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0 10:40:31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经济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城市;经济;聚集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11-02

1 产业集聚的宏观分析

1.1 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及其经济影响。格莱瑟与亨德森等人认为产业整体规模的提高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卢卡斯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在该模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存在正的溢出效应,如果一个人获得新的技能,所有和他一个地方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都将会得到提高。上述的研究是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但前者主要强调产业内、企业间的溢出效应,后者因为强调的是存在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溢出,所以不局限于特定产业,而是以地域为边界的一般经济活动的溢出。所以对应就出现两种形式的集聚经济: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是指随着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产业整体规模上升,该产业在这一地域内的每个企业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业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qi=f(li,ki,mi,Q),其中i是qi第企业的产出,li、ki、mi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总产出,并且dqi/dQ>0。显然,在这总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率会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城市化经济则是指一个地区企业产出不仅受到这个产业总规模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产业规模的影响,随着地区经济总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则企业产出qij=f(lij,kij,mij,Qj),其中i、j为j地区i企业,qij、kij、mij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j地区经济总规模,并且dqij/dQj≥0。同样,企业的生产效率会因为整个地区经济的集聚而上升。在考虑到产业集聚的时间维度后,上述两类集聚经济形式动态化后被称为动态本地化经济和动态城市化经济,前者表示企业的产出不仅是其当前投入的函数,而且还受到其所处地区该产业过去规模的影响;后者是指企业产出还要受其所在地区过去经济总规模的影响。

1.2 供求关联经济

供求关联的外部性及其经济影响。克鲁格曼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因为供求关系而集聚在一起,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工厂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通过满足大的本地市场来降低运输成本。因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将增加其对上游企业的需求,从而促进这些企业的扩大,这样在不断的供求反馈中所有企业的规模都将获得提高,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这些企业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与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集聚不同的是,供求关联模型着眼于每个单独企业的市场导向,主要强调集聚地区的内部市场而不是区域外部的市场。二者本质不同。

2 产业集聚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机理出发,对总报酬递增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可分性、市场摩擦、知识溢出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也是集聚经济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基础设施共享、中间投入品共享等都存在外部性。下图描述了外部性的基础来源与主要形成途径,中间投入品共享与基础设施共享具有外部性是因为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完全可分性,由此说明集聚带来的规模生产与专业化分工收益。劳动力共享具有外部性一方面因为市场摩擦的存在,与之相联系还包括资本品市场与技术市场的共享等;另一方面是因为知识溢出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还包括各种交流与学习机制。前者强调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与组合过程,市场摩擦的存在使这个过程耗费成本,因而集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后者强调劳动力本身的流动,强调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流动。

通过以上各种机制会产生外部性,但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受到空间距离的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会减弱,外部性因而发生衰减。这些因素引起的外部性在与空间距离引起的衰减作用相互平衡后,最终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下面分别具体分析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外部性和总规模报酬递增。

图1 外部性产生原因及其形成途径

2.1 不可分性与外部性

2.1.1 不可分性与规模经济

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引起报酬递增是引起经济活动不均匀分布的最基本因素。长期平均成本可以认为是要素比例与投入总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完全可分”的前提下,这就变成了单纯的比例问题,并且不再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然而,事实是一些产品、设施与服务的供给具有不可分性或不完全可分性,包括各种场地、道路、学校、车站等基础设施。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系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一定生产规模之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生产具有更低的平均成本,即报酬递增。产生报酬递增的原因是专业化和不可分性,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量的增加使得更进一步的专业化成为可能,也使得可供选择的技术范围更广,从而有利于更优技术的选择。

2.1.2 基础设施及其经济影响

一般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和生产服务性设施,也包括生活性和消费服务性设施。基础设施的供给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并诱发集聚。由于不可分性的存在,一定规模的集聚是基础设施供给的前提,集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促使基础设施供给数量的增加、质量改善和效率提高。根据埃贝茨等人的观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包括:作为可免费使用的生产投入要素;提高其他投入的生产率;吸引来自其他地方的投资;刺激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其他服务的需求。

2.1.3 产业集聚中的投入品共享

当不可分性出现在企业内部,企业生产函数将是报酬递增的,通过分工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专业设备、人力资本、组织与管理设施的建设都只有在一定生产规模水平上才能实现,因此中间投入品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对具有递增报酬的中间投入品的共享,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并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即使最终产品具有不变规模报酬的生产技术和竞争性市场。

2.2 市场摩擦与产业集聚

2.2.1 总组合方程

市场摩擦指市场主体在寻找交易伙伴、确立交易条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虽然标准竞争理论假设市场是没有摩擦的,但实际上摩擦却普遍存在。市场摩擦可以理解为在建立组合的过程中引起搜寻成本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中,至少存在两类基本搜寻与组合方程:劳动者寻找合适的岗位,雇主寻找合适的员工。使用总组合方程来分析市场摩擦的影响,可以研究市场摩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又不需要对摩擦的来源做具体分析,组合方程的最简单形式是:

M=m(U,V)(2-1)

式中,M是在一定期间内形成的组合数量,U、V分别是寻找就业的劳动者数量和岗位空缺数量。由于摩擦的存在,M=m(U,V)≤min(U,V)。

2.2.2 组合中的外部性和报酬递增

根据就业状态转变的情况估计失业者找到工作的几率称为转换几率。平均来说,失业工人在一个时期找到工作的几率为m(U,V)/U,而一个空缺岗位被填充的几率为m(U,V)/V。如果这两个几率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的倒数就反映了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显然,搜寻与组合技术的效率对这两个几率和持续时间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摩擦成本下降,组合效率将上升,m(U,V)逐渐增大向min(U,V)趋近,给定失业人数和岗位空缺,两个几率会随之上升,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都会下降。

平均转换几率同时依赖于两方面主体的数量和不同主体的搜寻行为,这将导致外部性的产生,如下表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存在的外部性的概括(m(U,V)的变化幅度M(U,V)总要小于U或V)

通过对组合方程的估计能够准确地反映上述溢出效应的强度。通过计算组合成功的数量与失业者数量之间的弹性(In(m(U,V))/In(U),),可以分析新失业者对其他失业者存在的外部性,二者存在负相关性。在组合技术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如果失业人数与岗位空缺数量同时增加将会促使平均转换几率上升和岗位平均持续时间的下降,这是促使集聚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

2.2.3 产业集聚与组合效率

搜寻与组合存在的外部性与报酬递增特性将促使就业和企业的集聚。产业集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劳动力市场中组合效率的提高:首先,产业集聚会降低企业寻找合适工人的成本,降低工人失业的几率和持续时间,其次,由报酬递增的组合方程所决定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将提高组合成功的几率;第三是空间距离的下降会使摩擦降低;第四是近距离的接触会使网络关系更加紧密、信息传递范围更广,从而带来组合技术的变化。

2.3 产业集聚下的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在不同组织或行业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是知识的外部性,是一种非自愿外溢,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

2.3.1 知识溢出与劳动力共享

劳动力资源流动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一直被视为集聚状态下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机制。劳动力在各个企业间的共享与流动促进了知识在集群企业间的扩散,外部劳动力的流入为外部知识的溢出及其与集聚区创新系统内部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可能。

2.3.2 知识溢出与企业合作竞争

从创新行为看,集聚区企业之间技术和知识的垂直或水平扩散构筑了当地化的创新系统,能提高企业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从要素互动看,表现为管理要素互动、中间要素互动、资金要素互动等。知识溢出促进企业间的连锁效应。

第2篇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GIS 区域经济分析 应用

GIS与空间统计分析这两种处在前沿的技术,虽已经得到了大力推广与使用,并且在它们的结合作用下,能大幅度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效率。但是以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GIS与空间统计分析进行结合之后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让实际发挥出来的效果打了个很大的折扣。所以说,研究如何将空间统计分析和GIS结合起来让它们发挥更大的效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对空间统计分析与GIS进行描述

(一)对空间统计分析的了解

空间统计分析需要建立在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之上,而在地域领域之中,空间抽样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做法。这一做法主要是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在某一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值与现象存在很强的相似性。与以往统计分析理念不同的是,它的空间概念打破了先前相互独立的设想,在操作应用的时候,为了简化任务的复杂度,应该对全国各区域的散乱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分析。虽然这种新型统计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有一定的出入,然而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得把先前的统计方法彻底弃置,反而是要对它进行不断地加强和创新,提高它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更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对GIS的进一步了解

GIS又叫作地理信息系统,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地理模型法,GIS技术可以为地理研究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其中有动态或是静态信息等。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空间信息形成一条完整的信息产业链,从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到后期的分析应用,都起到重大的作用。在GIS与空间统计分析的共同作用之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大步向前推进。

二、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协作运用的未来发展情况

对于特异性强的经济区域来说,做好对它们的分析工作处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核心地位。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的经济形势,运用分区化的方法来细化所要研究的对象,让研究工作可以更细致地完成。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经济区域的概念,抓住空间管理的特性,更加明确哪个是首要经济区域,并且对这个重要地区以及与它有所关联的经济区域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对经济区域进行分析时,往往都是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来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之前先加入GIS技术,就可以明显提高分析效率。不仅如此,一方面它还减少了分析数据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让区域经济分析的进行得到了有力的保证。我相信在这两个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下,它们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如何实施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一)建立完善的空间权重矩阵

在进行区域经济分析的时候,及时对有的信息进行拓展和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些信息通常都是经由GIS来产生的。而在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和拓展时,空间邻近和空间链接都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空间权重矩阵式是极其有必要的,它的空间邻近关系能够更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可以让距离标准和邻近标准更加精确,这样就让处在各个位置的要素得到更好地理解以及分析。

(二)精确空间自相关度的度量

在整个数据分析过程之中,空间自相关度的精确度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两个邻近地域有着极其相似的地理现象或者是有着某个相似的属性值,这时候就应该将这个属性值或现象的相似程度与自相关度联系起来,并经由它进行反映。而一般的自相关度是由局部指标和全局指标来衡量的,而这两种衡量指标各自都存在着优点以及缺点,所以想要提高空间自相关度的精确度就必须妥善用好这两种衡量标准,以免不正确的使用造成自相关度的度量的误差过大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三)弄清空间关联识别

在对区域经济分析中,空间关联识别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衡量它的标准也是由两个因素来决定,这两者之间呈现着负相关的关系。当计算出一个值的时候,也就得到了另外一个的值。若是MC的取值处在-1之下而GR又在0之上时,各个属性值都会呈现聚集分布的状态,这样就让空间自相关变成负的了。当MC的值一直处在0的附近且小于0,这样空间自相关也将一直是负的。这是由于正负值都有着与之对应的自相关,即正对正,负对负。

(四)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结合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分析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仅仅只靠空间统计分析早已经没法再胜任这个任务。当下的专家和相关工作者都在研究如何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工作。由于GIS拥有着很强的优势,它不但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够得到有关的空间数据信息。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后发现,将空间统计分析运用到GIS的结合方式能更好地达到分析作用。先是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将MC和GR的值计算出来,然后再利用GIS将这些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出来,以此来了解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四、结论

结合上面所论述的观点,为了我国各个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对这些区域的经济进行更为系统而又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若想得到更为科学的数据和信息就离不开GIS的帮助,而只有GIS还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还需要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进行分析。所以如何让GIS和空间统计分析更有效率地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研究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GIS与空间统计分析结合的有效性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也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为武安市城市供水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龙洋洲.空间统计分析在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4 (15).

[2] 陈灿斌.区域经济分析中空间统计分析理论与GIS的应用探讨[J].商业故事,2015 (6).

[3] 李林.基于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在奶牛地氟病监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2012(10).

第3篇

一、对于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的基本认识

对于局部空间统计来说,通常主要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全局空间自相关,另一个则是局部空间自相关。这两个主要的空间统计共同的构成了整个空间统计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会有不同的指标,这些指标总的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Moran指数,另一个则是Geary系数,在进行局部空间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不同的指标,特别是我们需要重点介绍的Moran指数。对于Moran 指数来说,通常它主要的就是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其中主要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者是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而如果是区域的观测值的话,那么,这一变量的全局为Moran指数。

对于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来说,通常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对于每一个区域单元的LISA来说,它主要描述的是该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或者是单元之间在空间集聚程度的相关指标显示。第二,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联系指标成比例。LISA包括局部Moran指数(LocalMoran)和局部Geary指数。

二、区域经济分析中局部统计方法的应用探讨

通过上面的相关分析和探讨,我们已经发现在区域经济的分析中,空间统计方法是一种相对常见而且相对使用的方法,对此我们就必须按照相关的要求寻求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我们的空间统计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实际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其中总结了一下几点:

1、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一般省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大多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也就是说在一些区域之内,我们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市具有相对较强的级集聚性的,而且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也是相对明显的。这样一来,我们在进行相关的区域经济分析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入局部空间统计的方法。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的研究思路是过于狭隘的,通常它们主要的就是从时间维度出发,而对于空间维度是经常忽视的,它们大多的忽视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以及异质性,这些理论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分析上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的,而且是与经济发展现实不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旧需要在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地理单元(横截面)数据,也就是说要综合使用时空数据,经过对这些空间数据的引进和分析,从它所传达的时间和空间集成信息上,进一步的、科学的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演变中的相关机制或者是规律。

2、局部空间分析要注意局部的差异性,我们知道不同区域之间都会带来国际国内贸易,或者是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这样一来,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各个省域区际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我们在进行局部空间分析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空间区域的分析和探讨,把握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3、在区域经济的分析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局部空间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着重的研究这一区域经济增长的集聚和差异存在的原因。我们知道,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进行了人力成本的调整,这样一来不断加剧了经济的全球化,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统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日益雄厚的物质资本积累,这些在提高我国区域经济效率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它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集聚及空间差异产生了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近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陈飞.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03.06.

[2]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财经研究.2008.11.03.

[3]王世豪.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09.15.

[4]王义民,李文田.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8.15.

第4篇

数据表转化;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贫富差距的缩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50-02

一、问题的分析:

全国31个省级地区所提供的经济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劳动者报酬;

――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水平;

――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失业人员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电力消费量;

――一般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支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计;

――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

――国内发明申请受理数;

――技术市场成交额。

明显可以看出这些经济指标太多,而且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用这些指标对各个地区进行分析非常复杂而且代表性不强,既费时费力又得不到准确的结果,所以考虑用基于主成分法的因子分析将那些繁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线性表示成少数综合变量

二、数据的处理

1.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搜集的数据并没有统一的量纲,所以先考虑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2.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

从数据资料可以看出,反映经济现象的指标有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主成分法的因子分析将原来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新的一组相互无关的变量来代替原指标,新的指标将更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

3.聚类分析

在得到新综合变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对所有的省级区域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类别我们在考虑采取不同的措施。下面进行聚类分析:

(1)快速聚类。可以得到31个样本除了地区数据不完整无法进行分类,其他省级区域可以作如下分类:一类,北京、上海、天津;二类,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其他省级地区自成一类。

(2)用分层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从上面分类表和树形图看,只将31个地区分层两类。很难找出每个类的具体特征,所以还是考虑用快速聚类法的到得的结果。

从快速聚类法的分类结果来看也基本符合我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北京,上海,天津作为直辖市由于政府的重点投入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广东,江苏,浙江利用自己沿海的地域的优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但是也产生了重大的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对这一问题加大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来解决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各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明显不均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全国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继续发挥北京、上海、天津的经济优势,同时提高其对其他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对周边地区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的经济辐射能力,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2)对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这些海滨地区要继续发挥其地理优势,加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内地的经济交流,特别是西部的陕西,贵州等较落后地区,还有亟待崛起的中部地区,例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它们的发展也要考这些沿海的成功经济发达城市来带动。

(3)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要做到扬长避短,比如西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其重工业产业集群的优势,中部地区的崛起可以依靠长江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来促进自身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央也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坚实的基石,同时加强与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合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4)对于三类地区要实施“人才工程”,推进科技教育进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引进、培养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三、四类地区发展。

(5)改善交通及通讯环境,加强全国的交通事业的投资力度。中部地区的武广高铁通车加强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城市的交流,已经带动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应该加快投资建设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连接的交通设施,构建以发达城市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形态,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全国全面发展的。

(6)改善中部和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加强发达城市的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这类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医疗保障。重点是加西部地区农村医疗体系发展力度,从软硬件设施上改善农村医疗状况,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便捷实惠的卫生医疗服务。

(7)加大科技的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专利发明数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加大科技的发展力度,科技强国就是这个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是我国发展迅速的重要因素。地区性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这样缩小地域性的差异才能实现。

[1](德)巴克豪斯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SPSS工具[M].格致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区位;主导产业;潜导产业;支柱产业;区域联合发展

一、引论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经济落后地区在发展初期建立的产业一般是进一步发展经济所需的消费品、原材料工业。由国外投资兴建的产业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初期会极大推动当地发展。但是,投资动机往往是自身利益,它们常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

随着经济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汇率及地价、工资等要素价格会提高。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原主导产业会变得没有竞争力而萎缩,转移至更便宜的地区;效益更高的产业会出现,成为新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将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劳动生产率、效益更高的潜导产业是关键。若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没有适时升级,产业空心化现象会出现,经济发展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主导产业的更替有内在规律。从产业层次看,依次是第一、二、三产业;从内容看,依次是原材料工业,组装、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从性质上看,呈重工业化趋势;从加工程度来看,呈高加工度化趋势。

(二)经济规律对金华市经济发展的启示

金华区域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遵从以上的经济规律是必然的。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潜导产业,使主导产业更替顺利进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二、对金华市区域经济的宏观分析

(一)区位分析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与长三角经济区毗邻,近温州市。当前,长三角及温州市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转轨时期(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以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为重点,向周边地区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金华市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根据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投入和外部需求。下面就这四点分析金华市区位。

1、地区性投入。金华市及浙江省资源匮乏。矿产资源缺乏,以非金属矿产为主;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相对少,为丘陵盆地。基础设施较完善;医疗水平总体不高,地区、城乡差异大;教育体系完善,技术资源较充裕,但职业教育相对落后。

2、地区性需求。现有加工业对不易转移资源需求较大。其次,对基础设施、医疗设施需求大。再次,随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3、输入投入。交通便利,加上临近省份资源丰富,可转移投入供应较丰富。同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地理位置吸引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力;但劳动力以低层次居多。

4、外部需求。由于金华市与周边地区形成了产业梯度结构,临近省份、省内及市内对可转移产出需求大;加上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好,国外对部分产业产品的需求仍较大。

因此,总体来讲,金华市的区位利益较好。

(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及经济发展水平定位

2006年,金华市人均GDP27108元,为同期宁波市的52.7%。三次产业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体系。GDP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占5.5%,为历史最低,形成层次较高的农业体系;第二产业占53.9%,产值在2003年开始回涨;第三产业占40.6%,逐年上升;但发展不足,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从以上指标判断,金华市处于工业化阶段。

从工业产业结构看,各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出现并迅速发展。由此判断,金华市工业已进入技术密集化阶段,重工业化、加工化程度提高,处于工业化后期初期阶段。

(三)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产业之间协调性较好,主导产业关联效应大,结构性效益较好,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产业规模不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市区经济规模小,规模、集聚效应不大,经济辐射力小。

区域经济水平较高,非国有经济活跃。但人才大量被吸引至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当缺乏。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发展比较困难,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不佳。

三、对金华市区域经济的微观分析

总体上,工业产业结构2006年同2005年相比产值前15位的产业未变,仅顺序有变。在对产业从产业性质、效益和增速三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下列结论:

(一)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按轻重工业划分为两类,六个产业:

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这两个产业为轻工业中的主导产业,产值大,分列第七、第八,效益高,与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产业关联大;能有效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并相互促进。从长远看,不断提升产品层次,重视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附加值,是它们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上义乌现有的集聚、规模优势,相信这两个产业会有很好发展。

2、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均为加工度高、技术密集、效益高的产业。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前三个产业发展速度和产值增长很快。通用设备制造业总体产值虽减少了,但市区、兰溪、武义都有增长,且它为装备制造业,为其他部门提供设备,因此也是主导产业。以上主导产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产业的关联度大,可带动这些产业发展。同时,关联产业规模大,能有效支持主导产业发展。两者的集聚发展可降低生产成本。

(二)潜导产业

1、医药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效益高;关联效应较大,发展较快。但目前对经济推动作用还不大。同时,医药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因而发展前景好,故列为潜导产业。

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为信息产业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效益高。关联效应大,有本地高校技术资源支撑,发展很快;同时,它可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虽然现在产值还不大,但很快会成为主导产业之一。

(三)支柱产业

1、纺织业。金华市纺织业产值第一,主要是国际、区际贸易及区内需求拉动。该产业特点是所需资金少、技术要求不高,单位效益不高。需求主要是要素低成本驱动。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工资、地价提高后,产业优势会减弱。所以当前时期,将纺织业定位为支柱产业。

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该产业产值大、增速较快,与一系列下游产业关联大。原料供应虽省内资源缺乏,但临近安徽、江西的金属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故可输入投入大,成本低。但属于原材料产业,层次低,故定位为支柱产业。

(四)优势产业

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原材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层次低,为原材料工业;同时,其产值较大,发展较快,有一定优势,故定位为优势产业。

四、对金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探讨

(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支撑作用

第三产业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好坏。虽然当前金华市的第三产业体系较完善,但层次较低,对经济支撑作用不大。因此,要加快第三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为产品流通提供更好的商业环境;发展金融业,为资金流通和利用提供金融渠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类人才;发展生活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增大城市吸引力。

(二)扩大市区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尤其第三产业中心

目前,市区经济中心地位不强:产业规模偏小,第三产业发展不够。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应从三方面来提高经济辐射力:在现有产业结构基础上加大投资,着力发展主导产业,增强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实现经济规模、集聚效应,提高经济凝聚和辐射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传输业、金融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使之成为金华地区的第三产业中心。

(三)实行区域联合发展

从产业地理分布看,各地产业存在一定互补性。但在对2005、2006年各地工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工业呈现出空间上的聚集趋势。大体上分为三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1、市区-兰溪统一发展体。两市产业结构都向高层次、重工业化发展;产业结构大体相同,尤其是地区主导产业发展趋同;同时,两市地理上接近,资源相似度大。但市区各产业比重大,兰溪受市区工业经济及第三产业的辐射大。因而,可考虑以市区为主体,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加快向两地结合部的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该地区城镇化;提高两者间通达性,加速各类要素流动和经济活动,尤其要发挥市区科技资源优势,以实现产业规模、互补发展,成为较大的技术密集型经济体。

2、东阳-义乌-浦江统一发展体。产业结构上,义乌和浦江相似度较高,与东阳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大。其中,义乌经济最发达,第三产业发展最好。故可将三者形成以义乌为中心的区域统一体,并分为义乌-浦江经济体和义乌-东阳经济体。(1)义乌-浦江区域经济体。浦江与义乌工业产业结构相似度很高。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均为两地主导产业,2006年产业总值占全市同业比分别为81%和60%。同时,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较好,原料支撑也很好;纺织业产值占全市66%,其中义乌占48%。两者地理位置近,义乌对浦江的影响力最大,带动其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可将两者发展统一起来。也可以两者城乡结合部为切入点。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工业发展,优先推进该地区的城镇化;加速各类要素流动,以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发展,成为区域最大的轻工业经济体。同时,浦江应继续发展与义乌互补的产业群,以支持经济健康发展。(2)义乌-东阳区域经济体。两者工业结构大致成互补型,主导产业不同:义乌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东阳为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和产业互补性,两地可实现产业分工,互通有无。加快两地结合部的城镇化建设,增加经济往来;将两者更大区域的市场统一起来,形成自身优势产业更大的需求市场,使产业获得规模发展和集聚效益。

3、武义-永康统一发展体。两者地理位置接近,资源类似,尤其是家具业:两地产值总和占全市同业比高达77%,且发展很快,是这两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两地工业均为重工业结构,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群高度一致;非主导产业存在互补性。但经济总量永康有绝对优势,对武义影响大。综上,可将两地发展成区域经济统一体。加大两地之间的经济活动,要素流通,统一产业群发展;相似度大的产业可发展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和集聚优势,如家具业、金属制品业,以成为全市重要的家具业和金属类产业基地。

(四)以当地资源优势带动磐安经济

磐安县以中低山为主,交通不便。地理特点决定了其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农业发达,2006年农业产值占本地总产值高达16%。同时,境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可以在当地优势资源基础上,以效益农业和旅游业两个产业群为中心发展磐安经济:发展加工配套工业和第三产业,以建立完善、高层次的农业、旅游产业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具体来说,农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度和附加值。实现规模、品牌经营,形成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成为区域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旅游业上,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完善境内及旅游区旅游设施;增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发展旅游服务业,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成为区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地。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云南省

一、引言

云南省有着自己的历史、文明、传统和生产方式,这些因素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和生活,进而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不仅能够为一个地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因此,将传统文化因素纳入经济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文化模式对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影响机制。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区域社会对生活与发展方式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能够与当地文化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当地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技术支持上,还是在组织系统、技术系统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技术系统是所有产业都要具备的,如果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该区域的文化不能够协调统一,该区域的人就无法更好的摒弃原有的模式而去接受和适应它。文化模式下的技术系统不仅是特指的生产工具,更是生产工艺,即使人们使用的工具改变了,工艺还是会继续延续下来。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要与文化水平保持一致,本土文化正式这一环节的内在基础。区域文化对于本地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间接和广泛的影响。文化对产业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影响都是直接性的,但是对劳动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本文借助经济分析工具,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将正式制度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区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2)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区域的社会群体意愿、利益等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和环境,能够起到调节社会关系和支配行为的作用。当今占主体地位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有助于促进生产,但同时也遇到了自然与人类对立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结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道德、不健康的观念也影响着正常的消费途径。只有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正常健康的致富手段才能够营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3)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模式也由功能性消费向审美性消费转变。产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多的代表了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产品的设计、包装到产品营销,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各种文化因素形成了无形资产,是企业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加,二者之间也呈现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状态。因此,可以使区域文化和经济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的影响

(1)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选择的影响。制度的制定是建立在约束主体福利的基础上的,本文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前者是成员要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例如法律规章等,后者是源自于价值的文化遗传,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二者都对人的行为有着规范作用。格雷夫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热那亚人和马格里布人的两种社会价值体系决定了不同的制度路径。热那亚人建立了能够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圆形的制度,主要是由无限连带责任、提货单制度、永久合伙性质、保险制度等形成的,同时建立了有效而完善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不同的文化价值能够形成不同的正式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正式制度体系。

(2)区域文化对地方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一种制度形成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迁,变迁是制度创立之后被打破,被新的制度替代的方式。正式制度的变迁也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如同初始制度安排一样,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一种诱致性、强制性变迁,不同于正式制度的变迁,这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变迁速度都赶不上正式制度,所以前者延长了地区制度变迁、阻碍了制度创新。

(3)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实施的影响。意识形态能够提高人们遵循制度的自觉性,减少了制度安排服务费用成本,大大减少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由诱致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易于执行,而强制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则难以执行,前者具有一致性,而后者则相冲突。正式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执行和正式制度变迁,正式制度会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所以本文用正式制度代表区域文化程度。

综上所述,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制度的选择、执行和变迁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当正式制度和文化一致时,就能够推动制度向良性方向发展,但相冲突时,就会阻碍制度的发展变迁。所以当文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绩效,不一致时阻碍制度的执行而影响经济发展,这种作用是双重的。

三、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1.模型与假设

为了研究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假设二: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正式制度安排可能是从外引进的新制度,也可能是从初始制度演化而来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因此我们把制度定义为区域文化的函数:

LNY=LNA+aLNK+bLNL+cLNI

其中Y表示经济发展程度,A表示技术进步,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I表示正式制度安排。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云南省2010年的数据,区域文化程度采用经济性观念、经营性观念和制度性观念三个一级指标来衡量,这三个一级指标下含有17个二级指标,以此来判断云南省的文化程度,如果得分高,则说明该地区的文化程度高,反之较低。正式制度主要通过非国有化率(FGYH)、市场化程度(SCH)、分配格局变化程度(FPGJ)和对外开放程度(DWKF)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本文选择的计量软件是EVIEW5.0。

3.回归分析

可以看到,调整后的R方为0.883047,F值为227.5141,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假设成立,即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有所影响。主要是因为正式制度的执行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后者能够有效的提高前者的执行效率,但是当二者有冲突的时候,后者就会阻碍前者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优先于正式制度而存在的,地区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差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非正式制度会影响正式制度的变迁进程,有引导作用。所以,区域文化是通过对正式制度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云南省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见表2)。

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方为0.781643,因此模型拟合较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受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等文化的影响,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正式制度能够减低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过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构成一种固定模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降低行为的不稳定性;其次,正式制度能够节约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减少人们行为选择的信息成本,降低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最后,正式制度能够促进形成一种激励结构,使个人与社会收益达成一致,有效的统一人们的权利和责任。

四、结论

关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今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随着经济学和文化变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者的关系也不断的被验证。本文利用云南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这样的结论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除了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改变传统落后的文化观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创建一种先进的文化氛围,提升区域竞争力。文化是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度的创新和减低制度的实施成本有赖于该地区文化发展水平,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云南是传统文化水平很高的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传统陈旧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其更好的融入市场经济,这也是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

第三,文化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之一,我国还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封建社会思想较为严重,文化观念落后,而东部地区则较容易接受新鲜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理念。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文化,创建先进的文化,减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7-89.

[2]游细斌,魏清泉,汤放华.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路径探析[J].热带地理,2008,28(2):139-143.

第7篇

关键词:空间计量;分析;区域经济增长

一、前言

不同的空间方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有所不同,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情况下,对空间计量活动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将空间计量作为基础,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是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模型的选择方法

(一)依据数据干扰情况实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的过程中,数据的干扰是影响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区域空间的实际状态,要在实施空间计量之前,对数据收集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影像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因素,并对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使现有的模型能够得到科学的完善。要在确定空间范围之后,将相同空间内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使相同的模型能够对各类数据实施分析研究,并提升数据运行的质量。可以将影响区域经济分析的因素进行参数设置,使相关因素能够完整的在模型的分析中发挥作用,提升模型的使用价值。

(二)依据数据描述的准确性实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在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模型之后,需要按照模型中所展示的一系列数据,对数据的计算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具体假说情况,对影响空间数据的一系列信息实施控制。要按照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对数据当中反应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准确性判断,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能够更加完整。可以按照计量数据的实际情况,对模型所表达的经济增长状态进行研究,使模型能够更好的按照数据信息的增长情况实施矩阵模型的构建。要根据模型描述的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机制的构建,以便后续的分析活动可以按照假说的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如果后续的分析活动需要进行模型的控制,则要加强对权重矩阵模型的研究,通过对模型因素的分析,提升模型组成元素研究的质量,使模型能够更加完整的呈现数据描述的精确性。要在保证数据收集完整性的基础上实施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工作,以便空间计量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依据区域经济增长数据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之前,需要对相关数据实施了解,要按照经济学模型的构建需要,对相关分析数据实施分类研究,并将研究结论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使数据的管理活动能够具备更强的处理质量。要按照区域经济增长活动的特点,对信息数据运行的基本程序进行控制,使信息数据的管理流程可以足够精准。要根据已经获取的数据信息,对经济学模型设计因素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可以采用多种模型同时使用的方式进行考核活动,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能够具备足够的正规性。可以按照线性回归模型的特点,对模型当中包含的数据实施分析,并保证数据计算的规范性,以便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保证。在进行经济增长理论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区域经济增长的要求,对具备足够优势的经济增长数据实施研究,以便数据可以同理论相结合,共同促进理论时间价值的提高。

三、基于空间计量的五大经济区的空间计量

(一)基于空间计量的五大经济区具体划分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但是,历史原因和先天因素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功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原地区,西部地区和相对较为独立的东北地区,都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优化,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逐渐演变为两大区域经济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五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出现不平衡状况,政策的支持和地方人文环境等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目前,我国五大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基于空间计量的我国五大经济区计量模型的设计

1、五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数据可靠性较高

当前,五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调查机制相对完善,使得区域经济的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准确的展示经济区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区域经济分析人员,可以按照模型的具体构建形态,对模型呈现出的经济表达数据实施分析,使数据的收集质量可以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要保证空间内的数据信息能够提升模型的质量,如果模型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实施调整,则要按照经济增长的需要对不同经济区的模型实施统计,以便通过对比了解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优势。

2、西部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数据拟合程度较高

目前,系统经济区的数据模型存在较高的拟合度,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模型的拟合度相对较小。东北经济区在进行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度较高,很多经济模型当中的数据对国有企业的数据具备较强的掌握能力,使得经济增长的模型拟合度较低,而西部区域由于不具备相似的特点,区域经济增长受市场化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经济增长模型存在较高的拟合度。

3、资本比重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较为稳定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空间计量活动比较容易通过模型的状态进行判断,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构成因素较为固定,其中资本比重占据的空间较大。另外,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程度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比较容易实施规划,市场因素的影响一直占据比较固定的范围。在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并根据社会劳动力的变化状况对资本比重的影响因素实施研究,能够使我国社会的空间经济形态具备较强的影响力。

四、结论

空间计量是保证提升我国经济体制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体系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工作的质量。(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郑 晔,钟昌标.信息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