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8:53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基本的礼仪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内容;方法
礼仪是教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反映个体的知识和教养水平,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缺乏了解,缺乏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安排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
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
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
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反复训练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训练法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他们的品格养成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例如:正确的站姿与坐姿、仪容仪态、自觉排队、礼貌用语等内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礼仪习惯。
(二)言教法
对孩子进行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言教法能使孩子知行合一。如:具体操作过程采用童话故事、寓言、儿歌、情景表演、动画片、参观体验等方式,同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与针对性,以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三)榜样法
幼儿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的模彷到生活实践的模仿。教师家长的示范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家长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
(四)正向评价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教育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并会努力地向正向化发展。
(五)游戏法
通过主题游戏的方式,提出具体规范的礼仪要求,使幼儿习得的礼仪常识与习惯得以具体的实践和应用。幼儿阶段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幼儿反映着人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及行为准则,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起着巩固和强化的积极作用。
(六)境教法
境教法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创设一种优雅的礼仪氛围,物质环境创设要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精神环境建设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教养态度、严格的生活制度等方面。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悄然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礼仪的种子。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逐渐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纪出版社.
关键词:幼儿 礼仪教育 内容 方法
礼仪是教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反映个体的知识和教养水平,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缺乏了解,缺乏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生活礼仪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安排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
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学习基本的仪容仪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
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分享(物质层面)、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以及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
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事件),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
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反复训练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训练法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他们的品格养成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例如:正确的站姿与坐姿、仪容仪态、自觉排队、礼貌用语等内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礼仪习惯。
(二)言教法
对孩子进行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言教法能使孩子知行合一。如:具体操作过程采用童话故事、寓言、儿歌、情景表演、动画片、参观体验等方式,同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与针对性,以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三)榜样法
幼儿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的模彷到生活实践的模仿。教师家长的示范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家长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
(四)正向评价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教育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并会努力地向正向化发展。
(五)游戏法
通过主题游戏的方式,提出具体规范的礼仪要求,使幼儿习得的礼仪常识与习惯得以具体的实践和应用。幼儿阶段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幼儿反映着人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及行为准则,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起着巩固和强化的积极作用。
(六)境教法
境教法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创设一种优雅的礼仪氛围,物质环境创设要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精神环境建设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教养态度、严格的生活制度等方面。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悄然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礼仪的种子。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逐渐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纪出版社.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的人们就很重视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针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几乎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再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遥远,认为传统礼仪已经过时。有些幼儿更是对礼仪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不懂得应该遵守规则,不知道尊重长辈,做错事情不会道歉,以至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熊孩子”的极端事例。幼儿园的孩子可塑性较强,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园以幼儿发展为本,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礼仪氛围,开展礼仪养成教育,再辐射到每一个家庭,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我们对全园3~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从生活礼仪、交往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入手,了解全园幼儿的文明礼仪养成情况。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58份,其中有效问卷57份,无效问卷1份,抽样信度高达97%。我园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基本状况良好,能正确使用文明用语,爱清洁,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幼儿对文明礼仪基本知识了解较少,周边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幼儿的文明礼仪养成。于是,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从环境创设、课堂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二、建立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一)设置文明礼仪教育环境
我们在楼梯、走廊上张贴文明礼仪儿歌,悬挂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的文明礼仪图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我们还在三楼大厅设置了一个礼仪书籍阅读区,提供大量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图书,让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的方式,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总之,我们利用一切幼儿能接触到的场所,让幼儿置身于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良好的文明习惯。
(二)明确礼仪学习内容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我们从入园、进餐、午睡、游戏、学习等各个环节入手,抓住机会,适时启发、引导、规范和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让幼儿从中了解文明礼仪,养成文明好习惯。例如:大班从日常生活礼仪入手,开展“我是文明小使者”活动,幼儿轮流当“文明小使者”,每天早上都会佩戴文明标志,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同伴入园,较好地培养了主动问好和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中班幼儿每天午餐后都会跟着老师一起阅读有关礼仪养成绘本,通过故事绘本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小班幼儿利用户外活动时间一起做“礼仪操”,喝水、洗手时会自觉排队,吃饭时会保持桌面干净卫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正确的礼仪行为。教师通过日常活动为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三)建立园本课程
课堂教学是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礼仪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纳入常规教学,将礼仪教育有机渗透到五大领域中,形成园本课程。例如:小班教学活动“我来给你撑把伞”“小熊请客”“小猪打电话”,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礼仪;中班教学活动“甜甜的糖果”“从蜗牛开始的”,帮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中体验交往礼仪的重要性;大班教学活动“我是文明小乘客”,让幼儿了解了乘车的基本礼仪,培养了公共意识和良好的公共礼仪。在观察、感受和体验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良好的社会礼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开展文明礼仪周活动
我们结合教研课题《幼儿传统礼仪的养成教育》,利用一周的时间集中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强化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礼仪儿歌、绘本故事、艺术绘画、社会实践等活动,加深幼儿对礼仪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明礼仪规范的认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礼仪教育。
(五)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活动
我园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元宵节到了,我们开展了“闹元宵、猜灯谜”亲子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礼仪规范,学习节日祝福礼仪;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爱的传递”“感恩母亲,亲情洗脚”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表达爱、传递爱等相关礼仪;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我们都会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让幼儿将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社区居民,将祝福传递给更多的人;春节来临,我们开展了“懂感恩、知礼仪”亲子联欢会,教师带着幼儿及其家长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共同迎新纳福。
三、密切家园联系,提高家长文明意识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礼仪渗透 日常生活
自从我园成立“礼仪教育课题小组”以来,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身上体现出“礼仪之邦“的美誉,培养幼儿最基本的与人合作、体谅别人、文明守纪、有爱心等良好文明习惯,我认为要抓住生活中的细小事情,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那么,如何将幼儿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呢?
一、注重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每天早上来园上班时,老师会清晰地听见小朋友们响亮而甜美的问好:“老师早上好!阿姨、叔叔早上好!”“小朋友们早上好!”随后老师用非常标准的鞠躬动作回应孩子们。我们班的“文明礼貌小天使”每天都在门口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他们面带微笑,精神抖擞,用标准嘹亮的普通话向老师、同伴和家长问好。如小朋友晨运时上楼梯时,我要求孩子们一边上下楼梯,一边轻声读礼仪儿歌:上下楼梯注意多,小小楼梯像山坡,上上下下不蹦跳,左顾右看我不要,排队慢走不拥挤,不打闹才是好宝宝。走路挺起胸,摆动两只手,挺胸向前走。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盥洗行为,以及节约用水的意识,在孩子们洗手时,我要孩子们一边排队,一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手时,反复冼,洗完后,水关掉。”通过这样的礼仪教育,孩子们亲身感知、实践,反复学习和训练,久而久之,在这种良好氛围的熏陶中就能养成自觉的礼仪习惯。
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规范的礼貌用语成了每天早晨的靓丽风景线。可见,创建幼儿身边的良好环境尤其重要,正如教育家洛克所说的:“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二、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我在组织幼儿上健康课《好朋友一起玩》时,要求幼儿和别人友好相处,不可争抢东西。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或亲人时,要主动打招呼。离开的时候要说“再见”。在语言课《有礼貌的小猴》中,通过故事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知识:“小猴非常懂礼貌,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会主动地说:‘早上好!’”通过故事教育小朋友,鼓励小朋友们向小猴学习,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又如我上《社会》课时,我首先让幼儿欣赏课件,评论故事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然后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幼儿通过讨论,懂得课堂礼仪是怎样的,同伴回答问题时自己又该怎样聆听。通过这样引导幼儿,丰富幼儿对礼仪的认知。课后游戏时,教孩子们一些常见的礼仪知识,如小朋友不小心踩到同伴的脚,要说“对不起”,请求别人原谅或想要与同伴分享玩具时,先要有礼貌地征求别人的意见,待别人同意后才可以分享。可见,有计划地安排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使幼儿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行为习惯。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为了保证全班小朋友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有规律,确保小朋友的人身安全,我班有许多班规,如下课后不打闹追逐;上下楼梯要靠右有序地走;拿椅子要双手搬起来慢慢地走等。
三、注重学会关心他人
日常生活让幼儿明白一点: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如老师每天要为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教小朋友学习知识,带小朋友做晨运、早操、玩游戏,给小朋友们端饭盛菜、整理被子等,是很辛苦的,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你可以帮忙的,是否可以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例如,搬搬小椅子,整理书架上的小图书,整理教室里的书本、玩具等,这是关心自己的一种表现。在学会关心自己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教育幼儿从最亲近的人入手,学会关心家人。这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家经常锻炼幼儿,假如有了好吃的,要让他先请爷爷奶奶吃;家人过生日,可以提醒幼儿以简单有意义的方式表示祝贺,如和父母一起做个创意亲子手工,或画一幅画;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可以鼓励幼儿给爸爸倒杯水,帮妈妈接下手中的包;爸爸或妈妈生病了,懂得安慰家人的心情,帮爸爸妈妈锤背、按摩,不惹家人生气;不要打扰别人休息等,这都是礼仪的一种。对于幼儿的关心,家长们要给予鼓励或真诚的感谢,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关心别人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注重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区域活动中
一、丰富家长的礼仪教育知识
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往往会很大程度受到教师的监督与约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都比较好。然而,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都忘了这些规范,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冒出。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懂得正确引导,甚至缺乏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知识,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家园合作的展开,而且会消解幼儿园内的教育成效。因此,首先很有必要丰富家长们的礼仪教育知识,不仅要让家长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们作出良好的表率,家长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引导与教育方式,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家庭内的礼仪教育也发挥效用,这也是促进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的基础所在。家长首先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礼仪教育知识,可以多展开一些必要的学习。例如,为孩子学习礼仪订阅的礼仪教材里面的礼仪须知、感悟礼仪和亲子课堂内容,家长要必读。在这里家长找到了教育孩子的锦囊妙计,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实践证明: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关系到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这充分给我们揭示了家长对于孩子所起到的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家长才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够给孩子形成良好的表率与榜样,这也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所在。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家园合作活动
幼儿园应当多举办各种家园共建的合作活动,这将会成为一个非常有力的渗透礼仪教育的平台,这也是深化家园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幼儿园可以结合各种传统节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进来,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园、家长、孩子三方面间的交流沟通,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家园合作的平台,将会让礼仪教育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此外,幼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孩子在家中完成。活动任务中可以很好地融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这同样是一种很灵活的家园合作的方式,这也是巩固孩子对于文明礼仪认知的一个过程。例如,可以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带领幼儿参加劳动,开展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六一”儿童节开展制作贺卡送同伴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九月十日教师节开展尊敬教师、关心教师的教育;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九九重阳节之际学习节日礼仪,同时开展孝心敬长辈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贺卡送给长辈,对长辈说一句感恩的话,帮助长辈做家务事,如端茶、抬凳子、捶背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活动形式,不仅能深化孩子们对于各种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知,这个过程也是借助家庭平台来检验孩子的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成果的一个过程,这对于加深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将会很有帮助。
三、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点滴中
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点滴中同样是在家园平台下展开礼仪教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幼儿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以及幼儿园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与细节有良好的把握,并且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给予他们有价值的引导,这将会很好地帮助幼儿自身的礼仪行为的构建,并且能够逐渐建立他们的思想意识。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和幼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并且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生活点滴中。这样才能够给予他们更为深入的引导,并且督促幼儿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幼师要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凡事缺乏坚持性,要坚持礼仪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训练礼貌行为,巩固其礼仪习惯。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内容不系统,这就需要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为使礼仪教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要和家长形成密切联系,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进餐、如厕、午睡、喝水、盥洗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有加强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在家庭与幼儿园这两个平台中都深化对于幼儿的引导与督促,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基础上的礼仪教育。
四、结语
一、丰富家长的礼仪教育知识
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往往会很大程度受到教师的监督与约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都比较好。然而,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都忘了这些规范,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冒出。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懂得正确引导,甚至缺乏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知识,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家园合作的展开,而且会消解幼儿园内的教育成效。因此,首先很有必要丰富家长们的礼仪教育知识,不仅要让家长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们作出良好的表率,家长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引导与教育方式,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家庭内的礼仪教育也发挥效用,这也是促进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的基础所在。
家长首先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礼仪教育知识,可以多展开一些必要的学习。例如,为孩子学习礼仪订阅的礼仪教材里面的礼仪须知、感悟礼仪和亲子课堂内容,家长要必读。在这里家长找到了教育孩子的锦囊妙计,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实践证明: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关系到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这充分给我们揭示了家长对于孩子所起到的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家长才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够给孩子形成良好的表率与榜样,这也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所在。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家园合作活动
幼儿园应当多举办各种家园共建的合作活动,这将会成为一个非常有力的渗透礼仪教育的平台,这也是深化家园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幼儿园可以结合各种传统节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进来,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园、家长、孩子三方面间的交流沟通,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家园合作的平台,将会让礼仪教育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此外,幼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孩子在家中完成。活动任务中可以很好地融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这同样是一种很灵活的家园合作的方式,这也是巩固孩子对于文明礼仪认知的一个过程。
例如,可以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带领幼儿参加劳动,开展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六一”儿童节开展制作贺卡送同伴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九月十日教师节开展尊敬教师、关心教师的教育;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九九重阳节之际学习节日礼仪,同时开展孝心敬长辈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贺卡送给长辈,对长辈说一句感恩的话,帮助长辈做家务事,如端茶、抬凳子、捶背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活动形式,不仅能深化孩子们对于各种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知,这个过程也是借助家庭平台来检验孩子的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成果的一个过程,这对于加深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将会很有帮助。
三、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点滴中
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点滴中同样是在家园平台下展开礼仪教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幼儿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以及幼儿园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与细节有良好的把握,并且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给予他们有价值的引导,这将会很好地帮助幼儿自身的礼仪行为的构建,并且能够逐渐建立他们的思想意识。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和幼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并且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生活点滴中。这样才能够给予他们更为深入的引导,并且督促幼儿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幼师要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凡事缺乏坚持性,要坚持礼仪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训练礼貌行为,巩固其礼仪习惯。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内容不系统,这就需要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为使礼仪教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要和家长形成密切联系,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进餐、如厕、午睡、喝水、盥洗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有加强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在家庭与幼儿园这两个平台中都深化对于幼儿的引导与督促,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基础上的礼仪教育。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在现今许多家庭中,由于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幼儿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表现出自私、独占,不愿意与人分享,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规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JL%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造成的。很多幼儿园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缺乏对幼儿的日常渗透教育,更没有系统地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综上所述,对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幼儿园长期的教育渗透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针对上述分析,笔者想就幼儿园如何实施礼仪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早就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社会上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趋严重,国人的礼仪素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许多出境游客因为不讲文明不懂礼仪而丑态百出,受到外国人的嘲讽;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作为我国的首都,竟然把自觉排队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去倡导,可见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文明礼仪的缺失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据我观察,当今社会中,幼儿礼仪教育缺失的问颐也相当严重。我曾经到一个孩子家中家访,碰巧孩子家中有很多客人,只见孩子在沙发上窜上跳下,还时不时地将客人的茶杯拿起来喝水,孩子的父母很恼火,也试着说服孩子听话,可是说教好像并不管用,孩子继续持续着刚才的行为……一系列类似的事情,使我越来越认识到,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开展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的迫切任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讲文明、讲礼仪,让未来的社会和家庭更和谐、更安宁。
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方法
1.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反复训练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训练法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他们的品格养成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例如:正确的站姿与坐姿、仪容仪态、自觉排队、礼貌用语等内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礼仪习惯。
2.言教法
对孩子进行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言教法能使孩子知行合一,如:具体操作过程采用童话故事、寓言、儿歌、情景表演、动画片、参观体验等方式,同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与针对性,以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3.榜样法
幼儿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识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教师家长的示范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家长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
4.正向评价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教育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并会努力地向正向化发展。
5.游戏法
通过主题游戏的方式,提出具体规范的礼仪要求,使幼儿习得的礼仪常识与习惯得以具体的实践和应用。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形式,游戏活动的规则反映着人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及行为准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起着巩固和强化的积极作用。
三、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更直接,更快些。因此,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师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知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放礼仪资料,请家长认真学习《幼儿礼仪内容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幼儿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荐家长订阅一些家庭教育杂志,学习别人教育孩子的先进经验。例如家长关注生活细节,及时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另外,家长要多带幼儿走向社会,进行实践练习。可以带幼儿到超市购物,还可以带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礼仪引导,强化幼儿的礼仪行为;家长还可以将孩子的礼仪事迹记录下来,供教师给予表扬和巩固,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作用。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桑树从小育,到老直笔笔”。也就是说,礼仪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因此,我们就应该针对幼儿的心理,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锤炼,在活动中矫正,在实践中巩固文明礼仪行为。只要我们和家长携手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