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0:24
序论:在您撰写集体主义美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理论教学
1.1学生情况的调查目前我科承担的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急诊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回校等待毕业的期间内,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在相关教学医院急救医学科(中心)实习,接触过急救医学;急诊医学是选修课,且一些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学生旷课的情况。为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我们以实用性为原则指导教案与授课方式的选择,获得了学生的好评,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开课班级学生上课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时也提高了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1.2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内外科知识,已经历了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强,渴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这是开设“急诊医学”选修课的较适宜时机。且他们即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师,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无论从事何专业,面对的患者是一个整体,可遇到各种本专业或本专业外的突发急症,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急诊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急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的监护技术。我们以集中大课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并以多媒体教学。
1.2.1大课教学内容我们参考目前主要的急诊医学方面教科书。内容包括了急诊医学的专有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实用的诊疗知识和具体的急诊抢救操作步骤。力求条理清楚,叙述简洁,通俗易懂。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以教材为基础,对某些知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和补充,如讲解心肺脑复苏这一章节时,以“2005年复苏指南”为依据,也结合讲述相关的急诊医学进展性知识,并举了许多亲自诊治的临床实例,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在授课休克章节时,增加休克治疗指南方面的知识,在介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增加目前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技术进展,讲解多发伤章节时,增加损伤控制外科和损伤控制手术;同时介绍重症医学方面的进展。随着急诊医学发展,我们逐年增加授课内容,并贴近现实。
1.2.2大课教学方式全部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中、高级职称医师负责授课。对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急诊医学教研室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制定了急诊医学教学的质量标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到成绩考核及记载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首先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对年青医师授课前科室先进行集体备课,并严格执行试讲制度,先在科内试讲,经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课。保证授课内容的准确与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按照按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保存教案以供检查。按教学计划的进度教学,按规定时间辅导答疑。定期征求学生教学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程结束前考试复习和命题工作,及时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报送考试成绩,按照试卷分析报告,改进教学方法。
1.2.3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具有巨大优势:1)丰富和增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可及时获取、充实和更新课堂授课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进度,实现了多种教学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2)通过大量的图像、视频及动画,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有效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教师的描述性讲授大为减少,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启发学生思考疾病产生的原因、机制及疾病发展的趋势等,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找出影响生命体征的要害因素,提出治疗要点,活跃学生思维[2],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具有可重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对某一重点、难点或课堂反馈上来的问题,可反复点击图片或点击寻找图文并茂的相关内容,进行多次演示和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师生共同分析和总结。有些课件学生可以带回宿舍复习。4)时间利用率高。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节省大量板书和悬挂挂图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扩展了教学内容,有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从而引发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当然现实中,学生长时间、单一的注视大屏幕投影,因视觉上的疲劳,容易使大脑进入抑制和嗜睡状态,根据多媒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映,学生上课打嗑睡现象明显高于传统方式的授课,还有部分同学反映教学节奏快,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等。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避免出现这些缺点,老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幻灯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纲携领、简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书。2)把握教学的节奏和气氛,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及时掌握和解决学习中反馈上来的问题[3]。3)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4]。4)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1.3教学结果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采用期末书面的考试方式,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考核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是因缺课之故,而考核的知识点正是对书中知识点的校正或补充,学生很满意。
2临床教学
由于学生在实习前理论学习主要按系统疾病学习各科科危重症。它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而明显地横向性联系不足,使急诊教学内容凌乱,影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在较短的急诊科实习期内了解更多的急危重症,并且将各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对照具体病例加强急诊理论知识的教学。
2.1多方面提高教师水平我们对急诊带教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有两位赴香港学习,取得急救医师培训导师资格。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较快,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提高急诊医学教师的素质,这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而且在师德、人文素质方面也需要培养。近两年,我教研室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制度、试讲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案,并对年资较低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利于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融教于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年资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学习,同时对低年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从多方面促进全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2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5]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及处理疾病的水平。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通过带教教师在临床工作当中实行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来进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某一种疾病采用规范化诊疗程序,以便使学生形成一个惯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特殊的急诊思维方式。从急诊医学实际出发,针对急诊患者个体差异大、疾病症状暴露不充分,临床诊断时间紧、资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况,运用综合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判断。2)专门安排小讲课,对于临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对实习生进行讲授,以培养实习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归纳性。3)开展疑难危重病讨论和典型病例讨论制度,由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对此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先由实习生自己讨论并提出诊断处理意见,后由教师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及点评,以纠正实习医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概念和补充不全的知识点。4)开展教学查房,针对某一典型病例或有较强鉴别意义的病例,由带教老师充分准备后带领实习生进行教学查房,同时规范实习生的临床查体操作,培养实习生的对疾病的整体观念。5)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诊断及治疗预以总结,帮助分析把握不同病症的根本区别。6)进行道德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就可以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
3模拟教学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诊疗安全知识的空前强调以及医学伦理学的发展[6],模拟教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7-8]。我院教育科引进了一批辅助模拟设备,为我们的模拟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急诊最大的特点是“急”:病情急、时间急、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容易急。因此急诊医学中任何工作失误和差错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胁生命,易产生医疗纠纷。因而模拟教学规避了包括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伤害甚至死亡以及受训者本身可能因操作缺陷受到的伤害。
3.1通过单项操作模拟教学可以进行各项重要的急诊抢救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练习,包括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呼吸机应用、除颤机的应用和深静脉穿刺置管等,可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并可在阶段训练后考核技能掌握情况,我们有两位专门在香港培训的两位高年资医师辅导。我们有专门的操作训练室,在心肺脑复苏(CPR)的临床教学中,学生在模拟人进行CPR测评。测评中男生初次胸外按压合格率为45%、女生为23%。有些学生在观摩其他人行CPR时,可以提出其缺点和不足,自已操作时却犯同样的毛病。我们多次训练,使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要领,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模拟教学,使胸外按压合格率男生达90%,女生达87%。
论文摘要: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指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选择和运用计算机教学媒体,以多种多样的媒体信息对学生产生作用。本文就如何使多媒体教学形成丰富的教学过程,达到最显着的教学效果,做了一些探讨。
一、选择课件制作工具
多媒体的课件制作可选择用Director,PowerPoint,Flash等等多种计算机创作工具,课件制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爱好选择相对应的制作软件。比如PowerPoint应用简单,容易制作,展示性很强,比较适合相对较多的文字和视频图像等信息展示需要,而Flash制作的二维动画比较方便,课件优点是文件较小,效果较好而且放大不失真等,比较适合DNA结构以及细胞结构等知识的呈现。
二、收集教学资料
(一)生活事件:如在讲解案例时,可以采用人的四种交流模式即“听,说,读,写”案例;
(二)常见的现象。如在讲解常见的现象时,相应介绍平时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等;
(三)利用图书馆资料,报刊或图书。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的去收集各种教学素材,如互联网的下载,扫描图像,拍摄标本,手动制作等等。
三、选择教学资料
(一)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针对性、新颖性,既要密切联系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又要突出重点,注意前瞻性,要尽量避免过多或空泛的内容,以防案例的讨论中出现一些不着边际,泛泛而论等现象。
(二)在资料的选择等方面,应该选择一些常见的,贴近生活的事件或素材。
(三)在表现资料的形式上,做到醒目简洁、图文并茂、如剪辑视频、CAI课件、Flash动画、图片影像等。
(四)在对教学目的的要求上,应当具体和明确,可以相应的提示问题的思考角度,提出教学内容的相关重点,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目,参考资料等,以及课堂的讨论的方式等。
四、安排与选择教学内容
安排与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体和系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的科学、组织的合理十分必要和重要。虽然了具备良好的视听等功能,并且具有比较好的可接受性和比较大的信息输出量,但多媒体教学要根据载体的相应特点、教学的内容、知识点的差异,来选择和编辑从而制作出适当的多媒体,要提高对适度信息量和优化教学内容的重视,能够做到高度概括,主题鲜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课件的设计时,对于教学的目标而言,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布局要以教学目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依据,在情感领域的教学则要以情景创设作为基础来进行气氛的渲染,技能动作等领域的教学目标要注重体现出可操作性和示范性。
五、设计页面
页面的设计与创意是制作课件的灵魂,美观而又主题突出的页面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在页面上出现的各种图形、文本、动画、图像以及声音等等信息,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重点突出;
(二)层次分明;
(三)字体规整。
(四)图像和图片清晰并且贴切。
(五)动画和视频要适宜得当;
(六)统一风格,画面简洁、实用。
六、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
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媒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的四个要素,四个要素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核心知识建构的帮助者是教师,教师不是施教的灌输知识者;多媒体是创造学习情境的认知工具,也是学生主动的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替代教师的传授功能,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能突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功能。
七、多媒体计算机教育的实现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认知主体的作用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多媒体计算机相互学习的环境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练习适合自己水平的习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
(二)有利于组织和管理教学信息,对教学信息等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来实现。例如:可以按照教学的目标,把不同媒体信息和各种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织各种教学资料。
(三)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对于外部的刺激并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于多种感官的综合性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及保持非常的重要。根据有关的专家的实验结果,人类对信息的记忆和保持能力与提供信息的方式密切相关。
八、小结
计算机多媒体的组合教育,不仅能够延伸学生的眼,还能延伸学生的耳,甚至能够延伸学生的脑,它是优化我们课堂教学的非常好的手段;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相当多的特点和优点,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应该被忽视。即使我们掌握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运用;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从而配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长江.工程设计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1
[2]甘霖.多媒体教学的探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4
[3]徐扬.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2,4
[4]黄秋生.谈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化教育2002.07
1、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美术教学的理论支撑
以往的美术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美术基础,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存在忽视现象。现代社会提倡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加以重视,注重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比较高,提倡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这种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支撑,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策略,促进教学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角度的多层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建构主义提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主要的一个过程是通过情景构建,促进学生自身的意义建构。其情景构建需要构建出一个真实的情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意义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可使用技术,包括视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帮助教学过程中情境的构建。
2、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要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及教学软件,最终实施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持下,有助于教学设计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将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的实施。教学设计涉及到的要素比较多,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形式的选择等。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以及掌握,最终实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应该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部考虑其中,并且将要素置于在整个运动的系统中考虑,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
3、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内容表达等都有着重要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必须要考虑教学内容,考虑教学条件,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的教学媒体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吃甜瓜与吃葡萄的孩子》一节美术课时,教师单纯选择幻灯片作为教学媒体的话,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不利于小学生对作品表达意思的理解。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的配合,搜索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中的多种技术手段,例如视频技术,多层面地表达教学内容,进而解决这类问题。合理选择教学媒体,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4、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设计多媒体美术教学课堂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的设计是关系教学质量的一个根本内容,必须要对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所展现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媒体等多方面的元素进行设计。通过将课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设计,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同时利用多种有效的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注重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快乐的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鉴赏的能力,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在《色彩学》一节课中,使用便捷的教学软件,将色彩学、自然科学以及人类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点增加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提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建构出以视觉、听觉等外部刺激为基础的能够激发学生联想以及想象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发掘多层次的教学美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述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一部分,从皮亚杰的时代开始便逐渐广为人知。1988年,夏尔曾提出,积极性学习、建构性学习、累积性学习及目标指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具备的四个核心目标。1998年,Roben·JanSimons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的核心目标,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具备要素,即诊断性与反思性。在此之后,高文又指出了建构性学习的几个重要特征,即问题定向的学习、探究定向的学习、社会性学习、情境化学习与内在驱动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进入教学的情境,创设学习环境的情境必须是对学生建构有意义的。通过学生对资料的搜索与分析,并且提出问题、设想并根据自身的知识进行验证,发现其中的规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用语言和文字向周边的人进行阐述、使整个学习群体共享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实现建构的最终目标,即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构建主义理论学习环境包含了协商、情景、对话等属性,而多媒体技术则是这些属性的具体体现。
二、建构主义理论实践
1.情景创设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各种资料,通过不断建构方法获取知识,而不是教师授予的,学生在复杂、真实的环境中学习,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唤起学生对认识结构的知识与经验,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创设真实情景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重要的,而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景最重要的工具,通过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够让人感觉到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在教堂过程中,教师通过电影、录音、录像,将英文影片、人物传记、地理风貌等各种媒体信息引入到课堂上,丰富多彩的画面与人机交互界面所产生的效果,更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不仅满足了建构学习对环境设计的需求,还能提供虚拟现实的语言环境,实现真实的情境教学。教师通过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能力。
2.交互性创设与多媒体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设为中心。换言之,主要强调学生的认知,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作为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信息的主体,是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的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发挥着关键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从而进行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营造新思维、培养协作精神,建立学习群体,在群体中进行协商与讨论。这种交互性不仅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的交互性以及学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交互,为知识建构创设广泛的学习共同体,提供知识建构所需要的资源与支持。学生在情景之中,通过多媒体主动用所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或疑问。学生的疑问包括语言情景、语言表达上的各种障碍,通过这些丰富了主题上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全面表达自己的语言。接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尽情表现出自己所学的语言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让其他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听、学习、模仿,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知识能力弱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挖掘问题,同时,调动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发表意见,让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习,在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带动下,将全体学生都带动并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达到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英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不仅利于知识信息的输入,弥补传统英语教学缺陷,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将文字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结合,形成立体、生动、多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认知方式与学习材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学习进度,使“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这一人文主义的理论得到体现。
2.学生通过信息进行快速语言实践
计算机具有庞大的信息存储与信息处理的能力,教师通过网络制作教案,而计算机所传递的信息与内容相比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它能有效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与学习效率,方便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掌握,保持教学的层次性与连续性。
3.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大学英语通过网络传播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全面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物质基础,还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与知识储备提出挑战。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根据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库的材料,将书面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音频及视频效果,增加教学趣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求知欲望;善于将学科上复杂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全面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与传授知识。
四、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建议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实践,需以学生为主体,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虽然学生作为语义的建构者,却不能由学生自主极端地教学。因此,仍然要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管理者;既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课堂气氛与语言环境的营造者。第二,教师对课件的设计要考虑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师最优秀的构想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结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对学习进行自主的发现及探索。
五、结束语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找准多媒体与教材的作用点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有的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容易过分地强调华丽的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如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响等,在课堂上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软件,它的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从教学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的新与优。
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因此,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既要根据教学内容来优化设计,又要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要重视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教师。有的教师把上课要说的话,录制下来作为配音,跟随课件播放。上课时,教师操作计算机,学生随屏幕显示学习,一节课看不到教师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在讲台上讲几句话。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件的放映员,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教师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情绪智力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生成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应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和启发不能仅用多媒体设备的播放来代替;不能只强调教学容量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规律;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教学信息;不能简单的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
课件的设计还要注重反馈性。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重视怎样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因此,教师在课件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反馈准确、及时的特点,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以便教师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加合理地调整教学程序。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对多媒体课堂的教学程序进行周密的设计,只是片面、盲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从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这样,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手段脱节,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之前,先要弄明白这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还需要采用哪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相配合。然后,根据教学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准确把握使用多媒体的良好时机,处理好多媒体和黑板、粉笔、普通教学用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要有适当的课堂讲解、板书、师生交互和学习反思过程。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综合考虑好如何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组合功能,灵活地调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强化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一、忽略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培训教学过程中,学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这一点应是永恒不变的。在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也应如此。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很容易颠倒教(知识信息的展现手段)与学(交互功能的运用)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在制作的课件中,只强调“教”,而忽略了“学”,总是想方设法将学员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从而造成教学课件变成“书本搬家”或多媒体演示片,并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最有魅力的互动功能。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虽然看似内容丰富,但学员参与的机会却大大减少,思考的余地也不多。这实质上是将“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为中心”,从而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员的被动性,因而导致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最终的实际收效肯定不佳。因此,在对整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时,应着重从学员与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互动关系入手,并对运用多媒体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进行深入地探讨,选择合理的表现方式,为课件设计出最具互动性的方案,以防止师生的思维空间受到课件媒体的制约而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削弱了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
二、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忽视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许多教师备课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热情不断高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多。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相应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表面看来,教师的传统教学基本功好像没有多大用场,许多教师不管教学内容、自身能力如何,争先恐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抢着使用多媒体教室。一时间好像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落后,就跟不上培训教学现代化的步伐。这种倾向导致了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废弃。那么,传统教学基本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该不该废止?应当说,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做出回答和决断。事实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机器终究不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机器没有。而教学中的感情教学,决不是可有可无。例如教师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的悠扬顿锉,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即使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也未敢取消教师教学而代之以冷冰冰的计算机。因此,可以说在培训教学各环节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能独立开展教学,而且很多环节,仍然需要靠我们教师去“说”,去“做”,去“画”,去“演’,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培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三、教学课件制作质量不高
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求能制作出适合教学更求的课件。就目前而言,市场上基本还没有系统的具有科学性的配合教学的现成课件可以利用,尤其是石油各专业的教学课件更是少之又少,一切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但由于受技术水平和计算机学识水平所限,制作出来的课件有的很难达到教学要求,而往往流于形式化和粗糙化。许多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并没有达到教学课件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师把教学内容变成电子文档搬到屏幕上了事,变成了文字搬家。试想一下这样的课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怎样克服这—问题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吃透教学计划和大纲,熟知需要制作课件的教学内容;二是对教师培训制作多媒体课件知识,请行家传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能和技巧;三是购置设备,使得教师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四是经常性的举办多媒体课件比赛,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研讨。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促进培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培训教学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些简单的、学员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例如石油工程各专业初级工的应知教学内容,以及中级、高级工的大部份应知教学内容都没有必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些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可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应尽量使用实物、挂图、模型。例如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只能使用实物(或模型仿真)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代替不了实训操作教学。只有对那些复杂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这样重点、难点才能突破,才能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一是影像位置不合理。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影像位置不正确,有的不能把画面调清晰,有的不能将影像放在台面中间,有的技术不熟练,只能勉强凑出一个图像,不能把图像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呈现合理的大小。二是呈现时机不合理。在教学中,图像和声音出现的过多或出现的不是时候,成了多媒体展示会,造成喧宾夺主的问题。 三是不及时关闭画面,有的将投影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或用录音机播放完录音后,闪烁灯依然闪烁,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四是误操作出现关机、死机现象,致使出现人为故障,影响使用。
2.把本应该展示实物的也用图像代替。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图像很方便,可以多角度展示,并且可以做成动画做过程演示,很多教师就喜欢使用多媒体展示来代替其他教具。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内燃机时,不使用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直观教学,而只将汽油机和柴油机制成复合投影片,一层一层地投影到银幕上来展示给学生观察等等,将立体的物体平面化,弄巧成拙,不利于学生理解。
3.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例如,在演示牛顿第一定律时,探究滑块滑动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将上述有关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教学时,明明用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简单、操作方便、易被接受,还是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程序来模拟,在屏幕上画上马德堡半球,再画上几匹马拉不开。虽然设计生动活泼,但华而不实,让学生怀疑是老师用电脑故意做出来的,不相信是事实。
4.用录像代替实验。虽然它形象直观生动,能够较好地帮助老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然而,学生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只觉得是在看电视,真实感不强,亲切感不足,不少学生对其内容半信半疑。由于没有亲自动手,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5.课前准备不充分。一堂课的成败,备课是关键,其中准备好所用的电教媒体是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如开机后找不到自己要展示的内容,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时,或播不出声音或播放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还有的进了教室使用电教设备时,才知道设备已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等等。
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老师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
2.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一是符合教学规律,明确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利用听觉和触觉加强教学效果时,应提高视觉刺激的强度和视觉的有效性。如练习电表读数时,可用投影电表,将其投影到银幕上,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操作引起的电表读数的变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正确掌握应用媒体的时机。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电教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的组成部分。
3.不能用电教媒体代替直观教学。一是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直接感受,直接观察。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银幕上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正确对待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直观形象,既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各种能力,又对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接得出新理论、新概念的结论。因此,实验教学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
4.做好课前准备。一要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操作规范熟练、运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课件,使课件不用则静,用则迅速播放,声音清晰,画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