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0:24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人员法律培训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改变,而当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差距,法律意识、原则性、责任感以及敢于与违法违纪现象抗争的勇气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新形势下增强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财务工作是指在国家法律、制度的指导下,按照资金运动规律运用和管理单位资金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活动,包括财务会计、财务审计、财务监督等等。财务人员对单位的财务工作负有重大责任,甚至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各种形式的财务犯罪、腐败逐渐增多;新的财务准则、财务制度及其相关的规定不断出台,经济纠纷的外部形态也不断翻新,财务人员对工作中必须的法律知识准备不足,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局面,极大地限制了企业依法理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财务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法律意识,学习财经政策法规,依法理财、规范财务行为,这对于维护我国经济秩序的和谐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二、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途径
根据财务工作的职业特征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具体途径有以下三种:
1.自我法律意识的提高
财务工作与经济利益联系最为密切,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如果财务人员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就可以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严格遵守财务法规的有关规定。而财务人员在选择财务职业之前,对此就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会计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自我修养,坚持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财务人员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将法律意识转化为内在精神品质,规范和约束自身财务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努力做一个品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严谨、一尘不染的执法者,为企业财务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加大法律培训的力度
据了解,企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往往不是因他们缺乏财务专业知识造成的,正是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风险意识以及缺少适宜、详细的规范指引造成的。这与我国财务法规培训力度不够有重大关系。为了能够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必须加大经济法律法规培训力度。目前,针对财务人员培训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岗前培训,另一种是在职培训。岗前培训一般是在校学习的形式,在这一阶段,财务人员将会系统地学习相关的业务技能及法律法规,如《税法》、《经济法》等等,但因为这样的学习缺乏实践操练,往往是纸上谈兵,效果不甚理想;在职培训是指财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继续学习,这种学习因为有实践经验,效果较好,但学习时间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所在单位及领导提高对财务人员培训的重视,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上两种培训方式各有利弊,只有扬长避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财务人员既能在岗前培训中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又能在今后的培训中继续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尤其是要懂得与财务业务密切相关的证券、金融、保险、税收、贸易等经济法律知识,对财务人员提高法律风险意识,更好为经济活动服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增强法律监督的效力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是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财经法规是经济工作的准则,健全的财经法规是制止和防范财务人员利用经济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财务职业之便,主观蓄意职务犯罪的保证。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经济法律规范必须加强和完善。就经济监管系统建设而言,不但要促进企业内部财政体系的监督和审计,更应尽快完善和健全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财务工作;同时,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部门依法等国家经济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财务准则、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以约束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同时还要提高法律责任的确定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明确规定具体的惩治措施,根本上加大对职务犯罪地执行力度和处罚力度,真正使经济法律法规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高压线,督促财务人员能够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判断。
三、结语
要充分重视加强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建设,通过在职培训、自我修炼、法律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财务队伍的培养,要不断强化法律法规意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需要。总而言之,新时期的财务人员应从思想观念、财务管理和实践、财务模式等应用上进行创新,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制度,认真履行财务工作职责,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牛如照.企业财务管理概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2]李庆霭.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增强法律意识,切实保障高校财务人员有效开展财务工作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发展和完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切实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在法律体系下为广大师生服务同时保障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是开展国家财经法规、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近年来新出台的财经纪律以及与高等学校相关的财务制度。其次,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会计法律制度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准确及时的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情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1新形势是对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必然要求
财务工作要求在国家财经法规和纪律的要求下,按照单位对资金的规范来管理资金、处理单位内各种财务关系,一般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审计等等。财务工作人员对高校财务工作负有重要责任,一个细微的差错也可能给学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更加复杂,层出不穷的财务犯罪日益增多;为此关于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财务准则及其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也不断出台,2012年底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又专门研究修订并出台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面对全新的高校法律规范体系,财务人员一旦懈怠,将无法面对繁杂的局面,无法高效履行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强化法律意识,钻研财经法规政策,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1.2增强高校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方法
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情况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职业特性,增强财务人员法律意识应广泛采用自我提高、外部培训和交流、外部监督等多种途径来共同实现。
(1)法律意识的自我提高
高校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尤其首先需要法律意识的自我提高。只有财务人员具备了必要的法律意识,才可以有效的抵御来自各个层面的压力和诱惑,谨守财经法规的各项要求。而且财务人员一旦选择了财务这个特殊的职业就应该已经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到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作为财务人员,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和熟悉掌握与高校运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持续的增强自我意识,坚持有关财务、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为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教化、自我修养,切实将法律意识转化为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内在精神品质。
(2)加强法律培训和对外交流
在高校管理实践中,高校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或许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财务专业知识,而更多地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造成的。为了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学校应该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培训力度和对外交流力度。对财务人员而言,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前一种形式下财务人员将系统学习相关业务技能和法律规范,如税法经济法等,但往往缺乏实践操作,纸上谈兵,效果并不理想;而后一种形式要求财务人员在具体岗位中继续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学习时间有限。通过两种培训形式的有机结合,使财务人员能够在岗前培训中就把握正确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也能在今后的在职培训中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知识;另一方面,高校财务人员应加大对外交流与学习力度,充分借鉴和吸取其他高校的经验,尤其是与财务业务密切相关的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交流。加强法律培训和对外交流无疑将会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对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增强法律监督和审计
增强法律监督力度不失为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制止和防范财务管理人员不规范操作的有效措施。涉及学校财务管理的财务经济法律规范必须加强和完善,这既要促进高校内部财务体系的审计和监督,又要尽快建立健全以行业自律监督为主导的高等学校监督管理体系,以此来约束和监督高等学校的工作。同时国家财政、税收、审计等相关部门应该依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和检查,尤其要加强对财经制度、财经纪律的监督检查,以此来约束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2.强化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只有能够承担责任、善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作为高校财务人员而言,加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具体体现:
2.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财经法规,在日常财务审核业务中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遵守职业道德,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按时完成任务;做好内部财务资料的保密工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
2.2多形式多渠道形成和发展责任意识:一方面要主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来促进和加强责任意识,干好分内事,管好手中钱,把好制度关,增强责任心。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按照规程操作,对职工负责,对工作负责;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外部教育来强化,《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是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责任意识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将责任意识建设和财务人员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开展诸如专项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健全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充分保障财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履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既是法律意识的前提,同时也为财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履行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财务人员才可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财经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下履行岗位职责,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3.树立服务意识,推进高校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3.1高校财务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服务意识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其承担的特殊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面向的一方是被培养的学生,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人教师,因此高校财务所服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主要集中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其次,高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也决定了高校财务服务的内容是为了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开展各项业务提供服务;另外,高校作息时间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高校财务人员在特定时间段工作量相对集中。由于高校的寒暑假、学生的进校离校这些特定的规律必然导致高校财务工作量在这些时间段相对集中。也正是由于高校财务所面向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对象服务时段的特殊性,也就必然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服务意识。
3.2树立服务意识的途径
服务意识即是一种积极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卓越服务的态度。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众多职能部门之一,不能凌驾于各部门之上,而是应该时刻树立服务意识,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1)真诚对待前来报销的每位师生员工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在于相互之间的真诚、信任、理解和关心。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牢记服务宗旨,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实意识到为师生服务、参与高校管理与决策是自己的基本职责。从内心深处树立好服务于师生的意识,真诚的对待前来报销的每一位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端正工作态度,改进服务形式
高校财务人员面向的服务对象众多,需要处理的日常工作也纷繁复杂,尤其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具备冷静的思维,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态度,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为学校着想,从学校利益出发;在服务形式上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发展,实现由以往提倡的文明用语、优质服务等浅层次服务向简化报账手续、提供业务宣传、增加解释说明等附加服务。这样才能让服务意识深入人心,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3)加强自身素质,转变沟通方式
有了信念,有了服务意识,高校财务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硬件建设。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高校的各项制度、规定,还要熟悉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如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师生员工服务。
财务部门具有监督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工作的弹性较小,原则性强,很多事项都要按制度办,还要注意保密性,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在平时工作及沟通上,语言简练直接,让人感觉死板缺乏人情味。因此财务人员要转变沟通方式,与前来报销的师生员工多一些解释和交流,同时也要在语气、态度等方面加以改善。这样才能让大家了解财务进而理解财务,更好的发挥窗口形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只有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最终推动高校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隋春侠.关于高校财务人员如何充分发挥会计工作职能的思考.中国外资,2012;275:112
[2]钟小陶、刘金锋.提升高校财务服务满意度的新思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10;74~ 76
作者简介:
关键词 财务人员 风险防范 企业经营风险 合同协议法律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有三大类:商业风险、自然风险、法律风险。商业风险受市场因素影响显著,自然风险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而法律风险的主要特征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各种合同协议体现出来的,合同协议是参与经济活动的桥梁,也是各种纠纷产生的根源。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防范合同协议法律风险。
一、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意义重大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各环节审查、监督管理、预防控制等各种行为的总称。其中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属于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管理、预防控制是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包括企业的经济贸易交易、合作经营、租赁及用工管理等等,这是一项全过程的、动态的、系统的工作内容。这些合同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企业的物料采购、质量管理、技术、运输、核算管理等等。合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法律风险。根据合同风险的不同来源,可以把执行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两大类: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有决策风险、合同履行风险、合同违约风险等等;外部风险主要包括社会法律环境变更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客户风险、过程风险等等。
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可通过项目招投标、会议等方式参与合同管理,同时负责监督执行合同的大部分环节。财务人员既要面对企业内部的合同执行人员,又要面对合同外部的另一方合同主体;既是合同的主要履行者,同时也是合同履行的监督者;既要承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绝大部分工作,又要监督合同在谈判、制定、执行各环节的执行状况;同时合同票据的审核工作、支付工作也是由财务人员执行。财务人员严格监督合同履行各阶段,可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护企业利益免受损失。因此,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意义重大。
二、财务人员与合同管理
(1)财务人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没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片面地认为只要执行好签署完毕的合同就万事大吉了,而没有现代合同管理观念意识,没有意识到如果财务人员能将财务专业技能与法律知识相融合,在合同的签署及执行过程中必将能有效降低合同的法律风险。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转变合同管理观念,不断地增强法律意识,有效利用财务专业知识,加强对合同自签订到结案整个过程中的管理控制,有效降低企业法律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2)财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合同管理意识。首先,财务人员要参与合同谈判,组建专门的合同谈判小组,集思广益,搜集相关市场信息资料,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财务人员要仔细研读合同内容中涉及的财务数据、工程担保、支付结算方式、支付结算条件、违约责任处理等等条款,将潜在的合同法律风险及时扼杀。再次,财务人员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各种款项的支付,还要严格审核合同票据是否合法、有效,严格审核票据的开具单位名称,避免不必要的合同法律纠纷产生,同时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付款时间,以杜绝因付款时间模棱两可而不能及时收款。最后,如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合同条款中没有提及的事项,应及时上报,及时寻找解决途径,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在涉及企业重大工程招投标业务时,财务人员通过对方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可及时、准确地分析出签约企业单位的经营状况、业绩状况等等,审核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合同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风险及损失承担能力,以确保当对方违约时是否具备相应的赔偿能力,保证公司利益免受损害。如果重大工程项目涉及分期付款,财务人员在付款前要向项目部了解合同的实际执行进度等等问题,并由项目部领导确认该笔款项是否应该付款;如果款项已确定可支付,财务人员务必在合同规定的支付期限内完成付款,以免产生合同违约风险;如果因项目延期完工而延期付款,也要及时与对方就违约赔偿进行沟通,确保公司权益不受损失。
三、财务人员如何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1)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的高效运转、全体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不合理,必然存在法律风险隐患。在企业合同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得合同在项目审查、拟定、签署、执行等各环节都标准化、制度化,员工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可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财务人员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也可做到有章有据。这样既能提高员工在合同管理中的责任意识,督促其不断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合同执行效率,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降低合同法律风险。
(2)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法律培训。相关法律培训与宣传可有效地提高财务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降低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只有不断增强参与合同管理的全体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才可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合同法律风险存在。而增强员工法律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对企业员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可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也可通过企业网站、内部邮箱、企业刊物等等多种渠道宣导合同管理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要制定完善的企业员工年度法律培训计划,尤其是对财务人员的法律培训,要明确培训内容、培训目的,结合财务专业技能培训,实现法律知识与财务技能培训的相互贯通,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并将该理念带进日常工作中去。
(3)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及追责制度。将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作为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之一,并与相关部门的经济责任挂钩。对那些金额较高、持续履约时间较长的重大经济合同,设置相应的阶段性履约考核指标,这样更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经济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年终考核时也应结合年中阶段性考核结果。建立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及追责制度,将合同管理中的职责明确到人,使合同管理相关人员都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以制度的条款规范其操作、以制度的权威要求其工作中具备相应的责任心。一旦合同参与者因个人主观因素出现失误给公司带来损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看似严厉的制度可有效降低公司由于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而带来的损失,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四、结束语
在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因此企业要给予足够重视,并及时防范化解。合同法律风险如果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的合同管理中意义重大,企业财务人员结合法律知识,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可有效防范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减少企业损失。
(作者单位为华信汇通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财务人员 培训
从2008年开始,我县教育局计财科、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全县学校(单位)的报账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学校(单位)的财会人员也逐步树立起了更新教育理念、接受新的会计制度、不断学习会计知识的理念。
一、我县教育系统财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会计培训现状
学校(单位)财务人员,在推进学校(单位)教育教学、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基层组织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单位)的教育发展。总的来说,我县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基本上能适应要求,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乡镇学校的报账员年龄结构开始出现老化,第一学历为会计专业的比例偏低,专业素养亟待提升。
多年来,教育局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把加强学校(单位)财会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健全财会组织机构、严格财务人员任用、加强财会人员培训、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由于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及各单位会计管理体制不很健全等原因,对学校(单位)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单位)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健全培训机制,完善组织领导
财务人员的主管部门有责任为学校(单位)财务人员提供正规的、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培训,明确教育财务人员培训的目标与原则,完善组织领导
1、明确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明确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责,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提升全县财务人员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管好用好资金,为全县教育发展服务,为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员。
2、坚持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依法理财、提高能力、统筹规划、协调配合的原则。
3、完善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教育局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保证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参训率。可以采取全县统一集中培训、网上培训等方式。培训时间要充分考虑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生活特点选择合适培训时间,保障学校(单位)财会人员每年至少48小时培训时间。
(二)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与形式
1、合理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保证学校(单位)财务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议在每一轮培训之前,由相关培训部门与授课教师一起到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学校(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等资料,为确定财务人员培训的内容提供鲜活的教材。在反复深入基层调研和召开相关培训需求座谈会的基础上,培训部门制定《学校(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由教育局牵头,全县各学校(单位)上下联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定参训对象和具体培训形式,保证最优的培训质量。
2、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从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报表编制及会计档案保管等方面进行会计专业的业务培训;到会计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解读、学校(单位)财务管理和学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各种课程设置,让学校(单位)财务人员既接受了财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又能得到职业道德、文化水平的培训;既提高了业务水平,又增强了大局观念、法制观念,综合提高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3、精心策划培训方式
每一期的的会计培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把当面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对靠近县区的学校(单位)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离县区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可采取走下去分片开展培训。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培训是一种十分适合学校(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方式,将财务人员培训的各个环节纳入其中,实行远程化管理。财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依据个人时间和具体需要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答疑解惑,有效解决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激发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严格教学管理,保证培训实效
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领导认识不到位
一些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差,头脑中存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简单,谁都能够胜任的错误认识,导致对财务工作管理不重视。
(二)财务人员选用随意性强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规模小、编制少、人员较少,谁年轻谁担任、谁事少谁担任、谁好说话谁担任,许多财务人员都是身兼数职。
(三)专业水平不佳
财务人员的专业会计水平较低是我国行政单位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单位内财务运行状况受到较大影响。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①财务人员对单位内业务相关凭证审核不严密,对业务的总体消费金额以及领导层的审批不全面,认为只要有领导的签字即可进行消费金额报销;②财务人员在进行记账等相关凭证填写的时候,未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对待账目更改地方未加盖个人的印章,仅仅依靠涂改等修改方式,对账目后期的清算带来较大的困难;③财务人员对账目凭证的管理也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管理,导致账簿和报表等资料在存储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四)职业素养不高
财务相关人员在进行公司财务运行的时候,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一个较端正的态度,导致账目在审查方面缺乏严谨性。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责任心的缺乏使得其法律意?R较为淡薄,容易出现弄虚作假、公款报销和虚列支出等问题,存在部分人员利用职务侵吞单位的经济利益。加上单位内对财务人员缺乏一种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的方法
(一)建立财务人员从业资格准入制度
要进一步严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准入制度,采取公开招录、竞争上岗等途径,优先录用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人,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岗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提出要求,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
(二)定期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水平
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是决定单位内财务运行状态和水平的本质性因素,因此,单位内的人事部门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其业务能力的培训,增强人员对财务法律法规的熟知度。在日常财务业务中,必须要充分明确人员的工作内以及职责的分配,严格按照报账平整的标准进行审核,严格按照公司和法律的规定进行财务活动。加强对财务相关人员在管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方面的重点培训,加强对其学习意识的培养,要求其不断更新自身财务知识,以提升其专业能力水平。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养
财务工作本身对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要求极高,只有充分的具备德、勤、能、廉等优质的品行,才能够称之为合格的会计人员。因此,在保证其专业能力合格的基础上,应当充分的重视其职业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方面的教育。合格的会计财务人员,需具备的最基本道德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客观公正以及廉洁自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将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放在人员培训的重点为知,在其思想教育的工作中,需要定期进行上下级的谈心,以不断提升员工对本单位的工作忠诚度,严格杜绝工费报销或假账等情况;②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对其灌输财务工作疏忽可能对公司带来的损失,以纠正其对岗位的端正态度,利用公司制度进行财务人员行为的有效规范,同时配备一定的财务人员奖励和升职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③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其财务法律观念,减少违法乱纪等情况的发生。
(四)完善单位内财务人员的管理体制
针对行政单位内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必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行改善。①对本单位的在岗人员,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专业证明证书,必须要进行严密的整改活动,强制要求所有的员工在其规定时间内参加财务相关统考,并取得证书,若考试未及格,则表名其财务能力不合格,予以革职。②对单位内已经持有相关证书的在岗人员,同样需重视对其专业能力的培训,定期的组织人员参与教育学习,通过学分制的考核模式,来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在进行新人招聘的时候,必须严格的按照会计行业内标准,对其证书、档案和就职资料进行登记保管,实现一种动态化的人员监督。
摘 要 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者首先阐述了基层学校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几点素质,然后分析了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素质现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层学校 财务人员 素质
一、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素质的主要内容
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素质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观念、专业技能知识、敏锐的判断能力等。
(一)职业道德观念
对于优秀的财务人员来说,他不仅仅应当具有较为专业的财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所谓财务人员道德观念指的是财务人员平时所要遵循的相关准则,财务人员道德观念是公民道德守则对财会人员的具体要求,在此期间,财务人员最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诚实、理性、独立、守密。
(二)专业技能知识
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对于学校财务人员来说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职业判断能力的外在反映,更是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财务管理理论以及会计行业法律法规、网络会计等等都是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财务人员还要仔细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外国的财务管理、行业法律法规以及网络会计、财务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与我国的具体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取长补短。
(三)敏锐的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敏锐的判断能力也是财会人员应该具备的重要知识。具体是指财务人员依据法律规定,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具体实践经验,对学校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式和程序进行判断和选择。财务人员的素质怎样,直接与会计法则的贯彻执行相联系起来。
二、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现状分析。
(一)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严
由于领导对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度不高,学校财务人员工作状态也比较慵懒,积极性差。基层学校所属系统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由各级财政机关委托相应的培训机构进行组织培训,组织较为松散,学习流于形式。一些指定培训单位一方面承担着教学任务,另方面又承担着考核任务,导致培训效果不好,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机制不健全
部分基层学校没有建立与完善财务人员的选聘和考核机制,没有严格要求财务人员任职基本条件与素质要求、也没有严格明确考核内容、程序与办法等。例如:部分基层学校会计人员配备不足,任用没有会计证的教师兼职,而这类兼职教师因在职称评审时走的教师评审线路,根本不考虑会计专业的学习与评审,从而导致这部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且又不参加年度培训和继续学习。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基层学校普遍注重对教学一线教师的培养,而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部分学校在岗人员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也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例如:部分基层学校任用学习过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师兼职,这类人员对财会专业知识只停留在基本的日常收支概念,有时完全凭个人认知与领导的指挥处理日常业务,导致业务处理混乱,不能达到财务岗位的要求。
(四)财务人员法制观念薄弱
部分基层财务人员法制观念较为淡薄,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内因是会计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水平的影响;外因是当前的不良社会风气,部分会计人员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同化。
三、提高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严把进人关和在岗从业资格关
第一,教育主管单位要严把进人关,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文化和业务能力考核,优先录用持有从业资格证、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第二,严把在岗从业关,对在岗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加强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对已在岗的无证兼职的教师,应督促其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从业资格证,对于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或实在无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应清理出财务队伍。第三,鼓励财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
会计继续教育是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把年检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财务人员及从事会计工作无证上岗的教师,或持有从业资格证,却多年没有年检的人员应及时严肃处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对继续教育培训不及格的会计人员,会计证不予年检。财政部门应当加强考核制度,不能只报名,不参加培训,更不能冒名顶替考试。组织培训工作的部门应该对培训的内容、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作出安排,并制定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计划。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财务人员之间以及社会大众对财会人员的评析。也就是指财务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对符合财会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进行夸赞和表扬;对不符合财会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进行否定与批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还要严格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其次是财务人员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说财务人员对自我的财会职业道德行为方式予以反省,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四)使用激励手段,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激励手段最有效的办法是体制的变化,通过体制的变化,形成岗位竞争,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会计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竞争意识,在客观上营造积极上进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吸引和留住会计人员,不光事业留人,还要有待遇留人。基层学校要适当提升会计人员的待遇,才能更大的提高积极性。
结语:随着学校发展环境的变化,如何让学校这类教书育人的事业单位不断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财务人员的素质的决定因素不是先天的遗传,而是经过财务人员的辛苦努力学习以及大的社会环境中的影响下才形成的。提升基层学校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教育系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财会队伍,需要教育主管单位及各级各类学校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从而保证各级各类学校更好的是适应时展的要求。
【关键词】基层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就目前基层组织、机构的财务运行现状来看,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对财务数据的核算不够科学,甚至还会出现财务信息泄露或蓄意更改的情况。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由于对利益的追求,在职业道德方面发生了扭曲,思想问题层出不穷,对基层组织、机构的财务状况构成威胁。若想促进基层单位、组织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为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一、基层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表现现状
(一)不良风气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然而部分基层单位、组织在经济自律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经济自律性与经济的协调性不强,一些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信用度逐年下降,致使单位的信用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混乱,常常出现采取信息泄密、数据造假、欺诈、偷税漏税以及等行为,会对社会的不良风气构成威胁,不利于基层单位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滋生,会对基层单位带来诚信与信誉危机,对单位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利益驱使
财务人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其主要是通过工作来获取报酬,旨在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然而,部分财务人员当面临更大利益时,会被利益所蛊惑,为了追求利益而放弃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将信誉度与道德素质抛在脑后,为了一己私利而出现不良行为,如财务数据造假。部分基层单位为了掩饰自身财务状况的不足,对财务状况予以包装,高薪聘请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造假,旨在帮助基层单位在审计与考核中能顺利通过。
(三)领导的威胁
在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负责基层单位、组织的财务处理,制定财务报表、资产核对、清查等都属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范畴。现阶段,财务人员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并不是自愿的,而是迫于上级所给予的压力与威胁而不得不执行。例如,领导为了从中获取利益,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利用批评、失业、解雇等为筹码,会对会计人员形成很大的威胁,此时,会计人员为了保证自身的权益与工作,会屈服于领导,做出一系列违法乱纪的行为,致使基层组织、机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大大降低。
二、基层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策略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为了深入开展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首先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培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基层单位、组织的财务发展状况。基层单位财务的运行,不仅仅影响基层单位的发展与建设,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应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注重实践训练,对可能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良操作进行案例设计,考察会计人员的临场发挥能力,通过会计人员的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只有符合考核标准的人员才能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培训人员可提供以往做假账、偷税漏税行为所引发的后果与影响,利用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法律知识的关注,以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倡遵纪守法,加大防腐败的力度,是现代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建立完善的内外监督机制
为了提高基层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内部与外部监督,通过内外合作,定能对财务人员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在内部监督方面,应对财务人员的职责予以明确,做好工作的合理分工,要求各部门间相互协调、彼此监督、相互制约,以达到理想的监督效果。与此同时,在内部监督机制中,应明确所要清查对象的期限、清查范围,还要制定合理的财务数据审计流程,以便监督工作开展的公开性、公正性。在外部监督方面,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派遣工作组不定期的进行审查,主要针对基层单位、组织的财务报表、资产清单等进行严格的审计,以禁止出现财务造假问题,一旦出现,应对相关单位或财务人员进行处理。
(三)打造全面的财务管理机制
在基层单位、组织财务管理中,可通过财务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在制度中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对出现的财务造假、偷税漏税、财务数据泄密等行为都要提出相应的解决与处理措施。为了增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威慑力,基层单位应与公安部门建立联系,遇到情节严重的案例,应及时转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理,能增强警示性与约束性。此外,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利于提高单位资金管理水平,要是做好财务预算工作,掌握规范的财务数据与操作技术,强化对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的合理性监督,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新时期,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而引起的做假账、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现象十分严重,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基层单位或组织的发展形成威胁。对此,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约束与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对一系列不良行为进行惩治。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应建立更为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借助一系列的法律条款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与职责,会计人员一旦存在严重的不良行为,触犯法律,应利用法律武器来进行制裁,根据情节的严重性进行惩处。借助法律条文,能对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趋势与约束效果,是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人员在基层单位、组织财务运行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基层单位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基层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应积极开展财务工作,重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全面建设,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与时俱进,为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沁蓉.有效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4,32:196197
[2]吴潇.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02:102104
[3]王丽荣.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科学之友,2012,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