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手术室护士服务理念范文

时间:2023-10-11 16:14:42

序论:在您撰写手术室护士服务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手术室护士服务理念

第1篇

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亟需解决。本院手术室自2012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工作开展中的难点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共有手术间5间,年手术量近1660台。手术室护士9名,其中男1名,女8名;年龄25-44岁,平均30岁;专业技术职务: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3名。

1.2方法

1.2.1确立工作目标查找差距,分析工作难点深入学习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确立了“为患者提供安全、规范、创新服务”的工作目标,把对患者的优质护理作为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同时,对照目标和要求,查找工作差距,对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1.2.1.1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手术室护士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观念落后,直接表现是工作中缺少人性化关怀、交流内容程式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1.2.1.2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本院手术室现有床护比仅为1:1.8,护理人力严重不足。超时工作逐渐成为家常便饭,择期手术有进行到晚上11点多的情况,护士工作疲惫感、职业倦怠感增加,安全隐患极大,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内涵。

1.2.1.3低年资护士素质有待提高本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占绝大多数,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锐、学习能力强,但责任和安全意识差,自律性不强,在执行各种操作时容易走样,导致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1.2.2应对策略

1.2.2.1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强化服务观念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绝大多数患者术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为改变手术室护士对此熟视无睹、冷漠视之的状况,利用晨会、业务学习等机会,以身边人的手术经历为例,一起分享、分析他们的内心体验,引导护士站在患者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护理行为,树立“视病犹亲、感同身受”的服务理念

1.2.2.2弹性排班,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除根据科室现有人力资源情况向护理部上报人力资源补充计划外,护士长根据次日手术量及结构,动态调整护士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

1.2.2.3以熟带生,促进护士快速成长对5年内护士,除进行规范化培训外,同时采取:①安排高年资护士(主管护师或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者)一对一师徒结对,全面负责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和技能水平,帮助低年资护士快速成长;②设立质控区长,负责本区域手术协助、人员及物资协调等,将优质护理落实到手术配合细节中;③制订并细化可执行的工作内容与程序,如手术患者安全核查“三查三问”、火灾应急处理程序、电击除颤“三部曲”等;④鼓励护士工作创新,跳出传统思维来考虑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2.2.4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各级培训计划

1.2.2.4.1新护士的培训计划第一,制定新护士的培训手册,人手一册。第二,根据新护士的培训手册进行实施,让每个新人能有章可行,不会觉得无从入手,不知怎么学习。第三,每阶段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核,总结学习效果,并针对学习情况调整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第四、系统培训后,进行专科轮转培训。提高各种手术的配合质量。

1.2.2.4.2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计划第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进修,能够解决疑难问题,并且熟悉了解国内外的大型新手术。第二,能够及时处理好突发事件,掌握特殊仪器的使用、了解特殊药物的名称。第三,可以清楚地知道手术需要的特殊用品,手术医师的特别爱好,手术的特殊要求等。

2结果

2.1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都提高了由医院护理部每季度进行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2012年手术室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2.95%,而2013年提升到了96.98%。与此同时,由于患者的满意度与医生的满意度是成正比的,所以患者满意是医生满意的前提,又加上手术护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业务水平熟练,医护配合默契,大大节约手术时间,因此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

2.2护士超时工作时数减少与2012年同期相比,在手术总量增加的情况下,护士超时工作时数反而减少。

3讨论

3.1有研究表明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及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度。因此,服务观念决定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及言行举止,而护士的举手投足都将给患者带来剧烈的内心体验。

3.2实践中作者体会到,弹性排班是一种统筹艺术,需要充分利用“时间的空间”、在夹缝中挤时间。首台手术不需要洗手可将洗手护士上班时间延后到9:00-10:00,下班时间相应顺延,由此可节约1-2h的时间;腔镜手术多由10:00来上班的护士来专门清洗腔镜器械,缓解洗手护士工作压力,减少接台手术等候时间;外请教授晚上18:00或19:00来院做手术,则调整洗手、巡回护士下午16:00、17:00再来上班等。

第2篇

【关键词】优质服务理念;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兴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逐渐贯彻于临床和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任何医疗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就是这种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到位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近年来这种理念已经受到了来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关注[2-3]。本研究为了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对比观察常规服务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8~50岁,平均(32.5±3.2)岁,其中男30例,女90例。包括阑尾切除手术20例,骨科类手术40例,剖宫产手术60例。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和骨科类手术,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服务理念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在手术治疗和常规服务理念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排除标准:(1)年龄<18岁者或>65岁者;(2)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3)患有肿瘤正在进行治疗或已经到达晚期者;(4)患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痫、抑郁或躁狂而不能配合者;(5)有手术禁忌证者,如凝血功能障碍者;(6)患者本人不同意参加研究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男性比例)、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术前注意事项:为防止术中出现麻醉意外或窒息,患者应在术前8~12h开始禁食,术前4h开始禁水,必要时可应用胃肠减压。对于阑尾切除手术,对消化道要求更高,患者应在术前1~2d开始进食流食,必要时可酌情在术前1d或手术当天进行灌肠清洗,并于术前2~3d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此外,由于术后患者短时间内不能下床走路,很多日常生理活动需要在床上进行,如进食、大小便等,提前告知患者术前有意识地练习一下,提早适应术后的生活,同时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免术后长期卧床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术前2周应该戒烟戒酒。给予心理支持:患者术前难免会有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并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有顾虑,这时护理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客观分析病情,就手术施行的必要性。实施手术的效果、预后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作简单明了的评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包括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各种医疗文件都应签署妥当。(2)术中护理: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该热情迎接并主动问候患者,打消患者的顾虑,缓慢平稳地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4]。麻醉时可以与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更快达到麻醉效果;麻醉后完成后尽快行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麻醉师和术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3)术后护理:首先患者由于刚刚经过长时间的手术,各种途径导致的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加上麻醉的作用,术后不能立即进食进水,故此时患者应该通过静脉补液接受足够的能量和液体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补液要注意补液量和速度,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的痛苦。其次,注意患者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要注意导尿管的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于手术部位留置的引流管,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扭曲或打结等,记录引流物的量和颜色,换药时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异物掉入阻塞等。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尿量和24h出入水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为连续性,先做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体现一所医院水平的重要窗口,其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时,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手术,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5]。优质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7]。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优质服务理念和常规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服务理念在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方面比常规服务理念有优势,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8-9]。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在护理手术患者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恩实.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3-154.

[2]高冰.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6-117.

[3]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3-64.

[4]谢蓓蕾.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6-37.

[5]陈萍.手术室融人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97-2298.

[6]孙冠.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57-58.

[7]胡艳波.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30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72.

[8]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7-18.

第3篇

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手术前患者112例分为优质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采用先进护理理念,进行全方位,纵贯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天数。

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8.21%,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的80.36%;此外优质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1±1.4)d,低于普通护理组的(15.9±3.2)d,所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先进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具有促进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关键词:护理理念 手术室优质护理 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1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80-02

手术是现代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1]。随着手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难治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我院对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抽取来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手术前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各56例,其中优质护理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在21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42.6±4.9)岁,手术时间(167±14)min;普通护理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20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43.2±4.6)岁,手术时间(170±12)min。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上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其中优质护理组护理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及时分发被褥及生活用品,保障热水供应,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饭菜,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各项需求,使患者住得安心。②采用生动、细致、热情的手术介绍,如可采用图片,音像资料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担心。③手术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法,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非常普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耐心讲解手术的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医护人员的对策。尽可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④对患者做好各种术前准备,耐心、热情地向患者做好术前饮食、生活作息规律教育,讲解其对手术成功的意义取得患者理解。保证患者做好各种术前检查,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2.2 术中护理:手术中应给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调节手术室温度。仔细查对手术器械、药品。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

1.2.3 术后护理:①术后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做出对应的处理。②做好手术切口护理,观察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及伤口愈合情况。做到常规消毒,每天及时换药。如出现切口感染,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做出处理。③热情细致地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方法。普通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术后分发表格,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进行评分。

1.3 疗效评价疗效标准。满意度评分从0-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3]。满意度=(总病例数-不满意人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本实验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所有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服务做出评价,记录满意人数,数据记录如下,见表1,所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经上述不同护理服务,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数据如下,见表2,所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医学是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4,5]。医护工作者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各种各样的疾病,更是形形的人。护理人员应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踏踏实实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解除患者病痛。在此过程中践行自己的誓言,实现职业价值。

此次我院将先进护理理念落实到手术室护理服务当中,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人性化、个体化护理。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优质护理的基础,护理人员应苦练各项护理技术,更好为患者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是优质护理的核心理念[6-8]。首先要服务态度要做到热情、周到,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贴心帮助,使其客服对环境的陌生感。优良的服务态度可增进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增加,便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在术前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手术过程,消除其紧张心理,为患者的住院生活提供保障。术中应做到认真、仔细,辅助医生顺利做完手术。术后做好各种教育工作,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优质的护理是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的桥梁,不仅可改善医患关系,同时也为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房迎辉.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48-149

[2] 谭洁贞,周美英.全人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30-131

[3] 袁慧丽.“全人护理”理念在老年无陪病房的应用[J].中国使用医药,2011,6(18):263-264

[4] 邓君可.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595-2596

[5] 卢根娣,杨亚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0,27(12B):1904-1905

[6] 李媛媛,吕春梅.二次中风患者的全人护理[J].广州医药,2010,41(1):71-73

第4篇

【关键词】 优质服务理念; 手术室; 护理;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9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51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兴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逐渐贯彻于临床和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任何医疗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就是这种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到位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近年来这种理念已经受到了来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的关注[2-3]。本研究为了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对比观察常规服务理念和优质服务理念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8~50岁,平均(32.5±3.2)岁,其中男30例,女90例。包括阑尾切除手术20例,骨科类手术40例,剖宫产手术60例。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和骨科类手术,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服务理念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在手术治疗和常规服务理念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排除标准:(1)年龄65岁者;(2)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3)患有肿瘤正在进行治疗或已经到达晚期者;(4)患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痫、抑郁或躁狂而不能配合者;(5)有手术禁忌证者,如凝血功能障碍者;(6)患者本人不同意参加研究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男性比例)、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贯彻优质服务理念,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术前注意事项:为防止术中出现麻醉意外或窒息,患者应在术前8~12 h开始禁食,术前4 h开始禁水,必要时可应用胃肠减压。对于阑尾切除手术,对消化道要求更高,患者应在术前1~2 d开始进食流食,必要时可酌情在术前1 d或手术当天进行灌肠清洗,并于术前2~3 d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此外,由于术后患者短时间内不能下床走路,很多日常生理活动需要在床上进行,如进食、大小便等,提前告知患者术前有意识地练习一下,提早适应术后的生活,同时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免术后长期卧床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术前2周应该戒烟戒酒。给予心理支持:患者术前难免会有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并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有顾虑,这时护理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客观分析病情,就手术施行的必要性。实施手术的效果、预后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作简单明了的评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包括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各种医疗文件都应签署妥当。(2)术中护理: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医护人员应该热情迎接并主动问候患者,打消患者的顾虑,缓慢平稳地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床上,调节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4]。麻醉时可以与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更快达到麻醉效果;麻醉后完成后尽快行气管插管和留置导尿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麻醉师和术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3)术后护理:首先患者由于刚刚经过长时间的手术,各种途径导致的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加上麻醉的作用,术后不能立即进食进水,故此时患者应该通过静脉补液接受足够的能量和液体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补液要注意补液量和速度,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的痛苦。其次,注意患者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要注意导尿管的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对于手术部位留置的引流管,要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扭曲或打结等,记录引流物的量和颜色,换药时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异物掉入阻塞等。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尿量和24 h出入水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为连续性,先做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体现一所医院水平的重要窗口,其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时,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手术,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5]。优质服务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6-7]。

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优质服务理念和常规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于恩实.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3-154.

[2]高冰.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16-117.

[3]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3-64.

[4]谢蓓蕾.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6-37.

[5]陈萍.手术室融人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97-2298.

[6]孙冠.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57-58.

[7]胡艳波.心胸外科术后深静脉置管30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72.

[8]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7-18.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全麻手术; 优质护理服务; 术前应对方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70-03

doi:10.14033/ki.cfmr.2016.8.039

手术是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前配合实施麻醉是临床减轻患者手术痛苦的最有效方法。现阶段,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1]。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身体各项功能已经处于下滑状态,且多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数患者术前因担心机体难以承受全麻手术应激性及手术治疗效果,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全麻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2]。如何有效改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应对方式已成为现阶段临床重点研究课题之一[3]。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前应对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能够为临床进一步改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应对方式提供借鉴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性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行全麻手术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研究分组方法中的奇偶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已事先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参与研究前均已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观察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1.3)岁。全麻手术类型:外科手术53例,内科手术47例。对照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57~75岁,平均(65.2±1.4)岁。全麻手术类型:外科手术55例,内科手术45例。两组患者全麻手术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1 d访视。护理人员术前1 d访视患者,向患者发放术前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手册上印有温馨的问候语、祝福语和咨询电话。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室环境、参加手术相关人员的情况,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负面想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告知患者术前进行相关常规检查的目的和相关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临床检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治疗的基本方法、麻醉方式及麻醉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2)心理认知干预。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沟通技巧,深度挖掘患者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鼓励患者自主询问,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教会患者克服内心不良情绪的方法,对患者心理情绪和认知进行干预,促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3)手术当日访视。手术当日护理人员详细核对患者的病室、床位、姓名后,将患者提前接至手术室,做好麻醉相关准备,为患者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便于术中给药或抢救。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与患者交流,多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1.2.2 对照组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应对方式、生理应激指标状况和护理满意度。(1)术前应对方式评价标准采用手术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患者的术前应对方式进行评价,该问卷中包括两个评价维度,分别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评价维度各对应10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为5分级评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对应评价维度的程度越高。(2)护理满意度评价由笔者所在医院自制含有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三个选项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两组患者发放,填写完成后统一回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应对方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前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理应激指标状况比较

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生理应激指标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499,P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善和丰富,早期使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对临床护理的需要[6]。现阶段的临床护理服务强调以人为本,将患者作为实施护理服务的中心,不仅要满足患者生理上对临床护理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患者心理上对临床护理需求。手术作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因本身具有较大的应激性和创伤性,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

临床观察发现,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因担心麻醉效果、手术治疗效果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尤其是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前较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全麻手术治疗持负面应对方式。近年来,不断有临床研究发现,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应对方式,为此笔者所在医院本次针对优质护理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术前应对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麻醉及手术治疗相关知识,有效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认知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生理应激指标产生的影响,提高患者对全麻手术治疗的应激性,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应对方式,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各大医疗单位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丽英,魏智慧.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4,4(14):206-207.

[2]李红梅.老年急诊手术患者术中优质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1973-1974.

[3]聂立红.综合访视对手术室患者术前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281-2284.

[4]张伟,王维利,魏曾曾,等.胃癌病人术前应对方式与心境状态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24):2232-2234.

[5]张丽敏,姚轶男.抚触护理对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应对方式与疼痛程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3):333-334.

[6]徐晓玉,李晓玲,刘玲,等.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84-586.

[7]张倬秋,江葳,程蓉,等.肾移植受者术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0):1899-1900,1909.

第6篇

【关键词】 手术室;利用率;管理探讨

本院手术室的手术台数少、人员短缺、而手术量却逐年增加, 出现手术间不能满足临床手术科室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种现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2008~2012年, 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进行合理、科学、高效的管理, 手术间的利用率显著提高, 现将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来源

某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08年手术量11598, 2009年手术量12874, 2010年手术量131468, 2011年手术量14986, 2012年16086台, 手术室的手术台数12个, 在岗人员40人。

2 影响手术间利用率的因素

2. 1 手术室护士 手术室护士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差异, 接送手术病人不及时、进入手术间的时间不同, 对俩台手术衔接时间的管理意识缺乏, 手术物品仪器准备不充分, 专业技术水平差异。

2. 2 手术医生 术前患者检查不充分、病情评估不足临时取消手术, 麻醉后手术医生还未到达手术间。

2. 3 麻醉师麻醉师进入手术间的时间不同, 技术操作水平的差异, 中心静脉插管、桡动脉穿刺, 患者在手术间复苏、麻醉前病人的签字。

2. 4 患者及家属不能准时到位, 禁食时间不够, 没有交足住院押金, 术前签字不及时。

2. 5 手术的摆放 神经外科手术、心胸外科手术、脊柱手术等, 摆放的时间较长。

3 管理措施

3. 1 提高首台手术的准时率 医务科采取一些强制手段, 加大管理力度, 要求手术组其中一个医生在8.30 am前到达手术间, 与麻醉师、巡回护士进行安全核查, 首台手术切皮时间不能超过9.00 am, 规定违反一次, 一个月不能排首台手术。

3. 2 合理安排班次 增设了7.20 am班次2名, 与夜班护士2名负责完成首台手术患者的安抚、核对及静脉穿刺等工作, 全程陪护患者到各手术间与巡回护士交接, 改变以往必须等手术室护士晨会交班后才进行手术前的护理工作, 使首台手术病人的麻醉时间提前。

3. 3 交班时间提前 护理、麻醉均把早晨交班时间调整到7.40 am, 晨会交班持续时间不超过30 min, 麻醉师、巡回护士在8.15 am前均必须入手术间做好各自的准备工作。

3. 4 加强手术效率意识的培训 医院对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临床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效率意识及自身责任感的培训, 转变服务理念, 共同把手术资源浪费减少到最少。

3. 5 改进接送患者的流程 首台手术病人8.00前到达手术室, 接台手术巡回护士提早30分钟电话通知病房护士做好术前准备, 同时通知等候室调度员电话通知运送部接患者。手术结束进入麻醉恢复室等待麻醉清醒, 再送回病房, 改变以往在手术间等待病人清醒。

3. 6 增设手术间使用记录表 通过各手术间巡回护士记录24小时在该手术间手术的病患信息、病患进入手术间时间、麻醉完毕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完成时间、病患离开手术间时间, 以统计各手术间24 h的使用率。

3. 7 设置控台护士 每日安排一个专科组长负责手术的调配, 规定各手术间在手术全部结束前30 min, 通知控台护士, 由该人根据手术情况安排接台手术, 并加强巡视, 随时实施手术间的手术调控, 使每个手术间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充分利用, 加快手术台的周转, 缩短当天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

3. 8 实行专科分组配合 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的质量影响到手术的进程, 本科实行专科分组, 各专科手术人力资源相对固定, 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缩短了手术时间。

3. 9 手术物品、仪器设备准备齐全 由助夜人员准备次日各手术间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仪器, 必须对次日各手术间要使用的仪器进行调试检测, 保证当天手术开始时所用仪器完好率100%。巡回护士提前备齐术中用物、垫等, 尽量减少巡回护士外出取物品而延误手术进程。

3. 10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实施工作时间弹性管理, 不再将日工作时间固定为7 h, 而是以手术占有时间为依据, 以手术需要安排护士班次, 以手术时间配备人员, 使护士在岗时间最大可能地满负荷工作, 充分利用手术室资源, 加快手术的周转率。

第7篇

传统护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临床护理工作者抱有治疗为中心、技术至上的观念,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只注意到了护理技能操作,没有关心过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感受。这种护理服务,不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护理队伍学历偏低整体偏低,业务水平参差:传统的护理服务仅从单纯治疗疾病出发,造成了护理教育滞后,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是机械的完成一些治疗操作。长期以来对护理工作不重视及护理教育发展落后,导致了我国护理队伍仍以中专护士为主体。虽然近几些年国家加大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力度,继续护理学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理论基础薄弱,使一些新的观念及护理理论不能很好的被接受,已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护理人员不足:长期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造成各个科室护理人员不足,一个护士要完成多项操作工作,无暇与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此外,护理人员不足往往需要连续工作和加班,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和体力的严重透支。这些都显著降低了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措施

护理服务观念的转变:在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现状下,护士应该充分认识到以患者为中心及尊重患者的权利、需求及感受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锻炼,努力提高学历水平,以加强对整体护理的人本观、整体观的理解,积极接受及应用新的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工作。

合理统筹工作时间:为了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护士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对手术室护士,应争取在手术前1天对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了解患者的一些需求,缓解患者的焦虑。手术中,要认真观察和询问手术患者,发现患者的痛苦和需求,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手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监控,细心观察各项监测指标,及时发现问题,争取第一时间给予解决。如果手术患者较多,一个人不能很好完成护理工作时,应向护士长提出增加人手,不要一个人硬撑造成不必要的差错。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手术患者,合理安排沟通时间,不能顾此失彼。

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常用手段,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短,有效的语言沟通尤其显得重要。在语言沟通中,护士应先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需要做何种手术,手术流程,患者的注意事项等,沟通过程中应用通俗的语言,注意讲话的艺术性和针对性。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耐心讲解手术设施的先进及技术的成熟,最大程度消减患者的手术恐惧和心理压力[2]。应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在交谈中给予患者合理的医学知识普及,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重视非语言沟通: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接触过程中的一些非语言沟通,如倾听、注视、触摸等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仪表整洁、亲切和善、动作稳重、镇定自信,这样会给患者一种训练有素的感觉,有利拉近护患距离,产生对护士的信任,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护患沟通顺利进行。

其他:在手术前的准备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变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到尊重患者自、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和隐私权。如术前备皮,尽量做到男患者让男护士处理,女患者让女护士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应认真细致、落落大方,不能在护理操作时谈论其他事或不时窃笑,避免造成患者的误解和被嘲笑的感觉。

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但在提高护患关系和服务水平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手术室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率>98%。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负荷,对护士的知识、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还有待于在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进一步深入探索,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工作深入到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体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