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8:50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提高学历的话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要]: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高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文对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作用、内容、基础、关键、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
教学管理 科学化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保证中心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既是我们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要想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深刻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目的与基本方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要保证这一任务与目的顺利完成与达到,就必修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因此,科学的教学管理应是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高效管理,而探讨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作用
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符合人们对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学管理工作者首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对教学管理的感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又常常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某些内容的缺陷,这就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者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某些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和归纳实践的结果,并把这些认识成果补充到原来的认识之中,完善教学管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建立起了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这种在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明显发挥作用:
1、使高校教学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围绕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科学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建设,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2、教学管理科学化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各层次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的过程。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在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科学化意识,主动依靠和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科学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管理工作者还应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社会科学的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认清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3、教学管理科学化可以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在科学化体系的保证下,教和学双方均可以按照有序的活动方式进行,而且活动的双方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也就充分发挥了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二、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容主要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1、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结构是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指挥着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通常说来,教学管理决策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靠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了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学管理大系统合理地运行。我校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学校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这是由主管校长主持,教学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全校各院系主管教学行政负责人参加的两(三)周一次例会制度。实践证明,这种例会制度可以较好地形成学校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中枢,可以有效地领导全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2、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巡视员制度、学生教学联络员制度等。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畅通的信息网络才能获取。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求及时得到利于决策执行的准确和有力的信息,以便使决策部门在充足准确的信息下,有效调整和控制教学的顺利进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浓缩、教学信息的筛选、教学信息的提取反馈四个方面。实践证明,我校建立的两种信息反馈制度,形成了科学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执行这些制度,教学管理决策部门就能汇集大量的有关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教风、学风等各类信息。
3、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分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作业和试卷抽查制度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作这些制度,就能有效地控制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使人才培养全过程得到优化,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要使教学管理符合教学规律,就必须在探索、发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体现教学规律要求的各种教学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体系,加强教学制度建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可以说,科学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根据高校教学管理的情况,至少应建立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学校、学院、系反映教学管理体制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包括教学大纲以及有关授课、实验、生产实习、考试、毕业设计、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的课程管理制度、规定等文件;三是包括有关师资、学生、教材等教学管理要素的制度与规定。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所有关于教学管理的制度体系中,有一条基本的链: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与考试管理制度,这一链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因此,科学的教学管理,应首先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上教学规章制度体系。只有规范的教学系统,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教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程度。
四、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规范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只是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工作基础,而有效的科学管理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因此,实施科学的指导与控制是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1、 坚持严格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是有序化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严格教学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制度办事,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坚持管理的经常性和连贯性。教学活动是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是连续不间断的,不应该时紧时松。
2、 实行激励机制
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智力型的高层次活动,同时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老师和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教学管理不能一律追求严厉,而应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有效运用激励机制,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首先,在教学管理中应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认真调查了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并创造条件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并注重引导将这些需求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搞好教学、努力学习成为老师、学生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这样就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教与学的自发动力,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在保证教学规章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尽可能给师生留有一定的自由度,尽可能使教学过程的管理由外在的强制性控制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控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 加强考核与评估
对教学实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完全依靠过程控制是不够的,还应加强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估工作。科学的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估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应强化常规的教学检查与监督,如实行期初、期中教学检查,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其次,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工作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各层次和类型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客观地评价工作状况,肯定工作成绩,发现存在问题,为改进工作指明方向。最后,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考核与评估结果,运用各种精神和物质手段,对优秀者加以奖励,对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甚至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必要的惩罚,这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奖惩手段会在教学管理领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保障
要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1、 大力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方法之一,为有效管理教学过程,应推行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即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合理制定各种教学工作目标并尽可能量化,然后将目标交给执行者,充分尊重其意见,发挥其才智,实行自我管理,以便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最后进行评估,依据教学目标实现程度作出客观公正评价。
实行教考分离也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之一。所谓教考分离,就是教师只负责授课环节,不负责所教课程的考试与阅卷工作。教考分离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学生也必须全面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通过教考分离,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考分离制度操作严格规范,也是目前完善考试制度、提高考试信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2、 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微机化
要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进而进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收集和处理大量信息,这是手工操作无法完成的。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广泛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设备,以实现教学管理的微机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计算机有以下功能:一是存储教学数据,如对有关授课、试题、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大量资料进行存储与统计;二是分析与评估教学状况,如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有关动态状况,以及教学成果、质量等问题;三是支持教学决策,高校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职能优势,研究开发教学领域中的决策应用软件,尽可能运用计算机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教学决策的科学化。
六、结束语
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院校,我校更是提出了“培养高技能杰出人才”的核心目标,要求的培养人才是知识够用且实用,动手能力强,对基础理论要求不高。物理化学课是我校许多专业(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矿物、冶金技术、热处理、采煤、采矿等)的一门化学基础课。但物理化学课是以物理和数学为理论基础在化学上的应用,综合性强、教学内容多而且抽象,公式概念多、逻辑性强且难于理解的特点,对该门课的普遍反映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情况,但这门课程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科学规律能力、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物理化学课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多年从事物理化学课的教学,经过实践与思考,认为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有以下十个方面的途径:
1 教材要精心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材必须与教学内容相配套,教材的适用就比较关键,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较多地注重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但物理化学知识是具有相当慎密的知识系统,许多知识点若不进行理论的讲解,后面的知识就无法理解,因此理论知识相对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来说仍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好的教材并不是将本科院校的教材进行简单的删减就编成了专科院校的教材,目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用的物理化学教材比较少。我校选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高教出版社),教材是以高职高专物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贯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从这几届用下来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另外,教师还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自己编写教材和习题,突出教材的专业特点及学生特点。
2 双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详细讲清
夸美纽斯说:“如果先不教明概念,便是教得不好的”,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很多,且有鲜明的特点,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公式及其应用条件多。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机械地靠记忆学习,理解是学习物理化学的有效方法,也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把基本概念讲清楚就非常重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解可逆过程时就要讲可逆过程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它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已知条件,有些公式只有在可逆过程中才能取等号。还有自发过程这个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的物理化学教材中是这样解释的“它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除维持指定的条件外,无需另借外力就可以自动发生的过程。”但这里的外力是指什么力呢,不是很明确,如水从高处低处流是一个自动发生的过程,但这里是重力在做功,重力一般情况下是外力,学生就会疑惑,我们在讲解自发过程的概念时是这样解释的:把体系的能量分为可利用能与不可利用能,自发过程就是体系可用于对外做功的能量减少了,可用ΔΕ≤0作为判定过程方向与限度的总判据,即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过程总是向着体系可利用能减少的方向进行,当体系可利用能达到极小值时,即达到了平衡,这样学生就清楚了。
3 问题(思考题)引导要着重启发
近年来,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大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的工作则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兴趣,问题引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明确发问的目的
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问题,应注意选用应用性、启发性、激励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索,即在“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要多选用“为什么”的问题,而避免简单化的“是什么”类的问题。
3.2 要设计问题的形式
常见的提问形式有直问、反问、曲问、追问等,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3 课前要准备好“问题”及发问的顺序
应拟出一个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据此准备好解决的措施。
现举例说明: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的饮用水是十分珍贵的,因为北冰洋没有可饮用的淡水,全是海水,所以爱斯基摩人需要到冰山上去取回冰来熔化,靠熔化后的冰作为平时的饮用水,我们可以设问,根据图回答:(1)爱斯基摩人应在怎样的环境温度下取冰?(2)通过图计算1000g海水降温时,能获得淡水的最大量?
学生根据图可以分析出在温度为252~273K的季节取冰,因为此时系统点位于两相区,H2O(S)与海水共存。当温度接近三相线(252K)时,冰在海水中的含量最大,并且可根据杠杆定理计算出淡水的质量是893克。通过此问题及解答,学生既读懂了相图,又应用了杠杆定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相图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进行了问题的延伸。
4 学习兴趣要注重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兴趣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动力。上好物理化学第一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要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物理化学与实际的联系是多么地紧密,可以问下面的几个问题:“石墨能自动变成金刚石吗?”“为什么酒杯中的酒可以堆起来?”“为什么西藏地区煮饭要用压力锅?”“冬天,路上结冰,为什么要往地上撒盐?”学生听了以后大多数问题是回答不上来的,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对物理化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物理化学课程具有非常丰富的化学史知识,几乎每一个定理的发现就是一个化学故事。通过介绍化学史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吉布斯将热力学理论与数学完美结合,得出了吉布斯相律的结论,从而极大地简单化了制冷、冶炼、燃烧、能源工程等,使成本下降和批量生产能够大规模的进行。
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有关物理化学教材内容的历史资料,尤其是重要的规律公式的发现方面的资料,上课时要紧密结合教学需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相关课程知识。
5 习题讲解要精挑细选
由于物理化学的概念、公式繁多,学生在学习上是经常会遇到课堂上虽然听懂了,但做题时就不会做了,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公式的适用条件。为此,例题的讲解就显得非常关键。首先,要精选一些典型例题,把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知识点加以贯穿讲解,融会贯通,讲授时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而且每一节课结束后都要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习题的选择要涵盖大部分知识点,而且容易引起混淆的习题更要布置,一般情况下每一章节结束后都要进行一次习题课,习题的形式要丰富多样,要改变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定式,可以采取竞赛、抢答、组队参与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增加习题课的趣味性、互动性。习题的选取也不一定就是课本上的内容,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选出典型的习题、例题。总之,通过组织有效的习题课,不仅能够强调重点内容,而且能够将整个章节贯穿起来,既要体现完整性,更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质的飞跃。
6 相关知识要有机衔接
物理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课程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如《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章节知识,因此教师上课时要注意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点介绍以前未学的知识点,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业课中《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工艺学》等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物理化学课程有关知识在化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处理好物化知识与这些专业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与渗透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也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例如,化学热力学中的体系与环境,热和功等概念,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等概念和电化学中的能斯特方程等知识,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是要注意重点、难点的把握,将无机化学知识很自然地融合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7 实验实践要注重创新
当前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出实验结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实验实践要进行改革,可以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综合性的实验和设计性的实验,即将实验项目按照学科内容进行综合,研究各个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利用学生课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创新性开放实验,学生自己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及实验问题和结果分析,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状态,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文献收集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等。
如进行焦耳实验教学时,可提出如下问题:温度测定是否准确?实际温度真的没有一点变化吗?如果温度测定很准确的话,得出的结论如何?当学生得知该实验是在水温没有精确测定得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内能不随体积或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时,不仅可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内能与温度、压力、体积的关系,而且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还激发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8 教学工具(手段)要充分利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手段)。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也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板书、绘图时间,加快了知识点的讲授速度,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强。如相图用多媒体讨论可以节约大量绘图时间,可逆过程用动画制作出来就形象易懂。还可以在网络进行讲授、解疑、讨论等形式的教学,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交互以及课程的互动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以其方便、主动的学习模式已经向传统教学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而且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特点。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现代教学工具中没有了传统教学中的面对面的沟通,师生互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板书将推导思路一步一步清晰的展现出来是现代教学工具所欠缺的。因此,两者要相互结合,不能取代。
9 专业特点要鲜明突出
物理化学课程的专业特点非常鲜明,但许多院校从选用教材开始就不注重专业特点,头发胡子一把抓,都选用普通的物理化学教材,物理化学在药用、冶金、材料都经过了成熟的发展,如我校的生物化学专业就应该偏重药用物理化学,冶金、采矿、矿物等专业应该偏重冶金物理化学,热处理、材料等专业应该偏重材料物理化学。本科院校已经有了成熟的针对各专业的物理化学教材,但高职高专院校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专业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参照本科教材做大量的相关知识补充。
10 成绩考核要客观真实
物理化学的考核往往采用闭卷考的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我们可以采用期末考试占60%,平时考勤、平时课堂答辩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占40%,这样可以改变一考定成绩的现象,较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加大对学习过程的管理,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在考试类型上,要尽量减少那些死记硬背,套公式即可求解出的题型,适当增加一些让学生解决实际工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的题目,最大限度地体现高分高能。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周玉,蒋珍菊.关于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12).
一、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是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基础的,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为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带来方便条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和掌握,难度相对降低,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知识,电与磁的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相关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电工测量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深入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为电力拖动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常用低压电器
机械设备完成任务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使用电器的规格、数量、型号、种类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种类、用途、特点、性能,主要应用场合,与其他电器的区别,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如: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集线路控制和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线路正常工作时,它控制该电路的通与断;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失压等情况时,它自动跳闸,切断该电路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它的特点是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
1.低压断路器分类方法
低压断路器分类包括:按结构分、按操作方式分、按极数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其所在电路中的用途分。一般情况按结构分类,低压断路器结构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及绝缘外壳等部分组成。
DZ5系列断路器由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成。主触头串于主电路中,用来接通和分段主回路的大电流。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工作电路。
2.低压断路器的使用
低压断路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
(2)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
(3)欠压脱扣器用于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及意义。
(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6)低压电路器的安装与使用。
(7)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还有一些常用的继电器,特别是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和一些保护继电器,教师都应该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它们动作值的调定等等,学生都要较好掌握。
三、电路知识
学生要掌握电力拖动课程内容,电路图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之一。绘制、识读电路图,是电力拖动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电路种类多,越往后学习电路就越复杂,难度也越大,电路越难理解,难以记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及原理,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异地控制线路及原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讲电路,讲原理,更要讲学习方法。学生要注重简单电路的学习,基础电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着手,讲解电路的结构原理。该电路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绘制、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引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比较,该电路添加了手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等内容。电动机的运转不再由低压开关手动直接控制,而由按钮、接触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强调与前面电路的区别和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及主电路中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讲解按钮、接触器的配合和作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再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电路的教学。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它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当手离开启动按钮后,电路可以连续正转运行。在电路上的区别是: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并联,增加了自锁部分,同时专设了停车按钮。该电路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自锁电路的作用是该电路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反复强调。经过以上电路的教学,学生对电力拖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最终,一些复杂电路的教学,掌握与前面所学电路的区别,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四、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又一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践为理论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通过实操过程的示范、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结构、组成,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更为清晰,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常开、常闭、自锁、互锁、串联、并联、主电路、控制电路、等电位点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
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器布置合理,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该控制机构是否美观,是否紧凑,更重要的是线路连接的整齐规范程度。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使布线简捷、成本降低、电路结构紧凑、整齐、便于安装和故障查找。布线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电位点的安装。电力拖动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支路较多,等电位点概念需要特别加强,若按支路来接线,接线过程很易出错,很易搞混,难度相对增加。学生思路不清楚,接完哪条路,该接哪条路,有时会一塌糊涂。若采用等电位点方法,利用等电位点来接线,在电路整个接线过程中,只认等电位点。同一等电位点的不同接点,按字母、数字编号,依次进行、逐点接线。这样既方便了接线作业和接线程序,又不易出现接线混乱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接线作业过程,其质量保障也大为提高。第二,电路接点处的连接。导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对线路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导线接头部分太长,电路易产生不安全隐患,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不安全因素,且影响电路的美观程度。但若导线接头部分太短,在节点处常易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等现象。所以,在做接线工作时,要把握好连接导线部分长度的处理。第三,按钮处接线。按钮处接线较为繁杂,按钮接按钮、按钮接触头、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等,较容易引起接线混乱。把等电位点中不同接点按顺序接线(依次连接),注意按钮的常开、常闭,按钮的进线与出线,必须连接接线端子。
五、电气动作试验
接线工作完成之后,线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要经过电气动作试验后方可确认。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线路外观检查良好,不允许有其他杂物参与其中(试验线路整洁,不许有废导线及其接头、废触头、螺钉、塑料等存在),工作电路一定要清理干净。第二,试验场地整洁。第三,按电路工作顺序逐项进行试验。
六、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电力拖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要熟悉电路的工作程序,熟练操作电气动作试验。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指示灯亮,哪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其接触器动作,沟通哪条电路,哪个电器投入工作,线路的控制关系如何,要一清二楚。是电源问题,电路问题,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线圈动作良好,控制电路工作正常,问题出在主电路。若线圈不工作,接触器不动作,则为控制回路故障。加上仪表的测量,排查范围会逐渐缩小,最终可确立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电力拖动教学过程的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掌握上了一个新台阶。理论水准大为提高,动手能力大为加强。使得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新疆铁路高级技术学校)
上好电力拖动技术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授课教师的责任。笔者根据电力拖动教学的体会和实践,就电力拖动教学质量的深化与提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知识是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基础的,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为电力拖动课程学习带来方便条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和掌握,难度相对降低,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如: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知识,电与磁的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相关知识,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及电工测量知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巩固,深入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为电力拖动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常用低压电器
机械设备完成任务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使用电器的规格、数量、型号、种类有所区别,所以,学生对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种类、用途、特点、性能,主要应用场合,与其他电器的区别,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如: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集线路控制和保护功能于一体。当线路正常工作时,它控制该电路的通与断;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失压等情况时,它自动跳闸,切断该电路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它的特点是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强,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
1.低压断路器分类方法
低压断路器分类包括:按结构分、按操作方式分、按极数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其所在电路中的用途分。一般情况按结构分类,低压断路器结构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及绝缘外壳等部分组成。
DZ5系列断路器由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辅助触头和一对常闭辅助触头组成。主触头串于主电路中,用来接通和分段主回路的大电流。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工作电路。
2.低压断路器的使用
低压断路器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断路器的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
(2)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
(3)欠压脱扣器用于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及意义。
(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
(6)低压电路器的安装与使用。
(7)低压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还有一些常用的继电器,特别是时间继电器,常开、常闭、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和一些保护继电器,教师都应该详细介绍和讲解,包括它们动作值的调定等等,学生都要较好掌握。
三、电路知识
学生要掌握电力拖动课程内容,电路图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知识之一。绘制、识读电路图,是电力拖动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电路种类多,越往后学习电路就越复杂,难度也越大,电路越难理解,难以记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及原理,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异地控制线路及原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讲电路,讲原理,更要讲学习方法。学生要注重简单电路的学习,基础电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着手,讲解电路的结构原理。该电路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绘制、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引出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比较,该电路添加了手动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等内容。电动机的运转不再由低压开关手动直接控制,而由按钮、接触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强调与前面电路的区别和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按钮、接触器、控制电路及主电路中与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讲解按钮、接触器的配合和作用。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再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电路的教学。如: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它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当手离开启动按钮后,电路可以连续正转运行。在电路上的区别是: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与启动按钮并联,增加了自锁部分,同时专设了停车按钮。该电路与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区别在于:自锁电路的作用是该电路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当反复强调。经过以上电路的教学,学生对电力拖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最终,一些复杂电路的教学,掌握与前面所学电路的区别,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
四、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又一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践为理论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通过实操过程的示范、讲解和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结构、组成,巩固理论知识内容,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更为清晰,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常开、常闭、自锁、互锁、串联、并联、主电路、控制电路、等电位点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
电路安装注意事项:电器布置合理,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该控制机构是否美观,是否紧凑,更重要的是线路连接的整齐规范程度。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使布线简捷、成本降低、电路结构紧凑、整齐、便于安装和故障查找。布线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电位点的安装。电力拖动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支路较多,等电位点概念需要特别加强,若按支路来接线,接线过程很易出错,很易搞混,难度相对增加。学生思路不清楚,接完哪条路,该接哪条路,有时会一塌糊涂。若采用等电位点方法,利用等电位点来接线,在电路整个接线过程中,只认等电位点。同一等电位点的不同接点,按字母、数字编号,依次进行、逐点接线。这样既方便了接线作业和接线程序,又不易出现接线混乱的情况。大大缩短了接线作业过程,其质量保障也大为提高。第二,电路接点处的连接。导线接头部分的长度对线路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导线接头部分太长,电路易产生不安全隐患,易出现触电、短路等不安全因素,且影响电路的美观程度。但若导线接头部分太短,在节点处常易出现接触不良,断路等现象。所以,在做接线工作时,要把握好连接导线部分长度的处理。第三,按钮处接线。按钮处接线较为繁杂,按钮接按钮、按钮接触头、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等,较容易引起接线混乱。把等电位点中不同接点按顺序接线(依次连接),注意按钮的常开、常闭,按钮的进线与出线,必须连接接线端子。
五、电气动作试验
接线工作完成之后,线路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要经过电气动作试验后方可确认。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线路外观检查良好,不允许有其他杂物参与其中(试验线路整洁,不许有废导线及其接头、废触头、螺钉、塑料等存在),工作电路一定要清理干净。第二,试验场地整洁。第三,按电路工作顺序逐项进行试验。
六、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电力拖动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要熟悉电路的工作程序,熟练操作电气动作试验。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指示灯亮,哪个接触器线圈得电,其接触器动作,沟通哪条电路,哪个电器投入工作,线路的控制关系如何,要一清二楚。是电源问题,电路问题,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线圈动作良好,控制电路工作正常,问题出在主电路。若线圈不工作,接触器不动作,则为控制回路故障。加上仪表的测量,排查范围会逐渐缩小,最终可确立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电力拖动教学过程的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掌握上了一个新台阶。理论水准大为提高,动手能力大为加强。使得电力拖动教学内容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摘 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时效性、可追溯性于一身。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从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意义出发,论述了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对策和创新点。
关键词:档案管理;水平;科学化;分析
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在工作中以各种形式保存有价值历史记的管理性工作,对于组织决策和工作考查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还较为落后,受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速度过快的影响,其中存在较多的漏洞,严重的影响到了档案管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各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有必要系统的分析档案管理问题,并完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档案管理的创新,以使得事业单位在多变的经济浪潮中得到长足的进步和稳定发展。本文从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意义出发,论述了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对策和创新点。
一、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一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档案管理的意义在于对事业单位乃至国家的发展和建设都能够进行相应的记录,这不仅可以体现单位与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历史,还可以体现出相应的精神文化和体系建设,因此说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是促进档案工作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体制改革而转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与计算机技术、事业单位改革、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认为理清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优化档案管理体系,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以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的促进档案事业的良性化发展。
三是科学发展档案管理。档案管理集中的反映出我国多样化的文化形态、经济策略、政治体制、思想认识等因素,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权威性、吸引力,既证明了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化的指引,因此只有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档案的价值,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化发展。
二、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受经济发展和事业单位性质本身的影响,我国的事业单位往往把经济效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任务放到重要位置,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有的事业单位甚至不知道档案管理的作用,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滞后。新时期下领导者普遍认为,档案管理与经济发展不存在联系,并且档案管理只是人事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对档案管理不加重视。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档案管理,但管理中缺乏人才和资金的支持,管理设备陈旧,管理内容单一,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2.人员素质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和总结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技能,同时事业单位缺乏具备高素质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引发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现象。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差、流动性强、思想落后,造成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开展不利,归档工作难,数据统计和人事档案管理滞后,这对档案管理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障碍。
3.缺少服务性。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到管理内容上的提升,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服务质量的提升。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与服务职能严重脱节,有相当一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趋于形势,没有发挥出档案服务的职能作用,工作中仅仅是对人员信息、工作成绩、单位项目、财务档案进行记录和整理,没有涉及到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利用,不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指引,这极大的削弱档案服务的作用。
三、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对策
1.人员队伍建设。事业单位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组织相应的管理人员,而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可以极大的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上应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应强化“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通过积极和科学的培训,让管理人员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扩充培训内容,在档案管理培训中要让管理人员学习档案专业知识,掌握管理技能,强化计算机与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2.强化档案管理服务的作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从职能作用出发,应分为管理与服务两个方面,管理是对档案进行整合的过程,而服务则是利用档案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事业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理与服务的开展:首先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从收集、分类、归档、保存等方面入手,全面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并规范业务流程,使档案保管与利用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其次,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奖惩机制,对于有突出成绩的管理人员应进行奖励,对有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人员视应给予惩罚或处分。
四、结语
新时期下,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推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理清其中产生的问题,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完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利用网络技术把档案资源进行共享,使档案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事业单位,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期下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1).
[2]贺志华,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4(21).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立体化教学建设 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是,高速的发展导致不少院校选用的教学不够规范,甚至不少采用本专科的教学,因此,这些教学大多内容陈旧,与高等数学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和市场需求不相符,且教学种类繁多,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从另一方面讲,不少院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对教学理论之外的实践常常被忽视。因此,这样的教育状态并没有完全达到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也缺乏科学合理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数情况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编写者往往缺乏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行业实践经验,也没有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导致不少高职院校使用的教学与现代高职教育特征和教学优势不适用,无法发挥出高职教育的科学性,同时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学也无法有效地学习到知识。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立足长远,本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将高职高等教育及教学高度重视起来。
一、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理念
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的新理念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教学建设工作的新观念,它打破了原来以纸介质为知识传播载体的局限,表现出向现代科技中寻找突破的强烈动机。
以往沿用的传统教学,客观上能够满足高等数学系统化教育的需要,但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明显达不到要求。大力推广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用科学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能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发挥巨大优势,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可以满足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及时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
近年来,以“立体化”为目标的教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跟真正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教学建设还有一段距离。广泛开展职业院校高等数学立体化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建设,是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优势的体系,促进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也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要求。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还应重视对学生教育方式的改变与创新。
二、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建设方案
高职高专立体化教学建设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传统纸质教学为基础,多媒介、多层次、多形态、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学解决方案。它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适应,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以期达到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目的。
1、高等数学立体化教育在学术上、内容上具有科学性。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立足长远,由“知识理论客体”转向“学生能力主体”,这也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立体化教学新理念和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基于高等数学的教学特点,应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传统高等数学教材进行选择与抛弃,努力构建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专业课教学到专业基础课教学再到普通文化课教学”。这是高职院校立体化教学建设的“倒金字塔式”的定位次序,也就是先定位专业课教学,再根据专业课教学定位专业基础课教学,最后根据专业基础课教学定位普通文化课教学,这恰好与传统的职教教学定位时序相反,这样,才会使普通文化课知识和理论紧紧围绕专业课,真正使所谓的知识理论“够用、适度”恰到好处,建立与教学配套的习题库。
3、配套习题库是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习题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易适度。知识覆盖面广,同时习题类型多样化,包括是非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等,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对单调题型的厌倦感。
4、有相应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是为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课件,由于电子教案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各个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故需要开多个展示窗口,通过这些窗口。教师间可以进行交流切磋,感兴趣的学生能开阔眼界。
三、高职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的特色
开展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资源,如建立电子档案室、电子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教材、教学演示文稿、案例库和题库,还包括丰富的高等数学扩展知识,以便进步实现服务立体化,存进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并即时进行解决学术问题和学术讨论。
1、弘扬立体化,“实用”特色显著。包括教学大纲、纸介质教学、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素学库和课程网站(其中有教学录像、试题库,电子教学参考书、习题集)等配套性、系列化、立体化的教学的建设,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立体、互动的教学素学。为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提出非常实用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2、有主有辅,主辅分明。立体化教学并不是大杂烩。应当有主有次,以一本优秀纸质教学为主,配套辅导教学、课外读物、案例库、习题库等。
3、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立体化教学不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要具备实用性。比如:主教学便于学生阅读。电子教案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复习,网络课程便于学生自学。视频教学便于学生模仿。
4、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体化教学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形式上要多样化,既有主教学、辅导教学、案例库等纸质资料,也要有配套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及视频资料等多媒体资料,还须有相应的网站支撑。立体化教学必须与读者产生互动,从而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索和创新的好机会。
5、采用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这是立体化教学建设的关键立体化教学绝不是各种教育资源的简单拼凑,它需要整体的设计,策划的思想应贯穿教学建设过程的始终,教学的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应有机地结合,使其相得益彰。
四、结束语
大力发展高等数学立体化教学及创新教学模式,这是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心技术等技术手段为高等数学教育服务,最终实现高等数学立体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清霞;关于提高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01期
目前财政管理工作中重分配、轻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方面表现得还比较突出。每年的预算执行分析中,特别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管理不严等问题进一步暴露。预算约束力不强,部门在预算执行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往往根据部门的需要来执行;有的改变项目资金用途、扩大项目开支范围;有的项目从来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有的项目总是处于超预算执行状态;通常预算中的基本支出总是处于超预算执行状态;有的预算项目执行进度缓慢,年终结转时结余资金所占比重过大。不仅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甚至影响到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将大大提升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性及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如何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浅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算编制环节,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预算编制质量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的到位率,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是保证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基础。部门预算从预算支出上分析,主要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主要是预算部门为保障机构基本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安排的消费性支出,如人员工资、职工津贴补贴、日常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项目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特定的行政工作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专项支出计划,即有消费性支出,又有转移性支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在基本支出上实施定员定额,在项目支出上向公共支出倾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严格细化项目预算编制,严格要求各部门把项目支出细化到使用项目、使用单位,切实提高预算资金年初分配的到位率和预算可行性;建立和健全项目库,完善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论证和严格审核;建立重大项目预算事前评审制度。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的追加事项。由于预算的追加不需要经过人大的审核,预算追加的存在就降低了预算的法制性,给了部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造成预算约束力不强。除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必须追加的特殊事项外,原则上其他事项不予追加。预算编制有了一套明确的程序、方法、规则,使得预算管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预算执行更加科学化。
预算执行科学化的前提,要求预算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结合工作业务、项目进展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编制方式,统筹安排,细化项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编制符合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和目标的预算。
二、预算执行环节,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
预算执行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把预算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具体实施步骤。预算执行工作是实现预算收支任务的关键步骤,也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诚然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是保证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基础,但是如果部门预算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再科学的预算也会变得不科学。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对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严格按照年初批准的预算,按时间均匀拨付;对专项经费,督促各单位及时做好项目申报,加快执行进度;对政府性项目支出,加快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实施,及时拨付资金;对上级部门下拨的各类专项经费,要求使用单位尽快组织实施.加强财政资金的支出管理,维护预算执行的刚性。年初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得进行调整和变动。对必须解决的临时应急需求在审核的基础上,进行预算追加听证。预算追加听证会邀请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以增强预算追加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杜绝“先斩后奏”,财政被迫“买单”现象。及时清理预算结余结转事项,逐步消化历年结转。建立部门消化结余资金约束机制,加大统筹使用力度,严格控制结余资金规模,对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部门,其基本建设以外的项目支出原则上不予结转。
强化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均衡性,最根本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进而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从国际经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构建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执行管理新机制,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和授权支付方式,及时反映真实的财政支付信息,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部门按月编报用款计划,依据批复的年度部门预算、时间和项目进度,科学预计下月支出情况编制月度用款计划。基本支出用款计划按照年度均衡使用原则编制,项目支出用款计划按照项目实施进度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分月用款计划的编制已细化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和经济分类"款"级科目,支付信息除能够反映功能科目、预算项目外也能反映其具体支出用途,实现了功能科目、预算项目、经济科目的"三维"控制,使支出信息更为清晰透明,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也相对较强。下达的用款额度一般不作调整,部门依据下达的用款额度办理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预算执行的科学、有效性和规范性大大提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积极构建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从以前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控,事中和事后监督,全方位,立体监督每一笔资金的流向。
做好部门预算执行工作的关键是人。建议政府财政主管部门举办财务人员及单位主管财务领导培训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预算执行者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杜绝预算管理中的随意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增强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预算监督环节,加大预算监督的力度
建立完善的多层次预算监督体系,努力促使履行财政预算监督职责的人大、审计和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机构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构建财政预算监督体系。
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人大作为我国法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对政府预算的监督职责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为改变人大监督薄弱,流于形式的状况,应加强人大审查专业力量,成立专门财经工作小组,加强业务培训,熟悉预算法律法规、特点和基本内容,拓宽工作参与渠道,将重大预算项目向公众公开,广泛听取意见,加强监督工作的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地方人大应该根据工作需要,积极补充、修订地方性的预算审查监督法规,营造良好的预算制度环境。地方人大应要求政府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将日常工作中掌握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人大反馈,人大预算工作机构也要主动收集、归纳、整理掌握的信息,为人大常委会分析和研究一些深层次问题提供服务。同时,还应将了解掌握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保持监督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
一、认识写生练习的重要性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20世纪中期以来的“写生”,更是异彩纷呈:有作为提高技法的写生,有作为收集素材的写生,有作为体验生活的写生,也有作为创作方法的写生。同时,写生是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愿意接受,并可随时随地进行训练,方法简便易行,可为儿童画创作提供更多理性的思考和丰富的素材,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使用的美术教材中,安排了系列写生练习的内容,而且占有相当的比重,如静物写生系列、人物写生系列、风景写生系列等。写生用到的工具极其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可以信手拈来、随兴而画,效果立竿见影,能让学生迅速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他们通过写生,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不断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从最感兴趣的形象入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玩、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往往和周围的情境、个人的情绪相联系,对外界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易产生注意,但这种注意很不稳定。针对他们的这种年龄特征,在写生教学中,我坚持“先入为主”的原则,主要从造型简单、学生喜闻乐见的物体入手,如动画片中的“美羊羊”、聪明可爱的hello Kitty、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一只漂亮的文具盒、一把小巧的削笔刀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鼓励他们细致耐心地观察、修改笔下的形象;同时适当地布置他们回家做写生练习作业,至于他们画什么,不做具体要求,只要感兴趣就行。
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观察是提高绘画水平的基础。我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例如观察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时的相貌举止,观察不同的人说话时的表情、走路时的姿势等。
对于人物的写生方面,我在低年级主要安排了人物头像写生,要求学生画出三个形象各异、差别明显的小孩子头像。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绘画要点,我和学生一起,仔细分析比较每个头像的脸型、发型、五官甚至表情的差异等方面,这比教师在没有写生对象的情况下口吐白沫地“说”要重要百倍。
三、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在指导高年级学生画全身像时,我主要是从三方面入手——人物的头部、身体姿势和服饰,要求三部分都细致描绘,马虎不得,在规定的20分钟内完成,养成细致观察、慎重落笔的良好习惯。而且,“人”是孩子最熟悉的对象,也是自然界中最具丰富内涵的形象,通过“人”的写生,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东西,如认知、操作,尤其是情感领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我抓住这个契机,布置学生课后回家画自己的父母、画自己的亲朋好友、画自己喜欢的人,他们感觉更加亲切有趣,写生练习的情绪高涨,绘画能力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我布置给学生的一次写生的要求就是:利用一周时间,观察自己的班主任,为他(她)画一张全身像。这下,学生们的情绪高涨,积极动口、动手、动眼、动脑:课上,认真听班主任讲课,观察班主任讲课时的动作、表情;课后,观察班主任怎样辛勤地批改作业,留心护送大家过马路;还有的学生当了一回小记者,采访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有的班主任幽默地说:“我都快成为新闻人物了。”再来看学生这次交上来的写生作品,形象更加丰富饱满,个性十足。
四、适当拓展写生练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