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范文

时间:2023-10-11 16:15:11

序论:在您撰写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消费雷求,以及面临全球性的环晚保护的限制和挑战,绿色营铭逐渐发展成为人本营悄时代的一种典型新战略营镜模式。绿色营梢把握住了人本营销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能够化企业社会责任为竞争优势。本文主要阐逮了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梢战略时常进行思路转变,对此提出绿色营销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进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铭战略选择和商业模式构建探索,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绿色营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思考。

2007年底,美国《商业周刊》断言: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加之多数企业都未必能够实现之前的环境承诺,2008年商业世界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绿色危机”。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绿色危机在2007年便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正令那些以往不必支付的隐性生态成本,逐渐变得刚性起来。“生态文明”的提出,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所下的非常“严峻”的判断,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都让中国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绿色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延续以往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恐难以奏效。在以往,履行环保责任更多被企业当作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或是用来改善公共关系的“善举营销”和“公益营销”,企业将之视为锦上添花,或是一种迫于公众或者政策压力下的“投入(成本)”,有的企业一边行善,一边仍在经营中无视甚至滥用环境资源以攫取巨额利润。在这种思路下,在“绿色(环保)”和“竞争优势与商业利润”之间是一种典型的零和游戏。本文试在探讨中国企业在绿色环保压力下的出路,提出要真正解决绿色危机和进行绿色营销,中国企业在对待绿色营销的理念和环境问题的思路需扭转过来,将“绿色”战略变为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实现从现在点缀性的或者被迫的“绿色(环保)”举措,过渡到从环保上获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商业利润。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原来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原有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变“绿色危机”为“绿金”,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营销是未来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经济的今天与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进一步说,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蒂是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一些个体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明显破坏,从而直接损害了生存于其中的人们的利益。过去,市场主体犯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就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起来,而没有考虑资源的有价性,更没有将环境损失纳入到经济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体系中,从而将收入或产值的数量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和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目标和推动力,片面地过分强调市场发展的短丽经济目标油长速度和增长数量,忽视对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永续使用、环境污染的防治、人口的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注重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共进关系以及发展经济的质量,致使自然界对人类日益频繁的报复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自然资源枯竭、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种以牺牲整体利益来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未来持续发展来实现眼前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作法给人类经济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长久的威胁。

国际社会八十年代末期提出“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持续发展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同,它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应当是一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的统一,而不应该是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资本,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另外,它还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当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自私地为了追求今天的发展与消费,从而剥夺后代人木应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总之,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己到了紧急的转折时期。为了使市场能够长远持久地发展繁荣,人们必须在市场观念、市场行为、市场政策等诸方面进行调整。否则,必将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被淘汰。在市场运行中,营销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环节。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生产者传达讯息,生产者的成果和利益通过营销得到实现。因此,要使市场真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营销方式,换言之,绿色营销是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

绿色营销(环保营销)是指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在市场营销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等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活动。也即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直观地说,就是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份”及“无任何副作用”贯串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这就是“绿色”营销。但是企业在传统的竞争优势上又加上“环保”一维,似乎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道限制,而限制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盈利空间,也即是说“绿色(环保)”成本与“商业利润”是一个典型的零和游戏,他们分别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侵蚀利润的成本,而利润的增长就意味着削减了环保成本。此外,这也好象是“绿色(环保)”成木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此消彼长式的关系。因此,企业如何从单纯关注企业自身的价值到关注环境和社会价值而突破价值壁垒并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能制定可执行及实现企业目标的绿色营销战略?产品的环境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此消彼长只是特定资源生产力框架下出现的情形,在特定的行业假设、行业标准和惯例下,要想从绿色行动中获取高额回报,出路可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探索。

1、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环境技术开发,创造绿色产品价值。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或者杜绝废物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措施,这只是绿色营销战略的第一个阶段。将绿色营销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企业,不仅承担企业自身生产环境的环保责任,还承担外部的产品责任,即承担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责任,也即是说,企业不仅是以环保的方式生产,还要生产环保的产品,提供环保的服务,让客户通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产品与服务,在客户层面实现业务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基于此企业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工序设计都木着绿色营销战略而进行“环境导向型设计”,即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针对该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开发更环保、更节能、更具有“环境亲和型”特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不仅承担起产品的环境责任,又以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绿色产品价值,更实现了客户价值利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借助于克劳斯在总结“全面质量管理”时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质量是免费的”,则可以说“绿色是免费的”。

2、基于绿色营梢战略的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突破性竞争优势。环保技术的创新的确能让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和环保竞争优势,但其着眼点仍然是战术性和改变性的,因而这种优势上相对有限的,也是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超越。能让企业在业务绩效和环保绩效上获得巨大的、突破性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和对产业内涵的“重新想象”来实现的。如某以生产打印机和复印机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现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透视客户打印图文“动机背后的动机”,提出帮助业务实现无纸办公的设想。这不是自掘坟墓,而是通过对既有业务模式的“创造性破坏”,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而且在大大提高自己和客户的价值和环境绩效的同时,更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根植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有能力,竞争对手短期内或单从任何一个局部,是很难撼动其优势的。同时,这更有助于企业实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绿色价值传播,让绿色价值被感知。当然,这里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广告宣传,而是绿色营销必须展现自己的商业魅力。要想绿色战略成为成功的战略,第一步就要将模糊笼统的“绿色”转化为可量化、易理解,便于进行管理和销售的“价值”。因为如果不能将其量化成数字和指标,就没有办法制定目标,进行监测,统计结果,管理者就无处着手。这条原理并不只对管理者有效,有时顾客也有同样的需要,一款被称为绿色产品的东西到底有多“绿”?或者两款产品谁更“绿,’?不是技术专家的人常常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要想把绿色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把产品具有的环境效益,变得能像“发电多少瓦”或是“发动机每分钟多少转”一样一目了然。例如,美国GE通过与一家名为GreeOrde:的评估公司合作,GE建立了一套针对绿色价值的产品认证过程和评分标准。GE的认证程序首先要求根据两项指标为“绿色”产品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这两项指标是:(1)能够提高客户的业绩或价值主张;(2)能显著改善客户环境方面的表现或者是那些能切实帮助实现以上改进的服务。根据这套标准,GE通过比照竞争企业的产品、原有产品、法定标准和历史业绩等基准数据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属性加以分析,就能够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效益进行衡量,甚至得出一个评分表。无论是客户、投资人还是产品经理,想了解产品到底蕴含多大的环保(绿色)价值,一张表格便能表达的一清二楚。通过这套指标,企业内部便在对技术进行投资时,有了更具操作性的选择工具。基于此制定的绿色营销清晰准确地将“绿色”价值传达给客户,并也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新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可作参考。

三、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新商业模式实施基本思路分析

在上述作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从绿色营销理念的转变到“绿色技术导向”产品的开发,再到(客户)价值创造,是尝试构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但再好的战略其价值要通过正确的实施或执行来证明:绿色营销带给企业的不只是削减成本、降低风险,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成为企业价值源泉,这就要找到能实施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和商业模式,可从以下思路出发分析。

1、树立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在营销时能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项环节中,不仅保证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同时还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还需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日益高涨,企业只有及时调整营销观念,才能成为市场营销中的胜利者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制定企业绿色营销战略。企业绿色营销战略,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方案。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3、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价值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能将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以及能早日对未来的技术进行规划与投资。

4、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在成木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常高于常规产品。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如何参照GE为客户创造价值制定绿色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5、获取绿色标志。绿色标志又称环保标志,它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通过绿色认证,获取绿色标志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获取绿色标志,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6、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传播绿色价值。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形象,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绿色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绿色宣传和教育。制订绿色制度,培育企业绿色文化;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基于绿色管理的考核、激励制度,重视专业人才,尤其是生态、环保、经济、生物及发展绿色经济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合理配置,促成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对员工进行绿色服务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绿色人才梯队。二是绿色广告。企业通过绿色广告,宣传绿色产品,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把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刺激消费需求。三是绿色公共关系。这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道路。在绿色营销中,企业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绿色公关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谈会的形式,来扩大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面,扩大企业的影响面,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以有效传播,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消费雷求,以及面临全球性的环晚保护的限制和挑战,绿色营铭逐渐发展成为人本营悄时代的一种典型新战略营镜模式。绿色营梢把握住了人本营销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能够化企业社会责任为竞争优势。本文主要阐逮了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梢战略时常进行思路转变,对此提出绿色营销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进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铭战略选择和商业模式构建探索,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绿色营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思考。

2007年底,美国《商业周刊》断言: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加之多数企业都未必能够实现之前的环境承诺,2008年商业世界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绿色危机”。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绿色危机在2007年便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正令那些以往不必支付的隐性生态成本,逐渐变得刚性起来。“生态文明”的提出,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所下的非常“严峻”的判断,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都让中国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绿色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延续以往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恐难以奏效。在以往,履行环保责任更多被企业当作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或是用来改善公共关系的“善举营销”和“公益营销”,企业将之视为锦上添花,或是一种迫于公众或者政策压力下的“投入(成本)”,有的企业一边行善,一边仍在经营中无视甚至滥用环境资源以攫取巨额利润。在这种思路下,在“绿色(环保)”和“竞争优势与商业利润”之间是一种典型的零和游戏。本文试在探讨中国企业在绿色环保压力下的出路,提出要真正解决绿色危机和进行绿色营销,中国企业在对待绿色营销的理念和环境问题的思路需扭转过来,将“绿色”战略变为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实现从现在点缀性的或者被迫的“绿色(环保)”举措,过渡到从环保上获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商业利润。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原来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原有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变“绿色危机”为“绿金”,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营销是未来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经济的今天与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进一步说,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蒂是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一些个体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明显破坏,从而直接损害了生存于其中的人们的利益。过去,市场主体犯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就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起来,而没有考虑资源的有价性,更没有将环境损失纳入到经济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体系中,从而将收入或产值的数量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和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目标和推动力,片面地过分强调市场发展的短丽经济目标油长速度和增长数量,忽视对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永续使用、环境污染的防治、人口的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注重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共进关系以及发展经济的质量,致使自然界对人类日益频繁的报复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自然资源枯竭、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种以牺牲整体利益来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未来持续发展来实现眼前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作法给人类经济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长久的威胁。

国际社会八十年代末期提出“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持续发展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同,它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应当是一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的统一,而不应该是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资本,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另外,它还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当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自私地为了追求今天的发展与消费,从而剥夺后代人木应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总之,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己到了紧急的转折时期。为了使市场能够长远持久地发展繁荣,人们必须在市场观念、市场行为、市场政策等诸方面进行调整。否则,必将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被淘汰。在市场运行中,营销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环节。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生产者传达讯息,生产者的成果和利益通过营销得到实现。因此,要使市场真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营销方式,换言之,绿色营销是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

绿色营销(环保营销)是指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在市场营销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等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活动。也即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直观地说,就是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份”及“无任何副作用”贯串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这就是“绿色”营销。但是企业在传统的竞争优势上又加上“环保”一维,似乎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道限制,而限制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盈利空间,也即是说“绿色(环保)”成本与“商业利润”是一个典型的零和游戏,他们分别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侵蚀利润的成本,而利润的增长就意味着削减了环保成本。此外,这也好象是“绿色(环保)”成木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此消彼长式的关系。因此,企业如何从单纯关注企业自身的价值到关注环境和社会价值而突破价值壁垒并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能制定可执行及实现企业目标的绿色营销战略?产品的环境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此消彼长只是特定资源生产力框架下出现的情形,在特定的行业假设、行业标准和惯例下,要想从绿色行动中获取高额回报,出路可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探索。

1、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环境技术开发,创造绿色产品价值。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或者杜绝废物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措施,这只是绿色营销战略的第一个阶段。将绿色营销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企业,不仅承担企业自身生产环境的环保责任,还承担外部的产品责任,即承担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责任,也即是说,企业不仅是以环保的方式生产,还要生产环保的产品,提供环保的服务,让客户通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产品与服务,在客户层面实现业务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基于此企业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工序设计都木着绿色营销战略而进行“环境导向型设计”,即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针对该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开发更环保、更节能、更具有“环境亲和型”特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不仅承担起产品的环境责任,又以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绿色产品价值,更实现了客户价值利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借助于克劳斯在总结“全面质量管理”时提出了着名的命题“质量是免费的”,则可以说“绿色是免费的”。

2、基于绿色营梢战略的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突破性竞争优势。环保技术的创新的确能让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和环保竞争优势,但其着眼点仍然是战术性和改变性的,因而这种优势上相对有限的,也是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超越。能让企业在业务绩效和环保绩效上获得巨大的、突破性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和对产业内涵的“重新想象”来实现的。如某以生产打印机和复印机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现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透视客户打印图文“动机背后的动机”,提出帮助业务实现无纸办公的设想。这不是自掘坟墓,而是通过对既有业务模式的“创造性破坏”,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而且在大大提高自己和客户的价值和环境绩效的同时,更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根植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有能力,竞争对手短期内或单从任何一个局部,是很难撼动其优势的。同时,这更有助于企业实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绿色价值传播,让绿色价值被感知。当然,这里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广告宣传,而是绿色营销必须展现自己的商业魅力。要想绿色战略成为成功的战略,第一步就要将模糊笼统的“绿色”转化为可量化、易理解,便于进行管理和销售的“价值”。因为如果不能将其量化成数字和指标,就没有办法制定目标,进行监测,统计结果,管理者就无处着手。这条原理并不只对管理者有效,有时顾客也有同样的需要,一款被称为绿色产品的东西到底有多“绿”?或者两款产品谁更“绿,’?不是技术专家的人常常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要想把绿色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把产品具有的环境效益,变得能像“发电多少瓦”或是“发动机每分钟多少转”一样一目了然。例如,美国GE通过与一家名为GreeOrde:的评估公司合作,GE建立了一套针对绿色价值的产品认证过程和评分标准。GE的认证程序首先要求根据两项指标为“绿色”产品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这两项指标是:(1)能够提高客户的业绩或价值主张;(2)能显着改善客户环境方面的表现或者是那些能切实帮助实现以上改进的服务。根据这套标准,GE通过比照竞争企业的产品、原有产品、法定标准和历史业绩等基准数据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属性加以分析,就能够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效益进行衡量,甚至得出一个评分表。无论是客户、投资人还是产品经理,想了解产品到底蕴含多大的环保(绿色)价值,一张表格便能表达的一清二楚。通过这套指标,企业内部便在对技术进行投资时,有了更具操作性的选择工具。基于此制定的绿色营销清晰准确地将“绿色”价值传达给客户,并也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新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可作。 三、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新商业模式实施基本思路分析

在上述作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从绿色营销理念的转变到“绿色技术导向”产品的开发,再到(客户)价值创造,是尝试构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但再好的战略其价值要通过正确的实施或执行来证明:绿色营销带给企业的不只是削减成本、降低风险,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成为企业价值源泉,这就要找到能实施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和商业模式,可从以下思路出发分析。

1、树立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在营销时能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项环节中,不仅保证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同时还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还需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日益高涨,企业只有及时调整营销观念,才能成为市场营销中的胜利者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制定企业绿色营销战略。企业绿色营销战略,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方案。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3、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价值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能将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以及能早日对未来的技术进行规划与投资。

4、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在成木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常高于常规产品。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如何参照GE为客户创造价值制定绿色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5、获取绿色标志。绿色标志又称环保标志,它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通过绿色认证,获取绿色标志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获取绿色标志,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6、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传播绿色价值。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形象,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绿色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绿色宣传和教育。制订绿色制度,培育企业绿色文化;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基于绿色管理的考核、激励制度,重视专业人才,尤其是生态、环保、经济、生物及发展绿色经济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合理配置,促成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对员工进行绿色服务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绿色人才梯队。二是绿色广告。企业通过绿色广告,宣传绿色产品,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把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刺激消费需求。三是绿色公共关系。这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道路。在绿色营销中,企业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绿色公关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谈会的形式,来扩大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面,扩大企业的影响面,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以有效传播,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价值创造;EVA;RAROC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1-0018-05

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1]银行价值创造与价值最大化直接相关,二者是银行年度经营目标与总体经营目标、流量指标与存量指标、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动因与结果的关系。银行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实现经营过程中的价值创造。

一、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的选择基准

(一)反映收益创造能力

银行价值创造模式首要的基准是能够反映收益创造能力。提高收益创造能力是银行价值创造的真正源泉。银行实践和数据上的实证研究均支持这一结论。国外成功银行的实践表明,收益创造能力是引导银行价值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根据Ryan(2002)对国外银行和张新(2004)对国内银行的实证研究,银行反映收益的指标ROC(Return on Capital)与反映价值创造的指标EVA(Economic Value Added)回报率高度相关。[2][3]

(二)考虑风险成本

银行价值创造模式不能仅仅反映收益创造能力,而且要考虑风险成本。银行本质上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会产生损失。银行风险产生的损失可划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预期损失即银行损失的统计平均值,是一种直接的风险成本。只有进行了风险成本调整后的收益才有可能是真正创造的价值。

假定银行有A、B、C、D、E五项信用资产,它们的风险和收益状况如图1所示。信用资产E具有高收益、高风险性;信用资产A具有低收益、低风险性;信用资产B、C、D具有适中的收益和风险。如果仅从收益角度评估,则E最好,其后是D、B、C、A;如果从风险和收益结合的角度评估,则B最好,其后是A、E、C、D。可见,仅从收益角度衡量银行价值并不合理,会导致银行的风险过度承担,从而损毁银行价值。[4]而考虑风险调整的银行价值创造模式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了银行的“真实收益”,刻画了风险――收益的均衡效率,更好地衡量了价值创造。

(三)考虑资本成本

银行价值创造模式除考虑风险成本外,还要考虑资本成本。资本成本体现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思想:企业投入的资本,应当带来最低限度、具有竞争力的回报。如果资本提供者获得的投资回报低于某个最低限度,那么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他将选择把资金投入到其他机构或项目。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系统只确认和计量显性的负债成本,未确认和计量隐性的股本成本,这扭曲了银行的价值创造评估基准。考虑资本成本调整能够弥补会计利润指标的不足,为准确衡量银行价值创造奠定基础。只有进行了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收益才有可能是银行真正创造的价值。

二、商业银行绝对价值创造模式

银行绝对价值创造模式是指银行采用绝对量指标进行经济评价,进而驱动价值创造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借鉴一般企业的EVA模式,并对其进行调整,可以得到银行的绝对价值创造模式――银行EVA模式。

(一)EVA的基本思想

1982年,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将EVA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并开发了基于EVA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此后,EVA逐渐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EVA=NOPAT-TC×WACC(1)

式(1)中,NOPAT是税后净经营利润,由企业利润表计算产生;TC是企业的全部资本,包括股本和债务资本;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系数,对股本来说是股东所要求的回报率,对债务资本来说是利率。

EVA是由剩余收益(RI)延伸得出的,而剩余收益是由传统会计指标衍生而来的。因此,EVA实际是由反映企业不同方面的会计数据计算得出的,它源于会计数据,又高于会计数据。从图2可以看出EVA计算的递进关系:

图2中,CFO是经营性净现金流量,Accrual是不涉及现金的净损益,EBEI是税后利润,ATInt是企业发生的税后利息费用,AcctAdj是会计调整项目。EVA由CFO、EBEI、NOPAT和RI等指标逐步推出,同时又对它们进行了适当调整,具有其他会计基础指标无法比拟的丰富信息含量,从而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了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5]

(二)调整的EVA与银行绝对价值创造模式

与一般企业不同,银行经营的是货币,生存的关键是风险。这决定了银行价值创造模式必须对风险给以足够的重视,对风险产生的损失进行相应调整,以衡量银行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EVA用于评估银行价值创造能力时,必须对风险产生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进行调整,调整为银行EVA。银行EVA的基本计算思路如下:

银行EVA=收入-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成本 (2)

式(2)中,收入即银行取得的利息与非利息收入;资金成本主要指银行存款负债的成本,由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确定;营运成本包括业务及管理费和营业税金及附加。预期损失(EL)即银行价值创造模式选择基准中的风险成本调整项,可通过预期违约频率(EDF)、违约损失率(LGD)和风险敞口(AE)三者的乘积来计算,公式为:

EL=EDF×LGD×AE(3)

其中EDF可通过外部评级、内部评级或违约率模型求得;LGD的大小与担保或抵押的方式有关;AE与授信额度(COM)、已使用授信额度(OS)及违约提用比率(UGD)有关,计算公式为:

AE=OS+(COM-OS)×UGD (4)

式(2)中的经济资本成本即银行价值创造模式选择基准中的资本成本调整项,可通过经济资本(EC)与经济资本成本系数(WACEC)之积计算。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计量出来的;经济资本成本系数与银行融资成本有关,不考虑税收情况下的计算公式为:

WACEC=we×re+wd×rd (5)

式(5)中we为权益资本占经济资本来源的比例,re为权益资本要求的回报率;wd为较低级别债务资本(债券)占经济资本来源的比例,rd为较低级别债务资本要求的回报率。

结合银行财务报表,并借鉴一般企业的EVA表达形式,可将银行EVA的基本计算思路(式2)表达成如下公式:

银行EVA=NOPAT+PIA-EL-EC×WACEC(6)

式(6)即为银行EVA的计算公式。其中,PIA为资产减值准备。与一般企业的EVA计算公式(式1)相比,银行EVA计算公式主要有三处调整:

一是进行预期损失调整。图2中一般企业计算EVA的会计调整项目(AcctAdj)之一就是将资产减值准备加回NOPAT,但银行应在此基础上减去预期损失。因为会计体系下的资产减值准备只是一个统一的计提标准,不足以反映具体业务的真实风险大小。而预期损失是银行资产组合损失的统计平均值,从长期来看,是一种会真正产生的风险成本。如果银行计算EVA时不对预期损失进行调整,会扭曲价值创造评估基准,鼓励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从而损毁银行的长期价值。

二是用EC替换TC。这源于资本在一般企业和银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一般企业来说,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关键,经营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管理。企业资本的主要用途是支持投资、生产与营运,提供现金流,其规模是与企业的生产规模匹配的。而银行生存的关键是风险而非现金流,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银行资本的主要作用是抵御风险,而非用于流动资金支出,其规模应与风险产生的非预期损失匹配。因此,银行价值创造模式中资本成本调整的计算基础应为与覆盖非预期损失对应的经济资本。

三是用WACEC替换WACC。这是因为银行经济资本的最终来源与一般企业的资本来源不同。一般企业的资本来源包括股本和全部的债务资本。而银行经济资本的最终来源为股本和较低级别债务资本(债券),较高级别负债(存款)是银行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讲是银行的产品,不作为资本来源考虑,其成本作为经营成本从收入中扣除。[6]

银行EVA不再是会计学的观点,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收益,表现为总量形式,因而是一种绝对价值创造模式。银行EVA大于零是银行绝对价值创造的前提。银行绝对价值创造模式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银行EVA完整计量了各项收益,同时也完全覆盖了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等所有成本项目。银行EVA反映了银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不仅可以用于总行的价值创造评估,还可以对分行和业务产品线进行价值创造评估,很好地解释了银行价值创造的来源,因而是一种优越的银行绝对价值创造模式。

三、商业银行相对价值创造模式

银行相对价值创造模式是指银行采用相对的比率指标进行经济评价,进而驱动价值创造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对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进行修正,可以得到银行的相对价值创造模式。

(一)RAROC的基本思想

RAROC是20世纪70年代由信孚银行最早提出的,之后于90年代在银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RAROC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7)

RAROC分子反映的是银行经风险成本调整的收益创造能力,分母反映的是银行承受的风险水平。RAROC是对传统的银行绩效和管理模式的一种改进。传统的银行绩效和管理模式采用会计评估标准,经营管理关注的焦点是银行的净收入或者会计盈利。而RAROC将预期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使其与营运成本一起,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成本调整后的收益大小,进而衡量经济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

(二)修正的RAROC与银行相对价值创造模式

基本的RAROC尽管对传统的银行绩效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改进,但其没有反映银行的经济资本成本,本质上仍然属于会计评估标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如果将基本的RAROC用于银行相对价值创造评估,需对其分子进行修正,扣减经济资本成本。修正的RAROC计算公式如下:

(8)

对基本的RAROC分子进行修正主要源于两点原因。一是源于银行价值创造模式的选择基准。对收益能力进行资本成本调整是价值创造模式的选择基准之一。经济资本从计量和配置角度虽然是虚拟的,但最终来源于股本和较低级别债务资本。因此,经济资本最终提供者要求的回报率即经济资本成本应该反映在RAROC的分子中。二是源于经济资本的特性。银行是为覆盖风险产生的非预期损失而匹配经济资本。只有对预期损失产生的直接风险成本和覆盖非预期损失占用经济资本的成本同时进行调整,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风险调整。

修正的RAROC分子项不仅反映了收入,而且考虑了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等项目,具体可分解为如图4所示:

修正的RAROC反映了银行获取收益与承担风险的效率问题,表现为比率形式,因而是一种相对价值创造模式。修正的RAROC大于零是银行相对价值创造的前提。银行相对价值创造模式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修正的RAROC深入考察了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对银行价值创造的影响,综合考虑了收益、风险、资本之间的关系,从经济角度建立了一个相对的价值创造模式。修正的RAROC可以为银行各个层面的业务决策、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等多方面的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统一的标准依据,可以帮助银行了解自身在某些产品或交易中的竞争优势。在银行总体层面上,RAROC是进行资本分配和设定经营目标的手段。在分支行层面,利用RAROC指标可以比较两个风险特征和经济资本成本不同的业务。银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产品和业务单元是否在增进价值,以便对收益过低的项目进行取舍,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具有良好业绩和发展前景的项目之中,从而提高资本的整体利用效率并有效防范风险。在单个业务层面上,RAROC是业务决策的依据,可以衡量一笔业务的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做与不做,同时据以给出业务定价。

四、两种价值创造模式的统一

上文对EVA进行调整得出了银行的绝对价值创造模式,对RAROC进行修正得出了银行的相对价值创造模式。这两种价值创造模式的功能和特点各异,是相互有益的补充,共同构成了银行价值创造模式的二维系统。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对两种模式结合运用。

绝对价值创造模式从总量角度评估价值创造,鼓励银行走规模扩张之路,忽视了价值创造的效率。当经济资本有限时,如果仅采用绝对价值创造模式,银行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从而违背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例如在表1中,如果银行新增经济资本大于15500万元时,项目A、B、C都具有正的EVA,用绝对价值创造模式评估,都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创造价值总量的顺序为B、C、A。但当银行新增经济资本只有9400万元时,项目C就不再是可取的,此时应该采用相对价值创造评估模式,创造价值效率的顺序为A、B、C。

相对价值创造模式从比率角度评估价值创造,更多地关注银行创造价值所承担的风险,鼓励银行走效率提升之路。但如果仅采用相对价值创造模式2,银行也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从而违背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这是由于银行在使用RAROC衡量业绩时,为了使各单位的业绩具有可比性,通常采用单一基准收益率。例如在表1中,如果银行新增经济资本大于15500万元,采用的RAROC回报率为6%时,相对价值创造评估模式会舍弃C项目,但项目C是能够为银行创造价值的。特别是当银行新增经济资本在12700万元以上,又无其它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绝对价值创造评估模式,取舍顺序为B、C、A。另外,从业务单位层次看,如果仅采用相对价值创造模式,业务经理可能会尽量避免资本投入,避免高风险业务,以此提高RAROC。

绝对价值创造模式与相对价值创造模式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从公式上看,银行EVA等于修正的RAROC与经济资本之积。只有当修正的RAROC大于零,银行EVA才是正值;同理,只有当银行EVA为正,修正的RAROC才会大于零。并且当一项交易、一种产品或业务的修正RAROC提高时,其银行EVA也会随之增加。可见,两者评估价值创造能力的逻辑符号和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彭建刚. 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2] Ryan, S. G.,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Institutions: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Rules [M]. John Willey & Sons, New York, 2002.

[3] 张新.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价值创造[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3.

[4]李志辉.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5] Machuga S. M., Preiffer R. J., Verma K., Economic value added, future accounting earnings, and financial analysts’ earnings per share forecasts [J].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2, (18).

[6]Schroeck G., Risk Management and Value Creation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 John Wiley and & Sons, New York, 2002.

Commercial Bank Value Creation Model Chosing

ZHOU Xing-jian

(School of Financ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9, China)

Abstract: Value cre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final aim at value maxim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Besides reflecting the ability of creating income, the value creation pattern of commercial bank still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st adjustment of risk and capital. EVA is a gross index, and you can get the gross value creation pattern of bank by adjusting it. RAROC is a ratio index, and you can get the relative value creation pattern of bank by modifying it. The above two patterns are not only consistent in logical symbol and change direction of evaluating the value creation ability, but also mutual supply, and they both constitute the two-dimensional system of value creation pattern of commercial bank.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 F83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77-04

一、导 言

商业银行自产生之日起,对风险的管理[1]就一直是其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风险的表现形式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风险管理能力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形式和实质[2]也因此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般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及全面风险管理四个阶段。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起源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阶段,经历了“切块管理”、“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的历史变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和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开始追踪世界先进水平,普遍更加重视风险管理。总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借鉴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同时,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从管理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信用风险,特别是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上,对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相对薄弱;从管理的过程来看,对风险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强于事中的管理;从风险管理的目标看,大多局限于为降低或消除风险而管理。

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也一定体现在其对价值创造的作用上。在经济学中,风险即不确定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它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存在收益机会。从前述风险管理理论看,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着眼点主要还在于通过规避和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而从商业银行业务的本质属性来看,所有的业务都是存在风险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中寻求收益的历史。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深层关系,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机理和模式,寻求现代商业银行在复杂与多变的风险环境中的有效发展途径。

二、商业银行价值驱动因素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中,价值创造是根本,是目的,风险管理是途径,是手段。因此,要分析风险管理如何创造价值,就必须从商业银行价值的衡量着手。公开上市银行的价值表现为其全部股份的市值,非公开上市银行一般估算其内在价值。由于从长远看,公开上市银行的市值是围绕着银行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因此,对内在价值的评估就成为衡量商业银行价值的基本途径。国际上通常用来评估银行价值的方法是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即银行未来各经营期内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率进行折现得出。即:

V=+ +…+

其中,V――价值; p――收益; d――折现率;n――预期经营年限。可以看出,计算这一等式,收益和折现率的确定是其中关键性的两步。从收益角度来看,公司要增加收益,必须增加每期的销售收入,减少各项成本开支,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对于折现率,通常可以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率代替。在公开市场上,股权资本成本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有r=Rf+β(RM-Rf),这里r表示资本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可以反映为经风险调整的股权资本成本率,Rf是无风险利率,RM是市场组合的收益率,β反映不同企业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差异系数。非公开上市银行的资本成本率可以选取同类型银行的参考值。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就是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是经过风险调整的、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价值的折现率。

根据银行价值评估模型,所有能够影响银行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的活动,都构成商业银行的价值驱动因素。主要有:

1.净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和其他债权的利差收入。在利率一定的情况下,贷款等资产业务量的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增加。在所有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这意味着折现现金流量的增长,从而带来商业银行价值的提高。

2.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业务不仅是贷款,中间业务收入正越来越成为银行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发达国家,这个收入平均占到银行全部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并逐渐成为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有余中间业务一般不需要或仅需要很少的资金支持,付出的成本很低,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

3.资金成本下降。商业银行资金来源除存款外,主要就是资本金及从市场上借入的资金。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居民和企业存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它资金来源也在增长。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些商业银行并不以各类存款作为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而是通过金融市场实行多元化的筹资。这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商业银行要创造更大的价值,确保资金来源的成本更低是一个重要途径。这包括在贷款利率一定的情况下,更低的资金成本意味着在同样数量的贷款投放下能取得更高的利差收入,也包括在贷款利率可变的情况下,与各类贷款配套的资金来源的成本的相对下降,即高收入的贷款配高成本的资金,低收入的贷款配低成本的资金,实现总体利率水平的相对下降,进而实际利差水平提高。一般来说,核心存款构成、市场化筹资便利程度、银行声誉等都影响着银行的资金成本。

4.经营成本下降。这是指除资金成本外的其他经营成本的下降。包括为业务拓展、日常办公服务、员工工资福利、对外沟通等的各项支出。商业银行的经营必须保证成本增长幅度不高于收入增长幅度,现金流才能增加。经营成本的下降,一般伴随着银行体制、机制及组织流程等的配套变革,总体上反映为经营效率的提高。

5.风险降低。以上各项业务收入的增长,都是假定在没有风险条件下发生的。如果贷款本息收不回、投资受损或中间业务收入存在风险,那么,银行的现金流就不一定会增长,甚至可能下降。在影响商业银行现金流的因素中,资产减值准备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资产可能的损失情况计提,当被用来弥补实际损失时,就造成现金的流出。同时,随着银行经营风险的扩大,资本成本将呈现升高的状态,而这意味着折现率的提高。因此,银行风险对银行价值的影响,在价值评估公式中将反映为分子和分母均向降低银行价值的方向移动。在公开资本市场上,这直接反映为股票价格的下跌,损害银行股东的价值。

三、风险管理创造价值

银行的价值创造,来自于对价值驱动因素的有效控制。风险管理在两个层面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而影响银行价值创造:

第一,通过控制风险创造价值。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能够促使银行的价值驱动因素朝向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防止违约损失;管理市场风险,防止不利交易结果和流动性不足的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控制非正常支出,都是在对风险的控制中,或增加银行的现金流量,或者是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价值。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已经造成了诸如花旗、美林、汇丰、贝尔斯登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市值一夜间大幅缩水,国内银行更应牢固树立控制风险就是创造价值的理念。

第二、在主动为客户管理风险中创造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资金流动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经济主体都有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有足够的风险管理能力,或者虽有风险管理能力,但与其专注于主业相比,在成本效益权衡上并不划算。因此,依靠银行等金融中介管理风险就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中介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如果能在保证一定收益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或者,对于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当事人,为其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收益率,都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可以通过主动管理风险,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增加。一是在为客户提供传统业务的同时,附加风险管理服务。例如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方案、对外担保、提供承诺函、交易、结算等服务,使客户专注于自己的主营业务。客户在享受银行提供的增值服务的同时,银行也能在传统市场业务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获取更多的收入。二是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组合的金融产品,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销售中获得非利息收入。如银行开发的一些代客理财、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和现金管理业务,正日益发展成为银行获取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手段。

美国著名管理削减迈克尔・波特(1990)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取决于公司为客户创造的价值。[3]在他提出的构建竞争优势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试图通过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来增加市场份额;标新立异战略是通过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相区别来获取竞争优势;目标聚集战略则是集中服务于特定的区域性市场或消费者集团,并在这一选定的目标市场上努力地实现低成本和标新立异优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创新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风险收益搭配型产品,降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以及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方面,都将体现在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的实际行动上。因此,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主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也是其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四、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分析

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是通过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某种方式,促进价值驱动因素及其组合朝向有利于价值增加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模式:

1.预控制模式。这是通过一系列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来降低风险,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控制损失的同时创造价值。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中,预控制是一种主要的模式。预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计量、风险预警、事前限制性合约的订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等内容。通过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及辅助手段的完善,商业银行可以在风险发生前认识风险、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将风险消除于萌芽状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分散化的管理及风险定价也是事前规避风险的有效策略。分散化来自于投资组合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分散化,可以通过发展综合性银行的方式实现。通过多样化业务的并举,把银行规模做大。国际上曾经流行商业银行“大则不倒”的说法。商业银行因为规模大、业务范围广,一种业务的风险往往可以被另一种业务的盈利所补偿,“东边不亮西边亮”。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在银行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情形,但不存在自然垄断(Kevin Dowd,1996)[4]。分散化还可以在资产组合中实现多样化。如通过对不同行业产业的贷款投入,有助于分散信贷风险。在风险定价中,银行对违约风险大的客户收取较高的利息费用,这是一种在事前就将风险与价值创造联系起来的策略。但是风险定价与银行对风险的态度及社会信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为防范由于风险定价而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应该把风险定价与其他事前控制法结合起来。

预控制模式的使用,在于银行风险管理制度设计是否与内外部环境的契合。这一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经营是特别有用的,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而且一旦出现风险,往往就意味着损失。因此,在风险成为现实前就采取防范措施,是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一个传统的、广泛使用的模式。

2.对冲操作(Hedging)模式。对冲操作模式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看成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以防范和规避风险为目的的金融交易活动。目前金融市场流行的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就是这样一些有效的管理风险的金融工具。对冲操作模式更多地是适用于对市场风险的防范。当银行的资产因利率、汇率等可能的变化而面临受损失的风险时,选用上述适当的工具作对冲操作,就可以降低预期回收现金流的不稳定性,为银行创造价值。同时,当商业银行从事对冲操作时,它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将风险转移到那些愿意承担的当事人手中,由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这实际上也为金融市场上的相关经济主体在创造着价值。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利用对冲金融工具进行对冲操作,还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及期限的手段,从整体上降低财务及经营风险。

3.价值创新模式。[5]以防范、规避、化解、转移等方式来管理风险,虽然通过稳定预期现金流增加了银行的价值,但如果在风险被控制的情况下,还能增加预期现金流的产出,商业银行就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商业银行要致力于发现市场部上未被满足而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需求,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风险管理服务、满足细分市场特点的多样化的风险收益产品等方式,来实现价值创新。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新的核心,在于避开竞争拥挤的市场,利用自身的经营特色和专长,在主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中开辟新市场和新业务,并由此获取收入。这种收入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来自于销售风险管理产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所得到的收入;二是由于能提供高附加值的风险管理服务,而引致的业务及其收入的增长。三是通过提供相应的风险收益产品,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受欢迎的、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工具。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如资产证券化衍生的产品,既能为金融市场提供投资组合的选择,更能管理银行本身的风险。

4.重组模式。重组也能创造价值。一个发展良好的商业银行必然是风险管理能力强的银行。商业银行重组包括战略上与其他银行、企业层次间的并购重组及内部的业务与管理重组两个层面。其目的是通过重组,集中内外部有利于推进自身战略实施的资源,提高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更好的创造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

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创造价值[6],主要来自于其对价值驱动因素的正向控制,并由此产生四种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即预控制、对冲操作、价值创新和重组模式。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阶段和内部资源禀赋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需要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中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寻求竞争优势。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商业银行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7]。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战略角度关注和管理风险。有金融活动就有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关键的不是去回避风险,而是发现风险中所蕴涵的机会,利用风险去创造价值。②完善公司治理,从制度及文化层面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对高层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使其为股东利益服务。要通过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在银行形成一种风险管理的文化,使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认识到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是经营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③将风险管理融入组织设计与流程优化过程之中。在金融需求快速多变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敏锐地识别风险和客户的需求,这要求有一个反应高效的组织体系及业务运作流程,确保经营的弹性化。商业银行要在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入分析基础上,以流程优化为突破口,按照价值链的要求,对流程进行优化,去掉多余的环节,精简成本,提高效率,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进而实现银行自身的价值创造。④结合银行自身实际,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现代风险管理已经发展了一些相关的风险管理技术,如评价市场风险的VaR,新的风险衡量模型,资产组合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相关准则等。商业银行要在确立相应的价值创造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合理选择风险管理技术,从价值创造角度,对各项业务、各操作环节的风险实施全面的控制。同时,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高效的风险计量、监测、评估及管理系统,使其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对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快速反应,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R.费雷泽、本顿.E.冈普和詹姆斯.W.克拉里.商业银行业务:对风险的管理(Commercial Banking――TheManagement of Risk)[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韩]W.Chan.Kim和[美]Renee Mauborgne.蓝海战略(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中译本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Kevin Dowd. 竞争与金融 (中译本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40 .

[5]龙西安,朱正罡.金融体系选择理论评介 [J]. 经济学动态,2002,(2),: 83-85 .

[6]何德旭. 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 ,(9):39-48.

[7]葛俊龙,翟立宏,谢锋.商业银行核心功能新解[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75-77.

On the Value-Creating Model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Risk Management

She Yunjiu1,Yan Liqun2

(1.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036, China;2.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Commercial banks are risk-taking enterprises. Commercial banks seek to establish continu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two ways, controlling their risk of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actively managing their customers' risk, and then create value. There are four basic value creation models: pre-controlling, hedging operations, value innovation, and restructuring model.

第5篇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认为一个完成的商业模式应当包括消费者,顾客,联盟,供应商,产品,信息和现金流等六个要素。AltandZimmerman(2001)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包括使命,结构、流程、收入、技术、法律。Afuah和Tucci(2005)则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了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连接活动、实施、能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OsterwalderandPigneur(2005)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从收入、产品,商业主体和网络,市场细分等三个方面来体现。MarkJohnson认为构成商业模式包括了客户价值主张﹑资源和生产过程﹑盈利模式三个主要因素。Shaf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由价值网络融入、战略选择、创造价值、瓜分价值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ZhenyaLindgardt和MartinReeves等(2009)认为,商业模式囊括了价值定位和业务模式两个基本部分。Mahadevan(2000)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其事业伙伴,将商业模式看做是一种在新经济背景下,进行价值创新的模式,是企业或者商业系统进行价值创造的一种逻辑范式。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三种“流”,即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交集。Hamel(2000)将商顾客界面、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和价值网络是构成商业模式的四大要素。Lee(2001)认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成本、收入、价值创造战略等三种模型。

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AmitandZott(2001)把价值链理论作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据价值链的概念和扩展的价值体系,把商业模式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又是通过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来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价值链理论涉及到企业所有的价值创造活动,因而企业可以借此对价值链上各环节所涉及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细分、选择和定位,以及对企业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设计、重组、整合,以实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终帮助企业持续获利。但价值链理论又与企业的资源论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活动体系,价值链各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相应资源作支持。而资源论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揭示了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赢得超额利润的源泉。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商业模式概念是一个包含企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价值创造网络,因此,其理论基础离不开战略网络理论。Jarillo(1988)在《战略管理》上发表了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Yip(2004)基于战略定位理论(波特1985,波特1996),指出战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而与商业模式紧密相连。Tmimers(1998)认为企业的营销模式包括商业模式与市场战略,因而商业模式隶属于营销模式。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0)从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能够创造价值;区隔市场;定义价值链结构;估计成本结构与价值潜力;为公司在价值网络中寻求定位并形成竞争战略。Amit和Zott(2001)则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对企业与与上、下游交易活动的观察,提出商业模式是用来开发事业机会、创造价值的内容、结构与治理架构。威廉姆斯(1985)和Thorelli(1987)则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了管理效益,考察了网络组织的形式,认为网络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进而提高组织效率。学界普遍认为,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样的,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能够解释企业价值创造的潜力。

第6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价值链;企业

近年来,有关商业模式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在新经济时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明星企业如微软、英特尔、戴尔、雅虎等之所以能够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创造和运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商业模式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由此,商业模式创新就成为企业创业和创新中最具经济潜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所追捧。与之相应的是,在国外的学术界中已有大量的学者开始对商业模式的本质及其构成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那些成功商业模式的“基因密码”以供其他企业所参考。但遗憾的是,这种努力收效甚微。迄今为止,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还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甚至连“什么是商业模式”这一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有取得共识,至于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就更是千差万别了。在国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在理论基础和研究重点上还没有形成聚焦。

一、商业模式的本质与衡量维度

虽然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和整合类四种类型;但是,从根本上讲,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在一项对现有商业模式构成研究文献的考察中,Shafer等人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归类整理,发现主要集中在战略选择、价值网络、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四个方面,由此他们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是企业为了从价值网络中创造和获取价值而进行的战略选择以及核心逻辑的体现。我们认为,Shafer等人的表述抓住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内涵――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以此作为商业模式的定义。

既然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那么要想让该逻辑得以实现和延续,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来说,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也即是说,我们可以用之来衡量和反映商业模式本质的维度变量有哪些?

Schweizer指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企业如何在价值网络中进行定位以创造价值?第二,企业在价值网络中维护其创造的利润不被其他企业所侵占的竞争优势来自何处?第三,企业能够最终获取的利润是否足够大?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乃至产业价值网络中的战略定位。企业价值链同时与上游的供应商价值链、下游的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相连,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而与企业有紧密联系的各利益相关者所在的产业价值链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价值网络。在价值网络中,处于产业价值链上不同位置和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相对固化的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价值是由网络成员创造并经整合而成,每一个成员创造的价值都是最终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波特看来,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价值链上定位”,因为处在产业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的不同环节企业所能够创造和获取的利润是不同的。李海舰和原磊就曾指出利润会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发生转移。所以,从最大化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目的出发,成功的商业模式要求企业在产业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进行合理的定位。

根据战略管理学者的观点,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二是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竞争位势。具体到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定位,如果这种定位有利于企业接近和获取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其他企业难以得到的有价值、稀缺、不易模仿、难以移动的互补性资源,那么企业维护其所创造的利润不被侵占的竞争优势就将建立在对这些战略性资产的拥有上。如果这种定位使得企业在整个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其他企业很难与之相竞争,那么企业维护其所创造的利润不被侵占的竞争优势就将建立在这种天然的竞争隔绝机制的基础之上。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通过创新在原有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并且定位于此,由此就具有了先动优势,再通过合理的建立进入壁垒从而使自己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定位是有利于其获取战略性的互补性资源还是有利于其建立较高的进入壁垒:如果是前者,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对核心资源的掌握;而如果是后者,则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竞争位势。

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最终能够获得的价值大小是与前面所说的定位以及由这种定位所决定的竞争优势来源息息相关的。企业要想最大化其最终利润,一是要确保自身创造的价值不被其他企业所侵占和挪用,即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二是要在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能够从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的其他价值创造环节中挪用和占有别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而能否做到后一点就取决于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是否具有核心和关键的地位、是否对其他的价值创造环节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以上我们从商业模式的本质出发,运用价值链理论总结出了反映商业模式价值创造逻辑的三个衡量维度,分别是:(1)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定位,通过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位置和形态来表示;(2)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竞争优势,通过企业是具备互补性的战略资产还是创新性的竞争位势来表示;(3)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能够获得的潜在利润,通过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可以直接影响到的所有价值创造环节来表示。

二、商业模式的类型

(一)聚焦型商业模式

1、定位。聚焦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经营业务定位于原有产业价值链的某一个或几个价值创造环节上,或者是企业通过价值链创新在原有的产业价值链上增加了一个或几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并将自己定位于此(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条ABc上,企业创新性地增加了新的价值创造环节D和E,并且将自己的经营业务全部聚焦于D和E,从而使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条发生了改变。

2、竞争优势。采用聚焦型商业模式的企业主要是通过从事新的价值创造环节进入原有的产业价值链的,在其进入之前该产业价值链本身就处于有效运转状态,因此新价值创造环节的加入对该产业价值链而言主要是增加了最终能够创造总价值的数量,并不会极大地改变原有的价值流动方向和方式。也即是说,新增的价值创造环节不具有影响整条价值链良性运转所需的互补性战略资产,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类型的企业也就不能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建立在对核心资源的掌控上,而只能建立在通过价值创新而具备了先动优势和难以模仿的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

的独特竞争位势上。

3、潜在利润。由于新增的价值创造环节并不会极大地改变原有产业价值链的价值流动方向和方式,所以它对原有的价值创造环节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就很小,也就很难挪用和占有其他价值创造环节所产生的利润。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类型的企业能够获得的最终利润只能来源于它本身所创造的最大价值(即图1中D和E所产生的价值),因此潜在利润相对较少。

(二)一体化型商业模式

1、定位。一体化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覆盖了整条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由ABCDE五个价值创造环节构成,而企业所开展的经营业务则刚好包含了这五个环节,从而覆盖了整条产业价值链。

2、竞争优势。采用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经营业务涵盖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导致其面对的竞争环境最为激烈,从事该产业价值链中任何一个价值创造环节经营业务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它的直接竞争对手。而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唯一能够支撑其竞争优势的是实现该产业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须的较之竞争对手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互补性更强的战略性资产。

3、潜在利润。由于采用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经营业务涵盖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以它所能够创造和最终获取整个产业活动价值增值的全部份额。与聚焦型商业模式相比,这种商业模式潜在利润较大。

(三)协调型商业模式

1、定位。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有些类似,协调型商业模式也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经营业务覆盖多个价值创造环节,但是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不同的是,协调型商业模式所覆盖的价值环节不单单属于一条产业价值链,而是属于分别包含有该价值创造环节的数条有所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产业价值链所构成的价值网络(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价值网络是由三条产业价值链所构成(A1-E1、A2-E2、A3-E3),而一个企业所开展的经营业务刚好包含有每条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价值创造环节(C1、C2、C3)。因此,该企业的经营不仅会影响每一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和流动过程,而且会影响到作为整体的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和流动过程。

2、竞争优势。采用协调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它所涉及的各个产业中与其从事相同价值创造环节的企业。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该企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只能将竞争优势建立在内部所拥有的互补性战略资产上。由于采用协调型商业模式的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跨越了单个产业的范围,通过对内部互补性资源和能力的充分开发和使用以支持各项经营业务的有效开展,能够起到协调整个价值网络良性运转的作用。而这一点则是其竞争对手所无法做到的。

3、潜在利润。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相比,协调型商业模式的利润不仅仅来自于一条产业价值链,而是来源于整个价值网络。并且,该模式所包含的每一个价值环节都会对其各自所在的产业链条上的上游价值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还有可能侵占其上游环节创造的价值。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相比,协调型商业模式的潜在利润更大。

(四)核心型商业模式

1、定位。核心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价值创新在由数条产业价值链构成的价值网络中增加了一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所增加的这个价值环节不仅对于整个价值网络来说是一个新的增值环节,而且对于价值网络中的任何一条产业价值链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增值环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由三条产业价值链构成的价值网络中,最核心的价值创造环节是C,它不仅是保证整个价值网络价值顺畅流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保证每条产业价值链价值顺畅流动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价值环节c不同于三条产业价值链中原有的环节C1、C2和C3,它是通过对原有的这三个价值环节进行创新整合而来,因此对任何一条产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价值网络而言都是一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由此可见,核心型商业模式是在协调型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价值创新而产生的。

2、竞争优势。采用核心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建立在整个价值网络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上,又可以建立在内部所拥有的支撑其经营业务有效开展的互补性战略资产上。由于企业所在的价值环节是通过创新整合而来,因此具有先动优势,可以借此建立较高的进入壁垒;又由于该价值环节无论是对整个价值网络还是单一的一条产业价值链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还居于最为关键的地位,因此保证该环节良性运行的互补性战略资产也是整个价值网络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3、潜在利润。在所有类型的商业模式中,核心型商业模式的潜在利润最为巨大。一方面是因为它自身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就足够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在整个价值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由此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其上游或者是下游价值环节那里侵占和挪用它们所创造的价值。

三、商业模式的演化规律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它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类型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进行创新,从而使其采用的商业模式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因此可以这样说,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就是这四种类型的商业模式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动态演化的过程。商业模式演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对经济租金的最大化追求。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利润会沿着价值链甚至是价值网络在各个价值环节之间发生转移,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由此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追寻价值的流动,从而导致在商业模式层面上出现动态的演化。

在一个产业刚刚创立的初期,进入该产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不是很多,它们为消费者提供还不为大众所完全熟悉的新产品或服务。因此这一时期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在产业价值链中利润最为丰厚的是生产和销售环节。企业也倾向于采用聚焦型商业模式将自身的业务主要集中于生产和销售上从而获取较多的价值。

随着该产业的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竞争开始加剧,市场容量也不断增大。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将业务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这些环节所创造的利润被逐渐摊薄。在产业价值链中丰厚的价值由中间环节(生产和销售)开始向上、下游环节(研发和售后服务)发生转移。于是,众多企业纷纷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战略进入这些新的丰厚价值环节。由此,商业模式也相应地从聚焦型占主导演化为一体化型占主导。

产业进一步发展,由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这一时期市场竞争已非常激烈,产业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采用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的企业越来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发现只有集中优势资源和能力注重专精才是取胜的唯一途径。于是,这些企业开始采用逆向一体化战略对其经营业务进行分拆,将那些不擅长的和没有优势的业务纷纷剥离或外包出去,只保留一些核心的业务。这就造成了在原有的产业价值链周围出现了多条与之相配套、环节有交叉

的衍生产业价值链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网络。丰厚的利润也从该产业价值链向新出现的衍生产业价值链转移,在整个价值网络中流动。而企业所保留的这些核心业务中有的是原产业价值链不可或缺的环节,有的则是新出现的衍生产业价值流动的必经之路,此时企业已不再将其经营重点集中在原有的单一产业,而是为整个价值网络提品和服务,商业模式也相应地从面向单一产业价值链的一体化型演变为面向价值网络的协调型。

新兴衍生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使得步入成熟期后的原产业与新兴衍生产业在发展态势上相比呈现出此消彼长之势,原产业也逐渐进入到了生命的尽头――衰退期。行业的平均利润降至最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基本上都采用相近的战略在获取最后的价值。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在考虑如何撤离该产业转而进入到利润正不断增加的新兴衍生产业中去。那些保留了新兴产业价值链所需、整个价值网络必不可少的核心业务的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对经营业务进行整合和创新,为原来的价值网络增加了新的价值环节,使得自己在新的价值网络中占据了更为核心的地位。由于其所在的价值环节对新的价值网络至关重要,所以丰厚的利润也沿着价值网络从其他的环节向该环节转移。此时,在新的价值网络中占主导的商业模式类型已由协调型演化为核心型。

一个产业的衰亡,意味着另一个产业的新生。同样会有新的企业采用最初的聚焦型商业模式进入这个新生的产业,重复着相同的商业模式演变之路。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四种类型商业模式之间的演化规律(见图5)。

四、结论

第7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 含义 功能 构成要素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日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完善,本文对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商业模式的含义

关于商业模式(又称商务模式)的真正含义,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盈利模式论。此种理论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埃森哲公司的王波、彭亚利(2002)认为,对商业模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即企业的运营机制。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指一个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迈克尔•拉帕(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他认为,商业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

价值创造模式论。此类理论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模式。阿米特和左特(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Petrovic等(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通过一系列业务过程创造价值的商务系统。马格利•杜波森等人(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以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阿福亚赫和图西(2000)提出,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公司运作的秩序以及公司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公司依据它使用其资源、超越竞争者和向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体系论。此类理论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很多因素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体系或集合。马哈迪温(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三种流量―― 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惟一混合体。托马斯(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贝因霍克和卡普兰(2003)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直觉和创造精神。翁君奕把商业模式界定为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罗珉、曾涛和周思伟(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商业模式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①任何组织的商业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如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竞争态势等等,这些条件构成了商业模式存在的合理性。②商业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包括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③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或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袁新龙和吴清烈(2005)认为,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系统,它由不同部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机制组成 ;它是指企业能为客户提供价值,同时企业和其他参与者又能分享利益的有机体系;它包括产品及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构,包括对不同商业参与者及其角色的描述,还包括不同商业参与者收益及其分配的划分。

三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商业模式的内涵。盈利模式论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切入,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如何因应环境变化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实现盈利的方式,比较浅显易懂。价值创造模式论主要从价值创造的视角来考察商业模式,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体系论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研究的视角更宽泛、更全面,能够从各个维度更系统地诠释商业模式的实质,应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商业模式的功能

在业界流传着很多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而大获成功的故事,那么商业模式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呢?

Paul 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要指明各参与者及其角色、潜在利益和收入来源。

阿福亚赫和图西(2000)认为,商业模式必须明确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向哪些客户提供价值,如何为提供的价值定价,如何提供价值以及如何在提供的价值中保持优势。

Joan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应该解决以下问题:谁是客户?客户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在这种商务中赚钱?将这种价值以合适的成本交付给客户的根本经济逻辑是什么?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则认为商务模式是连接技术开发和经济价值创造的媒介(如图1)。他们认为商业模式的功能包括:明确价值主张;确定市场分割;定义价值链结构;估计成本结构和利润潜力;描述其在价值网络中的位置;阐明竞争战略。商业模式调和价值创造过程的构造。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既然倾向于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就必须弄清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对此,理论界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在《转型》一书中认为,商业模式是从整体角度考虑企业的一种工具。商业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外部现实情形,财务目标以及内部活动。罗珉教授认为, 一个商业运作模式应该由三部分构成, 即: 公司对经营环境的假设、公司对自身宗旨的假设和确认公司的核心能力。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 :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必须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 必须是一个结构, 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因素 ;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 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 使它们互相支持, 共同作用,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Rainer Alt和Hans-Dieter Zimmermann(2001)指出,使命(Mission)、结构(Structure)、过程(Processes)、收入(Revenue)、法律事务(Legal Issues)和技术(Technology)是商业模式的6个要素(图2)。他们认为使命是商业模式最为关键的因素,结构决定了行业、客户和产品的重点;过程提供了商业模式的使命和结构的更详细的观点,表明了价值创造过程的因素;收入是商业模式的底线,收入来源和所需投资必须从短期和中期做仔细的分析 ;法律问题是商业模式必须考虑的因素 ;技术既是驱动力也是约束。他们提出,商业模式是由多个维度组成的,不存在单一的商业模式。这6个因素是建立商业模式的一种框架。

阿福亚赫和图西(2000)认为,商业模式由客户价值、范围、定价、收入来源、关联活动、实现、能力、持久性组成。

客户价值(Customer value):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

范围(Scope):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客户群体。

定价(Pricing strategy):价格策略。

收入来源(Revenue sources):收入的来源。

关联活动(Connected activities):为客户提供价值所必需的一些相关活动。

实现(Implementation):商业模式各组成要素的实现。

能力(Capabilities):企业的各种活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持久性(Sustainability):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则认为商业模式有六个要素,分别是:价值主张、市场分割、价值链结构、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价值网中的位置以及竞争战略。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描述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以及从客户角度来看产品的价值。

市场分割(Market segment):明确市场定位和具体的细分市场。

价值链结构(Value chain structure):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和价值活动。

收入来源与成本结构(Revenue generation and margins):如何获取收入,成本结构以及目标利润率。

价值网中的位置(position in value network):明晰竞争者、互补者以及有助于提升客户价值的网络效应。

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公司如何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Osterwalder & Pigneur对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的理解如图3,他们认为商业模式由服务理念(包括价值主张、目标客户)、技术结构(包括服务提供、系统)、组织安排(包括网络策略、角色分配)以及财务安排(即收入来源)4个要素组成,他们紧密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为客户和业务提供者创造价值。

以上是关于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的一些主要观点,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客户价值、市场定位、收入、能力等关键要素的重视,较好地诠释了商业活动的规律和诉求。

商业模式的特点

虽然各种理论对商业模式的定义还无法达成共识,但对于商业模式具有的下述特性的认识较为一致。普遍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有效性。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能够较好地识别并满足客户需求,做到客户满意,不断挖掘并提升客户的价值。另一方面,商业模式的有效性还指通过模式的运行能够提高自身和合作伙伴的价值,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包含具有超越竞争者的,体现在竞争全过程的竞争优势,即商业模式应能够有效地平衡企业、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关注客户,又要企业盈利,还要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整体性。好的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商业模式必须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结构,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组成因素;第二,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戴尔的直销模式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戴尔具有低于4 天的存货周转期,这种高周转率直接带来了低资金占用率和低成本效益,使得戴尔的产品价格低,具有竞争对手不可比的优势。戴尔的低库存高周转效率正是来自于其核心生态系统内采购,产品设计,订货和存货管理,制造商及服务支持等一系列生态链中的相关活动的整体联动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这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差异性。商业模式的差异性是指既具有不同于原有的任何模式的特点,又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保持差异,取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商业模式本身必须具有相对于竞争者而言较为独特的价值取向、以及不易被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和超越的创新特性。戴尔的直销模式重新定义了顾客对速度及成本价值的衡量方式,创造了阻碍竞争对手模仿的障碍。同样,美国西南航空的商业模式所选择的特定服务航线和目标顾客,也使得对手只能模仿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无法模仿全部。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试图学习戴尔和西南航空的企业,从未有过成功的例子。

适应性。商业模式的适应性,是指其应付变化多端的客户需求、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能力。商业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今天的模式也许明天被演变成不适用的,甚至成为阻碍企业正常发展的障碍。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始终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具有动态匹配的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可持续性。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要能够难于被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复制和超越,还应能够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商业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对维持竞争优势十分重要,频繁调整和更新不仅增加企业成本,还易造成顾客和组织的混乱。这就要求商业模式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同时还要进行反复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