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配音戏感技巧范文

时间:2023-10-12 09:39:03

序论:在您撰写配音戏感技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配音戏感技巧

第1篇

首先,配音时要有正确的呼吸方式。配音员的呼气状态与日常的呼气状态有明显的区别,日常生活中吸气后随即自然呼出,而配音员在呼气时要求均匀、平稳,能够自如地控制,呼气时用上腹部往上提的感觉把气带上来,要感到胸部、两肋、上腹部都在柔韧有力地帮助推动气息。为了使气息有力度、有节制的慢慢呼出,原则是呼气时保持吸气的感觉,胸廓、两肋以及上腹部要轻轻地挺住,而不要使刚吸进来的气马上都撤出去。也就是说要有意识的控制已经处在收缩中的吸气肌肉群。两肋及横膈不要马上收缩,以便维持胸廓的扩大。注意两肋的扩张感,两肋一松,腹肌无力,气马上就呼尽了。同时后颈挺起,解放喉部,软腭用力提起,打开槽牙,下巴放松。要控制呼气量,呼气量过大,气息便保持不住,很快就会耗尽,且由于声带受到强气流的冲击易产生疲劳感,声音不能持久,播出的稿件生硬。

其次,配音员要有持久的气息控制能力。配音员的配音是一种要求独立创作的工作。播出的稿件多种多样,长短不一,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不等,最长的需要播一两个小时,播长篇的稿件时要求声音由始至终保持一定力度,不减不衰,从容不迫,这就要求对气息有持久的控制能力,要做到: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挤不僵,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播起长篇稿件时势必是前半部分还从容,后半部分却越播越弱,到最后有气无力或是声嘶力竭,这显然是创作的失败。

配音员要能做到快吸慢呼,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补换气。配音语言,一般句子长度比口语长,结构比较复杂,间歇比口语少而短。要把每个句子播得完整而有层次,就需要按照句子结构用气,绝不能因气不够用而停下来吸气,这样就破坏了句子的完整性,影响了听众的收听。因此,要求配音员呼气的持续时间要尽量长,而且要掌握在句子进行中补换气的技巧。补换气可以通过偷气、抢气、就气三种方式来完成。比如:“在日常中所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示的面貌。”这句话中的并列成分要分组换气,不能一个顿号一换气,也不能一口气憋到底。

配音员能在相当幅度内对气息作细微的调整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对气息的控制达到收纵自如。要求对气息的强弱、徐疾能有相当幅度又细致入微的控制。配音员必须学会下意识的控制气息,要依情取气,即依照感情的发展变化决定换气的位置、方式、进气量等等。

第三,配音时要求做到短时间无声吸气。要求配音员能作较长时间的呼气及保持一定的气息压力,吸气量就必须比平常大一些,吸气速度快一些,配音员依靠话筒传声,话筒灵敏度高,很容易混入吸气的杂音。而吸气杂音多,会给听众不从容的感觉,甚至会使听者厌烦。因而,配音员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吸气无声。

第2篇

每场演出后,导演王翀、制作人李逸以及剧组其他人员站定在剧场中间,早已准备好回答种种质疑、建议、批评,一则阐释自己的作品:你有看不懂的自由,我有自圆其说的权利;二则当然也更想听一下观众对这部颠覆话剧之作的意见,毕竟这是他们此次“戏剧新浪潮”的首部亮相之作。

这样也叫话剧?

当观众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导演王翀做了一个很标准但饶舌的回答,“它的魅力就在这儿:一方面既不是电影也不是戏剧,另外一方面既是电影也是戏剧。”其实王翀听出了问题真正表达的意思,“暗含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的戏有什么魅力呢?你没有魅力!”但“在我自己眼里就全是魅力,太多魅力”。

王翀所说的这个魅力一部分在于,观众看到、听到的镜头里的画面、音乐音效都是属于现场的,11场演出过后,他们自己什么东西都留不下来,而这就是戏剧的魅力。他甚至提醒观众,“你已经能感觉到这种新鲜和刺激,可是不自知也不愿意去承认。”

但除了满场乱跑的4台摄像机和大银幕上被即时剪辑出来的故事画面,还有很多细节能看出这部戏的“电影诉求”一样明显。尽管小剧场演出并不需要麦克风也一样能听得清楚,但《雷雨2.0》里大提琴、钢琴的演奏和演员个人,都加了麦克风同期声收音,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专属于电影的质感,让声音从喇叭里出来再进入观众耳朵;他们坚持配音台配音……这些细节贯穿了《雷雨2.0》的整套结构, “必须得经过一道媒介它才能像电影,说白了就是必须得有这个电流声和喇叭声才能有电影质感。”

不要揣度这是他们投机取巧的方式,最困难的还正是剪辑。不像是真正的电影剪辑——所有东西都拍完后在剪辑室里控制那精确到毫秒的镜头,《雷雨2.0》的现场剪辑师杨帆要完成的是拍摄当中剪辑,不仅需要配合整个团队,还得保证剪辑出来的镜头好看不冗余。尤其在镜头设计上,要有平拍还要有俯拍实现起来并不简单,所以必须有两组甚至三组演员同时活动。坦白地说,剧组排练“所有的精力都是用于技术上的磨合,但这种戴着脚镣跳舞本身给了大家巨大的”。

不过,如果场面混乱到观众连到底把视线指向哪里都搞不明白时,这个演出究竟是什么形式什么名号都已经不太重要,电影也罢,戏剧也罢,起码的代入感去哪里了?

沉浸、代入的观感是后话,“观众到底该看哪里”,对这个问题王翀的解释是,“应该看哪里绝对没有标准答案,观众自可各取所需,这也是本戏的意义——开放。”所谓“2.0”的意思,“就像你今天在现场看到的这个东西一样,有拍戏还有演戏,有拟音还有配音,有演员的表演还有对表演的解构,总之,有海量的内容可以供你选取。有微博体验的观众应该对无限的文本有接受能力,如果觉得跟不上我的戏,只能说你沉浸在传统话剧的套路里不能自拔。”

真作假时假亦真?

观众想要的沉浸感正好是王翀选择这种形式来排演话剧刻意抵抗、摒弃的东西之一,“那是现实主义戏剧的观演关系,希望观众沉浸在戏剧假构的世界里,最后接受它的意识形态,其中是有强烈政治需求的。”

而《雷雨2.0》在刻意远离对话、远离舞台幻觉,告诉观众“我现在是在演谁”,以及“这一台演出都是假的”。舞台似乎每个时刻都在告诉观众:我们就是在演、在拍摄、在布妆,全景展示了传统戏剧营造假象的全过程。

但是假的同时,《雷雨2.0》力求呈现另一种真,王翀的解释是,“其实每一代的艺术家头脑当中都有一种新的真实,我们希望在这个作品里创造另一个真实,和他们那种现实主义完全不一样的真实。”《雷雨2.0》舞台上每一个布景、道具、发型等的细节都追求“一种变态的真实”,比如,鱼缸里是活鱼,大哥大是1989年摩托罗拉的一个型号,冰箱是1987年的,型号BC160……

给全剧所有角色配音设置的那两个配音演员,就是希望远离话剧口腔式的表演而故意分离出来的部门,“不仅满足了刻意去呈现配音的目的,也暗合了电影艺术特有的手法,电影演员表演的时候更多是眼神流转的姿态表演,配音在其次。”

如果传统戏剧能打动观众的是演员流畅的表演,那么这部《雷雨2.0》里,其他技巧也是演员的表演之一。这样的尝试从表演上来说对戏剧演员要求更高,必须像电影演员那样,有迅速进入下一场戏的能力,因为他们时而是派对达人,时而又是手术医生。更挑战的还在于,除了会演,还得学会装拆台、装拆灯、换场等等,戏里每一个演员都有第二职业,执行制片或者摄影师、摄影助理、道具等等。王翀的意思是,对演员来说,应该有更多的职业能力。

被解构的为什么是《雷雨》?

如果不是拿被誉为现实主义戏剧经典的《雷雨》开刀,大家的反应也不会这么茫然和激烈。或者说,王翀看中的就是《雷雨》被赋予的“经典”的帽子,“一招制敌”,告诉你现实主义才是最假的,告诉你什么是真的。

其实,创作者先生本人并不喜欢《雷雨》,他极少去看排练和演出,理由是“它太像戏了,剧本本身已经是一个完整圆满的世界”,尤其是他看过一次公演后,直言“我很失望”。不过王翀的改编取得了女儿万方的授权,且每一场演出都会支付版税。

《雷雨2.0》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的中国,“柏林墙倒塌、苏联开始解体、戈尔巴乔夫获得诺贝尔奖、日本战犯天皇过世,而中国,人们开始远离公共空间和政治空间,退回到卧室、床上和自己的身体里。而在个人的身体史里,女性是必须屈从于男权秩序的。”如此一来,新戏里保留的主要角色只有周萍、繁漪和四凤,以及《雷雨》原作的女性主义视角。除了时代命运被舍弃之外,王翀甚至忽略了原作里的定性,“因为这个时代里,这些都不再是主题。”

剧中的所有台词没有一个字是自己创造,全部来自原作,但都已被拆解:周萍对四凤所说的情话被用在了繁漪身上,周朴园逼繁漪喝药的台词则成了“派对上的人”相互劝酒的词。另外,因为运用了原作的大量舞台提示,所以更像是一个电影诗歌文本,而不是戏剧文本。尤其是当宫哲饰演的四凤沿着即时搭建的柜子攀爬到最高处“飞翔”时,达到了王翀希望的“画面感很强的诗意”,当然,王翀说,“你可以不认为这是‘四凤’。”

其实在戏里,繁漪与四凤不过是两个恨嫁的女人,所以他选择《雷雨》,还因为原作的女性主题和王翀作品一直以来的女性主题一致:女性在男权秩序之下的无从选择和必然的命运悲哀。他曾经的作品《阴道独白》、《中央公园西路》等都有强烈的对男权政治的批评和对女性命运的关心。

戏一开始的时候繁漪说,“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我想我是喝够了”(原作里是说不爱喝药的),就隐喻了男女之间劝酒的性别政治。这部戏里还有一个情节:男性试图说服女性开门然后进入,但镜头一直“锁”在屋子里游走思考是不是开门的女性身上,“这个视角的选取,也是反传统的一种。”

他要革了话剧的命?

“毫无疑问,《雷雨2.0》就是一部向传统告别的野心之作”,说出此话的王翀一副话剧革命者的姿态。王翀的革命心理还是基于对传统中国话剧口腔式表演的不满,所以他要“打破靠语言推动情节发展的窠臼”。

王翀之前所有的作品都是翻译西方的文本,但是要做中国戏剧的颠覆,就必须从中国自己的戏下手,“希望告诉大家这么一个文本能够做到何种程度上的导演、表演的创新。”

但这不是王翀第一次做这样的“新浪潮戏剧”,去年6月在同一个剧场演出的《中央公园西路》也是有4台摄像机作为演出部分,只是这次更大胆,“《中央公园西路》的结构还是遵从了原来的对白式的叙述体,但是在《雷雨2.0》里,把对白量降到最低。”

他将自己这种“似电影非电影,似戏剧非戏剧”的尝试称作“新浪潮戏剧”,“小剧场戏剧的发展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探索戏剧到90年代先锋戏剧,后来所谓的新锐戏剧基本上是一个空壳子,所以在探索新戏剧的方向上,我是有能力提供一个问号和惊叹号的。”

第3篇

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谈谈配音演员在经过严格的表演及语言基本功训练后,如何较快、较熟练地掌握配音艺术。

忠实于原片风格

影片的风格取决于导演的风格,导演在影片中表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而导演的风格则需要演员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配音演员是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形象基础上进行语言再创作,可以称之为语言的二度创作,必须忠实于原片的风格、时代气息、国度差异与语言习惯等。

配音演员的工作周期短,接触的人物形象多,可以说是两三天换一个新面孔,在性格、类型和年龄跨度上差异很大,绝无雷同,而且这些人物又是出自不同导演之手,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且有着不同表演风格的演员扮演,这就要求配音演员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影片风格,主动去贴近所配人物的形象。

配音演员首先要弄清楚影片是国产片还是国外片,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演员的表演风格是生活化还是戏剧化的,这都将直接决定配音演员的语言风格,比如同样是国产戏,有反映大城市生活的,也有反映偏远山村生活的。而在大城市生活中,有反映知识分子、学生、干部生活的,也有区域性较强、地方色彩较浓郁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例如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要运用老北京人的语调、语气进行配音,使观众看了觉得熟悉亲切,地方色彩鲜明。如果把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戏如《骆驼祥子》《龙须沟》的语言换成字正腔圆、四声规范的标准普通话,那么影片也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

提高配音质量

要提高配音质量,需注意以下六大要诀:

配音的语言松弛

与舞台上的要求正好相反,后期配音要松弛自然,因为话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不必要求音调与音节的伸展,也不要刻意追求音色响亮清甜,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失真,因此声音状态应依照自然生活。

演员在舞台上演话剧的时候,对台词语言适度夸张是为了使后排观众听得清,因此演员常常会把字音加强、拉长、提高,强调语音共鸣、吐字咬紧、音量放出。但是在录音棚里有不同的要求:一切恢复到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上,这时话筒及调音台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丁点夸张都会带来不真实的效果,这就是影视与舞台艺术在台词创作上的根本区别。

配音的声音控制

用松弛自然的生活语言并不代表废除基本功训练,松弛自然不能失去控制,不能四声混乱,不能吐字含混,必须要强调语言的分寸感,注意语言的规范,有时还要比生活中收敛。

有人会问既然要恢复到生活真实的状态上,那就别练基本功了,但这就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我们说的自然松弛是相对舞台剧而言,并非退回到原本的自然生活中去,如果演员吐字不清或地方音四声混乱或发音位置不佳,分辨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等等,甚至连逻辑重音也不懂,怎么能胜任配音工作呢?事实上,配音中所谓的松弛自然是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听众找不着人工雕琢的痕迹,这就像照明师在摄影棚里用很多灯打出一个自然光的效果,是自然的艺术、艺术的自然。

配音前的材料准备

配音前,演员必须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掌握原片的思想内容,认识原片的风格体裁,分析原片的语言特征,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还要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

再好的演员也不能拿过词来就念,即使你朗诵水平很高、声音很好,也得和其他角色搭配。配音演员的创作过程同原片中的演员一样,要熟悉剧本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风格流派,以找准配音创作中的主心骨。即使是历史剧,不同的导演可以导出不同的风格样式,不同的演员也会演出不同的特点,只有通过认真调查,有了丰富的材料准备,才能准确生动地为原片中的角色配音。

配音时的话筒位置

话筒是语言创作的工具,配音演员应学会驾驭话筒。话筒距离远会造成声音虚空,距离近则会造成声音厚重。若大声疾呼应远离话筒,若窃窃私语就应调近距离,平时以一尺为最佳距离,特殊效果须特殊处理。

一般人认为话筒的位置是由录音助理负责摆放的,似乎与演员无关。其实不然,话筒是死的,人是活的,配音演员若是前后左右摇晃,话筒摆得再好也没用,因此,配音演员必须同录音组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在舞台上说悄悄话要用气把音顶出去,让观众都能听见,可是在录音棚里就不行了,不仅不可以大声说悄悄话,有时反而要比生活中的发音还要收敛。因为有了话筒,只要距离合适,多小的声音也可以放大,甚至连轻抿嘴唇和用鼻子呼吸也会传出音效来。

配音时的心理调整

在理解原片的过程中,配音演员应先从角色的行为模仿入手,然后跟踪角色的思想行动由表及里、由内及外地推敲,把握行为逻辑和语言特征,沿着这条途径进行再加工,形神兼备才能有语言生命。

配音同演戏一样,要一切从角色出发,配音演员还要向片中的角色演员靠拢,任何企图表现自己嗓音洪亮、技巧超群的杂念都应抛弃。因为荧幕上已经有一个形象在演戏,你只能顺着他的行为逻辑去配音,就连音色、哭笑声都要模仿,只有把你变成了他,才能实现第一步的形似,即使原片角色的演员在表演上有公认不合理的地方,你也要为他合理化,用你的语言去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备。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你才能配出有生命、有性格的语言,才能防止声画不贴。

配音时的空间意识

第4篇

一句普通台词连续重复五遍,有些奇怪。但是,当你明了此时正身处影视剧后期制作的录音室内,便会恍然大悟。为了达到最佳声音效果,在这里,不断重复,不断调整,是常态。

位于一间普通小白楼,占据三层的录音室,每日工作颇为忙碌,负责人说道:“这几个录音室,很少有空下来的时候。”探班当天,右边是高希希《楚汉传奇》的声音制作,而左边正进行的是电视剧《推拿》的同期声补录。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同期声不是现场收音吗?怎么还用补录?同期声录音这种形式,对于拍摄现场的环境以及录音师的技巧都是要求颇高,常因环境的限制而造成瑕疵,导致声音大小不—或者模糊不清,所以也需要后期补音。那在补音过程中,是怎样的流程?演员如何操作?导演又起着怎样的作用?以电视剧《推拿》的后期声补录为例,——说来……

流程,事前甄选——多方合作 集体作战

同期声补录,相比后期统一配音,工作量稍小,演员只需要重新对部分场景进行配音,但同样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导演、演员、录音室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其中,每一环节缺一不可。同期声补录,更像是“查缺补漏”,修正同期收音的瑕疵,以达到最佳效果。在确定补音之前,负责声音制作的录音室相关人员,会将发现声音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具体标出问题所在,包括哪一集哪一个时间节点。最后,将其汇总,再联系剧组负责人,与其沟通确认。剧组的相关负责人确认后,再将其发给导演与演员,确定时间,进棚补音。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在录音室内,一般都会有一台电视机,上面播放的是剧内相关情节,便于演员回忆当时的场景,而需要补录的台词,也会提前给演员。正式开始之前,录音师会先放一遍声音,让演员熟悉台词,了解何时插话与配音的速度。在补录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长的台词,很少能一次就过,需要磨合两三次,演员才能掌握比较精准的节奏。

导演,运筹帷幄——康洪雷:“最担心演员回不到当初的拍摄情境”

补录还需要导演?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除了演员,导演是最了解人物角色以及台词语境的人,他需要在录音室外“坐镇”,对演员的配音做出判断,在语态与语速方面看是否与情节相符。同时,如果演员把握不好情绪,导演还需要做出指引,帮助其培养情绪。在电视剧《推拿》补音过程中,导演康洪雷基本上是在录音室全程跟进,尤其是补录工作量较大或者是主要角色的配音,甚至会一同熬通宵。在演员正式进录音棚之前,都会与导演有一个短暂的沟通,确认需要补录的地方。“最担心演员回不到当初的拍摄情境,尤其是要说方言的话,没有那个语境,怕说出来不对味儿。”

演员在录音室内,康洪雷会通过麦克风与演员随时沟通,“语速慢一点”、“注意要带着伤感”……这是导演康洪雷经常重复的几句话。尽管有时他只是在外面听着,但是脑子也时刻在运转,不亚于现场拍戏。“补音,也是对演员能力的一种挑战,有的演员非常聪明,转向非常快,能迅速再次回到当时拍戏时的语态与语速。”

演员,原景重现——张国强:最大挑战是南京普通话

在补录过程中,对于演员最大的挑战,是再次理解角色的心态,找到与情节相契合的语态。所以,工作中,张国强感觉最困难的是方言,因为剧中,身为东北人的他,说的是南京普通话,“拍戏的时候在南京,周围的环境让你很容易说出南京味儿的普通话,但是已经拍摄完毕一段时间,最近我拍戏叉在大连,所以很可能说不出那种味道了,一会儿,我得时刻注意不能有东北腔。”

刘威葳:“当时这话怎么说的”

当天录音棚,除了张国强,还有一位从剧组匆匆赶来的演员刘威葳,目前她正在东北拍摄新戏《遥远的婚约》,“现在那边的气候特别冷。”刘威葳说道。而现在,她需要从另—个角色走出,进入到她告别几个月的盲人推拿师“小孔”,“好多情节,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怎么演的。现在再配音,生怕找不到感觉。”看到电视机中播放的画面,刘威葳笑着说:“好像看一场回忆,看着画面里的自己,有时感觉好奇怪,”

【知识百科链接】

第5篇

他所塑造的形形的人物形象,影视剧作品的巨大的社会反响,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成功甚至还延伸到了他的戏剧和配音事业中。

人们对于黄渤的关注,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他那与传统标准并不相符的外形,和他取得成绩之间的巨大“反差”。一个,是他参加创作的电影作品获得的超高票房收入,正在不断创造着新的纪录。其实,这些都还只是外在的表象。黄渤的表演之道中,蕴含着许多“学问”,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精神”。

黄渤擅长扮演气质另类的小人物形象。他的演技棱角鲜明、注重细节、表现力强,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强烈的戏剧化处理,有利于迅速在观众中建立认知,为人所接受。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作品的态度,对于形体语言的充分使用,形成了黄渤表演的三大特点。

对于生活的理解,既是指我们所处的生活,也是影视剧所制造的生活,更是观众期待视野中的生活。对于这三重生活,他是懂得的。从基层生活中,黄渤汲取出了许多容易被人忽视的宝贵营养,将其运用转化,使用在自己的表演中,既典型,又独特,并且和观众具有天生的亲近性。他在《上车,走吧》中扮演的高明,《铁人》中扮演的赵一林,《101次求婚》中扮演的黄达,都是活生生的平民百姓角色,混合着小人物的善良和劣根,和那么一点有趣的独特性,这种“接地气”的存在,最容易引起当下观众的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同。

对于作品的态度,则体现在面对不同作品、不同创作团队的艺术追求中的灵活性。这种灵活不是迎合,而是寻找自己的最佳定位和策略。和黄渤合作的导演以及团队,大多个性极其鲜明。如宁浩,如管虎。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中,黄渤扮演的黑皮、耿浩,对接作品黑色幽默的整体气质,充满讽刺性和夸张变形。在管虎《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中,黄渤扮演的牛二、牛结实、痞子,既有游戏感,又有强烈的朋克色彩。黄渤的表演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擅长将弱势心态转化为强质风格,可以迅速树立起导演们在“这一部”作品中急需的“这一个”角色。

戏里戏外,艺术,都有一本总谱。

充分使用形体语言,是黄渤表演的一个秘笈。人们往往注意到黄渤丰富的表情,容易忽视他在形体方面广泛而多样的设计。几乎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有着黄渤专门“秀”形体功夫的段落。或为舞蹈,如《假装情侣》;或为奔跑,如《人再途之泰》;或为出乖,如《厨子・戏子・痞子》;或为另类,如《杀生》。在这些专门段落之外,他的形体设计感也很强,如步态,如手势,如体势,如节奏;即使在《大灌篮》《爱情呼叫转移》等客串演出的影片中,黄渤也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创作的机会。黄渤擅长将专业的设计糅合在生活化的表象之下,故不留痕迹,为观众广泛接受,专业技巧犹为老道。

以上种种的支撑力,是演员本身从容的心态。这是难得练就的宝贵力量。

黄渤的成长,经历了社会实践和院校教育两个方面的培养,形成了一种“优化配置”。投身影视剧创作之前,黄渤曾经是一名歌手,也是兼职舞蹈教练,广泛接触了方方面面凡人社会生活。丰富的社会实践锤炼了他的表演技巧――许多技巧将在未来新的平台上得以施展――也使他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汲取了充足的营养。这些,都是一个演员重要的专业基础。后来,黄渤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配音方向大专班。这个班是3年学制,实际学习时间和本科几乎一致。在专业院校的学习,使黄渤正式进入了科班系统。社会实践和院校教育,宛如武侠小说中的剑宗和气宗,综合在一起,能量便不可低估。

生活的烙印,艺术的烙印,打下了。

黄渤非常善于掌握职业之道。在出道作品《疯狂的石头》中,黄渤扮演的只是众多的出彩角色之一。但是,黄渤是最好的利用了这部影片成功的“后效应”的演员。他的发展战略是,不挑挑拣拣,有戏就上,以数量求质量,寻找新的成功点。数年间,黄渤演出的电影超过30部,在华语电影界基本上名列第一,很快,产业的回报纷至沓来――广泛的曝光,使得黄渤迅速将初建的优势转化为胜势,依托《疯狂的赛车》《斗牛》《杀生》《人再途之泰》《西游:降魔篇》等优秀作品,最终确定了在演员界的地位――此时,谁还会记得他参加过的那些一般化的作品呢?这种和“精品路线”相反的发展思路,显得更加脚踏实地。

这个事实似乎说明,中国电影,尚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时代。

电影,本身就是工业。

第6篇

去年夏天,她出现在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偶像剧《夏至未至》会现场,宣布将出演女二号“遇见”,这个角色在剧中是郑爽所饰演的“立夏”的好闺蜜,同时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的独特角色。《夏至未至》作为2017年最受期待的偶像剧,将于今年暑期在湖南卫视播出,夏梓桐版“遇见”定能以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瞩目,大有看头。

BM:在你演过的角色中,哪个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

X:我和杨坤拍的《冠军的心》吧,那个电影没法儿印象不深刻,头发都剃光了,剧情忘了我也不能忘了这回事。熟悉导演刘奋斗的人,都会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跟他一起工作学到了很多。整个故事是原创的,也是他写的,可能他才是这个故事最核心的人物吧。

BM:你在动画电影《龙之谷:破晓奇兵》中为女巫拉卡奇配音,觉得配音是怎样一种体验?有趣吗?

X:其实这个电影不是我配音的唯一一部电影,只是上映的就这一部。说实话我的声音听着挺粗犷的,但是也能变换其他音色。我特别喜欢配音,我觉得我在配音上比做演T有天赋,很有意思。

BM:拍戏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觉得特别崩溃的?

X:特别崩溃倒是没有,拍戏呢,有时候可能有些身体上的苦,但是,你要是觉得这个角色很好,这些就不存在了,转换成动力就会很享受。

BM:你是入驻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最年轻的演员,当你看到自己的蜡像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X:说真的,照片拍出来其实不太像,但我看见那个蜡像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我觉得它给我一种仪式感,我不能永葆青春,但它帮我永葆了。

BM:当时做蜡像花的时间长吗?

X:特别长,他们是手工量制,不是说像拍电影的时候我们做的人体扫描,3D扫描一下就行了,这个就真的是拿尺子量你的瞳孔直径、耳朵宽长......完全手工量制,所以耗费的时间和人力就特别多。

BM:新版《射雕英雄传》中你饰演的是“傻姑”,挑战这类角色有什么难度吗?

X:别人都觉得“傻姑”这个角色挺难演的,不过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我发现演这个角色就是要你抛开一切以前熟知的表演技巧,因为她没有逻辑,所以你可以跟所有人的节奏不一样,你节奏越不一样就越对。

BM:从出道以来你一直活跃在电影圈里,这次参演了电视剧《夏至未至》?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X:感受就是得多拍电视剧,电视剧还是吸粉儿。电视剧的篇幅长嘛,对演员来说会轻松一点,有足够的时间去丰富这个人物。郭敬明的小说,情感还是很细腻的,不像一些家长里短的戏,细节细腻到生活中,它是细腻到情感里头。

BM:在《夏至未至》片场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吗?

X:我们在厦门拍摄,当时遇到台风了,很吓人,整个厦门都封路了,我们当时演的都是高中生,平时都骑单车,台风到来时就看见单车被台风卷着在空中飞来飞去的。

BM:在演艺圈有没有特别崇拜的艺人?

X:周迅吧。说真的我觉得大部分演员都是在靠努力吃饭,有很多好演员都是这样的。但是有天赋的演员非常少,周迅就是有天赋,真的很羡慕,因为这个是老天给的。

第7篇

1988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以后,张涵予选择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在1995年之前,张涵予几乎没演过什么电影、电视作品,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译制片配音上。

那时候中国有两个专业的译制厂,一个是上海译制厂,一个是长春译制厂。长春译制厂主要配前苏联、东欧那边的电影,上海译制厂主要配欧洲电影。

张涵予头一回听人家配音感觉非常震撼。他当时也非常小,完全不知道是外国人在说话,还是中国人在说话,尤其是见到邱岳峰先生的现场工作之后。于是,邱岳峰先生成了张涵予的一个目标。后来张涵予到了央视译制组,他打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个事业、献给话筒、献给录音棚。

张涵予善于模仿,他喜欢反复背电影台词、琢磨配音语气,“那时看《追捕》,就被唐塔医生的配音吸引了,回来就学,忽然有一天自己觉得很像,朋友也觉得像。”从模仿开始,张涵予走上配音的路子,最牛的是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除了男主角,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他一人全包。“我最满足的一个角色是《沉默的羔羊》里给安东尼・霍普金斯的配音,很过瘾。”

凭着得天独厚的磁性声线,张涵予很快就因在一系列大片中的精彩配音表演而成为配音界的一线当红小生,当时中央译制厂和上海译制厂都想要他。“我们团长给我摆了很多去和不去的利弊,我分析了一下,后来还是决定不去了,就在我们团好好干。”

张涵予从小形象思维好,逻辑思维差,到现在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他把这归咎于爸妈硬生生把自己左手吃饭的习惯改掉了,他戏言道:“要不我脑子两半区都能发展。”在开始学配音的时候,张涵予甚至和家里人产生了矛盾。“干这行家里人是很反对的,因为每天背电影(台词),念这些东西,他们觉得我不务正业……”

后来,当配音成了有规律可循的技术活儿后,喜欢尝鲜的张涵予开始从内心排斥配音。“我从小叛逆,出门不愿和家人一块儿走路,不学习,就喜欢玩蛐蛐儿,可我不是傻玩儿,我心里有杆秤,我一直在找想干的事儿,而且我知道我一定能成。”

张涵予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人到一定岁数的时候,总想干点儿有创造性的事,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就像人们说的‘人要没点儿追求的话,谁这么早起床啊’。我后来琢磨电视剧现在也挺火,电影也挺火,我为什么不能去干这行呢?”

“御用龙套”一干就是八年

张涵予有一张亦正亦邪的面孔,略显沙哑的嗓音,加上从配音那儿学来的精湛演技,没有不红的道理,他缺的只是机会。直到1997年叶京拍摄《梦开始的地方》时,张涵予才崭露头角。

冯小刚看了《梦开始的地方》以后,说喜欢张涵予演戏的路子,有机会合作一下。实际上张涵予和冯小刚曾同事10多年,甚至于经常在楼道里擦肩而过,只是彼此没说过话而已。

“1984年,我就进入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做配音演员,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最早是在三环路边上的一个小院子里,当时制作中心不大,却总是有很多人晃悠和来去。我常会在走廊上看到有个瘦高瘦高的男人在晃悠,他喜欢一个人靠着墙、低着头、抽着烟……我想事情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便注意他很久。”张涵予回忆说。

终于有一天张涵予问别人:“那人是谁?”人家告诉他:“冯小刚,老美工,现在折腾着做导演呢!”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张涵予中戏毕业后一直做配音演员。他不是那种善于交际的人,没事就去认识导演和制片人,求个角色要个机会。

很多人的相遇是注定的。恰好冯小刚是叶京导演的《梦开始的地方》的艺术顾问,张涵予就在叶京的带领下去冯小刚工作室。张涵予说:“我是张涵予!”冯小刚说:“我早知道了!”张涵予说:“我也早知道你是冯小刚……”

结识冯小刚导演后,张涵予从贺岁片开始,正式迈入了自己梦想的电影表演之路。在冯氏贺岁片中,张涵予的出镜率绝对能够称之为高,可以说是见证了一个从龙套到主角的渐变过程:从《没完没了》《大腕》,到《天下无贼》,再到《手机》,张涵予一连在冯小刚的影片中饰演了四个小配角,角色小到连名字都没有,只能用“朋友甲”“神经病甲”“ 卧底警察”等代替。

“我们私底下交往很频繁,他会找我讨论各种剧本,我也经常指导他配音,他更经常拉我去饭局。人家就说,你和冯小刚不是哥们么?怎么不见他提拔提拔你。我认为,主动提要求是一件让别人为难让自己下不来台的事儿,有合适的他肯定会想着你,没有你生插也插不进去。”张涵予说:“他一开始准备《集结号》,就想到我,我一看剧本就进入了谷子地的角色。小刚说:‘那天,我看到你蹲在地上一边看剧本,一边抹眼泪,我就知道,你是谷子地……’”

不过,冯小刚却一直不开口让张涵予出演“男一号”,而张涵予也曾经陪过十几个“男一号”试戏。后来张涵予就和冯小刚说:“你就让我试一下‘男一号’过过瘾,就算让我唱双簧,试完‘男一号’演‘男二号’都行。”

2006年8月,张涵予刚准备进一个电视剧剧组,冯小刚突然给他电话,“现在决定你演谷子地,马上收拾一下,准备下到东北部队去训练。至于那个电视剧,就算赔6倍钱,你也给我推了。”张涵予当场懵了,他甚至不记得当时自己回答了什么。

张涵予说:“他后来和我说,那天王中军提出要我来做男一号时,他心里乐开了花,可他不敢表现出来,只好保持找不到男主角的忧虑状,王中军为此还安抚了他半天。”

四十岁“蹿红”挺合适

冯小刚着实有着一双慧眼,他对张涵予的评价很客观:“之前他在我的电影里也演过戏,虽然很少,但是我对他很了解,今后我想会有很多的合作。”

经典是怎样炼成的呢?张涵予天天五点多起床,站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风中,斗志昂扬地投入“战斗”。拍戏时的张涵予颇有些“拼命三郎”的架势,不仅坠马受伤,在拍摄某场战争戏时,还因为距离爆破点过近,不幸被弹片击中,“一块黄豆粒大小的弹药嵌进了腰里,血把衬衫都染红了。当晚伤口就发炎了,肿起老高,只得去医院把弹片一点点挖出来。”

张涵予今年40岁,对于这个时候才开始红,张涵予对自己的评价是“挺合适”,“要是再年轻一点儿,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我根本演不了也不敢演这个角色。

张涵予感叹说:“我跟谷子地交流的过程特别的奇妙,每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长相都变成谷子地了,但是伸手触摸又什么都抓不到,谷子地在我脑海里既清晰又模糊。但是他悄悄地在我身上发生着一种化学反应,之前一直在发酵,到开机的那天起,我就完全和谷子地贴上了。这个角色是一点都不能“演”的,用不得一点技巧,必须用真情。所以全片没有一场戏是我事先想好该怎么演的,每天我穿上衣服就是谷子地,卸了妆也是顺着谷子地的轨迹去生活的。可以说我只能先把张涵予置于死地,而后才能生成谷子地。”

张涵予为了演好谷子地这个人物真的付出了很多。由于入戏太深,导致现在他还没有完全从这个人物中走出来。“直到现在我晚上还会经常梦到我要去找那些战友,但是有人拦着我不让我去,然后就会哭醒。我总觉得电影好像还没有完,我还有事情没有办完,我要去把那些事情办好。”

《集结号》上映前,张涵予的妻子还曾找到冯小刚,“导演赶紧上映吧,张涵予魔怔了,经常地睡到半截觉嚎啕痛哭,醒了在那儿发呆。”

对入行20多年的张涵予来说,谷子地是他演的第一个电影主角,冯小刚在他身上赋予了英雄的气概,使张涵予成为中国影坛难得的阳刚黑马。《集结号》在韩国釜山电影节首映,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更是围着张涵予用韩语热烈地叫着“大哥”“谷大哥”。

出演《集结号》后,张涵予的表达有了一种提升,也显得格外“哲学”,他说:“幸福感来自精神,来自肉体。拍摄《集结号》,我的肉体是痛苦的,但精神异常快乐!”

真实的张涵予什么样

张涵予有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已8岁大。张涵予穿的衣服,都是老婆一手操办。用他的话说,老婆对服装特别有研究。

张涵予的家位于楼的顶层,那里有个宽阔的露台,露台上有个小木屋,还有木制的桌椅,堆放在一角的烧烤工具,让人不禁联想起夏日的夜晚,这里该是多么地舒服。他家的一个房间正中间摆着台球案子,可以想象三五知己,小聚一番,切磋一下球艺,再聊几句知心的话,生活是多么惬意。

张涵予现在成了大忙人,跟朋友见面的机会少了,手机就成了和朋友沟通的重要工具。给朋友打电话时,他总会顽皮地变换各种声音,不过最终总是会被揭穿。他还经常会给朋友发些搞笑的短信,让朋友感觉到他依然在惦记着他们。

从幕后到台前,张涵予的艺术才能被充分展示了出来。但是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在光环的背后是他不断的学习与努力。电脑成了他事业的好帮手,在给《指环王》《特洛伊》等大片配音时,他通过电脑和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使自己能够在配音时有的放矢地通过声音表现人物性格。在家的时候,张涵予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着书房里的那台戴尔电脑看剧本、查资料。

别看张涵予在《天下无贼》中的画家造型酷酷的,蓄着胡子,头发染成黄色,很现代很有艺术气息。可生活中的他还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怀旧”。在拍戏、配音之间的空隙状态,张涵予的爱好是收藏文物,尤其喜欢旧家具。在他的家中,到处都能感到他对旧式家具的喜爱,别提什么床、柜子这样的大件,就连卫生间中的洗手池、镜框,厅里的小茶几、电视柜也无一例外都是旧式家具的样子。

张涵予喜欢淘宝,曾多次去过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一对2米多高的雕龙花梨木大柜子、粗腿的大罗汉床,外国人很看重这些宝贝,柜子前面安排着两个黑人保镖,保护工作密不透风。他非常惋惜地说,这些东西在中国都见不到了,流失到国外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