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09 16:07:45

序论:在您撰写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

第1篇

1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1.1资金有限,业务开展受到限制

虽然国家一再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大的银行基本上都退出了村镇辐射区,再次重新进入的意愿不高。而且这些大的银行在城市中的营业网点分布比较广泛,进入农村市场的利润不高,这些都导致了它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中小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就使得村镇银行的资本金规模较低。而资本金过小,就会使得银行的业务规模受限,服务对象不能有效扩大,势必影响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事实上,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的金融团体,所面对的经济环境相对比较复杂,资金规模比较大的话,就会对银行的资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在监管层设立网络的时候,没有把村镇银行纳入银联系统之内,这样一来,村镇银行只能吸纳本地的存储,在这个地区进行放贷,一些外出人员在汇款的时候也只能选择在其他银行进行。这造成村镇银行在业务操作上很不方便,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

1.2吸存能力不强

通过观察村镇银行的经营可以看出,其吸存较为困难,这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障碍。造成吸存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作为村镇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吸纳一些民间资本,一些对此不了解的村民就会误以为是私人设立的银行,如果在私人银行里存钱,倒闭了破产了都是极其不安全的,这样的不可靠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地把钱存进去;其次是村镇银行设立的时间还不是特别长,还没有设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相比之下,肯定不如一些大的银行的知名度高,缺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长期累积的信誉,相比之下,农民更愿意到以上金融机构办理业务,而不愿到村镇银行存款;最后,由于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不长,经营的网点有限,最低也是设在了县城,在乡镇里一般是没有网点的。这样就会导致存取款都非常麻烦。农民一般都会更愿意去周边网点较多的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一般不会选择到村镇银行存款。

1.3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见,村镇银行也是金融机构,同一般商业银行一样,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但是村镇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2村镇银行风险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2.1村镇银行的利率风险

在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的市场变动,这样就会引起银行的风险。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目前我国银行利率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制定调控的,相当于利率风险被锁定。就村镇银行而言,银监会在现阶段对其发展采取比较严格的调控措施,利率风险并不十分明显。

2.2村镇银行的操作风险

这个风险主要存在于由于银行在机构的设置以及银行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银行本身经营方面的风险。作为村镇银行,一直沿袭着以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在那些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优秀的话,就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但是事实上,存在大的操作风险一般都是由于银行自身的业务操作,这是银行自身的风险,属于可以控制的风险。

2.3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所谓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借款人本身存在的还款能力的问题,包括他们的还款意愿,还有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内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还有就是借款人可能存在一定的违约行为。如果单从理论方面看,信贷风险主要在贷款之前存在的风险逆向选择,还有贷款发生之后存在的道德风险。在银行自身发生了信贷业务,就会产生一些信贷风险,这是必然的,也是不可消除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4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

从国家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平均不良贷款率。涉农贷款不良率较高是因为农业受自然灾害与市场影响较大,是高风险产业。村镇银行的立行宗旨却恰好是立足“三农”,这导致其贷款品种多是高风险品种,贷款也大多投向高风险领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3村镇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3.1扩大资本规模

作为村镇银行,要积极的吸纳民间资本到农村金融行业,不断鼓励一些民间资本投入到村镇银行的建设中来,可以让其以入股的方式实现。这就使得那些愿意为“三农”服务的投资主体进入了农村市场。实现了资本构成的多元化,扩大了资金来源。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地吸引当地政府的支持,让它们入股,这就能看到当地政府对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度。消除了公众对这个事件的顾虑,把银行的信誉度也提高了。还能通过吸收财政存款解决吸存难的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但在经营中要坚持发起银行的控股地位,避免政府过度干预。

3.2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者在从事一些养殖业和种植业过程中,防范自然灾害的一种风险。农业保险的外部性比较强,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银行肯定是不愿意农民在其地投保,但是如果只是依靠市场防范是根本没办法完全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运用法律规范的方式促进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3.3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业的性质就决定了其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防范、管理和化解风险是其不变的主题。预防风险,降低风险,把风险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最大的经营效益。这样能防范银行的经营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防范各种类型的风险。还可以建立一个科学管理的模型,不断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分析工作的开展,提高信贷业务的监管水平。村镇银行在推进风险管理的时候,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分析其风险应对能力。寻求其在运营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通过资源管理和组织架构等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3.4加强村镇银行的法制化建设

第2篇

一、拓展业务的优势

(一)决策链短。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属于一级法人机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且其机构规模小,决策链短,公司治理灵活,能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和现实需求科学地设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二)现代零售银行。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是“村镇金融便利站”式的现代零售银行,是属于农民自己的“草根银行”,其建立和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能有效解决农民、微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三)创新产品灵活。针对农村地区借款人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这一实际,村镇银行发挥了发起行的经营理念和传统优势,推出了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业务品种,深受客户欢迎。

二、村镇银行建立产生的效应

(一)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无疑是一个促进作用,增加了一条支持“三农”的金融渠道,还可以解决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严格、手续繁琐、门槛较高而对“三农”和中小企业支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二)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舞台。村镇银行的出现无疑拓宽了融资渠道,从而为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村镇银行的出现可开拓农村消费信贷需求,能有效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开拓。村镇银行构建了城乡金融资源互通互联的新桥梁,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城市资金有余,农村资金紧张和金融运行渠道少的问题,逐步可实现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把城市资金引入农村的目的。

(三)强化对特色农业的资金支持。村镇银行加大了金融对“ 三农” 的投入力度,拓宽了特色农业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和金融资金流向特色农业,有效地满足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需求,帮助从事特色农业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等突破资金瓶颈、扩大生产规模, 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一)面临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情况。从目前情况看,村镇银行总人数在20人左右,基本除一名董事长、一名行长、一名副行长外,其他部室并没有相应的配置,法人治理结构无从谈起。

(二)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在吸收存款方面,村镇银行一方面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另一方面受到农行及邮政储蓄银行在网点、网络、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吸收存款弱势明显。村镇银行放贷需求强烈,由此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三)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目前,村镇银行面对的企业客户往往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也缺少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而且这种状况短期内将难以改变。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

(四)面临一定的操作风险。从业务管理看,村镇银行沿用大股东发起行原有制度模式,业务流程上从原有的较大客户向农村客户调整,采取相对灵活的模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效率高,但也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四、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一)法人治理上的制约。村镇银行虽然按照公司法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了法人治理建设, 但由于发起行强大的资源支持和影响,村镇银行独立法人自主决策无法体现出来, 分支机构管理式的倾向明显。村镇银行法人治理建设中,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绝对性限制也有与村镇银行设立初衷不一致的地方。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利用民营资本,要充分调动当地股东的积极性,追求责、权、利一致,而在村镇银行中,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副行长均由发起银行派任,这种法人治理是欠缺科学性的。

(二)业务开展上的制约。目前村镇银行由于结算系统不畅通,难以开展同业拆借业务,不能发行、买卖金融债券,致使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受限。这些不仅影响村镇银行的形象,也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的增长,资金来源受阻,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就会受到较大制约。新业务如代销基金、债券,代缴水电费,理财产品销售,保险等没有得到开展,创收渠道单一,实现盈利困难重重。

(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约。首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再则农村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奇缺,加之难以承受太高的人力资源成本,村镇银行即便招募到金融专业人才,也面临人才流失问题。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给予一定年限的免税期;建立涉农贷款补贴制度,对村镇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补贴。二是银监部门适当放宽对村镇银行存贷比例和最大单户贷款比例指标的监管限制,促进村镇银行扩大支持“三农”的经营规模和效益。三是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四是研究探索农村金融担保和保险制度,适时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健全必要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切实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放得出、收得回。

(二)明确市场定位,加快发展步伐。目前“贷款难”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低端市场的空白以及中端市场的金融供给不足。由此可见,低端市场的主力以及弥补中端市场供给不足的任务将由村镇银行来承。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明确的市场定位不仅有助于其在农村地区形成自己的“区域”和“地盘”,加快发展的步伐,也有助于推动各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三)完善内控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确保村镇银行稳健经营的必要条件。必要时股东大会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加强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要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制度下的各项具体业务管理办法、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等制度体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策略。从村镇银行自身来讲,必须研究并建立一套客观、科学有效、操作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业务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同时要评估农户及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根据农村生产周期、气候状况、供求状况、价格变化趋势、农村保险市场状况及抗风险能力,确定他们的经营风险,以此作为设计产品的依据。

第3篇

鼎业村镇银行是面向辖区内的涉农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广大居民,提供各类存贷款、结算等金融服务。也正是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实际业务操作,远在西安的核心系统运行状态得到了进~步的检验。每天看着远程管理、调用的数据表现一切正常,鼎业村镇银行技术负责人张先生的感觉是“心里更加踏实了”。

对任何一家银行而言,核心系统是支撑银行业务整体运营的关键,好比人体的“心脏”。对如此重要的“心脏”,鼎业村镇银行却选择了将这颗“心”放置在遥远的西安,而最大“奇迹”在于:这颗“心脏”的建成上线仅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受困IT系统

与很多村镇银行一样,鼎业村镇银行面临开业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快速建好IT系统,支撑银行业务的正常处理,并开门营业。

相比银监会对村镇银行规定的300万起步标准,鼎业村镇银行的2亿注册资金算是大手笔,但较之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实力仍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银行业一贯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自建独立核心业务系统的投入,远非鼎业村镇银行力所及之事。

再有,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筹备时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从营业执照批准到正式开业只有半年时间。按银行常规的建机房、买设备、搭系统、开发软件这套程序走下来,往往需一年甚至几年时间。鼎业村镇银行作为深圳首家获准筹建的村镇银行,占据有利的市场先机。为搭建IT系统而错过最佳先机,并不划算。

第三,鼎业村镇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银行卡业务等,业务发展重点是为深圳众多村办或街办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金融服务。地处深圳这样的活跃经济地带,鼎业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普遍被看好。但同时也要求它的银行核心系统不能简单为之,必须具备较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架构,能够支持长远的业务发展和快速及时的业务响应。而很明显,业务发展对核心系统的要求与IT技术人员和能力的实际现状有很大差距,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迫于此,又考虑到IT投资回报及运维能力,几番思量后,鼎业村镇银行最终决心将“核心业务系统外包”。此时,距离正式开业只有一个多月。

求证SaaS服务

决策做出后,鼎业村镇银行直接联系上了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码融信”)。后者是国内在核心系统建设方面知名的IT服务商,且项目实施成功率高,在中国建成的银行核心系统有数十个之多。

在了解鼎业村镇银行的想法后,神码融信推荐了SaaS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的新型核心系统服务模式)。简言之,是从机房、硬件到软件,由IT服务商建立起银行业务处理所需的全部IT系统和环境,银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向服务商定购所需的服务,再按定购的服务种类、使用量或时间长短向服务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IT服务。

采用SaaS服务模式将核心系统外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鼎业村镇银行将自己所有客户数据、产品服务及IT运营维护都交由外人管理。如何确保所有数据的安全性,如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又如何保障远在异地的银行核心系统完全支撑每日业务的运营。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在一个月内帮助鼎业搭建好核心系统,实现开门营业的目标,并确保它既能服务当前业务,又能有效地支撑未来的业务发展。

所有顾虑消解的过程,是验证神码融信SaaS服务能力的过程。

神码融信基于ModelBank体系架构的SaaS服务平台,是以全新的SOA理念,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其系统成熟稳定,能够很快满足村镇银行开业所需的存款、贷款、支付、卡等全部业务处理功能。同时还可大大缩短系统建设时间,又充分保证银行IT架构的先进性与未来适应性。

顺利开业

鼎业村镇银行最终“下单”敲定了与神码融信的SaaS服务协议。而只需通过专线部署柜员终端,鼎业村镇银行便可获得所需要的IT应用和运行维护服务,大大节省IT建设时间,确保按时开业。而他们只花费相对较少的IT启动费和服务费。神州数码的服务团队不仅懂IT,更懂业务,多年的行业积累,使他们拥有丰富的银行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经验,这将对鼎业村镇银行未来业务的发展有更多的借鉴价值。

第4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风险防控 金融监管

为有效解决河北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较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等问题,河北省从2008年开始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经过四年时间的发展,河北省村镇银行的机构数量明显增长,经营规模稳步扩大,信贷支持“三农”作用逐渐发挥,有效缓解了村镇“金融抑制”问题,促进村镇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村镇银行发展状况与运行特点

(一)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2008年6月13日,河北省首家村镇银行——张北信达村镇银行开业,标志着河北省村镇银行设立步伐正式开启。在经历前期的摸索后,村镇银行设立步伐逐步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作为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力军,带动农村商业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在9个地市发起设立23家村镇银行。

(二)经营管理情况良好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负债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经营状况总体良好,但由于建村镇银行前期投入资金较多,部分村镇银行还未开始盈利,已盈利的村镇银行也大都是经营时间较长,并已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经营模式的村镇银行。

(三)支农效果初步显现

村镇银行遵循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宗旨,开设多档次的贷款期限,创新担保方式,丰富贷款品种,在满足“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选址多在经济发达的县城

1.受县域金融资源的分布影响,村镇银行均设立在县城,尚未向下设立分支机构,并未真正深入到村镇地区。

2.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在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环京津及沿海地区成为设立村镇银行的首选。

(五)区域性银行仍为村镇银行发起主力

1.区域性银行成为主力军。由于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等区域性银行机构跨区设立分行的监管尺度收紧,众多城商行、农商行已经将设立村镇银行作为实现跨区经营的主要途径。

2.省外区域性银行积极性高涨。银监会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政策后,外省区域性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大增,开始布局村镇银行网络。

二、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

(一)主发起行参差不齐,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1.主发起行资质不高,管理能力差。

2.异地机构发起设立多,管理难度大。异地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地域跨度大、管理半径长、协调和管理成本过高,不利于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主发起行不重视,未进行专业化管理。部分主发起行未设立专门的村镇银行事业部进行专门管理,而是由其他部门代管。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监督乏力

1.组织机构不完善,运行效率不高。大多数村镇银行虽已成立了“三会一层”,但部分村镇银行的董事长、行长、监事长由主发起行员工兼任,不是专职人员,也没有常驻在村镇银行,高管人员的缺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2.股本设置欠合理,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大多数主发起行持股比例高于50%,股权的高度集中可能会使村镇银行成为主发起行的附属机构,丧失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使村镇银行从公司治理到管理模式都难以有大的创新,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

(三)吸收存款难度大,存款结构失调

1.机构成立时间短,社会认同度低。

2.网点机构少,覆盖范围小。

3.结算渠道不畅,银联卡发行难。近一半村镇银行没有接入人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且村镇银行的账户系统、信贷管理系统不能与人民银行正常联网,不具备开具票据、发行银行卡等基本功能,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制约着村镇银行的发展。

(四)业务发展受限,经营前景不乐观

1.受制于资本约束,业务难以有效拓展。部分村镇银行资本金低于3000万元,受资本充足率、单户贷款占比、存贷比等多项指标限制,注册资本金较小的村镇银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缺乏差别化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村镇银行业务与当地信用社基本重合,而信用社成立时间较早,占据了先发优势。村镇银行又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金融创新不够,大大降低了在农村地区的竞争力。

3.经营成本较高,可持续经营难度较大。村镇银行经营的业务具有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比例相对较大,因而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农业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利率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到位,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因素,致使村镇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存在很多问题。

(五)抗风险能力差,监管力量薄弱

1.信贷风险集中,抗风险控制能力弱。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农业和农民,而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极易形成风险。

2.机构扩容快,监管力量薄弱。由于村镇银行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机构的迅速扩容必将成为发展趋势。然而县域监管力量比较薄弱,随着监管办的整合,部分县已无监管部门,有监管部门的县(市)普遍存在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的问题,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难以到位,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三、加快我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发起行作用,促进机构发展

1.适度扩大资本金规模。资金雄厚的主发起行要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注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宜的资本金。

2.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网络支持。主发起行要加大对村镇银行电子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使村镇银行依托发起方网络优势,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

第5篇

2012年5月,银监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并明确在村镇银行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后,主发起行可以与其他股东按照有关原则调整各自的持股比例。

民间资本成为组建村镇银行的主要力量。统计显示,在村镇银行477亿元股本构成中,民营资本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约为74%,持股金额比2011年末增加82亿元,不少民资控股的银行业机构成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

目前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整体上发展平稳健康。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799家开业村镇银行资产总额为3190亿元,资本充足率达28.6%;贷款余额1782亿元,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600亿元和841亿元;不良贷款率0.2%,拨备覆盖率860%。

村镇银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品牌认知度明显不足。村镇银行入股的股东可以为民营企业或自然人,致使部分群众认为村镇银行是入股的私营企业老板个人的银行,再加上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很难建立自身强有力的品牌优势,特别是当地居民还有一个认知认同的过程,吸收到稳定可靠的资金特别是稳定的储蓄存款较为困难。储蓄存款占比相对较低,这也严重阻碍了村镇银行负债业务的健康发展,制约了长远信贷投放。

二是科技系统建设不足,基础功能不全。从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到目前仅有几年时间,大部分村镇银行由于发展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等客观条件限制,在科技渠道建设上遇到了困难。部分村镇银行在发起行的帮助下,已开通了大小额支付系统等基础性结算系统,但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其它现代银行功能暂未实现。

三是人才培养遇瓶颈,专、特、青年人才太少。由于村镇银行的品牌影响力较弱,对同业优秀金融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既熟悉本地情况又精于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优秀人才的缺乏是村镇银行各项业务平衡、持续发展的瓶颈。

四是目标定位上存在困惑。村镇银行的设立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但大部分村镇银行的现状是机构网点少、从业人员少、资本规模小。这种状况,决定了村镇银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产规模不可能太大,机构网点不可能太多。

五是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局限。村镇银行虽然都按照《公司法》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了法人治理建设,但从许多村镇银行的运营实践来看,由于发起行强大的资源支持和影响,村镇银行独立法人自主决策并未真正体现出来,分支机构管理式的倾向明显。

加快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

村镇银行应树立“立足县镇、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不做县域经济的“抽水机”,而做农村经济的“源头活水”。

(一)充分发挥独立法人优势

村镇银行应充分发挥《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赋予其的独立法人资格优势。相对于传统银行,村镇银行有明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属于一级法人治理结构。这种扁平化的结构,便于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实际创新金融产品,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经营。

经过实践运营证明,村镇银行应充分优化贷款审批等业务办理时间,做到手续简便,真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开展“短、平、快”的业务,弥补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地区所形成的基层金融空白,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因贷款审批严格手续繁琐门槛高而对“三农”和小微企业支持不足的问题。

(二)保持差异化经营策略

首先是产品差异化。业务创新是村镇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例如考虑到小企业融资难、缺乏优质抵押品,创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小企业联保贷款”;根据林农资金需求,推出“茂林通”林权抵押贷款。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创新,村镇银行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创新水平,为县域金融市场持续注入活水,引领当地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最大限度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价格差异化。包括利率差异化和服务费用差异化。虽然目前的利率还是国家管制的,但通过两次利率调整可以看出,市场化是大趋势。银行对存贷款的利率浮动权逐步加大,利率差异化的空间也逐渐加大。村镇银行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可以给予不同客户以不同的利率优惠政策。

再次是渠道差异化。当前股份制银行正在加快下沉步伐,不断在县域开设新的网点,村镇银行要结合新的形势,迅速在县域重点乡镇布设网点,配合科技研发投入,真正实现村镇银行金融服务“进村入户”,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在乡镇地区的服务能力。另外,村镇银行还要逐步调整信贷客户群体,由目前的“跟随”战略转向探索建立村镇银行核心客户群,即农村客户、小微客户,并持续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将村镇银行业务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农村、农民真正脱贫致富。

(三)不断传导发起行的理念优势

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提供了资金、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持,包括派遣高管及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人员技能培训,构建合适的银行业务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技术、审计监督等后台支撑,使村镇银行自开业伊始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经营能力、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四)做好内控建设及风险管控

第6篇

关键词: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因素;对策建议

一、引言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是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必然出现的新型产物,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构成部分,建立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满足当前农村资金供给不足、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设立填补了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空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村镇银行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凸显出来。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延安市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10年3月延安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安塞农银村镇银行成立至今,延安市村镇银行的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发展到三家,占陕西省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延安市村镇银行从业人员57人,注册资本6500万元。截止2012年12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额29254万元,各项存款余额32125万元,较年初净增1.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329万元,较年初净增1.12亿元,存贷比,不良贷款余额0,利润总额为481.11万元,净利润429.37万元。

三、制约延安市村镇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

延安村镇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对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问题和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其在发展中面对的难题。

1、资金筹措难。村镇银行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储蓄存款的增长。最主要是由于延安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社会认可度、知名度较低,农民缺乏了解和信任,再加上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不能通存通兑,没有电子产品业务,这些客观劣势条件使得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竞争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同业,加大了村镇银行资金筹措难度。

2、贷款投放难。“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但由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而且农民信用度无法得到系统性监控和监督,造成“三农”贷款投放较难。

3、风险控制难。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是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由于农业固有的弱质性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给资产质量带来较大的危险。同时由于村镇银行在人才、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与大型商业银行有较大差距,也导致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受到削弱。

4、业务发展难。由于村镇银行IT系统支撑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通存通兑、银行卡、理财产品、电子银行等基本产品和服务功能,只能办理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和贴现业务,加之竞争力弱,难以赢得客户,使得业务发展较为困难。

5、缺乏政府扶持。目前延安各级政府对村镇银行没有出台系统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同是服务“三农”,但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均缺乏优惠政策。

6、监管指标无偏重。监管部门在存贷比、不良贷款容忍度、母行负债依存度、单户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方面没有对村镇银行实行差别化政策,人民银行也未对村镇银行在缴存准备金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这将削弱村镇银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能力的发挥。

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人民银行、银监局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和资本金保本增值等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五年的村镇银行给予适当“宽限期”不受存贷比和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前期积极拓展县域市场、稳定客户和提高自身知名度。

2、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银监局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符合村镇银行经营实际的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还有所不同。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村镇银行的微型银行特色,应实施差别化监管,对其监管的框架应尽量

简洁,对其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

3、国家财税政策方面。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相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均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4、地方政府支持方面。要积极共建和谐的信贷支农、银政配合机制。一是帮助村镇银行落实贷款担保,包括自有房屋租赁的公证、农民直补资金质押担保的协调等。二是通过构建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位一体”的农业融资平台,对“三农”贷款进行担保,由财政在村镇银行开立农户贷款保证金专户和小企业担保基金,一则落实贷款担保不足问题,二则解决村镇银行支农资金筹措难问题。三是在财政存款方面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可以按对当地信贷资金投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财政性资金存放额度,解决村镇银行开业前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困难。将财政涉农及新农村建设资金

第7篇

一、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资金来源不足。首先,村镇银行主要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设立,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和乡镇企业的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给村镇银行筹集资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次,村镇银行这类新型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它的认可程度远远低于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这类在农村开展业务时间较长的金融机构。对重庆市1000户居民和农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对村镇银行的信誉持怀疑态度的占调查对象的86%;93.5%的调查对象不愿意把钱存到村镇银行,认为把钱存到村镇银行不安全。再加上村镇银行网点较少、规模较小、现代化服务手段缺乏等,直接导致村镇银行吸储难度大,资金来源不足。即便有一些居民将储蓄存到村镇银行,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由于资金来源不足,村镇银行的可贷资金明显不足,限制了信贷支农业务的开展。

第二,一些村镇银行偏离办行宗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指出,村镇银行主要是为当地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此可见,村镇银行的宗旨是服务“三农”。但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方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农村经济是一个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再加上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不到位,在利益的驱动下,村镇银行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目前,村镇银行在全国大范围组建,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于扩张规模、高速发展、创造收益的现象,直接造成信贷投向偏离“三农”,偏离村镇银行的办行宗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2009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村镇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村镇银行偏离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对象偏离“三农”;二是倾向于在相对发达的县城设立分支机构;三是求大求全,最后演变成趋同、同质化的经营。

第三,村镇银行资金清算渠道不畅。从功能上说,村镇银行可以经营吸收居民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等业务。但是,目前多数村镇银行没有取得进人全国清算系统的“行号”,其账户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无法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常联网,所以村镇银行也就不具备开具票据、银行汇兑、发行银行卡等基本功能,更不能办理房贷、基金理财等金融延伸业务。同时,因为村镇银行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结算系统,所以也就进入不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大网”,导致对公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这也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的增长。目前除了储蓄和小额贷款,其他银行业务村镇银行几乎都做不了。浙江苍南建信村镇银行董事长叶建勇曾说,由于村镇银行不具备现代银行结算功能,没有网络平台,钱进不来,出不去,感觉像孤岛。因此资金清算渠道不畅已经成为村镇银行快速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村镇银行全国数量较少,还没有自成一体,系统内通存通兑也无法实现,与客户的结算需求差距很大,严重影响村镇银行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风险控制盲点较多。首先,村镇银行的客户主要是村镇小企业和农户,他们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更没有完善的财务和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不利于信用风险的控制。其次,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也不利于风险控制,一些贷款人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使信贷资12金的安全面临很大的挑战。再加上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很小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第五,员工不足,素质不高。村镇银行与银行分支机构管理存在着本质区别,村镇银行是一级法人,不但要与当地政府各级部门沟通协调,还要拓展业务,从业人员承担的责任更重。但是,现在村镇银行普遍人员配备不足,岗位设置较少且兼岗较多。另外,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村镇银行在组建、经营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优秀人才较少,现有员工大多是从别的商业银行选调或者对外招聘来的,业务水平相对较低。据统计,到2010年9月末,重庆市6家村镇银行共有员工146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只有28人。熟悉各项业务的人员较少,各项差错经常发生。员工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村镇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

第一,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解决村镇银行的吸存难问题。现有的村镇银行均存在存贷比例过高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村镇银行存款不足问题,首先基层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将扶贫专项款转变为提供给村镇银行的贴息贷款,给予其一定的支农再贷款额度,从而增强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村镇银行应该得到国家一些涉农性财政资金的对口支持,如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等。其次,村镇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质股东的实力,在股权融资的同时考虑债券融资,通过定向发行融资债券,拓宽其融资渠道。最后,村镇银行应加强自身建设,吸引更多的存款。应该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国家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在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时,要因地制宜地选址,扩大服务半径;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和业务手段,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入,让居民愿意把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

第二,控制风险,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首先,应该在市场准入上加以控制。要对村镇银行的股东成分严格审查,对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核;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审核村镇银行的各项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责令整顿。其次,应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为了保障村镇银行更安全地运营,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同时,在村镇银行内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其内控水平。最后,为了能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公众对村镇银行的信心,应该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合理分摊因村镇银行倒闭而产生的存款和财产损失。

第三,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村镇银行发展的信心。为了使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和监管部门首先要改变村镇银行面临的政策上不公平的现象,给予必要的倾斜性政策支持,如可以实行定向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对于村镇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导村镇银行积极开展针对农户的金融服务。其次,应该对村镇银行开放更多的融资途径,如支农再贷款资金、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捆绑发行金融债券等,使村镇银行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另外,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等情况自主浮动利率,以增强其经营的灵活性。最后,要支持村镇银行积极参与当地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提升其在村民中的影响力。

第四,完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为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便利。由于村镇银行不能加入全国银行问的电子信息平台,限制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尽早将村镇银行纳入主流支付结算系统,允许村镇银行进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并开展同城票据结算业务,允许村镇银行开立对公结算账户和发行信用卡。还应该明确全国性统一的征信系统上线标准,村镇银行可以借助主发起行的平台,开通自己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实现信用查询功能,为其业务开展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