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11 10:10:56

序论:在您撰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第2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金融;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发现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其金融核心作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概念有别于自然环境。其一,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其二,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

对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定义,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生态环境的内涵,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20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建立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2、邓炜.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3、孟凡杰,张扬.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7(2).

第3篇

【关键词】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市场体系

一、前言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的认可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针对主要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善成为许多当地政府发展的关键,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的范围便不断扩大,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

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优势又为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个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对投资环境的优化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可行基础上提高实施方法的质量。区域内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等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进行优化措施首要针对区域内的投资软环境进行改造。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投资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并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者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吸引许多外来投资,但并没有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效果,甚至会造成新的区域问题。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者侧重于对区域内有望增值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但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不会从根本上为区域整体效益着想。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却不注重平衡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

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受资地区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还要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不论是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还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等,都应该是发展的对象。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鉴于不同区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差异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即使在差异程度收敛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诱发新的差异程度发散出现。所以,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以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进行讨论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区域内的软硬环境都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投资时的考虑因素,相比较之下,经济环境是首要和核心问题。区域中的经济基础会因为发展历史和先天优势有较大的差距,利用发展的机遇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式。加强经济建设主要是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以及明确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来实行。第一,要定位区域特色性,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当下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有较为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建立第三产业体系,即能扩大区域工作岗位和机会的需要,也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有实际意义。第三,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优化外贸经济结构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第四,民营企业投资是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有较多阻碍,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应该依靠市场发展机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民营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中,交通是首要的因素。交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起重要影响。通过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可以优化投资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下许多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都会将生态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营造出适宜国内外投资者宜产宜家的现代化环境,使得投资硬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设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管理措施的变革可以清除部分投资阻碍。在改善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不仅要维持市场的基本秩序,也要积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安全放心、保障的政治环境。在各行政部门进行办公时,也要注重减少复杂交叠办事程序中的时间浪费,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人工,严肃整治精力涣散及办事不力的现象,提升投资软环境质量。

(四)完善法制方面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法制法规环境是进行市场规范以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的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提供合理秩序,法制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时展新特地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投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从信用秩序规范方面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应该严加制裁,同时,加强教育,督促企业在遵守承诺和信誉方面的守信。2017年第06期中旬刊(总第663期)时代TimesF

(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论什么发展时代,人才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要想发展,人才便是关键。从历史来看,没有人才作为支撑资源的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发展瓶颈,即使再有潜力的产业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按照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环境并不缺少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能够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更少。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将人才发展的环境依托于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的精髓,为了培养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应该尽可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费的支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成果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提高区域的素质水平,是长远来看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升级有基础支持。

五、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宁波港;地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近年来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为直观的表现在港口物流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方面,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港口物流还需要提升与改进,从而来更好的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地处沿海的宁波,由于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和海洋运输产业的发展,其港口物流得到了进一步成长。而港口物流的发展一定会和城市经济发生必然的关联性,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更有意义。

一、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港口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港口物流对经济推动的重要方式,港口所带动发展的一系列经济产业,同样是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投资,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港口物流的发展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港口的生产发展在促进港口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行业的生产发展,尤其是对与港口关联性较大的行业。现在港口的功能已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港口不单单有港口直接相关产业,而且还凭借港口拥有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和相对便宜运输费用的优势,集聚了众多港口依存产业;这就大大促进了城市中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交换流动,促进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从而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与生命力。

(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使得城市产业的经济辐射能力大大增强,各产业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进而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就会脱颖而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然后经过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向着高级化产业方向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经济概况

(一)宁波港口物流现状

近年来宁波港口物流需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物流供应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逐步改善的物流环境越来越符合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为更直观地了解宁波港口物流的现状,本文选取宁波港口吞吐量、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进行分析。

(1)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见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

表1 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

(2)集装箱吞吐量

由于宁波港有广阔的腹地,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使得宁波港可以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扩大宁波港口物流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促进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见表2)就可以看出宁波港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港口。

表2 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

(二)宁波经济概况

近年来,宁波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而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大体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本文选取了宁波近四年的GDP来反映宁波经济概况,经过建立增长趋势图可以发现宁波从2009年的4214.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524.7亿元,每年的GDP都在增长,这说明宁波市是一个极具发展动力的城市。

三、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由于港口物流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复杂产业,所以要衡量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水平,必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指标。经查阅大量书籍和计算统计方法,本文认为评价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港口吞吐量。港口吞吐量反映港口物流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出一个港口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及港口生产经营能力,港口物流所有业务的规模大小都需要采用港口吞吐量这一统计指标。

第二个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统计指标,同时也是各地区在经济统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为直观的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我选择通过建立两者间线性回归法的函数关系来证明两者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二)运用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法来分析,用(G)来表示宁波GDP,即把宁波GDP来代表宁波经济的发展水平;用(T)来表示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即作为宁波地区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到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建立数据表,可以看出2005年-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与GDP都取得了快速增长(见表3)

表3 2005—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

按照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区域生产总值的数据(见表3),把参数取对数,建立函数关系式:Log(G)=c+alog(T)+u

使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第一步要检验的是异方差,其次要检验异方差性,经过查表得出,在自由度是3的条件下,T^2在5%的显著水平上统计临界值是7.80,而得出的结果中nR^2=5.50

然后要检验序列的相关性,通过D-W检验和LM检验,发现其有两阶序列相关。

因此根据广义差分法,加入了AR(1),AR(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方程:

Log(G)=c+log(T)+AR(1)+AR(2)+u

再次使用eviews6.0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Log(G)=2.73+1.03log(T)+[AR(1)=1.34,AR(2)=-0.57]

(2.55)(9.56)

从上面的函数关系可以的得出,样本回归系数是1.03,是一个正数,也就是说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与宁波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也和我预期预测的结果相似。接着从方程拟合度方向上来说,在模型汇总表中,可决系数达到99.5%,证明了这个模型拟合的结果是非常好的。

最后从参数显著性方向出发,第一步要做的是方程显著性F的检验,在显著性水平a为0.005的条件下,得出临界值F0.005=(3.16)=3.24

根据上述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宁波港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的增长存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宁波经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宁波港口吞吐量每增加1%,宁波经济就会增长1.03%。这说明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宁波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很好的促进宁波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建设好宁波港口物流来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

四、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增长建议

(一)完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

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园区的支持,港口如果拥有一个强大实力和高运作效率的物流园区,将会大大推进其港口物流的发展。宁波港要加快物流园区发展的步伐,必须建立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使港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环节上都能延伸,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互补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

(二)加强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要努力打造宁波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平台等项目。把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作为目标,加快国内外贸易商、物流服务商、采购商、制造商入驻东部新城,构建“一站式”的通关中心,建造一个集采购、展示、物流、展览、交易、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贸易物流平台,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服务水平,为宁波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三)加强港城产业结构间的互补

因为港口是宁波港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核心纽带,所以要充分利用宁波港口这一优势,使得宁波港乃至沿海产业带城市的金融业、工业、贸易、商业向港口集聚。把港口和港口区域变成一个多功能化的地带,使港口区域发展成多种产业聚集的综合经济区域,从而让港口和城市的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协调能力大大加强。

(四)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加大交通、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把构建港口物流集疏运网络作为发展宁波港口物流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宁波港自身优势特点,积极构建陆海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宁波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的建设。而在港口建设角度看,要整合宁波港口岸线的优势资源,优化港区后方堆场和集装箱码头的布局,使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集区优势,发挥规模效益。

(五)积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宁波物流企业的加入,为使宁波港口物流更好更快发展,重要一步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宁波的物流企业。通过推动企业间兼并、联合、收购等多种形式,然后经过各种形式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

(六)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要跟上信息化的脚步才能更好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而要建设信息化的宁波港口物流,首要就是要强化港口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港口的数字化建设,完善港口的信息化网络,能使渠道和信息网络一直连贯和畅通,来提高港口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同时要建立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能够实现各类信息及时准确的对接,使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港,来更好的支持宁波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宁波港作为大港,其港口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宁波港口物流进行分析,探讨港口物流对宁波城市经济作用,对宁波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剖析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高远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李华.未来我国港口发展的趋势—港口物流[J].港口经济,2011(1).

[3]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如何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若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调整现有的财税政策,给予发达地区、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那么将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财税因素分析

1、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导致区域经济分不平衡性

我国改革开放走的一条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路子,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倾斜,使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获得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表现为对保税区、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与一般地区,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待遇。除此之外,国家还减少东部地区财政上缴比例,扩大其项目审批、信贷等权限。与此相比,虽然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中西部所得到的政策优惠要小得多,也迟得多。这些优惠措施进一步弱化了欠发达地区对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及市场化发展的滞后性,并强化了其比较劣势,导致经济发展中“马太效应”的出现。

2、分税制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给东部地区的财力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对东部地区地方财政增长有利。中国目前的地方税种普遍偏小,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14项地方税收入占地方全部收入的比重一直较低,而且这些地方税种大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另外,由于东部地区的地方国有、集体、个体及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好,所以稳固的地方企业所得税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地区的财力。相反,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地方税种增长潜力不大,地方财力难以得到保证,其相应的经济发展的财政保障不足,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3、经济落后地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实行分税制后,“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在GDP 中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都得到了提高,但中央在上收财权的同时并没有对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作相应的调整。于是就出现了中央财政有大量盈余,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形。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财力就被用来保障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转,财政职能无法得到发挥。这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高,机构人员冗余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财政长期陷入“吃饭财政”的困境。另外,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需求相对东西部地区较大。因为,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需要政府救济的人相对中西部地区较少,相反,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需要政府长期救济的人相对较多,这就要求中西部地区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保障,但其财力往往“力不从心”。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项目的支出同样偏低,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基础改善慢、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陷入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经济建设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更加滞后的恶性循环。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

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拉大而不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审慎的政府干预有助于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极化效应”,增强“涓滴效应”。所以政府应适时调整财税政策,平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科学转移支付力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薄弱,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还需要近一步优化,以增强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的能力。目前,公共设施、基础产业建设都是属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创造经济增长本身。因此,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等,进一步优化区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应适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往往难以达到“自收自支”,财政压力较大。政府应该对落后地区在税收收入方面提供优惠,调整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和范围。如将增值税的地方分享比例从25%提高至30%;将消费税变为共享税,中央得75%、地方得25%的分成比例;对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成为地方专享的地方税种。以共享税税种的调整和管理引导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共享税或地方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也使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得以稳定增长。

3、适时开征财产税

从国外征税的经验来看,财产税已经成为了地方的主要税种和收入来源。而我国目前的财产税体系不完善、规模小,财产税征收成本较高,并没有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从我国目前的地方税制来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但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的扩大,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营业税的收入规模;随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划为共享税也直接影响到地方的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因其不稳定性,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也有缺陷;虽然个人所得税由地方政府管理,成本较低,但出于税制公平的考虑,其主要部分应放在中央政府。所以,我们应该适时开征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产税,保证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从而为地方的发展增加活力。

4、税收优惠区域性向行业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对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资源、人才、技术等向东部地区流动,使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阻碍了国家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今后,我国应将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优惠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实现产业和区域相结合的优惠。大多数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比较优势行业集中在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领域,应对这些行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以加快薄弱产业或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总之,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给予落后地区适宜的财税政策保障,将会加快推动落后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冲,李冬梅. 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北方经贸.2009(5)

[2]陈志勇.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第6篇

黄寰,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区域的财政支出都有所增加,但是东部的财政支出却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同时财政支出的结构差异也很大,东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而东部在科技支出方面的高比例又大大推动了东部区域的经济增长。加大中部和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且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对于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增长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财政支出;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支出

一、 区域经济中发展的问题,需要财政政策来配合解决

(一)区域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市场本身是有自我调控能力的,可以通过“完全竞争”使经济的区域布局、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达到最优。然而,市场机制的效率效应倾向于扩大地区间的差距而非缩小地区间差异。在现实市场环境中,市场机制会导致“市场失灵”。地方公共产品会供给不足,市场可以充分提供居民和企业所需要的私人产品,但是对于满足大众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文化教育、医疗等都出现供给不足。在现有市场机制条件下,会产生很多负的外部性效应。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会承担所有的成本,而产品收益也全部由厂商获得,厂商会努力扩大收益缩小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比如说有些工厂为降低排污成本,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地下或排向河流,这样工厂获得了最大收益,但周围环境却遭到破坏,附近居民为工厂的行为,付出了健康的代价。面对很对外部性效益,不管是正向外部性还是负向外部性,政府都可通过财政或税收机制给予补贴和征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市场调节无法消除区域周期性波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会不断调节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使产品达到供给平衡,在此过程中,市场会周期性供给不足或者供给过剩,供给不足,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供给过剩,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工人工资变少,失业增加,经济萧条,如此周期反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税收和财政政策稳定波动。市场调节会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区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向发达地区,这样发达的地区越发达,落后的地区越落后,形成区域的“马太效应”。这样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区域就先发展了,其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基础设施都得到快速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的居民就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生活条件也较差,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样市场调节导致了区域间的收入分配不公。

(二)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干预纠正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可以通过财政为地方公共产品筹集经费。财政通过税收筹集到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费用。目前区域性公共产品大部分只限于辖区内的居民享受,而覆盖全国性质的公共产品较少,所以地方政府有责任负担区域公共产品经费的筹措。财政政策大概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当经济不景气,比较萧条时,在现有的累进税率情况下,税收收入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赋压力都会减少,这样有利于刺激经济,刺激社会需求。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相应增加,经济萧条时,贫困人数和下岗人数增加,会有更多人符合救济条件,从而获得政府的转移支付,从而有效需求会相应增加。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大多数人都能找到工作,失业人口减少,符合救济的人数减少,同时税收收入也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税收压力会增大,这样有效需求会降低。

现在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差异大,公共服务水平未均等化。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源向不发达区域流动,通过政府转移政策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设施、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逐步实现区域均等化。

二、 各区域的财政支出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东部、中部、西部的具体划分为:东部11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海南;中部8省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省(区、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一)东、中、西三个区域的财务支出状况

从表1和图1可以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的财政支出都在不断上升,东部和西部的财政支出绝对规模差基本保持不变,但西部和中部的财政支出在近几年都是西部的财政支出超过中部,而且差距逐渐扩大。

东部财政支出明显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的经济增长也是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的,财政支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让东部经济增长明显快于西部和中部。但是虽然今年来西部地区的财政总规模投入大于中部,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却仍然落后与中部地区,当然这与西部地区人口众多,地域较广也有关系。

其实财政支出在东部、中部、西部不仅存在规模上的差异,而在支出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就2012年而言,全国财政支出较多的部分是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服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其他支出。在很多支出方面东部地区都是明显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都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以及人才保障,还有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而在科技支出方面东部地区投入比例很大,与西部地区差距巨大,这说明东部地区很重视科技创新,注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强势发展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二) 科技创新的财务支出状况

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都有增加,但东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和西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依次递减。一直以来东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差不多都是中部的三倍多,在2012年东部这一差距继续扩大,东部在科技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中部的4倍多,而中部在科技方面的支出一直多于西部,但差距相对东部来说不大。

区域财政科技支出的增加能够带动地区科技创新,大大提升生产力。但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财政科技支出方面的差距,造成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一,这样也造成各区域经济实力发展不一,致使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财务支出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长期以来,东部地区获得了国家很多政策的倾斜,很多资源都流向东部地区,致使东部地区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对集中,在短时间内,东部获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大大提升,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也把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很大提升,从而反过来推动东部经济发展。而中部和西部,虽然也有“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扶持,但是扶持力度相对较小,获得的资金较少,财政支出较少,而在科技方面更是落后,科技创新能力的落后更是让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落后于东部,区域差距被拉大。

三、 采取合理财政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一)合理的财务支出结构和财务转移支付

区域财政支出差异不仅是财政支出在规模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在支出结构方面的差异。要缩短区域经济差距,更重要的是调整区域财政支出结构,不同的支出项目对不同的区域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不同,但同时中部和西部也要努力扩大科技方面的支出投入,增强区域创新力,推动区域企业的创新活力,而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中的科技资金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大大增加,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西部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支出和转移支付,增加西部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升西部地区的社会福利,让不同区域的居民能进一步享有公平的社会福利。

(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税合作

通过财税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可以让生产资料在区域内无障碍的自由流动,这样更加优化资源配置,而生产成本会降低,利润会增加,这样可以促进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域间有很多公共物品是需要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这样地方政府需要共同为公共物品的修建筹措费用,这样需要平衡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财税合作,建立区域间利益的补偿和分享机制,地方政府也可为共同公共产品建设共同联名发型公债筹措经费。

(三)财政政策支持新兴产业

财政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差异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形成新兴产业中财政支出的稳定的增长机制,对于不同区域的不同新兴产业设定专项资金政策及财政补贴和补息政策。财政预算要包括新兴产业的基础研究、创新型科技园建设、产业联盟建设以及新兴产业一流的人才和核心团队的培养和引进,并且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四)鼓励和加强自主创新对策

加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科技交流并且多给予财政支持,这样有利于帮助中部和西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主动进行人力开发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财政补贴,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都可以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创新成品的转化,同时要给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补助,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积极性。当然对中部和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加大,减轻中部和西部的财政压力,同时为中部和西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同时中央政府和中部、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积极、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高效、高科技产业转向中部和西部,对于一些收益高、前景不错但有风险的高科技自主创新企业,政府可以给予信用担保,为这些自主创新企业筹集研究经费。(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逯建彪.探讨区域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发展[J].财税金融,2011(2):29.

[2]罗剑.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失灵与财政政策调控[J].新经济,2014:26-27.

[3]马骁,杨宇轩,赵艾风.中国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的成因――机遇对营业税的分析[J].财经分析,2012(10):52-55.

[4]母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财政因素研究――基于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干预视角的分析[J].海南金融,2010(9):4――8.

[5]陈胜军.财政支持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69――77.

[6]陈胜军.财政支持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69――77.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大学;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新时期热议的话题。但是否所有的大学都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学服务地方的途径与方式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才能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积极探讨。

一、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中得知,我国大陆有普通本科院校770所、普通高职院校1207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8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85个。另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于2009年8月25日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时的发言获悉: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学学生的规模将达到3000万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世界第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已成共识。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因学科设置齐全、学者专家云集、科研力量集中,所以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大都在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产生和完成,可见大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再生产基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主渠道。

其次,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始终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前沿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学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大学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聚集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具有相对稳定的研发基础条件。大学的这些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是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再次,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专门的和发达的现实劳动力。在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为地方培养各类高科技劳动力等人才,造就一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队伍。

二、对目前我国高校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国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庞大,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校如果没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去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倒会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建设饱受社会谴责,问题丛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很多大学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集权管理模式。不少高校的领导没有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理念,不讲科学发展观、不讲实事求是,不讲科学论证,而是凭个人好恶,搞重复建设、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等现象比较突出。如不少大学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移植大树、古树、名贵树种,因在移植过程强度修枝、切冠,加之养护跟不上,移植成活率低,破坏移植树木原生态,劳民伤财,浪费严重。再如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本校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沿袭他人模式,一味求大求全,没有自身特色,自然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在于有大师”。大学应该创造平台让大学生追求真理,弘扬高尚的道德,承担起为民众谋福利的责任。而现在许多大学努力追求的是高楼大厦,气派堂皇的基础设施,对于本应最重要的能给学生予知识、能力和精神熏陶的师资建设却不重视,就连本应坚持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都变成了“学术行政化”。教师和学生在办学、学校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学、学习死气沉沉。让置身于这种不科学、不民主氛围中求学的大学生日后成为建设我们国家的生力军实在是令人堪忧。

第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高等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但许多高校在盲目扩招后没有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有的高校教师严重不足,师生比例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上百个学生同在一个大教室上专业课、几十个人围着一台仪器做实验。一个学期下来,任课教师没认得几个学生,不少学生也没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以往在大学里经常提到的“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在今天的大学鲜见。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忙于创收或开办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或外出兼职,或开店做生意。对课酬不高的教书育人这一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必然甚少,常常是出勤不出力,历来倡导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原则早已抛之脑后,教育质量根本没有保证。在老师的现身说法和社会就业压力以及拜金主义的侵蚀下,大学生也早把经济利益放在人生的首位。作风浮夸、喜好攀比、出手阔绰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而其中有的学生为了维持高额的花销,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处于只讲结果、忽视成本,只图政绩、不计代价,过多强调规模、形式,单纯追求以量取胜的低级发展状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先污染后治理”虽然已经进行过批判,但这几年又旧病复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几年间猝然为环境的承载能力所不容。现在,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中,3/5的河流水质处于中度和严重的污染状态,1/2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的水质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部分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全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大学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高等教育如何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绿色大学的内涵

为国家培养出有较好国民素质、有扎实知识功底并且善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这样的人才,只有在绿色大学里才能培养出来。绿色代表生命、健康、活力的提法早已得到公认,绿色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改善。因此,不应把绿色大学简单等同于绿色校园,把创建绿色大学简单理解成就是多种些树、多栽点花、多植些草皮。实际上,绿色大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从国内各高校在创建绿色大学的模式上就可以看出。如清华大学以“三绿工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熏陶人)为其绿色大学建设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建好一个中心(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直接行动)”的绿色大学整体方案;北京师范大学以“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为其建设内容;广州大学则以“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基于此,我们认为绿色大学就是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机地融合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的各方面,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绿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应包含以下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建设以及绿色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创造力等。

四、通过创建绿色大学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创建绿色大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各所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推进绿色大学的建设。

第一,通过学校建设培植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校建设发展上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同时根据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实际,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办出特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决策,凡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发扬民主,进行科学预测和专业论证,慎重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努力探索高效率的绿色教学技术和绿色教学模式,大胆开发绿色管理手段,尽量减少教学和管理过程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努力营造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共同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绿色大学”。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加强绿色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要改变当前国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就要培养具有绿色人格、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理念的人才。因此,应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教学和科研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大学宣传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绿色大学创建意识。紧紧围绕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师生普遍关注的环境、生态问题,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学术报告、校园文化节、党团活动日等多种活动中纳入环境法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强调学生绿色精神、绿色意识、绿色行为的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将洗衣服的污水用于冲厕所,循环利用水资源;自备餐具,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树木,珍惜纸张,不送贺卡,不乱张贴海报;把因一时兴起而购买,过后基本不用的物品通过二手市场转卖或赠给需要的人等。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慎用洗涤用品,注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自备购物袋,少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关注环境动态,同破坏环境的一切行为做斗争。选购绿色用品和食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安全型大学。同时将环保节能拓展到校外,参与各类社会环境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的环保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他律走向自律,进一步提升环境意识。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人才,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领军力量。

第三,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大力研发绿色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校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攻坚绿色技术,如成立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围绕信息技术、新药研制、生物资源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集中研究与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的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创建绿色大学,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为地方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天人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DB/OL].moe.省略/,2009-04-24.

2、王开忠、孙霄兵、王正、王瑞军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DB/OL].news.省略/edu/,2009-08-25.

3、中国高校忧思录[DB/OL].news.省略/edu/,2007-06-21.

4、中国经济报告[DB/OL].news.省略/edu/,200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