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家安全法制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2 09:38:56

序论:在您撰写国家安全法制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国家安全法制教育

第1篇

本次活动,国土分局五举措积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活动。

一是办好新时代讲习所。通过以案释法、解读《国家安全法》,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交流和探讨。

二是召开座谈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产资源管理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重点章节,对本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宣讲,树立责任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国土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通知》,对分局涉密部门、涉密部位、涉密文件、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公开信息审查、档案专管人员等都建立健全了保密制度。

第2篇

经国务院批准,国库券转让市场从一九八八年四月开放试点以来,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是非法交易国债券的活动相当严重,少数“票贩子”从中压价,倒卖国库券,坑害群众,破坏国债券信誉,影响十分恶劣。为了打击这些非法行为,确保国债券转让工作的正常进行,特作如下通知:

一、不论在任何场所交易未经国家批准转让的国债券,或者在经过国家批准的中介机构之外进行国债券交易的,均属于非法行为。

二、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在销售商品时,一律禁止收取国债券。任何将国债券当做货币进行商品交易的行为,均属于非法行为。

三、对上述两种非法交易行为,除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非法交易的国债券和非法收入外,并可视情节轻重,分别按照下列规定对交易双方或一方处以罚款。

1.非法交易国债券累计面值未达到一千元的,对交易双方处以国债券面值10~20%的罚款;

2.非法交易国债券累计面值在一千元以上、未达到五千元的,对交易双方处以国债券面值25~50%的罚款;

3.非法交易国债券累计面值在五千元以上、未达到五万元的,对交易双方处以国债券面值60~100%的罚款;

4.非法交易国债券累计面值在五万元以上的,对交易双方处以国债券面值100~150%的罚款;

5.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销售商品收取国债券的,对收取者处以国债券面值50~100%的罚款,并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勒令其停业整顿。

四、对非法交易国债券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罚没收入,应一律上交财政。

第3篇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不同应用方法;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安全性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受剖宫产及宫内节育器等影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临床对其治疗的重视程度也持续升高,而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需及早进行,以尽量降低及控制其危害。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保守治疗中的方法也较多,而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中较受肯定,但是不同的联用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1],因此,本文中我们即就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不同联用方法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现将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多次肌注组)75例和B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单次肌注组)75例。A组的75例患者中,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92±48)岁,停经时间36-78d,平均(546±69)d,病灶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方式进行治疗。A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多次肌注的联用方式进行治疗,米非司酮口服量为每天50mg,2次/d,连服3d,甲氨蝶呤每天04mg/kg肌注,连用5d。B组则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单次肌注的方式治疗,米非司酮口服量为每天50mg,2次/d,连服3d,甲氨蝶呤以10m/kg肌注,仅注射1次。然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包块大小及病灶部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以患者治疗后的包块消失,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且相关症状体征恢复正常为痊愈,以患者治疗后包块明显缩小,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包块减小幅度较小或未减小,血β-HCG降低幅度也较小或未见降低为无效[2]。总有效为痊愈和有效之和。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其中的年龄、停经时间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而病灶直径及病灶部位构成、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处理,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不同包块大小及病灶部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B组中不同包块大小及病灶部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均

22两组患者中不同包块大小及病灶部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B组中不同包块大小及病灶部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均

3讨论

异位妊娠在妇产科并不少见,且相关研究显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较多患者为以腹痛症状就诊,如病灶发生破裂甚至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较为紧急。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中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应用率均较高[3]。而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均是保守治疗中常用的治疗用药,两者联用的治疗性研究并不少见,且效果也较受肯定,其中米非司酮可起到有效的抗孕效果,而甲氨蝶呤则对胚胎细胞的分裂产生阻抗作用,并抑制其生长发育,因此效果较佳,但是甲氨蝶呤的临床应用方法较多,因此治疗效果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存在[4-5],另外,鉴于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较为明显的特点,因此在对联合应用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是重点的考核方面。

本文中我们即就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不同联用方法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主要为将甲氨蝶呤单次肌注与多次肌注情况下与米非司酮的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0mg/kg单次注射的效果与安全性均明显好于04mg/kg多次注射,从而肯定了单次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单次肌注剂量较大,可起到更为快速地杀灭胚细胞的效果,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多次注射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6],从而兼顾了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双方面的要求。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单次肌注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也较高,其临床综合应用价值明显高于甲氨蝶呤多次肌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婵娟甲氨蝶呤联合米菲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6):3100-3102

[2]冯惠庆不同方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6):811-812

[3]徐金妮甲氨蝶呤不同应用方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对比[J]海峡药学,2010,22(11):169-170

[4]Fadhlaoui A,Oueslati H,Khedhiri Z,et alCost of medical treatment with methotrexate for ectopic pregnancyStudy comparing medical treatment versus laparoscopyExperience of Aziza Othmana Hospital[J] Tunis Med,2013,91(2):112-116

第4篇

根据县上有关部门的会议精神,为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预防学生违法犯工作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以县上相关部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为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带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工作运行机制,突出重点预防为主,狠抓任务措施落实,努力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

根据县上的会议精神,我校成立了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暨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三(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李四(副校长,党支部成员)

(教导副主任,党支部成员)

成  员:       各班班主任

三、组织宣传阶段(6月15至月底)

学校高度重视,大力法制宣传,学校借助安全教育平台、利用校园微信群和钉钉群进行宣传、电子显示屏、校园专栏、黑板报等展开对师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宣传。

四、夯实措施,整治落实(7月1日至12月底)

1、加强师德修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对教师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禁令》、《教师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卫生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能力。二是加强师德考核,学校制定相应的考核长效机制,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中去。

2、较强学生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卫生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校本教材《塑造与养成》等法律法规的教育。二是借助安全教育平台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日”、“6.27禁毒教育”“12.4的宪法教育日”等主题活动。四是开组开启法制教育课程,上好《道德与法治》法制教育课,开展法制进校园,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对学生开展法律法规专题知识讲座。使末成年人掌握与其年龄和认识水平相适应的法律知识,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红正不良行为,抵倒各种消极思想的侵蚀,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子。

3、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法刳宣传敦育,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做到不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独居住:不让未成年人及烟、酒:及时寻找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及时发现和制上未成年人组织或参加实旌不良行为团伙和教唆、肘迫、弓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关爱,每位老师和学生结对进行帮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好“爱生之德”活动,利用班会、专题讲座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教育为主,注重改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重新做人。

5、加强校园环境排查。学校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排查和校园周边不良社会青少年的掌控,杜绝学生与社会不良习气的青少年接触,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学校建立了巡逻组,加强校园值班巡逻。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责任制和违法犯罪任追究,逐级分目标任务,把小学阶段的青少年违法罪率控制为零。

第5篇

【关键词】国家 安全教育 意义

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注重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增强国家安全观念已经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应当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教育要求,努力实践探索,积极推进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为国家保持经济军事优势的同时,也扮演着危及国家安全的角色,如破坏势力通过技术窃密危及国家安全。全球化中发达国家还引发人才争夺战略,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我国信息安全与人才外流现象都很严重,科技安全形势严峻;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快捷与自由交流带来方便,使传统意义的文化继承在全球化模式下失去原有空间,国家和文化边界正在消除,而文化生存是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一旦文化遭遇威胁,必然给国家带来危机。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有挑战就有应对。

二、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

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但也有迹象表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尚很薄弱。

第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识模糊。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领土、情报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当前,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二,价值取向多元,原则性衰减。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态势,虽其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但功利色彩较浓厚,实用享乐主义为大多数学生推崇。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面临消解危险。

第三,安全教育研究水平落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无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三、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

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国家安全意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2.结合“两课”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机制

(1)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

目前高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要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加强以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的国家安全教育,这不是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而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宣讲中,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增强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

(2)国家安全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相结合

把宣讲《国家安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项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国家安全法》,增强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作斗争。构建以国家安全法制教育为主干、国家安全形势教育相配套的教育内容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与普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把国家安全教育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国家安全教育与课外法制宣传活动以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比如,举办《国家安全法》图片展览、宣传板报或知识竞赛,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作当前国内外形势报告,以及组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夏令营或利用暑期开展包括《国家安全法》在内的普法宣传活动等,都是在课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良好形式。

3.开展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教育

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在教育的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还要在不断深入加强三个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一是结合军事训练,使学生初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生军训进行国防教育的有利时机,拓展国防教育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大学生入学后首先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这一层次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国家安全意识。

第6篇

关键词:影响要素;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教育要素;实证分析

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是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在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坚定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和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方面所表现的积极属性。质量与效益问题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没有质量和效益的教育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在根本意义上看,教育有效性是衡量高校法制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是高校法制教育活力的体现。

1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1]法制教育不仅是教育过程的完成,更是对结果的追寻,有效性无疑是法制教育的原点和归宿。但是,长期以来对法制教育效能研究以分散、局部的理论成果居多,少有以教育要素为视角的实证分析。系统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要素对于系统所具有的积极效能。要素有效性在系统功能及活动有效性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这种角色,决定了从要素出发进行系统或活动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也是一个应该由要素维度、经验数据来分析的问题。厘清教育要素需要对教育内部结构进行考察。法制教育要素就是构成法制教育系统的必须具有的因素和元素,其确立需要在法制教育的整体框架下展开,必须处于相同的法制教育层面,是法制教育必不可少而又不能再分的。在各种学说中,“六要素”(即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囊括了教育各相关方面,是法制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

2研究的设计

2.1调查的内容

基于教育要素与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关联,设计《高校法制教育要素有效性问卷》,问卷中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和专业。问卷正文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各要素现状以及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2调查的对象

研究选取了国内11所高校,涵盖部属和地方高校,具有均衡性。调查对象是高校法制课的教师。

2.3调查的方法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各校均发放问卷20份,总计220份,有效回收216份,占总发放卷数的98.2%,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高校法制教育目标的实证分析

根据“对当前法制教育的目标实现情况作出评价”调查,认为完全实现法制教育目标的仅有38人,占17.6%;部分实现的有157人,占72.7%;未实现的有21人,占9.7%。认为法制教育目标完全实现的不足两成,八成多认为部分实现或没有实现,可知大学生综合法律素质的教育目标实现度偏低,法制教育仍然以知识教育为主,强调守法习惯的养成,具有片面性和单向性。根据对“高校法制教育目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有97人认为是目标不具体、不明确、空泛化造成的,占44.9%;有66人认为是目标缺乏可行性和实践性造成的,占30.6%;有50人认为是目标太过于整体性,缺乏差异性造成的,占23.1%;有3人选择其他原因,占1.4%。造成教育目标有效性不强的有多种原因,主要是目标过于抽象化、可实践性不强和缺乏差异性。

3.2高校法制教育者的实证分析

根据“法制教育的效果”调查,有98人认为自己的教学效果好,占45.6%;有117人认为教学效果并不好,占54.4%。超过五成的教育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并不认可,反映出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不足。法制教育有效性不强原因具有复杂性。在专业素养方面,根据对教师专业的调查显示,仅有54人为法学专业,占25%;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占75%,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在“您是否提升、更新法学理论知识”调查中,仅仅有95名经常提升、更新法学理论知识,占44%;大部分人偶尔更新或根本就不更新,专业知识老化。在法律信仰方面,据“对自己的法律信仰做出评价”调查,有83人法律信仰坚定,占38.2%,不到四成,其余大部分处于不确定或有一点的状态,反映教师缺乏法律信仰。在“部分教师教学缺乏有效性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121人认为是教学方法僵化、单一不能激起学生兴趣,占55.9%;有92人认为是专业理论功底欠缺,对法律知识把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占42.6%;也有人选择了其他原因,占1.5%。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教育者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非专业化、知识老化、法律信仰缺乏、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少部分人将问题归因于学生兴趣问题,从外部找原因,这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内因对事物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观点,需要扭转这种观念。

3.3高校法制教育内容的实证分析

根据“以下内容是否在课堂上讲授”的调查,讲公共生活中的法律有159人,占73.6%;讲国家安全法律的有114人,占52.8%;讲法理学的有105人,占48.6%;讲法治精神的有118人,占54.6%;讲宪法的有119人,占55.1%;讲刑法的有124人,占57.4%;讲民法的有118人,占54.6%;讲经济法的有83人,占38.4%;讲行政法的有98人,占45.4%;讲劳动法的有124人,占57.4%;讲婚姻法的有127人,占58.8%;讲诉讼法的有86人,占39.8%;讲国际法的有16人,占10.2%。教师根据个人偏好对教学内容取舍非常明显,没有一项均被作为讲授对象,国际法部分被普遍放弃,只有极少数老师能结合学生专业开展法制教育,内容安排有差异性、不规范性和随意性。在原因方面,据“当前法制教育内容与课时安排的关系”调查,有172人认为知识点容量多而课时量少,占79.6%;有44人认为课时数合适,占20.4%。接近八成的人认为法制教育的知识量庞大与有限的课时资源存在矛盾。在与教师的访谈中,不少教师感慨课时很少,感叹“实在没法教了”。

3.4受教育者的实证分析

据“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如何”调查,有25人认为很清楚,占11.6%;有181人认为基本清楚,占83.8%;有10人认为不清楚,占4.4%。这表明,非常熟悉学生认知规律的只有一成,比例很小,绝大多数教育者处于中间状态,为大体掌握,也有极少数人的教学就没有遵循过学生的认知规律,显示出对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法律素质现状把握不够。在原因方面,据“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频次”调查,有25人每年调查一次,占11.6%;有152人很少调查,占70.3%;有39人没有调查过,占18.1%。仅有一成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法律素质现状,而多数是不清楚的。据“课堂人数规模”调查,有22人为小班,不满60人,占16.2%;有41人为中班,60人以上不满90人,占19.0%;有140人为大班,90人以上,占64.8%。可知,高校法制教育主要采用大班制教学,学生人数规模过大,教育者应接不暇,教学针对性较弱。

3.5教育方法的实证分析

据“教育方法具有哪些特征”调查,在“方法是否科学”方面,有102人认为教法科学,占47.2%;有114人认为不科学,占52.8%。在“方法是否独特”方面,有68人认为独特,占31.5%;有148人认为不独特,占68.5%。在“方法是否新颖”方面,有102人认为新颖,占47.2%;有114人认为不新颖,占52.8%。在“方法是否多样”方面,有149人认为多样,占69.0%;有67人认为不多样,占31%。在“方法是否先进”方面,有25人认为先进,占11.6%;有191人认为不先进,占88.4%。近七成的教师具有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优点,但是存在方法的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先进性低的问题。教育方法缺乏有效性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最常采用的教育方式”问题调查中,有105人选择灌输式教育,占48.6%;有73人选择启发式教育,占33.8%;有38人选择灌输与启发结合,占17.6%。可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接近五成,此种教学模式是有局限的。在“能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开展教育”问题调查中,有25人认为教育很有针对性,占11.6%;有159人认为教育有一定针对性,占73.6%;有32人认为没有针对性,占14.8%。少部分能有针对性开展教育,但是大多数针对性不强。

3.6高校法制教育环境的实证分析

根据“当前法制教育环境对教育效果的总体影响”调查,有80人认为有消极影响,占37.0%;有58人认为无影响,占26.9%;有78人认为有积极影响,占36.1%。可知,超过六成的人认为当前教育环境是负效或无效的,仅仅有三成多的人认为是有效的,教育环境有效性不强。在原因方面,据“哪项环境因素对法制教育更具有影响力”调查,有105人选择社会环境,占48.6%;有69人选择学校环境,占32.0%;有29人选择家庭环境,占13.4%;有13人选择自然环境,占6.0%。接近五成教师认为社会环境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学校和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有限。

4结论

根据调查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综合法律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程度偏低,主要原因是目标过于抽象、实践性不强和缺乏差异性。2)高校法制教育者有效性不强,主要因为教师具有法学专业背景比例偏低、专业知识更新不够。3)高校法制教育内容低效,主要是因为法制教育课时资源有限,造成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较高,具有不规范性和随意性。4)对受教育者的把握不够,主要是因为教师对调视不够和教学班级人数规模过大所致。5)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化,但是存在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独特性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前只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为灌输式教育方式而教育的针对性不足。6)高校法制教育环境效能复杂,存在负效、低效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社会法制环境不足造成的。本研究力求全面考察法制教育要素有效性的现状及形成原因,以期引起广大教育者对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现状的重视,为提升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任先国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第7篇

一、创立一个联动机制

我校以建立法制教育规范机制为主导思想,建立了以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纪委、公安处、思政部、法律系等机构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的联动机构,负责协调、安排布置、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工作。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的联动机构的职责:党委宣传部负责“四五”普法、“五五”普法及有关法制教育精神的制定和安排,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落实,学生处负责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稳定教育,思政部负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工作的安排实施,法律系负责模拟法庭工作的开展,纪委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实现了各部门分工协作,各施其能,共同推动我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抓好两个普法阶段

2001年以来,中央提出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根据陕西省对“四五”普法工作的具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突出特色抓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大学生也愈来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为此,我校着重推进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普及化,做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律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提高管理干部的法律素质与推进依法治校相结合,努力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修养,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四五”期间,我校党委宣传部、工会、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等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陕教政〔2006〕20号)的规划部署,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我校从2006年起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实施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积极开展普法学法用法活动工作。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为普法教育夯实基础

我校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度规范,对违纪学生、违纪现象给以相应纪律处分。修订完善了《西安理工大学学生管理规定》、《西安理工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生工作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等管理文件,并编撰成30万字的《西安理工大学学生管理规程》,使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并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我校建立健全了《西安理工大学学生申诉处理暂行办法》,成立西安理工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另外,还设立了学生申诉信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办公室及时安排有关部门调查落实学生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在学生申诉处理过程中,严格制度、严肃程序,坚持回避制,保证委员会会议的合法人数,给学生以陈述、申辩的机会。每个环节都有书面材料及文书,并向学生说明学生具有上诉权。

(二)注重针对性和层次性,法制教育稳步推进

我校针对新生进行法制教育,主要采取学习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普法考试。我们逐班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集中组织学习,通过主题报告会、班会、观看电影等形式,对新生进行“法与人生”的法制教育讲座和“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为主题的讲座。针对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件,我校借此开展全方位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课,进行安全法治主题教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举办思修道德教育专题报告会,学校及各院系领导带头走入学生中间、走上讲台作报告,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谈心,加大教育引导的力度;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法律法规集中学习,反思该事件的恶劣影响及教训,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探讨药家鑫事件的成因及带来的深刻教训;组织学生撰写分析报告,分析药家鑫事件的成因,剖析自己对法律法规存在的模糊认识,从而提出自身的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更是普法教育的核心所在。我校高度重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教育,将宪法精神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之中。校团委、学生处通过举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团日活动,活跃学生的日常文化生活,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从点滴中增强法律意识。

(四)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我校着力于让法制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学生学习并掌握我国基本法律知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为其他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选修法学二学位,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既成为法律知识的拥有者,又成为普法工作的实践者。

三、建设好三个教学渠道

(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传授法律知识的主课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绝不仅是简单地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在一起,而是一门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具有专门定位、特定内涵、特定任务的一门崭新课程。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研室针对新方案,结合我校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大胆创新,由过去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改为启发式教学,传统授课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课本知识月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讲授、提问、讨论、案例分析自主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时我们注重采用启发、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探究、自主学习等符合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特别是采用了“理论讲授-实物信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即把每一个授课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讲授;资料、图片等演示;问题探究。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老师们普遍注重案例教学,每一章节、每一主题内容都精选案例,以案例导入主题,以案例提出思考问题,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的逻辑结构是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密切联系的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为切入口,帮助学生认识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强加,增进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以社会主义法理为基础,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进而通过阐释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二)以“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势政策课专题”为法律知识普及的辅助课堂

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保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顺利进行,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安全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陕教稳〔2006〕8号)精神,我校于2006年9月下发了《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大中专学生安全教育“进教学计划、进课堂、有课时”的安排意见》(西理教〔2006〕45号)文件,对我校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有关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根据文件精神,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由学生处组织负责,从2006年始每年在新生秋季学期进行,并将安全教育列入总体教育教学计划,落实在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选修课中。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心理和生理健康、性道德与健康知识、网络安全知识、自然灾害防范等诸多方面。从2006年以来,我校学生处组织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教学工作,课前集体备课,课堂认真讲授,有计划地在新生入学后集中对其进行安全防范、遵纪守法、自我保护的教育,而对毕业生则重点进行心理和就业疏导教育,还利用节假日、国内外重大活动和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教育,力求将理论教育和鲜活的案例相结合,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实效性,努力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提高安全教育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我们还与公安处、后勤处、曲江管理处等单位共同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学生学习安全救护、紧急避险方法,掌握自救、自护和逃生技能。并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校园文化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安全知识教育主题,营造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安全教育教学效果。

(三)以“模拟法庭”为拓展的实践教育课堂

作为我校法制教育亮点之一的模拟法庭搭建了法律实践教育教学的平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当前生动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真实案例以及校内教师校外专家严谨深刻的分析,都吸引着广大学生观摩参与。每年举行l-2次的全校性开放式模拟法庭活动,将真实的法庭引入进校园,使法制教育更加生动直观,便于法律知识推广,法制教育效果尤为强烈,在专业外、校园内和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学生了解现行法律制度、认知司法实践、强化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开展的活动受到《光明日报》、《新华网》、《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和肯定。还有由法律专业学生组成“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经常自办学术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制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安全日与校外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制宣传活动,无偿法律援助案件,参与诉讼,为社会弱者提供法律帮助,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学法、用法、守法意识的同时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扩大了学校影响。另外,我们还每年定期聘请法学知名学者和司法实践部门专家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辐射全校学生,强化理工科高校学科交叉特色,拓宽学生视野,拓展思考维度,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四、实现四个教育结合

(一)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往往被视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一优秀群体常常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可是,尚未完全脱离父母的庇护,又还未真正踏上社会的大学生们尚不具有把握现实的能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带来的是迷茫和彷徨;自我意识强但自控能力差;情绪方面的不稳定性与矛盾性等原因所引发的挫败、沮丧、偏激等负面情绪极易受到诱发而导致犯罪。2004年的马加爵案件,2010年的药家鑫案都属于情绪犯罪。我校相关方面注意到这种大学生犯罪新动向,及时在我校心理咨询的同时辅助以法律咨询的内容,帮助在校大学生学会理智思考,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负责。

(二)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

法制教育的效果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情况就,最主要的要通过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来考察。新方案中,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改革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简单是两门课程的合并,更主要的是密切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同时也提升了法律教育的地位。

(三)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诚然,高等院校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特别像我校这样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主要培养专业技术的应用人才,但培养专业人才与通识教育可以并行不悖。而且专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偏向于技术主义、分析主义、经验主义;通识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则偏向于科学主义、整体主义、思辨主义,表现出高度的社会关怀与人文关怀。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教育教学更重高度、广度、思想性、人文关怀、哲学深度与创新性。在高等院校中两种教育教学互为补充,专业教育可以通识教育为塔底;通识教育可以专业教育方式为塔尖。法制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培养思维广度、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

(四)法制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1]法律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人的其他方面,如价值理念、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刻刻规约公民的行为。法制教育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提高综合素质。

五、坚持五个教育原则

(一)目的导向原则

法制教育专题及案例的选择、设计和讲解,都以树立正确法制理念、培养坚定法律信仰为目的,尤其突出法律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思想,强化法制意识。

(二)优势突出原则

我校法制教育的优势,既表现在教师的专业性强,理论功底扎实,还表现为案例选择突出典型和时代感,使学生体会到法制教育不是为了领会僵硬的法律规定,而是实实在在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内容科学原则

法律从概念到理论,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都有其极强的历史发展性和严谨的理论推理性,学会和尊重法律的科学性,有助于大学生知法懂法、学法用法。

(四)功能互补原则

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法制教育处于无可替代的独立位置,但这种独立不是孤立,法制教育从来都与德育、美育、及哲学历史学科的教育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五)形式多样原则

我校法制教育的形势可谓精彩纷呈,有学理分析的深入严谨,有典型案例的真实感动,还有东西渊源的异同比较等等,这些都给法制教育的课堂增添了活力,多种形式共用,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真正使法制理念深入人心。

六、力求六个推动功能

(一)推动学生遵纪守法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当前大学生遵纪守法存在的很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是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知法犯法,因此,遵纪守法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大学生遵纪守法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唤醒和强化他们的守法意识,使其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推动建设法治校园

高等学校要提高办学水平,就必须依法治校,这既是现代化高等学校制度的要求,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学,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三)推动提高人文素质

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基地,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单向度”的倾向,促进大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既会“做事”更会“做人”,实现和谐的人的教育。

(四)推动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学校校风、精神风貌和人才素质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4]物质文化绝不能包容校园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都应当是校园文化中主要的内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更重要。在课堂内外我校积极开展各种师生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充分利用“12.4”法制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安全日等时机,组织各学院、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广泛开展生动、有效的法制教育活动,特别是在“五五”普法阶段任务,经常组织开展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切实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意识。

(五)推动拓展网络功效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借助这一新途径和新方法,高等院校在网络时代进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创建高校、家庭、社会网络互动机制;研究开发大学生法制教育网络资源库;积极开发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技术系统。我校相关部门已搭建了网络法制教育平台,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但如何发挥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仍是我们要解决的迫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