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7:39
序论:在您撰写固定资产管理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1前言
2011年新《医院财务制度》指出,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若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同样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已逐渐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管理好现行医院固定资产,并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使用和实现再利用现有闲置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率,防止盲目、重复购置,对于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节约卫生资源、减少财政支出、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部分资产类别不统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大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以往的卡片管理,比如标签的粘贴、扫码枪的打印等。现阶段,部门三甲医院已逐步开展单个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资产种类繁多、个别资产的型号、厂家不同、同样的资产由于用途不同以致名称不同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的名称较为混乱,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比如柜子,名称有:三门更衣柜、二明斗玻璃文件柜、药柜、文件柜等。在名称的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归类,另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2.2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缺位
固定资产会计管理专员一般仅负责常规的资产账务处理,并不关注资产的日常维护。而现行资产的管理与维护情况一般由医疗科室的护士长或主任指定科室其他人员兼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职责并不明确,资产管理的观念也极为落后,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培训指导,对于科室内部的资产情况难以全盘掌握。在医院这种科室较多、资产分布较广的环境下,管理部门若想及时获取固定资产的实物信息十分困难。
2.3资产购入使用与入账程序脱节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某些大型医疗设备在购入过程中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固定资产管理理论方法难以涉及。比如:器械供应商为推销自己产品,先进行免费投放,若适用满意,则再由主任提出申请进入购入环节,但器械的适用时间一般较长,医疗科室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导致使用与入账的脱节。另外,账务处理过程中一般是见发票入账,一部分供应商为延迟纳税,延迟递交发票,导致固定资产的开始使用与初始入账脱节,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成本归集。
2.4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滞后
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手续极为严格,如此导致日常账务处理中,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流程较长,严重滞后。部门资产虽然存放于科室,但是已无使用价值,部分资产虽然挂在账上,但是已经不能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另外作为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大多科室对于资产的报废审批观念落后,缺乏重视,延误报废审批入账的程序,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
3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由于国内大中型医院固定资产规模一般较大,且医院的生存周期较长,若固定资产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松懈,必然会堆积出更多问题,预期通过全盘细查固定资产情况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日常的固定资产工作中辅以以下措施,方可更为精准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3.1统一固定资产类别
为严格区分固定资产类别,应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区分医疗设备与后勤办公设备。医疗设备由于其专业性较容易区分,后勤办公设备中存在大量价值不高,种类繁多的低值固定资产,应统一名称类别,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尽可能为每一件固定资产记录详细信息,若可行的情况下,添加图片,以便容易区分。选择资产贴标签或者扫码枪进行登记身份,按照资产类别标记相应的资产编码。
3.2设置部门资产管理岗位
各科室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专员,负责本科室的资产管理。财务部制定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下发给资产管理专员进行学习,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可直接与各科室资产管理专员进行沟通。每月底资产管理专员可将本科室资产变动情况向财务部汇报,保证资产流向与财务入账的一致性。如此一来,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由定期抽查向每月全面检查的转变,一方面减少财务工作量,另一方面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无须进行全院资产清查,财务部每年仅需抽查部分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即可,另外,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各科室能够更为精确的清楚科室成本发生情况。
3.3规范固定资产入账程序
在设置科室资产管理专员的基础上,当月新增固定资产,无论是正常手续购入或者是赠送、投放,均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汇报,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规范,结合医院发展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原则上当月购入固定资产下月入账,对于无法获取具体金额的固定资产可暂估入账。对于先投放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按照确定购买日的剩余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处理,考虑到科室成本核算的需要,不可将已免费使用的折旧费用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
3.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审批
在报废审批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特别是在审批的时间环节要严格把关,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的及时性,避免账实不符。医疗行业中大型高值专业设备较多,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手续监督,并对各科室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报废审批程序的培训,提升科室对资产管理观念、成本核算观念。
4结论
总之,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可在遵守医院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灵活创新,找寻符合自己医院特色的固定资产管理之路。
作者:寿纪霞 单位:郑州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11):62-63.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05.133
1 前 言
2011年新《医院财务制度》指出,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若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同样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已逐渐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管理好现行医院固定资产,并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使用和实现再利用现有闲置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率,防止盲目、重复购置,对于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节约卫生资源、减少财政支出、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2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资产类别不统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大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以往的卡片管理,比如标签的粘贴、扫码枪的打印等。现阶段,部门三甲医院已逐步开展单个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资产种类繁多、个别资产的型号、厂家不同、同样的资产由于用途不同以致名称不同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的名称较为混乱,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比如柜子,名称有:三门更衣柜、二明斗玻璃文件柜、药柜、文件柜等。在名称的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归类,另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2.2 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缺位
固定资产会计管理专员一般仅负责常规的资产账务处理,并不关注资产的日常维护。而现行资产的管理与维护情况一般由医疗科室的护士长或主任指定科室其他人员兼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职责并不明确,资产管理的观念也极为落后,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培训指导,对于科室内部的资产情况难以全盘掌握。在医院这种科室较多、资产分布较广的环境下,管理部门若想及时获取固定资产的实物信息十分困难。
2.3 资产购入使用与入账程序脱节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某些大型医疗设备在购入过程中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固定资产管理理论方法难以涉及。比如:器械供应商为推销自己产品,先进行免费投放,若适用满意,则再由主任提出申请进入购入环节,但器械的适用时间一般较长,医疗科室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导致使用与入账的脱节。另外,账务处理过程中一般是见发票入账,一部分供应商为延迟纳税,延迟递交发票,导致固定资产的开始使用与初始入账脱节,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成本归集。
2.4 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滞后
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手续极为严格,如此导致日常账务处理中,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流程较长,严重滞后。部门资产虽然存放于科室,但是已无使用价值,部分资产虽然挂在账上,但是已经不能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另外作为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大多科室对于资产的报废审批观念落后,缺乏重视,延误报废审批入账的程序,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
3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由于国内大中型医院固定资产规模一般较大,且医院的生存周期较长,若固定资产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松懈,必然会堆积出更多问题,预期通过全盘细查固定资产情况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日常的固定资产工作中辅以以下措施,方可更为精准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3.1 统一固定资产类别
为严格区分固定资产类别,应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区分医疗设备与后勤办公设备。医疗设备由于其专业性较容易区分,后勤办公设备中存在大量价值不高,种类繁多的低值固定资产,应统一名称类别,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尽可能为每一件固定资产记录详细信息,若可行的情况下,添加图片,以便容易区分。选择资产贴标签或者扫码枪进行登记身份,按照资产类别标记相应的资产编码。
3.2 设置部门资产管理岗位
各科室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专员,负责本科室的资产管理。财务部制定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下发给资产管理专员进行学习,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可直接与各科室资产管理专员进行沟通。每月底资产管理专员可将本科室资产变动情况向财务部汇报,保证资产流向与财务入账的一致性。如此一来,医院的固定资产
管理实现由定期抽查向每月全面检查的转变,一方面减少财务工作量,另一方面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无须进行全院资产清查,财务部每年仅需抽查部分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即可,另外,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各科室能够更为精确的清楚科室成本发生情况。
3.3 规范固定资产入账程序
在设置科室资产管理专员的基础上,当月新增固定资产,无论是正常手续购入或者是赠送、投放,均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汇报,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规范,结合医院发展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原则上当月购入固定资产下月入账,对于无法获取具体金额的固定资产可暂估入账。对于先投放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按照确定购买日的剩余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处理,考虑到科室成本核算的需要,不可将已免费使用的折旧费用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
3.4 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审批
在报废审批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特别是在审批的时间环节要严格把关,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的及时性,避免账实不符。医疗行业中大型高值专业设备较多,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手续监督,并对各科室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报废审批程序的培训,提升科室对资产管理观念、成本核算观念。
4 结 论
总之,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可在遵守医院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灵活创新,找寻符合自己医院特色的固定资产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11):62-63.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理论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56-02
高校资产,指高等学校占有、使用,在法律上产权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高校资产是国家所有,高校具有法人地位。高校独立自主地控制和使用这些经济资源,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谋求学校的发展。固定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新界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三十八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执行,中央国有企业于2008年年底之前全面执行。新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有以下两点变化:
1.不再强调单位价值较高
这一修改变更了原制度中规定的“高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单位价值量判断的硬性标准,将更多的判断自交给了会计主体。
2.使用时间要求发生了变化
新旧准则的“使用寿命”均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限。但两个文件的区别在于: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超过一年”变更为“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资产管理理论阐述
1.产权理论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其目的在于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从而推动学校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的使用。所以,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及绩效评价,首先就要进行产权界定。产权或财产权利(Property right)在经济界还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斯科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及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被公认为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
(1)产权的定义。从法律角度讲,产权首先是指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其次,产权还指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这种财产权是所有权部分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财产上享有、占有、使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依法享有收益或处分的权利。
(2)产权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表现为: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个方面表现为:产权具有可分离性。在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的发展而分离。
第三个方面表现为: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这里讲的独立性是指:产权一经确定,产权主体就要在合法范围内自主地运用获得权利,而不受其干扰。
(3)产权的功能。是指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界定、规范和保护人们的经济关系,形成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秩序,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作用。
产权的激励功能,即任何产权主体对其产权的行使,都是在收益最大化动机支配下的经济行为,没有收益的产权是不可思议的。产权的约束功能是产权对产权主体在行使产权的经济活动中所施加的强制。这就要求社会对各种产权主体进行定位,以建立和规范财产主体行为的产权制度,保证社会秩序规范、有序地运行。
(4)明晰产权。私有财产包括了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转让权。这三点是当代经济学对私有产权的定义。所谓的明晰私有产权,就是要把这“三权”落实到个人。我们说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虽然不可以直接等同于私有财产“三权”的落实,但也不可回避“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国家(全民)所有”的界定是否清晰这个问题。从语文的角度看,很清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却很模糊。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产权与其使用权、享有权及转让权之间的关系。如果最终没有人(法人代表)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在资产所有者的委托或批准下,放心大胆地依法行使财产的“三权”(使用权,国家、学校及个人对收入的享有权,转让权),那么这份财产的产权的走向就不能说是明晰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会因为缺乏特定的经营者、管理者而成为一句空话。目前有很多经济学者提出这样那样的国有资产营运模式,设计这样那样的“机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三权”的落实,使得他们努力的成就仅仅停留在语文的层次上。
2.准公共产品理论
准公共产品(Quasi Public Good),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公共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按照公共物品的供给、消费、技术等特征,依据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状况,可以被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消费上不存在“拥挤效应”,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排他性使用,否则代价将非常高昂。准公共物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它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出于私益,它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由于公共的性质,物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可见,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具有公平性和正的外部效应。所谓公平性是指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它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每一个人均能够享受这种产品和服务。如早期的高等教育,通过公平竞争(高考)被择优录取的考生,能够免费获得这种教育的权利;当前的高等教育同样需要通过公平竞争(高考),才能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不过教育经费不再由国家承担。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个人获得高等教育权利之后,不仅个人受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如从知识传递的贡献来说,它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大众的民主意识等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主体之一,政府不仅宏观上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规范和引导,而且需要在财政投入、制度和管理水平上努力提高、强化市场意识。对高校资产进行定期评估、监控,以此作为财政拨款、调配教育资源的依据。而高校自身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六版),2004.
关键字:固定资产;通信公司;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简述固定资产管理理论
1.固定资产的确定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用的设备、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生产工具等;而非生产、经营用的设备、物品等,但其使用期在两年以上、并且价值2000元以上的也可列为固定资产。确定固定资产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将流入企业,二是资产成本可以可靠的计量。
2.固定资产的分类
由于核算依据不同,固定资产的分类页有所变化。通常情况下,根据经济用途可将该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经营所用与非生产经营所用;根据具体使用状况可将该固定资产分为未使用的、使用中的以及无需使用的;根据产权归属可将该固定资产分为自由固定资产、融资投入的固定资产以及租入的固定资产;根据实物状态可将该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生产设备、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以及其他设备;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可将该固定资产分为5年期的、10年期的、20年期的。在实际工作当中,固定资产也可依据企业日常运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将其分为房屋和建筑物、办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运输设备、图书、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等。
对于通信公司而言,其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邮政运输设备、邮政机械设备、市内电话线路设备、市内电话机械设备、长途电信机械设备、长途线路设备、电源设备、电信运输设备和其他。
3.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核算有三个任务。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管理;二是准确、全面、及时地记录有关固定资产增加、减少以及使用的情况,保护生产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三是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以及修理费用,并进行该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修理的核算,以保证实现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二、通信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正确意识
我国通信公司大多为国有企业,运营资金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下拨,习惯了旧的无需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由此就导致了目前通信公司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通信公司对固定资产采购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预算,对固定资产的拥有数量、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记录都有纰漏,这就造成固定资产达不到其预期的使用效果,甚至出现资产闲置状况,造成资产的浪费,增加了企业成本。
2.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通信行业是新兴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监督制度的松懈将导致通信公司内部管理出现漏洞,致使固定资产闲置,企业资源浪费,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企业的运营资金,阻碍企业的发展进程。
3.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境内的通信公司基本上都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我国大多数通信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管理环节约束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对已经拥有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准确的盘点,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不能全面了解,使得固定资产流失率增加。对于通信企业而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是员工的一种约束行为,也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行。
三、提高通信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效益措施的建议
1.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提升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使基层员工能够主动保护固定资产,深度认知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是提高通信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通信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关于保护固定资产讲座等方式,为员工营造出一个积极的环境,有意识的引导员工端正价值观,进而使得企业员工主动的履行保护固定资产的责任,以全面实现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目标。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是通信企业展开工作、为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是保护通信公司固定资产的主要途径。通信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制度来监管固定资产的采购情况、验收情况、领用情况、使用情况以及报废销毁情况,用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减少资源浪费。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
固定资产是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科学化直接影响到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增值。通信公司要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登记、归类,及时维修故障设备,严格控制新固定资产的采购活动,促使固定资产结构更为合理化、科学化。与此同时,通信企业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采购计划,以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通信企业属于高收入、高投入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种类以数量多,并且分布范围广,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管理相对困难。这就需要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辅助来完成对其的管理工作,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四、总结
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整合、优化配置,不仅可以节约企业资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在通信行业的竞争力,还有效的促进我国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委托理论
一、委托理论的引入
委托理论是是契约理论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重要发展,其中心任务就是在利益互相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委托人如何设计出最优秀的契约激励人的研究。世界上普遍存在着委托的关系,在这些稳妥的关系中,由于委托人和人的效用行数不一致,委托人所追求的是将自己的财富扩大,而人则是追求自己的薪酬津贴以及休闲时间的变化,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若是没有有效机制对双方进行约束,那么最终将会导致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在企业管理中资产所有者一方面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作用。通过激励和监督来对委托人进行行为约束,使得人的效用函数不断向委托人靠近。
二、委托理论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1)建立起健全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就是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资产使用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一切行动的指南,只有制定出复核单位管理现状的资产管理制度,才能够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其中不符合规定,有违制度的做法进行整治。(2)建立与内部组织机构相对应的责任考核体系。固定资产制度建立并不是为了建立而建立,这只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起点,在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之后就需要将其实行,要让每一个部门的职工都能够遵守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所以,一定要建立起健全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在制度中对每一个岗位和个人的职责都进行明确的规定,再根据这明确的规定对人员的管理以及对资产进行监督,将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不仅可以让单位的人员对资产的管理更加重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力度。通过建立起与内部组织机构一致的责任考核体系,能够更加明确资产管理的思路,在行政责任中体现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的责任,实现责任、权利以及利益的统一。(3)设立资产管理指标体系。设立资产管理考核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是部门主管人员的一个指标,这需要与其他的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制度的建立,只有加上考核,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是如此。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指标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指标、制度遵循情况指标等等。事业单位本身就是在替国家的资产进行委托管理,事业单位的法人与国有资产所有者就是存在着委托与的关系,所以事业单位的法人作为者就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可是这也只是外部考核机制,在事业单位内部这还只能作为一个开端,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立以及内部组织机构人员的相关考核,本质上都是在对委托关系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在单位内部,将考核的指标进行细分,制定出总体目标以及局部目标,在单位内部利用局部考核目标进行管理监督,这样就可以通过实现局部目标来实现总体的目标。(4)对考评结果进行评价反馈,激励与惩罚并举。管理学中对岗位的设置具有严格地要求,需要按照责任权利统一的原则来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单位人员的积极能动性,同时在经济学中还需要贯彻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这两项原则是需要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遵循的,这同时也要求资产使用管理者都能够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这样也能够获得相应合理的收益。所以,在进行了资产管理指标考核之后,需要再结合年终绩效考核,对部门中每一个员工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及西宁反馈,肯定其中积极的行为,给予奖励,而对于消极的行为就需要作出一定的处罚。在委托理论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约束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对人进行激励,让人能够不断改进,最终使得人的效用函数不断向委托人靠近。通过对考评结果的奖励和处罚,实际上就是对委托人进行激励和监督,从而控制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委托的风险,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亮华,胡兴华.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北京质量.2007(1)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证,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然而,现阶段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重购置、轻管理,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核销处置不及时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其完备率、利用率,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管理部门,出现多头管理的状况。往往是财务部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脱节,无明细账或有明细账却不健全。设备的领用、报废程序不规范,设备的使用责任不到位,造成家底不清、责任不明。领用科室也存在无责任人管理财产,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丢失等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有的没有建立完整的报账手续,或是买入后不及时入账,报废后不及时销账,或是长期不对账,造成帐实不符,使得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资产配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的领导及部门都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购进的设备或是不实用,或是效益差,或是质量差,资产配置不均,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同时,在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中重购置、轻修理,不注重维护和保养,一些简单的故障、小毛病得不到及时的修理,造成设备的损伤,甚至报废,也只好重新购置。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
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现实净值随时间推移相差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就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而且,由于固定资产的耗损、减值不能在成本中得以体现,从而不能揭示资产潜在风险,必然导致成本费用减少,虚增盈余,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固定资产清查后,在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第三级部门是资产的占用、使用部门,从基层科室抓起,确定资产保管员,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负责,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资产卡片,对资产领用、科室调换、报残、毁损、维修等程序要严格按规定流程办理。资产管理员调动时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账,配合二级、一级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和清查工作。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需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和全院固定资产管理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配置、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档案,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维修、转移等情况,适时保持与使用部门资产数量的统一和与财务部门帐面资产金额的一致。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起草各种管理规定,检查监督实施情况,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
2、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①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应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调换、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②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这一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杜绝盲目采购。同时,加强设备管理部门的维护、修理力量,及时检修、保养,减少设备的损耗,从而,避免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③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保管员负责资产咯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并将结果进行公布,进行奖惩。通过考核,强化科室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医院增收节支。
④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现实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⑤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软件的成熟,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配置、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总之,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此项工作才能顺利、持续进行,使全体员工认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深化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投资管理全过程一般包括投资前期管理(五年规划、三年滚动规划)、投资决策管理(立项、可研审批)、工程建设管理(初步设计、概算审批、施工准备、项目建设管理、验收)、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正常运营阶段的精益管理、绩效考核、处置评估等)四个主要阶段。不同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管控特点、人员和机构设置,总部层面对投资阶段的管理范围或者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规划管理、投资决策管理、后评价管理是大部分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都涉及的管理内容,工程建设过程管理情况则根据企业管控模式、机构设置情况等有所不同。有的企业集团专门设立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与项目前期管理部门分立,例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对项目建设过程严格管控。其中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管理部不仅参与到可行性研究阶段概算和工程建设内容的审核(选址、配套公用工程的落实、投资估算、建设周期的安排是否合理等),并对项目管理组织和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核准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项目管理计划书、跟踪监督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开展稽查、竣工验收、工程建设工作考核等工作。对工程建设阶段管理比较细化的企业多有资金集中度较高,并由集公司统一拨付使用的特点。有的企业由于总部集团层面的管理架构和人员限制,其投资建设过程管理的重点承担单位在二级公司(事业部)或三级企业。
二、投资决策程序
1项目提出
项目决策过程多指立项开始,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为止。根据项目大小和类型不同,可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提出项目。对于企业原有产品的扩能改造、产品链的一般延伸等可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提出,按管理权限报上级单位审批同意;而对于大型产业基地建设或开创性新产品或新业务开展,例如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使决策更加公正科学,则可由集团层面组织提出产品方案,确定工艺路线、与地方政府接洽落实建设条件,比选厂址,论证项目可行性等,决策后组织项目部开展实施或委托下一级单位实施建设。
2项目论证和批复
项目提出并报送投资决策机构后,即进入评估程序,在各企业集团内部,多由专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评估(例如中石化发展计划部、五矿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化工规划发展部等)。评估过程视项目复杂程度可采取内部评估、自行组织专家论证、委托专门中介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出具评估报告等多种方式,根据评估意见报请决策机构审批。在决策审批前多数企业会对项目涉及专业职能管理的内容,例如资金平衡、融资方案、安全、环保、人力资源、法律等征求内部财务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法律部等职能部门意见参与决策,方式上可以采取成立投资委员会或采取内部文件会签的方式,通过后按规定报公司决策机构(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相关领导(董事长、总经理等)决策审批,至此完成项目决策。集团总部和所属单位投资管理权限的确定根据各企业不同情况,各企业集团对总部及所属二级单位的投资决策管理权限设定也有所差别,其权限的设定与管控模式、二级单位的规模和管理能力等因素相关。合理的界定投资权限既可以保证投资管控的效果,避免投资失控,又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单位投资管理的积极性。例如中国中化股份对于对具有较强投资管理能力和完备投资管理制度的业务单位,且近年投资项目成效较好(例如完成预期可研目标)的单位按具体情况对投资额进行差异化授权,根据情况可自行审批1亿元或50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而对于投资管理能力一般或存在不良记录的单位,则从严管理,所有投资项目都要报集团公司审批。另外一种比较通用的做法是按照按投资额度统一划分权限,一定投资额度(例如2000万)以上的项目由集团总部审批,额度以下的项目由专业事业部或二级单位自行审批,报集团总部备案即可。
三、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