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10-10 10:40:06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文化一体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文化一体化

第1篇

世界经济一体化,实际是一种趋同发展。那么这种趋同发展会不会导致文化一体化呢?我认为不会。因为从总体上讲,经济和文化处于不同的社会领域。经济处于物质社会关系领域,文化主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二者之间,只有经济法规属于制度文化,但制度文化还包括政治、思想、社会、伦理、宗教等等多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即使经济法规全部随着经济关系“一体化”了,不同文化之间制度文化的个性也不会消失。而最富有个性的精神文化领域以及技术文化上的技术风格等,又都不受影响。所以,哪怕完全实现了经济一体化,也不会导致文化一体化。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始终是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

外来经济实体和本土社会之间出现主动积极的文化交融

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确实引起了不同文化之间前所未有的高频率的文化交流和日益深刻的涵化(即:被同化)。来自不同文化共同体的经济实体――企业、公司,以及银行、保险、通讯、旅游、交通等服务机构,汇集到同一个文化共同体之中,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呢?这些经济实体并不是作为裸的“经济成分”加入到同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经济领域的,而是携带着与生俱来的母体文化进入同一个文化共同体,进入该文化共同体的整个文化领域的。它们要想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站住脚,融入当地的商品市场,就得使自己的母体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它们融入当地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全部会变成商品市场上成功的筹码,直接影响到市场运作的成功率。由于它们不但要和当地同行竞争,还要和像自己一样携带着外域文化来到当地的同行们竞争。所以,融入当地文化的进程不敢怠慢。另一方面,接纳这些外来经济实体的本土社会、本土文化,也不仅仅是让出一块经济领域就万事大吉。它要吸引外资,就得创造适于外资生长的宽松的、高效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环境,就要为吸纳和兼容外来文化做出自身的适应性调整。否则,外资可能撤走,对自己的经济发展不利。于是,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外来经济实体和本土社会之间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主动积极的文化交融。因而就生成了如下三种文化现象:

其一,一切吸收了外来资本的文化共同体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以及不同外来文化之间进行着极其频繁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使参与各方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发达起来,却不影响任何文化的稳定性,仅仅省却了它们各自的重复性的文化创造。

其二,那些吸收了外来资本的本土社会,为了给外资创造适于生长的文化环境,都在尽可能调整着本土文化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的调整,虽然不能说它是被外来文化“逼”出来的,但却的确是为适应外来文化而进行的,因而也属于文化交往中涵化的范畴,一种本土文化的涵化。由于不同本土文化的不同文化模式,都朝着同一的方向和目标――适应各种外来资本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进行自我调整;结果,自然是使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大文化之间相互接近、相互协和起来。

其三,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一切来到本土社会的外来经济实体,自身也在日益深刻地调整着文化模式。由于这种微观文化模式的调整,同样是为适应当地文化环境而进行的,因而也属于文化交往中涵化的范畴,也构成一种涵化――单元文化、微观文化的涵化。

新型的微观文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外来经济实体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当地文化,不仅调整着自身微观文化模式中独具特色的部分,而且还调整到了微观文化模式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母体文化的文化模式。结果,经过调整的外来经济实体的微观文化模式就变成了既与母体文化相融通,又与当地文化相融通,然而与在母体文化中生长的时候具有本质区别了――不再是母体文化的文化模式的鲜明表现、典型代表了。实际上,这种微观文化模式乃是母体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当地文化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新品种,是一些经过涵化而生成的新型的微观文化模式。

反过来我们又看到,在每一个接受了外国资本的文化共同体中,都生长着来自不同文化共同体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奇葩――新型的微观文化模式。这些文化奇葩,将母体文化和当地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所在文化共同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举例来说,在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美中、韩中、俄中等文化奇葩;在美国大地上也出现了日美、俄美、中美、韩美等文化奇葩,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与这种同一个文化共同体中生长着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品种的景观相对应,那些跨国公司的微观文化模式也由“单一”变成了“多样”,由原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蜕变出一系列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并不是原有企业文化模式的“亚”文化模式,由于深层结构发生了变动,它们与原有企业文化模式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都只能是平行的姐妹关系了。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蜕变出了美中、美俄、美日、美韩等等的新型企业文化模式;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也蜕变出了日美、日中、日俄等等的新型企业文化模式。

从以上三点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世界文化的发展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推进了广泛的、频繁的文化交流,而且促成了两种形式的涵化,形成两个结果:一是各个接受了外来资本的文化共同体的文化模式朝着同一方向调整,因而使这些大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通、更加协和;二是这些文化共同体本身的文化内涵,也由“单一”演变为兼容各式各样文化奇葩的“多元化”文化了。可见,“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并不是“文化一体化”,而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的协和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张玉玲.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EB].南方网.[2006-05-23]./nflr/llzhuanti/whjj/tt/200605230350.htm.

第3篇

[关键词] 文化;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第4篇

发展面临的困难

随着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和天府新区战略的实施,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但效果不明显。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难以摆脱行政区划管理的束缚。成都经济区不是一个行政区概念,但在行政权力指挥棒的魔力驱使下,8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利益,这使他们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与发展出现割裂与差异,区域内文化发展失衡。成都经济区的发展不仅仅是某一城市的发展,而是关乎整个地区乃至全省前途的发展。因此要解决这个矛盾,第一,必须有一个更大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抛在脑后,把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上升到一个关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高度来思考,上升到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来解决。第二,必须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文化治理优势,超越行政体制的藩篱。相对政府而言,民间文化社团可以打破区域文化的隐性壁垒,促进成都经济区文化相融;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类协会能更好地协调区域文化产业竞争机制。

成都经济区文化互动发展多是自发的、民间的、局部的。一些节庆活动,比如非遗节、文化节等都会邀请周边市县来进行文化交流和展演;涪江双城诗会,绵阳、遂宁两地诗人聚首研讨共同推动涪江流域文化发展,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行政体制分割,推动了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但都不是政府主动从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努力。

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文化流动的方向看,成都经济区文化发展大多是单行道。城市单向影响农村,发达地区单向影响欠发达地区,少有后者影响前者,这样不利于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比如成都报刊在周边城市均有发行,这有助于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但其他城市的报刊在成都鲜有影响。这不及金融市场跨区域开放,成都街头早有德阳银行、南充银行的支行和网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质量小的总是被质量大的吸附。目前看来,成都经济区还没有哪个城市具备吸附成都而不是被成都吸附的能力,文化流动的单向性特征显著。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没有一个共同发展思路,没有一个合作发展的机制,没有一个协同发展平台。现实中,文化旅游景点也是对本地人优惠,一些公共文化设施也不是从全域角度作出的布局。俗话说,吃得亏才打得堆,那种利己性、排他性的机制是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发展的模式预设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不是各个城市一样化,也不是各个地方平均化、同质化,而应是在相对独立的成都经济区范围内,统筹规划,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合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具有广泛基础的非遗项目,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协同推进城际文化、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内文化的共同繁荣。

――文化资源共享化。各地文化资源存在差异性,但差异产生互补。这是文化资源产生在空间上共享的前提。在成都经济区所有的文化资源应打破行政藩篱与部门的分割,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效干预,做到为我所用,区域共享,缩小区域之间文化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文化消费同城化。由于购买力和消费水准的差异,区域内文化消费差别较大。在政策设计上,把那些只针对本地人的消费刺激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区,打破户籍限制和城乡对立,区域内文化消费降价、打折,特别是文化惠民项目等政策成都经济区各个城市应享受同城均等待遇。

――公共文化全域化。成都经济区既有特大型中心城市,又有广袤的农村腹地;既有成都平原,又有川中丘陵,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做到打破城乡二元,全域范围内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设置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半径,既有从全域着眼的质的规定性,又有从量保证的城乡文化基本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文化产业协同化。根据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分工、产业布局,按不同定位发展异质的特色产业,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构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产城一体。打破行政壁垒,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助、个人投资等形式建立文化产业区域公共资助体系,为纯艺术类文化产品、创意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文化产品提供资金扶持及免税、退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发展应处理好4种关系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其实就是区域内城市群的文化结构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和改造过程,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操之过急。为实现成都经济区文化发展的上述“四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的关系。文化一体化是城乡文化互动发展,以城带乡,以乡辅城,实现城乡文化循环流动、循环发展。先进的城市文化与优秀的传统农村文化都是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虽然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诞生的新媒体文化对农村文化带来很大影响,但优秀的传统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脉,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它的稀缺性更是弥足珍贵。同时,在农民工进城、农产品进城中,在城里人到古镇古村的文化旅游体验中,农村文化也在反过来影响城市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化与区域文化一体化的关系。从国际经济发展看,全球化和本土化都在向前发展。从国内经济发展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不同区域特质化发展也并肩行进。地域文化特色化是文化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标识,区域文化一体化并不是削减特色,保持整齐划一。孟子曾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和而不同”的古训,用在这里也恰如其分。

第5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原生态民族文化; 经济文化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及经济社会良好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发展中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随着居民收入的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旅游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了。所谓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相互渗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文化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为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复合化。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民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像》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一个运作模式,成为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成功典型。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作为新兴的,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现代化经济产业,旅游业这一新发展既是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要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对旅游消费及经济文化一体化方面内容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丰富和发展了旅游消费、经济文化的内涵,为旅游业产业结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现实意义来说, 首先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其次,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加快旅游业繁荣;再次增加了本地人民文化自豪感,并让本地民族文化更广泛的为人所知,有助于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的重构。

二、《云南映像》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分析

《云南映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成果的集成,它用民主舞蹈独特的生命力呈现了视觉盛宴,并用产品包装手法将其推向市场,一位评论家说它“震撼了中国世俗的舞台”。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是一台既有传统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它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民族风情。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作品特色鲜明:原汁原味民族歌舞元素、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六十二面鼓的鼓风鼓韵、一百六十个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百分之七十演员系云南的少数民族。全场分为“序?混沌初开(Born of the Ean)”、“太阳(Sun)”、“土地(Earth)月光(Mooning)”、“家园(Homeland)”、“火祭(Fire)”、“朝圣(Pilgrima)”、“尾声?雀之灵(Spirit of Peacck)”几个篇章。

这是一部包容万象的生态歌舞作品,全剧的天地自然人文情怀及对生命起源的追述,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映像源于云南。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彝、藏、佤、哈尼等十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的生活由《云南映像》生动的展示在舞台上;《云南映像》就是云南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

映像长于特色。《云南映像》除了杨丽萍与孔雀舞两大看点之外更以其鲜明独特性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其一,75%来自山寨的演员:启用大部分来自村寨的民族演员,他们血液里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和充满生命勃发的表演是专业演员所不具备的。其二,红土高原原汁原味的表演:七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肢体语言中揉合了苗、彝、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着装全部为少数民族生命原型。第三,远古现代时空跳跃的舞美特色:

“打歌” 、“跳锅庄”中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装置;一百多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缘故和现实,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出一种生态美。

映像走向世界。《云南映像》捧走了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并扉声中外,走向国际舞台。

映像传承文化。《云南映像》成功秘诀在于旅游内容日益模式化、枯燥化情况下,取材于精深的民族文化在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满足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同时继承、整合,发扬了特色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和保护。它真正的文化内涵在于救助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被称为人类共享经验的东西,通过不粉饰不媚俗的原生态的舞蹈语言呈现出来,使文化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意义。

《云南映像》作为经济文化一体化形态下的旅游商品包装后推向市场,产生了火爆演出市场的强烈效应。在昆明《云南映像》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并在其他地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等等。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像》以《寻找香格里拉》进军国际文化市场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它更成为一张中国名片,非凡的魅力和艺术穿透力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作用。

三、旅游消费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文化经济结合日益密切影响下,提出旅游消费文化性要求,即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开始产生。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反作用与经济文化生活中,加速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从《云南映像》的案例研究中我们看到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新旅游消费需求的催生,《云南映像》的产生也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了。正是日益旺盛的旅游需求刺激下,有了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第一台原生态歌舞演出的空前成功;而《云南映像》演出的成功也证实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将文化包装成为商品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可见,《云南映像》既是旅游消费的新需要、新亮点又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推动下和促进下产生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 、结语

在新消费需求推动下,经济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新的旅游商品推向市场是大势所趋。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发展的新要求。而今单纯旅游游览的模式已日趋落后,旅游开发需要经济文化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年轮,经济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地供着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文化已越出纯粹的精神王国,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立文化,经济也进入了依靠智力和文化资本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罗明义.《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M].昆明:云南大出版社,2004.

[2] 宋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 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芦一萍.《云南天堂——自游主义者的暴走圣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的范畴和重要性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对其定义不同,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界定。英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文化创意产业;日本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娱乐观光业;欧盟的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生产活动。2012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指标统计分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该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据此,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文化产业是经济体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不仅能带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展示窗口,体现着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首都经济圈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行政区划所在地区。首都经济圈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是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产业选择,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首都经济圈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消费,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培育首都经济圈的软实力。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建设的综合效应、规模效应一旦实现,将会在全国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各区域都将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受益,文化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强力支点。

二、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优势

首都经济圈在文化、科教、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消费需求等方面禀赋优势明显,具备了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性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等几个方面。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首都经济圈各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悠久的历史给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北京的皇家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园林和民俗,在国内外享有名气。宏伟的万里长城和紫禁城、颐和园、北海、香山、天坛等优美的皇家园林、北京的京剧及特色食品和工艺品等闻名遐迩,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天津的近代历史、民俗文化、曲艺、手工艺等别具特色。津门十景,如天津古文化街、大沽口炮台、独乐寺、盘山、食品街和旅馆街、水上公园、黄崖关长城、海河、中环线、天津广播电视塔等文化旅游资源,还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塘沽版画及天津快板、天津小吃等。河北的燕赵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河北省有著名的古乐轩鼻烟壶、武强的门画、邯郸的刺绣、蔚县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窗花、唐山的陶艺、河北梆子和评剧等文化产业独具特色。

(二)基础设施完善

首都经济圈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能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人流,形成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首都经济圈第五有发达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地铁、轻轨,还有发达的航空港、海港河港、信息港与外界连接,现代通讯网络发达。便捷的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在区域内的发展,还有利于文化产业拓宽国内外的市场,开辟新的文化消费空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升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大

经济学理论显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之后,恩格尔系数开始与文化消费成反比,前者下降,后者上升,文化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13797美元,天津市人均GDP15129美元,河北省人均GDP5838美元,均远远超过800美元,首都经济圈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市场大。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保证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地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广阔市场和需求,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有力推手。

三、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首位。目前,以北京为辐射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由于地理位置、文化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的不同,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性不均衡,区域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并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市场主体活力等因素的制约。

(一)区域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看,首都经济圈地区还没有形成合作对接互助共赢的局面。近几年,首都经济圈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进程不断加快,在一些重要领域建立起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京津冀发改委主任联席会等。2011年11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华北五省区市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在中华世纪坛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但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还不深入,首都经济圈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充分利用,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效能。就文化产业企业而言,首都圈文化产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等状况,亟待打造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都经济圈内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亟待整合开发,取得整体最佳效益。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天津市为5000万元,河北省到2010年才达到3500万元,而同期,天津、河北的文化创意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达到每年1亿元至2亿元。

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畅通融资渠道,健全文化产业监管的指标体系,促进文化产业振兴与繁荣发展。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链涉及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目前,文化产业生产环节的人才不缺,但原创和营销的人才严重缺乏,精通三个环节的创意人才更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合理,创意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缺乏

首都经济圈各地区虽然制定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是缺乏协调性的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由于整体战略规划缺乏,造成文化产业布局分散、合力不足,由于协调机制缺乏而产生文化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争夺等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从整体性和互补性出发,制定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特色,错位发展,以实现首都经济圈地区文化产业的合理分工定位。

四、促进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欧盟文化一体化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文化产业政策对于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要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必须尽量在政策、资本、人才、管理、运作等方面坦诚相见、尽心合作。

(一)建立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的协调机构

首都经济圈应加强各地政府间的交流协作,成立首都经济圈文化协作委员会等相应协调机构,加强规划对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协调重点基地、平台建设与运行,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制度。

(二)统筹规划,整合配置区域文化资源

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推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下,打破原有行政格局的分割,制定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避免加剧同质竞争,延伸文化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城市错位发展,区域合理分工的发展模式。依托区域优势,将首都经济圈建设成我国北方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和竞争优势突出的体育比赛培训基地、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国内外重要的会展中心等。

(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

破除封闭意识,进一步开放市场,并配套相应的改革措施,激活市场主体,释放文化消费的巨大活力,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应积极推进文化单位的改革,使其成为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逐步退出。

(四)建立资金扶持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创新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为文化产业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在首都经济圈内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托管等在内的细化融资服务。

(五)整合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

整合首都经济圈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是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条“捷径”。推进区域性文化产业园区联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协作,分享各地理念和研究成果。在首都经济圈内聚集起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及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文化内容供应链”和“文化创意商品集散地”。产业链条的形成,有助于文化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六)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培养,培养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制定实施中长期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和引进计划,在不同领域培养一批文化名家、文化领军人才。

(七)重视与信息产业的衔接,实现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

充分传统文化资源与信息产业的衔接,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孟广文,王洪玲等.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研究[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2]郭懿.环渤海城市群文化产业的态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5.

[3]张亚军,程曦,程云瑞.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亟须战略整合[J].领导之友,2007,4.

第7篇

关键词 品牌 文化 销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有销售力的品牌,往往就是将某种精神和生活方式揉进品牌文化,通过长期不懈的演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当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这个品牌就将与它所代表的文化共浮沉。而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限制,因此,在开拓新的市场时,品牌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对品牌文化进行延伸和扩充,从而适应并满足变化了的消费群体。如国际知名腕表品牌欧米茄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用具有地域性明显、针对性更强的代言人,如在香港分别有首位华裔F1试车手董荷斌、影星任达华等,皆为在香港本地人中耳熟能详,并且形象良好的知名人物;又如针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奢侈品市场,选用今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大增的华人女星章子怡为其代言,不难看出,品牌在制定其销售策略时,融进了更多不同特色的文化内容,从而达到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步进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市面上的商品林林总总,消费者必须借助于产品的品牌来识别和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因此一件质量好的商品的品牌要对消费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从而树立购买的决心。而超市的出现给商品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带来新的特点,由于无人售货,消费者完全采取自选的方式购买商品,因此,品牌本身就担当了推销员的任务。

一、销售市场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

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写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现在我们恐怕再也不能谈什么美国的经济了,因为它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欧洲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或第三世界的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劳动力、资本、商品、服务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比如,美国的公司在日本生产、提供和销售货物与劳务价值,土耳其在伦敦购买韩国股票,非洲成为世界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这一切都昭示了世界都属于一个经济体,即新的全球经济体。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在这样的经济浪潮发展下,各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国际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内的世界超级巨型零售企业的跨国销售额,每年都以百亿美元计。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共同体,世界,将是未来是最大最有前途的市场,跨国经营也将成为各大品牌商家持续发展并争取市场主体地位的必由之路。

二、销售方向的转移―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品牌文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第一次提出品牌概念。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品牌是一个符合概念,它是由品牌外部标记(包括名称、术语、图案等)、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

品牌是作为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的企业“象征”,也是消费者购买心目中的精神“象征”,品牌属于消费者,而非企业,消费者拥有选择品牌的权利,消费者拥有品牌的体验,消费者拥有对品牌的忠诚,企业品牌推广和维护的一切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如何尊重消费者,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何获得消费者的美誉才是建立品牌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品牌的知名度与品牌的美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品牌认知是推动品牌延伸并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因此,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质量,如此相得映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相信如果可口可乐没那么可口,我们也不会愿意为了品牌去饮用,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奢侈品的需求,所谓的奢侈品牌也就不会成立。

此外,品牌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广告宣传模式和营销渠道与价格,最重要的是品牌所涵盖的品牌文化。很多学者都将品牌文化定义为凝结在品牌中的价值、情感、观念等文化因素的总和。品牌文化虽由企业组织实施,但由消费者需求决定,不是生产主导而是消费主导,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认同你的文化,并产生购买行动;同时,品牌文化不仅要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也要随着不同文化人群的需求的变化,品牌文化也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这样,品牌文化才有更大的生命力。

三、销售的新趋势―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日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已经摆脱了国货的束缚,眼光已经颇具全球化趋势,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也就是品牌可以显示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而品牌的选择范围更是广泛,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只选择对的,不受品牌文化和地区的限制。而企业市场和投资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传统的传播范围、手段和渠道已经远远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品牌文化的传播也势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全球化传播就是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和共享,它扩展了全球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共享,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人类互动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们上网,看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任何信息传播途径,得到的是路虎新款刚刚问世的信息,看到的是爱马仕新款香水上市的消息,看到的是娇兰新款散粉的试用报告,看到的是可口可乐新饮料推出的广告,这些都是全球化传播的成果。我们足不出户,全世界的品牌信息都向我们涌过来。不止是国外品牌对我们的侵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联想、海尔、TCL,联想和IBM的合作,海尔在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的广告,TCL找韩国女星金喜善做代言,这一切都预示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的趋势。

四、总结

品牌形象是由产品的“品质形象”、“价格形象”、“广告形象”、“促销形象”、“顾客形象”和“企业形象”所共同创造的。而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刚开始是基本着眼于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上,如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声誉等。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从品牌策略的角度来讲,品牌形象是在竞争中的一种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含义的联想的集合。品牌应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形象,这种个性形象不是单独由品牌产品的实质性内容确定的,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虽然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现在还只是一个愿景。但这些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全球化销售的心趋势,将眼光放长远,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便拥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魏中龙,郭小强编著. 品牌形象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2.

[2](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桑德拉・A・科拉索维克著, 包装设计 品牌的塑造[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