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0:14
序论:在您撰写课程建设调研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生物技术;课程体系
1 课程建设调研的目的
德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是2000年新建的专业,具有生物科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优势的生命科学类专业,我们按照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合适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专业建设中,就依托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根据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徐州师范大学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等院校本科生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2 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调研各个学校本科生课程建设情况,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达成共识:
2.1 毕业总学分=课程(包含实验课程)总学分+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150~180学分。
2.2 课程类型及学分比例。基础课程:50%左右
人文社科类(含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占30%总学分。
自然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占25%总学分。
专业基础课:根据各个学校的专业特色来决定,占20~30%总学分。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遗传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
专业课: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来决定,占20%左右总学分。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课程。
2.3 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覆盖面。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覆盖面包括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基因工程操作实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
3 我校生物技术课程建设的现状
3.1 开设适合我校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块。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渔、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适度培养专业专业基础型、复合型人才。我们设计了5个选修教学模块,分别是食品科学与营养模块、现代生物学模块、生物制药模块、农业生物技术模块、生物教育模块。
4 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中职;精品课程建设;启示
以精品课程带动特色专业发展,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手段、方法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近两年来,上海市中职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广受推崇。为加快我省示范校的建设步伐,提高示范校的建设质量,2012年3月8-11日,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公司组织广东省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创建学校代表,到上海调研上海市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调研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调研的范围与重点。
这次到上海进行调研,主要是了解当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重点调研上海中职学校在创建示范性学校中和企业如何合作,建设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通过调研,借鉴上海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经验,深化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建设有我省职业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促进我省职业学校信息化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推动校企深层次合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健全课程建设实施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二)调研的组织与方式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由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公司组织,全省11所在建示范校的正、副校长、教研主任、专业骨干教师和专家一行39人参加了调研活动。
二、上海市中职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
(一)政府重视、科学引领,为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
本次调研的三所学校都是面向现代服务业开设专业的学校,学校不大,都能体现上海中职学校的海派特点,即学校小而精,专业少而专,与广东中职学校规模庞大、学校专业覆盖面广形成鲜明对比。三所学校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化教学程度高,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多个竞赛项目中拔得头筹。三所学校是上海市中职学校的缩影,办学各具特色,在特色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开放的教育眼光、科学的发展思路、领先的教学质量、快速的发展步伐、现代化的教育装备,应该得益于上海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据了解,上海市在2009年出台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该《行动计划》中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本建立比较完整的专业建设工作机制。”同时,将“加强专业品牌建设”和“发挥课程改革实验校和职教集团的作用”列入保障措施。
(二)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重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是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上海课程改革的推进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目标是重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即建立反映上海特点、时代特征、职教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上海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而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引领,更是做出了上海的特色——政、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精品课程。上海市先后制定了《上海市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流程图》等规范性、技术性文件。由政府出资,组织由学校、专家、企业等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开发的这些专业建设标准全部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以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课改的重点和突破口是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教学课程框架,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的引领型课程是根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情景来设计课程,同时以立项拨专项经费的形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开发精品课程,调动中职学校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是以任务引领为导向、资源建设为中心、质量提高为目标。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企业开发适用、易用的建设平台,让大部分教师都能参与课程建设,建设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形成校本课程,第二步是针对有特色、难度大、已立项的精品课程,由企业和教师合作共建,教师出设计方案,企业通过信息化去实现,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给予了雄厚的资金支持,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上海长期坚持课改的必然结果。上海市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具有示范推广作用,上海市中职学校的精品课程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优秀课程。
(三)产教结合、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上海中职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得到了企业在技术上的大力支持,比如上海科技管理学校与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融合模式,体现了校企深层次的合作方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共赢。产教结合、校企融合的合作模式创新点体现在:
(1)教学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实践“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的教法创新,积极探索“融入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按照企业及行业标准以真实商战环境进行实践教学。(2)师资双向培养:学校教师进企业,以技术团队的身份参与项目;企业技术骨干在真实项目中带学生实习实训,参与厂商培训项目。(3)学生实训:直接使用行业标准培训,将工作服务过程渗透进学校实际教学,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真实的管理与服务。(4)教学产品合作开发:根据学校教学要求和发展规划开发新产品,来源于教学使用于教学,并通过实际使用推进产品优化(5)合作成果推广:目前已把合作开发的多个软件转化为商业技术成果,11项产品获得软件产品登记证和著作权证书,并在上海及全国范围内几十所学校得到应用。
在校企融合模式下,企业产品理念先进、贴合用户需求、服务响应及时,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企业扩大了收益;专业教师团队技能得到了锻造提升;学生在真实的商业实训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教学模式创新、开发出了系列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课程;这些共同促成了学校、企业、客户、教师、学生、家长六方受益的喜人局面。
(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推动了学生技能竞赛。
从2007年至2011年教育部已连续举办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其竞赛规格一年比一年高,参赛人数和项目设置一年比一年多,社会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形成。
上海市中职学校近年来在全国技能大赛的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与上海市对技能竞赛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上海市由市教委、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学研究室等部门每两年组织一次中职学校全员参与的“星光计划”技能大赛,要求初赛全员参与,决赛随机抽取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由学校指定推荐。这种面向全体的做法既保证了学校能挑选到优秀选手去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同时也促进上海各职业学校全体学生技能的提高。其次,对于在教学法大赛和技能大赛中有优异表现的学校给予承办大赛的奖励和建设精品课的奖励,对于承办大赛和建设精品课的学校,给予设备的投入和训练费用的支持。据上海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介绍,他们每年有三千万的设备投入,正是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该校在全国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三、启示与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必须承认,粤沪两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上海中职学校两年前已启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尤其是示范性学校,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有体会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提高,通过这次调研,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笔者认为,在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做好: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课程现状;创业课程问题;课程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111?04
一、调研的目的与方法
近年来我省努力推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相继印发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意见》《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完善了我省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二是评选出9所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并给予每所示范学校1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头作用,推动全省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加强政策宣传,组织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团进校宣讲,编写《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用手册》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和引导大学自主创业;四是举办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并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评选河北省大学生创业之星,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普及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五是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举办高校创业课程教学大赛,资助创业教育相关课题研究,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水平;六是积极配合省就业服务局开展“创业帮扶工程”,认定省级定点服务机构,鼓励和服务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活动。
二、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一)创业课程的开设情况
为紧抓我省大学生创业教育薄弱环节,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力求全面深入摸情况,实事求是找问题,创新思维求突破。设计并发放《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调查问卷》,全省共回收了29所本科院校、15所独立学院以及42所专科院校的问卷;组织20余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负责人和授课教师,召开了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专题座谈会,研讨创业教育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以及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广泛征求改进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北京等实地考察、学习知名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情况。
在省教育厅的积极推动下,部分高校已通过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石家庄经济学院、燕山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初步经验。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85所本专科院校中,有28所院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独立课程开设,占到33%;51所院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某一章节讲授,占到51.6%。其中,47所院校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必选课,17所院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另外还有部分院校通过专题讲座、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初步满足学生的创业指导需求(如图1、图2所示)。
图1 是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图2 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形式
(二)机构设置与经费投入
我省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各高校在创业教育机构设置和资金投入方面较为欠缺。在调查的85所院校中,69%的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室,也没有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如图3、图4、图5所示)。85所高校中仅有31%的院校设立有创业教育专项资金,但资金投入相对较少,10万元以下占到了62%,仅有5所高校的经费投入在30万以上,和兄弟省市的高校投入相比明显不足。
图3 学校是否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
图4 学校是否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
图5 创业教育资金投入
(三)师资配备
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既具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从目前河北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情况看,兼具这两种素质的师资十分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专职教师、就业工作人员加辅导员的师资组合形式占到了整个创业师资队伍的绝大部分(如图6、图7所示)。现有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指导实践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知之甚少,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很难保障教学实际效果。
图6 创业教育师资情况
图7 创业实践指导教师构成情况
(四)课程设置
1.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学科体系。多数高校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课程内容缺乏系统,开课形式也不拘一格。调查显示,我省15%的院校创业教育以讲座的形式开设,60%的院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讲授,40%左右的院校采取了分学期、分阶段开设创业课程的方式,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不能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
2.课时量明显不足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省40%的高校创业课程的课时量都在5课时以内,课时量明显不足(如图8、图9所示)。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规定,本科院校需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不少于32学时的“创业基础”必修课,目前来看,我省差距甚大。
图8 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课时
图9 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学期安排
3.课程重理论缺实践
由于课时严重缩水以及师资配备不足,我省大部分高校创业课程还停留在课堂知识传授这一层次,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创业技能的培养、真实的创业体验和实践。课程内容多为创业概论、创业精神、创业者素质等理论性内容,涉及到创业技能培养的较少,更谈不上真实的创业体验和实践,难以实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
(五)教材建设
目前,我省创业教育教材建设还相当薄弱。在调查的85所高校中,26所高校选择了外购教材,13所高校使用的是教师讲义,甚至个别高校不使用教材(如图10所示)。这表明目前我省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上较为欠缺,符合本校专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高质量教材较少,这必将影响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图10 创业教育课程使用教材
三、进一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
各高校要跳出“就业观”和“学科观”的局限性,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由主管校领导挂帅,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创业教育教师、创业指导专家和企业成功企业家参加的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整合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工作;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设立创业教育发展研究专项资金,切实推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二)设立专门机构,具体推动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
创业教育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要将创业教育与学校办学定位相结合,与人才培养质量相结合,与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着力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倡导各高校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制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修订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确保创业教育课程顺利开展。通过创业教学的开展,在广大学生中普及创业知识,树立创业理念,提高创新能力,真正将创业精神内化于学生成长意识之中,提供最强有力的“创业遗传密码”。[1]
(三)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
创业教育的深入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有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又有相应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我省高校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弥补教师创业、从业经历的不足,提高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聘请企业界人士任兼职教师,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创业教师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引导更多的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积极投身创业教育教学工作。
(四)强化教材建设,引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稳步发展
优秀的创业教材是创业教育课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我中心已经开始谋划编写我省首部创业教育的统编教材《创业教育实务》,目前已经完成了专家论证,确定了编写大纲,有望在年底前出版。在此基础上,还要陆续酝酿编写创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教材,包括《创业商机》《创业企业的战略》《创业财务管理》《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业企业管理》等。在统编教材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建设,鼓励高校自编或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材,逐步在全省构建高水平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广大学生掌握完善的、扎实的创业理论知识体系提供基础服务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鹏.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导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5):150-155.
附表1 河北省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调查表
项目/分类及样本数(所) 专科院校42 独立学院15 本科院校29 合计86 百分比%
1、学校当前是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A.作为独立课程开设 8 5 13 26 30
B.作为职业指导课程中的某一章节讲授 32 8 15 55 64
C.未开设 2 2 1 5 6
2、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形式
A.必选课 27 8 15 40 46.5
B.选修课 6 2 12 20 32.6
C.专题讲座 9 3 2 15 20.9
3、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学期安排
第一学年 6 3 7 16 18.7
第二学年 27 5 20 52 60.5
第三学年 13 10 18 31 36.1
第四学年 2 12 14 16.3
4、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课时
A.5课时以内 17 7 11 35 40.7
B.5-10课时 9 2 2 13 15.1
C.11-15课时 2 1 1 4 5
D.16-20课时 3 1 8 12 14
E.20课时以上 9 2 5 15 17.4
5、创业教育课程师资情况
A.专职教师 24 5 12 41 47.7
B.就业工作人员 29 12 21 62 72.1
C.院系辅导员 19 7 17 43 50
D.校外兼职人员 15 4 6 25 29.1
6、创业教育课程使用的教材是
A.外购教材 12 3 12 27 31.4
B.学校自编教材 21 7 12 40 46.5
C.任课教师讲义 6 3 8 17 19.8
D.不使用教材 1 0 1 1.2
7、学校是否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
A.是 12 4 12 28 32.6
B.否 28 9 13 50 67.4
8、学校是否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
A.是 10 4 13 27 31.4
B.否 30 9 13 52 68.6
9、创业实践指导教师构成情况
A.专职教师 20 4 8 32 37.2
B.就业工作人员 28 12 22 62 75.6
C.院系辅导员 22 9 18 49 57
D.校外兼职人员 11 5 9 25 29
10、设有创业教育资金(单位:万元) 137 校均:3.26 55 校均:3.67 253 校均:8.72 445 校均:5.17
一、电子行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国,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对于湖南而言,电子产业也是一个支柱产业,长沙更是将电子产业作为主要的龙头产业进行优先发展,涌现出了威胜电子、长城信息等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的企业。应该说这样的市场对电子应用专业中职类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企业进行过调查,威胜电子根据其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仅2008年需要电子类的各层次的人才近400多人,而实际企业在市场上招聘的人才不到300人,尤其是生产一线工人,更是缺额很大,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二、我校电子专业现状
我校电子专业开设于1986年,20多年来为市场培养了3000多名电子行业的专业人才,学校有各类电工电子实验室10多个,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工技能》《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电子CAD》《单片机》《传感技术》等。根据目前的市场而言,有些课程很有必要,有些则已经过时了,关键是有的知识点并没有针对真正的市场即企业的需求设置。而企业的需求是什么呢?来看看我们的企业吧。
三、长城电子信息公司凯杰公司对公司各方面人才的要求
长城电子信息公司凯杰公司是一家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2011年5月21号到29号我们20多位电子专业的中职老师对该企业进行了为期9天的调研和实习,以下有关资料由生产管理部杨理胜经理和骆曼主管提供。
IPQC人员的职责要求和能力要求
1.岗位名称:IPQC人员
2.岗位作用:对全公司范围内所有过程的产品品质进行管制
3.目标和目的
确保全公司范围内所有过程的产品品质受控
4.岗位职责
(1)过程控制
①按检验规范和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文件要求对车间的半成品、在制品进行抽检;
②对所有过程影响产品品质的一切要素进行管制,如防静电管制,生产环境温湿度管制,烙铁温度管制等;
③有权对影响产品品质的所有过程工艺进行管制。
④发现过程品质异常,及时反馈给技术、生产、品质部的工程师或主管。
⑤协助所在班组开展自检、互检工作,并负责产品检验标准的宣贯。
(2)工序管理
①为确保产品质量,上一道工序转下一道工序,未达到IPQC控制目标的产品;IPQC有权判定产品NG;
②对试产和量产的产品品质稽核,
③对生产过程的维修板、扫尾补料板进行重点管制,确保品质受控。
(3)检验记录
①做好IPQC检验记录和报告。
②每小时确认各工序的质量情况并签名确认。
(4)检验设备的管理
检验设备
(5)IPQC区域的7S
做好IPQC区域的7S,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关键技能与知识
电子或管理相关专业
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6.关键绩效指标
过程批不合格次数=0次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学校发展;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16-04
一、调研背景
2010年4月,为全面了解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一年来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我省高中教育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策略与思路,河北省教科所高中课改工作小组结合国家哲社一般课题“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省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问卷调查并撰写、发表了系列研究报告。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也是调要内容之一。两年过去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如何?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如何?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是否适合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连续跟踪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真实情况,2012年春季,又在全省范围内作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为了使调查能全面反映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客观现实,获得比较真实可靠的材料,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仍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范围包括全省11市,每市选取10所省、市示范性高中、城市普通高中及农村普通高中,回收问卷1314份,有效问卷1314份。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在第二次问卷中,增加了对学校规模的调研。现有各年级轨制,5轨以下5.56% ,5~10轨17.81%,10~20轨44.67%,20轨以上31.51%;
(注:比例累计大于或小于100%,是因为有重复选择或漏选,以下同)
2.教师基本情况
3.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
4.教师与外界交流情况
(二)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调研的主要结果
在第一次问卷中,我们侧重设置了关于校本课程表层的一些问题,诸如开设校本课程的情况、主要内容、开况、评价方式等。第二次问卷我们着力设置了一些校本课程内涵的问题,目的是了解高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知程度,调研发现:
1.对校本课程内涵的认识
在所有问卷中,有75.42%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15.53%的认为是使用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所上的课程,5.25%认为是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4.72%认为校本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程。
2.对开发校本课程价值的认识
有62.3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19.33%的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观念,19.03%的认为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1.37%的认为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在第一次问卷中,教师对校本课程仅限于有着良好的开设愿望等表层的认识上。以上问题的调研结果表明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努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观念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校本课程是新课程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力图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逐渐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新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在原则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3.对校本课程特色的认识
有86.99%的教师认为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具有特色性,有4.19%的认为与别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课程才有特色,有8.8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4.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的条件方面
有81.43%的教师认为需要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有13.62%的认为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传统是重要条件,有4.41%的认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很重要,有2.28%的认为学校应该有良好的声誉。
5.成熟的校本课程应具备的特征
有47.41%的教师认为必须有确定的名称、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有31.89%的认为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19.94%的认为需要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13.85%的认为需要有固定的任课教师和教学时间。
6.好的校本课程的认可度
有59.82%的认为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满意,受学生的欢迎,有31.43%的认为教师愿意而且能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11.19%的认为应该得到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支持,4.57%的认为应该得到专家的认可。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把适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看作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指标,而彰显校本课程特色的关键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明确;了解到校本课程所具备的外部条件及内部机制,思考并酝酿着衡量校本课程质量的标准。这些都说明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已逐步领悟到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体现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7.所在学校是否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8.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44.06%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设施,30.97%的认为利用了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民俗风情,有18.72%认为利用了当地的文化设施,14.76%认为注重了学校的历史传统。
9.所在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工作
有63.55%的认为学校为开发或完善校本课程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及课程展示,22.37%的认为学校有专门的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7.84%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部门,有7.76%的认为学校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在第一次的调查中,有80.08%的学校仅提供了相关的校本课程理论培训及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10.所在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查方式
有46.96%采取了检查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的方式,有29.98%的采取了任课者说课、专家或同行评课的方式,22.22%征求了学生的意见,2.74%的聘请专家学者予以评估。
11.所在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采取的评价措施
有57.76%的学校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课程进行评价,17.66%的组织教科研机构、高校等专家进行评价,14.31 % 还没有进行相关工作,有11.19%表示不清楚。
12.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有47.11%的表示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有31.2%的认为缺乏经费及相关的资料,21.23 %的认为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5.56%的认为缺乏规范的评价。在第一次的调查中,因为课时不够的占43.71%。因为教师没有精力完成的占37.46%,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的占18.83%。
13.目前是否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
有52.36%的教师表示有能力,有25.8%的表示没有能力,不清楚的占21.39%。
调查发现,经过努力,有60%的学校能够有计划地实施校本课程,有近20%的学校尝试开设校本课程,相比上一年提高了30%;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几乎都体现出地方化、多样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上以本学校的教师为开发主体,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发校本课程,表现为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部门,有相应的教材或学习资料,组织过相关的教研活动及课程展示等工作,注意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并通过检查教案及相关资料、说课评课、征求学生意见、专家学者评估等形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监控。但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少学校也遇到了教学精力有限、课时安排紧张、教学硬件不足,缺乏校本课程的专业提升等困难。其中还有近五成的教师对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估计不足,也导致了校本课程的研发质量、实施程度在浅层次、学科化、趋同性徘徊,这说明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虽然提升了,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校本课程意识,促进课程走向民主
从这两次问卷的整体情况看,涉及到的学校规模、类型基本一致,参与问卷的教师基本情况也大体相似,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情况及对外交流信息、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是新课改带来的喜人变化。
当前,广大学校及教师已经对校本课程内涵有较高的认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高学校知名度,改变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最终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搭建平台。但仍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开设校本课程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因此,对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学校虽然开发实施了校本课程,但课程开发的功利性过强,为了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要求,简单照搬他校的课程,套用他校的经验,而不是考虑如何发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些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但在开发过程中却没有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的实际,只是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类拓展为主,开发课程单一;一些教师表现出课程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作用十分有限。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应该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攻坚工作。课程开发能力既包括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的能力,也包括教师编制校本课程的能力。目前,教师的课程工具意识很强,他们认为新课程就是新教材,教学才是课程的核心。为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多样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更能针对社区、学生的差异性,有助于社区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课程质量和社会的满意程度。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又不是局限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它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的实践来了解校本课程,并在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提升课程意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增加学校发展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参与,促进课程走向民主。
(二)确立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彰显学校特色
在高中阶段,创办特色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学校的内涵和文化品性应该是其灵魂和核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鼓励高中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因此,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探索个性化、特色化办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开发校本课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过程。
在很多高中对特色、多样化还无从下手甚至充满质疑时,河北省宣化一中的特色课程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如通用技术课程与当地企业联合开设,通过常态化的实践学习,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还实施校本课程常态化、开展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实行校本课走班制等尝试。薛桂凤老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创新实验》中《利用粉笔改进五则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一课,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化学实验创新比赛荣获一等奖;心理主题活动、书法、地域文化概览、走进名著、诗歌中的地理知识、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究式学习、数码摄影技巧等校本课程都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目前已经印刷成册并已投入校本课程开放日活动的试验校本教材27种,有5种校本教材已经公开出版。一个个鲜活的主题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更激发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使学校摆脱了“千校一面”的窘境。
一位校长说过“教师教的改变和学生学的改变是特色高中转型的关键点。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目的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反过来再看高考,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课程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等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这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无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各级教研机构要切实研究校本课程,加强引领,采取先推进后规范或分步推进的方式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工作性质决定了各级教研人员既对基层学校和教师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可以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但长久以来,教研人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帮助教师如何教学,并没有真正关注课程。调研发现,我省一些高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于开发校本课程有着很强的积极性,并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开发出一系列校本课程,如石家庄一中的《校园文化教育》《热土风流》《体悟生命》,邯郸春光中学的《峰峰乡土文化》,保定三中的《历史上的女数学家》《宝石鉴定》《文字溯源》,衡水中学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科技探究类、学科知识拓展类、生活技能类、传统文化类、生命教育类等8大类95门课程,如《大学专业与职业介绍》《走近衡水湖》等等。各级教研机构的教研人员应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和把握校本课程的内涵,逐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明确省、市、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中的不同职责;同时加强对当地校本课程的研究,积极支持和引导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可选择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分层推进,同时组织校际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和补充。在此基础上再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确定共性问题,提出管理意见,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各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教育公平。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的督导检查,促进校本课程的落实
通过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可以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零散走向整体,从个别经验走向系统规范。建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如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的申报与审议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评比制度、校本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等。
现状
一、城市低保制度全面实施。平昌县自1998年开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阳光操作,动态管理,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几年来,全县先后有167160人次得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共发放低保资金5400余万元。目前,全县城市低保对象在册6142户16354人,累计月人均补差105元,占全县非农业人口9.4%,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178人,占51%;离退休困难职工72人,占0.4%;“三无”对象164人,占1.1%;特殊困难居民7931人,占47.5%。同时,通过年审和动态管理,全县累计取消低保对象1673户5126人。这项制度的建立,把“三无对象”、下岗失业人员和临时性生活困难人员等城市生活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低保,为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最后一道“安全网”。
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实施。2006年10月,平昌县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扩面、全面推开”的办法,先后在云台、白衣、元山、驷马、坦溪、涵水、江口镇等七个乡镇进行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按照“三榜公示”程序,确定农村低保对象15200人,并从当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救助,其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实行差额补助,月人均补差为15元。2007年以来,根据县政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按照“小范围、低标准、重建制”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年人均家庭纯收入低于600元的困难对象均纳入了救助保障范围,尤其是将因灾、因病、因残等自然原因造成特困的农村居民、重点困难优抚对象、精减退职老职工、在国家或集体基础设施建设中因公致残人员,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幼、残人员中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而又缺乏自食其力能力和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纳入救助范围。实行“分类救助、差额补助、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县纳入农村低保救助对象15746户33564人,累计月人均补差30元。
三、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发展。一是建立了灾情监控和救灾探视制度,全面掌握了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动态,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妥善安排了灾民生活,有效地解决灾区“三缺户”的基本生活困难,实现了“四有三不”的救灾工作目标。二是全县建成社会爱心慈善超市2个,社会救助站1个,光荣院1所,陵园管理所1个,基本上形成了“四级管理、三级接收”的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在扶贫济困送温暖和抗震救灾捐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按照民生工程要求,全县已建成乡镇中心敬老院8所,今年拟新改建驷马、响滩、望京3所乡镇中心敬老院,目前已完成规划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选址在西城新区管委会,拟新建4200平方米的社会福利中心和15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目前已完成规划立项和前期资金筹措350万元。
四、城乡医疗救助全面覆盖。根据县政府制定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和《城镇医疗救助制度试行办法》,县民政局坚持本人申请、村社审核、乡镇审查、县局审批的程序,实行三榜公示,阳光操作,按500—2500元的不同标准,实施分类救助、重点救助、大病救助,弥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不足。2008年全县实施农村医疗救助人平救助达到80.3元,城镇达到83元。
五、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良好。2003年8月,自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以来,我县及时转换工作角色、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由原来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转为关爱性救助管理,突出自愿受助,六年多来,县救助站共接待4300余名申请救助人员,对符合救助条件的760余名求助对象实施了救助。
问题
一、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我县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确实低下,生活困难的程度加剧,大多城市贫困家庭用于生活的支出比例较大,而且营养水平低下,衣着和日用品简陋,住房条件差,困难家庭最怕过“三关”(生病关、孩子辍学关、年节关),并把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的支出比作新的“三座大山”。根据县民政局2008年的调查,在城市有480余个低保对象家庭因重病、大病致贫,1800余名60岁以上老人未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没有保障,低保家庭中300余名孩子上学困难,2500余户低保家庭住房达不到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在农村,有1.2万户共4.5万困难群众无钱看病,0.6万个家庭、2.3万人住房困难,7.8万户困难家庭中的0.8万余名子女上学困难,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衣食更无法保障。另一方面,现行的城乡救助政策主要是针对绝对贫困设计的,这种救助标准明显的存在保障范围和项目有限,保障标准偏低,补助金额过低的问题,部分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依然困难。
二、面临新的形势,社会救助的压力增大。平昌县城镇贫困人口的主要构成是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涉及到的家庭人口数目较大。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脆弱,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部分已经摆脱贫困的农民仍有可能重新返贫,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也会增加,社会救助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性和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具体执行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救助对象确定难的问题。由于居民家庭收入无法准确确定,低保对象确定比较难,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对象界定也比较难。还有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把乞讨作为谋生、致富手段,不愿接受救助,给救助管理造成很大压力。
三、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社会救助工作难度加大。平昌县属于典型的边、远、山国贫农业县,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农村,县、乡镇、村投入救助的资金严重不足,主要依靠上级拨款维持,社会救助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随着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快速发展,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救助项目和涉及的相关部门也随之增多,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与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相适应的支持保障体系。目前,我县农村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中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资金投入不足、监督措施不力、协调配合乏力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制约着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
对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是解决现实矛盾、推进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方法和唯一出路。为全面建立科学有序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平昌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情和工作实际,谈以下一些思考。
一、明确指导思想。建立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促进社会救助事业新发展,首先,要站在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政治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加深对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失业人数扩大等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方面去思索,转变思维方式,增强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和发展意识,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理念。第三要弄清当前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进一步认识,着重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机构和队伍入手,探寻新的对策,新的机制,新的模式。第四,加强城乡社会救助理论研究和探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克服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相对落后的窘境,研究出城乡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从理论上引导和深化城乡社会救助的体系建设。第五,从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部分和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制度作为基础,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因此,完善我县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指导思想应定位在: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整合协调、形成合力、逐步推进。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行改革和发展,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演进,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分散向一体化发展,从随意性、临时性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从政府独撑向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转变,逐步建立起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二、确定工作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改革创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救助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形成以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及灾民生活救助、五保供养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政府责任意识明确、部门整体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经费专项落实、工作机制运行顺畅、特殊困难群众分类受助、救助效率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各项社会救助体系。
三、完善救助功能。多年来,为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县委、县政府从维护人民利益和确保社会稳定的目的出发,对各类贫困对象,及时予以救助,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但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的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城乡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人数逐年增多,迫切需要完善我县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功能。要构筑以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制度为核心内容,以优待抚恤、社会互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灾民生活救助、五保供养和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农村,要进一步建全、完善全县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重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大病,重病的医疗问题。要立足于农村低保、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以及灾区恢复重建等多种救助方式的统筹安排,科学衔接、相互补充、逐步建立设计和覆盖农村各类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和服务网络,把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就、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和安居乐业的目标;进一步整合社会救助资源,满足城乡广大特殊困难群众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减少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冲突,消除失落感和不满情绪,化解因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营造团结和谐、平等互补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培养全社会的爱心和慈善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四、建立工作机制。坚持开拓创新,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要负主责,一是要以政策创新落实救助工作机制。主要是制定政策法规,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规划和建设救助设施等。二是要强化救助资金在财政预算中的刚性机制。要将社会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按一定比例增长。三是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政府要用政策杠杆引导社会力量更自觉的参与社会救助。主要是免税,对社会捐赠实行全免税或允许税前列支。二是民政主管。作为主要负责事关民生、民权、民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等方面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民政部门要认真组织指导经常性和临时性的救助工作,推进部门间协作。要发挥社会救助地域性、综合性、社会性的优势,避免“交差点”和空白点,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社会参与。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补充国家因财力原因导致的救助资金不足,增强救助整体实力,扩大救助覆盖面。四是综合协调。
虽然这几年市政府加大了投入,我市城乡客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农村客运发展十分明显,全市151个行政村,已有131个村通车,但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场站建设滞后;运力仍显不足;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线路调整不够及时;公交化改造进展不快。
为加速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铜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力推进机制
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才能办理的事项,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各年度目标和落实措施。
(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统筹规划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三)加快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客运一体化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连接线的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六纵六横”的公路主体框架,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优化改造农村路网,加强农村路网与重点镇的连接,尽量形成闭合线路,构建主城区、城镇30分钟上高速,行政村(不含“飞地”)30分钟至主(副)城区的一体化交通路网。二是加快场站建设。尽快在顺安、县城北等处选择合适位置兴建换乘中心;另增建3-4个农村客运站;同时加快市区至重点集镇,重点集镇与集镇沿线的候车厅和招呼站建设。
(四)积极融资,努力保证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资金足额到位
在财政投入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交投资、建设和经营,利用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公司参与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的新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车籍所在市、县、区政府出资收购班线。
(五)稳步推进,逐渐扩大城乡客运一体化范围
围绕到2012年我市一主两副城区和主要集镇公交运营网络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投入,彻底更新破旧车辆,增加车辆数量,逐渐将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提高到与马鞍山、芜湖相当的水平,及时调整线路布局,加快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争取东部城区早通公交车,农村公交逐渐向钟鸣、东联、胥坝、天门、灰河等5个主要集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