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音乐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12 09:38:55

序论:在您撰写音乐教育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音乐教育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社会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人的情绪情感的激发

音乐是用声音表情达意的一门艺术。优美的音乐能够滋润和抚慰人的心灵,激烈的音乐能够使烦恶的情绪得到宣泄,并且保持平和的心态。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带给人最直接的影响,产生强烈、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流动着的听觉艺术可不受时空的限制,直视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它通过声音的媒介表达情感,通过引起欣赏者的情绪反应,对人的情绪起调节、激发的作用。在人的心理方面,音乐以其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声响结构体系给人以美的享受、滋润、陶冶和联想。优美的音乐使人能够以审美的姿态感悟人类的生活本质,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越功利的情感体验。经常聆听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人的精神境界高雅,心情振奋。

二、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促进

在科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得出结论,认为音乐教育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脑主管人体的右半部,是数理中枢,善于以推理为特征的抽象思维,与此相适应,右手与推理、秩序、数学、法律、道德等理性形态相关;右脑主管人体的左半部,是情感中枢,善于以想象为特征的直觉思维,左手与情感、想象、审美、幽默、艺术相关。逻辑(理性)思维和形象(非理性)思维的素质和能力是一切伟大发明和创造的基石,音乐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思维和能力两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它可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突破单项思维,从而唤起和激发人的想象和灵感。由于人体生理结构的缘故,形成以右手为优势手的生产劳动,促进左脑进化为优势脑,加上以往教育的缺欠,助长了左右脑及其思维发展的不平衡。实验证明,右脑的信息容量(人格、欲望、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图像、音响等)是左脑的100万倍,对于创造或发明来说,右脑的直觉思维作用决不逊于左脑的抽象思维。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表演等都是具有实践性的左、右手并用的活动,并无优势手与劣势手之分,左、右脑对话,开发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音乐欣赏作为一种情感对话,也首先是旋律的高低明暗、强弱长短、音乐的情绪、音乐的形象和风格诉诸于右脑的运动,进而与左脑协调,从初步感知、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开发大脑潜能。音乐教育对发展人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视唱练耳、声乐学习、动作模仿能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能力、记忆力、反应能力等感性认识更加敏锐、协调,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科学发明之母。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等音乐语言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和非具象性,这为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声乐的演唱、器乐的演奏等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如依曲填词、依词谱曲、舞蹈创编等都需要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并反馈出来,动用多向思维,协调多种感官和神经系统才能创造出美的声音、旋律、动作,在创作和表演的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育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审美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准则和敏锐的辨美能力,是培养学生疾恶扬善追求真理,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舒伯特的《摇篮曲》学生会唱只是第一步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情。静谧的夜晚,妈妈在柔和的灯光下轻轻地摇着摇篮,口中轻声地哼着摇篮曲,脸上充满温馨爱意,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宝贝。教师在学生感受到这种温柔安静的情绪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要求学生,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情绪,歌唱的气息必须平稳、柔和、连贯,声音位置统一,音色要柔和。然后再启发学生认识到这种气氛与音乐中使用四四拍子以及旋律中音程跳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不仅学会如何挖掘歌曲中的美,还能知道不同美是如何被表现的,知其然也知道其所以然。通过寓教于美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音乐教育对社会教育价值的拓展

音乐作品本身包含丰富的社会伦理思想,能够在审美和欣赏之中将思想和文化内涵传递给欣赏者,给人以启迪。音乐作品通过特殊的表现形式,使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伦理教育更具特色和功效。欣赏着在潜移默化和愉悦的欣赏中自觉地接受社会伦理的教化和社会文明的启悟。华彦钧的《二泉映月》采用单一形式的变奏曲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懑,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沉重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同时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号召性的音调和果敢的节奏,概括出人民群众负于典型意义的、呐喊等语调特点,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歌声中受到陶冶,在歌声中聆听到民族的心声,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个伟大的民族。音乐表达着对祖国、民族、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对人世间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对一切假、恶、丑的愤懑、排斥与鞭挞,还不断地丰富、创造着进步的文化,不断地建设、推动着健康向上的社会伦理,不断地改变、塑造着人的心智和心灵。

总之,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实现我国科教兴国、以人为本、培养新型人才的宏伟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深入探索音乐教育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人文感化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音乐功能论 游戏说 文化的祛魅 音乐教育 以美育代宗教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日渐成熟与完善,明确音乐教育应当采取怎样一个教学目标与方法,以及实现怎样的社会意义,这些都是有责任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共同思考的理论问题,这不仅是音乐教育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也应被视为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命题。音乐教育应具备怎样的功能?基于这些功能结合当下音乐教育的理论思潮与教学实践,从而得出音乐教育的终极意义与其要实现的目标。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人生的、社会的、艺术的多层次的音乐教育意义与目标有待于我们认识并实践。因此,以音乐功能论为纲,可以促进我们展开对于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

从东西方对于音乐功能的观念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功能,即宣教功能、精神功能与情感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这三个主要功能决定着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美学理想。

从音乐史发展的角度回溯音乐功能观,其宣教功能是我们首先要进行理论探讨的。任何艺术都具有基本的实用功能,如美术在其产生的最初阶段主要用于“象形”,是对对象在视觉层面上的记录;而舞蹈则主要和巫术仪式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巫”与“舞”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本就是一个字。对于音乐而言,音乐的早期功能是巫术与教化,而且这两大功能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是人类文化理性化进程的结果。从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念来看,艺术早期的功能均与巫术仪式相关,如洞窟壁画和原始乐舞都是巫术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人与自然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巫术与原始宗教的仪式必然由一个“非理性”的巫觋文化向一个更加理性化、秩序化的道德文化方向进行拓展,亦即马克思·韦伯谈到的“文化的祛魅”。从西周开始,中国礼乐文化勃兴,中国音乐的文化形态也从巫术仪式的附属物成为道德宣扬的主体内容,并在西周成为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华文明的全面成熟与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在文化领域最为庄重与严肃的体现。应该讲“礼乐文明”源于商以前的巫觋文明,并加以理性化的结果,在对待音乐艺术的问题上,保证巫术仪式中音乐的表现性并赋予其道德教化的文化特性,从此音乐与道德宣教就结合在了一起,《尚书·虞书·舜典》中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音乐的感性、和谐特质成为人性教育的最佳途径。

而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尤其重视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论语·泰伯》中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包括音乐)对于完善的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而“乐”为“六艺”之一,其重要性被儒家思想一再强调,如《论语·先进》中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然而,对于音乐风格的品鉴,孔子也与道德品格进行了有机的关联,《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而对于音乐风格的批评方面,孔子认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应该说孔子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后来儒家学者看待音乐教育的观念,《荀子·乐论》中说:“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之足以辩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这种将音乐与道德宣教相结合的思想发展到了公孙尼子的《乐记》那里,应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乐记》不仅强调了音乐与道德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为这种关系找到了一个美学范畴加以描述,那就是“和”。也就是说只有达到“和”的标准的音乐才是合手“天道”的,才是乐理的象征,“大乐与天地同和”。应该讲《乐记》很好地实现了音乐表现理论与教化理论的结合,是中国古典音乐美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凡乐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

实事求是地讲,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中国古典音乐理论以道德宣教为其主要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音乐美学理论与当时的视觉艺术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我们再将视角转移到音乐艺术的精神功能,所谓精神功能即音乐艺术所能实现的音乐唤醒人类心灵,使人达到至善至美的永恒境界,亦即海德格尔提到的“精神的栖居”。艺术使人达到心灵自由,胸无纤尘的审美境界,这点在音乐艺术中也不例外。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老子·第十一章》曾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从这段文字中不难得出道家“法天贵真”的理论,强调心灵与审美无条件的绝对自由,“物物而不物于物”,具体到音乐艺术领域来说,至妙至神的审美境界不是通过刺激听觉器官而实现,与之相反,只有能与心灵与人生相契合的音乐,能唤起人类心底对于自由与人生的理解,才能达到音乐艺术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而庄子提出了“天籁”说,“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在天籁、地籁、人籁三个层次的音乐中,庄子认为天籁接近自然,最为抽象,也最能深入人类心灵从而带来灵魂的超脱与解放,即“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也就是黑格尔提到的“行而上的慰藉”。由此可观,中国美学典籍中十分注重音乐的精神功能,由音乐欣赏的过程转化为自由心灵的获取是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最终目的与要求。

在西方音乐理论界,类似的观点同样存在。在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看来,艺术的起源在于自由的无功利的游戏。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分析了艺术产生的经历:“由需要的强制和自然的严肃性经过盈余的强制和自然的游戏,才能转变到审美的游戏。” “这种游戏出发,想象力在它的追求自由形成的尝试终跃到审美的游戏。” “不满足于把审美的盈余纳入必然的事物,自由的游戏冲动终于完全挣脱了需要的枷锁,从而美本身成为人所追求的对象。”席勒认为人性是分裂的,这种分裂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理性的人。人要从自然人走向理性的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以心灵美,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使得感性和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对于音乐艺术席勒指出:“正如形式逐渐地由外部深入到他的住宅、家具、服装,后来开始掌握人本身那样,形式起初改变人的外部,然后改变人的内部。喜悦的无规则跳跃成为舞蹈,无定形的手势成了优美而和谐的手势语言,情感产生的混杂音响发展到服从节奏而变成歌曲。”因而艺术就从审美游戏中的审美外观的自由形式中逐渐摆脱了需要的强制,超越了物质的束缚,由自然的必然走向自由的表现,最终就独立地生成了。这实际上是从审美游戏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艺术的人类主体性、自由创造性、超功利性、独立自主性等审美特质,进而与艺术的“自由表现”的审美本质相对应起来,而且,在艺术的这个生成过程中,自由形式的巨大作用也得到了突出强调。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席勒认为艺术就起源于一般的“游戏”,而应该说,席勒认为艺术生成于审美游戏中自由形式的创造,或者说,艺术生成于创造自由形式以表现人性自由的审美游戏冲动之中。

然而艺术美学界对于艺术与自由的关系讨论不仅仅限于此,20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融汇中西方艺术哲学的精髓,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提出了“人,诗意的栖居”,即只有领悟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真理,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由,同时代的法国存在主义艺术美学家让·保罗·萨特也提出“审美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艺术作品是自由的召唤”。

艺术的功能问题,除了以上谈到的两点,第三点我们也有必要进行讨论,那就是艺术的情感宣泄功能。音乐是抽象的抒情艺术,音乐的旋律美往往与人类的情感达成一种“异质同构”。20世纪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中提出了“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继之他又补充道:“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实现的之感情的表现”。那么,具体而言,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呢?根据克莱夫·贝尔的出发点是视觉艺术品所引发的审美情感,他说:“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切感受,唤起这种情感的物品,我们称之为艺术品。大凡反应敏捷的人都会同意,由艺术品唤起的特殊感情是存在的。” 其实这些观点已很明白地透露出了克莱夫·贝尔的观点,即艺术品的形式因素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同构关系,从艺术美学发展的文脉历程来分析,这种观点多少受当时风靡美学界的阿恩海姆的“格式心理学”的影响,而克莱夫·贝尔只是在阿恩海姆的基础上将同构理论中的美的形式因素落实在了艺术形式的层面上而已。而20世纪著名的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也对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做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她最大的贡献在于给艺术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这个命题是极具开创性意义的。苏珊·格朗认为,艺术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表现性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所谓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就是说艺术是对人类情感本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以人类符号出现的,而在20世纪抽象主义艺术大行其道,从实践的方面印证了艺术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艺术功能论的重要观点即“诗言志”也就是讲艺术的重要功能是抒发主观意志,而在魏晋南北朝时,钟嵘在《诗品》中首先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这一提法是突破性的,昭示了中国艺术由“言志”转向了情感的抒发与表现。而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直接将中国古代美学的两个范畴“情与志”做了等同化的解释。同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畅神”论,王微在《叙画》中提出了“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美学观点,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南北朝美学的脉络,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精神和文化建构。而在音乐理论方面,嵇康在其音乐美学名著《声无哀乐论》中认为,音乐是自然的产物,本身并不包含哀乐的情感,即“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这样的命题初看似乎是在讲声音与情感关系的割裂与疏离,然而如果我们详加考察就会发现,嵇康不是认为两者毫无关系,而是认为,音乐虽不直接与哀乐相关,却是存在于人的内心的,“夫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而从这个角度看,声音与情感是有着直接的沟通渠道与内在联系的。嵇康提出“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感。然而哀乐之情均也。今用均之情,而发万殊之声,斯夫音声之无常哉?”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主体的本身。哀乐在欣赏音乐时所起的作用,即审美中主体本身的情感作用。而到了近代,鲁迅先生提出了“吭唷吭唷派”,这种肇端于劳动中情感宣泄的声音传达便可以定为早期的音乐表达,这种艺术的特质在现今的“信天游”粗犷、豪爽的乐音中还能看到文化的遗存。先生在其艺术功能的省思上,突出表现在美感教育,他的“以美育代宗教”学说对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表达的主旨是抒感,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实现着“乐教”的意义。

音乐艺术的宣教功能、精神功能与情感功能是进行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是理想人格塑造的重要契机。从音乐教育的基本精神与内涵上看,贯彻音乐教育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多元化发展及均衡发展,又可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多重的社会与教育意义。应该说,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开展尚不完善,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均衡,在不少中小学以及高校中逐渐被边缘化,这种现象是值得警惕与反思的。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需要信仰与伟大人格的力量,缺失信仰与理想的民族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文化景观下是十分容易迷失的,只有树立我们的追求与理想,社会的发展才能找到方向和驱动力。音乐教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以精神的方式引领我们,而且弥合了在迷失的社会中人性的分裂。伟大的音乐可振奋一个民族,如《义勇军进行曲》与《马赛曲》,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清醒意识到我们的历史责任,因此音乐教育的意义是多元性的。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肩负历史责任的,通过我们对于音乐教育的社会意义与精神意义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在当今树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和引导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从而实现社会精神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加速和谐社会的创建。

参考文献: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第3篇

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够表现人类心情最内在的东西呢?

尼古拉・哈尔特曼是这样解释的:第一,音乐的世界与心情的世界都是非空间性与非物体性的,二者都处于流动状态与变化过程中,都在兴奋与安静、紧张与解决的对立运动中发展。与视觉艺术相比,作为声音艺术的音乐能够把感情的各种各样的形态最直接地表现出来。第二,音乐中声音的各种要素比视觉要素具有更强的情绪内涵。比方人的声音就具有丰富的情绪性表现,音乐采用这种情绪性的要素,并用旋律、和声、乐器音色等有意识地加以强调并增强这种情绪性,可见音乐的音响“素材”实际上已经成为情感表现的基础。

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示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动力性的过程,这正是二者之间能够沟通的桥梁。可以这样理解,感情和音乐都在时间的过程中进行,都具有一种非物体的性质,虽然与视觉的固定性无关,但都内含有动力性的运动性。而赋予这种最单纯的旋律乐恩以生气的,除了力的运动,还有一种一时性的感情冲动,也会随着力的运动的发展而赋予它生气。这表明,音乐的音响具备了与心理状态相融合的可能性。

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乐论《乐记》早就清晰地揭示出人的情感体验与音乐音响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乐记・乐本篇》中具体论述了某种情感会导致什么样的音响表现形式:“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音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这也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声音和情感的内在本质上,存在着远近不同的对应关系”,它们在运动形态上都存在着高低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等。这就是说,音乐以类比或比拟的方式,为多方面地、细致入微地模拟和刻画人的情感活动提供各种可能性。

这就是说,音乐表现人类丰富的情绪、情感是有章可循的,作曲家是依据一定的章法和规律来表现和传达人类最丰富的情绪、情感的,音乐作品在情感性质上有它一定的确定性,人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应该与作品的情感性质基本一致。虽然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首乐曲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并不是每一种反应都是合理的,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正确理解音乐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无济于事。显然,欣赏音乐的美,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需要具备一个“音乐的耳朵”。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音乐的耳朵”呢?怎样才能正确感受、体验、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呢?

一方面,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美的感知、把握、想象、理解能力,必须帮助学生有能力从听觉上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结构、音色等各种表情手段的表情作用,掌握音乐的形式美。正如哲学家笛卡尔在其《音乐入门》中指出:“种种不同的心情状态对应于种种不同的节拍,例如缓慢节拍产生疲惫、悲伤、恐惧、傲慢等情感;快节拍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欢乐等活泼的情感。”嘘然,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的。“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种一致不是单纯的喜悦与悲哀,而是二者在深刻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强度、简洁和永恒流动中的一致。这是一种感觉样式或是逻辑形式。音乐的样式正是用纯粹的、精确的声音和寂静组成的相同形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正因为如此,音乐的各种形式要素: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等,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情绪特性,并用来表现人的情感。例如,在从莫扎特到19世纪的西欧音乐中,大调通常给人以明朗、肯定、坚实、积极、新鲜等印象;而小调则给人以暗淡、柔和、忧伤等感觉。 但另一方面,音乐是充满感情的艺术,情感是最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诚如《乐记》所言:“为乐不可以为伪。”只有源于心灵,才能进入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必须调动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的、诚恳的、深入的、有效的情感体验和与音乐的共鸣,使音乐教育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成为心与心的交流。

例如,“爱”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也是很多音乐课的主题。那么,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能深刻地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爱”的情感,并且把这种“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准确、更细腻、更丰富地感受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唤醒自己内心关于“爱”的情感和体验。

什么是爱?

当我们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在艺术中、在音乐中分享“爱”这一至高无上的情感时,我们首先需要问自己:我是否懂得爱?我是否正经历着爱与被爱?

这种爱与被爱的情感是否使我们与表达人类深刻情感的永恒的艺术品之间产生一种更加直接、更加亲密、更加难以割舍的不解关系?优秀的艺术作品宣泄、释放、更升华了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真实、平凡而又高贵的情感,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教会了我们怎样更优雅、更细腻、更准确、更深刻、更富于诗意和激情地去品味、去感受、去表达我们个人在每一个琐碎而又平常、普通的日子里所遭遇的爱与被爱的情感。

只有当我们空旷的心灵被爱所充满的时候,艺术才会成为我们人类高贵的精神世界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真正需要。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只有当高贵空灵的艺术作品在我们的心灵世界中占据着和生存、温饱与发展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一席之地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更真切、更敏锐、更用心地享受到爱与被爱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力量!

是啊!我们从小让孩子学会在艺术中,在音乐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不正是为了将这爱所带来的快乐与力量支撑他们的整个人生吗?这种扪心自问的内省过程无论是对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还是对教师自身情感生活与精神品质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和宝贵的,对于以情感陶冶和审美体验为宗旨的音乐教育来说,这一过程尤其必不可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说,这是从教育观念的转变落实到教师教育行为的第一步,也是最本质、最内在的一步。

让我们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传统教育观念里,教师是怎么做的。过去,当我们教师确定了一个教材――音乐作品之后,很少或几乎从不做这种自我的内省或反思。总是一上来就沿着“怎样教”这一思路去备课、去思考,甚至经常出于对“教育意义”的追求去拔高主题意义,努力想着怎样教育孩子通过自己这一次或两次的教学活动立竿见影地做出外显的“爱”的好行为。这种对“爱”的外在行为结果的追求往往更甚于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去体验“爱”这一人类至高无上的情感带给他们自身的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快乐与力量。换句话说,这样的教育总是徒有其表、舍本逐末,而不能深入人心的。因为它不是发自教师个人内心的灵魂深处,那又怎么能达到孩子的内心深处,真正内化为他刻骨铭心、永世不忘的精神财富,再进而外化为他由衷的、慎独的、表里如一的“爱”的好行为呢?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在这样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省略了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情感投入,完全忽略了教师个体最独特的感悟、理解与思考,教师所能做的最擅长的工作就是将音乐作品分解成知识和技能的方方面面,教师的工作夸张一点说就像是一个解剖尸体的外科医生那样,将好好的、完整的一个艺术作品大卸八块,将充满了人文精神与情感内涵的,需要由人的整个心灵去呼应的艺术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就好像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分解得只剩下各种器官,而不见了他活着的时候所充满的精、气、神、灵。

第4篇

关键词: 音乐美育思想 现代音乐教育 借鉴意义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51-01

1 的音乐美育思想

(1868――1940)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我国近代倡导并组织实施“美育”的先驱者。的教育思想是在借鉴西方进步思想成果与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相结合起来,将它与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相连接。1912年,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中国古代礼乐思想为例,指出“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联系中国当时的音乐教育现实,更明确表述“唱歌,美育也”,[1]明确的把音乐和美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将美育作为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从此被确定下来。在关于美育问题的论著中,着重主要是阐述美育的陶养感情的作用,在美育的实施中,是积极主张学习,在汲取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性。由此他提出:“所望后之留学者,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所同化。学业修毕,更遍游数邦,以尽吸收其优点,且发达我特性也。”[2]也指出,在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性。不仅对于留洋学习室如此,对于国内从事音乐教育以及各项文化、教育建设也同样如此。

2 音乐美育

音乐教育是以音响为素材,通过听觉诉说感情的艺术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美育则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音乐美育的陶养感情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精神。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审美性,音乐是能够直接抒发人的情感世界,能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有力的拨动人的心弦。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显现的苍白,要通过培养人们的超越精神,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提高人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的美育对于社会的文明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音乐美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

从艺术给人的精神影响的作用出发,提出艺术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精神的论点。创新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的重点之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一部分归结为音乐,他说“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音乐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收到了这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3]人们在平时音乐活动中能够借助于歌词给自己联想,音乐史人类用感情活动创造的艺术,是用心里、生理活动所改造的艺术,所以音乐美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

3 音乐美育的实施

对于实施美育的实施方法,包括了家庭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

3.1 家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起点

家庭音乐美育是家庭美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美育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和儿童,亦称为儿童美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严重影响着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长要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追求高雅的艺术享受,让孩子学习一些乐器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审美情趣,通过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就心里就有了欣赏美的能力,具有善良的性格和美好的心灵,从而为孩子将来在学校的学习打下了智力与创造力的基础。

3.2 音乐美育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的

学校是每一个人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并且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人才。学校音乐美育是音乐美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学校音乐教育能够系统的、循序渐进地传授审美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也是在学校美育实践中收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先生曾经说“美育的基础,利在学校”[4]所规范的普通音乐美育是与体育、智育、德育并举的,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和谐的精神,学校要对音乐美育课有充分的学时保证,将音乐美育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随着现代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硬件的加强,教师将与符合学生心理的音乐材料准备充分。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同时,使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3 音乐的美育通过社会音乐来延续

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接受更多的也是社会教育,社会音乐美育作为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音乐美育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对于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中音乐无处不在,自古以来音乐就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人们在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时置身于音乐,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而且还能得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发展。例如社区中的合唱、合奏、文艺演出都能够感受群体的和谐的氛围。各种形式的演唱会和演奏会都是充满感情的世界,人们分享着这种情感体验和享受其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促进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要在继承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的优秀传统上,积极吸收国外音乐教育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更好的为建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宇姿,张媛.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222-01

音乐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音乐的价值效应在过去是不可磨灭的。今天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大纲将音乐作为一门专门学科进行学习,教给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这既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尤其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也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音乐的感情,通过音乐的学习,也陶冶了孩子的情操,还能塑造儿童活泼的个性。因此,加强和促进幼儿音乐的教育,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每个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娱乐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含各种娱乐内涵,因而,加强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学习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快乐感。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最为密切的一种形式,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趣激动、表情愉快。音乐在时间冲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地产生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音乐的节奏,间接地影响到血液循环、呼吸甚至是内分泌,和人的生理更有密切关系。让幼儿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的礼物。“培养兴趣”不仅仅是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因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是最早刺激幼儿兴趣和陶冶幼儿情操的基本环节,这种音乐的教学,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感,从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幼儿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觉。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能力,对音乐形成的感知,都会提高幼儿的敏锐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的学习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器官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幼儿的耳、眼、脑、四肢的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音乐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培养幼儿的直觉、分析、想象和创造等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探索和表演、动手实践,使他们有机会独创、实验自己的艺术想象。幼儿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段,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幼儿尝试对自己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和重新组合。这些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对错之分,也不会给幼儿造成挫折感,这个尝试过程能够使他们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表达自己的独创性与个性,丰富自身经验,是教育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音乐教育应该重视创造过程对幼儿的影响,以及审美经验带给幼儿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硬追求成品,强调个性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应该是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

三、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促进人际交往

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拓人的交流手段,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心与心的沟通。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的动作安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使幼儿在一种愉悦的形式中,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语言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和欣赏他人,有利于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在合唱团中,每一位幼儿都要合作演唱,这种演唱的分工,也是团体协作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长期的团体表演中,幼儿之间学会了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团结互助,从而有利于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从小就注重培养幼儿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促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这种社会性品质包括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品质。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幼儿才可能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交往,独立面对困难,在生活中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6篇

论文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的能力。故重视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复合型、宽口径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的特殊意义

(一)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地、广泛地感知音乐作品,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丰富多彩 的教学形式、内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情感得 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如此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 自然与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贝多芬曾说 :“音乐应当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瓦格纳也言之:“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 ”

(二)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现代人

音乐教育所制定的 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音乐教育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即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国现阶段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音乐的功能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音乐的功能主要感慨为三个层面:物理、生理、心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人在有意或无意中生理上都会受音乐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使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平衡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这是音乐自身的美所决定的。“音乐美是一种独特 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 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 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是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二 、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育最终 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 能的人 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脑所分别具有的优势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的片面观点的影响,人们对形象思维的研究不够客观,认为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从小学阶段就忽略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其实音乐课程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培养听力的重要手段,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对提高直觉能力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 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可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如何运用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21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学校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 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 的需要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 比拟 的。为了使美育落实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 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突出审美教育呢?笔认为可以试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手: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始,了解歌 (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教的歌 (乐)曲教材中,既要有古今中外名家名,又要有 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类之齐全 、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极好教材。同时利用教材 的刻意安排,充分发欣赏课的作用。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挖掘美育素材 ,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以概括和提炼,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可 以让学生参与律动一起去感受乐线条的起伏,对于节奏的训练方法上可让学使用打击乐,去感受和领悟,培养内心的节奏等。通过系统的训练既可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美认识和分辨 ,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

(二)重视美感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的意识、美的观念 ,又必须具备美的方法和技术 ,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文化底蕴,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 ,音乐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 。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等。学生充分理解感受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三)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育的效益 ,还 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组织一些在声乐、钢琴、器乐等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 ,给大家提供观摩学习的平台,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教师也可选些 CD、VCD音响资料给学生播放 ,其 目的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还可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肖像等等。久而久之学生长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巩 固和提 高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

(四)审美教育最终得以落实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以及专业视野等等,都是贯穿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求教师树立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以主人翁 的姿态 ,认真钻研教材 、因材施教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观摩等。

四、音乐教育在当今的素质教

育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旌。

第7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意义;情感教育;审美能力

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关键节点,高中音乐教育更是广泛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渗透情感教育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开展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情感教育目标的渗透具有现实意义。以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例,每一首选入教材的音乐作品,无一不蕴含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之歌》让学生感悟到不仅人类拥有生命,大自然同样拥有生命,我们应当珍爱生命,保护自然;《感恩的心》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我们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拥抱父母、拥抱同学、拥抱社会;《沃尔塔瓦河》让学生感受到捷克人民不畏、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鼓舞着他们的斗志。凡此种种,在高中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体现,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进行赘述。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音乐教育对于渗透情感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教育元素,于不知不觉间渗透情感教育目标,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进行。

二、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实施美育教学的基本途径,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启迪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所蕴含的美感能量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意美、情感美、音韵美、曲调美、形式美、伴奏美等等。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不同教育方法,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审美能力。例如:鉴赏《赶摆路上》音乐作品,从不同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领略不同的艺术之美。从立意美角度而言,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傣族人民无限欢乐、幸福的生活之美;从情感美角度而言,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情感之美;从音律美角度而言,旋律以“5612”构成,节奏灵活多变,代表了我国民间音调的特色之美;从曲调美角度而言,作品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具有傣族民族风味之美;从形式美角度而言,体现了女生三声部合唱形式之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音乐擦亮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当发挥音乐作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独到审美趣味的小小音乐家。

三、高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课题。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都非常关注人才创新能力高低问题,这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实践证明: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音乐创作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创新思维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考虑到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学期的音乐教育,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假期作业:6人一组,任选形式,为学校新编一首校歌。相比较于留几张试卷,这种作业形式更加灵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同时也避免了互相抄袭情况的出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运用创新创造能力,开阔思路,思考用什么样的音乐形式、音乐手段表现校园,这不仅加深了对课上所学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了用音乐创造美的能力,体现了学习致用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入学伊始,当请学生自由展示创作成果时,他们一个个都兴致高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促使教学改革工作者愈发关注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纵观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音乐不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即便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最终由于各方面的不重视、不配合,影响了教育质量。如何转变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的不利局面,全面发挥音乐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旧有待全体音乐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慧玲.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7(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