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路交通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0 10:40:31

序论:在您撰写公路交通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公路交通建设

第1篇

一、建区五年来公路交通建设回顾

1997年建区伊始,区委、区政府以及公路交通部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公路交通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千方百计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步伐。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有重点地、分期分段地对万虹公路河市白洋至马甲大观园段、马甲下尾楼至义山段、万安官头至河市浮桥段、河市浮桥至马甲镇区段的路面进行拓宽改造,初步疏通了万安至马甲义山的交通主动脉。同时,“勒紧腰带,集全区之力”,成功促成朋山岭隧道及其接线工程的建成并通车,拉近了洛江与泉州中心市区的距离。

在建设重点主干公路工程的同时,区委、区政府将乡村道路硬化建设作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加快乡村水泥道路硬化步伐。建区五年来,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把乡村公路硬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制定出台了乡村道路硬化建设优惠政策。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乡村道路硬化建设按每公里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支持建设,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转为政府行为,有力地推动了乡村道路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至*2年上半年,全区86个行政村(居)除河市厝斗、溪井、南塘、鸟关等4个行政村外,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道路水泥砼路面的硬化改造,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全区公路硬化总里程由建区时的9.1公里达到现在的24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由建区时的55公里达到现在的112公里,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发展,加强了“罗、马、河”边远地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广大群众纷纷走出山门,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增强了商品意识和发展意识,拓宽了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思路。与此同时,朋山岭隧道的贯通和万虹公路万河段的建成,进一步突出了万安塘西、双阳和河市的区位优势,推进了塘西工业园区、双阳华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开发。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洛江区城市化进程。

回顾洛江公路交通建设五年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政府重视是公路交通建设的有力保障。公路交通建设从规划布局至资金筹措,从征地拆迁至工程施工,从组织领导至指挥协调,涉及面广、矛盾较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村级基层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洛江公路交通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是公路交通建设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在重点公路工程建设上共投入资金11000多万元,其中省、市补助资金5000多万元,银行贷款达1000万元;在乡村道路建设上共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其中省、市、区补助资金1600多万元,沿线群众捐资(含投工投劳)近3000万元。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是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关键。

规划管理是公路交通建设的灵魂和原则。重视对公路的规划工作,把农村公路与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区域交通规划。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及时提出建设方案。在建设中精心组织、加强管理,把质量和管理贯穿于公路建设全过程,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我区公路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区五年来,虽然我区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成绩是在一个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公路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羽翼,与沿海发达县市(区)相比,仍然存在着结构性调整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道路骨架网络尚未建立,缺乏与周边县市(区)的沟通。虽然,我们“集全区之力”促成了朋山岭隧道及其接线工程的建成、改造拓宽了万虹公路万安至马甲的交通主干线,但由于受历史和自身地理条件的制约,道路与周边县市(区)的联通度极低。即使是已建成的道路,其服务水平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万虹公路和朋山岭隧道的车流量分别仅达到设计通行能力的1/5和1/3,带来商品流通的交通服务业难以繁荣,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

2、农村道路的粗放型发展,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虽然,我们铺设了几百公里的通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但由于建设资金不足,规划建设工作层次不高,农村公路均为四级以下公路,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例,道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所谓的“硬化改造”仅是在原有的路基基础上铺设水泥砼路面,道路沿线弯道、纵坡等技术要素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客车、大货车难以通行,路网连通和通达程度低,已硬化的农村道路,仅能解决当地农民简单的出行问题。单纯追求公路里程数量和硬化指标的粗放型发展,很难真正达到改善投资环境目的和推动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重建设、轻规划、轻管理的现象不容忽视。按照《公路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养护机制和固定的经费渠道。农民对一次性出工、出资修建公路比较支持,但长期承担乡村公路的养护则难以落实,目前仅靠乡镇政府或行政村组织的季节性养护。路基边坡坍塌,农民占道建房,农村公路前修后坏,有人修无人养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思路

建区五年是洛江区经济和交通建设起步的五年。掀起新世纪“十五”计划开篇,我市提出了城市建设“北拓东进”的大城市战略规划,按照泉州港口城市定位和“海丝”历史情结,可以预言:未来的城市将以泉州湾沿岸区域开发建设为重点目标,城市东进,其实应是进一步落实这一计划的一部分,洛江区经济和交通快速发展的机遇有稍纵即逝的危机。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大泉州城市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步伐,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加优越的交通条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大实施“龙头”交通发展战略。洛江城区地处城东组团、东海组团、洛秀组团的衔接点,是规划中的泉州市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抓紧洛江中心城区交通建设,并以此为龙头和辐射源带动全区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尤为关键。加大实施“龙头”交通发展战略,必须有“大手笔”的胆略,建议抓好:

①打通省道307线断头路。经省政府批准新规划的省道307线起于后渚港,经安吉路、万虹公路、穿朋山岭隧道、接原305线至宁化石壁,构成我省交通主干公路的“七横”。随着后渚跨海大桥的建成,由安吉路延伸接后渚跨海大桥,将使洛江与沿海大通道更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完善省道307线的建设,促进洛江龙头区域与出海口、与沿海繁荣地区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改造国道324线洛江路段。沿海大通道建成通车后,国道324线洛江区段仍然是福州、惠安通往泉州市中心区的重要路段,也是泉州中心城区的东大门。目前,该道路存在着坡大弯急,行车视线差等不良问题,尤其是与万虹公路交叉处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迫切需要改善行车条件,提升泉州“东大门”的整体形象和出入口的城市品位。

③抓紧规划勘设阳江公路。沿洛阳江洛江区一侧,抓紧规划勘设阳江公路,使之成为与万虹公路相平行的另一条纵向主干道路,改变洛江区南北主干道仅有万虹公路的现状,使之建成为一条集防汛、景观和城市开发建设为一体的大通道,充分发挥江滩湿地、洛阳桥等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洛阳江边大片土地的开发。

2、积极推行梯度发展战略。

洛江区公路网现状接近“树”状结构,按照最优“树”布局原理,首先应与相邻的重要集镇运输集散通道直接联通,构成区域干线的第一层次公路网,形成等级结构合理、完整的公路网络。对洛江公路网络结构性调整,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重点是对现有道路技术等级进行提高。

根据洛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沿洛江腹地推行梯度发展战略,循序渐进地进行公路交通建设。取消现行的行政村道路硬化补助优惠政策,改变以前只要“硬化”就给予补助的方式,集中资金用于奖励现有通乡公路的提级改造,在“十五”期间,使近郊双阳、河市、马甲平原地区的大部分通乡公路达到三级不低于四级的公路技术标准,使更多的道路达到通车的技术要求,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使公路交通建设更好地服务洛江经济发展。

3、加大筹资力度。

积极坚持“政府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投融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公路网骨架干线的建设。

①改变现有的公路补助办法,将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每年拨给洛江的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区政府每年按“优惠政策”补助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第2篇

时值年末岁首,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全县交通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年全县公路交通建设工作。刚才,李局长传达了省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对20*年全县交通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对20*年公路交通建设尤其是通村水泥路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曾家、钟宝、城关等乡镇进行了经验交流,牛头店、小曙河、曙坪等乡镇进行了表态发言,县政府还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下面,我就公路建设尤其是通村水泥路建设讲几点意见,请大家一并抓好落实。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公路建设的紧迫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县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一是通村水泥路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集中会战,铺设水泥路面103公里,完成市上下达任务的117%,为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重点道路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曙双通乡油路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南江大道建设进展顺利,医院至南江三桥段工程全面开工;新建便民桥36座,超市任务6座;新修改造村道50公里;鸡心岭人行步道和迎宾门整修进展顺利。三是公路养护工作全面加强。县级公路畅通率达到90%以上,好路率达到74%。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交通部门、各乡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全县交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是通村公路硬化任务量还相当大,目前水泥路通村率仅为40%。二是施工难度大,建设资金匮乏,尤其是通村水泥路建设所需的沙石、水泥、机械设备等物资比较短缺。三是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养护管理缺乏有效措施,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四是农民居住分散,集资总量不大,群众打底子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

当前,省市将继续加大通村水泥路建设投入,我们要抢抓这一大好机遇,集中力量,迅速行动,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通村水泥路建设,坚决完成22条87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

(一)落实任务,层层夯实通村水泥路建设责任。按照“一村一路,就近接连,转弯不回头,直行不分叉”的原则,迅速把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路段,明确建设责任,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质量要求,确保今年通村水泥路快速推进。各乡镇要针对各自实际,逐村、逐条路排查摸底,层层落实任务,倒排工期,确保月月有计划、旬旬有安排、日日有进度。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道路的巡回检查,指导施工队伍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二)精心组织,迅速掀起群众“打底子”热潮。要抓住冬闲时节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通村水泥路群众“打底子”的建设热潮。各乡镇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动、组织群众上劳会战上来。要广泛宣传,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迅速开展通村水泥路“打底子”大会战;要在“打底子”的会战中强化技术指导,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建设质量过硬;要按照“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尊重群众意愿,确保今冬明春通村水泥路群众“打底子”会战取得实效。

(三)从严管理,坚决保证通村水泥路建设质量。要严格执行省市有关质量标准,确保路基宽度达4.5米,基层厚度不低于15公分,面层厚度不低于18公分,路面硬化宽度不低于3.5米,坚决不允许“缩水、打折”。工程竣工后,县上将组织验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不予兑现补助。要严把工程设计、工程备料、路基压实、路面铺设、工程验收五道关口,建立健全“政府督查、部门指导、企业自检、专业监理、群众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组织工程招投标,夯实工程监理责任,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努力把质量责任落到实处,高标准完成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

(四)加强养护,切实提高通村水泥路通行水平。公路养护是维护公路建设成果、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发挥公路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各乡镇一定要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通村水泥路的养护和管理,对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要及时发动群众培好路肩,搞好沿路绿化,完善排水、防护和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养护体系,落实通村水泥路养护人员和工作职责,建立通村水泥路长效管理机制。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养护管理制度、技术要求,努力提高养管水平。要教育群众树立爱路护路意识,坚决制止乱堆、乱放、人为破坏,保障公路畅通,发挥通村水泥路的最大效益。

(五)统筹兼顾,扎实搞好重点道路项目建设。要积极构建大交通网络,全面完成2*省道大修和大华路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南江大道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建成。要积极推进鸡心岭景区人行步道建设,确保5月1日前全面竣工。要搞好项目包装,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镇(坪)城(口)路和高等级过境路早日立项,促进全县公路交通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强化措施,全面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通村水泥路建设领导小组要全面负责,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及时解决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扎实搞好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健全通村水泥路责任机制,做到每条路有一名领导负责、一名干部包抓、一名技术人员指导,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二)捆绑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各乡镇一定要解放思想,拓宽渠道,努力破解资金难题,一方面要通过实干争取上级补助,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村组党员干部和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政府补助政策引导下,引导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县计划、财政、扶贫、水利、国土等部门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支持通村水泥路建设。

(三)加强协作,形成建设合力。通村水泥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协同作战。各部门要为通村水泥路建设开“绿灯”,在政策上予以最大限度的优惠,能简化的手续尽量简化,真正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建设格局。

(四)务求实效,狠抓工作落实。今年的工作任务很重,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带头转变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要深入分析本乡镇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悉心研究解决办法,制定有力措施,促进工程快速推进。乡镇主要领导要深入施工一线,解决问题,促进落实。

第3篇

甘肃省 公路交通建设 投融资状况

1引言近年来,甘肃省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且成效及进展明显。在交通建设方面,全省初步形成了综合交通网络,公路通车里程也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投入及发展相比较来看,仍不具可比性,显得较为落后,并且差距是巨大的,且这种差距更显示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党和国家出于战略眼光的角度,提出要用5―10年的时间发展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要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强调要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统筹协调,先重点建设西部的基础设施,这涉及到西部大开发的全局,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

2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概况2.1投资规模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甘肃省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实施了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拉动GDP增长,一方面扩大内需,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西部地区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机遇期,甘肃省加快了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步伐,投资的额度也在连年增大,在公路投资大幅增长的过程中,省道、国道、农村公路改造、客货运站场建设等都有所增大。2.2投融资渠道甘肃省内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是由国内贷款或国家投资来完成,而对于一般的省内公路建设项目而言,无法获得国家投资,一般采用的是以工代赈、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办法来筹集资金。根据《宪法》相关规定,经常动员民众,承担一定(有偿或无偿)义务工日成为民工建勤。因省情实际,甘肃省采用民工建勤有几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甘肃省公路部门及各级政府机构通过民工建勤的方式,对贫困地区的道路建设以及协助公路部门改造干线公路路况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不可否认,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民工建勤制度的制定及实施,一定时间内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有效节约公路养护资金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发展,到后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地方公路尤其是县乡公路的建设,除民工建勤外还采用了民办公助和以工代赈的方式,这些方式的运用,对县乡等西部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及养护维修发挥了重要作用。

3甘肃省公路交通项目建设投融资状况分析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项目融资逐步呈现了多元化的态势,但总的来讲其融资还多是以银行贷款、财政支持为主,在利用民间私营资本及外资方面做得显然还是不够的。3.1过多依赖国家投资及商业贷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结合甘肃省特有的“哑铃状”地域形状以及实际省情,特制定了“一主五辅”的枢纽站场规划以及“四纵四横四个重要路段”的公路网主骨架布局方案,可以想象,一旦未来这个布局规划方案得以落实,无疑将会使得甘肃省的公路网布局更趋合理,届时省内的公路网初步形成。但是完成这么浩大的公路交通建设项目将会耗资巨大,如何筹资建设资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融资情况来看,要完成这么大的筹资任务并非易事。(1)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承受大范围的公路建设投入。甘肃省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是比较弱的,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自然条件恶劣,再加之交通不便,很难大面积吸收外来投资,再加之一些本地企业发展缓慢,数量有限,对财政贡献不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发展乏力,基本上就是吃饭财政,甚至在下面的一些市县,连吃饭财政都难以维持。这种情形下,可用于建设大面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上的自有资金是极其有限的。(2)国家在地方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投入相对有限。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也存在不小困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增强,国家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账太多,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额度大,建设任务繁重,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即实际上政府能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的资金,与建设总资金量相比较,仅仅是杯水车薪。就拿甘肃省来说,要建设庞大的交通网络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仅靠政府财政显然也不现实。尽管因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政策性方面甚至向西部照顾性倾斜,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国家不可能长久地、一味地支持。因此,从地方角度来看,还是要主动全面拓宽融资渠道才是上策、长久之策。(3)银行更为慎重地对待公路交通设施建设方面的贷款。近年来甘肃省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这与银行的大力支持显然是分不开的,没有银行的建设贷款支持很难想象这些成就如何取得。一般来说,西部地区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主要还是依靠的国内银行贷款,另外就是自己想办法筹集一小部分的资金,这从近些年的甘肃省公路建设投资资金筹措方面的相关数据即可看出,但即便自筹资金所占的数额不大,但很多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依没着落,尤其是一些非经营性的公路建设项目,商业信贷困难很大。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乏力,金融信贷相对收紧,对于贷款给一些一般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额资金方面,银行显得更为慎重了,这对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而言无疑是个不好的讯息。3.2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公路交通建设的投入规模偏小正如上述所说,尽管甘肃省等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融资已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总的来讲,多元投资的比重偏差还是很大,显得不够均衡,在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方面就很不够,这也是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1)外资投入数额偏少。过去的几年,甘肃省在公路交通建设领域吸收外资方面有所进展,但与其他的省份相比,即便是其他的西部省份相比,甘肃省利用外资的规模还是相对很小的。笔者以为,这主要还是由于甘肃省的自然条件恶劣、整体投资环境较差造成的,难以吸收到外资进入到交通建设行业,导致了公路交通发展滞后,这又反过来影响着外资对甘肃省的投资热情,久而久之造成了恶性循环。(2)民间私人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的强度不够。甘肃省的公路建设近几年有了明显成绩,但民营私人资本投资建设比例相对很小,而且多是以私人捐资的方式进行的。在甘肃省公路交通设施建设领域,民营私人资本投资强度较弱的原因主要有:①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传统观念里,人们都认为修建公路交通设施是政府的事,私人很少能够参与投资建设。②省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实力较弱,前面已经论述过,甘肃省内的大型企业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私人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因此即便有私人企业有机会投资建设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因自身实力的问题一般也无能为力。③省内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融资政策不够优惠,甚至在落实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投资风险加大,这就可能会使得一些本来有意向的私人资本最后却望而却步。④缺乏好的投资项目,可能也是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不多、投资谨慎的一个重要原因。3.3民工建勤力度较小农村税费改革方案于2001年由国务院颁布,其中就涉及到了要求取消公路建设的民工建勤制度,方案规定县乡公路建设中确实需要农村劳动力的,可以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这样就等于将以前法定义务的民工建勤一下子变成了“协商义务”。近些年来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也受到了新规定的一定影响。甘肃省内农村公路大部分路况较差,路面高低不平,缺乏必要养护,给当地经济发展及人们出行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为发展农村经济,政府提倡一些地方的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但由于交通状况不佳等原因特色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法大量外销,而是仅仅停留在附近的农贸市场销售,从长远看,这种情况不利于西部农村的脱贫致富,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也不利。

参考文献:

[1]程国庆,梁振东,费国平.高速公路采用BOT方式的探讨

[J].公路,2008,(8).

[2]吴鑫.浅议BOT项目融资管理模式――以西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为例

[J].科技咨询导报,2010,(2).

第4篇

(一)设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政府的审查阶段必须要完善审查标准;在设计后的招标过程中要增加招标的比例防止被人暗箱操作;在整个工程周期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控制,要求施工方不能随意缩短工期;而对于设计的质量安全而言,则要求要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二)设计的思想理念不明确

在业主方面过于重视价格而忽视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又过分重视公路交通的质量安全而对工程造价却又不重视。

(三)设计的运行机制不合理

设计部门只参与设计预算与施工预算对于施工阶段与工程竣工结算算不重视,这样就使得经常发生成本预算与竣工结算差距较大。

(四)设计的计费方式不规范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计算费用的标准是通过公路交通工程的整体造价比例来进行计算的,这样就使得最终结果经常以保证安全系数为理由,增加施工强度,同时增加造价成本。

二、在公路交通设计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公路交通设计的审查力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构,对设计的审批条件与监管培训做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推广与设计,增加项目考核的指标。

(三)大力推广公路交通的设计招标管理制度,增强设计者的行业竞争意识,规范市场,控制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

(四)加强对设计-建设总承包制度的推广,让设计工作具体到公路交通的全过程,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发挥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实行限额、标准化与优化设计,来加强公路交通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

三、在公路交通招标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保证招标工程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目前在公路工程中的腐败危险区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基于此,就要加强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制,且要规范招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虽然需要通过耗时较长的方式来增加交易成本。但是如若通过对有限的招标单位进行邀请招标方式的话,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较低成本单位的中标概率。对于公路交通的市场来说,施工单位会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达到中标的目的,这样就造成了恶性竞争的低价抢标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公开进行邀请口碑好、实力强的单位进行招标,就会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

四、在公路交通施工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往往能够决定工程质量的好与坏,而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力而不惜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利用最少的造价进行公路施工,这样就使的在公路竣工不久后就出现大面积的早期损害以及塌陷等现象的发生。所以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一套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经过实际的现场勘查,结合施工单位的人力与物力,充分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与生产状况,对施工组是设计进行优化,将建设工作分批进行,让工程造价控制在范围之内。此外还应当要注重合同方面的管理。施工合同作为解决双方矛盾的科学依据,一旦由于合同的管理者造成的合同管理混乱,就会严重影响施工成本,加大成本的投入。所以对于施工合同来说就必须要实行合同会签制度、合同评议制度与合同交底制度,依靠网络健全合同管理系统,尤其是对于合同的档案库、监督系统与索赔管理系统的建立。

五、在公路交通工程结算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竣工结算阶段作为整个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就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为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这一工序,道路交通部门了有关公路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结算编制办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参与人员结算人员对于工程现场的陌生,就需要在进行结算过程中要健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与现场参与施工人员参与结算,缩短结算时间,提高造价控制管理的效率、

六、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我国地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国度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商品交换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这就需要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来加以支撑和保证。尽管我国历届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人大规模的资金,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和航空及地铁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是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广大山区和丘陵地区还是饱经运输之苦,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公路建设也就自然位列其中。在当今材料和人力成本等因素上升的态势下,工程造价也呈现出不可遏制的上升局面,公路厂程建设的造价管理现已成为业界所关注的重点。

一、公路交通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不仅关系到公路交通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公路交通工程的造价,因为公路交通工程的线性走向和布置等一旦确定,其造价数额也就尘埃落定,所以,谈及造价管理必须对设计进行剖析。

1、公路交通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影响因素

一是设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政府审查、设计招标、设计周期和设计质址ll9个方面对于政府审查必须建立审查评价标准,对于设计招标必须扩人招标比例谨防暗箱操作,对于设计周期要合理控制不能无故缩短,对于设计质量要严格把关不能出现重大批漏。二是设计指导思想,主要缘于业主关注标底价格而对优化设计方案不以为然,设计单位往往注

重公路工程的安全性而缺乏工程造价控制的积极性。三是设计运行机制,设计单位只对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负责,而对施工过程和竣工结算不参与,这样在市场变化快速的条件下,不可避免会发生预算和结算差距拉大的趋势。四是设计计费模式,设计单位费用计算是以整个公路交通工程的造价比例为标准,这样的结果就会出现以安全系数的保证为借口而加大施工强度,造成工程造价增多。

2、公路交通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手段

加强设计审查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二是建立设计监理制度,对于设计监理审批条件、设计监理培训等作出规范,并通过各种措施推广设计标准和考核指标;三是加强设计招标制度的推广,以便增强设计工作者的竞争意识,逐步形成规范的设计市场,有效控制公路工程的造价数额;四是大力推广设计--建设总承包制度,使设计涉及公路交通工程的全过程,便于从各方面协调工作的进行,行之有效低控制工程造价;五是采取设计控制投资措施,通过限额设计、标准化设计和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公路交通工程造价。

二、公路交通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公路交通工程造价主要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合同作为基准,按照市场竞争规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招投标,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1、招标程序要公开公正

作为主要以政府投资的公路招投标被称之为腐败危险区,不仅要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造价管制,而且要从招标程序规范方面进行造价控制。公开招标虽然面向社会需要一定时间等待,从而增大交易成本,但是若通过有限投标单位的邀请招标方式进行,则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低于成本价格的单位中标的概率。相对供不应求的公路工程市场而言,施工单位往往会采取种种途径和手段进行投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恶性竞争的低价抢标现象,但若公开地邀请有实力且口碑良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则会提高造价控制的质量。

2、评标方法要科学有效

在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招标评标办法中规定了合理低价法、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估法和双信封评标法,实际运作当中通常采取合理低价法来确定中标单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法律体系的健全,最低价中标法将是公路工程招标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可以采取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和推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的措施来确保最低价中标法的广泛实行。

3、签订合同要公平合理

主要是对于公路工程清单报价单价体系的合理确定并明确单价的组成,以便防止施工随意增加工程费用。由于工程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在建设的过程发生与实际建设活动的矛盾也容易造成工程变更。合同对于工程建设具有方向的引导作用,这种工程变更有利于建筑施工的变更趋向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完成预期任务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公路交通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往往决定着工程质最的好坏,在实际工程建设当中,有些施仁单位为了牟利而不惜牺牲工程质量,以最少的造价进行施工,结果公路工程竣工不久就有大面积的裂缝出现和公路凹陷坍塌的现象。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成为公路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对于施工单位的造价控制而言,需要注意四点:

1、注意优化拖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量大的项目建设中,良好的组织设计不仅能够确保施工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而直接降低工程造价。这是缘于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施工地区所在的地理面貌和施工难度及施工工期所编制的,具有施工过程的针对性。因此,通过施工场地的勘察和调查,结合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人数量,考虑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情况,综合这些因素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处理,力争使建设工作分期分批进行,做到合理调度和高效配置,使得施工造价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2、规范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各方利益主体矛盾冲突解决的依据,如果由于合同管理人员导致合同管理出现混乱,就会使得施工成本变相增加。因此,对于施工合同必须实行合同会签制度和合同评议制度及交底制度,借助网络建立合同管理系统特别是对于合同档案库、合同监督系统及合同索赔管理系统的建立。

3、建立定额施工制

由于每个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机械配备及工人素质不同,企业定额就会有所不同。而在不断的施工和管理提高的过程中,企业定额就会更加科学,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就会更加趋向合理.从而有效控制公路工程造价。

4、加强施工现场过程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不当或施工监督的缺失,就会发生施工干扰、设计变更、工程分包或转包等现象,使得费用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建立现场管理责任制,严格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做好质量验收和现场记录工作,对于降低施工工程造价有着重要意义。

四、公路交通工程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决算是公路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闸门,为了加以合理规范,交通部了有关公路交通建设项目工程的决算编制办法。同时,为了避免参与决算的管理人员对干施工现场的陌生,需要建立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和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参与决算管理制,以便缩短决算时间和有效控制造价管理。另外,要逐步引人和加强工程独立审计功能,对于签证增加的造价必须严格审查。

结语

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造价管理涉及多个阶段的严格控制和多方主体的利益博弈,必须以健全的法律和良好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使得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互相联系和监督,从而降低公路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决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4]507号)

第6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车辆也日益增多,使得公路交通时常出现拥堵现象。虽然公路交通事业在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伴随而来的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同样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强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对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公路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

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众所周知,公路交通标志是重要的交通信息,也是保证驾驶人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信息。在设计公路交通标志时,通常根据公路及其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并逐一确定交通标志的数量及设置地点等内容。当前,即使我国在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中有相关法规可以借鉴,如《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但在实际设计中仍然出现前置预告距离设置等问题,在实际建设中还是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交通标志设置信息缺乏整体性。完整的标志信息,有助于驾驶人员安全且快速到达目的地。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公路交通标志信息存在忽然中断、过载等现象,促使驾驶人员无法快速判断线路走向,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二)公路交通标线设置不合理

标线材料使用不科学。据了解,热熔型是我国公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标线涂料,通常3年左右需要进行二次标线,但二次标线的涂料却大多选用溶剂型,因而使得标线夜间反光效果较差,甚至白天也极为不明显。加上没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导致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标线的安全作用。标线技术和材料太过保守。近年来,彩色立体标线在国外得到大量使用,其与传统减速带相比,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强、震动噪声小等优点。但在国内,该类技术的使用却很少见。

(三)公路护栏设置安全性较低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根据公路的具体特点、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公路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设置。目前,在安全设施建设方面,由于缺乏标准、系统的设计软件,在实际设计中存在较多的人为主观因素,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促使安全设施建设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少路边护栏,部分地区因边坡度变化大使得护栏设置不连续,降低了安全防护作用;桥墩前护栏较短,缺少过渡段,极易引发冲撞事故。以上几个问题,从整体上都表现出公路护栏设置存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极不利于驾驶人员的出行。

二、加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严格把关建设材料

在实际选择建设材料的过程中,需按照相关设计及标准进行选择,并且采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尤其是标线涂料、反光膜等材料的选用。同时,还需做到严格检测使用的材料,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须禁止使用;在材料运输、检验、移交等各项工作中,需加强对材料的保护工作,以免损坏材料质量;整理材料基础信息资料,以便积极控制安全设施建设的质量。

(二)强化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建设过程中,要优化建设人员的配置,以便在重要环节实施中保证产品质量。其次,强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素质。一方面,定期展开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促使其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设备;另一方面,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以便提高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往后的建设工作中能够规范自身的操作,从而保障建设质量,确保人身安全。

(三)严格管控生产及施工过程

在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中,应加强生产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其中生产单位主要负责公路产品建设,因此必须做到严格检测产品生产环节以及质量,同时对产品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认真核对,加强产品与国家标准、实际情况之间的互相联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产生。施工单位则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及生产设备,尤其在产品生产时,需为施工人员创造优良的作业环境,例如在照明设备施工中。另一方面,在实际安装施工中,需严格遵循相关流程及标准进行施工,并且安装前,还应确认设计图纸与公路现状是否形成一致,以便保证产品的正确使用,确保建设质量。

(四)强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随着公路建设的日益发展,安全设施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从而加大了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难度。以往的管理和维护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当前公路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现象,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委托专业的安全设施维护单位。这需要充分联系社会资源,并且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在当前新形势下积极寻找符合发展需要的管养模式。其中通过建立承发包模式,将日常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交于专业化的生产施工单位。通过这一措施,不仅能优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又能有效预防因资源局限问题而造成管理及维护不到位的尴尬局面。第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管养工作,相关主管部门就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专业化、统一化的管养控制平台。首先,针对不同交通设施编制专业性的数据资源库,以便实时跟踪交通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其次,使用GPS、感应设备等先进技术,有效控制安全设施的实际状态,促使其管养工作向自动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质量,保障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程,对保障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设施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建设的质量,保障其实际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波.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技术及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1).

[2]米永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

[3]耿志军,蒋亚琼.关于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的几点看法[J].广东科技,2013,(Z1).

第7篇

关键字:公路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社会一直都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不会损害后代利益,又能满足当代人需求的一种理念。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应该秉持“可持续”的理念才能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交通作为的枢纽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公路交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能够实现其效益的最大化。

一、 何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一直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旧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时,发展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固有的思维和发展理念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只有对其不断地革新和完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社会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才会得以快速完成。

对于公路交通设施建设事业来说,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其内容包括两面。首先是公路的建设和社会、环境、经济的相互和谐。即指公路交通的发展在局部环境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达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其次是从公路实体的角度来分析,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可持续性发展的公路应该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 生态性

公路建设对于环境应该持一种美化、保护和尊重的理念,表现为公路有良好

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能够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统一。

(二) 高效性

在“节约”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应该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到最高,通过提升

和强化服务能力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然,最重要的是,公路交通的建设既要能够保证社会超前发展的需求,又不能太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过度发展。既要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要保证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 和谐统一性

在与经济、社会、自然的统一中,公路也开始渐渐步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中,

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在逐渐得到提升。总而言之,在不破坏环境、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社会发展、经济和环境的需求,既能保证公路营运的舒适、安全、环保和经济,有能实现公路和自然、人的和谐相处和有机结合。

二、我国公路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一直都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政府和国家对于公路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建设的网络体系与规模在不断完善。另一方面,针对公路交通的建设,可持续的方针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公路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首先,公路路网的设计与规划没有表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很多公路的建设都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或者规划的前瞻性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公路网络布局和系统结构合理性不足,很难发挥到最大的效用。

设计的关键点和重点都放在公路建设的效益方面,对于生态环境则很少考虑,明显很缺乏考虑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更不用说施工对环境影响的预测了。

其次,受历史因素影响,公路的建设对于环境一直都是赊欠的状态,中国一直都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这无疑又造成了人口、环境和资源的不协调。历史遗留的问题太多导致公路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太大。

然后,因为管理的观念落后或者管理行为不当,使得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与此同时,公路在养护运营的阶段无法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公路的建设难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公路建设后,对场地进行清理时会对沿线的植物造成影响,降低植被的覆盖率或者破坏表土资源。怎样才能降低影响应该是公路交通建设中考虑和重视的问题之一。此外,目前我国的公路发展的法制环境还比较弱、职工服务的水平和意识还有待提高、管理的体质还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三、 提出实施的对策

目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已经在国内达成了共识,开始逐步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方向迈进。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公路事业也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是公路可持续的发展受到了考验,要转变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理念,为保证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更大的努力。整体上说,公路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既要做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节约资源相协调,又要做到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分布相协调。所以,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理念

思想指导行动,想要落实公路建设的项目,保证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树立尊重环境和自然的理念,领会可持续的内涵和本质,积极响应科学的发展观,打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提高资源的深度和利用效率,珍惜资源,努力建造环保型和生态型的公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的贯彻到公路交通的建设之中。

1、科学规划,做好网路规划

在遵循长远发展、系统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下,应该用创新思维、全新的视角来对公路交通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做好路网规划,积极打造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网络系统。此外,还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提升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间的协调统一性,要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会阻碍公路交通建设的进程。

2、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规划阶段尤其应该体现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尽可能从人文要求、技术指标和路线方案等各方面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争取减少一些会对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不利的因素,避免依赖今后的弥补工作。

(二)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

1、鉴于公路的公益性、社会性和政策性,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所以,应该理顺公路的管理机制,制定统一健全的管理体制,特别是要协调好跨区跨段的公路建设,打破行政行业与区域的界限,建设开放型高效路网格局,在区域间形成一种有机的衔接,为贯彻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奠定基础。

2、在坚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下,正确地处理好公路交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对公路建设和投资的力度,提升公路的密度。尤其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公路发展还欠缺的状况下,应该尽量缩短距离,这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三)做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想要解决当前公路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深入推进和开展对于公路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能够为公路交通的建设起一个引导作用,帮助带动交通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要想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度和高度,应该积极地吸收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经验,在此前提下,从公路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更为可操作性、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发展理论。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交通枢纽,社会在不断进步,意味着公路交通的建设也应该逐步完善。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和国家在此方面能够多多重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让我国公路事业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崇臣,李曙光,黄忠臣.公路两侧土壤中铅和镉污染以及存在形态分布的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