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0:35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生态经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4]。
1.2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5]。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关键词:开发规划理论;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
旅游在不少地区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但是由于缺少开发规划,不少生态旅游项目存在雷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开发规划理论,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开发规划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一)景区旅游吸引力理论与吸引力规划
生态农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随着生态农业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以其为中心所构建的完善的商业体系,生态旅游的概念,也正式被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通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不可获取支持的组成部分。但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复杂性相对较高,民众对于农业的兴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多不会采取主动选择的方式。故而,应当有效提升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的开发,以增强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具体方式为:第一,区域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虽然设计到自然景观,但是生态农业领域的景观,主要是以生态为基础,辅以大量人造景观环境。因此,景观的设计能否符合消费者心理,对于其吸引力的构建而言十分重要;第二,着重休憩点的建设。休憩的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景观的品质的。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景观,多存在地域广大的特殊,并且地处郊区,因此休憩地的构建更为重要;第三,开发休闲产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体会,但由于与城市相差过大,较为容易导致审美疲劳。所以,在此基础上开发生态农业,必须要有效转化休闲产业,从而实现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力规划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近现代旅游发展中,较常提及的一种形式。任何旅游地,都涉及到生命周期问题。换言之,难以出现一个旅游地,可以长期、持续的用一种素材和方式经营。所以,就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而言,必须有效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探讨不同产品与时代的契合性,从而寻求适合的发展方式。对于一些必然被时代所淘汰的产品,应当寻求方式进行转变,或快速将其抽离出市场,避免对剩余产品“生命力”造成影响。
(三)旅游地生态环境理论与承载力规划结合
生态环境,构建旅游“生命链条”,从而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氛围。而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承载力的规划。生态农业旅游目前是国内的热点项目,如此意味着大量游客会选择此类项目。而当区域承载力存在不足时,多会导致旅游地生命的快速下降。故此,应对环境、游路、设施、生态容量等因素,进行承载力的客观规划,有效结合市场环境,选择最为适合的承载力设置。
二、开发规划视野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问题
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自律性不够以及监管不力两大问题。以下具体来看。第一,自律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上级监管和宏观调整,旅游区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发展方式。同时结合客观需求,有效提供游客真实、有价值的旅游产品。只有如此,区域旅游市场才能逐渐开拓。另外,自律性补助还体现在区域管理服务上。景区没有根据市场的客观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方式。甚至可以认为,一些的景区的服务形同虚设,不仅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多会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开罪消费者,导致景区的社会评价每况愈下。第二,政府监督管理不力。政府作为旅游领域的集中管理单位,并未良好的履行职责。其主要问题在于:首先,相关部门过多。涉及到生态农业旅游的部门,除旅游局外,还包括农业、园林、国土资源等环境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过多部门的监管,可能会造成政策性冲突;其次,政府监督意识不够,并未以有效的监督,导致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一片狼藉”;最后,政府协调力不足,区域优势资源划分出现问题。特别是存在政绩压力的情况下,导致“有好事一窝蜂的哄上,有责任不见人影”。这样的政府管理模式,显然不会对区域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任何的正面影响。
(二)农业旅游的产品开发问题
在产品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分别为同质化与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以下具体来看:第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大量同类旅游产品涌现在市场上,特别是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较为“火热”的环境里,产品同质化状况比比皆是。产品相似会加速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进而加速旅游产品的“生命衰竭”。另外,同类产品也存在着错误的社会发展导向,大量抄袭而来的生态农业景区,导致此类产品的发展受到严重局限。随着越来越多的仿制景区出现,去结合市场全新研制的景区,讲越来越少。经营者收益的局限,结合新型产品的紧缩,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将出现岌岌可危的境地。第二,市场契合性严重不足。从同质化的问题可发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着大量抄袭和仿制状况。以市场为根本,透过市场化发展协调产品研发机制,是无论任何商业模式,都必须采取的途径。但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目前存在着抄袭等问题,意味着创新力的严重不足。即使区域对此类产品进行深刻探讨,在缺乏消费者支持的情况下,也很构建出相对适合的旅游产品。一般认为,产品的研发需要消费者的支持,只有消费者才懂得自己的需求。而目前的状况,显然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背离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则。
(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运营问题
同样从两个方面来看,缺乏意识与导向性不足。第一,缺乏生态意识。生态环保是社会的主流发展理念,而生态农业旅游,也正是依据生态模式而形成竞争力。不过,从现状来看,此类旅游并未充分关注该需求。所以,也难以将需求转化为经济收入。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旅游者在生态农业旅游中所认识的生态,大多来自于自身的分析。第二,导向性不足。社会存在生态旅游需求,景区变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相关产品。不过在事实层面,大部分景区仅有宣传的噱头,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设计。虽然不可否认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天然契合性。但是,对于消费者的直观性仍旧不够。
三、基于开发规划理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策
(一)完善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规划策略
第一,政府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发展规划。以政府为核心,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适合的发展模式。例如,引入区域生态农业对比等。政府在其中,也要明确市场契合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与同类型产品形成对比。像白云山附近,可以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突出在农家乐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文化。第二,提升区域自律性。寻求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自律性,必须要依托完善的制度,以及政府正确的监督。同时,加大区域旅游管理单位的教育深度,让其能够良好实现自律。因此,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引导行业成立协会进行监督十分必要。
(二)创新基于生态农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第一,开发复合功能。生态农业旅行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复合功能。在此技术长,也可以建设多类型的功能复合。比如,结合旅游需求实现农业生态文化的构建等。而考虑到可实现的复合种类过多,本文变不在此一一赘述。第二,提升低碳项目区域旅游发展优势。在当前民众的认识中,低碳项目较比于环保项目更加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低碳生态产品层面上。对此,要增强经营者意识,合理提升其发展视野,良好通过低碳项目,促进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例如,采取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
(三)优化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经营策略
第一,实现品牌发展策略。品牌是让消费者深刻记忆景区的关键因素,形成品牌经营策略,有效构成商业发展优势。同时,景区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寻求适合的发展途径,实现差异化产品经营,进而得以在品牌的带动下,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事实上,由此也可以发现,民众对于旅游产品的精神认知,要高过于对于产品本身的感受,景区如何讲自身产品赋予深刻的精神内涵,并由此打动消费者,是当前所应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二,实现集中生态经营策略。生态属于市场同质产品,但是,将生态环保做到“极致”,超过其他景区,自然也能够奠定较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景区应当考虑合理利用生态环保,在自身的生命周期上做出基本考量,并以市场契合性为最终核心,有效实现多层面、多元化的市场生态环保经营方式。
四、结语
生态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开发规划理论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不仅是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科学的开发和规划,才能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02).
[2]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1).
1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呈现出倒“V”字形的变化趋势。1995—2003年,该子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由极度失调状态逐步发展为中度失调、弱度失调,直到2003年发生质的飞跃变为弱度协调;但2004—2009年,该子系统协调度由前一阶段的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变为持续降低的态势,其协调等级也由弱度协调经低度失调下滑到中度失调再到极度失调状态。1995—2003年系统协调度上升主要是由于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大幅度提高;2003—2009年间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虽然保持了上升的态势,但播种面积、化肥用量、灌溉比例及农药用量的功效系数都大幅度下降,导致整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急剧降低。从生态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系统存在如下生态问题:一是耕地资源日益紧缺,人均耕地面积自1995年以来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1.11%。二是农田化肥投入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农田面源性污染压力。虽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化肥用量离全国平均水平的上限426kg/hm2还有一定距离,但由于本区长期采用落后的施用方式导致化肥使用效率不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鉴于此,建议本区域内化肥的使用应该着眼于在现有施用量基础上改进施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基础相对薄弱,农田有效灌溉比例下降。1995—2009年间,灌溉比例功效系数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体现出本区域农田灌溉比例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数据表明,自治区农田灌溉比例由1995年的79.4%下降到2009年的66.27%,年均下降率为1.3%,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系统面临资源逐渐短缺和生态安全性日益降低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随之降低。
2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由1995年的-1.2099增加到2009年的0.8114,表现为阶梯式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协调等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协调等级由1级跃升至9级,由极度失调变为高度协调状态,反映出在研究时段内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5—1999年经济子系统协调等级为极度失调状态,除乡村劳动力、农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功效系数稍高以外,其余指标的功效系数都小于0.20,其中人均GDP、农机动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功效系数甚至都小于0.10,处于较低水平。2000—2003年间,该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非农收入比例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3个指标功效系数的快速增长使得协调等级由前一阶段的极度失调发展为低度失调。2004—2009年,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由0.6025波动上升到0.8114,协调等级也由低度协调波动发展到高度协调。其间,各指标的功效系数除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的功效系数持续降低外,其余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基本是持续升高的,其中乡村劳动力、人均GDP、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机动力及农业产值5个指标的功效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经济子系统具有下述特征:一是农村经济和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95—2009年间,人均GDP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快速持续增长,人均GDP由1995年的2358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95元,其功效系数也由0.0018增加到0.9883,增加了0.9865,年均增长速率高达3647.0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78元增加到2009年的3532元,其功效系数由0.0033增加到0.9869,增加了0.9836,年均增长速率也高达1987.08%。二是农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如表3所示,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0.05%增加到2009年0.17%,即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中农业所占比重由95%逐步下降到83%,其功效系数也由0.0031波动升高至0.6963,以年均14.91倍的速率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期间农牧民的收入渠道有所增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了一定成效,农村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综上所述,研究时段内特别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农牧民收入渠道增加,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结构有一定的改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良好的、和谐的发展态势。
3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由表4可见,1995—2009年15年间,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及协调等级都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度由最初的-0.3980升高到0.4766,协调等级由1级波动发展为5级,协调状态相应地由研究初期的极度失调状态波动变动为2009年的弱度失调状态。1995—2002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2003年是社会系统失调与协调的转折点,协调等级发生了本质转变,由失调状态转为协调状态。2003—2008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虽有小幅度的波动,但协调等级均维持在弱度协调状态,2009年协调等级下降为弱度失调。从社会子系统不同指标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来看,该子系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持续增加。除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外,人均肉类、奶类均表现为持续增加的态势,其中人均肉类和奶类占有量迅猛增加,人均肉类占有量以年均6.00%的增幅从1995年的46.74kg快速增加到2009年的88kg,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也以年均2%的增长幅度从1995年的73.42kg波动增加到2009年的101.47kg;人均水果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功效系数变化不大。上述变化趋势说明自治区政府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有了较大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本区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系统正向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农牧复合协调发展方向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明显。从千人拥有床位数、人均农村耗电量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功效系数来看,1995年以来,农村无论是医疗保障程度还是住房条件都有了长足发展,农村耗电量也逐年上升,说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农村公共产品量逐年上升。
4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协调等级由1995年的极度不协调变为2008年的弱度协调,2009年又降低为弱度失调,其中2003年是系统由不协调转为协调的转折点。从不同的时间段来看,1995—2000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持续升高,主要由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大幅度提高,生态子系统协调度虽也波动增加,但其贡献率小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2001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有所增加,但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协调度均比上年降低,使得整个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比2000年低。2002年后尽管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持续降低,但在其余2个子系统协调度波动上升的影响下,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仍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相应提高。
二、小结
以行政县(市、区)为单元,采用ISOTATA模糊聚类分析法[3]进行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分区。ISOTATA模糊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星状聚类、系统聚类[4~8]等聚类方法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对于n个样本,只要给出初始分类C,通过迭代计算,就能很快得到分类结果,而且能对聚类效果进行检验,主观随意性较小,即:求得的模糊分划系数Fc(R*f)越接近1聚类效果越好,或平均模糊熵Hc(R*f)越接近0聚类效果越理想。该分区方法克服了以往的以地形、地貌等为主导因子,不以行政边界为区界的定性分区方法[9~11]的主观随意性大、指标覆盖面窄、信息量少、可操作性差的弊端。
2分区指标
根据三峡库区26个县、市、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共选取31个分区指标[4~9](表1),指标值来源于三峡库区各县、市、区的《1998统计年鉴》1)、《农业区划》2)、《林业区划》3)、《1998森林资源年报》4)、《土地资源》5)和《1999重庆统计年鉴》[2]。由于主城区的特殊性,将主城7个区的相同指标值取加权平均值,即主城7个区按一个样本参加分类,这样共有20个样本参加分类。
3分区结果将20个样本指标值,采用ISOTATA模糊聚类分析法,输入计算机,进行运算。当C=3、4、5、6时,分划系数Fc(R*f)=0.5253、0.9364、0.7768、0.6021。可见,当C=4时,Fc(R*f)=0.9364为最大,故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分为4个区最为理想。分区命名采用的原则是:分区两端行政县(区)名+主要地貌类型+主要生态经济发展方向。故所分的4个区为:Ⅰ主城区城郊丘陵菜旅花牧加生态经济区;Ⅱ江万丘陵低山粮经果牧加生态经济区;Ⅲ武秭中山低山果林粮牧特生态经济区;Ⅳ兴宜低山中山丘陵林果牧粮生态经济区。
4各区生态经济特征
各区生态经济特征如表2所示。为了全面描述各区生态经济特征,表中增加了幅员面积(km2)、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3项指标。
4.1Ⅰ主城区城郊丘陵菜旅花牧加生态经济区特征
4.1.1该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和北碚区。幅员面积2190km2,占库区幅员面积的3.79%,总人口366.22万人,占库区总人口的18.46%。其中,农业人口119.56万人,占该区总人口的32.65%,占库区农业人口的8.10%。地势属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占本区幅员面积的56.80%;其次为低山,占本区幅员面积的40.40%;河谷平坝很少,仅占本区幅员面积的2.80%。总体而言,农业立体气候不十分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多年平均气温17.9℃,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20h。水稻土、紫色土、黄壤、石灰土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30.00%、40.00%、17.00%、13.00%。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占本区幅员面积的27.80%,园地占4.30%,牧(草)地占1.70%,水域占8.00%。由于本区疏林、幼林占林地比重较大,加之有部分宜林荒山,林地虽占幅员面积的22.56%,但森林覆盖率低,为11.07%。根据国家对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包括经济林为45%)以上的要求[12],认为本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目前11.07%的森林覆盖率与30%的目标还相差19个百分点。由于市区占地面积大,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少,仅有0.025hm2,水土流失面积虽仅占本区幅员面积的18.20%,但土壤侵蚀模数较大,为1254t/km2•a,可见,水土流失较严重。此外,重庆市直辖以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区建设的持续升温,产生的城市水土流失现象不容忽视,并且乱占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结构为,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63.70%,林业占0.88%,牧业占29.81%,渔业占5.61%。在种植业中,以粮经作物和水果为主,花卉种植业所占比重几乎为零。在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4.07%,第二产业增加值占54.4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40.87%。本区在4个区当中,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人口密度1672人/km2,农民人均纯收入2868元,人均GDP11558元。此外,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本区位于城市工业的集中区域和“三废”治理不当,致使有些农田和水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4.1.2本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和花卉种植业、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与鲜活畜禽产品、水产品、奶产品集约化生产业及食品加工业,使传统的粮经果菜结构向菜旅花牧加结构转变,以提高城郊农业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开发成森林生态旅游区。加速发展与城市工业配套的零部件加工业。发展蔬菜和花卉种植业的有效途径是发展设施农业(大棚、温室),设施农业易于进行蔬菜、花卉种类和环境因子的调控,也易于调控时间结构,并且节约耕地。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可以和城郊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在小流域内,因地制宜地建成农作物梯田景观区、果园采摘景观区、鱼塘垂钓景观区、水果或药材加工景观区等。
4.1.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为了使本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不但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陡坡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增大林业用地面积,还要加强疏林、幼林的抚育改造。加强市区和城郊“三废”排放的科学管理和治理,发展清洁生产,防治“三废”对农田和水域的污染[13~16]。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水土资源,防治乱占耕地和城市水土流失现象。
4.2Ⅱ江万丘陵低山粮经果牧加生态经济区特征
4.2.1该区包括江津市、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丰都县、忠县和万州区。幅员面积19385km2,占库区幅员面积的33.51%,总人口846.94万人,占库区总人口的42.70%。其中,农业人口695.36万人,占本区总人口的82.10%,占库区农业人口的47.13%。地势属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其次为低山,第三为中山,第四为河谷平坝,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43.25%、36.37%、16.48%、3.90%。低山和中山合计占52.85%,可见,本区农业立体气候分层比较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1176mm,多年平均气温18.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06h。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36.39%、38.39%、16.25%、0.38%、0.16%。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占本区幅员面积的40.75%,林地占25.18%,园地占2.02%,牧(草)地占1.07%,水域占4.56%。可见,耕地比重偏大,林地比重偏小。森林覆盖率低,仅有16.33%,根据国家对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的要求[12],本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5%以上,目前16.33%的森林覆盖率与35%的目标还相差19个百分点。农业人均耕地面积0.113hm2,本区虽山体不大,坡度较小,但因是三峡库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坡耕地多,并且处于顺坡耕作状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本区幅员面积的56.14%,土壤侵蚀模数达3502t/km2.a。农业结构为典型的粮猪型结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58.19%,林业占1.76%,牧业占36.67%,渔业占3.35%。在种植业中,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值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以二、三、一产业排序为基本特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28.85%,由于工业较发达的涪陵区、万州区、江津市位于本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较高,占GDP39.5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1.63%。本区在4个区当中,人口密度较大,为457人/km2,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为1945元,人均GDP较低,为3994元。另外,经调查,在涪陵区和万州区有些农田和水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三废”污染。
4.2.2本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继续发展大宗产品粮油种植业和水果种植业,但要对品种进行改良或引进优良品种,以提高品质和单产。在涪陵区、万州区城郊的河谷平坝地带发展正季节蔬菜,在高海拔地带发展反季节蔬菜。在涪陵区建立榨菜生产与加工观光种植园,在万州区建立柑橘采摘观光种植园。在涪陵区至万州区的沿长江河谷地带建立香料林(香桂、白千层)种植带。发展生猪集约化养殖业、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业、香料加工业。在低山、中山区,发展山地立体农业、立体林业。本区文物古迹、古刹庙宇等文化型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其历史文化和生物群落资源,发展文化型生态旅游。
4.2.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发展清洁生产,加强涪陵区、万州区、江津市市区和城郊“三废”排放的科学管理和治理,防治“三废”对农田和水域的污染。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增加移民环境容量,减少入库泥沙。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改造疏幼林,增加森林覆盖率,缓坡(<25°)耕地改建成水平梯田,并合理配套排灌水渠、蓄水池、沉沙凼等水利水保工程,保障人均0.067~0.100hm2的基本农田[13~16]。因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在一定的时期内,还有相当多的小流域得不到综合治理,对这些小流域的缓坡耕地须采用等高耕作、等高植物篱等措施,陡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以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4.3Ⅲ武秭中山低山果林粮牧特生态经济区
4.3.1该区包括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巴东县和秭归县。幅员面积30201km2,占库区幅员面积的52.21%,总人口688.69万人,占库区总人口的34.72%。其中,农业人口597.64万人,占该区总人口的86.78%,占库区农业人口的40.49%。地势属于川东盆边山地和鄂西山地,具体来讲,在开县、云阳段,其南面八面山弧的七曜山和平行岭谷至此收缩成密集的背斜、向斜,从而出现岩层角度较大的单斜地形和中山;在奉节至秭归段,山体明显抬升,经河流下切,形成以三叠纪灰岩为主体的高山和峡谷,著名的“三峡”就位于此段。地貌以中山为主,低山次之,丘陵和河谷平坝很少,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44.92%、38.09%、12.03%、4.96%,农业立体气候分层十分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1127mm,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468h。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10.01%、18.50%、19.02%、10.59%、19.96%。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水域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20.08%、43.00%、1.76%、7.82%、2.25%,森林、牧草资源较丰富。在林业用地中,宜林荒山比重较大。森林覆盖率22.93%,根据国家对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的要求[12],本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45%以上,目前22.93%的森林覆盖率与45%的目标还相差22个百分点。农业人均耕地面积0.101hm2,由于山高坡陡,坡耕地多,滑坡发生频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本区幅员面积高达66.57%,土壤侵蚀模数达4474t/km2.a。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57.88%,林业占4.39%,牧业占36.71%,渔业占1.00%。产业结构以一、三、二产业排序为基本特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45.4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23.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0.98%。本区在4个区当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仅有1396元,人均GDP也最低,为2265元,人口密度较小,为214人/km2,但仍高于全国128人/km2的平均水平。
4.3.2本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海拔600m以下发展柑橘等优质水果和坚果产业带,在山区发展优质干果(核桃、银杏、板栗等)产业带。利用垂直高差大、立体气候分层明显的优势,采用生态技术,发展立体农、林业。根据草场资源较丰富的特点,对天然草场进行改造,建成高质量人工草场,发展肉牛和奶牛养殖业、肉羊和半细毛羊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利用立体气候明显的条件,发展茶叶种植与加工业及杜仲、厚朴、黄连、云木香等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业。利用天然观赏型生态景观资源多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如将“大三峡”、“小三峡”开发成水域生态旅游区等。在25°~35°的山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
4.3.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转变粮食自给的观念,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商品率,陡坡须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宜林荒山造林,大力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移民环境容量,以便早日实现森林覆盖率45%以上的目标。本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可建立3~5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13~16]。对未进行坡改梯的缓坡耕地须采用等高耕作、等高植物篱等水土保持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绘制滑坡危险区图,建立滑坡预警系统,加强滑坡的防治。退耕还林还草应避免一味地退种经济林的倾向,应遵循的原则是:在25°~35°之间,既可种植经济林,也可种植生态公益林或用材林;在35°~40°之间,须种植生态公益林;≥40°既可种植生态公益林,也可种植牧草。营造生态公益林要适当搭配针叶树、阔叶树比例,就营造针叶树纯林而言,故然要以马尾松、杉木等乡土树种为主,但也要适当搭配耐虫性强的火炬松、加勒比松、湿地松,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4.4Ⅳ兴宜低山中山丘陵林果牧粮生态经济区
4.4.1该区包括兴山县、宜昌县。幅员面积6064km2,占库区幅员面积的10.48%,总人口81.58万人,占库区总人口的4.11%。其中,农业人口63.36万人,占该区总人口的77.67%,占库区农业人口的4.29%。地势属于大巴山弧和黄陵背斜。地貌以低山为主,中山次之,丘陵较少,河谷平坝最少,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44.22%、29.05%、21.32%、5.42%,农业立体气候分层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1007mm,多年平均气温17.1℃,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90h。水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分别占本区幅员面积的2.87%、9.08%、15.77%、48.11%、24.68%。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占本区幅员面积的12.55%,林地占60.40%,园地占2.02%,牧(草)地占8.38%,水域占1.35%,森林、牧草资源丰富。在林业用地中,宜林荒山和灌木林地比重较大,森林覆盖率39.04%,为库区内的主要林业区域。根据国家对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的要求[12],本区森林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目前39.04%的森林覆盖率与60%的目标还相差21个百分点。由于人口密度最低,为126人/km2,农业人均耕地面积最大,为0.120hm2。水土流失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本区幅员面积的37.01%,土壤侵蚀模数2327t/km2.a。农业结构为,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61.69%,林业占6.40%,牧业占30.57%,渔业占1.24%。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三产业相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53.2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23.8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23.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为2092元,人均GDP也较高,为8439元。
1.1指标选取
由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少数几个指标无法对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进行描述,因此需要通过多个指标构建一个有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但目前尚无关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的统一规定,因此,为了证明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本研究根据盐池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各子系统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独立性较强又能够反映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1.2计算方法
1.2.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首先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由于各指标间数量单位不同而引起的差异。正指标公式为:yij=(xij-xijmin)/(xijmax-xijmin)(1)负指标公式为:yij=(xijmax-xij)/(xijmax-xijmin)(2)式中,yij为系统i指标j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xij为系统i指标j的值,xijmax、xijmin分别为系统i指标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2.2子系统功效综合评价经济与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功效是各系统内所有指标对该子系统贡献的综合,可通过集成方法来实现。其计算公式为:μi=∑wij×yij(3)式中,wij≥0,∑wij×=1,j=1,2,…,m。为了消除主观因素,本研究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计算所得权重如表1所示。
1.2.3耦合度函数耦合度采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来计算,公式如下:C={μ1•μ2…μn/∏(μi+μj)}1/n(4)式中,n为子系统的个数,由于本研究只对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进行耦合分析,因此,n只取2。C为耦合度,C∈[0,1]。当0<C≤0.3时,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此阶段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农业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当0.3<C≤0.5时,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处于拮抗时期,此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较快,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所下降,无法承受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当0.5<C≤0.8时,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磨合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开始出现良性耦合;当0.8<C≤1时,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此阶段农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即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影响环境的质量。为避免单纯进行耦合度分析会对实际结果产生误导,本研究将引入协调度概念对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态进行分析。协调度模型能够很好地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进行评判。其计算公式为:D=姨C×T(5)T=aU1+bU2(6)式中,D为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的综合协调指数,a、b为待定权数,由于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同等重要,因此,a=b=0.5,U1、U2为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子系统的综合功效。按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大小程度,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分为4大类10个亚类,再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u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将其细分为30个小类.
2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可得盐池县1990—2012年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及其对比关系。可知,1990—2012年盐池县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值虽然波动很大,但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看,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盐池县的农业生态环境总体在向较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态势依然不稳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盐池县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盐池县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很强的线性特征,1990年为0.067191,2012年达到0.905464,是1990年的13.48倍。可见,近年来盐池县的农业经济增长较快。从耦合度来看(表3),盐池县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较高,平均耦合度为0.94193,除了1990年、1993年、1994年,其余各年份耦合度均保持在0.8以上,意味着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类似的结果在其他研究中也曾出现过[17,21],区域的发展方式是很复杂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不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现阶段顺序演变的,有可能会出现倒退和跳跃前进的现象],因此,仅凭耦合度还不足以说明区域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是否处于了高水平的协调程度。耦合度C值很高有可能是由于盐池县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都较低而出现的“伪协调”评价的结果,这与事实相反,因此,单纯的耦合度的判断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还应在耦合度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更为客观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反映两者之间的实际协调程度。通过对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可见,协调程度方面,盐池县协调度呈逐年增加趋势,1990年协调度为0.40,2012年为0.87。其中,1990—1995年,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基本处于过度类型,1996—2001年,协调程度为基本协调,2002—2012年则总体达到高度协调。耦合协调度类型方面,2000年之前波动较大,而且主要为濒临失调衰退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2000年之后逐渐好转,由初级协调发展类向中级协调发展类和良好协调发展类转变。因此,从分析结果来看,盐池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在不断恢复,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度程度在不断上升。从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μ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μ经济)对比关系类型来看,1990—2003年,盐池县由经济极度滞后型向经济严重158滞后型和经济比较滞后型转变,表明此阶段盐池县农业经济建设相对滞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从2004年开始则由生态环境比较滞后型向生态环境极度受损型和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型演化,表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盐池县当地对资源的索取力度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生态建设的滞后,使盐池县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经济系统的约束与限制日渐显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发展表现为不可持续性。
3结论
中国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注重二、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农业又是所有发展大国、发展中国家必须的产业之一,不能丢弃,只能在发展中更注重效益化,以及顺应发展中经济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倡导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利用。所以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部分,而生态农业就具有以下的特点。
1.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传统农业模式的基础上,生态农业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方法把生态农业往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方向发展。而在发展的同时又要注重个产业之间的联系,要调整产业的结构,不能单一的因为发展生态农业而与二、三产业之间脱离联系。虽然在发展中国家作为首要的经济发展的是轻工业,但是,现在的国家呈现这样一个状态,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吃的东西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相应的吃的问题也就出现了,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各业之间互相支持,这样的模式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生产能力。
1.2多样性
我国地域辽阔,而且气候、自然条件、地域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行生态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笔者生活的地方属于是在南方地区,而南方某地就是在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猪-沼-果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因为不同地区主要的牲畜不同,所以在实行生态农业的方面的方法也就会有相应的不同,而这些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不给自然资源带去相应的危害,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而这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各种生态模式,这样扬长避短的方式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使各产业都适应社会需要以及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高效性
生态农业的开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利用,以及资源的再循环都是较为有效的。再资源既没有浪费的情况下,又通过对生态结构的改善,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实行废弃物、粪便的利用,降级农业的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既减少了化肥、生长素、化学药品对农业生态的危害,又可以促进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积极性。
1.4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因为是建立在资源的循环利用上,以牲畜的粪便作为果树的养料,果树枝叶又作为沼中的材料,这样循环利用资源,资源不会被浪费,而且又在有效的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只是发展生态农业也是建立环境保护,这在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农业的发展朝着更有利的方向进行。
2、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生态农业在实质上就是通过协调有益的生态关系,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这一活动的农业,而这一切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农业本身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以及保护好农业生态关系。虽然现在的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还是存在着问题,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生态农业这一块的推广与普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与生态农业之间的联系。
2.1发展中人们需求的增加
农村企业与生态农业之间有着相互依赖与促进的关系,因为在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可提高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对价值。中国是农业大国,为了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国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这就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中再结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去发展生态农业,这样可以将加快农业的进程。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以及农业的发展效率,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危害,比如在农业中,为了某项经济效益就会加大农业的生产,而生产的产量又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农业的种植中就会利用化肥、化学药品、催熟剂、生长素的滥用现象。某地因为在菜中大量的使用生长素,促使菜的个头超出以往的高度。而且,因为生长素的使用没有得到抑制,就使下一次的作物也呈现出相应的疯长状态,就因为利益的驱使使得人们不顾一切的去追求产量,而这样的方式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这样做也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或者导致以后农业不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为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可以让资源之间相互循环利用,这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了营养化、多样化并且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满足了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必须需求。
2.2农业发展必要的趋势
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不仅要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要以保护环境、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的收入增加,因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是很显著,尽管现在很多政策都在围绕农民在实施,但是国家政府的救济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现状,需要的就是在农业的实施上必要的实行生态农业,农民培训农业的技术知识,加大农民的就业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这样实施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也是顺应了中国国情的发展,也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的体现。这一项必不可少。
3、结束语
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特点
1.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
纵观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依托仍然是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的地区,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差。
1.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资金来源相对有限
在众多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中,一般都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养的场所,增长知识,了解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再结合季节性的果、菜、花实地自采现尝,趣味旅游活动以及参与传统项目,观赏特色动植物和自娱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3-4],其发展仍然是以农户为基础。相对分散的农户难以集中较大的资金开发深层次的旅游产品,造成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1.3农业生态旅游地域特点性强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从南至北,农业种植以及生产环境变化较大,因此,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尽相同,以至于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形式多样。以昆明团结乡生态旅游经济为例,其发展的基础是以多样的民族民俗和人文资源为依托[5],发展特色旅游,由于其当地四季温暖的气候特点,使其景观特色以热带风情为主。在我国气候条件比较寒冷的大兴安岭地区,由于人烟稀少,农林业发达,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为北方特色的林区淘金方式,而田园式体验旅游发展较少[6]。尽管不同地域发展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均取得了成功,这也凸显了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地域特点性强的特点。
1.4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基础环境脆弱
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是这两者依托的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相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而言,农业环境生态更容易遭到较大破坏。以农业生产为例,由于长期的耕作,农田土壤肥力低下,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难免会使用一些化肥促进作物生长,使用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相对于传统的生态旅游而言,其脆弱性不言而喻。
2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一些生态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农业生态旅游甚至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的龙头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产品进行经营。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各类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了8596万元,每年旅游人数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达到了13.8%和24.2%[6];在恭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2年中红岩村累计接待游客达到了36万人次,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主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7];在团结乡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仅仅“农家乐”一项旅游产业8个月内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17万人次,实现营业毛利49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7]。整体上来讲,农业生态旅游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其经济效益的增加说明其在地区旅游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升高,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
旅游经济的发展一般由3个市场支撑,分别是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在这3大市场中,农业生态旅游影响最大的是国内旅游市场这部分,其次是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购买权利。农业生态旅游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对游客的购买力影响最小,不会影响游客的购买权利,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以及游客的购买欲望上。对于不同地区而言,农业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同,造成对市场的影响不同。在众多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安排上,农业生态旅游区一般安排在最后一站,作为游客的纪念品购买地,成为旅游经济的有效补充。由于地域的限制性,农业生态旅游一般主要接待入境旅游市场的人员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人员,很少接待出境游客。
另外,不同的旅游团或者游客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趣不同,也会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大多数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安排上,农业生态旅游区较少作为主要游览景点,一般作为旅游商品消费地点,或者农业生产体验区、游览休憩地点,并且由于游客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与职业的不同,对于这样的安排满意度差异较大,旅行社在线路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除了特别的要求,农业生态旅游市场仅作为地区旅游市场的附属或者扩展区,但是由于在扩展市场也会发生消费,总体而言,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2.2农业生态旅游对旅游产业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
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下,如何尽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2大部分。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成本和宏观收益2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所依托的是固定的农业生产资源,相对于较大的风景区建设而言,其投资相对较小,并且交通、水电投资仅是在原来农家舍基础上加以改造,一般为体现原生态特点,改造幅度有限,这便会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对环境,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品破坏最小,安全隐患较小。从宏观收益上讲,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群体为当地农民以及经营者、政府税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讲,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可以为其积累较多的资金,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原始积累,为地区旅游经济繁荣提供资金支持。从政府角度讲,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顺应了政府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发展,并且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微观旅游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不同,它主要分析的是劳动耗用与经济效益的数量对比关系。在成本上,微观经济效益主要分析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由于农业生态旅游经营的个体性,造成营业成本较低,并且农业生态旅游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这便大大降低了微观经营成本。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无论是否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田地每年都是必须要耕种的,农业生产必须要进行的,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则是在固定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这点看,无论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收益的高低,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收入是额外增加的,增加的这部分收益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使用较少的投资获得了较大的收益,总体上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