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抗震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26 17:16:02

序论:在您撰写抗震技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抗震技术论文

第1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抗震能力有较大的波动性,掌握土木工程抗震技术的前提是明确土木工程影响抗震能力的因素,笔者对影响因素做了以下总结:第一,地基影响因素。地基是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是后期各项施工顺利开展的依据,如果土木工程地基选址不合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第二,土木工程的结构及原材料对土木工程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如果土木工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或者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其抗震强度必将受到严重削弱;第三,建筑项目的高度对土木工程抗震能力有直接影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指标、材料特性以及力学模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因素如果不符合施工要求遇到地震危害后将产生严重的后果;第四,抗震预防影响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建设项目必须针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编制合适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土木工程使用寿命提供技术保障。

2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

2.1合理选择地基场地

合理选择地基场地是促进我国土木工程抗震技术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合理的施工场地,施工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土木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状况,明确该地段的地震活跃状况,结合当地实际地震发生情况对可能出现地震区域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还应该准确地评定该区域一旦发生地震后地震的等级以及毁坏程度等。选址过程中,应该尽量少选择不利于施工的场地,如果建设项目中必然存在施工困难的区域,施工人员应该对该区域的地质加工加固,经过筛选后的地基应该处在密度较高或者岩石较多的基土位置,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2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

实际施工中,为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施工人员还应该更高度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抗侧力结构,与此同时确保结构的规律特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合理分布建筑物承载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果土木工程的结构不规则,施工时钢心和建筑物结构会出现严重的交错现象,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架构将出现严重偏离,整体强度降低后土木工程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关注建筑结构的规则特性,减少因建筑结构不规则引发的地震灾害。

2.3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原材料

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原材料是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钢筋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范围非常广,钢筋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因此,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考虑钢筋韧性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钢筋的受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在选取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其他材料时,施工人员在考虑材料抗震性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成本控制,从根本上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动力。

2.4合理设计隔震及消能减震项目

地震常发带对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要求非常高,土木工程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抗震能力还应该具有隔震和消能减震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研究人员应该在选址期间确保地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影响。另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结合建筑物自身存在差异,明确各建筑物的隔震系数,选择合适的隔震支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后,研究人员还应该设计合适的隔震和抗震构建,明确建筑用材的延性,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2.5加固设计

第一,如果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及时增加构建的数量,以增强土木工程整体强度为依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第二,设计人员应该通过增强建筑物承载性的方法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在扩大建筑物原截面的同时,增加构建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第三,如果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符合土木工程抗震标准,设计人员应该及时调整建筑物整体结构,在分散地震力的过程中减少地震对建筑带来的损坏。

3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由于开发商对于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原因和破坏程度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十分大的困难。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建筑物的造型美观,还有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针对地震问题我们要在房屋结构找突破点。只有设计出抗震、牢固的建筑结构,才能保障人类的人身安全。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建筑物按建筑结构分类可分为:砌体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建筑物结构形式的确定,与其抗震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在遭遇相同等级的地震灾害后,采用钢结构的建筑物受损坏的程度明显要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日本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钢结构的房屋建筑占全国建筑的半数以上,也是其在遭遇地震后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建筑抗震系数系统依旧是不完善的,不能确保结构设计人员准确、有效地应用。历次地震灾害表明,影响抗震系数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其抗震的等级、建筑物的类别、场地类别、建筑物总高度等。为了促进其实际工作的需要,应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相关参数展开一系列的优化分析,得到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与许多因素有关系,比如其建筑的体型设计。汶川地震震害表明 , 许多平面形状复杂 , 例如平面上的较大外凸和凹陷、不对称的侧翼布置等在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中有不少这样的震例。而平面形状简单规则、传力途径明确的建筑在地震中都未出现较重的破坏;有的甚至保持完好。上述情况表明,很多损害严重的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不是很合理,如果能够选择一个好的设计方案,震后损失可能会减小很多。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

在我国,对于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是采取“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标准。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建筑结构设计经历了柔性设计、刚性设计、结构控制设计和延性设计四个阶段。但是由于地震产生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建筑结构存在非常大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甚至还有计算模拟与实际情况的不符的情况出现,导致计算结果误差很大。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建筑物良好的概念设计,还要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具备完善的建筑结构体系。一个良好的建筑体系,对于建筑业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际的建筑抗震设计时,要注重依赖建筑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从而使建筑物中的每个构件都能够共同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建筑结构构件在允许受力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还要能够在高压,强力的作用下共同工作。在砌体结构的建筑中避免建筑结构单纯的依靠建筑结构自身刚度来承受载荷。充分提高建筑物材料利用率的协同工作。从建筑物抗震设计经验表明,材料的利用率越高,结构的协同工作能力也就越高。

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结构体系的选择,它的合理选择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对于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设计:(l)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地震传递途径和明确的计算简图。在这个过程当中,房屋内部结构的布置,应使得更多的受力在主梁上,并且使垂直重力以最短的路径传递到主受力部位;竖向构件的布置,要让竖向构件的压应力接近均匀(2)建筑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强度。一个良好的建筑物必须要有合理的强度进行支撑,一些建筑的薄弱部位要由合理的强度防止:在框架结构设计方面,要保证节点不受破坏,要使梁、柱端的塑性尽可能的分散;对于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必须提高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

2、抗震场地的选择。抗震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工作,应选择有利的抗震场地,要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地震对于地面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地震造成的地裂和地表错动,直接使得房屋倒塌,结构损坏。所以,选择抗震场地不能选择易液化土地、软弱场地、状态明显不均匀等场地;如果不能避免不理的场地,可以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进行加强强度:对于地震时有可能存在的地裂或者滑坡的场地,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稳定;如果地基需要建立在最近填土和土层十分不均匀或者软弱粘性土层时,必须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和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选址应注意的问题:四川汶川地震的震害情况表明,那些建在断裂带上和断裂带沿线的建筑物都完全倒塌,破坏极其严重。因此,建筑物建设地点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决定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前提条件,只有正确的选址方案,才能保证建筑物满足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工程地质、地震活动情况等相关资料,选择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严禁在地震断裂带及断裂带沿线附近建造甲、乙、丙类建筑物。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地段。汶川地震发生时,北川老县城发生规模较大的山体滑坡,王家岩山体在地震作用下瞬间崩塌,崩塌的山体倾泻而下瞬间摧毁山下及周边的建筑物,北川老县城的 5个街区的大部分建筑物被厚厚的土体掩埋,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样的结果不是靠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措施所能避免的。所以避开此类危险地段,才能避免因选址不当所造成的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在建筑平面布置方面,应尽可能的采用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不能使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有关资料表明,对于一些楼板布局不够规范时,要采取相应的楼板计算模型;对于平面不规则、立体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必须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结构的规则性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建筑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侧力结构不能变形,要尽可能的均匀;第二是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布置要注重同一侧的强度要均匀;第三是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布置要与周围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刚度,必须保障良好的抗扭刚度。总之,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对于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要。

建筑物平面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规则与否、是否对称和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也是影响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酒店、公寓、商场、住宅、体育馆等不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其平面布置也千变万化,其柱距、开间、进深、隔墙的布置、楼梯的位置、电梯井的布置等也有很大差别,如果柱子、墙体等布置不对称、不规则,使得平面刚度急剧变化,遭遇地震后,将发生严重的扭转破坏。因此,建筑设计时,应使柱子和抗震墙(剪力墙)等抗侧力构件均匀、对称布置,刚度较大的楼梯间、电梯井应尽可能居中布置,不要布置在建筑物的转角处。要尽可能作到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协调,避免突变,防止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效应。

4、建筑物竖向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建筑物的竖向布置设计也将对其抗震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场、写字楼等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要求底层或下面几层大开间、大空间,这就形成了建筑物下面几层柱子和抗震墙(剪力墙)较少,层间质量和抗侧刚度沿建筑物高度分布不均匀,在抗侧刚度较差的楼层形成了对抗震极为不利的薄弱层,在地震作用下,引起较为严重的破坏。汶川地震中,有许多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柱子直接破坏,建筑物由原来的 4 层直接变为 3层。主要原因就是,沿着建筑物高度方向,质量和抗侧刚度发生突变,底层柱子较少,抗侧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底层柱子直接坏掉。所以,建筑物的竖向布置设计时,应尽可能使其沿竖向的抗侧刚度分布比较均匀,抗震墙(剪力墙)并使其能沿竖向贯通到建筑底部,不宜中断或不到底,尽量避免某一楼层抗侧刚度过小,以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因薄弱层的存在引起建筑物的倒塌。

四、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建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在不断的实例验证中逐渐分析,日益总结归纳出来的。在目前的房屋建设当中,抗震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引起十分重视。为了设计出高抗震性的建筑物,在我看来需要注意以三点:第一,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是不可缺少的,于此同时还有保证各个主要受力物体处在同一平面,在地震来临时要能禁得住压力。在墙段没有发挥作用之前,需要依照“强墙弱梁”的标准实施加强建筑物的承受力,防止地震强大的破坏力。第二,要按照不同的抗震等级,对梁、柱以及墙的节点使用相对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达到相关标准。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不受破坏,要科学合理的添加合适的化学试剂,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还有注意构造配筋的要求,尤其是要加强节点的构造措施。第三,必须设置多层抗震防线,一个良好的抗震体系对于地震的压力是十分重要的。抗震体系就如果人类身体的三道防线,不同等级的地震采取不同的防线。第一层不行,还有多层防线保护。这样的保护体系对于防震将是十分有效的。

五、结语

通过多年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先进的、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并日趋成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总之,要确保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能高效完成,应在遵循相关建筑抗震规范要求的原则上,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确保建筑物具有稳定的、可靠的抗震性能,达到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技术人员抗震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也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l]倪广林.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田.山西建筑,2010.

第3篇

1.1一般资料

患者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治疗的300例门急诊输液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150例,其中男性患者196例,女性患者104例,年龄15~91岁,平均年龄(43.4±2.7)岁。患者输液时间3~15d,平均为(4.6±1.2)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文化程度、职业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门急诊输液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接诊摆药、医嘱核对、输液、健康宣教及安全巡视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改善良好的输液环境

患者输液时间较长,对环境要求较高,保持输液厅空气流通、新鲜,及时清理垃圾等物品。提供日常必须品,如:水、水杯、报刊杂志等。每天更新水笔板报,提供常规用及疾病相关知识。

1.2.2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加强理论培训,并考核,提高业务知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增加巡视密度,及时发现输液不良反应及输液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改善服务态度,微笑服务,定位每个星期一为"微笑服务日",增加患者之间清切感。

1.2.3加强沟通与交流

患者在输液期间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规定每天责任护士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病史。并详细对患者进行讲解疾病预防及治疗相关知识,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及健康指导。输液完毕后,要柔和的拔针,保持和蔼的态度。并嘱患者休息20分钟后方可离开,在休息时间里,再次与患者沟通,确定患者无任何不适。进行健康随访登记和满意度调查,对不满意处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整改。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配对X2检验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输液,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疾病知晓率及用药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以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输液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提高。因为输液的时间多较集中,环境嘈杂,若工作无序,就会显得忙乱,工作效率低,延长患者等待时间。还因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易造成输液故障及不良反应等不良后果,大大降低医疗质量,甚至导致医患矛盾。传统的常规输液护理,往往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容易造成护患矛盾。通过我科进行在输液患者中进行优质护理,将患者的输液治疗不仅仅局限在打针、吊水这么简单程序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全程服务,包括疾病预防、用药安全等健康指导。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传统常规输液护理相比,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及用药知识的认知,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97.3%),对照组满意度(9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门急诊输液优质服务的开展,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执行医嘱等简单性的工作,要学会与患者沟通,认真的听,耐心地讲,解决患者最需要了解的疾病与用药知识,使患者有信任感、安全感,真正实现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是患者健康所需。同时,输液厅是医院的窗口科室,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维护了医院的形象。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开展,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桥梁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断提高,桥梁抗震由原来的单一设防水准一阶段设计逐渐发展为双水准或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以及基于性能的多水准设防、多性能目标准则的抗震设计。这就要求工程师深入理解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1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标准是抗震设计的依据,桥梁抗震设计应首先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桥梁抗震设防标准是根据地震动背景,为保证桥梁结构在寿命期内的地震损失不超过规定的水平,规定桥梁结构必须具备的抗震能力[1]。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3]对抗震设防标准只作了笼统的定性描述,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对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作系统的阐述。

(1)对于地震动背景的考虑,定义3种桥梁抗震设防水准,设防水准Ⅰ:重现期约为50~100年或25年的地震作用,超越概率约为50年63%~39%或86.4%,即“小震”;设防水准Ⅱ:重现期约为475年的地震作用,超越概率约为50年10%,即“中震”;设防水准Ⅲ:重现期约为2000年的地震作用,超越概率约为50年3%~2%,即“大震”。(2)对于地震损失的考虑,定义3种桥梁抗震性能目标,性能目标Ⅰ: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复可以继续使用,结构完全保持在弹性工作状态,即“不坏”;性能目标Ⅱ:可发生局部轻微损伤,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可以继续使用,结构整体保持在弹性工作状态,即“可修”;性能目标Ⅲ: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的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即“不倒”。(3)为实现桥梁抗震设防目标,对截面进行纤维单元划分(见图1)并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墩柱截面的弯矩―曲率曲线(见图2),定义相应于各性能目标的验算准则。验算准则Ⅰ:M

图1截面纤维单元划分图

图2弯矩-曲率曲线

通过对梁抗震设防水准、抗震性能目标和验算准则的系统分析,归纳出方便工程设计的各设防类别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

2隔震周期

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均要求,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基本周期应为非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基本周期的2倍以上。实际工程设计时,必须明确这2种周期的定义,才能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2.1规范研究

日本规范[4]对“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基本周期应为非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基本周期的2倍以上”解释为:采用减隔震支座的桥的固有周期比不采用减震支座桥固有周期的2倍短,变形就有可能不集中于减隔震支座而集中于下部结构,减震支座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其中不采用减隔震支座桥的固有周期是把所有支座都看作固定支座时桥的固有周期。采用减隔震目的是使得减隔震装置充分发挥其隔震耗能的作用,降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而要实现这个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延长结构周期以避开场地地震能量集中的频谱区段,另一方面就是使桥墩的刚度尽可能远大于隔震装置的等效刚度,这样就使得变形主要集中于减隔震装置。采用了减隔震装置的桥梁即为减隔震桥梁,设置“板式橡胶支座”的桥梁属于隔震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能提供柔性,设置“铅芯橡胶支座”的桥梁也属于隔震桥梁。

2.2工程案例

某规则桥梁为5×25m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桥面宽度为12m,桥面铺装为10cm厚沥青混凝土+8cm厚C50混凝土,采用墩高10m的1.4m×1.4m双柱矩形墩,主梁采用C50混凝土,墩柱、盖梁采用C40混凝土,墩柱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桥梁有限元模型见图3。比较“固定铰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3种支座方案的结构自振特性,基本周期对照见表2。通过对比,3种支座方案结构基本振型均为纵飘,方案1(非隔震方案)基本周期为0.8158s,方案2和方案3(隔震方案)基本周期分别为1.3295s和1.6675s,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较明显,尤其是采用弹性刚度较小的铅芯支座方案的基本周期达到非隔震的2倍以上。

图3桥梁整体有限元模型

2.3设计建议

隔震是相对非隔震而言的,非隔震桥梁指桥梁所有桥墩与梁体采用铰接(桥墩处墩梁无相对线位移),隔震桥梁指桥墩部分或者全部采用隔震支座,如板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等(桥墩处墩梁产生相对线位移)。非隔震桥梁的基本周期反映桥梁总质量和桥墩本身的刚度,隔震桥梁的基本周期反映桥梁总质量和支座与桥墩的串联刚度。隔震支座作为结构一部分,其刚度影响桥梁的整体刚度,而且隔震支座的刚度较小,所以隔震桥梁的基本周期比非隔震桥梁的基本周期大。抗震设计时,希望尽量延长周期,当然不是越长越好,达到一个合适的刚度是设计的目标。研究发现当加入隔震支座后桥梁周期延长到原来非隔震周期的2倍或2.5倍时,支座刚度是合适的,日本规范认为这样的隔震支座设计达到了较好的隔震率。我国城市桥梁抗震规范,认为这种隔震方案可以近似采用单自由度简化计算,而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相关条文没有明确解释。

3墩柱斜截面抗剪强度

在地震过程中,当桥墩出现了塑性铰,进入了弯曲延性工作状态后,塑性铰区域内弯剪裂缝宽度增加,使得骨料咬合所能传递的剪力降低。因而在设计公式中对于塑性区域应当包含弯曲延性对剪切强度的折减。墩柱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机理一般都采用拱-桁架理论,其计算公式组成大致分为如下2种:(1)考虑混凝土提供的抗剪能力Vc和箍筋提供的抗剪能力Vs,Vn=Vc+Vs,目前各国规范(如美国加州规范[5])基本都采用此种形式;(2)考虑混凝土提供的抗剪能力Vc、箍筋提供的抗剪能力Vs及轴向力提供的抗剪能力Va,Vn=Vc+Vs+Va。我国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只给出了墩柱塑性铰区域沿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斜截面抗剪强度,采用了Vn=Vc+Vs的形式,具体公式为:

(1)式(1)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该公式主要是针对实心矩形和实心圆形截面,薄壁空心截面的约束混凝土的面积相对较少,空心薄壁截面和实心截面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抗力机制是不同的,空心截面剪力流的传递类似于薄管截面,依赖于翼缘宽厚比;(2)该公式主要针对墩柱塑性铰区域内抗剪验算,未进入塑性的墩柱直接采用上述抗剪计算公式不妥。目前,国外对于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有比较多的研究成果,Myoungsu等人对7个1/4比尺矩形空心薄壁柱进行了试验研究,推导出矩形空心薄壁截面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如果墩柱未屈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里的公式过于保守,可以参考美国加州规范[5]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4结语

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为双水准两阶段设计,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设防标准、隔震周期及墩柱抗剪强度阐述比较笼统。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先进抗震设计规范,并进行工程实例验算,探讨了桥梁抗震设防标准,就目前国内关于墩柱抗剪强度计算的问题,改进了验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叶爱君.桥梁抗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

第5篇

1.1动物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医动字0001348,001349),雌雄兼用,均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1.2药物炎痛舒搽剂(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提供,批号060710);酞丁安搽剂(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603);二甲苯(北京52952化工厂,批号20010828);伊文思蓝(德国,批号20291)。

1.3仪器722分光光度计(上海科学仪器厂);RB-200智能热板仪;YT-100电子压痛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2方法

2.1抗炎作用

2.1.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5~30g,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0.5%CMC),赋形剂组(30%乙醇),阳性对照组(酞丁安搽剂),炎痛舒低剂量组18.7%,中剂量组37.4%,高剂量组56.1%,每组10只。均按0.1ml/耳×3次,涂搽。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分别给小鼠左耳廓涂搽相应受试物,于末次给药后30min,用移液器将二甲苯滴到各组小鼠的左耳廓内外两面,涂抹致炎(20μl/只),致炎后1h拉脱颈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廓,用直径8mm的打孔器分别在两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用分析天平称重,计算各组动物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1,2]。

肿胀度(%)=左耳重-右耳重右耳重×100%

抑制率(%)=对照组肿胀率-给药组肿胀率对照组肿胀率×100%

2.1.2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g,随机分为6组(同“2.1.1”项)。实验前先测量大鼠右后足容积作为致炎前的数值。于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别给各动物的右后足跖涂搽相应受试物。1h后于各鼠该处足跖皮下注射10%蛋清溶液0.1ml致炎,并分别于致炎后5,30min,1,2,4,6h测右后足容积,计算大鼠足肿胀度和炎症抑制率[3]。

2.1.3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g,随机分为6组(同“2.1.1”项),每组10只。各小鼠背部剪毛,面积2cm×2cm,次日实验前1h和30min按组别涂搽相应受试物约0.8ml/4cm2×2次。末次用药后0.5h,在各小鼠背部脱毛处皮内注射1μg/ml的组胺0.1ml/10g,同时立即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生理盐水0.1ml/10g,20min后拉脱颈椎处死动物,剪下蓝染皮肤,测定面积后剪碎浸入6ml生理盐水丙酮溶液内24h,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590nm处比色,以吸光度OD值判断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4]。

2.2镇痛作用

2.2.1热板实验取体重(20±2)g的雌性小鼠若干,实验前将小鼠逐只置于(55±0.2)℃热板仪上,测定记录小鼠的痛阈值(以出现舔后足反应为观察指标),挑选痛阈值在5~30s内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同前),每组10只。而后逐只置于热板仪上测试给药前的痛阈值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药前痛阈值。

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别涂搽相应受试药,于末次给药后的即刻30,60,90,120,150min测定记录小鼠的痛阈值。

2.2.2压尾实验采用雄性小鼠尾根压痛法,在离尾根1cm处作为压痛点,用YT-100电子压痛仪测定痛阈值(g),以小鼠尾部受压疼痛嘶叫为准,筛选合格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同热板实验),测定痛阈两次,以均值作为药前痛阈值(g)[5,6]。

实验前2,1h和30min按组别给小鼠局部涂搽相应受试药(同热板实验),于末次给药后30,60min将小鼠尾根部置于压痛仪上,开动仪器,逐渐加压,当小鼠剧烈挣扎或嘶叫时,停止加压,读取压力值作为痛阈值(g)。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见表1~5。表1炎痛舒搽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表2炎痛舒搽剂对大鼠蛋清足跖肿胀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炎痛舒搽剂中、高剂量组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有效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急性炎症。

中、高剂量药物组给药后足跖在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其作用时间,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作用持续在5min~1h,其后作用逐渐减弱消失。

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炎痛舒搽剂能明显抑制组胺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的渗出,且较对照组作用显著。表3炎痛舒搽剂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表4炎痛舒搽剂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低剂量药物组仅在用药后即刻至30min内有镇痛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中剂量药物组在用药后即刻至90min内均有镇痛作用,其后作用减弱消失,作用高峰在30min左右(在即刻30,60,90min与模型组相比分别P<0.01,0.01,0.05,0.05);高剂量药物组在用药后即刻至120min内均有镇痛作用,其后作用减弱消失,作用高峰可持续90min左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除120minP<0.05外,余均P<0.01;各剂量组之间呈量效关系。表5炎痛舒搽剂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压尾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n=10

通过压尾试验,观察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阳性药物组和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min压痛测定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或P<0.01)。

4讨论

本实验通过多种方法观察炎痛舒搽剂对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抗炎及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蛋清作为致炎因子,观察了炎痛舒搽剂对炎症早期实验性渗出、肿胀的影响。组胺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主要在于H1受体的作用;而蛋清所致主要以组胺和5-HT为炎性介质。从本次实验结果看,中、高剂量的炎痛舒搽剂可有效缓解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还可降低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说明其对炎症反应早期的急性渗出性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有效对抗急性炎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该药通络止痛,益气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介质释放有关[7]。

此外,从各浓度水平的抗炎镇痛效果看,高、中剂量药物对急性炎症模型的作用较低剂量显著,随浓度增高作用增强;热板实验、压尾实验证明该药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二者作用强度均存在量效关系。因此,此研究为该药外用缓解瘀血肿胀疼痛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关于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高宗强,郭荣.抗风湿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3):19.

[2]潘竞锵,刘慧纯,韩超.银翘散浓缩袋泡剂抗炎解热镇痛抗菌和抗病毒作用[J].广东药学,2003,13(1):43.

[3]张玲,赵建平,刘光珍.除脓清窦颗粒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05,21(1):49.

[4]寇俊萍,马仁强,朱丹妮,等.黄花倒水莲水提液的活血、抗炎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3,26(4):268.

[5]张桑,赵国阳,董清平.发热止痛贴活血、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9.

[6]谭晓兰,罗勇,朱健平.舒络油的抗炎镇痛实验[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4):292.

[7]孙芳云,张敏,曾南阳,等.香莲祛痛霜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与临床,2004,20(2):46.

第6篇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 言

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延性而降低轴压比则会导致柱截面增大,且轴压比越小截面越大;而截面增大导致剪跨比减小,又降低了构件的延性。因此,在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满足规程[1]对轴压比限值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比较大,在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另外,诸如图书馆的书库、层高较低的储藏室、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等由于使用荷载大,层高较低,在设计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柱。众所周知,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1 短柱的正确判定

规程[1]和规范[2]都规定,柱净高H与截面高度h之比H/h≤4为短柱,工程界许多工程技术人员也都据此来判定短柱,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确定是不是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λ,只有剪跨比λ=M/Vh≤2的柱才是短柱,而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H/h≤4的柱其剪跨比λ不一定小于2,亦即不一定是短柱。按H/h≤4来判定的主要依据是:①λ=M/Vh≤2;②考虑到框架柱反弯点大都靠近柱中点,取M=0.5VH,则λ=M/Vh=0.5VH/Vh=0.5H/h≤2,由此即得H/h≤4。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特别是底部几层,由于受柱底嵌固的影响且梁对柱的约束弯矩较小,反弯点的高度会比柱高的一半高得多,甚至不出现反弯点,此时不宜按H/h≤4来判定短柱,而应按短柱的力学定义--剪跨比λ=M/Vh≤2来判定才是正确的。

框架柱的反弯点不在柱中点时,柱子上、下端截面的弯矩值大小就不一样,即Mt≠Mb。因此,框架柱上、下端截面的剪跨比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即λt=Mt/Vh≠λb=Mb/Vh。此时,应采用哪一个截面的剪跨比来判断框架柱是不是属于短柱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框架柱上、下端截面中剪跨比的较大值,即取λ=max(λt,λb)。其理由如下:框架柱的受力情况有如一根受有定值轴压力的连续梁,柱高Hn相当于连续梁的剪跨a,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对于剪跨a不变的连续梁,当截面上、下配置的纵筋相同时,剪切破坏总是发生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对于框架柱,临界斜裂缝也总是发生在弯矩较大的区段。

事实上,在柱高Hn或连续梁剪跨a的范围内,最大剪跨比是出现在弯矩较大区段上的。钢筋砼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是随剪跨比λ增大而降低的。所以,同样条件下,弯矩较大区段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比弯矩较小区段的小,在荷载作用下,如果发生剪切破坏,就只能是在弯矩较大区段上。用来判断框架柱是否属于短柱的剪跨比λ当然应是可能发生剪切破坏截面的剪跨比λ。

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几层,框架柱的反弯点都偏上,即Mb>Mt。此时,可按式(1)或式(2)判定短柱:

或Hn/h≤2/yn(2)

式中,yn- -n层柱的反弯点高度比,根据几何关系,可得:yn=1/(1+Ψ),其中,Ψ=Mt/Mb,0≤Ψ≤1;

Hn- -n层柱的净高。

式(2)具有一般性。当反弯点在柱中点时,Ψ=1,yn=0.5,式(2)即成为Hn/h≤4;当反弯点在柱上端截面时,Ψ=0,yn=1,式(2)即成为Hn/h≤2;如果框架柱上不出现反弯点,就应采用最大弯矩作用截面的剪跨比λ=M/Vh≤2来判断短柱。

当需要初步判断框架柱是否属于短柱时,可先按D值法确定柱子的反弯点高度比yn,然后按式(2)判断短柱。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根据电算结果作进一步判断。

2 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措施

当按剪跨比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定为短柱后,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2.1 使用复合螺旋箍筋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抗剪能力是应该满足剪压比限值和“强剪弱弯”要求的,柱端的抗弯承载力也是应该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对于短柱,只要符合“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使其不发生剪切型破坏的。因此,使用复合螺旋箍筋[4]来提高柱子的抗剪承载力,改善对砼的约束作用,能够达到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目的。

2.2 采用分体柱

由于短柱的抗弯承载力比抗剪承载力要大得多,在地震作用下往往是因剪坏而失效,其抗弯强度不能完全发挥。因此,可人为地削弱短柱的抗弯强度,使抗弯强度相应于或略低于抗剪强度,这样,在地震作用下,柱子将首先达到抗弯强度,从而呈现出延性的破坏状态。

人为削弱抗弯强度的方法,可以在柱中沿竖向设缝将短柱分为2或4个柱肢组成的分体柱,分体柱的各柱肢分开配筋。在组成分体柱的柱肢之间可以设置一些连接键,以增强它的初期刚度和后期耗能能力。一般,连接键有通缝、预制分隔板、预应力摩擦阻尼器、素砼连接键等形式。

对分体柱工作性态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3~4]:采用分体柱的方法虽然使柱子的抗剪承载力基本不变,抗弯承载力稍有降低,但是使柱子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其破坏形态由剪切型转化为弯曲型,从而实现了短柱变“长柱”的设想,有效地改善了短柱尤其是剪跨比λ≤1.5的超短柱的抗震性能。分体柱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5]。2.3 采用钢骨砼柱

钢骨砼柱由钢骨和外包砼组成。钢骨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或直接扎制而成的工字形、口字形、十字形截面。

与钢结构相比,钢骨砼柱的外包砼可以防止钢构件的局部屈曲,提高柱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构件出平面扭转屈曲性能,使钢材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采用钢骨砼结构,一般可比钢结构节约钢材达50%以上[6]。此外,外包砼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与钢筋砼结构相比,由于配置了钢骨,使柱子的承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小柱截面尺寸;钢骨翼缘与箍筋对砼有很好的约束作用,砼的延性得到提高,加上钢骨本身良好的塑性,使柱子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由于钢骨砼柱充分发挥了钢与砼两种材料的特点,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延性好以及优越的技术经济指标等特点,如果在高层或超高层钢筋砼结构下部的若干层采用钢骨砼柱,可以大大减小柱的截面尺寸,显著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2.4 采用钢管砼柱

钢管砼是由砼填入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是套箍砼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钢管内的砼受到钢管的侧向约束,使得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砼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压应变得到很大的提高,砼特别是高强砼的延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钢管既是纵筋,又是横向箍筋,其管径与管壁厚度的比值至少都在90以下,这相当于配筋率至少都在4.6%以上,这远远超过抗震规范[2]对钢筋砼柱所要求的最小配筋率限值。由于钢管砼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特佳,即使在高轴压比条件下,仍可形成在受压区发展塑性变形的“压铰”,不存在受压区先破坏的问题,也不存在像钢柱那样的受压翼缘屈曲失稳的问题。因此,从保证控制截面的转动能力而言,无需限定轴压比限值[8]。规程[9]规定,钢管砼单肢柱的承载力可按式(3)计算:

N≤φ1φeN0(3)

式中,;

θ=faAa/fcAc称为套箍指标,0.3≤θ≤3;

φ1,φe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见规程[9]。

由式(3)可以看出,当选用了高强砼和合适的套箍指标θ后,柱子的承载力可大幅度提高,通常柱截面可比普通钢筋砼柱减小一半以上,消除了短柱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 小 结

第7篇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0引言

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具有突发性特点,至今可预报性仍然很低。强烈地震常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特别是近年来地震活动频繁,一些特大地震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迫使工程人员不得不去深入研究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抗震加固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已进行抗震设防但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结构补强和提高其抗震力的措施。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随着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人们观念的发展而发展,但有些构件加固方法(如加大截面法)将使结构和构件的刚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结构动力特性、构件内力的变化以及刚度软弱层和强度薄弱层的出现,而这些变化对结构承载力及弹塑性变形能力带来的不利或有利影响,是目前的加固方法所没有考虑的。因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进行论述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钢筋混凝土抗震常规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抗震常规加固方法包括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受弯构件外部粘贴加固法以及其他加固方法等,每种加固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应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选择。

1.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采用增大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但由于截面尺寸加大,有时受使用上限制。

1.2 外包型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干式和湿式两种形式),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高于60℃;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1.3预应力加固法

即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一般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3种)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占空间小的混凝土承重结构。此法不宜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也不适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混凝土结构。

2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

2.1增设支点法

该方法是以减少结构的计算跨度和变形,提高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按支承结构的受力性质又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2种。毕业论文,加固方法。刚性支点法是通过支承构件的轴心受压将荷载直接传给基础或其它承重结构的一种加固方法。增设支点法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加固。

2.2托梁拔柱法

该法是在不拆或少拆上部结构的情况下拆除、更换、接长柱子的一种加固方法。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有支撑托梁拔柱、无支撑托梁拔柱及双托梁反牛腿托梁柱等方案。适用于要求房屋使用功能改变、增大空间的老厂改造等结构加固。其中双托梁反牛腿托梁拔柱,则适用于保留上柱的型钢加固。

2.3 受弯构件外部粘贴钢板、碳纤维或其它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加固法

此法是用建筑结构胶将钢板等材料粘贴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表面,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性能,所占空间小、加固施工周期短、消耗材料少,其加固部位、范围与强度可视设计构造需要而定,是近几年来新发展的加固技术。本加固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构件,且环境温度不应超过60℃, 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使用环境中。

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新技术

3.1 结构基础隔震技术

基础隔震技术是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减少结构地震反应的一种抗震技术。目前研究开发的基础隔震技术主要有:叠层橡胶垫隔震、摩擦滑移隔震、滚珠及滚轴隔震、支撑式摆动隔震和混合隔震等。其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已被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纵观隔震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近年来隔震技术有以下特点:

(1)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隔震技术不仅在新建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而且在现有建筑的加同工程中得到应用。

(2)隔震建筑的结构形式日趋多样化,已从早期主要应用于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到钢结构、组合结构、木结构。

(3)可供选择的隔震装置越来越多,新的隔震方法不断提出,并且采用混合隔震技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3.2消能隔震技术

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是靠结构的延性来耗散地震能量。但问题在于结构受到1次强烈地震时,结构构件在利用自身的延性耗散地震能量的同时,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结构上附加各种阻尼器,通过阻尼器大量耗散地震输入到上部结构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免遭破坏的目的。常用的阻尼器有金属屈服阻尼器(Metallic Yielding Damper)、摩擦阻尼器(Friction Damper)、黏弹性阻尼器(ViscoelasticDamper)、粘滞液体阻尼器(Viscous Fluid Damper)等。消能减震技术近年来被大量应用在已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上,与传统的加固技术相比主要优势有:

(1)施工现场无湿作业,基本不影响原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

(2)能在保持原建筑外貌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

(3)消能效果明显,结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满足各种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要求;

(4)可以有效地节约经费和缩短工期。

3.3 高性能钢丝网复合砂浆薄层(HPFL)加固技术

高性能钢筋网复合砂浆薄层(HPFL)加固混凝土结构,是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表面处理后,铺设钢筋网,再粉抹或喷射上高性能复合砂浆,使加固层与原构件共同工作,达到提高构件工作性能的目的。

采用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加固混凝土构件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刚度、抗裂性和延性。毕业论文,加固方法。毕业论文,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与碳纤维加固法相比具有施工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在结构工程加固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毕业论文,加固方法。毕业论文,加固方法。

随着抗震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抗震加固方法已从传统的方法不断趋向多样化。毕业论文,加固方法。目前新发展起来的减震控制技术在工程应用上有明显优势,为建筑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它克服了传统结构“硬碰硬”式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概念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科,魏延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述评[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 25 (4):126—129.

[2]郭健.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方法的研究及工程应用[D]. 长沙:湖南大学2005.

[3]卫龙武,吕志涛.建筑物评估加固与改造[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赵彤,谢剑.碳纤维布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5]吴英健.建筑物抗震加固[M]. 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1.

[6]薛彦涛,范苏榕.传统抗震加固技术与抗震加固新技术的介绍[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6, 38(8):19—22.

[7]尚守平,熊伟.无机组合材料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简介[J]. 施工技术, 2008, 3 7(4):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