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智能化建筑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11 16:14:50

序论:在您撰写智能化建筑的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前社会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下,怎样的把科技转变运用到关系广泛群众的民生工程的建设中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和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业,就在不断的根据科技的发展来进行自身设计建造的不断革新。让步智能科技和传统的建筑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使人们的生活和办公工作更加的迅速和便捷。这就要求建筑的只能建设就必须要根据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的原则来进行,那么如何才能让智能建筑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这就对建设智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关于智能建筑的构成和概念

什么是智能建筑,随着现在高新技术快速的发展产出变化,它现在还是―个发展中的概念。再国际上还没有无统一的定义。但在我国,根据GBT/50314―2012这一智能建的筑设计标准里列车了对智能建筑的一些定义:智能建筑,“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现在,构成智能建筑标准有,通信的网络系统、办公的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的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的系统、综合的布线系统及建筑物的管理系。

二、建筑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住宅平面的布局中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不能使人屈就建筑,需要符合人们生活的基本活动的规律,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一)、以人为本,要美观性与实用性结合

1.住宅动静功能的分区

把餐厅、厨房和公用卫生间进行集中的布置,和静区的卧室、化妆间、书房,及半静区的客厅形成干扰较小的分区布局,来显得合理、适用。

主卧室的设计已经从过去只考虑睡眠这一功能,延伸到了休息、看书、核妆的多功能。普通的主卧面积已经加大到了十二平方米以上,而豪华型的住宅更是超过了二十平方米;舒适和多功能的卫生间及化妆间和主卧的阳台;便于工作和学习。

客厅是家人的聚会、娱乐及会客的地方,不能够采用狭长的形状和异形,大多数是以方正、宽敞、明亮为好。最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厅内的交通,要防止出现交通的面积过大和房门过多,从而减少使用功能的弊端。

2.充分的考虑住宅次空间这一功能。

厨房和餐厅相邻,构成一体的餐饮空间。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的厨房,让餐饮的空间更加的宽敞。

卫生间的设备一般由3大件:洗面设备、便器设备、沐浴设备。所以卫生间的设计首先是解决盟洗、浴室、厕所的多功能要求。便器、洗衣机、便盆、浴缸等设备的位置,以及人体活动的空间要求,都必须作周密的考虑。功能齐全的卫生间,以面积空间较大为前提。这种卫生间除洗漱、洗浴、排便空间外,还巧妙地组合贮存柜、衣帽架、浴巾毛巾架、梳妆台、坐倚等。

阳台在一般的房屋中面积相对于其他面积小,但是对于设计来说却相当重要与不可忽视,阳台是人们喜欢的小天地,不仅是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的场所。如果设计得好,阳台可以变成美丽的小花园,人在家中依然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风景,呼吸到清新且带着花香的空气。成为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一景。户型的设计、室内的布局都要尽量的满足住户对景观的需要,将室的内景观在向室外延伸,可以使住户更好的亲近自然。所以,窗户需要加大(有的住宅把窗的横向尺寸加到八九十厘米宽),窗台需要降低,还可以设计出弧形窗、转角窗、落地窗、宽角度窗这些方法使住户能对室外景观一览无遗。

(二)、以人为本,要把创新的理念和人们能动性的需求相结合

1.住宅的设计对科技的应用和信息化的改变。新科技的发展和推广的应用已经从由单一性逐渐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住宅的设计也要适应这样的趋势。应该适应在经济浪潮中的发展,更多的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设计科技、市场信息。

2.居住空间的设计多样化。现在的设计已经从平面的空间设计转向三维空间的设计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的设计复式、跃式、错层和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这些住宅的模式,适应不同的消费对象。

3.住宅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及弹性。普通的住宅要参照国家的小康型示范小区的设计导原则来进行设计,并在套型、环境、功能、配套设施这些方面有一定的超前,并预留出可以调整和改造的余地,要做到二三十年后也不落后,四五十年也可改造。住宅是由于居住者的年龄、家庭的成员来变化的,以及由于变换居住人员,应改在需要时可以对室内的布局、分隔的灵活性进行调整;也要能有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4.居住功能的多元化。现在,住宅已经从过去主要的强调生存的功能向现在重视发展的功能、享受的功能过渡。住宅不在只是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的空间、享受的空间。住宅除了一定要具备的基本的生存条件外,还要能设计出供住户和其子女进行读书学习、作心写书、艺术培养、文化娱乐、健身锻炼等空问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感觉享受、视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5.住宅的建筑应追求造型的完美、色彩的协调,和环境的配合相宜。各地近年所建成的优秀的小区都是十分重视住宅的立面造型及色彩。外立面也可以说是建筑的时装和城市的面容。建筑的立面造型及色调的采用可以多式多样,但应该依据特定的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应重视协调性、耐看性、和谐性。外立面需要防止出现单调沉闷,要尽量的做到流畅大方、明朗、简洁虚实有度和刚柔相济,有节奏的韵律感和时代的特征,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三)、以人为本,要求设计有把人性化和技术的经济性相结合

设计的方案既要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又要尽量减少业主们投资的成本。技术的经济性应该是优化设计的第一要考虑的问题。系统的集成商需要对建筑物的功能本身要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做出符合建筑情况的具体的实施优化的方案。系统的集成商在投标时及中标后,必须依据总体的设计方所提供系统的设计施工图及招标文件,在满足一定的要求下,结合技术发展及自身的产品的特点,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得出符合标书要求的既先进又最经济的方案,在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的前提下按“低价者得”的原则评价。中标后的系统集成商应在总体设计方的指导下,根据系统设计施工图和具体的产品自行或委托设计方再进行优化设计 ,并经总体设计方同意后批准实施。

结束语:

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提供便利,所有新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对事依据这一最根本的要求来进行的。所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社会生活工作中新的科技是无处不在的。怎样将科技转变成为生产力和更好的为人们所用,就成为了现在社会的重要课题,而建筑作为人们生活最基础民生建设,如何做到对科技在以人为本这一前提下的合理正确的运用和融合就成为当下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只是对人们的生活做出改善的作用,还具有为推动科技发展提供正确方向的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智能是大步向前,是不可阻挡的。会成为未来科技应用的重要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杨苗.浅谈智能建筑设计.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j].2014,(1).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现状、特点

一、 引言

智能化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二、当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 建筑智能工程化发展现状

①发展水平低。由于我国智能建筑目前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功能短缺,运转失灵,甚至个别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无法完工,进而导致了整个工程延期,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投资浪费。②社会需求高。在我国对于建筑智能化的需求量现在还比较高,在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建设节能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的热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智能化系统为我国环保节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此系统,智能建筑在设备的维护、能源节约、管理方面的投入、维修次数、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都可以为我们节省出一笔很大的费用,其大概相当于全周期成本的20%。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智能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短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建筑智能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少系统规划理念。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的要求,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的缺乏,最后导致仅仅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进而使整个工程的有效性降低。

②施工管理模式落后,现场管理混乱。由于智能化系统技术相对复杂,且技术更新也非常快,所以加大了总承包方、建设单位以及监理方的管理难度。经常是要么管理力度不够,要么仅简单当作传统的电气工程来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频频发生路由矛盾、空间矛盾、接口矛盾等等,不仅费钱、费力、费时,而且还可能造成系统缺陷严重的后果。

③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建设单位往往只重视建设的过程,而忽视了竣工后的维护,对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培训也过少,而且经常出现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介入晚、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等情况。通过对以上不良现象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建筑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和阶段出现问题都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每个细节做起,严把质量关。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成功实现,需要以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另外,它又是一项建设工程,因而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和工期规划等方面的设计,并按照建设总体总目标进行全程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具体而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工程十分复杂,它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电气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现代控制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的相关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涉及的工程内容非常多。建筑智能化系统可分为通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如果按照专业来划分,其可以划分为二十多个子系统。

②涉及的协调和配合单位多。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单位进行协调配合,主要有:监理单位、市政工程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咨询单位、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土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装修工程施工单位等等,而且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也非常复杂,给整个工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

(一)“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选择

纵观国内外建筑智能化管理现状,项目的成功实施智能化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初期要对其整体规划和优化的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解决总体控制和专业化分工之间的协调问题。因此在智能化工程项目中,一般采用“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具体要求如下:

①此模式下各单项智能化系统工程分包合同的签订方式及原因。一般来讲应该由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分包单位三方共同签订合同。这样可以方便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进行全面的管理,也便于分包单位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和安排。有效防止总承包单位以各种理由向分包单位收取其它不合理费用。

②此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完成的智能化工程原因和内容。总承包单位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负全责。因此对于智能化系统中协调工作面大以及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应该由总承包单位来负责全面实施,而对于那些相对专一,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工作相对简单,协调面小的系统可以让分包公司来实施完成。

③ 此模式下必须指定分包的智能化工程的原因和内容。找出智能化系统中专业性强、保密度高、施工相对简单的系统,由分包公司来完成,可以为总公司节约一部分人力和物力,使其有更多是时间和经历投入到难度系数大的系统中去。那些可以由分包公司来完成的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电话交换机、移动通讯覆盖系统、微蜂窝通讯、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接入网设备、大屏显示、应用软件等等。

(二)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点分析

①责任明确。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在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负全责。由于其责任划分明确,所以可有效避免众多单项系统工程的分包单位,防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故意推卸责任,可以有效减少在建设过程中协调环节造成的时间浪费。

②技术管理压力减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有能力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策划和实施管理。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统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要求,同时智能化系统本身还有很高的系统和技术要求。比如建设单位自行策划和实施该工程智能化项目,在人员配备和技术力量上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在此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力,可以使该工程项目克服诸多困难,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③ 有利于协调和智能化工程项目。有目的的进行协调和沟通是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影响着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诸多方面。承包单位在整个智能化工程项目的作用是协调和管理,他们利用自己擅长的技术和特长,制定整个项目的实施计划,以确保整个智能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④有利于智能化系统的整体规划。不难发现,规划在智能化系统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业主应该及时确定智能化承包单位,让他们参与到系统规划中来,利用他们在长期工程中所积累的技术及施工经验对系统的先进性、整体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做详细的研究,为业主制定出最优规划。总体而言,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智能建筑获得到了较速发展,在技术、观念、队伍等各个方面都逐步走向成熟,但这对于我国智能建筑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发展步伐,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地区间的交流学习,需要智能建筑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第3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核心技术;系统集成;设计特点

一、认识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集成系统

(一)关于智能化建筑

所谓的智能化建筑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技术,以CAS、BAS、OAS三大要素为核心,将语音、数据、图像、监控信号经过统一筹划设计,综合在一套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并通过贯穿在大楼内、外的该布线系统和公共通信网络为桥梁,以及通过协调各类系统和局域网之间的协议和接口,把那些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具有该系统的建筑即为智能化建筑。

(二)智能化集成系统

1、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概念

智能化集成系统就是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2、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特点

(1)多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而且被集成各系统具有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可进行相互协作实现智能化系统的总体目标。

(2)系统集成的实现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3)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各系统间可进行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

(4)系统应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确保对各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

(5)系统应以建筑物的建设规模、业务性质和物业管理模式等为依据,建立实用、可靠和高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实施综合管理功能。

二、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

(一)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

1、计算机技术

智能化建筑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

2、数据通信技术

主要包括:程控交换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ISDN技术、帧中继技术、ATM技术、同步光纤网络技术(SONET)、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技术等。

3、自动化控制技术

常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数字控制(DD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使系统具有通用灵活、安全可靠、最优控制和综合管理强等优点。

4、数字化图形显示技术

数字化图形显示技术主要体现在其在智能建筑集成系统中计算机的操作和信息显示的图形化,实现了多媒体技术与窗口技术的完美结合。比如,在智能化建筑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来实现电脑、电话、电视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

(二)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

智能化系统集成应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等各子分部工程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管理系统(BMS)集成。其中智能化建筑BMS集成管理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目标

第一、能够提供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

第二、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三、高效节能,节约管理费用,减少物业管理人员;

第四、系统具有随环境变化的可适应性;

第五、系统设备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管理;

第六、投资合理,经济与社会效益高。

2、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

(1) 设计思路

采用集成系统子系统设备的分级设计方法,在系统集成的每一级,都将实现其特定的目标。首先,设备级,要求设备可独立使用并且具备标准化的通信和网络接口;其次,子系统级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以及统一的管理和监控软件,而且要运行在同一系统平台;最后,集成系统级,要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而且功能上完整,用户界面统一。

(2) 系统集成设计步骤

第一、系统集成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初步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

第二、系统集成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施规划;

第三、系统集成实施,设备购置、软件研制、安装调试、系统验收;

第四、集成系统评价,试运行管理、系统调整、系统验收;

第五、集成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

3、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技术手段

(1)采用协议转换方式实现系统集成

采用通用协议转换器的方式,把楼控、安防、消防等系统进行协议转换后集成在BMS系统中。协议转换器集成方式提供的协议转换器是一种开发工具和方法,用户可选用不同的产品,利用开发工具和方法进行二次开发,可集成的产品很广泛,只需提供不同产品相应的通信协议和信息格式。协议转换器只解决了集成系统中网络匹配问题。

(2)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集成

OPC重点解决应用软件与过程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读取和写入的标准化。当控制设备由OPC进行互联时,图形化应用软件、趋势分析应用软件、报警应用软件、现场设备的驱动程序均基于OPC标准,在统一的OPC环境下,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读取现场设备的数据,不需要逐个编制专用接口程序,各现场设备也可直接与不同应用之间互连。OPC使设备的软件标准化,从而实现不同网络平台、不同通信协议、不同厂家产品方便地互连和互操作。因此,采用OPC技术进行,将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主要方式。

三、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1、基于网络互连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1)基于专用网关互连模式的设计特点

采用由直接设备供应商与第三方互连设备供应商联合生产、针对各种设备的专用网关,实现于第三方设备互连和信息共享。

(2)基于计算机网络互连模式的设计特点

系统使用通信网关实现和各子系统的通信连接,采集各类设备的参数,然后通过实时对象服务程序把它们转变为一致的数据格式向网上,通过网关可适应不同类型的接口和数据格式,不会发生数据传输瓶颈。

2、采用开放式标准实现互连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采用开放式标准实现互连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所有厂商共同遵守标准的系统技术规范;

第二、同样功能的部件可相互兼容、互相替换;

第三、符合标准的设备、系统之间可直接互连。

3、基于DCS的集成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第一、基于DCS的集成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模式是面向建筑物内所有设备的管理和监控集成。

第二、系统实现DCS与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之间的集成。

第三、系统采用开放式网关结构,而且要支持相关楼宇通信协议标准,保证楼宇与其它设备的互连性。

4、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的系统集成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第一、建立系统集成管理网络,将各子系统视为下层现场控制网,并以平等方式集成。

第二、系统集成管理网络运行集成系统实时数据库。

第三、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开放的标准接口转换成统一格式存储在系统集成数据库中。

第四、系统集成管理网络通过BMS系统核心调度程序对各子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监控及信息交换。

结论:在信息化时代,智能建筑,已经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如何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有效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功能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将成为智能建筑的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吕俊霞. 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11(04).

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建筑智能化系统 应用 特点

[Abstract] complexity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made high demands on the network,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features a new modern hospital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e-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s a platform, integrated medical, clinic, office automation, medical records, medical imaging digital management, transmission, and many other functions in on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 applications in the modern 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applications.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关系到自身的存亡。这就要求医院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能源,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今日之医院建筑是尖端医疗技术的宠儿,新的诊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也对医院建筑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特点:医院建筑作为为特殊“顾客”(患者)服务的场所,有其明显的专业需求特点,医院的智能化系统应为“以病人为中心”、“圆满完成医疗任务”这两个工作核心服务,满足医院数字化发展需求。 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应以“实用、可靠、先进”为宗旨,以“环保、节能、质量”为重点,既要满足医院的要求,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在设计内容和产品选型上要有前瞻性、产品性价比好;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还要有冗余和可扩展性,把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这三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的集成,把医院建成真正的智能化医院。

医院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网络系统和语音通讯系统的布线。要求系统能实现高速数据通讯,高显像图片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多媒体系统及语音通讯。医院数据网络系统包括内网数据系统和外网数据系统。内网数据应用于医院信息化系统;外网应用于连接互联网。为保证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安全,两套网络采取物理隔离完全分开。

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主要分为两部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和医疗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PACS(Picture A 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由于HIS 系统范围不断扩展(包括加入电子病历系统\ 检验信息系统等),其数据传输量越来越大,而PACS 系统可以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影像设备的动态图像实现网络内部的传送、存储和处理,因此医院信息化系统对综合布线系统带宽的要求极高。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是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完成对冷水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热水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等的监控功能,并通过总控室向各种监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其运作,对上述各系统设备运行管理,以达到管理便捷、节约能耗、舒适的目的。医院内各种建筑设备及医疗设备众多,BA 系统的控制应重点考虑系统节能、提高管理效率及可靠性,实现了楼宇设备计算机管理、医疗服务网络化和管理自动化。

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是医院建筑特有的智能化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它包括了手术室监控及示教系统、重症监护及三方可探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建设的目的是规范医院的管理,改进对患者的诊治、护理水平。同时,将监控过程录像保存,有助于分清责任,减少医疗纠纷。

1、手术室监控及示教系统手术室监控及示教系统就是通过在手术室内安装音视频采集设备,将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活动情况及手术细节传送到示教室内。在示教室内观摩的医护人员、实习生通过本系统可清晰地观看麻醉师、护士、医生手术的全过程,是提高医院医疗技术的重要手段。

本系统要求在每间手术室设置2 台摄像机,一台为无影灯自带的模拟摄像机,另一台为全景摄像机。同时在每间手术室设置1 个隐藏式话筒,安装在手术室的适当位置(一般为无影灯架上)。系统在控制室内配备有音视频存储设备,可将手术过程的音视频信号实时记录、存档,以供日后教学分析用。

2、重症监护及三方可探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就是通过在重症病房内安装摄像机和拾音器,使得医护人员在护理监护中心即可实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既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给病患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治疗环境,同时还可以同步记录事件发生过程。本系统要求在ICU、苏醒室、重症病房、BICU 的每个病床前安装1 台彩色半球摄像机,同时在每间重症病房顶上安装1 个拾音器。系统控制中心设于各病区的护理平台,主要是对前端设备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显示在显示设备上,并进行存储。三方可探视系统是利用一套音视频系统,实现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之间的三方可视通话。本系统要求在ICU、隔离室及谈话室各设置有摄像机及拾音器。控制中心要求设于ICU 的护理平台处。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可视通话,由护理人员进行控制。

3、 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是为了增强医院间学术交流,寻找社会力量对疑难病例进行远程距离会诊,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是一种新型的医院手段。远程医疗需在医院内设一会诊室,内设一套远程医疗可视诊断系统,能将会诊的实况通过摄像系统将图像传送到会诊室投影设备上,并具有语言交流功能。远程会诊系统可利用ISDN 数字程控交换网或Internet 网进行双向交流。

4、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的技术选型医疗监控及示教系统应采用统一构架、统一网络的数字医疗监控系统(IP 监控系统),并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视频图像统一管理,通过网络存储系统实现图像的统一存储管理。

采用数字医疗监控系统的优点是各层护士站可通过网络监视本层重症监护室病人情况,将来病人家属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探望。示教室通过网络既可以调看手术室图像,也可以调看重症监护室、ICU 室、BICU 室图像,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广域网实现远程医疗会诊。采用统一的数字医疗监控系统后,使医疗监控系统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灵活,扩展性更好,同时方便管理。医疗数字监控系统由摄像机、拾音器、编解码器、网络交换设备、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柜组成。取药叫号系统可有效地改善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管理电脑直接控制叫号系统、显示系统及语音系统,可同步显示当前系统工作状况。系统通过显示屏显示姓名和呼叫取药病人,实现药房取药的科学、合理管理。

结语

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不但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要关注其合理性、投资的经济性,各项功能应作到整体规划,再按用户需求取舍、分步实施,为将来医院智能化发展留有冗余。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医院中的广泛应用, 必将为现代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 高、低压供电系统 维修水平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特别是企业生产运行中,企业生产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部门如何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供电质量,同时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就是电力部门应该着力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在于变电站建设,因为它承担着电能转换、分配、控制和管理的任务。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就应该集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一体,建设具有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和基于IEC 61850的标准化网络通信平台的数字化变电站,实现电网运行的智能化,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变电站智能化的特点

智能化从设备上看,集中体现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数字化上,从控制过程来看,主要是根据IEC 61850标准中通信协议规定进行控制。

电子式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智能化断路器和变压器,以及其它电气辅助设备等是智能电站的一次设备,这些设备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的,简化了信号检测与操作驱动回路,同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再以光纤传输方式输入下级,提高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由于是智能化设备,也可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诊断,提高了检修水平,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继电保护、防误闭锁、测量控制、远动、故障录波、电压无功控制、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是二次设备,这些设备都是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微处理器设计的,利用高速网络通信进行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和控制信息的交换,以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

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系统是利用数字化网络提供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在自动控制条件下,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智能判断。它具有系统运行数据自动记录和保存;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故障分析报告、确定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自动提供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的功能。就智能化变电站的逻辑结构来看,主要有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过程层智能变电站由典型的远方I/O、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装置构成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智能化部分,其功能主要是电气量参数检测、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等。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功能模块对变电站内的变压器、断路器、刀闸、母线等设备的温度、压力、绝缘、机械特性等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为电站安全运行和故障维修提供必要的保障。间隔层由按间隔对象配置的数字式保护测控、低压保护、计量以及其它智能设备组成,以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并对一次设备实施保护控制,对二次设备间隔层操作闭锁,同时实施与上下层的通信,以形成智能通达。智能变电站层由可实现变电站与控制系统无缝通信的,可调动运行变电站各功能模块的后台监控和远动系统组成,把汇总并保存变电站内设备的实时信息,以基于IEC 61850标准传送至调控中心,并把接收到的调控中心发送的控制指令转移到下层执行,同时发挥变电站操作闭锁控制、变电站故障自动分析等作用。

由上述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智能化变电站主要体现在自动化系统上,利用数字程控器对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控制,同时与计算机高速网络连接,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全程管制,提高其智能化程度,实现电网安全运行。

在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中IEC 61850标准是关键。IEC 61850标准因其把电子设备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分层,满足了信息实时传输要求;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和特定的通信服务映射,满足了网络发展要求;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满足了功能模块扩展性及开放互操作性的要求而成为唯一的变电站网络通信国际标准。因此,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就必须采用此技术标准。

二、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要注意网络选型和智能图像巡检与状态检修系统联动

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其基础是网络系统,它的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快速性决定着系统的可用性。因此,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采用100MHz以太网技术作为自动化系统的两级网络,就能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同时可以制定合适的通信协议,以保障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与保护算法的运行,从而实现同步采样、A/D转换,运算、输出控制命令等整个流程快速、简捷,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还要应该注意为智能化扩容和发展留下预留空间,加强机、电、光智能化电器一体化协同效能,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性能。

可视化的图像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环境和状态检修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可控性,增设安全图像监视、火灾报警、红外线测温等,是实现智能巡检、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系统、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联动的基础,即变电站配置智能巡检方案,提高无人化操作水平。这时,如果发生断路器跳闸、倒排、一次设备检修操作或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根据相关映射关系,就能快捷地找到相应摄像机的编号、位置和视频通道号,根据自动弹出画面启动报警等操作。

参考文献:

[1]金午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2.

[2]张雪焱,杨波,王冬云,常建刚.智能化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问题;对策实施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也应运而生。所谓智能化建筑,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实现建筑物的优化设计,从而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安全舒适的、质量高的、便捷快速的优质服务。现阶段,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许多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正在兴建之中。由于建筑智能化涉及到的专业较多,技术要求较高,且技术水平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与建筑工程技术也处于适应和磨合阶段。本文即在阐述智能化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智能化建筑存在的问题,并就智能化建筑的项目管理以及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对策,以期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建筑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2.1具有智能化、集成化和协调化的特点

由于智能化建筑应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通过BMS./IBMS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开发,对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智能化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决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2.2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智能化建筑可以提高建筑物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系数,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的防御能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建立高速信息传输网络,并提供便捷快速以及多样化的信息通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3 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化建筑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建筑物内各类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保养的自动化,降低能源消耗。

3智能化建筑存在的问题

3.1 业主方面

(1)很多业主对于建筑智能化期望太高,大大超过了建筑物自身的规模和功能对智能化的要求。他们不仅不了解建筑物的需求,也不清楚智能化产品,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效果很不理想。在智能化系统投入使用后,发现很多问题。

(2)怀疑智能化集成系统带来的增值效应。由于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业主可能会不适当的减少在智能化系统上的投资,从而造成建筑物档次的下降。

(3)缺乏系统整体集成的概念和长远发展的考虑,以致招标、设计、施工以及修改同时进行,导致返工浪费严重。

(4)缺乏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出现问题难以及时纠正。

(5)建成智能化系统后,不重视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对在建设时就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放任自流。

3.2设计方面

(1)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不很熟悉,尤其在集成方面更弱些,还需要产品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和通力合作。

(2)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意重点大都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筑平台方面注意不够。业主盲目相信境外设计单位,结果由于这些单位并非智能建筑行家,图纸和设计文化水平也并不见得比国内设计部门高,再加上文化背景,设计方法、施工习惯的不同,往往拿到境外设计的图纸都无法实施。

3.3 实施方面

(1)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队伍素质较低,缺乏经过正规训练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大量刚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施工安装,造成安装质量不高。

(2)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指挥不灵,协调不力,由此导致施工中相互扯皮,施工效率低下。

(3)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很少有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或规定。

(4)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亟待提高。

4 解决智能化建筑存在问题的具体策略

4.1 业主方面

业主方应当聘用那些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外,特别是应当聘用具有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单位,他们技术过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向业主方提出有益的建议。这样就明确了莆田市综合体育馆、游泳健身馆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建设目标,为该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建设指明了方向。只要业主方认识到上述的两点,统筹安排,就能充分发挥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并使其长久运行下去。

4.2 设计方面

为了使竣工后的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设计失误造成的缺陷,在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期筹划阶段,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智能化建筑设计单位至关重要。业主方也可以从实际出发,邀请有关专家参观由所洽谈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分析判断,选择最佳的设计单位,这样从一开始就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符合预期的要求。在设计方案出来后,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继续邀请有关专家对设计单位的智能化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方案,保证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4.3 实施方面

首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施应该委托给那些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智能化系统施工经验、承担过规模较大、技术复杂、施工要求高的智能化系统承包商。其次,业主方应当要求智能化系统承包商委派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智能化系统项目的实施,并由一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来督导实施。能够保证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质量;有完整的调试程序以保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质量。

5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是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尽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已建工程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在智能化系统的安装、管理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需要我国广大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栋,王萍,智能建筑的有关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5):62―63。

【2】 李铁,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20―22。

第7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特点;环保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要求得越来越严格。超高层智能化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此项系统的成长还处在不成熟时期,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此行业的关注度却越来越高。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是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二是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的环境效益进行研究。以这两方面的分析,从而全面理解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下文给以具体详细的介绍。

1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

1.1超高层建筑特点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已被建筑业广泛的引用。在研究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时,要首先研究高层建筑的特点。因为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超高层建筑以高大著称。首先,高层建筑的高体现在建筑的具体的高度上,一般超高层建筑的高度都大于400米。其次,超高层建筑的含义丰富,不仅仅体现在所占面积之大,所需的金额巨大。随着建筑技术的成熟,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众多的超高层建筑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以群体出现。群体出现的超高层建筑复杂且多样。在布置上相对集中,而且密集。与此同时,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充分利用公共的基础设施,对防火、抗震等灾难防范要求越来越高。做到高度的防范必须要求灵敏的智能化系统。

1.2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自身必须体现自己独特的特点。在设计方面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例如,在塔楼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上必须考虑路线及线路长短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高度,对智能化系统在防雷和电磁的要求是高之又高的;最重要的是在火灾系统和安防方面的系统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的具体布置,特别是在前期调研和咨询的初步设计等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超高层建筑的存在,对能源的利用是非常显著的。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是以电力、广泛的交通、便捷的供水排水以及方便的通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与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城市的进程是分不开的。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是建筑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发展的的巨大潜力所在。智能化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久的发展行业。这就需要城市进程中的各项设施的配合。必须把高层建筑的智能化与城市的经济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等等落实到实处。这对以后的建筑业的智能化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应把完善超高层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的防雷设施、接地和抗电磁干扰设施齐全。在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中遭遇的雷击和其它高电量的大量干扰的矛盾更为激化,因此,应把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应用到超高高层建筑。

2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

2.1环境效益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存在巨大的环境效益是被数多人士认同的,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几乎脱离高污染、高消耗的道路。此项行业以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以生态的、绿色的、无污染的发展道路立于建筑业。与此同时,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出现,不仅符合建筑业的长久的发展,而且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的发展道路。此行业几乎为我国的绿色发展铺平道路,它的发展以智能化为先导,不仅解决的劳动力的问题,更是生态发展的问题。智能化的出现,为建筑兴发展指明了方向。不管是在土地的充分利用方面,还是空间的使用,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电力的发展、网络的应用等为超高层的环境效益的提高发挥重大作用。

2.2经济效益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发展在经济领域方面的效益方面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所体现的经济效益是存在的,但是也存在难以解决的负面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此项行业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所涉及的房屋众多,但可以共同利用公共的基础设施。充分提高和利用了建筑业体现的经济效益,解决了所涉及建筑的利用问题。然而,在看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很难忽视高层建筑智能化带来的负面效果。由于投资之高,而且利用的周期较短,再次的投入与日常维护所需要的费用是巨额的投入。尤其高层建筑业所需要的专业管道的线路、信息的线路、网络线路以及重要的智能化线路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做到长久的良好的维护是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不计消耗大量的人力,更是无力的损失。因此,在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必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3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实施体现

3.1智能的疏散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出现,为人员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一般出现在密集的建筑之中,人员的密集、人员的流动量大是避不可免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智能化无处不在。在楼道的安全指示灯就是智能化的杰出代表。但在危险情况出现时,尤其火灾的出现,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的疏散灯的重大作用。因此,在高层建筑层的智能化必须提高综合性的利用效果,向着简单化、明了化的方向发展。使灾难来临时,达到损失的最小化的最佳效果。让高层建筑的智能化设计趋于最好的效果,并沿着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3.2智能的照明

智能的照明是智能化的最早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智能照明的出现不仅解放了诸多的劳动力,而且还为社会的电力能源的节约提供有效的途径。不管是密集的居民楼,还是灯火明亮繁华的商业区,高层建筑智能灯的出现是高层建筑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高层的楼区,都用人力去解决灯亮还是灯灭的问题是困难的。然而,超高层建筑智能灯的出现使此问题迎刃而解。此问题的解决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节约电力、节约资源。

3.3智能的回收

对于高层建筑群的垃圾解决问题是非常棘手的,但智能化的出现,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途径。在超高层的建筑不管是居民生活,还是工商业的发展,垃圾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真空垃圾的回收是绿色生态环保的创新点。此系统,是在高层建筑建立许多条垂直的垃圾管道,并在每个层楼设置垃圾投出口,在楼的最底层设有垃圾排放阀,和地下水平管网相通,通往的是密封收集站。真空的管道处理垃圾直接的优点是垃圾是密封的、隐蔽的,和居民的生活是完全隔离,完全杜绝二次污染。智能化系统是真空垃圾回收的集成。

4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是针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与研究。主要是对超高层建筑所具有的特点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特点给予分析。同时具体分析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所带来的效益的列举,主要是所体现在环保方面的环境效益;对社会的经济效益,体现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最后主要涉及的是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具体应用,主要是以下三方面:智能的疏散、智能的照明和智能的回收,从而就一步促进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慎山,侯利娜,谷金宏. 智能建筑防火灭火及逃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