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6:15:01
序论:在您撰写手术室专科护理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体外循环手术 专科护理 护士 在职培训
心血管外科疾病涉及心肺等重要脏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往往具有病情多变、病员所具备的条件差、手术难度大而要求多、医护配合要术高等特点。目前,手术室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心外科手术学知识非常肤浅,而心脏手术的配合技术更是处于空白状态,专业技术的提高主要靠手术配合过程中的传、帮、带,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我科于2005年至2009年通过对七名护士进行分阶段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人员挑选 针对体外循环手术复杂,参加人员多,抢救多、用药多,配合要求快的特点,应在手术室选用身体素质良好、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有耐心,工作细心扎实,业务技术过硬,思维敏捷,应急能力强的护士配合体外循环手术,器械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和知识技能。
1.2 人员安排及手术器械包分配 在科内选择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对普胸手术非常熟悉的护士(乙护士)进入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组。由外出进修学习体外循环手术配合半年及以上的护士(甲护士)带教。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四名完成一台体外循环手术的配合。将一台手术所用器械分成普胸包和特殊器柜包。
1.3 初期培训 前半年,甲洗手护士带乙洗手护士上台,乙护士在甲护士的指导下,主要是整理普胸包,参加开胸、止血、关胸的手术配合。甲护士整理特殊器械包,配合心内操作。先完成一些简单的心内直视手术。两名巡回护士:甲护士负责手术中的主要工作,乙护士在甲护士指导下工作,负责供应台上物品,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取血、制冰屑。其它工作均由两人互相配合。在上手术前,先给她们介绍手术间的布置和物品准备,认识体外循环手术的基本器械和特殊器械,手术中使用的缝合针、涤沦补片及常用药物。介绍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的基本程序,体外循环插管方法。
1.4 中期培训 半年至1年。乙护士在甲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普胸器械及特殊器械台的整理,并完成开胸、心内操作及关胸等整个手术的配合过程。主要培训讲解心脏的应用解剖,如特殊的心表部位、升主动脉—上腔静脉隐窝、房间沟等及心脏四腔各部位结构。在甲护士的指导下配合复杂的心脏手术,讲解不同的心脏手术的手术方法及配合技巧,每配合一台手术后写读书笔记。
1.5 后期培训 一年后将两个手术器械包整理成一个包,由一名洗手和一名巡回护士完成一台手术的配合,巡回护士必须是业务过硬、应急能力强,能及时指导台上配合的护士。此阶段应熟悉体外循环监测、体外循环并发症等,诊断不明的复杂心脏病的配合技巧,如何做好术中的心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由于心脏手术复杂,参加手术配合的护士必须参加医生的术前讨论及心脏外科的相关学术讲座。复杂心脏病在洗手配合过程中,仔细聆听主刀医生对术式的选择,以便及时应对,应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术前一天准备并仔细地检查术中用物是否齐全合用,避免因用物不齐影响速度。洗手护士要熟悉洗手程序,术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敏捷,做到及时准确地配合。
2 讨论
2.1 专才教育 通过分科培训,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1]。在手术困难时,准确迅速的配合能给予医生极大的心理支持,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掌握每个手术特别是一些高难手术的过程及每个医生的喜好。了解其手术的难点是什么,需要什么特殊器械及材料,改变医生要什么给什么的被动局面。做到准确迅速,缩短手术时间。通过培训,医生对护士配合手术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增至98%。
2.2 体外循环手术经常使用一些精密仪器及外科新材料,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及规格,从而能在手术过程中,真实地向不了解其性质用途的医生介绍和准备这些材料,使手术变得快速、安全、质量高、并发症少。
2.3 通过对护士的分阶段培训,配合体外循环手术由原来的四名减少至两名,节约了人力资源。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外科护理教学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11年美国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教学课程在YouTube上风靡,随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①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被誉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利用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为了探究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外科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我校外科护理教研组将《外科护理学》第五章手术室护理工作,实行翻转课堂式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课前准备
教师到市级的三甲医院手术室录制有关手术室布局管理、器械物品消毒、手术员自身及病人手术野皮肤的消毒准备、手术过程中无菌的保持与手术室护士的术中配合,还有接送手术病人的视频,经过剪辑,制成三个各10分钟的短片。
教师处理教材,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精心编成10个工作任务,②如工作任务之“接病人”,要求学生课上演示内容有:(1)帮助病人从推车移到手术台;(2)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部位;(3)清点:病历、X光片、药品;(4)检查:手术部位标识、义齿、饰物、备皮质量。该任务质量要求:(1)态度、语言符合护士礼仪;(2)核对、检查内容无遗漏,对话组织合理、流畅。课前先将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单发给学生,指示课堂任务的演示内容与质量要求,让学生观看手术视频同时做好准备。
课前印发导学案,③将本节课的理论知识要点及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以填空题与思考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前知识梳理与预习。
将实训室的模拟手术间布置好手术台、扇形器械台、手术器械包、手术布包等物品,营造仿真的手术情景。学生课前换好手术室的洗手衣裤,手术圆帽,端坐实训室的模拟手术间。
2 课堂工作任务布置
课堂上一个班48个学生,6人一组围坐。教师将本次授课的3~4个任务进行分配,两个组分配到相同的任务。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短暂的讨论,定出将演示的同学人选与商讨任务演示的要领。
3 课堂工作任务的执行
教师在不同的任务前会播1~2分钟的视频,渲染情景与引出任务,随着视频情境的变化,各组分别角色扮演、完成工作任务。一般一次课上的工作任务在学生既有的基础上由浅至深,由易到难进行安排。每个工作任务的组织形式也根据具体任务而各不相同,如有些工作任务与上节课有关联,学生已有基础,就采取两组一起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水平,给得胜组表彰,活跃课堂气氛。有些工作任务是一组先做,学生点评,然后教师评价后,指出不足之处,再由另一组重新演示一次,能当场检验评价指导的效果。还有一些工作任务比较复杂,学生在课前视频学习中较难把握的,教师就采取先将其中的动作进行分解演示,然后点名学生回示动作,再让学生分组完整演示工作任务的方法。
4 评价任务执行效果
对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需要同学记录该组在工作流程编排合理、护士礼仪规范、无菌原则的遵守、动作敏捷准确方面的优缺点及反思,形成实践报告作为课后作业上交。
教师在小组内团队协作、工作任务完成质量、创新亮点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结合同学评议,定出本次课优胜组。
5 提问深化理论知识
工作任务演示探究完毕后,结合护考题目练习,巩固知识。并通过思考题的提问深化提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整个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章节教学中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课前通过手术室视频、导学案、任务单,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学习,课上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内化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也存在部分学生没有落实课前学习,而影响了课堂上任务的完成;课堂演示任务时让活跃的学生更活跃,而羞于展示自我的学生相对更退后;小组间的力量不均衡,个别组长组织能力较弱,也影响到本组的任务完成。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用自摄的手术室视频,及实训室的模拟手术间,将学生带入到创设的手术室情境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将四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用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与提高,教师及时点评并将考点穿插其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水平。本章节的视频摄制是到医院的手术室进行现场拍摄的,由于客观的限制,使得自摄视频与专门教学视频还是有一定差距,对学生课前学习观摩时的指向性尚存欠缺。其次,没有一个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支持,④对学生课前独立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能及时获知而调整教学策略。另外,由于学生较多,课堂上操作演示的组织上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翻转课堂式教学还涉及到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其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在实验记录、学习反思等内容中的表现。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手术室护理教学的实践成功表明,课前的独立探究学习能提高了学生的个人时间管理与自学能力,课上的任务演示使“教、学、做”一体化,既符合中职护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课前学案、任务单、视频课件的设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创新意识。但其在外科护理学其他章节的教学安排方面还需要不断尝试。
注释
① 徐琼.“任务驱动法”在课内实验课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② 王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营销调研综合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现状;发展
手术室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随着近代科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和麻醉学等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手术相关学科的发展[1]。再加之各种最新技术及新方法均最先集结于手术室,均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且随着经济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手术室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已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旨在回顾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并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提出展望。
1我国手术室护理专科发展的动力
1.1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部提出,我国医院在完善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管理企业化、水平现代化及服务整体化的医院,向着质量效益型、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发展,实现效率、质量和待遇的提高[2]。随着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推广,旨在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对护士的岗位管理,推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局面已经到来。对于手术室护理而言,护理模式的改革给原有手术室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也对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意识带来了挑战。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需要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护理专业化入手,响应手术室医疗改革。而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化培养是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提高专业化的重要方法。
1.2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
医学一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联系,临床中运用先进的科技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人们的健康。在手术室,微创手术,如各种显微手术、介入治疗、内镜治疗等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应用,临床中在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追求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此外,各种高风险手术已经开展,如人工脏器、器官移植等,推动了新设备的应用。因此,手术室中手术方法、手术室模式的改变均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有效配合医生,以促进手术室高效运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素质
2.1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
在美国最先流行高级护理实践,以顺应护士专科化发展和提高护理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护理专家是高级护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护理研究生毕业且获得专科护理能力认证后的护士才能成为临床护理专家[3]。而在日本,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护理领域,具有熟练护理技术和专科知识且完成了对专科护士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则可以获取专家护士资格[4]。多数学者认为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两个概念,专科护士是指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且经过某专科系统培训后获得资格认证的护士;而临床护理专家是经过系统实践和理论培养且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专科理论知识并具有护理研究生及以上学位,并通过统一资格认证后的护士。因此可以看出,二者在学历要求、专科领域深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5,6]。
2.2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素质
因护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能素质有一定的规定。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导致其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与普通病房存在差异,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定位为具有一定的学历条件,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并累积一定的手术室实践时间;再接受系统化的专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后,具备独立解决护理工作中难题和良好评判性的工作能力。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这一理念就要求手术室护士既要参与到手术中,高质量配合手术的完成,还要求护士作为手术环境的“维护者”,手术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者”,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保障患者安全。手术室护士还需要作为院内感染的监控者。相比较以往的手术程序,护士已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手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在一定领域已发展为技术助理,如专职内镜护士、医生助手镜等。而在国外,已经设有麻醉护士或者护士麻醉师来负责患者的麻醉工作。专职麻醉护士需要有熟练和扎实的麻醉配合技术和抢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麻醉机、监护仪、自体血采集和回输器、血气分析仪、神经刺激器以及各种药品,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气管导管、喉镜及支气管镜的使用方法[7]。虽然对于麻醉护士的设立在我国还未开展,但也表明手术室护士承担具有专科性的角色职责已成为一种趋势。当前国内外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培训模式及培训时间要求不同、对专科护士的准入资格要求不同、专科护士认证方式不同、专科护士角色及工作内容不同等。在德国,成为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单位出具两年的工作证明,然后再接受2年的专科职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再通过州政府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获得专科护士职业资格。而在美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接受3个月的培训课程,并通过一定的资格能力测试后才能取得认证[8]。
3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在一些护理领域开设了专科护士的培养,如已开展了对糖尿病、造口护理、重症监护等领域的专科护士培养。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也更能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其必要性已在护理界得到了重视。而当前我国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欠统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也较长,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显著制约了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发展。卫生部最初于2005年委托中华护理学会启动“手术室护理师资培训项目”,其目标是为临床手术室培养护理骨干,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次,已有500多名手术室护士参与了项目培训并通过了考核,取得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资格。随后,全国各省市也逐步开展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班,使得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及认证逐渐标准化。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两部分。(1)理论授课:专科管理理念、专科设备和手术器材的最新应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的要点和护理重点,手术室常见基础操作技术,手术室急救技术及手术室教学管理等。(2)临床实践:手术间手术配合,包括所有配合流程、仪器使用等;在手术供应部学习敷料和器械的准备、消毒灭菌、保养流程等;在麻醉恢复室学习各种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以及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等。卫生部计划在今后加快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以期为临床培养更多的优秀专科护士。实践表明,专科护士实现了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和教育的目标,促进患者康复和自我护理能力,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并为其提供专科领域的建议[9]。当前的专科护士在手术室工作中承担多项配合工作,包括负责各种高精尖、特大手术的配合工作;并兼顾手术室护理培训工作和科室的教学科研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化,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人民对护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4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培养的展望
当前国内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培训仅在2005年才开展,存在培训机构不统一、资格认证标准不统一、专科护士岗位设置和职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全国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仍需要加大合作,共同探讨适合我国的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通过对我国专科护师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4.1明确护理学科定位
国务院于2011年明确护理学已不再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是一级学科。因此临床护理需要明确护理学科定位,建构适合护理学科发展的体系,加强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护理学仍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应做到互补合作,实现共赢。
4.2发展多元化培养模式
我国各地区护理管理者应在充分借鉴国外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经验上,联合院校的师资力量,逐步开展专科护士培训,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应该在依据高等院校系统的理论研究上,依托医疗机构的临床师资队伍,发挥较好的人才培养作用。在专科护士的培养形式上,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学制式培训和分期学分积累模式等。规范化专科护士的培训制度,促进护理专科化的健康发展[10]。
4.3逐步扩大专科护士的培养规模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预计到2015年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且素质能力优良和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2],该目标已得到了部分实现。但由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起步较晚,当前专科护士的培训机构标准不一致,导致全国无统一权威资格认证标准,因此逐步完善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标准仍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应加快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以实现对手术室护士多角色的转化,促进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推动手术室护理的全面和协调发展。
4.4强化手术室护士的在职培训
当前,对于手术室护士培训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在职培训,因此,医院需根据手术室专科化护士的培训标准,制定专科化护士的准入标准、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等。
4.5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只有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不同于普通病房。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理理念发生了转变。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术后最大程度的康复或将患者所不期望的结果降到最低成为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和专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卫生部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护理专业的“第一专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外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为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中华护理学会及国内有关专家规划编写了《手术室护理学》一书,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随后,各省、市护理学会也开始定期举办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标准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789名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今后加强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传统手术室护士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1)根据手术室需要选送部分临床护士到上一级医院手术室进修学习后成为手术室护士;(2)通过科室轮转到手术室,由手术室老护士带学徒式培训。这两种在职培训模式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增加了培训经费投入。真正由医学院校系统、规范培养的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极其短缺。
2我院开设三年制大专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对我院省内外实习单位中的23所三甲医院及5所二甲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所三甲医院和5所二甲医院需要手术室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中12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需要三年制大专学历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近3年需要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需要10人以上及7~10人的三甲医院各5所,需要4~6人的三甲医院6所,二甲医院5所。
2.2师资力量
我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外科护理学教师共11名(其中硕士6名),专职手术室实训教师3名,另聘请了1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已退休)担任手术室实训教师,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由合作医院具有丰富手术室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承担,已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Vol.332015No.7
2.3校内实训条件
我院投入一个多亿在新校区建有两栋总建筑面积25378m2的省内一流的护理实训中心,先后投入一千二百多万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现有各类护理专业技能实训室125间,实训床位近五百张,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实训;建有现代化模拟手术室6间(其中层流设计手术室一间)配有手术床、无影灯、便携式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除颤仪、常用手术器械包、缝合包、吻合器、气管切开包、麻醉机、单极高频电刀等。这为手术室护理专业校内教学提供了保障。
2.4生源、就业前景
我院生源充足,每年招收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近千名,有二甲及以上校外实习医院98所。成立了由省内护理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护理、助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护理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构建了“院校合作、全程共育、分段实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五位一体”连续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85%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7%以上。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可从事普通护理工作,增强就业实力和竞争力。
2.5可为医院直接输送手术室专业护士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发展;展望
1 手术室护理面临的变革
1.1医疗技术的发展给手术室护理带来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医学从出现至今,一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连。人们运用科技手段诊断、治疗乃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通过在医学领域应用科学技术,人们也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手术领域,当前以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为主要特点的微创手术得到了较好发展与应用,如各种显微手术、内镜手术、介入治疗等;各种高风险手术得以开展,如器官移植、人工脏器的应用等;转化医学的产生和应用加速了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推动了手术设备的更新,也对手术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型的手术室--复合型手术室(hybrid operating room),它整合了标准化的外科手术设备、介入及放射仪器、临床信息系统与成像系统,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内既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够有效利用各种临床信息,高效地进行介入治疗,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手术方法、手术领域以及手术室工作模式的改变要求手术室护士能够与手术室团队中的所有人相互协调、配合,保证手术室平稳高效运行和各种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1.2医疗改革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对手术室护理的推动。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卫生部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应当是在完善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向着管理企业化、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和模式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在投资方向上,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进而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待遇。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为核心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推进,并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开展延伸服务,进一步深化护士的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对于手术室护理来说,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改革一方面冲击了原有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考验了手术室护士护理服务意识与水平,手术室护士要从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角度入手,积极应对医疗改革。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手术室专科护理,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2 手术室护理的未来展望
2.1明确护理学科定位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修订学科目录,新增护理学为一级学科,护理学不再是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成为与临床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护理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完整、更适合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领域,以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虽然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中独立出来了,但是它的发展仍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二者间应该形成合作、互补、共赢的关系。手术室护理专业作为护理学科一个重要分支,也需要明确的定位,以利于专业发展。
2.2强化手术室护士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培训形式。各级医院应针对不同年资的手术室护士,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形式与内容,并强化实施效果,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保证培训效果,以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促进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
2.3加快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和人才培养 应加快手术室专科化发展及专科细化,尝试建立亚专科,拓展护理服务领域,赋予手术室护士更多角色功能,以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推动手术室护理乃至整个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和研究 依托护理院校和国家级手术室护理培训基地,推动手术室护理专业建设,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和研究,形成手术护理实践指南,用以指导手术室护理实践,提高手术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
2.5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水平 手术室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死亡和并发症,解决重要的手术安全问题,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恰当的手术治疗和护理。通过实施手术室岗位管理,完成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明确手术室护士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完善与手术护理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可行的考核指标、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稳定护士队伍。通过实施岗位管理,调动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到手术室管理当中,共同做好手术室环境、人员、流程和安全管理以及感染控制等工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安全规范管理的同时提倡提高效率和创新。
2.6推动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手术室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欠统一、地区间差异明显等问题,制约了手术室护理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13786名手术室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在今后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由卫生部聘任专家负责基地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多年的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教育,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等重要作用。专科护士有能力对本专科领域进行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所在领域,从而促进自身和所在护理领域的发展进步。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承担了各种高精尖、特大手术的配合工作,承担了手术室护理培训、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直接或间接承担了部分手术室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当前,我国医学和诊疗技术飞速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责及功能也远远突破了传统领域。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急需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专科护士正日趋受到重视。国内部分大城市在保证手术室护士数量和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纷纷大力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
1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基础理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型临床护士。特定的专科护士的工作被限定在专科,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适应特殊岗位的实践能力。专科护士最早出现在美国,不同国家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称谓有差异,比如说手术室护理专家、手术室专业护士,但其共同点在于,专科护士必须满足手术室护理特定岗位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还应该通过专门的专业知识考核并取得相应证书。专科护士的职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熟知业务技能,能够为病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护理;二是手术室指导,组织医疗器械检查、参与护理会诊,指导特殊仪器的操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指导,解决手术室疑难护理问题;三是教育,专科护士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专业的知识普及;四是咨询研究,展开手术室护理领域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本专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目前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也还需进一步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进行系统的手术室知识进修、护理培训,国家要严格把关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的去的。
2 我国手术室护士存在的问题
2.1护士队伍教育层次较低
为了适应手术室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稳定手术室护理队伍,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从提高手术室护士队伍的教育入手。护理是一门实用学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群体健康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护士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护士队伍的教育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护士队伍中,中专以下(含中专)学历者达到80%以上,本科学历者不足10%。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立护理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较少,这一情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情况急需得到改善。
2.2护士专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护理人员队伍庞大,数以百万计,但是护士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与我国我国目前高校的护理教育内容医疗化倾向严重,基础医学理论薄弱不无关系。护理教育中专科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缺乏。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深入的专科护理中无从下手。目前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在职护士的再教育不重视、不支持。绝大多数的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培养上经费支持力度小,特别在护士培养方面缺乏经费投入。长期的护理工作使得大部分护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由于护士的学历水平低,理论知识欠缺,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为专科护士的可能。
3 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的途径
3.1严格把关专科护士招录
手术室时对病人实行手术、治疗、抢救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护士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和病人安危,因而培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尤为重要。身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对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选任手术室的专科护士时必须严格把关,挑选思想态度好、个人素质高、具有积极的学习主观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才。另外由于专科护士对于专业水平要求高,在选人前应组织统一的摸底考试,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手术室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择优录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科研水平,必须要求专科护士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严格把关专科护士的招录。
3.2规范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专科护士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授课。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课程选择上,必须结合当前手术室工作的需要,适当补充手术室新的理论和技术,在培训课程内容上要注意内容安排的新颖性和系统性。当前许多护理培训课程贪多求全、课程量大、基本知识重复讲授、专科知识讲授少、上课内容理论化强、案例少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提升慢,难以达到培训目的。培训人员在进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时,必须结合手术室的工作需要,引入案例,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时要主动吸引参训人员参与培训内容讨论,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手术室工作服务。通过专科护士培训,让手术室的护士在专科上有一定优势,与外科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
3.3理论学习和手术室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液不例外。学好手术室的操作规范以及医学基础理论,同时结合手术室实践操作,将促进专科护士人才的养成。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督促护理人员自主提高专业能力。组织各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选派合适的培训指导老师,保证学员能够顺利地完成实践计划。
总之,我国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并无模式可循,需要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培养更多合格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为手术室工作服务,为病患服务。应加快开展手术室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练,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推动护理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齐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分为专科小组,每个专科组设置专科组长1名,组员5-6名,进行相对固定的专科手术配合护理。自设问卷调查护士的技能及满意度,医护配合质量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关键词】 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学科不断进步,对大型医院综合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的专科化、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护士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综合性医院手术专科多,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护理质量促使手术室护士向专科性发展,其目的在于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专科手术技术能力向高、精、尖发展。我院从2005年开始实行手术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6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占5%;主管护师占30%;护师占23%;护士占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6%。对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价,手术室实行专科护理分组前后的手术配合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1.2 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方法
1.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根据各外科手术量及手术难度,进行多少和难易搭配,使各小组工作量大致相当。我们将手术科室分为10个专科组:普通外科组、肝胆血管外科组、脑外科组、泌尿外科组、妇产计生组、小儿及整形外科组、创伤修复组、脊柱骨科组、耳鼻喉组、器官移植组。每个专科护理组设专组长1名,组员5-6名。专科组员按资历、工作能力、个人意愿等配置,进行相应的专科分组,形成正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队,保证专科组的稳定运转和发展[2]。
1.2.2 专科组长设置:每个专科组设专科组长1名,负责专科护理工作安排和人员的管理。专科组长应接受过专科知识进修,具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有学科带头作用,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医德。专科组长工作评价标准,是由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医生满意率、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护理论文撰写情况等项目对专科组长实施考评[3]。
1.3 专科护理小组运作模式
专科组长基本固定,负责本专科组的手术配合。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不轮换。新护士入科2个月内,首先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尽快熟悉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和手术配合程序,然后开始进入各专科护理小组轮转,每个小组需轮转3个月,通过此阶段的强化培训,以培养新护士的手术配合技能,作为专科护士的后备人才[4]。专科操作技能培训,由每个专科组员轮流讲解并进行操作的示范。专科护理查房选择一些疑难、危重病例或术中有特殊问题的病例[5]。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后,由护士长及专科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轮流抽查考核。
1.4 手术配合质量、护士技能、医患满意度效果评价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对护士进行专业成就感评价:采用成就感量表进行评价[6]:包括持续性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理解规则和能够按照要求操作的适合性、有明确的学业爱好、对未来充满计划性和有确定的爱好4个因素,共有18个条目,每个条目总计1分,总分18分[7];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手术后2天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填好后回收统计;医生满意度调查:向相关专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2 进行检验。P
2.结果:
2.1 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考核成绩比较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2.2 患者和专科医生满意度比较 专科医生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71.2%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8.6%。患者的满意度由设置护理小组前的80.4%提高到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的96.4%。
3. 讨论:
3.1 护士专业成就感增强 通过设置专科护理小组,专科组员均能接受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专科组员不仅系统的接受本专科知识,还熟悉掌握了本专科手术配合的特殊要求,大大提高了专科配合水平,使专科组护士专科素质不断提高。护士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专科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她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结果表明,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明显上升,理论、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均提高。
3.2 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设置是现代化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激励护理人员努力进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科学管理方法[8]。设置专科护理小组,相对固定专科护士;制定本专业护士职责与标准,建立考核体系,使手术室护士向高度专业化发展;实现专科分组,定室配合,定病种配合,使得医护手术配合更加默契,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得到了专科医生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医生能及时征求相关科室意见与建议反馈给组长,及时传递到组长并上报给护士长,从而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专科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
3.3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各个年资护士合理搭配,便于培养新人。同时专科组长的管理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专科化形成了护士长原专科组长原组员的垂直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专科护士之间相互协调,合理配合。手术室专科化分组改变了传统手术室工作模式,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工作流程科学化,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在手术室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该模式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科护士,使她们的职业化素养、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意识不断提高[9]。加快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进程,有利于培养出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以适应现代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
总之, 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 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改善了医护关系, 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 从而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彩云,胡秀兰.神经外科专业护士分层使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70-71.
[2] 程富英,周娅颖,卢艳,等.专科组长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3(1):18-19.
[3] 王彩云,赵学红.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63-864.
[4] 曾俊,岳蕤,吴治敏.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体会[J].护理杂志,2007,24(09B):71-71.
[5] 刘蔚晴,郑三女,刘摇艳.专科手术配合资料册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6):1514-1515.
[6]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207.
[7] 黄行芝,刘摇庆,徐摇霞,等.护士分层使用与绩效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2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