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7:49
序论:在您撰写金融风险的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巨大的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全面放缓。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高风险无疑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本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进行适度的防范和有效的监管。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能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不断多样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存在着巨大的风险。2008年1月16日,f,威廉,恩道儿在全球研究(global research)上撰文,把导致次贷危机的责任人直接锁定在美联储身上,他说在格林斯潘主政美联储期间,极大地放松了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以至于出现了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而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也强调了金融衍生产品对危机的催化作用,“它使委托关系链条太长,或者扭曲了委托关系,以至于无人在乎交易的损失,时间久了问题就要酿成危机。”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的分析,并探讨对此类风险进行适时的防范和有效的监管。
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特征
金融衍生工具译自英文规范名词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汉语可译为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派生品、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衍生工具由现货市场的标的资产(underlying cash assets)衍生出来,标的资产的交易方式如同股票或其他金融工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9号中的定义为“一项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在我国一般解释为由股票、债券、利率、汇率等基本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金融合约种类。金融衍生工具诞生的原动力就是风险管理。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案以及住友商社在有色金属期货交易中亏损高达28亿美元等巨大金融风险大案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爆发都证明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近年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却越来越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具有下述突出特征:
(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风险是其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任何收益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衍生产品只是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偏好客户之间重新分配,并不能消除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在为单个经济主体提供市场风险保护的同时,将风险转移到另一个经济主体身上。这样就使得金融风险更加集中、更加隐蔽、更加碎不及防,增强了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破坏力。
(二)风险发生的突然性和复杂性。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表外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内体现;另一方面它具有极强的杠杆作用,这使其表面的资金流动与潜在的盈亏相差很远。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具有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的特点,会计核算方法和监管一般不能对金融衍生工具潜在风险进行充分的反映和有效的管理,因此,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爆发具有突然性。金融衍生产品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三)风险迅速蔓延的网络效应。由于投资者只需投入一定的保证金,便有可能获得数倍于保证金的相关资产的管理权,强大的杠杆效应诱使各种投机者参与投机。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既能在一夜之间使投资者获巨额收益,也能使投资者弹指间血本无归、倾家荡产。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会通过自身的特殊机制及现代通讯传播体系传播扩展,导致大范围甚至是全球性的反应,轻则引起金融市场大幅波动,重则酿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网络传播效应加大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产生风险的原因
(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交易者、经纪机构与衍生交易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衍生市场是一个创新思想不断涌现的市场,新的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的产品很多是为了规避现有的金融制度和管制安排,因此衍生市场的监管难度就更大。另外,交易者对自身的行为和信用状况的信息肯定多于监管者所拥有的信息。监管者要想使交易者吐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经纪机构对自身的交易设施、员工素质、资信水平及服务规程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得更为全面,而交易者则无法低成本地得知上述各个方面的信息。交易者不能确切知道经纪机构真实的服务质量,只能凭借经验推知所有经纪机构的平均服务质量,并按这个平均服务质量支付佣金。最后经纪行业里只能剩下服务质量最差的经纪公司,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当的控制系统,规定交易种类、交易量和本金限额。慎重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
(二)监管机构的监管缺失导致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拉大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将买来的不同信用级别、不同收益率的各种证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然后再经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最后保险公司为其提供担保,然后再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买给对冲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以cds(信用违约掉期)为例,cds是一种贷款违约保险,它的出现源自于银行转移信贷风险的需求。cds合约并不是在公开市场公开交易,也没有特定的结算机构为其结算,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辅助进行交易的。在交易的过程中是不受任何机构监控,只是双方私下缔结的合同。cds市场规模如此之大而没有监管机构进行管制,对其交易产品也不能进行风险评估,华尔街的银行家利用杠杆操作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放大功能进行大量套利交易。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缺乏监管才造成了历史规模如此之大的金融危机,由此也就不难看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放大功能。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防范
衍生金融工具是为了规避金融市场价格风险而产生的,然而运用不当,其中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在投资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对冲和规避外汇及利率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在实际业务中面对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相关各方面应该积极地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和监管工作。
(一)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机制。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风险管理.这是各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实践的共同经验。多数国家建立政府监管机制、行业自律监管和交易所自我监管三级监管机制。政府监管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对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进行监管。交易所、证券商协会等通过制定运作规则,交易所制定规章和业务惯例,对衍生交易活动进行监管。、这种三级监管结构可以实现对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识别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要计算风险敞口头寸,即市场价值。同时应建立分层次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科学、合理、系统地反映整个体制的风险状况。
(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提高经营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透明度。公平竞争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重要特征,其公平竞争性主要表现在:所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守共同的交易规则,确保市场不被少数交易人员操作垄断,这是防范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重要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合约。在合约签订之时,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便已确定.而交易却要在未来某个时候履行或完成,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不确定性。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要求实体的管理当局应将衍生金融工具按照iasc所披露信息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说明其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披露每一类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范围和性质以及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因此企业要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改革传统会计记账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暴露情况,制定相应对策。
(三)加强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单一国家和地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鞭长莫及,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在监管立法中,我国可以参考国际组织指导性文件,将其纳入国内法律体系中,使风险监管与国际社会接轨,例如《巴塞尔协议》、《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控制机制》、《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信息框架》等文件,都对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 (第3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孟岩,张屹山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j]经济纵横, 2003,(2)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特点 风险成因分析 风险防范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能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不断多样化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存在着巨大的风险。2008年1月16日,F,威廉,恩道儿在全球研究(Global Research)上撰文,把导致次贷危机的责任人直接锁定在美联储身上,他说在格林斯潘主政美联储期间,极大地放松了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以至于出现了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而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也强调了金融衍生产品对危机的催化作用,“它使委托关系链条太长,或者扭曲了委托关系,以至于无人在乎交易的损失,时间久了问题就要酿成危机。”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的分析,并探讨对此类风险进行适时的防范和有效的监管。
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特征
金融衍生工具译自英文规范名词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汉语可译为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派生品、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衍生工具由现货市场的标的资产(underlying cash assets)衍生出来,标的资产的交易方式如同股票或其他金融工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9号中的定义为“一项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在我国一般解释为由股票、债券、利率、汇率等基本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金融合约种类。金融衍生工具诞生的原动力就是风险管理。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案以及住友商社在有色金属期货交易中亏损高达28亿美元等巨大金融风险大案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爆发都证明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近年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却越来越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具有下述突出特征:
(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风险是其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任何收益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衍生产品只是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偏好客户之间重新分配,并不能消除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在为单个经济主体提供市场风险保护的同时,将风险转移到另一个经济主体身上。这样就使得金融风险更加集中、更加隐蔽、更加碎不及防,增强了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破坏力。
(二)风险发生的突然性和复杂性。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表外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内体现;另一方面它具有极强的杠杆作用,这使其表面的资金流动与潜在的盈亏相差很远。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具有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的特点,会计核算方法和监管一般不能对金融衍生工具潜在风险进行充分的反映和有效的管理,因此,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爆发具有突然性。金融衍生产品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三)风险迅速蔓延的网络效应。由于投资者只需投入一定的保证金,便有可能获得数倍于保证金的相关资产的管理权,强大的杠杆效应诱使各种投机者参与投机。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既能在一夜之间使投资者获巨额收益,也能使投资者弹指间血本无归、倾家荡产。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会通过自身的特殊机制及现代通讯传播体系传播扩展,导致大范围甚至是全球性的反应,轻则引起金融市场大幅波动,重则酿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网络传播效应加大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产生风险的原因
(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交易者、经纪机构与衍生交易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衍生市场是一个创新思想不断涌现的市场,新的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的产品很多是为了规避现有的金融制度和管制安排,因此衍生市场的监管难度就更大。另外,交易者对自身的行为和信用状况的信息肯定多于监管者所拥有的信息。监管者要想使交易者吐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经纪机构对自身的交易设施、员工素质、资信水平及服务规程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得更为全面,而交易者则无法低成本地得知上述各个方面的信息。交易者不能确切知道经纪机构真实的服务质量,只能凭借经验推知所有经纪机构的平均服务质量,并按这个平均服务质量支付佣金。最后经纪行业里只能剩下服务质量最差的经纪公司,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当的控制系统,规定交易种类、交易量和本金限额。慎重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
(二)监管机构的监管缺失导致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拉大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将买来的不同信用级别、不同收益率的各种证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然后再经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最后保险公司为其提供担保,然后再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买给对冲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以CDS(信用违约掉期)为例,CDS是一种贷款违约保险,它的出现源自于银行转移信贷风险的需求。CDS合约并不是在公开市场公开交易,也没有特定的结算机构为其结算,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辅助进行交易的。在交易的过程中是不受任何机构监控,只是双方私下缔结的合同。CDS市场规模如此之大而没有监管机构进行管制,对其交易产品也不能进行风险评估,华尔街的银行家利用杠杆操作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放大功能进行大量套利交易。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缺乏监管才造成了历史规模如此之大的金融危机,由此也就不难看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放大功能。
关键词:美国经济 次贷危机 金融系统风险 负债 证券化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起因于次贷,但也与其金融体系长期积累下来的合成风险有关。合成风险的内容比较宽泛,可以是机构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合成,也可以是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的合成,等等。过度负债、过度证券化是形成美国金融系统风险两个重要的长期风险因素。本文通过对结构性风险和证券化风险的分析,重点探讨这两个问题。
一 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
金融风险按其承担主体的层次可分为两类,一是风险承担主体为金融活动的微观参与者(如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证券投资人等),其风险可称为微观风险;二是风险承担主体以整个金融体系为主,相应风险称为系统风险(Systemic Risk)。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简称为金融系统风险。
金融系统风险应是由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引发,通过链式传导或金融恐慌,对整个金融体系形成的风险。图1表示美国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的两级简易结构树。图中联结关系既表示系统风险由上而下的层级构成,也表示形成系统风险自下而上的导因。
如图1所示,系统风险的一级风险要素至少包括机构风险、市场风险和合成风险。二级风险要素中,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机构风险主要来自倒闭风险、操作风险和资产风险。合成风险是美国金融体系的综合性风险,主要来自结构性风险和证券化风险。
金融系统风险与金融风险都是集合型概念,相互间的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首先,金融系统风险从属于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中最综合、最宏观的一个类别;其次,金融系统风险是金融体系内所有能形成整体风险的各种风险,而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内所有风险的集合;再次,系统风险的承担主体是金融体系(也可以是金融市场或整体概念上的金融机构),但金融风险对风险承担主体并无特定要求;最后,系统风险是直接构成美国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而金融风险并不一定都与宏观经济风险有关。
因此,通常防范金融风险的真正含义并不是防范金融体系中的所有风险,而应特指防范金融系统风险。
二 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风险分析
美国经济的过度负债问题众所周知,特别是由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逆差导致的政府和对外部门过度负债更是尽人皆知。然而,金融部门的过度负债状况实际上要比政府和外对部门严重得多。非金融部门中,住房部门是过度负债最严重的部门,而造成其过度负债的主要原因是房贷和房产的证券化。
(一)美国债务的部门构成分析
按美联储对债务的部门分类,住房部门归在非金融部门,但房贷部门仍在金融部门。所以,次贷危机从本质上讲应视为一场金融危机。
如表1所示,1978~2008年,美国债务总额从3.8万亿美元扩大到52.6万亿美元,30年间扩大了近13倍;金融部门债务的扩充速度最快,30年扩大了40多倍;而同期非金融部门债务只扩大了不到10倍。在非金融部门中,居民部门债务扩张最快,规模扩大了11.5倍,工商部门最慢,债务规模仅扩大9.3倍。居民部门中的住房部门比居民部门更快,30年扩大近14倍;对外部门债务规模扩大了近11倍。由此可见,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部门的债务增长大大高于政府、非金融部门和对外部门,住房部门的债务增长也大大高于居民消费、公司和政府债务增长,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构成分析
如表2所示,1996~2008年,美国债市总规模从12.3万亿美元扩大到33.2万亿美元,规模扩大了1.71倍;其中证券化工具扩张最快,抵押相关证券(主要是抵押支持债券,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扩大了近3倍,抵押支持债券扩大了近6倍;国债最慢,12年间只扩大了50%多;公司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分别扩大了1.9倍和1.85倍。到2008年3季度末,在未偿债券总额中,证券化工具的比重最高,占到35,3%,其中抵押相关证券占26.9%,资产支持债券(ABS)占8.4%;政府债券占34.2%(其中国债占15.2%,联邦机构债券占9.5%,市政债券占8%);公司债券占18.5%;货币市场工具占12%。不难看出,近10多年来,抵押支持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等证券化工具扩张得最快,而其动力主要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大规模证券化。一定程度上讲,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证券化特别是抵押证券化的过度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最近几年来,美国金融体系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典型表现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资产规模大幅度扩张,特别是货币和基金市场发展迅速。2007年初,在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管道(ABCP Conduit)、结构投资载体(SIV)、拍卖利率优先证券(Auc-tion-rate Preferred Securities)、招标期权债券(Tender Option Bonds)以及可变利率即期票据(Variable Rate Demand Notes)等方面的资产规模已达2.2万亿美元;三方回购(Triparty Repo)隔夜融资的资产规模约有2.5万亿美元;对冲基金资产约1.8万亿美元,五大投资银行的资产规模达4万亿美元。相对而言,同期美国最大的五家银行控股公司资产是6万多亿美元,整个银行部门的总资产也只有10万亿美元。所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形成系统风险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美国债券与权益构成的风险分析
金融体系的内部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发展而变动。从金融资产持有意向看,当经济降温时,美国人趋向购买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2008年是个经济的降温年。根据当年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的调查,美国人只持有权益资产(包括股票和各种股权基金)的占36%,只持有债券(包括债券共同基金)的占4%,同时持有股票和债券的占60%。意愿债券持有比例不超过30%的投资者占80%以上,其中65岁以下的投资者占90%左右。当经济升温时,人们更趋向持有权益资产,如股票、房地产等,所以股票持有比重会有所上升,而债券持有比重会有所下降。
从整个金融体系看,股市价值受经济热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债市价值受经济热度变化的影响相应要小得多。美国经济在2007年底进入衰退后,股票市值特别是金
融类股票市值大幅收缩。如图2所示,到2008年10月初,标准普尔(S&P)500指数已在2007年1月基础上下降了22.5%,比次贷危机前下降了23.4%;而S&P金融指数和S&P地区银行指数分别下降了48.7%和45.2%,比次贷危机前下降了40.8%和37.3%。同期,美国S&P20城市的房价指数下降了21.8%,比次贷危机前下降了20.4%。
金融股指的下降意味着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权益资产缩水,而房价的下降造成银行收回的失赎房产价值下降。但是,已发行的各种债券价值并不会随股市和房产价值的收缩而下降。在金融体系已经过度负债的情况下,资产的持续缩水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杠杆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对发行新债形成制约,结果必然使系统风险加剧,使整个金融体系更加脆弱。
三 美国金融体系的证券化风险分析
次贷的证券化是美国所特有的,这种方式当然有助于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也因此刺激和推动了贷款发放,但并未真正降低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特别是在信用评级放松的情况下,反而使次贷引发的抵押债券风险进一步放大。
(一)美国房贷的证券化链条
房贷证券化(Residential Mortgage Securitization),简言之,就是由大型金融机构收购房贷后将其集中打包分级,再以抵押债券形式发行到债券市场的过程。美国的证券化按其对象划分为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和抵押证券化(Mort-gage Securitization)两类,其产品分别为资产支持证券和抵押支持证券(MBS)。房贷证券化属于抵押证券化,又分为政府资助企业(GSES)和民间两种类型,产品分别为机构住房抵押支持债券(RMBS)和非机构住房抵押支持债券。
政府资助企业的房贷证券化过程比较简单,由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两家企业按放贷风险标准和国会规定的房贷收购上限收购民间房贷,经打包分级后以机构住房抵押支持债券的形式发行到债券市场。
民间的房贷证券化比上述过程复杂得多,涉及多家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特殊目的载体(SPV)、发起商(Originator)、证券承销商(Underwriter)、服务商(Servicer)、信用局(Credit Bureau)、信用评级机构(Credit Rating Agency)、抵押借款人(MortgageBorrower)、机构投资者、经纪人(Mortgage Broker)和保险公司。其殊目的载体(SPV)、发起商、证券承销商、评级机构和服务商是证券化的关键主体。发起商向美国抵押购房者提供房贷(债务),然后将房贷(债权)转售给由特殊目的载体(SPV)委托的包销商,通过抵押房贷的发放和出售,赚取利差和中间费用;证券承销商收购符合其风险条件的房贷,在打包分级后交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经评级后,以非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或其他证券形式向外发行,并通过证券化过程赚取发行收益。服务商受托负责收取抵押购房者的月付、处理房贷的拖欠、违约通知、失赎房产拍卖等,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投资人提供债券本息的支付服务,并通过上述服务收取服务费以及赚取月初房贷月付与月末债息支出的月度利息。
经房贷证券化产生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划分为不同的段(Tranches),各段的信用等级由评级机构确定,一般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者比例约为8:1:1。养老金和保险公司通常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高段级的投资者,而对冲基金则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低段级。中间段级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还可进行再证券化,以其基础发行分为优先段(Senior Tranche)、中间段(Mezzanine Tranche)和股权段(Equity或Junior Tranche)的债务担保权证(CDO)。收益按优先段、中间段、股权段的优先顺序支付给债务担保权证的投资者。债务担保权证还可继续证券化为债务担保权证平方、债务担保权证立方等。
如上所述,美国房贷的民间证券化链条大致包括房贷发放、房贷收购、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分级、住房抵押支持证券评级、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发行、债务担保权证发行等6个环节。这6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条抵押借款人一房贷机构一证券化机构一抵押债券和衍生品投资机构,跨越房贷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证券化链条。6个环节中,发起商和评级机构各负责1个,其余4个涉及证券承销商(主要是投资银行);而证券化链条的生存是靠服务商(主要是商业银行)来维系。所以,次贷危机扩散中,涉足次贷和近优质房贷(Alt-A)证券化的投资银行受到波及和打击较大。
(二)美国房贷证券化与抵押信贷风险的转移
美国住房金融中的证券化有房贷(Home Mortgage)与房产(Home Equity)之分。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房贷证券化的金融产品主要是住房抵押支持证券,而房产证券化的产品是资产支持证券。从两种产品的风险看,由于住房抵押支持证券以房屋贷款为抵押,而资产支持证券以房产权益为抵押,所以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风险比资产支持证券的要大。其联系在于,房贷的还贷过程伴随着抵押借款人房贷本金的减少和房产权益的增加,所以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风险在逐渐下降;而随着房产权益的增加,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也有望增大。
美国房贷和房产的证券化分别起步于1967年和1984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房贷证券化产品规模不足千亿美元。1984年资产支持证券出现时,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的规模也不到3000亿美元。房贷的发放仍主要依靠专门从事房贷业务的储蓄信贷机构(简称储贷机构)。
如图3所示,1984年底美国抵押资产规模为2.1万亿美元,银行系统的抵押资产份额最大,占抵押资产规模的52.5%;其中储贷机构占34%,商业银行占18.2%。而抵押及资产证券(MBS&ABS)排在第二,占抵押资产的21.5%;其中机构和政府资助企业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资产占13.8%,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商的抵押资产只有0.5%。
到2007年6月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抵押资产规模已扩至14万亿美元,较1984年扩大了5.7倍。这期间,抵押资产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证券化的推动下,抵押及资产证券的份额从21.5%升至54%,成为最大的抵押资产持有集团,而其他部门中,除金融公司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的份额从2.3%升至5.2%外,其余部门的资产份额都是下降的。其中银行部门从52.5%降至34.8%,居民部门从9.2%降至1.9%,政府部门从5.5%降至1.7%,保险业从8.8%降至2.5%。
银行系统抵押资产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储贷机构的份额从34%大幅降至8%,下降了26个百分点;尽管商业银行的份额从18.2%升至24.8%,仍挡不住银行系统持有份额的下降。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证券化的迅速发展。这期间,抵
押及资产证券从13.8%升至29.4%,上升15.6个百分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商的资产上升幅度更大,在0.5%的基础上提高了19.7个百分点,达到20.2%。
房贷证券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和分散美国储贷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随着抵押及资产证券资产的迅速膨胀和储贷机构资产的收缩,本由储贷机构承担的金融风险逐渐转移到债券市场。然而,金融系统风险并末因证券化的风险转移而整体下降,相反,由于证券化过程缺乏透明性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虚假评级,还造成了信用风险伴随证券化规模的扩张而增大。
(三)美国房贷证券化的风险传导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间因债务关系断裂而产生的连锁倒闭(Bank Run)。但本轮金融危机的特点是过度证券化,即通过降低房贷发放风险条件和降低信用评级标准来扩张房贷和房产的证券化规模。
引发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证券化推动了2004~2006年特别是2005年含有高信用风险次贷调息抵押(ARM)的大规模发放,经过2005年房贷高峰后,2006年下半年房贷需求收缩,导致房价开始下跌,而联邦基金利率在当年6月升至5,25%的最高点,导致次贷调息抵押借款人因初次利率重置而还贷负担加重。众多次贷调息抵押的借款人因初次利率重置压力和房价下跌的双重夹击而违约。进入2007年后,次贷违约日趋恶化,致使次贷机构接连破产、持有房贷和房产证券化相关产品的对冲基金陆续关闭,有关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和债务担保权证的信用等级大规模调降,到夏季出现金融市场的信用恐慌,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所以,从风险角度看,引发次贷危机的主要风险因素是金融体系内部的利率风险和来自体系外部的房价风险所导致的次贷违约信用风险。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金融化和资产证券化的加深和加速,金融衍生工具爆炸式增长,社会财富的存在形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财富的物质形态日趋淡化,财富或资产的虚拟化倾向日趋明显。90年代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导致的巨额亏损事件,均归咎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对国债期货、汇率期货、股指期货、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等交易做过一些试点工作,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如今,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发衍生金融工具的条件也日趋成熟。在此形势下,我国必须正确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两面性,吸取试点工作中的教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全方位的构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管体系。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
金融衍生工具由现货市场的标的资产(underlying cash assets)衍生出来,标的资产的交易方式如同股票或其他金融工具。 诸如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等衍生工具的价格及走势很大程度上受标的资产的表现影响。 但事实上,金融衍生工具常常反过来推动现货市场的走势,某些期货和期权的成交量较现货市场还要活跃。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亦可通过场外交易(OTC)的方式买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19号“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价值的揭示”将衍生金融工具定义为: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附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价格的金融工具,即从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这种派生交易合约是通过对传统金融工具的组合,并嵌入到其他的金融工具之中,演化出了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特点
(一)市场的投机性造成风险巨大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价格变动具有明显的市场操纵、过度投机的特点,表现为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超出了交易者或者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价格信息不能反映实际的供求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类风险,一类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损失;另一类是指由于故意错误如交易员欺诈等而带来损失的风险。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的资产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
(二)风险复杂
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特性比较复杂,以致导致其风险的复杂性。由于基础工具如股票指数、汇率、利率价格变动,而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各种衍生金融产品最为普遍的风险,是导致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最为直接的因素。
(三)风险配置功能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它们在风险配置中的独特功能正日趋重要。它们使得投资者更快捷、高效而低成本地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成为可能。例如, 你想减少1 000万的股票投资并将其转为固定收益证券。你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一种是在股票市场上一只一只地卖出投资组合中的股票,直到回笼1 000万资金。然后,再买成证券。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和成本高。另外一种方法是,你只需卖出价值1 000万的500股期货合约即可,这个操作仅需要几秒钟时间,而且成本也非常低。
(四)流动性风险的制度性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流动风险突出表现为交割风险,它是现有制度安排下的必然结果,其中既包括合约的设置和交割制度,也包括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体制。主要表现为两类风险,一类是由于缺乏交易和约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另一类是因为流动资金不足,无法按合约要求履行义务而被迫平仓的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和约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来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
因为标的资产的未来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投资者或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以及人为操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合约双力的信息披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有关会计处理方法、衍生产品真实质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约中得到充分披露,而合约双力在合约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极易引发信用风险。
(二)从宏观层面上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即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场不完全
在现实中则往往表现为国内金融机构的投机失败和国际游资的肆意炒作引发。这些都会加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扭曲资本价格,再加上过度担保和疏于管理的金融中介机构,会导致经济的过度投资,最终促成泡沫经济的生成。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实体经济金融虚拟化。金融体系中的储蓄并非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是一部分进入实体部门,转化为实物投资,另一部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成为虚拟资本,并没有实物资本与之相对应。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而金融衍生工具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快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各种金融工具的类别区分越来越困难,同时全时区、全方位、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加速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从而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和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难度。许多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业务无法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得到真实、公允的披露,使得信息的透明度下降。这样就加大了有关当局的监控难度。并且金融衍生工具以小博大的特征使得参与者容易遭受巨大的损失,在信用链条日益延长和复杂化的今天增加了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
(三)从微观层面上看,风险的产生主要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
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风险爱好型管理层对于投机业务则跃跃欲试,很容易形成赌博心态,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分析的原因来看就在于其总裁陈久霖是一个典型的风险爱好者,他没有按照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的规则在发生亏损时及时止损,也没有对市场做出任何信息披露,侥幸和翻本心态反而使他不断增加保证金,暗中继续加大赌注,最终导致没有资金支持,一发不可收拾,亏损越来越大,不得不暴仓。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当的控制系统,规定交易种类、交易量和本金限额,慎重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衍生金融工具是为了规避金融市场价格风险而产生的,但它同时又聚集了很多风险。在投资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对冲和规避外汇及利率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双刃剑”的特征,如果运用不善,将会导致新的风险。在实际业务中面对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企业应积极地控制和规避这种风险。
(一)需要一个有序的市场机制
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首先必须深刻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关系市场命运,是市场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欲求市场健康发展,根本大计是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机制,这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从失败到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各国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实践的共同经验。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有序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 市场制度的适应性。市场制度适应性是指市场制度不会因各种风险而受到威胁,甚至在发生严重危机时,也能采取应变措施补救。
2. 市场交易的公正性。所有衍生工具市场参与者在市场上交易是公平的,不受操纵,没有欺诈和不正当竞争,信息是公开的。
3. 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市场运作的规范性是指市场运作既要有效率,又是流通顺畅的。
4. 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是指市场对投资者的合法收益要给以法律上、市场运作上的保障,使投资者的收益能按时、按量进入帐户。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运行只有达到上述条件,才能赢得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衍生工具市场才能得以发展。
(二)健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机制
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识别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要计算风险敞口头寸,即市场价值。敞口头寸的大小决定需对该头寸可能遭受的潜在损失进行评估的次数。对于交易商来说,每天至少应评估一次。其次,建立分层次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科学、合理、系统地反映整个企业风险状况。最后,建立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的预警监控制度以及报告机制。
(三)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曾经说过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人是靠不住的,只有制度才靠得住。”一个制度得以形成意味着各方博弈的行为得以统一或协调,是博弈的结果。制度一旦形成,任何人(包括制度的制定者在内)都不能超越制度的约束。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要求每一个衍生金融交易均应满足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必须接受来自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充分监督,保证相关的法规、原则和内部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要有严密的内控机制,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将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分开,有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业务授权,对业务操作人员、交易管理人员和风险控制人员要进行明确分工,要为交易员或货币、商品种类设立金额限制、停损点及各种风险暴露限额等,交易操作不得以私人名义进行,每笔交易的确认与交割须有风险管理人员参与控制,并有完整准确的记录;要有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对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各有关部门工作的有效性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评价,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要建立经理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加强对从事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的监管
要规定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额,确定风险承担限额,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形成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机制。同时要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严格区分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控制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的程度。同时,人民银行在某个金融机构因突发事件发生危机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迅速注入资金或进行暂时干预,以避免金融市场产生过度震荡。
(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
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巨额亏损失败案已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独立性,即被授权在监督、控制企业风险中可以不受干扰地依照制度办事。风险管理部门应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具体操作部门完全分开,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所从事的所有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六)应当消除或减少隐含的政府担保和由此产生的道德行为
我国应逐步建立对金融机构的金融衍生市场业务退出机制。道德行为通常产生于封闭的金融体系或新兴市场中官方提供的金融安全网。一些金融机构就认为政策肯定会替它们承担损失,因而无所顾忌地涉足高风险衍生工具投资项目,使大量金融资产价值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隐含的政策担保会使人们对经济产生过于乐观的预期,会刺激过量的不可持续的资本流入金融衍生市场,产生过度投机行为。
(七)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合约。在合约签订之时,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便已确定,而交易却要在未来某个时候履行或完成,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和披露相关信息已成为会计核算的难题。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要求:首先,实体的管理当局应将衍生金融工具按照IASC所披露信息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其次,实体应说明其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包括对适用套期会计的各主要类型的预期交易进行套期的政策;最后,实体应披露每一类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范围和性质以及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并要求详细描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的确认情况。因此企业要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改革传统会计记账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暴露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建立合理科学的风险控制系统,降低和防止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 .
[2] 叶水刚,黄河.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近年来,外包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之后,服务外包产业开始形成规模,被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并进入高速成长期。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多部委,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府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大力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外包服务的业务内容也涵盖了多个行业,主要来自于金融业、电信业、制造业和政府。
金融外包是指金融企业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其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可以降低运营的成本;把资源集中在核心的业务上;缩短新服务或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抢占商机;获得内部所不具备的外部资源;利用承包商的比较优势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利,等等。但是,金融服务也有潜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风险:第三方可能有悖于发包机构的总体战略目标,自行处理业务,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或者是发包机构没有对承包方实施有效的监督;或者是发包机构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承包方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些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战略性损失。
(2)声誉风险:第三方对客户不能提供与发包机构同一标准的服务;或者第三方服务质量低劣;或者第三方的操作方式不符合发包机构的传统做法等。比如,呼叫中心的服务质量比较差,以及其他的活动违规作假等等。
(3)合规风险:第三方没有遵守隐私法,不能很好地遵守保护消费者以及审慎监管的相关法律,没有严格的确保合规制度,由此产生的风险就是合规风险。
(4)操作风险:没有充足的财力来完成承包的工作,并且没有能力采取补救措施;技术故障;欺诈或者错误;发包机构检查成本过高或者难以对外包项目实施检查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起因主要有四类:一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操作失误、内部欺诈、内外勾结等。二是操作流程引起的,主要是操作流程不合理,或是由于没有有效执行操作流程而引起的。三是系统因素引起的,指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交易系统等失灵造成的。四是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
(5)监管障碍风险:被监管机构不能及时向监管当局提供数据和信息;导致监管当局在不能及时了解承包方的业务活动,从而导致了监管障碍风险。
(6)信用风险:该风险主要来源于服务商。服务商可能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发生变化,无法提供合同规定的服务;或者从事不符合受包方利益的行为所导致的风险。
(7)国家风险:指由于政治、社会和法律环境变化所造成的风险。如2009年12月的迪拜债务风险就是国家风险。
(8)合同风险:受包方履约的能力不强;对于跨国外包来说,选择适用法律很重要,如果适用法律选择不当,就会引起适用法律所辖的风险。
(9)退出策略风险: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某一承包方,导致自身丧失处理业务的能力,没有办法在必要的时候将外包业务收回;如果终止合同,则快速终止合同的成本会极高。
(10)集中和系统性风险;承包方给整个行业带来的风险特别大,体现在各个金融机构对承包方缺乏控制,反而被承包商“牵着鼻子走”,从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鉴于以上十大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存在,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呈现以下特点:
(一)金融外包业务的业务内容相对简单,并且产业成熟度低
中国金融机构进行的金融外包,在降低成本、缩短新产品或新业务向市场推广的时间、有效利用外部的资源、把资源集中在自身的核心业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的内容还相对简单。从业务的深度来看,相对复杂、涵盖环节较多的整体流程外包仍然很少见,而是以单点或局部外包业务为主;从业务的种类上看,仍以重复性强的基本后台处理业务为主,大部分职能型业务如人力资源、采购等金融市场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财务、保险理赔、批发银行等前台高端业务的外包很少;从服务提供商和发包商的合作关系来看,我国金融机构把外包业务提供商的价值主要定位在短期“补缺”方面,很少出现有通过与外包商的长期合作实现业务创新、流程优化以及改善运营模式等长期目标的战略外包。
(二)在金融行业中,相当部分的子行业服务外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从整体上看,银行业务的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因为资金实力雄厚,参与业务外包的程度很低。而对于保险行业,虽然对外包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并且在更广泛的业务环节上逐步引进外包,但其所占比重很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已经拥有了技术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IT系统维护人员,所以对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和管理维护等核心业务,出于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难选择外包;而对于那些非核心的系统维护工作,内部解决也比较方便,所以选择外包的可能性很小。
(三)市场份额比较低,总体规模比较小、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处于成长初期,虽然在过去几年里,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稳步增长,但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从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来看,根据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统计的数据,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仅为48亿元,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则为97亿美元。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市场还不及美国的7.4%。从金融行业服务外包的渗透率来看,中国金融行业服务外包的支出仅占整体金融业运营支出的0.53%,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则达到1.86%,几乎接近于中国的四倍。
(四)外包承接企业承接大型项目和系统服务的能力不足
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提供服务模式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在接受任务和提供服务时,主要是严格按照发包方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另外,国内外发包方目前只愿意将事务性、操作性以及层级较低的业务进行外包,原因是对中国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准还存在相当大的疑虑,从而导致发包方和受包方还没有建立起深入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总而言之,中国本土服务提供商在承接大型项目和系统服务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不足,特别是与跨国服务商在风险水平控制、资质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五)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极其匮乏、迫切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外包企业和高校,特别是我国政府还没有“治本”的根本措施,我国补充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传统的海内外招聘等方式。要想确保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高质量,有利于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政府与行业协会外包人才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鉴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要想提高金融服务外包在我国外包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有没有什么对策可供参考呢?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强金融服务外包的全流程风险管理。选择最适合外包的业务,选择好外包商,管理好外包双方的伙伴关系。其次,要建立金融服务外包的各项配套机制。完善外包商的评级准入机制和外包业务风险监测和后续评价机制。再次,充分利用合同控制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通过谈判,与外包商签订一个可操作性强、尽可能完备的合同。最后,加强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道德风险监控,防止寻租行为的出现。尽可能通过集体决议的方式来避免寻租行为,避免影响外包业务的质量,甚至出现法律风险。
从战略选择的角度来看,一是要不断完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我国需要为金融服务外包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规定,从而来规范金融服务外包,为外包提供商的选择、风险防范等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承接业务的领域和范围。我国金融企业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争取在全球范围内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核心业务。三是要重视与国际金融服务发包商的长期合作关系。长期合同是企业间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合作双方只有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才能有更加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四是要加快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金融服务外包发展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就是专业人才培养。中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应以服务外包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金融服务专门人才,在高端金融服务外包方面提高竞争力。
以上从风险防范和战略选择两个角度,对金融服务外包面临的风险和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参考对策。同时,也期望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获得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多晶硅;压力容器;检验;风险评估法
中图分类号:TH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5-0095-02
风险评估法又称基于风险的检验,该方法是通过对设备的失效基理分析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估,来确定设备的运行可靠性。2008年颁布新版API 581-2008,扩充了物流数据库,部分调整了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的评估方法,增添了新的设备模型以及损伤机理模型。20世纪90年代末期该项技术被部分国内高校与研究机构引入国内,并与2003年开始逐步推广至工程应用阶段,目前有少数多晶硅工厂进行了应用。某多晶硅工厂的压力容器即将面临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检验成本的下降,配合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引进了江苏特检中心的RBI技术对全厂相关设备进行了检验。
1 风险评估法介绍
1.1 风险评估法的风险定义
在风险评估法中,风险定义为失效概率与失效后果的乘积。根据计算结果和生产可靠性分析来评估潜在的失效后果,失效概率则是将材料受载与抗载模型技术结合起来加以确定。这里的风险涵盖了人身安全、环境破坏、生产中断和设备维修费等几个方面。
1.2 风险评估法的常用检验方法
采用的检验方法通常是根据设备风险度较高的失效模式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验证检验方法,有TOFD、磁记忆、超声导波、声发射等检测方法。
2 工厂压力容器面临定期检验情况
2.1 工厂概况
某多晶硅工厂是一座引进美国先进技术设计,采用西门子法生产工艺的年产3000吨多晶硅工厂,工厂于2010年11月建成投产,产品质量稳定在太阳能2级以上。目前厂内大多数压力容器如:球管,卧罐,换热器等,按国家《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要求即将开展定期检验工作。
2.2 定期检验带来的问题
1)安全隐患。容器存储物料如: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等氯硅烷具有有毒、易燃烧、易爆,挥发性慢的特性,从而对常规检验要求的开罐检验造成不安全隐患。
2)对产品质量影响。开罐检验会对物料的洁净度产生影响,从而使多晶硅产品的纯度造成影响,最终使产品质量发生波动和下降。
3)检验施工难度大。对一些大型容器,常规检验需要在其内部进行焊缝破损检验,如球罐,卧罐类,这些检验需采取内部搭架子方式,不仅难度极大,而且检验人员易受到伤害。
4)检验周期较长。由于物料的挥发性极慢,采用氮气置换时间较长,并使检验期限周期较长,对工厂的开车时间造成不确定性。
5)检验间接成本高。因为常检验周期较长,期间工厂只能停车等待;且为保证物料的洁净度需大量用物料置换清洗,这些都会使企业的间接成本极剧增加。
3 风险评估法在多晶硅采用的特点
3.1 采取的方法
某多晶硅工厂采用声发射检验作为风险验证性检验方法,举例如下。
本次评估声发射的实验对象是罐区的2台300 m3球罐位号为90-TK122,90-TK123,本次进行声发射检测时拟采用26个通道进行,定位方式采用球形定位。其探头位置如图1所示。
经过仪器校准、衰减测量、背景噪声校准后,启动罐体加压程序进行声发射检测,根据我公司球罐的工作压力及声发射检测要求,制定加压程序如图2所示。
图1 球罐声发射探头布置示意图
图2 球罐声发射加压程序
加压介质采用氮气,试验进行两次加压循环,依据照球罐可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0.45 MPa,第一次加压循环的最高压力为0.5 MPa,第二次加压循环的最高压力为0.485 MPa。
3.2 受评压力容器存在的风险特点
1)盐酸腐蚀。由于本次评估的设备内部主要介质为三氯氢硅、四氯化硅以及销量的二氯二氢硅,三种氯硅烷均容易遇水水解成HCl,HCl水溶液(盐酸)会引起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并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对大多数常见材料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盐酸的来源是氯硅烷的水解,水分在正常的生产工艺中不应存在,而最有可能来自在于停工检修过程中,罐内残留物料与空气中水分的反应所生成,或开车前的吹扫干燥不达标造成的水分残留,抑或是原料带入。
2)硅粉腐蚀。硅粉磨损是指硅粉与金属材料接触面产生相对摩擦运动,接触点形成的粘着与滑溜不断相互交替,造成金属表面材料损失的过程,主要发生在TCS合成工段含硅粉介质的设备、管道、阀门中。
3)保温层下腐蚀。碳钢和低合金钢遭受腐蚀时主要表现为保温层下局部减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性介质(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氮氧化物等)随雨水在保温层下积聚浓缩造成的酸性腐蚀;奥氏体不锈钢遭受腐蚀时可能发生保温层下金属表面应力腐蚀,因保温层破损部位渗水,随着水汽蒸发,雨水或是大气环境中的氯化物会凝聚下来,有些保温层本身含有的氯化物也可能溶解到渗水中,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如焊缝和冷弯部位),容易产生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4)循环水腐蚀。循环水腐蚀指的是冷却水中由溶解盐、气体、有机化合物或微生物活动引起的碳钢和其他金属的腐蚀。多晶硅装置共有介质为循环冷却水的碳钢换热器共27台,先后发现21台发生了换热管腐蚀穿透的情况。
4 结论
目前国内开始兴起的风险评估法代替常规定期检验,由于其拥有安全、经济、快速的特性,可以有效的解决多晶硅行业面临定期检验带来的困境。本文通过事例介绍在某多晶硅工厂的实际应用中,采用该方法科学合理的解决了常规检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该技术在多晶硅行业应用前景广泛,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
[2]TSG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S].
[3]GB 150-2011固定式压力容器[S].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发展趋势;管理意义
通过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但可以为经济的发展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助于保证经济主体在金融风险中不会受到较大的干扰。基于此,为保证经济主体进行最大化的收益与最小的损耗,应通过强化对金融风险控制,合理对其进行预测,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方案,确保经济主体金融风险中的整体安全性,最大程度化降低经济主体的受损程度。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不稳定性金融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关键所在,通过健康的金融活动,可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够很好把握金融风险,将会带来经济萧条等问题。由此可见,金融风险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金融风险还存在较大的危害性,一旦发生较大的金融风险,极有可能造成国际上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出现,不但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造成了物价大幅度提升,导致很多企业面临着倒闭的状态,并且也为人们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挑战性在金融风险客观性与不稳定性影响下,金融风险的爆发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随着金融活动的不断增加,很多金融问题叠加到一定程度后,便引发金融风险。由于当前这种情况所决定,才充分体现出了金融风险的可判定性与可分析性,各个地区和国家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根据实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呢,最大程度化降低金融其带来的影响,减少为人们带来的损失。
(三)双面性在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的时候,要采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认知程度,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重点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把控,最大程度化发挥金融风险的防御效果,积极应对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活动的平稳运行。
二、金融风险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加大金融风险文化管理力度在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立与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的文化管控力度,同时要树立科学的金融管理理念,创新金融风险管理模式,促进金融风险管控工作全面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则需要深度对金融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防机制,同时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预防对策,增加预防风险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如果出现相关问题时,可对风险来源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出现再次发生风险的可能。在保证当前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人文色侧人文主义、人文理念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坚持以人性为基本理念开展相关活动,以此来保证企业管理的稳定性,进而降低风险的概率。
(二)提升管理金融风险的水准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几率,基于当前这种情况下,应该不断完善金融管理水准,通过创新方式进行技术提升。只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才能够更高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具体包括:对操作业务流程进行进行重点规范,针对已经发生的金融风险而言,需要对其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好经验上的借鉴,同时针对市场动态预测风险变化做到掌握和了解,做好风险预警准备工作。此外,强化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尤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显著性的发展,促进了产品和业务方面的创新。在当前这个过程中,相关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做好金融风险动态化调查,一旦发现存在金融风险的可能,及时做好预警提示,以便于对金融风险进行合理化控制。
(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创新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则需要增加金融活动专业化管理,确保管理与实施之间的配合,充分保证各个环节的稳定发展,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考核机制,不断丰富专业考核评价,重视预警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此来(下转第75页)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四)增强风险自我管控意识在金融风险控制过程中,为了促进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则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同时,在金融创新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保证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要制定妥善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策略。从金融发展表现的特点来看,其程序相对较为复杂化,形式较为多样化,鉴于此要健全风险评估体系,确保金融风险管理得到全面落实,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五)对管理金融风险的实施对策进行评估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其关键在于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在保证相关评估工作得到科学落实的基础上,要重点评估风险解决对策的实施效果,确保金融风险管理解决对策的可行性。通过当前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保证解决对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保证再次进行良好的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