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2 09:38:57

序论:在您撰写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第1篇

本文试图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园镇冠子村、向阳村为例,从土地整理的基础理论入手,针对研究区的基础设施现状进行了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探讨,根据多方面情况分析了适用于研究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实现土地整理的价值。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适宜性、经济性及可操作性。这对提高土地整理的工作效率,确保土地整理的施工质量,强化土地整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最初是由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只是以简单现场调查为基础,然后进行土地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土地整理的实践积累,农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林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各国土地整理已经是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除了起到协调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外,还要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等。我国在重视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开始逐渐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虽然开始实施土地整理工作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我国关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研究还是很迅速的,自2000年以来,国家对于土地整理的新规定出台,全国各地逐渐开展了大量的土地整理项目。在不断的试点实践中,我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开始不断发展完善。

3研究区概况

3.1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研究区位于广安市协兴园区协兴镇,涉及协兴镇冠子村、向阳村2个行政村,幅员面积为4786.20亩。研究区存在的问题:①研究区内耕地分布相对集中,但是地块零散细碎,耕地利用率不高。配套生产设施、灌排设施不足,土壤被侵蚀,土壤肥力不高,水土保持能力差。②研究区没有足够的灌排水系设施,当前主要靠山平塘、小河堰、土沟土渠等水利工程灌溉。③研究区内两个村除了主要村级道路外并没有多少其他乡村水泥路。没有一个合理的农田道路系统,布局并不均匀。研究区内道路交通不发达,部分道路是土路机耕道,不适宜行人和机械行进,特别是大雨过后,泥泞不堪,行人出行不便。

3.2实施土地整理公众参与度

根据研究区现场踏勘以及对当地村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土地整理得到公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盼望此次土地整理能改善当地的农业经济条件,增加农民产业收入,提高农村生活生产设施条件质量。同时当地村民村委对于部分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参考意见,希望能通过土地整理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4研究区规划设计

4.1设计任务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总体目标达到土壤平整、土层厚度足、土壤肥力强、水土稳固,并且耕作区道路、灌排水系配套完善。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块合并、平整土地、坡改梯整理,减少研究区内地块的细碎度,增加部分有效耕地面积。同时使得田地成片,布局合理,方便农民耕作和机械化处理。2)通过坡地、田、水、路综合治理,重新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理顺耕作区的排灌水系,完善坡地的坡面水系,做到旱能灌溉、涝能排洪,提高耕作质量。3)基于研究区内现有土路和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对研究区内的道路交通进行规划,使得研究区内交通设施贯通发达,人行、机械耕作均能方便快捷到达耕作区,做到村民出行容易、耕作方便、运输通畅。

4.2研究区单项工程设计

4.2.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

土地平整工程包括格田整理和坡改梯整理。格田整理是对整理区域进行平整,并配套道路沟渠,使整理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排耕作体系。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对田土坎布局不合理的田块进行合并平整等,让坡耕地形成阶梯状平台耕作区,同时配套沟渠和护坡石埂,保证坡体的稳定性和形成完整的坡面水系。土地平整的总体要求:土地平整后田块集中、大小规模适当,坡度较为平缓,能保持水土,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既要便于农业耕作,符合灌排水要求,也要保证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并且能提高作物产量。1)格田田块设计。土地平整要根据平整区的地形、地貌、地面高程来进行,并不破坏现有灌、排水系为原则。为了耕地的合理灌溉,节约用水,基本消除水田的潜育化危害,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效率,提高经营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需对研究区部分土地进行平整。土地平整时以条田为基本单位,条田内部土方挖填基本保持平衡。同时,为确保排灌渠道水流畅通对地面高程的要求,在条田之间再适当进行土方调配。田块的形状基本上以路、渠或渠、渠及路、路相交构成的矩形结构,形状规则,便于机械化耕作,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作效率。田块间高差约5cm,与研究区大地形基本一致,向斗渠或河流方向递减,以便灌、排自如。田块的设计满足机械化作业的开行长度,通过整理达到田成方、地面平整,不留荒地,局部地区因地形、地势的变化而有适当的调整。大部分田块的内部坡度大约控制在1/1000]。2)坡改梯田块设计。梯田埂依照自然台位,沿等高线布置。田面宽度依坡度而定,在每台地的外坡位置设置砼网格护坡埂,保证坡体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并沿坡面横向、纵向设置配套沟渠设施,以保证整个坡面体系横向能灌溉,纵向能排涝。

4.2.2农田水利设施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灌溉、排水、蓄水、引水等方面的水源应用。土地整理项目灌排工程设计的主要对象是项目区内灌排渠道输水工程,其规划设计应与整个研究区内的现有水系设施和田块地块分布紧密结合,做到满足田地水源灌排需求,因地制宜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排工程系统。此次对于研究区水系设施的规划布局,对部分原有主干土沟土渠做了硬化处理,同时规划了部分沟渠,做到田块、坡面灌溉引水有源,洪涝排水有道。避免出现旱季时无水源引水灌溉;防止暴雨时坡地水流四处乱流、冲毁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疏通水田排水路径,防止水田积水等水资源灾害情况。

4.2.3田间道路工程规划设计

道路是固定的长期使用的基础设施,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生活、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规划布局田间道路和生产路时应考虑多项因素。便利和适应机械化耕作;以直线为主,方便农户生产生活;互相贯通,循环有机结合形成道路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有田间道,防洪防地质灾害;沟通农户集中居住区和耕作区;依靠地形,选择坚实土质,避开不利地段。此次对于研究区规划后的道路交通布局力求做到交通贯达,田间道贯通两个村内的各个集中居住区和耕作区,为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等生产操作过程服务。生产路穿插于格田、坡地,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4.3设计成果分析

土地整理的进行可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现代化。图1所示为此次广安市广安区协兴园镇冠子村、向阳村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规划布局图。按照此规划设计研究成果,研究区通过对田坎归并和对田边地角的整理可以有效减小耕地零碎程度,增加部分适用耕地,平整出成片肥沃土地。同时研究区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和成片的肥沃耕地发展多种大规模种植经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同时,还可降低农户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时间,事半功倍。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本文在对广安区协兴园镇冠子村、向阳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工程布局规划设计时,依据地方实际现状,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运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基本原则对土地平整工程、水利设施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规划布局。规划布局后的研究区地块集中成片,适宜机械化耕作和发展大规模经济作物种植等;配套有足够的灌排设施,能满足耕作灌溉和暴雨降水排洪的需要。道路连通多处农户居住区和耕作区,方便农户出行、耕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形成了大片系统的耕作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5.2讨论

第2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措施;现状;途径

1.土地整理简述

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是希望借由土地整理来进行环境的改善,打破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束缚,以集约化的土地使用来提升土地的再利用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土地整理是在开发和保护两者同时兼顾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就必须要保证土地资源的环境,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注重对土地资源的环境保护,两者相互促进,所以土地整理需要以这两点为大前提。

(2)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通过改善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来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像是开发土地经济能力,以优质土地集约化来提升其经济性,整合优秀土地资源让其为社会的发展经济需要提供支持,这也是解决当前的土地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矛盾的重要渠道。

(3)土地整理追求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和融合,通过土地整理来加大这三个内容的结合和渗透,形成互相支持促进的链接。

2.土地整理项目开展的重点

2.1严格土地整理项目规划

切实加强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项目规划质量关。申请立项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相关程序不到位的不予申报立项。项目立项批准后,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委托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组织项目勘测和编制项目规划设计、预算书。在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时,对所规划区域内的未利用地、村庄、工矿废弃地的数量、分布和权属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广泛征求项目所在村组群众的意见,确保编制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编制完成的规划设计方案经国土局规划、地籍等部门审查,达到图表、数据与实地相一致,避免或减少项目实施中规划变更。项目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报批。

2.2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质量

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质量。一是建立集体会审和专家评审评估制度。土地整理项目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策, 经专家评审评估后确定。 集体讨论记录、专家评审评估报告作为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地籍测绘、规划设计、工程设计、房屋评估等事项招标工作,邀请市纪委、监察、财政、国土等部门对项目招投标活动进行联合管理和监督,规范项目实施运作。三是建立市场廉政准入制度。对招投标、测绘、监理和审计活动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停止其参与土地整理活动,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项目建设奖惩激励制度。将项目建设情况与项目申报、资金拨付等环节挂钩,凡工作开展好的进行奖励;对有问题的,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停止项目立项申报或已批准项目资金拨付。

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3.1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我国的人地关系比较紧张,为了用这些有限的地来养活我国的众多人口,只能寻求提升我国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一条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途径为将闲置土地进行利用以及开垦荒地和效用低下的土地,从规模上进行扩大,这样能够提升土地质量;至于产出率则需要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土坡肥力以及一些农业外部设施的辅助和生态环境的改变等等来实现。

3.2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具有统筹性,是结合了当前的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当前土地状况和预计未来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综合进行的规划,希望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来实现对某一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目的是提升对土地资源潜力的深挖。

3.3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相统一

从整体上看土地整理对于社会、生态、经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的,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彼此之间的矛盾,但是总体来说仍然是保证了这三者的利益,起到了一个平衡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三个内容会逐渐的形成相互辅助和促进的关系。

4.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方法

4.1系统设计方法

土地整理不单单是针对土地这一个内容而言,像是地形、土壤产权、相关措施建设等等都是其内容,要实现完整的土地整理,达成其目标必须要将这些内容纳入系统之内,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虑来协调。

(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应该要充分的考虑当前的环境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来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消除很多未知或没有考虑到得隐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土地整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是单一只根据土地情况来进行,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土壤状况、地形地貌等等都需要有一个综合的了解,而且当地的道路渠道等等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土地整理所联系在一起的因素是相当多的。

4.2工程勘测方法

(1)地形测量一般要求按 1:2000 的比例尺量测整理区内的地形地物,明确地貌形态每个田块的高程土地利用现状现有道路沟渠的准确位置这为规划路渠沟位置的确定和形式尺寸的设计田块的设计和土地利用设计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

(2)土地整理现状调查勘测包括土城调查测定,水资源供需调查,水文 气象状况调查,原有水利设施数量类型结构可利用程度和农田灌排水状况及道路勘测,土地权属调查量测登记,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等内容。

4.3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方法

(1)公众识别法。注意对公众感兴趣的工程或存在问题的识别,重视考虑土地利用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不是来自与整理项目有密切关系的委托人或用户的意见。

(2)广泛合作法。在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联合各个领域的专家,组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应用各种先进的经验。

(3)创造性设想法。可持续土地理项目工程设计中重视鼓励专业人员与项目区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普及知识法。对于那些成功的或不成功的可持续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及其己知的设计过程,应让每位公众和决策者知道。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社会关注度高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其需要很长的周期来实现。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切实保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工程质量。尽管在是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矛盾或倒退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只要做好合理地规划设计工作,并严格遵循规划来执行,那么必定会获得预期的效果及目的。 [科]

【参考文献】

[1]吴振英.试论土地整理中动态GPS-RTK技术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34.

第3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与展望

前言

土地整理,最早提出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是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世界各国由于地域、文化、国情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对土地整理的内涵理解也存在差异。我国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1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

1.1 确定规划的方案

进行土地整理之前,首先应当确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具体实施时应当做到准确无差错,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针对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土地整理的分区原则将重庆市划分为四个土地整理区:城郊农地规模整理区、山地农牧综合整理区、丘陵坡地整理区、三峡生态整理区。(1)在山地农牧综合地区,进行合理布局,以小流域作为整理单元,在流域内部要对田地、道路、树林和村庄进行全面衡量。(2)城郊农地规模整理区,与重庆市关部门加强沟通了解,对于原来做出的城镇规划进行合理的修改,把村庄、居民点和乡镇界线进行重新划定。准确绘制出乡镇与村庄的驻地规划图,同时要做到三集中,即:由乡镇企业向工业园集中,由村庄向小城镇及重新规划村方向集中,由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3)三峡生态整理区,注重生态恢复,逐步增加绿化率,实施有利于生态恢复的措施。(4)山地农牧综合整理区,对于闲置用地进行彻底清查,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对城镇的外延进行控制,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紧张问题。(5)对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合理用水,合法用水,在输水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耗,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投资资本。

1.2 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筑物设计

根据重庆市的现实情况,建筑物设计在农用土地整理项目中占有很大比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水闸、水渠与水池、泵房以及涵管与渡槽等。只有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置和准确设计,才能够将土地生产效率有效提高。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在以下几个部分得到足够重视:(1)现阶段,土地整理设计方案还没有完备的相关规范部分设计方案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参考有关路桥工程相关标准以及农日水利工程设计规范;(2)参考实际工程中所得到的设计成

果。由于详细设计资料比较缺乏,有些建筑物的标准很难确定,比如说漫水路以及简易人行道等,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同类设施,把它视为参照标准;(3)增加设计资料的积累量,以便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对于长期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来说, 养成逐渐积累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定期整理分类资料,通过这些方法增加工作经验,提高设计水平;(4)要注意应用定型产品的应用,引用标准的图集。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厂家都能够进行定型产品的生产,一些行业内部

也发行了标准图集,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能够直接应用,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遵循一定的的工程绘图原则

根据统计后期工程量要求以及绘图人员习惯为依据,在进行绘图的时候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1)在图纸上建立多个图层,对不同实物对象进行存放,通过对图层基木属性的控制体现同一实物共性,便于工程量统计以及后期修改;(2)在实际绘制的时候,严格按照实际尺寸的比例绘图,这样就能够在打印图纸的时候,更容易展现比例严格的图纸;另外注意控制图纸中的文字大小,利用换算绘图比例以及出图比例,确定选择某一范围的字号,以便他人进行识别,对于同一字体同样也要注意这一原则;(4)典型的地块图纸当中,应该将指北针方向标明,可以适当省略现状底图以及将线条变窄宽,将规划成果强调出来。比例尺要在图纸中体现出来,要标明主要的尺寸,并且还要给出地块纵横断面图。

1.4 在规划图中要实现色彩效果

一般情沉下,规划图的设计是由项目区地区位置、地方规划的目标、对地区内的水资源情况、农业以及经济发展情沉几个方面,规划者经过综合划定,最后在图纸上反映出最后成果。因此,规划图一定要十分干净整洁,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各设计成果反映出来的结果在设计阶段的不同时期,所选择的显示比例也可以是不同的,不同的比例也就要有不同的颜色配比要进行表示。在颜色的选取方面,主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在绘制分界线和轮廓线的时候,建议选择调色板中的基本颜色(红、蓝、绿、品红、黑色),底色主要采用黄、青、254色;(2)采用基木色来绘制主要的线路,如村界、项目区界质线,这样可以在图纸中将这些线路清晰地显示出来;(3)结合实物的特征,在图纸上选择对象木质色将对象表示出来。这样一来即使看不懂图例的人也能够看懂图纸;(4)对于不同规划对象之间的区别,通过采用合理的线条宽度将其表示出来,同时应当注意在使用中线条不能够有太大宽度变化,否则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5)对象的

不同特征通过用不同线型来表现,以达到同色不同物的效果。

1.5 统计工程量的快速方法

在对土地整理进行规划设计阶段,完成规划图之后,要及时统计各项工程量,一般情沉下在规划图中进行以下三类:(1)对“点”型建筑物进行统计,统计主要针对一些比较小的建筑物设施,如管理房的个数、井的个数、变压器的台数等,可以通过直接关闭无关图层查取准确数量。(2)对“线”型建筑物进行统计,统计主要针对田间路生产路、高压线低压线、沟渠的长度等。可以通过关闭无关的其他图层全选需要统计的对象并复制选择空白地区并粘贴以单线型式将统计对象平移相连点击“绘图一边界”命令,创建一个封闭的边界点击“工具一查询一面积特性”命令,查取边界的周长,此周长即为所求的工程量。(3)对“面”型建筑物进行统计,统计主要包括河道面积、田地面积等。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查询―面积”命令来实现该查询,或者可以采用连续线沿某区域绘制封闭线,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查询―面积特性”命令来实现该查询。

2 展望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土地利用上,逐步提高了土地合理性与高效性,并且对农副产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有了质的飞越,国家每年都要将大量资金投入土地状况的改变方面。以重庆市为例, 在2009年开始逐步启动土地整治项目,目的在于通过土地整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公共设施的水平,解决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最终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人地关系更加和谐的效果。

3 结束语

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己经成为必然要求。在土地整理利用上,要采取科学合理方法来进行土地规划设计,使土地整理能够更合理的发挥其功能,使得土地整理在未来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林波.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践[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赵华甫,吴克宁,王自威等.中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模式[J].资源科学,2011(5).

第4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广西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土地退化对全球食物安全、环境质量及人畜健康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研究土地退化的发生机制与演变动态等内容,已成为国际土壤学、农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2]。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根据《广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并结合桂国土资发〔2011〕21号等文件精神,广西各国土部门优先选择一些群众已简单投入整理的土地进行项目立项,力求规范开发,尽快形成耕地,补充耕地后备资源,产生效益[3]。

项目区通过整理后,农作物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增加了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增强了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符合国土资源部的《关于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1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1.1 规划设计依据

(一)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承包法》。

(二).相关政策

(1)《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建〔2010〕244号);

(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1〕21号);

(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4)《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县级财政审核报账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建〔2010〕203号)。

(5)《《自治区农业厅 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桂农业发〔2011〕54号)

(6)《《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整理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财建〔2006〕12号)。

1.2 规划目标.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依据项目区实际地形条件,明确项目规划目标为整理整治已纳入自治区不稳定耕地数据库中的宜农土地,规划设计项目重点改建项目区田间道路,提高道路通达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作物产量有所增加,最终实现“增地、增产”的目标。

1.3建设标准

(1)土地平整格田设计标准

如果项目未涉及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只是对耕地质量较差的土地进行翻耕,确保耕作层达到20cm。

(2)道路标准

田间次道:路基宽4.30~6.00m,路面宽3.50~5.00m,泥结石面层,路肩宽0.40~0.50m,最大行车速度20km/h,田间次道最大纵坡不大于10%,横坡不大于3%,改建道路及受地形条件限制的路段,其路面行车道、路基宽可相应减少1m;

(3)建筑物标准

如项目区无大型建筑物,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系统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2工程设计

2.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对待开发整理土地进行翻耕、捡石等,消除土地障碍因子,将土地开发整理成稳定的耕地。

项目区不稳定耕地零星分散于各片耕作田块之间,对面积大于100m2荒草地进行土地翻耕,将杂草、乱石清除、剥离,然后进行翻挖、配施农家土杂肥,最后将事先收集好的表土进行复原推平,以保持土壤肥力。通过现场调查,核实项目区各实施地块情况,确定项目区土地翻耕工程量。

2.2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包括田间主道,其中改建田间主道路共N条,共长约2744*N m。

规划设计项目改建田间主道受地形条件限制,以及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改建田间主道01设置路面宽3.5m。从路面至路床材料结构为:C25砼路面厚0.18m,碎石基层厚0.15m,如果田间主道地势相对较高,大部穿过旱地,可采用0.4m宽素土路肩。

田间次道最大纵坡为9%,最大横坡为3%,道路基层、路床压实度不小于0.91,路面压实度不小于0.94。

2.3其他工程

(1)、项目标志牌,为体现新农村风貌,拟设置规划设计项目标志牌。标志牌高2.8米,宽1.8米,牌身厚0.36米。项目标志牌为砖砌结构,牌面采用二次烧结彩绘瓷砖,此项目标志牌用来标注项目名称、项目区四至位置、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净增耕地、项目工期、项目承担单位、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内容,标志牌项目已纳入竣工验收费标识设定费计算,此次只做图样说明。

(2)、土地培肥,广西属于丘陵地带,项目有零星地块肥力较差,当地农业部门及村民可通过必要培肥措施,多途径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和维持有机质平衡,改善土壤质量,提升耕地地力等级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是培肥预算不纳入项目预算。

3土地权属调整

3.1权属调整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按照确权在先的要求,依据《土地管理法》、《承包经营法》和《物权法》有关规定,开展土地确权、权属调查、登记和发证等工作。

(2)、公告原则。土地权属调整要公开、公正,实行公告制度,广泛征求有关权利人意见,保证权利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受益权。

(3)、协商一致原则。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调整应在有关权利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权利人意愿,适当调整土地利用关系。

(4)、利益不减少原则。项目实施后农民承包地应与实施前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同或有所提高,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调整不得造成相关权利人权益损失。

(5)、土地适度集中原则。在协商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尽量减少飞地、插花地和宗地数量,同一产权主体的土地尽量集中连片,为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3.2土地权属调整内容

(1)改建道路、沟渠占用耕地

对于项目改建道路、沟渠所占用的少量耕地,经现场踏勘以及征求地块使用者意见,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和降低劳动强度,农民支持并自愿腾出。

(2)新增耕地使用权调整

新增耕地使用权调整涉及两种情况:

a、现状为耕地

在不稳定耕地中,现状为耕地的新增耕地使用权依然属于项目实施前原使用者,项目实施后不做调整,其所有权归属村集体所有。

b、现状为非耕地

对于通过土地翻耕等工程措施新增的耕地,土地所有权属归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由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小组将部分新增耕地分配给被占用耕地的农户,剩余部分可由村集体寻找愿意经营土地的农户进行承包。

4施工方案

4.1施工条件

(1)交通条件

项目区对外应交通便捷,以便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2)取料

细砂、中砂、粗砂等基础建筑材料就近从附近乡镇索取;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从县城或邻近的市区购进。施工用水可就近取用河沟内的水。项目区一般已具备有电力设施,施工用电可从项目区周围的村庄接入至项目区内。

(3)施工队伍

施工采取招标承包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工程施工,从而促进施工技术的改进,确保工程质量。

4.2施工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生活、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总体规划,材料堆放场地各设一处,且应设在较平坦的开阔地带集中堆放。

施工技术供应是保证施工顺利进展的关键。施工机械的先进程度和完好率,是保证整个工程能否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的基础。因此,必须根据技术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做好技术供应和机械保养等工作。

4.3主要工程施工

广西规划项目工程建设主要为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一)土地平整施工

广西区域一般采用59kw拖拉机与三铧犁对翻耕区土地进行松土。

(二)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主要为田间次道。

①施工放样

主要对道路的中心线、边线及高程进行控制。放样应保证道路的中心线、边线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能对开挖高程进行控制。

②基础开挖

根据放样进行人工基础开挖和回填,开挖时尽量不扰动建基面以下部位,回填时应不使用耕植土、腐植土、淤泥土等,并须进行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一般不应超过0.3m,密实度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完后其表面高程及边线和放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路肩施工

田间路路肩砌石应按设计要求施工。砌石施工应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路肩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埋深一般不应小于0.3m;路肩砌石质量应符合砌石施工规范要求。

④垫层施工

垫层的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料,铺设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碾压的应按要求进行碾压,碾压机械采用12~15t内燃压路机。

⑤路面施工

a、石料。可采用轧制碎石或天然碎石。碎石的扁平细长颗粒不宜超过20%并不得有其他杂质。

b、粘土。主要起粘结和填充的作用。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他杂质,粘土用量不宜超过石料干重的20%。

5 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1)、增加耕地面积,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

项目实施后,可以新增大量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耕地占补压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后,建立起互联互通的道路网络,将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扶贫帮困,增加农民收入

规划整理后土地经在当地农民当中分配,可达到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当地农民粮食不足的目的。

(4)、保证粮食安全,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稳定农村社区

项目区总新增大量耕地面积,可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解决及使粮食安全得以保障,起到了稳定民心、安定民情、稳定农村社区的作用[4]。

4.2生态效益

(1)、土地开发整理,对土壤进行改良

土地经过翻耕、推土平整,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地肥力,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繁衍增殖。项目区可基本杜绝区内的洪涝灾害对耕地的危害,大大降低区内土地水浸、风蚀、水土流失程度,使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2)、降低洪涝、风灾的威胁

通过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工程的配套,可大大改善项目区交通,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的灾害损失,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效果。

4.3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前,部分土地由于未经整治,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作物产量提高受到限制,土地产值难以提高;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后,此部分土地由于道路、沟渠设施的完善,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作物的产量、产值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江红,焦燕,徐柱,等不同天然草地整理年限下土壤特『生对CH4吸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18(2):148—153.

[2] 吕妍,张树文,杨久春.基于地名志的东北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一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2(2):174—179.

第5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 土地规划 规划设计 土地权属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有效地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设计,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土地整理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我国主要指开展土地方面的现实工作,一般包括农业土地整理和非农业土地整理,在我国土地整理主要指农业土地整理,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的规划设计对土地关系进行调整,进一步改善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生产结构,从而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有效农业用地面积。

一、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土地权属调整的作用

首先,由于土地整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业土地,所以在进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农业土地的重整,而随着土地的重新划分势必导致土地权属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涉及到土地产权人的有关利益,其中包括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及土地经营权,在位置和作用上的改变导致土地权属的调整,同时会使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变,而且涉及到了土地功能和用途的变化,因此,土地权属调整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们土地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为主体的,农村土地属于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有利于土地调整的顺利进行,更便于土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问题的顺利解决。而且,我国的土地权利类别简单,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的工作简单,难度不大,更主要的是土地登记已经完成,因此,在我国农业土地整理工作中进行土地权属调整有很大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土地权属问题

尽管土地权属问题在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然而,在具体的土地整理工作实施中,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及承包经营权等土地权属问题都必须解决好,如果出现相应问题,不仅对于整个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极大的阻力,而且土地整理的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土地权属问题如下:

1、农业田地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土地权属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在其规划设计上内容一般是根据当地水文条件和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当地已经修建的水利灌溉设施进行制定,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位置。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做的是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由于水利规划设计与现有的水资源利用格局有冲突,很多之前的农业灌溉系统都是根据地区内自然形势进行划定的,所以很容易导致水利设施规划设计无法正常实施,而是要根据灌溉区的具体实际情况,打破原有的小范围灌溉。

2、土地平整工程中的土地权属问题

由于在具体的土地整理工作实施中,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与我国现行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模式有冲突。例如在土地整理的规划中,利用田地、水利及山林进行综合治理,大范围大规模的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而我国现行的度是以小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模式,所在土地整理规模上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不相符。

三、解决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土地权属问题的具体办法

1、农田水利的设计规划

在具体的农田水利设计规划中,一定要联系当地的农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贯彻土地整理的标准,使工程的规划设计符合当地发展条件,设计中得农业水利灌溉布局一定要符合灌溉区的自然地貌特征和现存土地权属状况,不能违背土地整理实施规划,破坏原有农业模式和权属,造成权属的纠纷。

因此,在现阶段的农田水利设计规划中,首先要以维护当地土地权属现状为前提,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度调整,以求符合土地整理规划标准,如此一来,不仅对当地原有农业格局改动较小,而且能够很大限度地维护农业水利设施的现状,符合当地耕种的习惯和客观条件,减少了土地整理的成本,并且充分发挥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

2、土地平整的设计规划

在实施土地平整工程中,首先要对土地权属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好小范围耕地和大规模土地平整规划设计之间的冲突,采取必要的土地调配和抗塘的填埋工作,处理好其中的具体权属问题,而且,在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实施之前,要与当地群众进行探讨、协商,广泛接受群众的实际意见,确保公平公正。尤其是对丘陵等特殊地区的坑塘填埋工作,一定要先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走访农民,对当地水源情况做深入地了解,确保规划设计的正常实施。

总结:

综上所述,土地权属问题在我国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整个土地资料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我国土地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农业土地政策的调整,一定要围绕着土地权属问题展开,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土地整理工作进行细致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汪锐.城市土地整理的长效运作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7,(12).

[2]胡昱东,吴次芳.我国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问题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谈明洪,吕昌河.国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2005,(S1).

第6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测量;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所涉及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前期测量测绘工作的基础上,因为前期测量是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设计图纸的重要环节,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是保障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工作,因此前期测量工作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前期测量是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为规划设计提供完整可靠地形资料和基础测绘资料的工作,是按照规定精度要求进行图纸设计的决定性工作。只有有了完整可靠的地形资料和基础测绘资料,才能依据完整可靠的地形资料和基础测绘资料,明确规划条件,明确规划范围,了解规划工程用地范围内有无地下管线、其他工程设施等,以及其影响程度,如果没有工程测量基础数据,工程设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另外,对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规划设计时,不可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要根据前期测量资料,结合建筑物的用途、工艺流程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位置和尺寸精度要求,如果定得过宽或过粗,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无法达到建筑物应起到的作用要求,反之若定得过严,则给以后的工程施工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工程成本,延长施工时间,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度施工的需要。

其次,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关键点的测量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影响不可忽视。所谓关键点是指前期测量工作中需要重点测绘并对整个规划设计影响较大的工程或项目。只有抓住关键点,才能准确、快速的展开测量和规划设计工作,并保质保量的及时交付设计成果。如某土地整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道路、管道、机井和高压线路等,显而易见,该项目的关键点为机井,只有机井位置确定了,才能够以机井位置为基准向周围布置管道和高压线路,最后形成完整的工程项目。但是在前期测量时,测量人员未能对机井位置和深度进行精确测量,形成的测量成果缺乏准确的数据,规划设计人员对机井位置只能凭自己经验自行定位,并依据井位布置了管道和高压线路。实际施工时,规划设计的机井位置和深度根本无法达到出水量要求,只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井位,致使管道埋设和高压线路架设也随时调整,最后造成管道和高压线路工程量严重超出了原预算量,投资费用大量增加,工期延误6个月,被上级主管部门严重警告和批评,并扣罚了大部分规划设计费用。因此,关键点的测量严重影响着规划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对规划设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着非常的重要性。

再者,前期细部测量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前期细部测量与平时经常进行的细部测量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细部测量通常限于局部的细测,其目的仅是想要提高测量精度,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前期细部测量比一般的细部测量更加详细,尤其在涉及山区和村庄的规划设计中细部测量多集中果园、田坎等,更应该注重前期细部测量工作,保证测量质量。一旦涉及到果林等经济林园,要准确记录树的种类、树龄,以及果林周围的房屋的位置、面积等;或者涉及到水渠、管线时,要准确记录它们的长度和使用年限;还有军用设施等更要作好详细记录,这样才能保证前期测量的质量,才能够为今后选择最优化的规划设计方案奠定基础。

此外,田地坎上坎下位置和标高前期测量能够为规划设计提供十分精确的数据参考,对土地整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的地形测绘中,人们通常都重视平面位置的测量,而忽视田地坎下和坎上的位置和标高,这样造成规划设计时无法准确的划分地块,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就无法进行精确的造价预算,给投资控制带来很大困难,也会为以后工程施工建设留下隐患。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前期测量田坎必须进行更加细化分类,前期测量时注明坎项、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如果碰到缓坡坎,还要将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标注清楚。若是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前期测量时不能这样做,不仅会造成工程设计和工程预算缺乏可靠依据,遗留隐患,而且会造成工程施工时与实际情况不符,需发生重大变更,改变规划设计的作用和用途,违背设计者的初衷。因此,田坎的前期测量在土地整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此以外,还有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前期测量质量,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期测量质量优劣程度,决定着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质量,以至于影响后期的工程施工质量。前期测量不能只注重了细节、关键点质量,而忽略了整体统一,不仅要精确细致,还要整体全面,统筹兼顾。如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前期测量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田坎、道路和机井进行了仔细的测绘,质量优良,数据准确,但是对部分山沟未进行精细测量,并全盘考虑,造成标高和山沟宽度数据不准确,测量质量较差。规划设计人员在不了解实际具体情况下,根据前期测量基础数据进行了土地整理初步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并通过评审批准,然后按照该初步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进行了工程招标和项目建设。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发现该山沟跨度较大,深度较深,与前期测量情况出入较大,严重不符,原设计道路根本无法建设,必须增加大跨度桥梁才能连接山沟两侧道路。最后经过二次勘测和规划设计,增加了一座32m两跨桥梁,由此造成增加投资60多万元,并延长工期两个多月。另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前期测量不能简单粗略的大致勘测,关键拐点必须数据准确,否则,与竣工测量时的勘测定界图严重不符,造成土地整理备案难以完成,新增耕地无法使用,土地整理的意义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提高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前期测量人员专业水平,加大对测量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加强测量人员职业道德与责任心的培养,并通过科学的测量质量控制与管理,保障测量质量,为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保障规划设计质量,并为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质量提高奠定基础,也为土地整理工程实施质量提高和建设过程的安全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前期测量对工程规划设计有着重要影响,测绘资料是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最重要、最原始的资料数据,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条件。测量工作已经融入到了土地开发整理的点点滴滴中,测绘的准确性更是关乎到规划设计、经济效益、项目预算,因此,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前期测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上是笔者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关于测绘技术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前期测量重要性的浅陋见解,希望能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测量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共同完成好土地整理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字:土地整理;项目;集约用地

一、引言

“土地整理”一词在国外最早问世于德国,随后法国、俄国、加拿大等国也沿用这个名词,国外的土地整理,最初也只是局部的土地整理。目前我国在土地整理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主要是以扩大耕地为目标,补充因非农建设而占用的耕地,还没有进入到提高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质量的目标。土地整理是一项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民生工程,也是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项目概况

(一)自然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31′44″~112°34′55″,北纬26°58′05″~27°00′02″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为丘陵,区内地势较为平坦,北高南低,坡度较小;地质以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与河流冲积物所发育的淹育性水稻土为主,土层厚度多在30cm以上;主要植被类型以农田生长植物为主,包括水稻(双季稻居多)、棉花、红薯、蔬菜等;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水且丰富。

(二)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位于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乡境内,主要涉及五星村、角山村、杨泗村、莲花塘村四个行政村。总人口6584人,人均耕地面积0.67亩,人均纯收5562元。长期以来,农民以土为本,靠种植水稻、油菜、蔬菜、苗木花卉等作物为生。

(三)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所涉及的四个村土地权属界限清楚,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不存在土地纠纷。根据第二次土地详查数据库统计,项目区总面积为360.54ha,建设规模334.87ha。其中耕地279.57ha,占建设规模面积的83.49%。

三、项目工程设计

(一)土地平整工程

1.田块设计。本项目设计的平整区主要为新增耕地,整理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

2.土地平整区分。根据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将整个项目区分为二种类型的区域:第一种:非平整区;第二种:条田平整区。本项目区条田平整区为新增耕地来源的其它草地和废弃果园等区域。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第3.1.8规定,水工混凝土应根据所处环境条件满足相应的耐久性要求。对主要配筋混凝土其最低强度等级为C25,最小水泥用量为260kg/m3,最大水量比为0.55。

1.水源工程。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区生态环境优良,水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水源工程中骨干山塘由于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此次对区内4座蓄水山塘进行防渗护砌设计。

2.灌溉渠道。按照土地开发和整理的相关规定,灌溉的方法采用地表水进行灌溉,潮湿的地方或水源丰富的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灌溉设计保证率以85%-95%为标准。根据项目区的实际经验,建设当地的水利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按90%的程度来确定。

(1)渠道设计流量。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斗渠设计采用续灌方式;农渠设计采用轮灌方式,灌水周期设计为5天。

(2)斗渠渠道设计流量。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提供的续灌渠道流量简化计算公式:Q设=0.667αA/3600tη,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整修斗渠控制面积265亩左右。代入参数求得自流灌溉渠道设计流量为:Q设1=0.667×100%×265×20.0/ 3600×24×0.75=0.0546(m3/s)。上式斗渠算得的流量是按渠道正常引水考虑的,考虑到项目区灌水为自流灌溉,根据项目区气候变化、灌区面积可能发生变化等因素,计算渠道加大流量,加大流量按经验值计算,一般当渠道流量小于1 m3/s时,加大30%~35%。

(3)农渠渠道设计流量。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提供的轮灌渠道流量简化计算公式:Q设=αmAN/3600Ttη。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农渠控制面积为50亩不等,我们征求当地意见后,将农渠按控制面积50亩设计渠道。代入参数求得自流灌溉渠道设计流量为:Q设1=100%×85×50×2/3600×24×5×0.75=0.0262(m3/s)

(4)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项目区灌溉渠道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查《土地整理工程设计》表可知其渠床糙率系数n为0.017,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AC■。渠道断面设计采用试算法,以控制265亩斗渠为例计算如下:假定斗渠基本尺寸:b=0.6m h=0.32m m=0代入假定参数计算:Q=AC■=0.192×43.105×■=0.0728 m3/s。通过分析断面在渠道输水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较核渠道流速设计流速满足不冲不淤的要求。安全超高计算:h=1/4hj+0.2根据设计斗渠断面可得h=0.28m故,斗渠尺寸b=0.6m h=0.32m h=0.2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