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1 10:11:38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发展;旅游研究

一、国外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兴起源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普遍出现制造业长期衰退、高失业率现象,在创新城市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型产业因其良好的产业特性和符合消费时代需求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在1990年代快速成长为一个显著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对城市旅游研究的关注主要来源于现实:一方面是如何有效解决旅游者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对历史城市旅游的需求所带来的到访率增长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很多城市,特别是老工业城市将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复兴战略的政策。

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研究。供给研究,包括城市旅游的市场和形象研究。城市旅游产品研究,包括城市吸引物研究、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城市遗产旅游以及城市事件旅游。城市旅游影响研究,包括经济影响研究、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环境影响研究、居民影响研究,以及其他因素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包括城市旅游的管理研究、城市旅游规划研究、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等。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困难地区”的旅游、城市旅游统计的标准化和城市景观评估的信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理论界对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学科体系建设等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探讨,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根据近年来中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现状,选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热点问题为线索,理清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梳理和勾勒出近年来中国城市旅游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学术前沿态势。

2000年和2001年的旅游研究侧重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行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这与当时全国许多省(区、市)几乎都以不同的形式提出将旅游业列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或列为当地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现状有关。2002年和2003年在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旅游规划创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有了深入地研究,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有趋热的表现。2004年和2005年的旅游研究朝着实证和规范的方向发展,旅游研究的视角更为宽泛,研究主题的趋热点不明显,各个层面的研究趋于平衡。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会展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的概念和开发思路更为明确。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学者的重视和更多参与。

近年来对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开始触及温泉旅游、影视旅游、俱乐部旅游等休闲娱乐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城市旅游的研究对旅游经济、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及发展模式的一般理论的研究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重视。对旅游经济和曾经对旅游业产业地位、产业政策、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化发展与政府行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的研究落在更有现实和发展意义的遗产旅游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上。

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化、世界化理论的提出,为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落定了座标,明确了方向,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对中国旅游城市如何登上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舞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分析对比,理论著述以及相关战略对策,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更为积极的抗争因素,有力激励了中国旅游城市创建的市场。

由于城市旅游的基本概念存在着诸多外延,无明确一致的定义,又无成功的旅游城市发展经验以供借鉴和推广,导致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体系建设相对落后,使现实的城市旅游经济行为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和背景,难以形成“真正的”城市旅游学的系统理论。另外,我国对旅游城市的研究视角过多集中在对旅游客体的评价和开发上,缺乏以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在文化、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国际旅游前沿问题,缺乏将需求导向型与技术导向型有机结合的理论平台;目前国内旅游研究尚未真正涉及的领域是性与旅游、赌博与旅游等与中国社会伦理文化发生冲突的敏感性问题,但这是理论界在研究旅游与现代性之间关系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旅游所追求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理性需求刺激与理性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这是我国研究城市旅游活动国际化、市场化必须正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8(11)。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生态因素;生态旅游;外滩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6304

1引言

城市生态旅游是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为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树立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活动体系。从中可知,城市生态旅游包含了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健康的旅游方式[1]。

2外滩旅游生态因素分析

旅游区内的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与非生物因素(包括岩石、土壤、水体和空气等)彼此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称为旅游生态。

外滩游览区的旅游生态因素广义上包括了水体、空气、建筑、道路等非生物因素,也包括了植物、动物、人类等生物因素。

2.1非生物因素

2.1.1水体

外滩水体主要为黄浦江。黄浦江是长江最后一条干流,也是上海市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上海市的重要水源,并具有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综合功能。“黄浦秋涛”是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

2.1.2空气

一般来讲,上海夏季以臭氧超标为主,秋冬季节以PM2.5超标为主;而冬春季节受沙尘输送影响,PM10超标的频率较高。

2.1.3建筑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极具历史价值,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演变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形成时期(1843~1885年)。开埠之初,楼宇多为2~3层的外廊式建筑。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外廊式建筑基本消失,建筑大多为新型的文艺复兴式和哥特式。第二阶段为发展期(1886~1915年)。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设主要有:1893年第二代海关大楼建成,使外滩开始有了公认的标志性建筑;1910年上海总会新楼建成,把外滩娱乐业推向了发展高峰;1902年华俄道胜银行新楼落成;1906年通商银行大楼、1914年东方汇理银行大楼等建筑落成,使外滩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三阶段为成熟期(1916~1937年)。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有:1916年有“外滩第一楼”之称的亚细亚大楼落成;1929年开“摩登建筑”之风的沙逊大厦落成。此外,1920年怡和洋行新楼、1937年中国银行大厦等一批新大楼纷纷落成,使“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2.1.4道路

外滩地面道路服务外滩地区的交通和公交,道路布置为机动车双向4车道加两侧停车道。外滩地下建设1条双层6车道快速通道,把外滩从繁忙的交通功能中解脱出来,省出更多空间充分发挥外滩金融中心、旅游地标、休闲空间的功能。外滩隧道已于2010年3月28日正式通车,南起束门路,北至海宁路,全长3.3 km,主线带置为双层双向4~6车道。外白渡桥经加固后将继续承担苏州河两岸的交通,布置为机动车3车道[2]。

2.1.5广场

广场、金融广场、黄浦公园广场、信号台广场4大广场各具特点,满足人们节日庆典、人流集散、休闲休憩、观瞻伟人等要求。

2.2生物因素

2.2.1鱼类

黄浦江上承太湖水,东临长江出海口,是海淡水交汇处,孕育着浮游生物和滩涂植物,为鱼类提供丰盛的饵料,吸引各种咸淡水鱼类的栖息,又是洄游鱼类的过境通道,鱼类资源特别丰富。江内调查到的鱼类共计15目34科114种。按其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以下5类:咸淡水鱼类、洄游鱼类、沿岸浅海定居性鱼类、海水鱼类、淡水鱼类[3]。

2.2.2鸟类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上海共记录到鸟类20 目70 科共438 种,其中2000 年后在上海野外记录到的有373 种,近10 年来上海鸟类新记录达52 种[4]。出现在外滩的鸟类主要有夜鹭、水鸟、麻雀、白头鹎、乌鸫。夏天主要有小白鹭,冬天主要有银鸥。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王雨佳,等: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自然与旅游

2.2.3植被

目前,外滩经改造后,空间变得更加宽敞,空气变得更加新鲜。以黄浦公园为例,改造后原先的围墙已被拆除,成为一片开放的公共绿地,而原有的公园肌理、植被系统、水景等基本被保留了下来,整个黄浦公园广场还与对面的外滩源公园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的外滩生态公园。如今,整个外滩的绿化面积超过2.3万m2,公共活动空间增加40%。

2.2.4人类

外滩社区(街道)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东北部,东临黄浦江;南至新开河北路、人民路、淮海东路;西至中路、延安东路、福建中路;北达苏州河,地域面积2.18 km2。居民户籍数3.1万户,户籍人口约12万人。外滩是上海对内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更是代表上海国际型大都市的一张“名片”,外滩的面貌反映了上海的形象,凝聚了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新外滩开放后,游客数量剧增。在世博会期间,由于世博效应和暑期效应的双重效应,使外滩的客流量增加了30%左右。游客的增多对外滩的承载力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游客的行为也对外滩的生态造成了影响。不少游客在平台上随地吐痰,影响观景大道的美观。在平台靠近浦西一侧的绿化带内,经常有烟蒂、餐巾纸、水果皮等。此外,游客拍照时,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经常脚踩花草。

3外滩发展城市生态旅游SWOT分析

3.1优势

3.1.1资源优势

黄浦江是最具标志的自然景观,它蜿蜒流长、回环曲折,具有调节生态气候的重要功能。江中鱼类丰富、鸟类众多,充满和谐的生态之美。观景大道上植被物种丰富,且开阔的空间适宜继续种植。“万国建筑博览群”是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近现代建筑群色调统一,与自然融合,人文气息浓厚。它使游客感受到上海近现代史的变迁,从游览中体味到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为外滩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的保证。

3.1.2区位优势

外滩地处上海的市中心,西面是南京路步行街,东面是浦东开发区。夹在两处都市景观之中,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外滩与南京路形成“丁”字结构,游客穿越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感受过都市的欣欣向荣后,有休息需求。因此,外滩的适时出现为游客提供了休憩空间。游客在此休息的同时,可以通过生态景观来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美好和谐。

3.1.3客源优势

外滩的客源市场分为外地、本地游客两大旅游市场,其中外地游客包括国内和入境游客。对外地游客来说,来外滩游览的目的是欣赏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美景以及浦东摩天大楼。对本地游客来说,外滩主要是休闲场所。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场所;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由此可见,外滩客源数量十分丰富[5]。

3.2劣势

3.2.1环境污染

(1)噪音污染。经过改造的外滩,在靠近中山东一路一侧的线性空间变得更加开敞。绿化以嫁接银杏、花坛和草坪为主。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使得空间视线变得通透,但也给临江的观景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汽车噪音,因此设计中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中山东一路的汽车噪音给游人带来的影响。黄浦江上每天往来的货轮汽笛声给游客造成了听觉上的干扰。而且,工业气息浓厚的货轮与流畅舒展的黄浦江格格不入,影响了整体景观的和谐[6]。

(2)水体污染。上海地处黄浦江下游,受到中游污染的影响,水质一直不太理想。该市郊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对黄浦江水质也十分不利。外滩一段的黄浦江,由于渡轮、游轮设施有限,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会随意丢弃在江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3)大气污染。外滩地处上海交通枢纽地带,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3.2.2绿化分散

外滩密实的肌理使得外滩的“空”和“绿”较少,虽然改造之后绿化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片的绿地仍然十分稀少。公共绿地规模小且分布不均匀,地块绿地率极低,4个主要的广场上植被分散。在观景大道上,主要以点状的小盆栽为主,缺少高大挺拔的主体植物。

3.2.3基础设施缺乏

(1)座椅数量不足。在外滩的观景大道上,游客大量地聚集在观景平台上。虽然设置了T型的座椅,可容纳2000人,但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一些游客进入草坪,席地而坐,破坏生态环境。

(2)垃圾箱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游客需要。

(3)公厕太少,虽然如今公厕改进,女厕比原来增加了53.6%,但仍需排队等候至少15min。

3.3机遇

3.3.1旅游发展政策

十报告指出: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11月12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旅游分会(筹)召开了“学习贯彻十精神”的主题会议,对学习、领会和落实党的十精神做出具体部署。今后旅游发展应围绕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重视生态修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湿地面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外滩理应顺应潮流,开创出具有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生态旅游产品。

3.3.2传统旅游模式受阻

上海现在主要开展商务旅游、购物旅游、观光旅游、节庆旅游等传统旅游模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游客越来越希望亲近自然,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逐渐认识到,应该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保持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3.4挑战

3.4.1区域竞争

在南京路东面是人民广场游览区,人民广场是以绿化为主的现代化园林式广场,形成了城市“绿肺”。人民大道两侧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银杏、黄杨等植物,大道变成了“绿带”。音乐和喷泉以及上千羽广场鸽形成独特生态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因此,外滩的生态旅游建设必须形成与人民广场不同的特点,突出黄浦江与万国建筑群的独特地位,将自身的生态旅游特色发挥出来。

3.4.2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依托黄浦江两岸逐渐增多的人文景观和日益秀丽的自然景色,“浦江游览”已成为最有魅力的都市风光旅游及商业会务的精品项目。现在的浦江游轮项目包括:各类商务包船、新闻会、客户答谢会、LED广告服务、公司团拜会、游船婚礼、生日宴会、包船用餐等游船租赁,并提供专业乐队表演、烟花表演。这些商业化项目虽然发展了上海的都市旅游,但会破坏浦江的生态环境。因此,应适度限制,不宜过度频繁。

4外滩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建议

4.1充分发挥优势

充分发挥外滩自然、人文的资源优势以及区位、客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生态旅游体系。

4.1.1浦江生态游

利用黄浦江上鱼类物种丰富的特点,提供垂钓区。通过综合治理黄浦江的水质,划定区域,饲养适于垂钓的鱼类品种,专供游客进行垂钓。改变大型游轮的集中游览模式,以小型船只代替。这样不限制江面上的游客数量,保护了浦江的生态环境,而且拉近了人与江面的距离,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充分利用外滩4大广场的开阔空间,借鉴人民广场的广场鸽的饲养模式,选择合适的鸟类进行培育,使外滩生机勃勃。

4.1.2文化生态游

“万国建筑博览群”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外滩的精华,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其建筑色调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通过挖掘建筑的历史文化,对海派文化进行更广阔地宣传,倡导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对历史的保护,形成海派文化生态游。

4.2保护现有资源

4.2.1保护性开发

约束开发者的行为,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

4.2.2规范游客行为

对于在外滩进行游览的游客,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对破坏生态的行为明令禁止。在明显的位置摆放宣传标语,呼吁游客为生态建设做贡献,这需要旅行团、导游等多方面的监督与协作。

4.2.3其他限制

对黄浦江上的游轮实行管制,在旅游高峰时段,限制通行。路面交通也应限制,避免大气污染。

4.3增加生态因素

4.3.1完善绿化系统

外滩许多路段由于路幅狭窄无法种植行道树,空间感受较为生硬。因此,可以在重点保护现状行道树外,在中山东一路一段补植行道树,形成林荫道,这样既增加了外滩的绿化面积,又将道路与观景大道相互隔开。另外,可适当增加小型街头绿地,采用见缝插针式的绿化布局方式。在观景大道上的街角处、围栏处,以及景观照明处,补植绿化,并采用不同高度、形状、色彩的植被组合成立体绿化,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通过增加窗台绿化、屋顶绿化、垂直街巷口墙面绿化、移动盆栽、悬挂绿化等提升外滩环境质量。交织形成分布均匀、覆盖面广、使用方便、共享程度高的绿化网络[7]。

4.3.2增加鸟类数量

可以借鉴人民广场的齐爱广场鸽,饲养低飞近人的鸟类,并且根据季节的不同,培养不同的品种。

4.3.3改进配套设施

无论是座椅、围栏抑或是照明系统、各种辅助设施,争取用自然的手法加以装饰。可以仿照观景大道上现有的白玉兰照明灯,将其他的设施装饰得更加贴近自然。改变栏杆地面生硬的钢筋水泥形象,采用改进过的自然材质,创造出融于自然的气氛。

4.3.4优化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是展示外滩风貌特色的窗口,也是承载城市功能和活动的重要载体。应当保持沿街建筑界面的连续、协调,保护外滩和苏州河、延安路等沿线的天际轮廓线和沿街立面的完整性与特色。拆除简陋的搭建、加层建筑,逐步将外露的有碍景观的市政基础设施和架空线路置于地下,拆除不相协调广告牌、雨篷等,对外挂空调等进行遮蔽。设置美观典雅、与历史风貌统一协调的地面铺设和街道设施。

5结语

虽然目前城市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尚未被广大旅游者接受,也未引起旅游开发者的足够重视,但是它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城市生态旅游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分析中可以看到,上海外滩拥有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资源、区位、客源等多种优势,通过整合这些优势,同时完善相应的设施,可以加速外滩生态旅游的建设,实现外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俐.城市生态旅游初探——以上海为例的个案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2):100~102.

[2]周呜,罗建晖.外滩地区交通组织研究——上海外滩通道工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3):5~8.

[3]陈小华,李小平,程曦.黄浦江和苏州河上游鱼类多样性组成的时空特征[J].生物多样性,2008,16(2):93~98.

[4]蔡音亭,唐仕敏,袁晓,等.上海市鸟类记录及变化[J].复旦学报,2011,50(3):335~343.

[5]程海峰.基于上海客源市场调查的九华山旅游市场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21~23.

[6]简圣贤.上海外滩改造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1(6):156.

[7]奚文沁,奚东帆,王佳宁.外滩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z1):136~139.

Study of Urba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Bund

Wang Yujia, Wang Jiping

(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第3篇

1. 会展旅游的内涵及外延

而说到会展旅游的概念,国内外的学者对此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我国的会展旅游学者们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2001年苏州大学周春发提出的:会展旅游意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会展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把会展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个新的产业。尽管会展业和旅游业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但是会展与旅游的相互介入是经济活动发展普遍联系的外在表征。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举办会展不仅使当地的展览馆、饭店、餐饮服务业受益,而且对相关的电信、交通、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会展业是旅游的多元化战略之一,而会展业则可以利用旅游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此我们说: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全球会展发展的必然趋势。会展旅游就是旅游属性结合会展活动的特点而衍生出来的产品。

2. 大连市会展旅游业培育与开发的优势条件

首先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大连市作为会展举办地的重要优势。会展的主办者在选择会展举办地点时,往往都会选一些环境优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前来参展的展商和慕名而来参观展览的客人也都希望借此机会在当地旅游一番,一来可以得到良好的休闲,再者也可以增进对展会举办地的了解。

其次,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力的提高了大连市的通达性和一个城市的辐射范围,继而吸引更多的会展活动来本地举办。

再次,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大连市拥有本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会展旅游业就可以以其为依托,打造有地方特色极具竞争力的会展品牌。

最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良好政策是大连发展会展旅游的基础支撑。

3. 大连市会展旅游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首先会展旅游将为大连市带来巨大的利润额:据悉,一个会展旅游的游客在一个城市的消费是普通游客的3倍,逗留时间是后者的2倍,会展旅游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0%-25%。

其次,会展旅游使大连市获得优质资源:发展会展业意味着各行业可以在扩大的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本区域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会展对于当地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地开放、更实际地比较、更精确地选择、更有效地配置,进而达到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

再次,会展旅游还能够带动大地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将因此受益。

最后,会展旅游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鉴于会展旅游带动了大连市各相关经济的发展,因而,与此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将提供和催生一大批高质量的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会展旅游给城市的发展不但带来了重要的经济的效益,同时也给城市的发这带来了社会的效益,比如人口素质以及城市的知名度,有助于增强举办地城市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等。

参考文献:

[1] 金辉.会展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孙晓玲; 陆林; 孔伟.国外会展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04-15

[3] 谢琛.“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长沙会展旅游品牌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05-01

第4篇

绪论

(一)背景与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特别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富人的享受方式,而开始在社会中普及开来。当旅游活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原先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就显现出了其弊端,我国旅游行业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夜间旅游迎合了现代人们的作息习惯,展现出了城市不同于白天的新景象。另一方面,夜间旅游的开发也能够使得城市的各类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带动了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但就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夜间旅游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发展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写作的时候先使用了文献综述法,即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很多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基本上所有的文献都对城市夜间旅游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城市发展层次和环境不同,使得这些文献的仅仅适用于某几个区域,通用性不强。而本文则是分析我国城市的夜间旅游发展问题和相应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夜间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还使用了分析法,即通过整合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市场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市场特征,并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策略,保障我国夜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相关概念

城市夜间旅游主要是指以城市为载体,在夜间进行的旅游活动。但由于每个地方的人对于夜间的认知不同,所以城市夜间旅游也就没有明显的时间段。夜间旅游不仅有着其他旅游方式的共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城市夜间旅游具有时间特殊性。夜间旅游的发生时间段为夜间,旅游时间相对有限,除去交通等时间占用,投入到旅游的时间仅有一到两个小时。因此,游客在城市夜间旅游中往往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项目。其次,城市夜间旅游具有空间特殊性,其被限制在了城市区域进行。事实上,只有城市完备的配套设施体系,才能给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最后,城市夜间旅游具有季节特殊性,比如在夏季白天炎热而夜晚相对凉爽,就是夜间旅游发展的最好时间。但这个特性在那些季节特征不明显的城市体现的也不显著。

一、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意义

首先,城市夜间旅游是丰富人们夜间生活的健康活动。在长期以来,人们的夜间休闲活动都是看电视或者玩电脑,休闲方式非常单一化。而夜间旅游能够让更多的现代人重新认识大自然,以一种相对健康的方式来进行夜间休闲。不仅如此,夜间旅游还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让现代都市人们在白天的繁重工作之余,得到身心的放松。其次,城市夜间旅游能够增强城市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其主要是因为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类城市旅游资源,同时也解决了城市夏季旅游由于天气原因难以展开的现状。最后,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能够推广和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我国很多经典的民俗活动都是在夜晚进行的,比如说“元宵花灯”、“花灯舞”等。而这些民俗活动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城市夜间旅游活动中,从而展现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人文气息。此外,城市夜间旅游还能够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缓解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条件分析

首先,我国各大城市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深远文明,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下,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明和文化传承,并在城市文明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另一方面,我国各大城市本身就是政治、经济、科技、通信的枢纽点,给夜间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外在环境。

其次,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态势较好。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整个旅游行业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良好,而全面开发与发展城市夜间旅游也有较强的市场基础。特别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游客对于我坏墓酃庑吐糜尾生了厌倦,而夜间旅游属于更加细分的旅游市场,融合了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气息以后,必然会对游客产生新的吸引力。

最后,旅游群体夜间旅游需求持续增加。前文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旅游群体的需求还是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也更加重视旅游体验和旅游时间。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夜间旅游能够给游客提供不同于白天旅游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能解决大部分游客白天忙于工作没时间旅游的冲突,从而推动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市场特征分析

首先,在人口特征方面。参与城市夜间旅游的群体大部分都是18岁到45岁年龄段的人群,并且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普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些群体的职业分布相对散乱,但很少有学生群体,大部分人的月薪都在3000以上,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的月薪达到了10000。这说明了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群体偏年轻化,并且旅游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市场开发具备较大的潜力。

其次,在城市夜间旅游行为方面。绝大部分参与城市夜间旅游的人都发生了消费行为,人数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远远超过其他旅游活动。参与夜间旅游的群体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同时频率也非常高,每周达到了两到三次。在出游方式上,大部分游客群体更喜欢自主旅游,跟家人、朋友、同事等共同参与夜间旅游活动,并且旅游时间基本上都是23点以前。

总的来说,从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市场特征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旅游市场现状比较优良,旅游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旅游频率也比较高。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夜间旅游资源,并且及时解决现阶段夜间旅游存在的问题。那么城市夜间旅游必将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期,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我国城市夜间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夜间旅游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对于夜间旅游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够,一方面是当地政府部门的不重视。虽然说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城市的地方政府认识到了《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并且也开始筹划夜间旅游项目。但是各地政府并没有针对夜间旅游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文件。这就使得城市夜间旅游在发展的时候不能像其他旅游活动那样协调配套设施,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缺失。另一方面,各个城市的旅游行业没有重视夜间旅游,前期的市场调研不够,对于夜间旅游的发展缺乏信心,也就很难在城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夜间旅游。

(二)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

我国夜间旅游发展的层次本来就不高,很少有旅游开发者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发旅游产品。这种情况就使得我国多数城市夜间旅游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特别明显,没有新颖的特色产品,同时旅游产品跟当地文化的融入程度也远远不够,无法突出城市的特色。特别是城市夜间旅游的核心本身就在购物和餐饮方面,因此就更难突出产品特色,也就不能建立城市独有的夜间旅游品牌,无法在旅游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在这之中,特别是缺乏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支撑,使得多年以来城市夜间旅游的规模一直非常小,产品数量也不多,无法对游客群体产生相应的吸引力。

(三)精品项目过少

精品项目是决定一个城市的夜间旅游高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构建城市夜间旅游品牌,吸引游客注意力的关键所在。但就目前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现状来看,大部分城市夜间旅游的精品项目都非常少,甚至还有很多城市并没有夜间旅游精品项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整体发展本身就处于萌芽时期,很难形成较大规模,因此也就无法创造出新颖的精品项目。目前我国仅有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的《禅宗少林》、云南的《云南映象》等精品项目比较突出,其他城市在夜间旅游精品项目的道路上还有很远。

(四)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配套设施还有明显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夜间公共交通不通畅。大部分城市的夜晚交通都在晚上10点以前,过了10点就很难搭到车,因此就限制了游客的出游计划。第二,夜间旅游停车比较困难。很多游客表示晚上在一些热门景点旅游的时候,由于人员繁多基本上找不到停车位,私家车太多导致交通比较拥挤。第三,城市夜晚亮度不够。我国很多城市虽然目前已经安装了LED夜景体系,但是出于能源节省的考虑,仅在一些热门区域开放了LED夜景网络,其他区域的LED在平日一般都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一些有故障的夜景也不及时维修,大大降低了夜间旅游的可观性。

(五)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夜间旅游方面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很多夜间旅游的景点还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也是城市夜间旅游发展层次不高的最大原因之一,很多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周边有夜间旅游的景点,也就不会参与夜间旅游活动。特别是对于外界游客的宣传力度过低,除了那些已经比较知名的城市,其他城市夜间旅游的外来游客数量非常少,大部分城市夜间旅游还依赖于本地游客的推动。另一方面,城市夜间旅游在网络推广方面还有较大欠缺。在各个城市的旅游专题网站中,检索夜间旅游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没有给游客提关于夜间旅游的参考和深入介绍,因此也就不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四、我国城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于夜间旅游的重视

首先,我国各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应该将眼光放远,充分认识到夜间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地方就业优化等多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将夜间旅游真正放在城市旅游规划中,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尽快的制定发展战略。其次,政府在夜间旅游发展的时候也要充分做好引导职能,让旅游行业内部的各个关联产业看到夜间旅游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积极投入到夜间旅游发展中去。这个方面,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定点实验”的方式,先在某个区域建立精品实验项目,让旅游行业内部各个产业感受到夜间旅游的新形式,从而在全市推广夜间旅游。

(二)融合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

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有跟当地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合为一体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真正吸引旅游群体的注意力。首先,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必须先挖掘城市的文化,以城市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交流为主要方式来研发旅游产品。在这个方面,每个城市的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都有很大不同,因此旅游产品就可以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而产生差异化,最终摆脱以往城市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考虑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先在城市夜间旅游中直接融入民俗活动,随后在着力于研发与民俗文化相契合的夜间旅游产品。

(三)打造精品项目

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有精品项目的推动,否则永远只会在很低的层次发展。精品项目对于城市的夜间旅游来说,是城市的形象所在,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必要载体。精品项目的创作核心在于三个方面,即文化性、娱乐性和专业性。其中,文化性跟夜间旅游特色产品比较类似,但要浓缩城市的精品民俗文化,并将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展示出来。娱乐性是指要重视旅游休闲活动和项目,推出的精品项目要含有一定的休闲项目,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游客,增强游客在项目体验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专业性主要是指精品项目的搭建应该由专业团队完成,保证项目本身的质量,要长期坚持下来,打造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夜间旅游项目。

(四)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各大城市应该适当的延长公交车的运营时间,特别是一些客流量比较多的夜间旅游专线,可以根据旅游发展程度,最多延长到凌晨一点钟。事实上,目前很多城市都有公交车夜间专线,因此也可以调整这些夜间公交专线,使其绕过夜间旅游景点区域。其次,各个城市应该加强交通管理和疏通,特别是对于各个景点附近区域的交通管制,应该加强其管理力度,及时的进行交通疏导,给游客提供一个便捷的旅游环境。最后,各大城市应该全面推进夜间LED网络建设,加大资本的投入,从而完善城市夜间亮化工程。在这之中,还应该重视城市的环保工作,避免LED灯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对于那些有故障的LED灯,应该及时进行维修,保证城市夜景工程的效果。

(五)使用组合营销策略

夜间旅游目前还属于一个新产品,要想让游客对其进行充分全面的认识,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机制。首先,各城市的当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职能,联合网络媒体、电视台、电台等多种渠道,全面推广夜间旅游的精品项目,从而给夜间旅游累积人气和热度。在这之中,各大媒体应该注重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着重介绍城市夜间旅游各个区域的不同特色,强化游客的参与意识,给夜间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对夜间旅游进行推广,在各大网站上推送关于城市夜间旅游的信息,提高城市夜间旅游的关注度,促进夜间旅游的发展。

五、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城市;品牌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3)03-0088-03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经营活动都具有强力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游客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旅游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文化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顶梁柱。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旅游文化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一方面,它包括具体的客观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加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

城市旅游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关系,既具有融合性,也具有冲突性,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城市旅游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来源。

二、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如万里长城、金字塔体现了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成就及审美观念。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它能改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文化因旅游得以广为传播,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则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

旅游文化是因为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活动而整合的文化,从其自身的结构来说,可以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与文化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而应把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对旅游文化的创新,主要是人的创新和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并建立现代旅游企业文化。

三、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必要性

城市旅游的主要资源为文化遗产,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包括自然景观、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无形文化遗产包括音乐、戏曲、传说、历史、文学、民俗等。

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睬、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同时,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及经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也是竞争的需要。未来城市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质量和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

文化是旅游业创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品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才能提高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建议

1.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培育关爱文化,增强民众凝聚力和创造力,共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保护城市旅游文化遗产。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大项目的建设,打造极具创意的旅游文化项目。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联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2.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城市。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身份象征和魅力所在,要突出旅游形象和城市品牌的统一性。要大力推动城市品牌的塑造,推进文化与旅游的城市品牌。现代城市的发展表明,经济是现代城市的力量,景色是现代城市的形象,文化则是现代城市的灵魂。要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以文化旅游促进环境再造,实现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双丰收。

3.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强目的地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城市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城市一般都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大量的具有传统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文物古道、古代建筑等,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搞好规划建设,凝聚文化个性,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生命力和凝聚力,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营造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这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以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为依托,打好“文化”牌,做好“山水”文章,丰富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整合旅游资源,打破区域壁垒。文化资源的开发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说明在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去克服困难,就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创新文化服务旅游经济模式。优化旅游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意识和文化意识,可参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大型文艺演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6.了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当代需求与消费文化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类在获得物质文明较大程度的满足之后趋向于追求文化精神价值的满足。。由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游客的层次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不只是局限在趣味性、观光型了,更要求其体现文化及历史内涵。因此,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生态型转化。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近郊旅游;旅游地产;旅游经济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长株潭城市近郊旅游与旅游地产的耦合发展研究”(14C0659)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6日

城市近郊旅游景区往往处在城市化最活跃、郊区农业景观向城郊结合和城市景观演替最为显著的城市边缘地带,在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趋势下,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也面临着许多发展的困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兴旺,旅游消费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的转变,一些房地产投资商介入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推进了以旅游为主题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和兴起,二者的融合也将极大地推进中国新一轮旅游经济的增长点。

一、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尤其是人们的旅游消费开始由长距离旅游向中短途旅游转变,从追求旅游景点名气向追求旅游质量转变,短线旅游、乡村旅游等城市周边旅游已成为消费者的旅游热点。城市郊区旅游资源依托大城市稳定的客源市场,以及资源、客源、区位和设施优势,吸引着大量的城市居民去观光、度假、休闲和娱乐。

(一)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由于城市人口和交通的高度集中,城市问题日显突出,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能源紧张、城市绿地空间日趋减少等。我国城市绿地空间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要少,人均仅4.1平方米,而近几年由于城市扩大等原因,不少绿地挪作他用,使绿地空间更显紧张。由于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制约了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一些城市公园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特别是周末尤为突出。而城郊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郊野空间开阔,空气清新,有江河湖泊、绿草森林、鸟虫啁啾等这些市区缺乏而又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许多城市周围还有风景胜地、寺庙古刹、名人陵墓等景观,郊野的田园风光、农家生活也让城市居民心驰神往。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厌倦城市喧嚣、繁杂生活的城市居民奔向郊区。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节假日延长、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闲暇时间的增加是人们能够实现外出旅游的前提条件,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是其内在因素。在旅游消费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不再愿承受“人车劳顿”之苦,花费许多钱财东西南北几千里路观光游览,而是热衷于足刚出户,不用远行就能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

另外,城郊旅游所拥有的特性也是促使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其拥有大量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基调,使人们在与自然对话中,全身心得到放松、家庭亲情得到融合、朋友关系得到升华;参与体验性较强使得城郊旅游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各种人文旅游项目,如历史遗址游、名人故居游、文化名城游、特色居民游、民俗风情游、民间艺术游、革命圣地游、各种主题乐园、宗教旅游等飞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城郊旅游的文化内涵;城郊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有传统的自然观光游览,也有时尚的蹦极、攀岩、跳伞等专项旅游。同时,其经营方式也是多样的,不受地区、部门的约束。城郊旅游无论从资源、产品和经营方式各方面来看,都是综合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二)城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城郊旅游的大众旅游市场已经形成,然而从城郊旅游自身发展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很多城市的城郊旅游景点的设施布局犹如“天女散花”般处于无序化状态,缺乏科学的优化组合;同时,没有良好的交通、接待等配套服务设施,旅游项目雷同,重复建设过多,过于超前的旅游业开发也不利于旅游业整体效益的发挥;城郊旅游产品结构类型单一,主题设计雷同,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创新不足,同一地域常常出现众多同一类型的旅游地和产品,导致竞争加剧,旅游地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部分城郊产品形象定位较低,缺少精品项目,都是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无外乎就是让客人漂流、农家乐等,都是把城郊旅游定位为一种低消费、低层次的旅游产品;城郊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交通、通讯、给排水、电力、饭店等等均不可能与城市相比。另外,城郊景观出现严重的城市化倾向,旅游产品开发中“先人造景观,后自然景观,重人造景观,轻自然景观”的做法尤显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城市景观建筑,这种人工景观可以收到短期经济效益,然而从长远来看,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再者,城郊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游客与景区的信息不对称,游客一般通过朋友推荐、网站、杂志、报纸、电视等方式的宣传来收集信息,对景区的交通情况、住宿、饮食、购物等情况了解的渠道较少。许多城郊旅游景点、景区只是依靠回头客和口碑效应带来一些客源。旅游宣传、促销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未能充分引导和调动市场。

在现实城郊旅游发展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片面追求客源数量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已造成了很大破坏,景区布局分散,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城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地产发展现状

目前,旅游业的繁荣带来了旅游地产的规模化开发。我国旅游地产现阶段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由政府主导开发。在我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背景下,对旅游区和旅游地产开发还主要由政府主导,政策性明显。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对旅游地产自身规律的背离,使得旅游地产的发展偏离了市场的需求,许多大型的旅游地产项目难以正常经营,甚至濒临破产,成为烂尾项目。

(二)高端化日益明显。由于作为主导的开发者――政府没有明确旅游地产的市场定位,把目标客户定位于高端消费人群,而忽视了中端消费者,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三)投资方式日益多元化。早期的旅游地产主要由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开发与经营管理,民营企业的投入少之又少,更鲜有外资企业的投资。目前,我国逐渐放开对旅游地产的开发权,大量国内民营企业成功获得开发权,而有强大资金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的外资企业也纷纷以酒店管理公司的身份涌入我国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运作中,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四)资源优势明显。目前旅游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分布于我国较好的风景区,占据了较优质的旅游资源,因此具有了强大的资源优势,为将来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发规模逐渐加大,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旅游地产的面积都非常大,周期比较长,逐渐与国际接轨。

(五)投资和度假消费需求加大。旺盛的旅游地产需求为其规模化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早期对旅游地产的需求以国内商务型、会议型度假为主,家庭式的休闲为辅,而目前商务型和家庭型则平分天下,共同支撑了旅游地产的开发。异地置产的兴起也为旅游地产的兴盛做了不小的贡献。

三、城市近郊旅游与旅游地产耦合发展研究

(一)城市近郊旅游对旅游地产有带动作用

1、良好的资源环境。随着旅游的发展,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的原始风貌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和改变,但由于其城市化率总体说来相对中心城区水平较低,受到现代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小,受各种类别的污染也相对较少,基本能保持其本身的自然山水风光和田园风貌。同时,我国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包括温泉、湖泊、草场、山林、雪原、喀斯特地貌等众多类型;这些丰富多彩且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成为旅游地产开发商和购房游客的特殊吸引物,成为游客在考察旅游地产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极大地带动了城市近郊旅游地产的发展。

2、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量也正在逐步加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紧张的工作除了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收入外,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人们更加渴望在有限的假期时段回归自然、体验休闲度假生活,以达到放松身心,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旅游地产的产生与发展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因此,具有良好资源与区位优势的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成为城市居民出游居住的首选地带,从而使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地产时将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

3、旅游产业综合带动效应。旅游产业本身就是综合带动非常强的产业。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同样能够带动交通、通信、餐饮、酒店、商业、地产等行业的发展。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与相关部门和众多行业的互动发展过程。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极大地带动和刺激相关部门和行业发展。旅游业在与其他行业联合互动发展时,将比单纯强调发展旅游业或其他某一行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有利于形成产业经济良性增长,保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旅游地产促进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

1、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旅游目的地经营水平。旅游地产项目的投资为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的支持,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开展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建设,能有效推动旅游目的地更新颖、更高级和更综合的经营模式的出现,并进一步改变过去旅游地仅依靠门票维持收入的局面。而众多特色接待设施既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又能增加旅游地收入,大大提高了旅游地的盈利能力,改善了旅游目的地的经营水平,推动了旅游地的全面发展,延长了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

2、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实力。旅游地产项目及其接待设施既可以作为一种景观资源,与旅游地协调发展的同时又最大化地体现各自特色;又能改变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过去仅以简单静态的方式来吸引游客,而忽略动态手段的产品开发方式,使得各近郊旅游目的地内部能打开旅游产品开发的新思路,从整体上有效弥补原有旅游资源和产品所存在的不足,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促使旅游产品多元化综合性发展,有效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地区旅游消费结构。

3、产生联动效应,保障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旅游地产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能带来优质的物业管理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这就有利于使旅游目的地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完整接待体系,同时极大地带动当地人口的就业水平。而且,旅游地产的产生与发展就能更加合理地对旅游资源和各种能源进行利用,有效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旅游业、地产业的有序发展;使得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相协调,既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又保证后代人的权利不被侵犯,因此城市近郊旅游地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使得城郊地区与城市的差别逐渐缩小。

4、旅游地产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旅游地产的发展是伴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产生和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同时,旅游地产的发展又反过来支持和引导休闲度假旅游的深入,进一步改变传统观光旅游粗放式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道路,不再以单纯追求接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收益,旅游地产的发展使旅游者逗留时间增长、消费水平提升,各种商贸往来成倍增长,使旅游经济走向效益化发展模式。

四、总结

由上可以看出,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通过其良好的资源环境、优良的地理区位、广阔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旅游产业产生的综合效应来带动旅游地产的发展,而旅游地产的发展则能够促进城市近郊旅游地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地经营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并促使旅游地生命周期发生变化,保障旅游地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郊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进程中,如果能将城市近郊旅游业和旅游地产系统高度耦合,促进两者良性协调,为城市旅游经济迎来更大的上升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8.

[2]刘云,甘开鹏.国际公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兼论我国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0.1.

第7篇

关键词:宜宾;低碳旅游;必要性;建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自然变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低碳”概念正逐渐影响着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正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而旅游业作为绿色产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宜宾市位于川滇黔结合处,川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一座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城市,污染型企业较多,长期的不沽生产方式和特殊的盆地地形,导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宜宾市在2004年,连续两年被列入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为此,宜宾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宜宾的污染问题,要彻底改变宜宾市环境污染现状,实现清洁生产,低碳旅游是宜宾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十年的努力,宜宾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取得迅猛发展。近两年来,针对宜宾市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不足、市场吸引力不强,政府已出台优惠措施,吸引企业投资旅游作为突破,以规划引领发展,招商推动建设,开发打造景区,服务创造环境,形成了多方合作的市场运作旅游发展新格局。宜宾市在201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共计256.05亿元,同比增长22.6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256.02亿元,同比增长22.70%;共接待国内游客2 822.2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8%,其中一日游达1 975.57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人天数累计达4 148.69万人天。

一、低碳旅游城市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配合。

蔡萌、汪宇明在《低碳旅游城市: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标杆》中,对低碳旅游城市的内涵做出了界定:低碳旅游城市是指基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原理,在充分揭示和认知城市“碳源、碳汇、碳流”机理和现状的前提条件下,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三低三高”要求,全面改造和提升旅游城市的旅游业能级和质量水平,促进城市成为生态宜居、产品供给低碳化与体验环境畅爽的新型旅游城市;此外,其著作还认为需要从制定低碳旅游城市的指导原则,培养低碳旅游城市示范点,刺激低碳旅游城市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宜宾建设低碳旅游城市的必要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l号)中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合理确认景区可容流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旅游业本身属于低碳产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碳排放主要来游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宜宾旅游业围绕生态宜宾、绿色宜宾,大力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宜宾其他产业相比污染排放、资源消耗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表示宜宾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并伴随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旅游业整体也产生了大量碳排放,对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的潜力。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表明,2009年,来源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 192 Mt和284 Mt,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5%的责任。

三、宜宾低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低碳旅游技术门槛高

低碳技术的运用是实现低碳旅游重要基础。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而宜宾旅游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很难实现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再加上许多旅游设施与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与利用不足,不仅增加了旅游业的运营成本,也增加了碳排放量。

(二)低碳旅游意识薄弱

宜宾目前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未能把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作为出发点来发展旅游业。因此,低碳意识的加强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对促进宜宾低碳旅游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游客是低碳旅游的参与者,低碳旅游的理念虽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游客在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较长时间。

(三)旅游产品开发滞后

虽然宜宾市已经开发了一些旅游产品,但大部分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在对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及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在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坏与浪费,破环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都导致了景区在实施低碳转型过程中受到阻碍。

(四)专业管理人才紧缺

宜宾市现阶段发展低碳旅游,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相应的低碳旅游专业人才,旅游景区发展低碳规模缺乏规范化的推广机制,同时,企业的低碳化管理模式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部分。

四、宜宾市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建议

(一)低碳旅游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主要可以从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几个方面入手。餐饮方面,迎合游客对天然食品喜好的消费心理,向游客提供绿色食品、生态食品,开发本土特色的餐饮产品,食用旅游地生产的食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减少碳排量。住宿方面,让旅游者做到低碳住宿,尽量自带洗漱用品而少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盟洗用品;加大对森林旅馆、农民家庭旅馆等生态旅游住宿产品的开发建设力度,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交通方面,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旅行,尽量采用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旅游企业应结合景区实际建设自行车旅游专线、以石油、液化气等为燃料的绿色观光车旅游交通线路等。购物方面,多购买旅游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减少当地居民为谋生而砍树、采石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旅游者尽量自带水杯,少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商品等。

(二)低碳旅游交通线路的构建

低碳旅游交通线路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完善景区间的交通线网和相关配套设施,通过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各景区景点连成线,结成片,形成圈。在旅游景区之间建立旅游大巴专线,积极引导广大游客采用旅游大巴有秩序地进出各大旅游景区,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旅游景区,限制或者禁止游客开私家车进入,在各景区之间结合实际构建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旅游专线,减少碳排量。

(三)加强低碳旅游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将低碳旅游信息传递给旅游者,加深游客对宜宾低碳旅游的了解,达到目的。可由宣传部门利用旅游网站设置低碳旅游专栏,让广大游客加深对低碳旅游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低碳旅游观念。也可在旅游景点设立宣传标语引导广大游客树立低碳旅游观念,在旅途中实行低碳旅游方式。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