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

时间:2023-10-11 16:15:08

序论:在您撰写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

第1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审核;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波音787客机是全球首款可执飞远程航线的中型客机,每架售价约2.07亿美元,该机型曾被誉为“世界最先进客机”、“航空史上最畅销飞机”。为降低投资以及支出的成本,对787部分的设计以及制造工作进行了相对的工程外包,主要的外包对象为意大利和美国等专业公司,而模块承包商对于该承包任务又再次节能型外包。据可靠数据统计,波音787的零件承包供应厂家多大50多家,分别涉及了135个国家以及地区。这些都是波音的优秀合作伙伴。但这种外包的生产方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病,一旦出现事故,那么该种方式便会受到质疑,如此长的供应链是不是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由于风险管理实施不到位。

现在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已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系认和管理风险的过程,有许多企业已开始或正在考虑建立自己管理风险的过程。虽然管理者已掌握大量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但却不太熟悉统一的风险管理术语,而且也未完全掌握实务操作原则。企业风险管理就是提供最重要的风险信息,进而与企业管理相联系。

近年来,中国新时代质量认证中心和TUV认证中心对我公司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多次对航空发动机生产阶段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以及转包订单、项目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提出了改进建议。下面谈谈对风险管理的实施以及审核要点。

1 风险量化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比较复杂,如使用概率分布数值进行估计,建议使用风险优先数RPN方法来说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量化风险。首先确定三个因素:严重性SEV、可能性OCC、可检测性DET;接下来请多个专家对多个风险打分评价,每个因素满分10分,通过风险优先数RPN计算公式(RPN= SEV ×OCC ×DET)得出每个风险优先数RPN的值,它们在0~1000分范围内,分值大的风险就大。当RPN>120时,应采取一定的风险降低措施,来减少风险等级。

使用风险优先数RPN判定项目是否需要制订附加的质量计划或降低风险的计划,这种失效模式相对风险的数字计算方法为实施FMEA分析提供了采取行动点。

2 应对风险的主要策略

评估分析项目风险之后,对产品和系统的风险应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将其进行落实,形成风险的处理方法,以防止风险的发生。例如,在某航空公司的零件加工订单中,评估其风险需要对订单的相关信息进行确定,并分析识别风险的级别。当发现风险过高时应当采取相关的降低措施。

3 监控日常的风险

风险监控在企业中应当是持续的,并根据管理要求,对风险的监控方式以及频率进行调整,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进行监控记录并对其变化予以持续关注。并且对下述风险信息应当在监控过程中予以特别重视:风险指标中的关键指标变化状况;原有风险出现较大的变换或者出现新风险。

各部门风险监控工作应当紧密结合平衡记分卡指标或重要业务指标,并对上述风险信息及时启动风险辨识评估流程,充分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

4 监督与改进

企业应当对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持续监督并改进,包括对风险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风险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结果,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各部门对本部门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开展的自查;二是风险管理部门对各部门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各部门根据风险管理应对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定期检查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对风险的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记录,必要时重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并组织实施。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工作安排,逐步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上,满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各项要求。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功能,结合需求,从总体上提高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效率。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相关信息。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输入数据的最终审核并整理归档,各部门对输入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信息化管理部门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需要不断进行系统的改进和更新。

6 风险管理审核方法

风险管理审核可根据企业及产品的实际而定。结合7.1条款产品实现的策划的审核,企业是否制定了风险评估文件;在产品质量计划中是否包括风险评估工作的安排。结合7.2条款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审核,企业是否在确定产品要求和产品评审过程中与顾客沟通并理解顾客要求。结合7.4条款采购的审核,企业是否识别了采购过程中所有的风险。结合7.5条款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审核,企业是否对生产和服务过程、关键过程等及时开展了风险评估活动,最终形成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并提供给顾客。将风险分为三个等级,同时按风险分析的结果,各责任部门组织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填写风险管理计划表。在风险应对计划实施后,组织对剩余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记录应对措施的效果。如果剩余风险超出预期,纳入风险管理档案并继续分析应对。

结语

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横向沟通的信息沟通方式,保持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以保证公司风险管理决策能够被正确理解并得到良好的实施。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员工培训、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传达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目标和政策,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维修

当前,随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管理工作正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最终实现“管养分离”,使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工程面貌显著改善,工程强度不断加强,使工程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效益。

1水利工程的管理

1.1水利工程的合理应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水利工程的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2水利工程的养护

要保证工程安全,经久耐用,提高质量,不断改进设计和施工中的缺陷,使工程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做好工程和机件的养护工作。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

3.1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所谓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管理分为单一(定性、定量)和综合两种情况,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其目的是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通过种种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恶化或局限其扩展范围使其不再蔓延。也就是说使损失最小化、局部化。

3.2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分析方法有4种:即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模糊数学法、统计和概率法、影响图。其中第一种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中间两种侧重于定量分析,而最后一种则侧重综合分析。单一风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数理统计为依据,初步检查并列出清单,通常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为确定更准确的清单的基础。多数情况下,清单中必须列出有分析或参考价值的各种数据,所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客观的、可统计的。某些情况下,直接的历史数据资料还不够充分,尚需主观评价,需要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得具有经验性和专业知识的主观评价。接下来,要对风险进行分类和量化。以已经得到的有关风险的信息为基础,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结果给以明确的定量化和分类。分类具有双重目的:通过对风险进行分类能加深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再者,通过分类,辨清了风险的性质,从而有助于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最后一步,建立风险目录摘要,通过建立风险目录摘要,可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汇总并排列出轻重缓急,能给人一种总体风险印象图。而且能把全体项目人员都统一起来,使各人不再仅仅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而且能自觉地意识到项目的其他管理人员的风险,还能预感到项目中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和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

通过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关注,对风险影响的揭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或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之目的,使决策人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认识风险、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定更完备的应急计划,有效地选择风险防范措施。对加强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开阔视野,提高决策者重大决策的质量,即使遭到一定的损失,也会临危不乱,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3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实施基础

3.3.1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资质要严格审查,在建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不符合要求的不可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

3.3.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向全社会公布水利工程质量举报电话,使群众发现的质量问题也能及时处理,确保项目质量,同时开展好建设监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能够准确地分析概预算和工程结算。增添必要的检测、试验设备,避免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3.3.3实行责、权、利挂钩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并可检举和监督制止任何破坏各项工程设施等行为,使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招投标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但由于种种因素,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建筑工程招标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的意义

1.1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

在招标阶段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不足的问题。招投标是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关键环节,对这一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了解工程所需资金量,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以致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就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工程底标,为投标及后续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

1.2保证招投标合同的规范性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与中标方签订的合同一定要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同内容务必科学合理,以免双方在履行合同内容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合同纠纷或其他问题。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其中明确双方责任、工作内容,它是双方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合同签订前,双方需要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合同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从而保证合同签订的有效性。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合同纠纷。

1.3减少经济风险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经济类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需要根据工程特点,结合自身需求制定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中标注出相关要求与需求,使投标单位对此产生正确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经营水平编写投标文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风险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减少因为经济问题造成的建筑风险,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2建筑工程招标管理风险

2.1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建筑工程招标工作需要国家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使招投标工作的有序进行。但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发现,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并不具备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无法为招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虽然我国对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有着明确的法律制度要求,确定了招标工作的内容与程序,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情况时有发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最终将影响项目的招标,从而导致潜在风险,影响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的实施。

2.2投标信息收集不完全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需要收集投标者的相关信息,了解投标者的实际情况,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承担建筑工程项目。这一环节的工作十分重要,是了解投标对象综合情况的手段,也是减少建筑项目工程招标风险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但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后发现,项目招标人对投标者信息收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投标者信息收集工作往往形同虚设。项目招标人对投标者信息的不了解,往往会导致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潜在风险,如参与投标者的实力无法满足建筑项目工程、信誉资质不合格等,均会影响招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从业人员方面的问题

招标风险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法律意识与管理能力,能够在招标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对当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分析后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无法解决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管理风险。管理人员应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并且做好招标管理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招标工作中,从而减少招标风险,提升招标管理工作质量。

2.4项目工程变更问题

招标管理工作会因工程项目的变更而造成一定的风险,影响项目的造价与进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手段、自然因素等往往会导致施工方案发生变化,施工方应针对性地加以整改。项目变更必然会对招标管理、施工质量、进度产生影响,无法保证工程在合同要求期限内顺利完成。在招标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意识到项目变更的影响并在合同中体现出来,从而维护双方的权益,减少工程变更问题的发生。

3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对策

要想做好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风险管理效果,减少对招标项目的影响,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强化监督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招标管理工作中,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利招标方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升招标管理的工作效果。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监督招标方的行为举止,同时可以约束投标方,保证双方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对投标方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与投标方的互动,招标方能够了解投标方的综合情况,并结合相关文件要求选择合作对象。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应贯彻落实备案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工作,以全方位监督的方式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违法行为或有风险的问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将投标人员的信用情况登记在相关的资料库中,以此作为了解投标者实际情况的媒介,为后续招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不同的措施来提升监督管理的工作效果,为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推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2提升人员素质,保证招标管理工作效果

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是影响该项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序实施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保证招标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企业加强对参与招标工作的业务骨干的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使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招标管理工作。对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可以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实施质量。②企业对参与招标的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内容的培训,能够使其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初步认识,了解项目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相关内容,使其可以顺利参与岗位工作,从而推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③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意识培养,能够在投标管理工作中避免信息泄露,不致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公平进行。保密意识的培养能够提升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对自身的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并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效果。④企业培养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使其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会对招标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合规、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招标管理工作的效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企业通过对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提升他们的岗位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投入招标管理工作中,为建筑项目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3.3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招标管理水平

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中,为了减少因投标方的因素产生的管理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投标方的信息收集工作,全面了解投标方,并将此纳入投标信息的考核与分析,从而提升招标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投标方的基础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信息、投标人近两年的业绩、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信誉与资金等。通过对投标方基础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其是否具备完成建筑工程的能力,以此作为后续评标的标准。②管理人员对投标方的设备技术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否具备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否能够按照招标要求完成工程项目,从而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招标管理效果的前提,也是投标方必须收集的信息。通过对投标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管理人员可以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的信息支持与保证,还能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到位而影响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

3.4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写

招标文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招标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招标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明确招标文件编写的重要性,为后续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招标文件编写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招标公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务院有关部委规章中对于招标公告内容的共性规定,招标公告基本内容应该齐全,因为招标公告一经发出即构成招标活动的邀请,招标人不得随意更改。②招标文件的信息应保持一致。一般来讲,招标中的商务与技术内容由不同的人员编写,人员的专业不同,对问题的观点也就不同。在编写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保持商务内容和技术内容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协调、重复和矛盾的情况。③评审原则和办法的制定。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对招标文件的编写与完善,能够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招投标工作顺利实施。

3.5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合同问题

在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十分重要,其是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水平与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合同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合同条款规避风险,维护招标方与投标方的权益,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发挥合同的约束管理功能,招标方需要积极参与,从合同的拟定、修改、签订、实施、履行等方面入手,对合同内容与条款进行及时修改与补充,减少合同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合同需要标注以下内容:①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详细说明,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标注,使合同双方对自身的工作内容、承担的责任产生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合同内容开展相关工作。②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体现在合同中,确定施工情况、施工要求、工期进度、施工材料等内容,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以上内容开展作业。为了减少施工变更带来的影响,合同需要对此进行特殊说明,明确施工变更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管理人员应控制合同纠纷问题。③对业主逾期支付的问题进行相关说明,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逾期付款,则需要增加延误期限的融资条款,以减少经费拖延问题。④合同条款中应制定奖罚标准,通过经济手段来促使承包单位建立严密的体系;实施各项保证措施,以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事故,保证工程圆满完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因人员素质与工程变更等因素造成管理风险,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投标方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对招标书的合理编制及对合同的管理,提升招标风险管理效果,从而促使招标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田甜.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0).

[2]何永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对策分析[J].居舍,2020(13).

[3]范莉.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2).

[4]范广朋.探究层次分析法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

[5]李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及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分析[J].江西建材,2019(4).

[6]其其格玛.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策略的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3).

[7]钟仕芬.电力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3).

第4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引言

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可以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升石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财务共享模式产生的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提出,是该公司针对自身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研发与调整,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分析,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情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其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解决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比较关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意义

(一)整合企业财务资源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财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借此收集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业务组织与流程,发挥业财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务资源信息支持[2]。当企业财务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实现高质量工作,同时还为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统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改变企业各部门财务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地开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互动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将财务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为针对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三)提升企业业务工作效果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业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解决业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因为财务与业务信息互动不到位,所以无法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3]。在该模式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业务发展规划,为高效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好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计划工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财务共享模式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一)统一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果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这一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实现了对企业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督,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财务共享模式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解决以往财务预算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此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此运用在财务目标、业务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中,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促使财务共享模式运行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原理,并主动用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若是工作人员不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特点,那么将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无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组织个性化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发展意识,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认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虽然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但是无法满足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更多与企业内外部发展有关的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方法,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理论培训活动是丰富财务人员基础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媒介。通过个性化的培训,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训活动中,应以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与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以此提升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人员支持。最后,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石油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吸取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保障[5]。工作经验总结十分重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总结财务工作情况,并反思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促使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在石油企业中,若想展示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提高财务与业务工作效果,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此作为推动财务共享工作实施的载体,为信息管理、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约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信息数据非常多,若是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会失去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意义,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多个数字化平台,包括业财融合价值管理平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促使企业业财融合,同时能够将两万余财务人员的工作批量化、集约化到不到两千人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促进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低碳、安全化运营。石油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石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出现运行风险,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石油企业应提升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发挥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若是发现问题,则需要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风险防范策略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此外,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财务共享系统作为工作的载体,增加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各个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与运用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制度与日常沟通的方式,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促使石油企业稳健运行。

(五)建立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石油企业的业务、财务等经营性活动进行动态的监督,以此实现高效率管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对财务工作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监督,使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下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有较多的数据信息,内部控制中,对共享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业务部门人员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工作,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同时,完成财务目标,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其次,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管理,优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管理工作效果。财务中心服务系统中应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动态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通过多个功能的集中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所有业务的动态管理,为后续信息的运用提供便利。最后,立足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能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适合该中心的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第5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引言

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可以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升石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财务共享模式产生的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提出,是该公司针对自身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研发与调整,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分析,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情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其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解决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比较关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意义

(一)整合企业财务资源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财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借此收集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业务组织与流程,发挥业财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务资源信息支持[2]。当企业财务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实现高质量工作,同时还为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统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改变企业各部门财务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地开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互动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将财务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为针对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三)提升企业业务工作效果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业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解决业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因为财务与业务信息互动不到位,所以无法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3]。在该模式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业务发展规划,为高效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好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计划工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财务共享模式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一)统一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果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这一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实现了对企业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督,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财务共享模式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解决以往财务预算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此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此运用在财务目标、业务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中,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促使财务共享模式运行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原理,并主动用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若是工作人员不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特点,那么将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无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组织个性化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发展意识,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认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虽然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但是无法满足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更多与企业内外部发展有关的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方法,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理论培训活动是丰富财务人员基础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媒介。通过个性化的培训,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训活动中,应以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与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以此提升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人员支持。最后,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石油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吸取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保障[5]。工作经验总结十分重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总结财务工作情况,并反思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促使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在石油企业中,若想展示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提高财务与业务工作效果,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此作为推动财务共享工作实施的载体,为信息管理、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约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信息数据非常多,若是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会失去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意义,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多个数字化平台,包括业财融合价值管理平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促使企业业财融合,同时能够将两万余财务人员的工作批量化、集约化到不到两千人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促进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低碳、安全化运营。石油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石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出现运行风险,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石油企业应提升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发挥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若是发现问题,则需要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风险防范策略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此外,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财务共享系统作为工作的载体,增加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各个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与运用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制度与日常沟通的方式,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促使石油企业稳健运行。

(五)建立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石油企业的业务、财务等经营性活动进行动态的监督,以此实现高效率管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对财务工作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监督,使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下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有较多的数据信息,内部控制中,对共享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业务部门人员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工作,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同时,完成财务目标,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其次,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管理,优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管理工作效果。财务中心服务系统中应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动态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通过多个功能的集中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所有业务的动态管理,为后续信息的运用提供便利。最后,立足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能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适合该中心的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及措施

一、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合理配置资源

无论是哪类企业,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预算管理应当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预算中,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由于资源有限,就需要充分明确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作用,并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把握和预测企业的未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可达到的目标,最后再对所需资源进行整合和选择,这样就可以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再者,在预算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和预测到决策实施过程中人为因素、突发事件等影响,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些影响,使企业降低风险,并且避免浪费。

(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其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为了确保自身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随时对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中反馈出的执行信息进行密切关注,并根据这些执行信息对战略目标及时进行调整。预算编制是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想要达到预算指标,就必需量化其过程,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明确企业内部各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活动及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有利于工作业绩的考核

在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预算目标将被细致的分析并总结,这为考核部门考核业绩的提供重要资料和依据。考核部门通过比较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效果,能够准确反映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然后依据考核情况对工作人员实行福利奖惩,以此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一)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正确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没有充分了解,不能充分认识。特别是有些企业认为预算工作仅仅属于会计科的部分工作内容,认为预算就是绘制表格,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先进流量表格等。他们片面认为预算执行分析是财务部门的事,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财务部门人员应用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依据实际的经营数据制定出相关预算表,这样的预算也接近实际的财务数据,但是,这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并不符合,且不能够对企业的各方面工作起到太大作用,因此,这些数据不仅会引起业务部门的质疑,也通常成为无人问津的材料。

(二)预算编制不符合企业经营活动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目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缺乏客观性,在编制时,通常是将上一年的业务活动或着是指标值作为基础,有时领导个人说了算,在没有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因素充分考虑的情况下,直接确定企业下年度的预算指标值。因此,预算调整的随意性比较大,若作为企业实际考核标准,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

(三)形成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个部门的参与程度都比较低,很大一部分都只能是财务部门全全负责。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电力公司仍然采用传统的预算方法,这一方式虽然可以和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适应,但实际工作中不进行详细分析,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正确的认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财务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有利于企业合理分配财务决策权,还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衡量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有很大作用。首先,能够起到控制作用;其次,使企业相关人员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并以此为导向,分清责权,使个体行为更好的顺应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再次,将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建设电力企业绩效控制体系,并充分发挥预算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树立全员的参与意识

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相关的联系,而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各个部门的各个员工来负责的,所以在进行预算时,企业管理者应组织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使员工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经营与管理中,清楚的了解预算编制情况,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确定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

电力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应该参考同行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对元预算目标进行调整,在该预算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并使新的预算目标合理执行。此外,对公司各个职员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但也不宜把预算指标制定的过于细化,如果企业将细节规定的过于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就会缺乏调整与发挥的空间,从而使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对预算工作进行细化时,也要考虑到各职能部门的授权程度。

(四)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

面对电力企业存在的风险,要进一步对财务管理进行改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审计、监察和媒体监督。在必要时建立风险评估部门,对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并建立完善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对企业指标的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及管理。

四、结语

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途径。因此,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

参考文献:

[1]战重庆.浅析我国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0).

[2]曹宏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4(03).

第7篇

一、围绕“三个抓好”,打好基础,让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内化于心”

一是科学筹划,抓好组织领导。该局作为××市工商局、××区纪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先行单位,得到了省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省局监察室领导、市局领导专程到该局指导工作。成立了由分局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指导全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集思广益,抓好方案制定。_月份该局会同区纪委专程到××、××等地学习取经,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并下发《××工商分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邀请市局监察室、××区纪委、工商行风效能监督员等,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查找岗位廉政方面容易出现的风险点等方面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系统内外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出意见和建议__条。在此基础上,及时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为全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范本”,明确了方向。

三是深入动员,抓好教育载体。为使大家逐渐认识、理解并接受“廉政风险防范”这一全新工作,该局充分借助以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载体,依托重要岗位廉政专项教育,不断拓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组织系统干部重点学习党纪、政纪、法纪,通过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看工商系统警示案例等,增强免疫力,提高鉴别力,促进广大工商干部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这一新概念,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植入人心,形成“廉政风险大家谈”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点查找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抓“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把廉政风险点“晒之于众”

一是抓住“查”环节,突出重点,全面查找风险点。重点围绕局领导班子和具有干部人事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收费权、财物管理权的关键岗位和一线工商干部,根据廉政风险点查找程序图规定的八个步骤,以科室、工商所为单位,通过单位自查、干部自查、同事互查、领导帮助查等方式全面查找风险点。在个人自查中,全系统每位干部认真填写《干部廉政风险自查表》,依照个人目前的岗位职责、职务安排定位等情况,对照履职、执行制度的实际,细化分析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内容及表现形式,查深、查透、查清、查准个人及其岗位的廉政风险点。针对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中层干部,重点查找涉及职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具有干部人事权、财物管理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收费权的人员,重点查找涉及岗位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人员,重点查找涉及执法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局在职___名干部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___条。

二是抓住“评”环节,梳理归类,综合评估风险点。该局将自查出的___条廉政风险点进行认真梳理,归类汇总,确定五个环节和六个岗位为廉政风险点。五个环节分别是:干部人事考核(考评)、任免环节,财物管理、审核环节,检查、处罚环节,注册登记、许可、审批环节,行政收费、管理环节;六个重点岗位分别是:案件查办岗位,证照发放岗位,核费收费岗位,物资采购岗位,工程建设管理及大额资金使用岗位。成立以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退休老干部和企业代表等方面人员组成的综合评估委员会,对各单位和个人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研究,科学界定廉政风险点,签署综合评估委员会意见。并将评估后的廉政风险点征求各科室、各承办人意见,最终把确定的风险岗位、风险环节、风险部位的风险点进行登记造册备案,为风险防范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将风险点在局域网、公开栏等载体公示,接受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相互监督,为廉政风险点的准确性会诊把脉。

三是抓住“定”环节,深度透析,科学界定风险等级。为了科学界定风险等级,该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廉政风险点的成因、所在工作岗位、工作环节和可能造成后果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风险等级,并实行分级监控。一级风险为违纪违法行为,由分局党委负责处置并承担重点监控责任;二级风险为违规行为,由分局监察室和相应单位负责人负责处置并承担重点监控责任;三级风险为轻微违规行为,由相应单位负责人负责处置并承担重点监控责任,并将结果上报监察室备案。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实行三年一评定。因工作职责调整引起权力变化的,按规定程序重新评定风险等级,报监察室审核备案。监察室根据掌握的_举报、案件查处、民主评议、专项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情况,按规定程序作出调整。通过实行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管理,有效实现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

三、立足“三个结合”,形成合力,使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外化于行”

一是与工商行风监察站(点)建设相结合。今年_月份,该局投入_._万多元建立了《××工商红盾外网》,并在该网页上增设了廉政效能投诉栏目,利用设立在全区的__家工商行风效能监察联系站(点)网络载体,实现点对点互动,及时反映全系统在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作风建设、办事效率、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前移,让群众第一时间能够参与监督,降低工商执法人员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