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0:15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的起源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远期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his work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city traffic planning i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of city traffic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inquiry.
Key words: city traffic plann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导致了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而城市交通堵塞和拥挤则是其中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并且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较解决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化战略,关键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
所谓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城市规划则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以及具体安排。
总的来说,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源、交通量以及交通方式,而且还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换而言之,城市的实际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往往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可能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分析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城市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城市规划的创新
城市土地利用即所谓的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交通的结构与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建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对此,为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其一,创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在老城区,进行城市交通规划要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疏导作用,充分结合建成区的人流、物流、商流的特点等进行线路布设,以便于充分疏导交通,形成通达、畅顺的交通骨架,进而改变老城区的交通状况。在新城区,则要注重和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引导作用,关键是要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新城区的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使每个站点周围形成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开发,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交通的规划要体现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可达性。所谓社会性就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要适应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性即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要坚持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并将其贯穿于整体路网规划的始终。顾名思义,可达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达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商贸区,贯穿城市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其二,规划效益、好建好用、适度超前以及整体协调
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坚持这四个理念的指导。规划效益理念就是坚持从规划入手,贯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一定的网络规模的观念,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的特性,从而尽快形成规模、产业效益。所谓好建好用理念,就是规划要充分实现既好建设又好运营,以尽可能节约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良好的运营条件,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度超前理念则要求在满足未来城市需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近中期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而整体协调理念就是要保证各线路之间、城市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
其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必须要根据其具有独特的属性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四位一体。
2.城市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的来说,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商业和文化活动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
城市的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前提性条件,有了重新调整土地利用的机会,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地使用土地,增加土地的附加值。通过对土地的使用的分布进行重新规划,使之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交通可达性,沿着走廊沿线拓展新的城市片区。
其一,影响城市发展历程
现代交通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及舒适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交通已经跟城市规划融为一体。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规划决定了交通发展的前提、依据、环境和条件,但是现代交通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形态、布局、网络和动脉。
其二,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
为了避免我国城市出现住宅郊区化现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展利用现代化交通系统对城市人口与就业离心化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就业的转移,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次中心和边缘城市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也从单中心转向多中心。这也就是说,城市轨道交通促进了城市中心、次中心的重新分布,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及组织更加合理化,充分发挥了各圈层土地的区位优势,极大的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着指导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使之成为发展城市经济、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3.正确处理和协调二者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即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是城市发展内部的一对至关重要的矛盾体,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把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规划制定中充分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其次,必须拓宽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 提出应以交通可达性为核心的新观念,科学制定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的城市交通规划。与此同时,应在市场经济下引入市场调节观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杠杆来调控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进而促进城市土地和交通系统关系的协调发展。
目前,针对我国大城市高密度集中开发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出行规模大及道路设施不足等特点,又部分学者提出应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技术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及建立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一系列交通政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加以有机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1
【关键词】藏传佛教;起源;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78-02
一、藏传佛教概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民族作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与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和宗教往往作为一个有机共同体,影响着当地居民及其日常生活。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主要广泛的流传于青藏高原这片地域,是千百年来藏族先民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并且至今仍然对广大的善男信女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藏传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不仅对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影响,甚至对周边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国内而言,诸如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门巴族以及珞巴族等民族,至今仍然十分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到了元代,藏传佛教萨迦派由于得到元朝的推崇,也传入了土族地区。
可以说,①藏传佛教不仅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己成为中国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二、藏传佛教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佛教传入藏族地区的时间,晚于中国内地、西域、克什米尔和尼泊尔等邻国地区。因此,藏传佛教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包括印度在内的以上诸国家地区和中国内地佛教的巨大影响。似乎正是因为藏传佛教汲取了四邻国家地区和内地佛教的精华而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依然在世界宗教园林中大放异彩。②
(一)关于藏传佛教起源的三个说法
相传,佛教正式传入吐蕃之前,当地有一种固有的宗教,名为“苯教”,苯教类似内地古代的“巫觋”,以占卜休咎,祈福禳灾,以及治病、驱鬼降神等事为其主要活动。③有一日,从天上降下一个宝盒,内盛金塔、经书、咒语等。桂・宣奴贝在其著作《青史》上说,这可能是印度人带来的东西,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也没有人懂得这些东西的含义,所以他们就把这些东西留下来之后就回去了。现在看来,我们无法确定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也许是佛教徒把它进行佛化后的一个故事,无论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这个宝盒内的物品并没有对当地的藏人产生什么影响,因此,说佛教从拉脱脱日年赞在位时传人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二)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期,佛教传入吐蕃
松赞干布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与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巾合称为吐蕃历史上的“三大法王”,由此可见,他的功绩对吐蕃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将吐蕃的领地牵往拉萨,派吞弥・桑布扎等人去印度进修,回来后创制了藏文,并且先后赢取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两位公主都是信佛之人,并且先后带去了许多法器以及佛像等等,后来松赞干布还专门为了供奉两位公主带来的佛像,先后在布达拉宫的周围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可以说,松赞干布是一位伟大的藏王,不但扩大了吐蕃的领域,还加强了吐蕃各方而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汉与藏之间的联系,但是当时吐蕃盛行的还是苯教,所以佛教很难段时间内融入到这片土地上来。不过我们可以说,松赞干布所做的功绩为后来佛教的正式传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吐蕃第三十六代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时期,佛教传入
正如前文描述的那样,赤松德赞是吐蕃历史上“三大法王”之一,他同松赞干布一样为了吐蕃各方而的发展,也为了佛教能够顺利的传入,他都贡献出了白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年幼的他由于没有权势,崇苯大臣掌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佛运动,直到他长大成人之后,继续追寻父亲赤德祖赞的脚步,开始发展佛教,并且迎请了多位学者到来传法,从而弘扬佛教的教义,公元779年,他还亲白主持了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的奠基仪式,接着就出现了藏族地区最早的七位僧人,史称“七试人”,之后曾被派出去学习佛法的人回来之后,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译经运动,佛教从此在吐蕃地区广泛的流传开来。
(四)藏传佛教的形成
综上所述,佛教正式传入的标志是桑耶寺的建立、“七试人”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的译经运动,从这之后,佛教就逐渐在吐蕃立足扎根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佛教传入吐蕃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许多崇佛之人的努力之下一步一步走进了这片雪域圣地之中。作为一个新的事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的,佛教在苯教的基础之上去粗取精,摒弃了苯教中糟粕,例如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上大规模的杀戮之举等.吸收了苯教中的一些精华,让人们在接受这位“新朋友”时,不会感到陌生,这一去粗取精的过程也使得佛教能够在短时间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
(五)藏传佛教的发展
藏传佛教在形成过程中,也曾遭受了很多次的打击和创伤,最为严重的就是“朗达玛灭佛运动”,朗达玛是吐蕃历史上的最后一代藏王,这次“灭佛运动”可谓是毁灭性的,实际上,这是由反佛大臣策划、朗达玛赞普亲自下令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抑佛运动。赞普还下令封闭所有的寺院和佛殿,将所有的佛像和佛经都埋在地下、抛在水中或者焚毁。当然也有不少的信佛群众把一部分佛经藏匿起来,流传于后世,寺院和佛殿里的贡品被捣毁之后,用泥巴把门给封住。④从此,刚刚形成的藏传佛教进入了濒临灭绝的所谓的“黑暗时期”。
后来,有史学家以“朗达玛灭佛事件”作为分界点,将藏传佛教通史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是指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在位时期)至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止的二百年时间,“后弘期”又分为“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上路弘法只要是指在西部的阿里地区展开的佛教复兴运动”,其创始人是益西沃,他是第一个在阿里地区开展弘扬佛法运动的人,而且在复兴佛教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路弘法”是指发生在安多地区的弘法运动,相传,朗达玛灭火之后,藏绕赛、约格迥、玛释迦牟尼三位出家僧人逃到了安多地区(今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境内)传法,史称“二贤哲”,后来他们收了一位高徒名为喇钦?贡巴绕赛,从此这位高徒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弘法活动,修建藏传佛教寺院、收徒传法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传佛教史上出现了“教派林立”的发展阶段,较为出名的教派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和格鲁派,各个教派都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期间出现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界的藏族文献,例如《甘珠尔》和《丹珠尔》等,也出现了藏族文化之“大小五明”,供后人研讨和学习,并且继续发展和传播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至此,藏传佛教又一次的在青藏高原上散发光芒,直至今日,它在广大的善男信女们的心中永不磨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
三、小结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在青藏高原之上,有一群勤劳朴实的信徒们世世代代信仰并遵循藏传佛教的信条,这一现象千百年来不曾有丝毫的改变。藏传佛教以其包罗万象的信仰、知识与价值体系,以其历史上形成的政教合一、寺院教育、经济、活佛转世等制度影响了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而。长期以来,藏传佛教深深植根于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当中,对藏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流传在青藏高原上的藏传佛教创造并且塑造了藏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表现与共同文化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它包括积极和消极的、进步和落后的、精粹和粗俗的各个方而,白宗喀巴大师在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对藏传佛教进行大规模的整饬之后,藏传佛教的教义就深深的烙印在藏族人心中了,把人们的思想完全纳入藏传佛教信仰的轨道了。对于生活在藏区的老百姓来说,藏传佛教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而,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足以体现出信徒们虔诚的心。
注释:
①土观・洛桑曲吉尼玛土观宗教源流[M]刘立千,译,人民出版社.1984:226
②④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M]人民出版社,2004:134
③王森,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上接第171页)
(3)他们/应该/对/机器/进行检查。
(4)他们/应该/对机器/进行检查。
我们可以看出,出现不同划分结果主要在于“对机器”是作为一个二音节词还是划分为一个单音词和一个双音节词,以及“进行检查”是作为独立的四音节词还是分为两个独立的双音节词。经过整理和统计这句话的翻译结果,发现了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二种结果,分别为:
(1) They should conduct a examination of the machine
(2) They should examine the machine
(3)They should check the machine
Joan Pinkham在他的专著《中式英语之鉴》中指出了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使用不必要的词语,他指出,使用不必要动词的短语形式有:
l.unnecessary verb plus noun
2.unnecessary verb plus unnecessary noun plus third word
我们不难看出,句子翻译(1)中的conduct a examinationof就符合第一种形式,即不必要的动词加名词,完全可以更直接简洁用一个动词替代,表达为句(2)中的exaImne。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翻译结果的大部分在划词时将“进行检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双音节词,对这两个音节词分别进行翻译。而将“进行检查”当做一个词的几乎没有出现这种不规范情况,而是翻译为句(2)和句(3)的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母语语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规范英语的输出。许多同学在翻译时将母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照搬到英语中,从而导致出现中式英语。希望在教学活动中,母语语感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注意,从而有效的避免不规范英语的输出。同时提高英语语感,减少母语语感对英语输出的影响。
四、结语
鉴于国内对中式英语形成研究领域存在的缺憾以及语感测量这一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在语言学上的应用,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入手,运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一定模本范围内的母语语感进行测量,并与翻译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统计英语句子中中式的表达方式与母语对于词的切分的相互关系。通过以上的探讨和研究,最终得出母语语感与中式英语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试图在理论上为研究中式英语形成机理和矫正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或有效的结论及经验性证据,在实践上基于理论结论的发现为基础教育中中式英语矫正对策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由于社科研究影响因素可变性原因,研究在对言语社区的设置和问卷的设计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语感测量只做到了词的层而,呼吁更多学者为解决中式英语问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葛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1-8.
[2]王初明英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Duranti,A.Linguistic Anthrop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7:82
关键词:农业大省;二元结构;现代农业;中原崛起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支撑中原崛起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2004DJJ015)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关付新(1965―),男,河南长葛人,管理学博士,河南财经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综合发展、农业组织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4.5;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6―0043―04
收稿日期:2006-07-21
一、农业问题是制约中原崛起的瓶颈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中部传统农业大省,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突出,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原崛起发展目标,在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存在着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市场约束和技术约束等。只有突破这些因素的约束,资源要素才能在产业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优化结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当前制约中原崛起的瓶颈存在于河南农业。
1.庞大的农业人口所需要的经济活动空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形成制约中原崛起的资源约束
2004年,河南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人地矛盾突出。河南占全国1.7%的土地承载着全国7.5%的人口,人均土地资源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河南省乡村人口比重大,乡村从业人员多,农业从业人员占有耕地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2004年河南乡村人口比重为71.1%,比全国平均水平58.2%高13个百分点,而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为84.4%,比全国平均水平64.8%高出19个百分点。考虑到河南乡村人口和乡村从业人员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大这一因素,剔除全国平均水平中河南自身的作用,河南省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比重比其他省区的平均水平更高。河南省农业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4.3%,而全国农业用地只占国土面积的69.1%,但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1.52亩,仍低于全国平均2.00亩,表明河南省农地资源和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即使在人多地少的中部地区,也处于最低水平。农业的特点是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必须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承载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河南省耕地面积减少和乡村从业人员增加的逆向变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再加上农村居住建设用地扩张及发展工业和城镇建设对土地“农转非”的需求,工农用地的冲突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土地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瓶颈。
2.过去的农业政策及相关政策所导致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成为制约中原崛起的制度约束
在交易的社会中,制度安排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制度,二是市场制度,三是政府制度。政府制度和市场制度共同造成了河南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制约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第一,政府和市场造成河南省二元特征显著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二元结构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造成的二元结构,在河南省的叠加和强化,突出了河南省二元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长期对农业实行“多取、少予、管死”政策,以剪刀差形式获取农业利益,支持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与此相关的影响城乡不平衡发展的土地征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剧了河南的城乡分化。在计划经济奠定的城乡割离和工农利益失衡条件下,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土地和资金等要素趋利而动,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河南省突出的二元结构特征。
第二,全国农业市场化削弱了河南传统优势,而国家的农业政策制约了河南的市场进程。在传统农业阶段的产品经济条件下,河南土沃粮丰,优势明显,而当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后,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优势衰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河南省棉花、烟叶等传统经济作物的优势被严重削弱,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见图1)。在我国粮食生产向北方转移的同时,棉花主产区向以新疆为中心的西北棉区转移,最大的烟叶产区转向西南地区。河南农业传统优势在全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丧失,而国家农业政策却制约了河南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制度长期主导河南农业发展,而市场制度落后,作用较弱。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国家对粮棉生产和购销的计划控制时间最长,市场化改革最晚。河南作为粮、棉、油、烟、肉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对这些计划政策产生了突出的响应效果,市场化进程迟缓。2002年河南省的市场化程度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列第18位,农业生产商品化、农村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村市场化程度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河南省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化农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第三,由于资源条件和制度约束,河南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面临着较大困难。在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农业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创新,塑造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市场制度和滞后的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的约束,河南农户在企业化进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其一,小农数量有增无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般呈现出农户数量减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的规律,而河南省的农户数量从1990年的1734.8万户增加到2004年的2015.6万户,户均耕地面积由5.99亩减少到5.43亩,表现出逆现代化趋势,相悖于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经济组织发育。其二,小农性质难以改变。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
二、农业发展是中原崛起的基础
农业的特征决定了农业活动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关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发展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
1.农业发展能够巩固中原崛起的经济基础
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07亿以内,城镇人口达到50%,非农业劳动力达到60%,人均GDP在2010年的1.2万元的基础上翻番,二、三产业GDP占90%。农业发展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条件,也只有农业现代化,才有条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一,农业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粮食安全保障。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必须具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本省的粮食安全,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通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更少的农业从业人员,满足日益增多的非农业人口的食
河南小规模粮食生产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凸现。以粮食生产为保障手段的小农大量兼业,“拐杖农户”成为河南农业生产的主体。传统农民缺乏机会和能力从市场获利,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降低,收益增长缓慢。农民既不愿种地又严重依赖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当前资源条件和制度的约束下,兼业户不断增加,并且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一兼户比例高于以非农收入为主的二兼户。这样的格局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组织,制约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3.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任务艰巨,全面制约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约束
发展现代化农业,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竞争力表现为有着递进关系的四个层次,即农产品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农业经营组织竞争力和农业产业竞争环境持续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立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比较优势的发挥是以农业经营组织能够根据资源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行决策为条件的。最终能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的条件是,通过农业组织的竞争与合作,营造和健全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农业产业环境。河南传统农业在人地关系紧张条件下,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小规模经营还弱化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努力,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影响,强化了河南改造传统农业的困局。所以,河南农业的“小规模”和“剩余劳动”排斥现代技术的“过密化”小农特征比全国突出。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中,正处于沉降态势的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农业,相对于东部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农业、东北部土地密集的资源型农业和西部资源依托型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盆地态势。物需求。这样为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是,由2003年的每个农业劳动力为2.9人供给食物,到2020年提高到4.4人。考虑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减小,再加食物结构中肉、蛋、奶比例的增加,对农业劳动力供给食物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高。第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服务业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在河南省的兴起得益于既有的传统农业基础,其持续发展需要发达农业来支撑。农业从过去温饱水平下满足人们粮、油、肉食物需要和棉、烟、麻工业原料需要,扩展到满足小康阶段的饮、药、赏等新的需求。因此,我们一是要推动健康饮用品、现代中药等新兴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拉动一、三产业一体化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第三,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劳动资源。推算静态绝对量,到2020年,不仅新增1033万总人口中的乡村人口全部转移到城镇,而且还需要从现有的乡村人口中转移出1687万,这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第四,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包括新增农资需求、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服务需求等。2004年河南省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为3.3:1,占总人口71.1%的乡村人口,消费只占总额的43.7%。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全省市场购买力。第五,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土地。到2020年实现河南省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城镇人口相当于在2003年城镇人口基础上翻番,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大量增长,尤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必然有更高的建设用地需求。这要求从现有的农地中腾出空间用于城镇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农业发展能够强化中原崛起的社会基础
第一,农业发展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河南省社会稳定的根本,是中原崛起的基础。在中原崛起进程中,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同经济组织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发生流转和重新配置,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其中对传统农民影响和冲击最为严重。一是要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二是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要完成向市民的转变;三是要面临观念、知识更新和传统习俗改变的冲击。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打好农民完成这些转变的基础,相对降低农民进人新环境和新职业的门槛,减轻农民的压力;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在政府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进行利益调节的基础上,再增进农民利益,减少利益冲突;只有农业的发展,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第二,农业发展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条件。2004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0:1,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3.3:1。形成这些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控制农业、优先城市工业政策的影响。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0000元和8000元,其比为2.5:1。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途径就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3.农业发展能够改善中原崛起的生态环境
中原崛起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但河南省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的人口压力、粮食压力、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等,威胁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的扩展,一方面对生态基础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威胁更大。河南省人均资源数量的不足,需要以更高的质量来补偿,但目前面临的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双重压力,削弱了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黄河缺水和淮河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用水,农村“逢河必干,遇水必污”对农业和农民生活危害极大,全省森林覆盖率偏低导致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恶化了农村环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重要途径就是在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步增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在平原农区,通过采取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控制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同时利用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工程,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作物品种改良,解决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丘陵和山区,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用材林、名特优经济林、生态林,形成生态保护与山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打破山区生态贫困、经济贫困和知识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发展能够强化生态功能的现代农业,才会全面实现中原崛起目标。
三、发展现代农业,支撑中原崛起
中原崛起是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先后实施的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精华所在的粮食主产区,区别于其他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具有基础作用和特殊意义。农业和人口使河南省成为中国的“老大”,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会使河南成为中国发展的
“老大难”。所以,中部崛起看河南,中原崛起看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农业,则是加快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1.发展农业,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大省工业化的根基在农业,这不仅表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对河南省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首先,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占全省轻工业的74.2%、78.5%和78.6%,占全省工业的33.3%、22.9%和26.2%。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资产和利润总额,分别占河南省工业的15.3%、9.1%、6.2%和lO%,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8.1%、5.1%、3.8%和3.4%。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所占工业企业比重,也高于河南省1999年的14.8%。农业发展还与河南省具有优势的烟草加工业、纺织业和木材加工业等高度相关。其次,在河南工业化的战略中,农业的作用依然突出。发挥河南省劳动力和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加快农区工业化步伐,这是河南省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医药和轻纺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是要培育的新支柱产业。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是河南省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2.发展农业,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发展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发达的农业是中原城市群健康崛起的基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以上。2003年中原城市群所包括的9市,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为43.7%,比全省平均水平仅高4.3个百分点,以农村统计资料计算出的乡村人口比重只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5.3%。而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要比全省平均水平60%高出20个百分点,城镇化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要占全省的60%。对照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目标,压力最大的是当前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过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不仅需要提高非农产业的容纳能力,还需要通过农业的发展,更快释放农业劳动力。还有中原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压力。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已经分别占到全省的58.4%和60.5%,差距最大的是第一产业,只占全省的37.2%,其中农业占全省的36.6%,农业成为中原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短腿”。所以,农业是中原城市群发育成长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打破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瓶颈。其次,农业是产业兴市、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实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区)和乡镇财政收入,不断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要依托农业区域专业化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以水果、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畜禽等农产品的生产、批发、加工、贮运、专用农资供应为基础,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业兴城荣。这是一条农民循序入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3.发展农业,加快河南现代化进程
在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既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又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难点。河南与全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面对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等特征的传统农业,我们需要从四个层次加快河南现代化农业发展。
首先,按照先进标准管理农业,树立河南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和管理,推进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保证河南农产品的安全、优质信誉。其次,用现代生产要素发展农业,发挥河南比较优势,提高河南农业资源要素的竞争优势。通过改革,加快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等现代要素的供给,满足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调整,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优势,形成区域专业化格局,促进社会化分工和生产规模扩大。再次,以现代农业组织经营农业,塑造现代农业发展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能力。把以生存为目标的传统农户塑造成以发展为目标的合格的市场主体,从独立弱小的生产和生活单位转变成为积极吸纳现代要素、广泛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最后,培育完善的产业体系支撑农业,市场竞争与产业集聚互动,营造支持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环境。要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利用和升级换代,积聚人力资本和先进基础设施等专业型的高级要素,形成河南农业更具有决定性和持续力的竞争优势基础。
关健词:员工忠诚度 地位作用 影响因素 培植举措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94-01
一、员工忠诚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对于员工忠诚度目前学术界缺乏统一的定义,但是员工忠诚度离不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员工的忠诚度必须通过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加以考察。所谓员工诚度是指员工对企业真诚的态度,员工把自己同企业融为一体,爱厂如家,员工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对工作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实现企业目标奉献自身的聪明才智,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大事。从实践来看,员工忠诚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员工忠诚度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员工的高忠诚度意味着员工热爱企业,愿意在企业中积极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因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第一资本是人心,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办企业成功的决窍就在得人心。办企业靠厂长、经理一个人是办不好的,要靠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关爱员工就是关爱自己。员工在企业经营者心目中的份量有多少,决定企业经营者在员工心目中有多少份量;你尊重员工有几分,员工就会尊重你几分;你服务员工有几成,员工就会有几成回报企业;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员工就会倍加看重企业。
2.员工忠诚度与员工在企业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紧密联系。具有高忠诚度的员工他们在生产经营中有高度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学知识、学技术,全身心投入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冲锋陷阵。他们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续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企业有困难时,员工能自觉积极相助企业,愿意与企业共创未来,共渡难关。
3.员工忠诚度是企业团队精神和企业执行力的基础。企业的和谐来源企业内部关系的融洽,内部关系融洽就有利发挥团队精神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兴衰。企业执行力是企业的科学决策转变为成果的力量,企业有了必胜无疑的决定,员工的忠诚度和执行力,就成了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主要是员工自身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因素。
1.员工自身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员工个性及品质因素、职业及技术因素、员工年龄与婚姻状况、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安全感以及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满意度都对员工忠诚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员工的满意度、成就感、公平感、安全感等因素在员工忠诚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当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感到满意时,他们才会对企业表示认同,从而表现出对企业忠诚,为企业作贡献。
2.企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企业内部各种因素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制度因素、企业发展因素、企业领导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等方面。
企业首先要有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制度;要努力致力于企业的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希望;企业领导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员工;要打造有利于员工忠诚度培育的企业文化。唯有如此,员工的忠诚度在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员工愿意长期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高度的忠诚始终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3.企业外部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员工忠诚度体现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继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在的诱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检验着员工的忠诚度。丰厚的薪酬和优越的物质工作环境,较为轻松的发展空间以及“感情式”的管理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外部诱因。
三、培植员工忠诚度的主要举措
1.建立良好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要从工作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考虑。工作硬环境是指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度,舒适、卫生的工作环境,幽雅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交通、通讯及办公设备等。工作软环境包括工作任务的设计是否富有挑战性。工作设计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的改变,也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旨在为核心员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使得核心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企业组建各种自主性团队,鼓励创新和合作,为员工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忠诚度。
2.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着手提高员工忠诚度,搞好企业的招聘、培训与晋升发展、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建设。成功的招聘可以使组织从众多候选人中选出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的,并愿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员工。招聘是培养员工忠诚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有鉴别、有选择地招聘忠诚度高的员工。企业应该通过严格的招聘活动来提高员工忠诚度。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员工的薪酬问题始终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关键问题。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在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有积极作用。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员工的所得相对于组织内部的同事的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员工的所得相对于其他同行业人员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员工的所得公平地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投入。建立科学严谨、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薪酬只有与其绩效挂钩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就要求企业有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应该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建立科学严谨、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奖惩制度。同时,还要建立上诉制度,当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时,可以有地方申诉。
因此,把握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并没有一种能够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同企业的类型、规模,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恰当的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
1.1为明确奖惩的考核标准、依据和程序,使奖惩公开、公平、公正,更好地规范员工的行为,鼓励和鞭策广大员工奋发向上,防止和纠正员工的违法失职行为,保证顺利的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发展目标,特制订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版权所有
2奖惩的原则
2.1奖惩的原则。
2.1.1奖惩有据的原则:奖惩的依据是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描述及工作目标等。
2.1.2奖惩及时的原则:为及时的鼓励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和正确行为以及纠正员工的错误行为,使奖惩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奖惩必须及时。
2.1.3奖惩公开的原则:为了使奖惩公正、公平,并达到应有的效果,奖惩结果必须公开。
2.1.4有功必奖,有过必惩的原则:严防公司员工特权的产生,在制度面前公司所有员工应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2.2员工的表现只有较大地超过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才能够给予奖励,达到或稍稍超出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应视为员工应尽的责任,不应得到正常待遇之外的奖励。
2.3员工的表现应达到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当员工的表现达不到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应给予相应惩戒。处罚的原则是从轻不从重,目的是:防微杜渐、惩前毖后。
2.4为处理员工因违纪过失或责任过失行为而填写的表单为过失单。处罚和惩戒通知单必须知达本人,对于不合理、不公平的惩罚,员工有申诉的权利。
2.5对员工奖惩采取拖延、推诿或不办等方式的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应及时提出处罚建议,下达《责任过失单》。
3奖励
3.1奖励的目的在于既要使员工得到心理及物质上的满足,又要达到激励员工勤恳工作,奋发向上,争取更好业绩的目的。
3.2奖励的方式分经济奖励、行政奖励和工作本身的奖励三种。
3.2.1经济奖励包括加薪、奖金、奖品。
3.2.2行政奖励包括通令嘉奖、记功、记大功。
3.2.3工作本身的奖励:授予先进员工、先进职员等称号、职务晋升、调整合适的工作岗位、加重工作任务和扩大工作职权(特别述职)、参与某层级别的决策等。
3.2.4按程度不同依次为通令嘉奖、奖金(奖品)、加薪、记功、记大功、职务晋升。
3.3以上三种奖励可分别施行,也可合并执行。
3.4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给予嘉奖,并颁发奖金200元,直接予以发放奖金。嘉奖通报全公司。
3.4.1工作努力、业务纯熟,能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交办任务者。
3.4.2领导有方,使业务工作拓展有相当成效者。
3.4.3预防事故或抢修工程使正常经营不致受到较大影响者。
3.4.4增收节支1万元(含)以上,5万元(不含)以下者。
3.4.5品行端正,恪尽职守,堪为全体员工楷模者。
3.4.6其他对公司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具有事实证明者。
3.4.7全年满勤,无迟到、早退、病、事假者。
3.4.8经“员工合理化建议审议委员会”评审等级为c级的合理化建议,在应用中取得效果者。
3.5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予以记功,并颁发奖金500元,直接予以发放奖金。记功通报全公司。
3.5.1全年能超额(10%—30%)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者。
3.5.2策划、承办、执行重要事务成绩显著者。
3.5.3对工作流程或管理制度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者。
3.5.4积极研究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或减低成本确有成效者。
3.5.5遇有灾变或意外事故,能够奋不顾身,不避危难,极力抢救并减少公司损失者。
3.5.6增收节支5万元(含)以上,10万元(不含)以下者。
3.5.7检举揭发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为公司挽回形象或财产损失者。
3.5.8维护公司安全,积极采取措施排除险情,确有实效者。
3.5.9通过自身努力,避免了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设施事故者。
3.5.10全年累计获嘉奖三次者。
3.5.11连续三年,完成本职工作,无任何劣迹者。
3.5.12对维护公司荣誉、塑造企业形象方面有较大贡献的,因个人行为受到社会赞同和舆论表扬者。
3.5.13经“员工合理化建议审议委员会”评审等级为b级的合理化建议,在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者。
3.6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予以记大功,并颁发奖金1000元,直接予以发放奖金。记大功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
3.6.1全年累计获记功三次以上且未受到惩戒处理者。
3.6.2在工作或技术上大胆创新,并取得显著经济效应。
3.6.3全年能超额(≥30%)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者。
3.6.4增收节支10万元(含)以上者。
3.6.5承担巨大风险,挽救公司财产,较3.5.5款表现更为突出者。
3.6.6连续三年,年终考核列为优等者。
3.6.7对维护公司荣誉、塑造企业形象方面有重大贡献者。
3.6.8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设施事故者。
3.6.9经“员工建议审议委员会”评审等级为a级的合理化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重大效果和创造重大经济效益者。
3.7对为公司建设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者,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另行给予“公司特别贡献奖“。
奖励内容和奖金额度由董事会一事一人一议,公开通报奖励。
3.8任用与提升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受过奖励的员工,对德、才兼备者还可破格提升。
3.9奖励事项如为多人共同合作而完成的,其奖金按参加人数以一定的比例分配。
3.10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奖励,由其直接上级提出,凡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由见证人提出,均需填写嘉奖单。奖励的核实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批准人为总经理。奖励实施的办理见员工奖励程序。
4惩戒
4.1惩戒的目的在于促使员工必须和应该达到并保持应有的工作水准,惩前毖后,从而保障公司和员工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4.2按照规定的标准(规章制度、岗位描述、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等)检查员工的表现,对达不到标准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4.2.1检查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工作纪律、规章制度的情况,一切违反有关纪律、规章制度的行为构成违纪过失,填《违纪过失单》。
4.2.2考查员工岗位描述以及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凡对本人负有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的工作造成损失的情节视为责任过失,填《责任过失单》。
4.3惩戒的方式有经济处罚与行政处分两种。
4.3.1经济处罚分为罚款、扣发工资(奖金)、减薪。
4.3.2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辞退、开除。
4.4以上两种惩戒可分别施行,也可合并施行。
4.5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违纪,罚款10元。
4.5.1迟到、早退在半小时之内者。
4.5.2不按规定穿着服装或佩挂厂牌者。
4.5.3在办公场所、修理场所吸烟者。
4.5.4在车间吃东西者。
4.5.5上班时间闲聊说笑者。
4.5.6在上班时间离开办公场所20分钟以上,未在记事板上标明去向者。
4.5.7不遵守考勤规定,一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两次者。
4.5.8同事间互相说脏话、粗话者。
4.5.9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衣冠不整、奇装异服影响公司形象者。
4.5.10各人工作机台及工作环境欠整洁,经指正后而不知整理者。
4.5.11在工作场所赤足,赤膊,穿拖鞋者。
4.5.12参会人员迟到者。
4.5.13未按公司指定位置,随意堆放杂物者。
4.5.14破环车间,厂区,住宿区域的环境卫生者。
4.6各部室第一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违纪,并罚款20元。
4.6.1未能及时传达、执行公司下发的文件者。
4.6.2在所管辖区域内,有长明灯、长流水者。
4.6.3下班后所辖区域或窗户未关,所用电器(空调等)电源未切断者。
4.6.4本部室及所辖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者。
4.6.5部室内发生重大事情,如物品丢失等,未能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领导者。
4.6.6对本部室员工进行行政检查不力者。
4.6.7本部室员工,一周内有五人次(含)违反4.5条规定者。
4.7对具有4.5条、4.6条所列行为(4.6.7除外)的当事人,由检查人员当场填写员工过失单(对具有4.6.7款规定的当事人,由人事部开具惩戒通知单),当事人签字后,检查人员将过失单送交人事部,由人事部填写《惩戒通知单》。《惩戒通知单》一式三联,人事部留一联,转会计室一联,转当事人直接上级一联,由当事人直接上级负责落实,知达当事人。
4.8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给以警告处分,并给予100元经济处罚,如造成损失并负赔偿责任。警告通报全公司。版权所有
4.8.1因疏忽造成工作错误或仪器、设备损坏,情节轻微者。
4.8.2一个月内两次未完成工作任务,但未造成重大影响者。
4.8.3检查或督导人员不认真执行任务者。
4.8.4故意拖延或借口搪塞上级指派的工作者。
4.8.5妨害现场工作秩序、妨碍他人工作者。
4.8.6工作时间,非招待客户或业务关系酗酒者。
4.8.7同事之间相互谩骂吵架者。
4.8.8下班后在厂内大声喧哗者。
4.8.9培训旷课,或培训补考不合格者。
4.8.10上班时间私自接听私人电话者。
4.8.11私自留客在员工宿舍留宿者。
4.8.12替代他人刷考勤卡或唆使他人代刷考勤卡者。
4.8.13浪费材料或不爱护公物,属情节尚轻者。
4.8.14不按规定填写报表或工作记录者。
4.8.15不按规定报不良或废料者。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实行项目管理的情况来看,多年来无论工程质量、工期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企业总体效益不理想,利润较低。本人就如何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发表几点看法。
一、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和分类
1、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建筑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经验。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在市场经济中,成本的控制不仅在于项目的控制中,而且在整个项目管理以至于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企业盈利通常是通过项目的经济效益即项目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来实现的,对于建筑企业单位,在确定了合同价格后,它的经济目标就完全通过成本来控制了。由此可见,在实际施工中,若忽视成本控制,将成本处于失控状态,只有工程结束后,才知道实际成本支出,这时已无法对损失进行弥补。因此,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建筑项目成本的分类
按成本的核算方法,可将成本划分为下列几类:(1)预算成本。指根据施工图计算的工程和预算单价确定的工程预算成本,反映了为完成工程项目建筑安装任务所需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2)实际成本。指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并按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归集的生产费用支出的总和。(3)目标成本。是指按企业的施工预算确定的目标成本,这一目标成本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施工、充分挖掘潜力、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和加强管理经济核算的基础上,预先确定的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1、从成本控制意识角度分析
从意识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一些项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由于建筑工程推行项目法施工,各工程项目分散于不同的施工区域,企业管理层属于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无法对工程成本施加影响。对于项目而言,由于受工期和超期罚款等合同条款的约束,在保证工程生产方面易于达成共识,对工期成本及项目盈亏却无暇顾及。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建筑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就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效益向生产低头的典型表现。
2、从成本控制机制角度分析
从控制机制角度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缺乏责权利统一的机制。比如说,很多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往往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最关心的问题是工程资金能否到位;而企业的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施工难题,搞好工程质量,确保顺利移交;建筑工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工资能否保证,奖金能发多少。提起成本控制,一些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一个会计方面的概念,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财务部门虽然对成本控制理解较深,但其责任似乎也只停留在日常的成本核算上,况且自己也仅仅是一个项目部的职能部门,没有权利指挥管理其他各部门。
3、从成本控制手段角度分析
从控制的手段来看,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成本管理与实践的探索,从理论上形成了一套关于成本预测、决策、核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的管理法体系。但是,建筑企业在运用这些方法以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如事前成本管理与事中管理的严重脱节等问题,建筑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离电子化、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随着影响建筑项目成本升降因素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通过程序化、电算化手段进行成本管理,实施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但是,计算机应用在施工企业以及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尚不普及,这便使得成本计算与分析仍然停留于手工阶段。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1、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
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步。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机械器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科学与否则工期、施工成本也会不同,因此,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果只先进不可行,不能在施工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就不是最佳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过程中,要尽量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先进的技术措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比如某建筑企业的某框架工程中,建筑项目部将所有钢筋混凝土柱子中的钢筋连接由单面搭接焊改为电渣压力对焊,仅此一项措施就解决钢筋用料近50吨,共节约钢材20万元,而普通焊接改为电渣压力焊只增加几万元的成本。
2、实施机械租赁
工程机械设备的租赁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但其对减少建筑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某一工程项目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工程机械设备都是短期使用,如果由建筑企业自己购买并保养、维修,则会是很大的成本负担。采用大中型机械设备租赁可以对工程项目带来以下好处:减少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固定资产的占用,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租赁公司对机械设备集中管理,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及时维修保养,机械的技术状况可得到保证,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有利于设备革新,由于考虑成本问题,单个企业一般不会及时对大中型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造成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故障率很高,大大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同时也会影响整体计划工期,而专业的租赁公司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会时刻关注建筑机械设备市场,及时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客观上也提高了工程项目本身的机械化施工水平。
3、加强对零星分包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工程分包,工程分包最多的是土建安装工程,分包工程通常是以分包合同的形式确立,但不要认为有了经济合同就可以放弃这部分工程的成本控制,特别是对一些零星分包的工程。比如,项目经理部以实物工程量和劳动定额为依据分包的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用户需要等原因,往往会发生工程施工工艺变更,使工程数量和劳动定额与劳务合同互有出入,需要按实调整承包金额。对于上述变更事项,一定要强调事先的技术签证,严格控制合同金额的增加;同时,还要根据劳务费用增加的内容,及时办理增减帐,以便通过工程款结算,从甲方那里取得补偿。另外,对于临时用工的数量和费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对工作量比较大的任务,通过领导、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共同讨论确定临时用工定额,使临时用工的数量控制在定额的范围以内;二是按定额用工的一定比例由施工队包干,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特色;功能;借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社区学院是一个伟大创举。从二十世纪初创立以来,社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劳动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总统克林D评价“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社区学院因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出口多元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学习者的热爱。
一、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莫雷尔法案与增地学院的建立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也称为“赠地大学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划拨公有土地,作为各个州兴办农业学校和机械工艺学校的补贴和基金。为培养工农业专门人才而建立起来的学院通常被称为“增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社区学院在当时还不存在,但是该法案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法案都对后来的社区学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运动和社区学院的建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要求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日增多。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初级学院运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把4年制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称作初级学院,后两年称作高级学院。1901年,Joliet镇立高中校长Stanley Brown和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伊利诺伊州联合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社区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该校是美国首家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初级学院。它是一种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为学生提供高中程度以上的大专教育。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就业培训来缓解广泛的失业压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伍军人议案》,为了帮助战后的军人得到教育及在职培训的机会,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贷款,鼓励军人重返校园,使得更多职业培训的课程兴起。最终,220多万退伍军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妇女和约7万黑人在该法案的帮助下进入了社区学院。1947年,联邦政府任命报告表明需要建立学费较为低廉的公共社区学院网络,无数公共两年制学院因此易名为社区学院。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旨在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1963年美国出台《职业教育法》,促使联邦政府在经费上给予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从而帮助职业教育变成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组的教育。同时力求把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社区学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办学网络。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崇尚“有效性和效率性”。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讲究效率为核心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训练法》,从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教育训练”转换为“劳动力教育训练”。这一时期的社区学院专注于开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要。
第四阶段从90年代至今,着重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标准。1990年,为了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颁布了《卡尔?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学院的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提供财政资助。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给予社区学院高度评价,提出已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胆的议案,计划将社区学校的学费全部减免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学院的质量,强调未来美国两年制社区大学将像美国今天的中学那样是免费和普遍的,以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力。
二、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办学特色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在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职业教育法律法案作为有力支撑。美国政府通过联邦法律规定,教育基金纳入政府预算,由各个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为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财政上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社区学院的经费资助多种多样,包括政府预算经费、地方税收、学费收入,还有社会和校友捐赠的发展基金。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4年的统计,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14.1%、州政府29.8%、地方政府18.1%、学费29.5%、其他来源8.5%。
(二)专设的协会组织AACC
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 A C C:A m e r i c a 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成立于1920年,专门为美国两年制的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美国社区大学协会是美国1300多所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和1300万名学生的代表,也是美国社区大学的首要推广组织。协会主要在以下五个战略行动领域推广社区大学:社区大学认可与倡导;学生录取、学习与成功;社区大学领导力发展;经济发展与从业人数发展;全球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协会与各州办事处负责人紧密合作,传达政策并影响各州政策的制定。同时与高校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监督并影响联邦政策的制定。协会致力于通过政策措施、创新项目、科学研究、信息分享和战略推广支持成员单位并将成员单位向商业、工业和全国媒体进行推广。作为非营利组织,AACC致力于努力实现其“通过推广美国的社区大学建设一个学习者国度”的最终使命。在社区大学的发展中社区大学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平开放,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的入学机会对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门槛低,质高价廉。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至2015学年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种族比例为白人49%,西班牙人22%,黑人14%,亚洲/太平洋岛屿6%,印第安人1%,两个或以上种族3%,非居民外国人1%,其它4%;学生平均年龄28岁,其中21岁以下37%,22-39岁49%,40岁以上14%,招收的学生在类型上覆盖面宽广。2015-2016学年公立社区学院的平均学费为3430美元,相对应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9410美元(如表1)。此外,学生大多可以住在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住宿的支出。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
转学课程和职业课程是社区学院提供的两大核心类课程。转学课程是针对两年后想继续攻读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学生通常选择在社区学院上大学前两年的通识课程,毕业时,学校颁发副学士学位给学生,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读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根据加州社区学院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28.4%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同年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高达58.2%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来的。
职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要求。社区学院实行人性化管理,设有顾问为学生在选学课程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对于无论是希望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培训后从事理想职业的人员,还是渴望得到迅速帮助就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学院选到合适的课程。
AACC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30万总注册学生中,学分制学生730万人,占60%,非学分制学学生500万人,占40%;其中全职学生占38%,兼职学生占62%。
(五)服务社区和地方,与地方企业强强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将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努力椭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个人追求创新,寻求高成长性的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结盟,奥巴马政府力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CET)和“未来技能计划”“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强调给学生提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机会,许多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和课程,包括学位授予课程和认证培训课程。“未来技能计划”将公司与社区学院联合起来,创建工商业和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50个州的企业、工会、培训单位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大幅提高美国工人的劳动技能,实现到2020年拥有500多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宏伟目标。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举措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色来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虽然国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远远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美国,政府对社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努力实现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和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依赖于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通过立法保证了社区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应该学习借鉴美国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通过立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多渠道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获得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中专、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实际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是被严格控制的,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非常少,中职教育实际上成为“终止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与普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该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者大学继续深造,给予高职学生多条出路的选择。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出口多元化,努力建设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横向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体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
美国社区学院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社区学院基本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社区企业是董事会成员,同时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讨论确定的,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在社区企业进行,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
我国职业院校一般都属于象牙塔式的类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实际,应该充分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努力构建与企业联合,与技术市场衔接的新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2).
[2]赵红亚.美国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