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7月对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的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生境对昆虫群落的各项指标都有一定影响,对个体总数、丰富度的影响较对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大。

综合表1与表2可知,阳坡昆虫数量、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明显大于阴坡。草本层在阳坡生境中,低海拔(1 200~1 450 m)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上升的趋势,在海拔1 445 m处达到高峰后突然下降,而在较高海拔昆虫数量及丰富度又表现为随海拔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总体表现为低海拔偏高,高海拔偏低。在阴坡生境中,低海拔(1 200~1 500 m)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下降的趋势,而在较高海拔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上升而上升的趋势。温度大体表现出随海拔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较高海拔生境X温度较高,可能受小气候环境影响,但昆虫群落的各项指标随温度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湿度在低海拔表现为阳坡湿度小于阴坡,在高海拔阳坡与阴坡的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且湿度对昆虫群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生境I群落的稳定性最高。

灌木层昆虫群落的种数和丰富度都较高的是生境Ⅰ和Ⅵ,物种数较高的是生境Ⅲ,海拔分别是1 200、1 500、1 300 m,表现为低海拔物种数及丰富度偏高;物种数和丰富度较高的生境温度分别是26、21、27 ℃,在温度因素上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物种和丰富度较高的生境湿度都偏低;昆虫物种数量及丰富度的高峰大多出现在阳坡。在群落稳定性方面,生境Ⅵ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

地表层低海拔昆虫丰富度低于较高海拔昆虫数量,在低海拔(1 200~1 500 m)阳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大于阴坡生境昆虫的数量,在较高海拔(1 500~1 700 m)阴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大于阳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物种数较高的在1 400 m以下及1 600 m以上,物种丰富度较大的在1 600 m以上。在温度因素及湿度因素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且相对于草本层及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地表层的物种丰富度较小。

3.3 8月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8月对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的调查情况如表3所示。

综合表1和表3可以看出,在8月生境对草本层昆虫种群的个体总数、丰富度都有一定影响,对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大,与7月的研究结果大体相似。在同海拔阳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大于阴坡生境中昆虫的种类及数量。阳坡生境和阴坡生境,在海拔1 500 m以下昆虫的物种数量以及丰富度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海拔1 500 m以上物种丰富度及物种数大体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趋势。对温度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海拔1 500 m以上温度偏低,而物种数量和丰富度偏高。海拔1 500 m以下温度偏高,而物种数偏低。对湿度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8月湿度较7月普遍偏低,且在湿度因素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生境对灌木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表现为:生境Ⅰ(海拔1 200 m)昆虫个体数量及丰富度最高;温度偏高的生境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更高一些;湿度偏小的生境昆虫的数量及物种丰富度偏高;表现为阳坡生境昆虫数量及丰富度偏高;生境Ⅲ的群落稳定性最高。

生境对地表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呈现出在海拔1 600 m以上昆虫数量及丰富度最高,其次是海拔1 400 m以下;在高海拔温度偏低的生境中,物种的数量以及丰富度偏高,而在低海拔温度偏高的生境中物种的数量及丰富度偏高;从湿度因素、坡向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生境Ⅳ与Ⅸ的昆虫群落稳定性较高。

3.4 9月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9月对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的调查情况如表4所示。

综合表1和表4可知,9月生境对草本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从海拔和坡向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位于阴坡的生境随海拔升高昆虫物种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位于阳坡的生境的昆虫数量呈现随海拔上升物种数减少的趋势。从温度因素及湿度因素进行分析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对群落稳定性分析发现位于阴坡生境中昆虫的稳定性较高。

生境对灌木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从海拔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昆虫个体数量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趋势,但丰富度在海拔1 500 m处最大。在温度因素和湿度因素上也没有呈现出规律性,生境Ⅲ、Ⅴ、Ⅵ的群落稳定性较高。

9月地表昆虫的个体数量及丰富度较7、8月明显减少,在阳坡生境中昆虫的个体数量及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在阴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在同海拔阴坡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稳定性高于阳坡生境。

3.5 昆虫群落数量时间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7~9月同一海拔草本层昆虫的时间数量动态变化(图1)。由图1可知,在海拔1 200、1 500、1 6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时间动态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在海拔1 300、1 4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海拔1 600 m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海拔1 500、1 700 m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昆虫的数量除海拔1 700 m处,其他的都没有在温度较高的8月达到高峰期。

7~9月同一海拔地表层昆虫群落的时间数量动态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在海拔1 200、1 6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时间动态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在海拔1 300、1 500、1 7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海拔1 400 m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地表层昆虫的个体数量动态变化与温度的变化相关性不大。

4 小结与讨论

1)对7~9月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地表层昆虫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阳坡群落的稳定性大于阴坡群落的稳定性;但昆虫群落的数量及丰富度在不同时间、阴坡、阳坡在较低海拔及较高海拔表现出的趋势不太相同。但都以1 400~1 500 m为界,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对于昆虫数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曾提出过4种模式[5-7]包括:①随海拔升高而减小;②低海拔高平台值;③中海拔单峰隆起;④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其中第四种情况比较少见,而本研究中草本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随海拔变化趋势与这四种模式都不大相同。这也说明了生境与群落间互相影响的复杂性。

2)对7~9月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地表层昆虫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昆虫数量及丰富度在温度因素及湿度因素上都没有表现明显的出规律性。一般认为昆虫的种群数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与本研究结果不同,但已有研究表明昆虫只有在适温区才会呈现温度与种群数量的线性关系[8]。

3)对昆虫种群数量时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草本层昆虫群落数量大部分在9月达到高峰,地表层昆虫群落得数量大部分在8月达到高峰期,所以昆虫群落的数量并不都是在温度较高的8月达到高峰。

4)本研究仅对一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生境对昆虫群落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需要多年连续调查研究,故所得结论难免有不妥之处,其调查分析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丁梁斌,胡长效.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62-67.

[2] 张红勇,杨宝生.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初探[J]. 甘肃林业科技, 2005,31(3):25-26,46.

[3] 皮 兵,袁 巍,程宁南,等.海拔高度对壶瓶山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6):57-59.

[4] 刘 晔,沈泽昊.长江三峡库区昆虫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J].生态学报,2011,31(19):5663-5675.

[5] LAWTON J H, MACGARVIN M, HEADS P A. Effects of altitude on the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insect herbivores on bracken[J].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1987,56(1):147-160.

[6] RAHBEK C.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 of species richness: A uniform pattern[J]. Ecography,1995,18(2):200-205.

第7篇

一、引言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当,就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环境和资源危机。因此,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首先要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确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育,但不少地方也存在利用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的现象,这加剧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对植物的影响

火灾是植物最大的威胁,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烟头、野炊等均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踩踏除了会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群落的演替,造成植物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变化。另外,游客的采摘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掠夺式的采摘往往会使这些物种濒临灭绝。同时,游客的进入还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游客的进入,打破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增加了它们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它们的繁育,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比如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曾经在河滩灌丛常见的鸟类、兽类以及爬行动物等,有些如今已难觅踪迹,一些物种甚至开始向外迁徙逃离。游客的投喂,改变了动物的觅食习惯,降低了物种野外生存能力。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驱使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对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土壤的影响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的踩踏会引起地表、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和活力、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区内酒店、餐馆等场所排放的废水以及水上娱乐项目产生的尾气、燃油排放和游客丢弃的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由于水体清理难度大、自我修复速度慢,因此很多污染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五)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服务设施和车船的废气排放。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固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保护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个别保护区甚至开设了野炊项目,这不仅增加了火灾隐患,也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六)对景观的影响

一些保护区完全不顾保护区环境承载能力,大量兴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由于旅游道路的开发建设,人为形成了很多干扰廊道,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保护效果。有些保护区甚至违规建设索道,大面积炸毁山体,严重破坏了区内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纳入法制轨道。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任何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再建设。对环境破坏大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对环境保护者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严控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在旅游开发前,应先对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控游客数量。应定期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保护区环境的破坏。

(三)加大环保宣传,倡导文明出游

利用一切媒体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保护区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融入环保讲解的内容,帮助游客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调,深化综合治理

要加强旅游、林业、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以便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度。建议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