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0:00
序论:在您撰写青春的生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想到分数,脑中第一个想到的竟是友情,巴金老人一直以来都是很感激朋友之间的那份友情,可他不知道,作为晚辈的我们面对友谊却是另一种想法,不过这很好理解,因为人的思想是会随着时代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不停地变换。
一切艰辛都只能靠自己去承担,而朋友,朋友只能制造些欢乐或悲伤的气氛罢了。
青春是我们的筹码,分数是我们的命根。分数,考卷,成绩单这三个重要的零件组合在一起便串成了我的生命线,缺一不可。因为他们永远也不能被人类完全地复制。
有时,中午一觉醒来,恍如隔世,有点“到乡翻似烂柯人”的之感,记不得时间,不分晨昏,缠绕的梦依旧混乱,眼看着空旷的屋子,怀念起刚才的那个梦境,闭上眼睛想继续做下去,只可惜梦就像人的胳膊大腿,断了就很难再接上,纵使接上,也不是原来那个样了。
打断美好梦境的是考卷,在这其间,该伤心的伤心过了,该兴奋的也兴奋过了,这两者唯一不同的就是兴奋这东西,过后就忘了,而伤心的东西就像一块膏药贴在心口上,总也拂不去——也不能拂去,那底下往往隐藏着没有愈合的疤……
伤心是成长蜕壳时的痛,是幼稚向成熟交的税。
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庆幸自己还留有一些时间,思绪可以自由驰骋在平原上;可以无忧无虑地飘进思想谷;可以暂时停下走父母设计的轨迹;可以随心所欲的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听音乐。在学习之外的闲暇时刻,这份,这份狭意让自己觉得好象身处在世外桃源般,忽然,视线又回到了写字台上,哦,还有作业没有完成,然而这时做作业却感觉轻松了很多,也挺快乐的,至少比那些成天埋头苦干在题海中的同学要强的多。
猛然发现,在我的生命线中原来不单单只有学习,还有快乐,大概这就是苦中作乐的表现吧。嘴上不禁哼起了一首蔡依林的歌,我的世界/变的奇妙而难以言喻/还以为/是从天而降的梦境……
阳光照在窗台,清风又吹拂着脸庞,我静静的守望,守望那一年你稚气的脸庞,守望那一年还没落下的夕阳。就像一个老人,在怀念青春的感伤,又像是猫头鹰,在静静的等待着夜的月光。
我时常一个人走走,又一个人回来,我时常努力的找一个人谈谈话,又一个人无聊的什么话都不说。有时候的我很怕失去什么,可又从来都不曾拥有,我总是幻想着什么,又从来没有努力去实现过。我努力的想象着人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开始,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束,我努力的想象着以后陪在我身边的人的哪一张美丽的脸,就渐渐的模糊了整个春夏秋冬,时光飞逝,飞到我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那一年.......
那一年,杨柳轻轻,和风拂面;那一年,万物沧桑,容颜尽散。
在时光的间隙里,我努力的追寻,追寻每一个清晨的露珠,追寻每一个日落的夕阳,追寻每一条你走过的路,追寻每一个回头的笑脸。走过那一年的羞涩,换今年如那年,我常想如果现在我已站在你面前,你是否还会只待我的双手双手铺满夕阳,印证那一刻一转身的落寞,幻化成我其实并不感觉美好的伤感。假如我还是那个我,呆呆的站在你面前,什么都不说,你是否还会陪我走那一段无聊的路,让故事成为我们难以开口的回忆,成为那一年我们青春的祭奠。
时间不再回头,青春是一首不言而喻的诗............
当我又走过我们走过的路,又徘徊在那片绿色的风景,我是否还会想起你的脸,是不是还会一句话都不说,还是给不了你一张满意的答卷,还是会一直保持沉默,然后默默地走完那一条路,默默地走开,留下一段自己都不愿回忆的美好的遗憾。
我又笑了,笑现在的我们是否还记得,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很挑剔,我们曾把一切都想象的那么美好,以至于我们都付不起我们想象中能够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青春期 生命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应结合青春期少年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深挖教材中生命教育元素,同时归纳生命教育主题。
(1)确立“珍爱”生命元素主题
教育应把“珍爱生命”这一主题放在首要位置上,因为青少年在情感方面比较脆弱,在困难面前无所适从,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学生还会做出无视生命的行为,所以在教学中要深挖生命元素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生命是美好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健康、乐观、坚强的人生。有人问莫怀戚:“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他认真的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想写生命。”表达了人们感同身受的对至亲的爱,也是对生命逐渐走向衰老以至衰亡的思考。生命的讯息无处不在,我们要孩子们学会用心去体会。
(2)确立“尊重弱小”生命元素主题
如课文《老王》,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而作者说她“愧怍”,也体现了杨绛的好心肠,以及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呼吁关怀不幸者。字里行间渗透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关爱等观念,同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还有余秋雨的《信客》同样如此,文章通过叙说两个信客的不同际遇及信客这个职业在民间的最终消亡,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尊重的信客形象,赞扬了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厚,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质。
青春期少年身心发育正处于巨变期,他们情绪变化大,大多数孩子的控制能力都比较差,特别是受到家庭暴力、社会暴力、影视文学暴力影响的青少年,情绪压抑,性格暴躁,压抑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因而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怀,培养他们同情弱小、彼此尊重的情思。以下是我在这方面做的一个尝试,给一个近乎自闭的学生的一封信,也许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即使是微乎其微的改变都是一种进步和收获。
亲爱的学生朋友阿静:
你好!
从我们开始接触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然而我们的交往却是少之又少,你的无声让我痛心,当无声成为你永远的代言的时候,你的问题曾让我魂牵梦萦,用这个词我想一点都没有过分,如何与你沟通真的已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你从来都没有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过麻烦,增添过烦恼。当我在学期末做班级工作总结的时候,调查中的一项你认为谁是最遵守纪律的学生,你竟然获得全票。我代表全体给你奖励,然而这样的奖励并不能让我高兴。
每当体育课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角落里走来走去的时候,我难过却也很无助地望着你。我希望你能走进我,让我走进你。然每一次的交流都是无功而返,大多被你的无声而拒绝,你也有回答的时候,可你的声音小到这个世界中只有你自己能听得到。我使劲且近乎爬到你的耳边依然没有听到任何声息,看到你的嘴唇在动,却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你知道老师有多么着急吗?我甚至想学习唇语来与你交流了呀!
你留意了吗?因为这个班级有你的存在,我在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总是比在别的班级上课的时候无形的增多,我是想让你在小组讨论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到欢乐,得到在你自己的世界里永远无法得到的新鲜与活力呀!
你注意到了吗?你的同桌一个活跃的男孩子,他总会有意无意去问你一些问题,或者同桌检查基础知识,他尽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当然检查学习是一个首要目的。可更重要的是我想让你知道沟通与互动的重要。另外在你的生命中本该有异性的身影和对你而言陌生的呼吸啊。这对于你的成长你知道有多么重要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身边多了一个女孩子,你从此并不是形单影只了,有她的陪伴你也不再孤独了,我会偶尔看到你们会心的说笑。你的笑容很美,你知道吗?僵硬的面容并不是你的专利,那对于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而言无疑是最残酷的表达。你一定相信她,相信老师的真诚,尽管你们的友谊不是自然天成,可是你要知道获得你人生的第一份友谊对你是多么重要,请务必要珍惜呀,而从此我也希望你打开心灵的大门,迎纳开始陌生后来一样美好的每一分真挚的情感。同时我想要告诉你的是,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只有了解你,才能走进你啊!你理解吗?
从你的父母那里知道你其实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姐姐,你喜欢她敬佩她,我不知道这是否已成为你成长过程中一面无法逾越的高高的墙呢?你是否觉得,无论你如何跳跃你都无法摘到父母心目中的那个理想桃子,于是你选择了逃避是吗?可是你知道,人是有千差万别的呀,你的乖巧懂事就是你最大的优点最大的魅力所在。当然人是应该有目标的,你只要竭尽所能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就是最积极的行动了,人生也将无悔与问心无愧了。
你知道在这两年中你给予老师最大的惊喜是什么吗?你大概忘记了吧,一次老师检查古文翻译从后排开始,一人一句,本来按照以往的惯例是在等待没有结果的时候你的旁边的同学会主动把你未回答的问题回答完毕。然那一次,我竟然看到你站起身来,在大家的屏息凝视中你的回答近乎完美,室内的空气几乎凝滞,我们不敢呼吸生怕漏掉从你嘴里吐出的一字一句。我应该让同学给你一次最热烈的掌声,可我没有那样做,我想让你的突出表现成为自然表现,因为这本该自然。可是我依然看到了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惊讶的目光、欣慰的目光。而我呢,则是一阵狂喜,我尽量按捺自己并且不漏声色。大家的表现是那样默契,配合的是如此天衣无缝。
亲爱的朋友,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请你好好收藏。如果你感受到大家的无声关爱,请你亮出你最灿烂的笑颜,我想看看你发怒时是什么样子。没关系,不高兴的时候老师就是你忠实的倾诉对象。
在未来的时日里,我希望你在阳光下欢笑,感受春花,虫鸣,叶落,雪飘。让你的人生四季充满希冀与芳香!如果你同意就在暗地里悄悄的与老师拉拉勾,好吗?把我的温暖带给你,同时把你的改变与走出自我的行动带给我吧!
教师要善于在作文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字里行间发现微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化解学生的心伤,启迪对生命的思考。这是一个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几乎不说话,心理已经处于不健康边缘,但她就是爱学语文,作文也写的不错,就是这样一个天天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同伴,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她,我通过自己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知道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倾心的尊重和热爱。
(3)确立“感恩”生命元素主题
青春期少年的人生观、是非观已初步形成,但也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做到善良博大。这一主题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同时也可以以写作的形式延伸到生活中。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母亲离开后,深深的感念母亲曾经给予自己的伟大的母爱,而“好好活”是对母亲对好的感恩和回报,教学中课外延伸朗读片段“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是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个时候借题发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孩子们在平时身体力行,把孝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学会感恩。
(4)确立“博大”生命元素主题
一个人要登上成功之巅,除了种种努力之外,还要有博大的胸怀。试想一下,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把精力集中在一些针尖般的琐事上,又怎能干出大事来呢?相反,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是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即使是环境给你一个不公正的待遇,也应该以大业为重,胸怀大志,放眼未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也不会因他人的误解而自暴自弃。我们应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态度自居,做一大写的“人”、一个胸怀坦荡的人。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一方面的生命教育元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世情怀,都可让学生的思想深刻,境界升华,人生宽广。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要求教师要首先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心灵间才会有碰撞,才可以擦出火花。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创分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感悟生命、升华生命的价值,以广阔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去应对人生的风雨飘摇。
参考文献:
1.张希华.创建一方心灵的净土——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第四期.
因为我不知道那到底有多远
我看不到永远
就像我不知道心灵的血液何时会干涸
有人说一直走你就可以看到
我不相信
我将自己的心脏剖开
看着那不安的血液涌进我的眼睛
我想你还是爱我的
因为我给你的不只是爱 还有我的青春
那苍老的柳树可以证明
我还在
我把岁月绾玩在发髻
听着时间单调的脚步声
关键词 生命;青春;《挽歌》
凭借《甘地传》而获得1982年金球奖和奥斯卡双料影帝殊荣的本・金斯利(Ben Kingsley)扮演的大卫成长于美国动荡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年代爆发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左派运动”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大学生,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意志和狂欢的价值观使自己被称为“嬉皮士”或“鲜花之子”(Flower Children)。当年的大卫是不羁的,没有任何牵绊,这种自由的快乐甚至延续到现在。单身的他自私地经营着井井有条的生活。大卫偶尔会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发呆,孤单的他似乎又在担心着什么,似乎是在担心自己年老的躯体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现年62岁的大卫在一所大学里教授文艺理论和实用批评主义。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他授课镜头时,黑板上写着罗兰・巴特的名字。作为一位20世纪驰名国际的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晚期的作品《恋人絮语》(Fragments d’undiscours amouroux,1977)中提到爱情是可以被解构和嘲弄的。由此我们似乎能看出,大卫对爱情也是讳莫如深,尽量避而不谈的。
讲述罗兰・巴特的那天,大卫第一次遇到了本片的女主角―西班牙女星佩内洛普・克鲁兹(Penelope Cruz)饰演的24岁的学生康斯维拉。在大卫眼里,康斯维拉衣着得体,仪态优雅,来上学之前似乎是在某个律师事务所中做助理的,有些世故和老练。而正是这些使得康斯维拉的美丽如此与众不同。
大卫对康斯维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承认自己“对于美丽的女性总是难以抗拒”,更何况是康斯维拉这样一个如此魅力出众的女性。不过碍于学校对性骚扰的规定,大卫不好和康斯维拉私下进行接触。不过他也并不急于行动,因为久经情场的大卫早已能够在欲望、禁忌和自由之间游刃有余了。
在追求女孩方面,大卫显然要高明得多。他在学生毕业那天,别有用心地把所有学生都请到自己的公寓,大卫在和其他学生简单接触后,就一直与康斯维拉单独相处,并找了一幅十七世纪西班牙画家戈耶(Goya)的画,说她的眼睛与画中女孩相似,来奉承她。几天后,大卫邀请她去看了话剧,又在家里为她弹奏钢琴曲。后面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康斯维拉靠在墙边的背影,深色的服饰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曼妙的曲线,微微阖上的眼睑配以闪动着的浓密睫毛,随意散落在肩头的头发,伴随着音乐的轻轻扭动的身体,这些似乎是在向大卫暗示着不要压抑自己的欲望……
不难理解康斯维拉对大卫的迷恋。这位目光炯炯的老人在过去的岁月中获得了足够的知识与智慧,他的学识、地位和品味使她心甘情愿地屈服。而她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他时,也为自己提供了一种权威。在与大卫的相处中,她既得到了顺从的愉悦又得到了主宰的快乐,后来康斯维拉多次向大卫投怀送抱,也在情理之中。
大卫有一个无话不说的老朋友――乔治。所谓人以类聚,乔治也是赞成意志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得知此事后,乔治更关心老朋友和康斯维拉的肉体接触与,他为老朋友能有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朋友感到兴奋。而大卫却竭力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给过康斯维拉一些文化素养的老男人,自己对于她来说只是生命中并不起眼的一段经历,以此来淡漠自己对于康斯维拉的感情。大卫还不打算让老朋友知道一贯倡导独立解放并且为如今的自由付出过代价的自己又在为一个女人而牵挂。也许是担心朋友的嘲弄吧,毕竟对于这些人老心不老、曾经的“嬉皮士”来说,爱情仅仅是用来解构和嘲弄的。
自己的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欺骗的。大卫对康斯维拉的迷恋越来越浓重,而热恋总是伴随着嫉妒的。大卫开始对康斯维拉以前的性生活产生兴趣。当得知她曾经和两个男孩酒后乱性后,大卫表面上心如止水,可从他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可以看出他在竭力掩饰着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康斯维拉的相处使大卫感到了康斯维拉的无限未来和自己有限的时光。他开始嫉妒康斯维拉的那些年轻的男性朋友,嫉妒他们的年轻活力。焦虑和担心爬上了大卫的心头,他开始每天给康斯维拉打电话。即使这样,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会输给岁月,终究会有一个年轻人把他的康斯维拉从自己身边抢走。甚至在等待康斯维拉与他约会时,会产生她和一个年轻男子甜蜜亲吻的幻觉。康斯维拉去参加舞会,独自等在家中的大卫焦躁不安,无法静心做任何事情,一闭上眼睛就看到穿着猩红色礼服的康斯维拉正在和一个年轻男人肆无忌惮地,她的眼睛盯着大卫,专注而又不带任何感情。大卫毕竟还是没有经受住嫉妒的折磨,跑到舞会一探究竟。结果被康斯维拉冷冷地轰走。
舞会事件之后,大卫告诉乔治,这段感情也许就此结束了,结束于自己对康斯维拉的嫉妒和不信任。两天后,大卫意外地接到了康斯维拉的电话,相约面谈。康斯维拉明白大卫终生都致力于不被任何关系所牵绊,因此她想知道大卫和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大卫只好把困扰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告诉康斯维拉,迟早她会意识到两人年龄的差距而离开他。康斯维拉对于大卫的担心不置可否。两人之间的些许不快在随后的甜蜜缠绵中烟消云散,但是大卫却在对康斯维拉的欲望中陷得更深,愈发地无法自拔。
乔治劝导大卫早日结束这段给老朋友带来欢愉和折磨的忘年恋,强调大卫所迷恋的仅仅是康斯维拉美丽的外壳,而并没有把握她的内心。这正是大卫所焦虑的――得其人而不得其心。而他所能守住的也只有康斯维拉的身体,虽然这个身体是他开始这段恋情的理由,但是他现在想得到更多,占有更多。可惜62岁的大卫已经过了自认为可以做一切事的人生阶段,他还在担忧面前这个美丽的躯体会离自己远去。现在惟一能把康斯维拉固定在身边的只有婚姻这最后一张底牌了。可是,他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打算用婚姻把康斯维拉固定在身边,是不是也打算用新的婚姻埋葬自己来之不易、经营已久的自由。
大卫向康斯维拉说明了自己真诚的态度,高兴的康斯维拉想邀请大卫去参加自己家族的聚会,大卫犹豫着还是答应了。这样的邀请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大卫都找各种借口躲开了。然而那天大卫还是没去。他担心康斯维拉的家人会对两人年龄差距的看法,依旧担心自己会因此失去康斯维拉。伤心的康斯维拉在留言中流着眼泪说“我爱你”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看似解脱的大卫不但没有重得之前的自由,反而得到了挥之不去的孤独。
两年的时间飞驰而过,没有了康斯维拉,老朋友乔治的意外病逝使大卫更加孤独。他游荡于之前与康斯维拉流连过的所有地方,街头、海边、餐馆……时间并没有像乔治说的那样抹去一切,反而使大卫对康斯维拉的思念更加明显,甚至在课堂上当大卫决定专心于教学工作时,甚至在电台做访谈节目时,大卫还是会想起康斯维拉。两年 后,大卫自认为已对康斯维拉的离去可以释怀了,可我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新年之前,大卫收到了一条电话留言,我们终于见到了消失两年的康斯维拉。她剪去了长发,人也憔悴了许多。这两年康斯维拉一直爱着大卫,没有任何一桩感情。康斯维拉如今得了乳腺癌,她希望大卫把自己尚完整的身体用相机保存起来。这时的康斯维拉终于明白了时间的痕迹,对于她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时间总是意味着未来,而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未来则变成了有限的时间。现在她和大卫一样了,担心时间的流逝会剥夺自己获得更多的权利,而真正的不幸恰恰就是如此。在那个新年的夜晚,没有人比躺在大卫怀里的康斯维拉更忧郁地明白这一点了。康斯维拉终于也体会到以往大卫与她相恋时所担心的年华消逝,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他们两者之间真正的平衡。电影的结尾异常温暖,虽然康斯维拉的手术成功但依旧生死未卜,大卫把康斯维拉抱在怀里说着“我在这里”。
本片由颇具个性的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Isabel Coixet)执导。她之前有过两部有名的作品,分别是《没有我的日子》(My Life Without Me,2003)以及《言语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ords,2005)。两部影片都由加拿大女演员萨拉・波莉(Sarah Polley)主演,它们从女性视角出发,叙述了爱情与死亡的冲突。《挽歌》延续了科赛特以往作品的女性主题,也延续了导演对于人生、爱情、生命的冲突与相关的思考。不过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却换成了一个男性。
这部入围2008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影片故事改编自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s Roth)的小说《垂死的肉身》(The Dying Animal)。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美国犹太裔作家之一,曾在1998年凭借《美国田园诗》(American Pastoral)拿下普利策文学奖。而这部出版于2001年的小说《垂死的肉身》讲述的是一个并不太新鲜的“帅老牛吃嫩草”故事,全书几乎完全以对话的形式写作而成。原著中不可避免地有很多的性描写,但更为注重描述老教授的人生和情感,反省他的生活与过去。罗斯的另一部小说《人性污点》已经在2003年被改编为由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主演的同名电影,这。两部影片的编剧都是尼古拉斯・梅耶(Nicholas Meyer),梅耶对于罗斯的小说所需要表达的主人公内在情感的把握相当熟络,对于原著的改编也就比较放得开手脚,例如,影片的主人公大卫有一位至交好友――由丹尼斯・霍伯(Dennis Hopper)饰演的诗人乔治,其实,在原作《垂死的肉身》中,描写乔治的笔墨非常少,而编剧梅耶在影片剧本中加重了对乔治这一形象的刻画,使得《挽歌》中的感情元素更加丰富而多元化,也使得观众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好地去把握主人公大卫的思想脉搏。
《挽歌》在开拍之初就有不少的噱头传出,其中最能够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当然是片中女主角佩内洛普-克鲁兹的出镜。可是本片并非为年轻观众而准备,新鲜的情爱、狂欢的热情和年华老去的哀伤、结局时的绝症对应起来,就是一幅对着无可挽回的美好事物发出叹息的画卷。《挽歌》走的是标准的好莱坞文艺电影路线,定位精准,情感描写到位,品相上乘,质地优良,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宝刀未老的本・金斯利和年轻貌美的佩内洛普・克鲁兹双剑合璧,表现了惊人的合拍,简直比梁朝伟和刘嘉玲还能令人相信爱情。
[关键词]观音山;意象符号;电影音乐;主题升华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2011年上映的一部作品,影片以三个高考落榜青年的流浪开始,以女房东常月琴自杀、三个青年继续人生之旅结束。影片大部分篇幅是在表现三个青年的青春叛逆、流浪、迷茫和脆弱,但是因为加入了三人与女房东常月琴的因缘际会,就在青春题材里加入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于是影片不再单纯地展现不羁的青春,而是扎根在“生命思考”这一深刻的主题上。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三种主要的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影片的主题。
一、意象符号的运用
意象符号指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并且蕴含深意的事物,由于意象往往与故事情节、影片基调、主题思想相通,所以随着意象的不断闪现,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和思考意象背后隐含的深意,进而会跟随不断重复的意象和变化发展的故事情节,产生与主题相一致的情绪积累,最终意象符号会帮助观众领悟出隐藏在深处的主题内涵。意象符号因为其所象征的意义的多义性和延伸性,自动弥补了叙事层面的空白,有助于主题思想的显露和揭示。《观音山》中出现的意象符号主要有三种:火车和铁轨、破烂汽车以及观音庙。
第一个明显的意象符号是火车和铁轨,影片多次出现三个青年在铁轨上行走嬉闹、扒火车、卧轨等情节,贯穿影片始终。火车和铁轨的意象与三个青年人的生存境遇紧密相连,是象征青春的主要意象符号。火车和铁轨多存在于荒凉的郊外,出现在孤独冷清的环境中,象征了青春的孤独、脆弱。这正是南风、丁波、肥皂三个青年的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底层,流浪在社会边缘。他们都有着不幸的家庭,过早进入社会,逃离给他们带来阴影的家庭。风驰电掣的火车上,三个青年肆无忌惮地喊叫,无拘无束地感受风穿过头发,看广阔的山川河流飞快后退,这表现了青春的叛逆不羁、倔强潇洒。他们仿佛自由自在、潇洒不羁,然而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城市相比他们如此渺小。通过这一意象符号,影片含蓄而生动地展现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人漂泊、孤独的心境,透视出他们倔强叛逆的年轻面孔背后的迷茫和脆弱。
第二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破烂汽车――常月琴的儿子出车祸的车。这辆车不仅象征着常月琴破碎绝望的心,还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常月琴是退休京剧演员,一年前儿子车祸去世,只剩她孤苦一人,她经常独自坐在破车上痛哭。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到观音山兜风,常月琴发现后,歇斯底里地冲他们发火。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她后,情绪崩溃,在破车上痛哭一场后割腕自杀,被南方三人救回。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陪伴在她身边,四个人相互取暖。常月琴的心境渐渐平静,她把破烂的汽车修好,开车带着南风三人到观音山上兜风。
以上是影片中与破烂汽车相关的所有情节,这一意象与常月琴的心境相互映照。一开始常月琴经常在破烂的车中痛哭,说明常月琴还没从失子的悲痛中恢复,她第一次自杀是在极度悲痛的情绪中做出的冲动选择。后来常月琴把车修好,表明常月琴的痛苦心境已经平复,她最终仍然选择自杀,是在冷静地思考生命归属后作出的清醒选择。常月琴的跳崖,出人意料,这样的故事结局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和耐人寻味。
第三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观音庙,震后观音庙变成一片废墟,常月琴四人决定帮助和尚重修观音庙,这个重修的过程是四人找寻生命信仰的过程。修好观音庙后,常月琴向和尚诉说自己对生死的困惑。和尚说:“无生无死,便是最好的未来。”无生无死,就是让人坦然看待生死,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然而,常月琴并不认同和尚的观点,她认为生命总得有所归属、有所依赖才能继续,而她生命的归属是爱与陪伴。她说“人不应该永远孤独”,只有亲人的爱与陪伴才可以让她不孤独。生命的无常让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她不敢再轻易依赖他人的陪伴。虽然南风三人的到来让她感到开心,但是她恐惧这样的快乐不知哪天会突然消失。在现世,她已找不到归属感,所以她只能去彼岸世界找寻亲人,找寻归属。
影片的结尾是南风、丁波、肥皂在飞驰的火车上驶向未知的远方,他们默默地为常月琴的死悲伤落泪。生命的信仰是爱与归属,青春的叛逆倔强、顽劣不羁,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常月琴的奇遇,无疑使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信仰做了一次深刻的探寻。
二、电影音乐的运用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现代电影缺一不可的两个要素。电影音乐是电影声音中的重要一类,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画面效果的需要,间断性地出现在影片中。音乐和画面的准确搭配,使得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电影画面和情节富有节奏和戏剧性。《观音山》中有两首音乐运用得很成功,分别是许巍的《蓝莲花》和一首伊朗作曲家佩曼・雅斯达尼亚创作的曲子。“在影片中有两种主要的音乐类型。渲染音乐(underscoring),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电影音乐;当音乐来自看不见的来源、常常是无形乐队时,这种音乐便出现了。但音乐也能作为戏剧自身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这里指的就是源起音乐(source music)。”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属于渲染音乐,在电影画面中充当背景音乐;《蓝莲花》属于源起音乐,来源于常月琴儿子出车祸的车的音箱,是电影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是一首快节奏动感音乐,在影片的三个地方出现。第一个地方是南风三人扒火车,他们在火车上感受风驰电掣。此时,快节奏的打击乐和弦乐交缠着响起,像铁的震颤声,又像强烈光线给人的眩晕感。这种音乐和肆意不羁的画面搭配,生动地表现出青春的张扬不羁。第二个出现的地方是扒火车情节之后紧接着闪现了常月琴的几个日常生活画面,同样的音乐,配合上常月琴的几个镜头产生强烈的反差,此时的音乐反衬出常月琴孤独悲痛、茫然无力的内心世界。第三个地方是三个年轻人再次去扒火车,他们到达一处吊桥,南风走到吊桥中间,低头看桥下急速翻滚的江水和泛着白浪的漩涡。这次的音乐配合着火车上摇晃眩晕的镜头、孤独的吊桥、不知奔向何处的湍急河流,表现出三个青年人心中的迷茫。
《蓝莲花》是一首歌唱青春和梦想的歌曲,这首歌在影片中做了特殊处理,由于它来自于车祸后的车的音箱里,所以《蓝莲花》在快到部分时出现了短暂而刺耳的间断,这一小段的间断正是车祸发生的瞬间。这样特殊的处理,在特定的情节和画面中,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蓝莲花》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出去兜风,路上打开音箱就是这首《蓝莲花》。随着音乐的响起,镜头从三个年轻人兴高采烈的脸上,切换到常月琴睡梦中眉头紧皱的痛苦的脸上。这首歌配合着南风三人兜风地画面,烘托出青春的活力和潇洒;兜风的愉快画面和常月琴痛苦的睡颜产生强烈反差,衬托出常月琴内心的孤独痛苦。第二次出现,是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后,精神崩溃,她深夜坐在儿子出车祸的车上,拧开音箱,《蓝莲花》放到断开的那段,这段记录着儿子死亡时刻的音乐,让常月琴失声痛哭。冰冷地歌唱着青春和梦想的残破歌曲,将常月琴内心的悲痛和绝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电影《观音山》中这两首音乐的运用,都成功地渲染了影片特定情节和画面的氛围和情绪,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暗示了影片主题,给观众带来生动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只有将电影音乐和电影的画面、情节、音响等其他表达元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电影内涵极大丰富,使观众获得音画合一、视听统一的立体而完满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电影整体的艺术水平。
三、主题的过渡与升华
《观音山》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通过三个情节突变来实现的,这三个情节转折分别是:南风三人租住的小区要拆迁,他们租住了常月琴的房子;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奋力抢救;重修观音庙后,常月琴跳崖自杀。
第一个情节转折将原本不相干的南风三人的青春故事和常月琴老年丧子的生死故事融合在一起,将青春主题和生命主题扭结起来,使影片主题深化到了对生命归属的思考上。影片这一转折前后,表现的是社会底层青年人的漂泊迷茫,以及老年丧子的悲痛孤寂。第二个情节转折,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四人关系改善,组成临时家庭,彼此取暖慰藉。这个转折着重表现了四个人之间的互相温暖。第三个情节转折,当观众感觉影片就要平静结束时,故事结局突然大反转,常月琴的跳崖自杀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很多观众都以为常月琴还是没有想开,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常月琴想清楚了人为了什么而活,才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转折将生命主题升华到最高点,然后戛然而止,给观众以震撼和对生命的思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观音山》如何从青春主题一步步深化到生命主题,最终落脚到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上的信仰,人如果没有精神信仰的支撑,就会失去活着的信念和意义。《观音山》就是要引发观众去思考“人为何而活”,引发人们去寻找自己心灵的方向。常月琴最后的选择,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人之所以能生活,是因为有生命信仰支撑着人的精神,生命的信仰就是爱和归属感。常月琴失去了爱和归属感,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爱和归属感缺一不可,这才是人能好好生活的依托。这两者的稳固形态就是家庭,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给人源源不断的爱和坚固的归属感。南风、丁波、肥皂三人都有着不幸的家庭,他们的流浪和漂泊正是寻找“家”的过程。与常月琴的相处,让他们停留下来,误以为找到了“家”。但这样的临时家庭虽然有爱,却没有归属感,常月琴的自杀,使“家”的幻影破灭。影片结尾,南风、丁波、肥皂坐着不知开往何处的火车继续流浪,他们需要继续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信仰,寻找爱与归属,找到了才能停下脚步,不再漂泊。
在眼前摇曳着。
在太阳下,
亮出青春的活力。
树林里,
小溪快乐地奔跑。
欢腾着的溪水,
透出青春的活力。
天空中,
小鸟自由地飞翔。
有力的翅膀,
展示青春的活力。
草地上,
如同钻石的小露珠。
从这棵草跳到那棵草,
蹦出青春的活力。
运动员向终点跑去,
努力地跑。
着独特的方式,
跑出了青春的活力。
让我们抛去烦恼,
快乐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