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07:39
序论:在您撰写煤矿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人本管理;安全发展;提升素质;本质安全人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安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人在安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大平矿紧紧抓住实现人本管理这一关键,始终坚持把提升员工素质摆在谋求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不断出台以人为本管理新举措,着力培育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收到了以本质安全人保障班组安全、以班组安全促进区队安全、以区队安全推动矿井安全发展,以矿井安全发展提升矿井经济效益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建成“五优”矿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企业安全理念引导人
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先导,是保证矿井长治久安的最持久因素。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没有对安全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员工素质就是一句空话。近些年来,大平矿坚持用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引导人,精心设计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员工参与其中,造就了一支思想统一化、行动军事化、作风严谨化、工作标准化的员工队伍。
开展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坚持月评安全诚信员工,根据安全情况、三违情况、隐患整改、工程质量、安全活动等方面,将员工分为诚信、可信、失信三个等级,月评100名优秀安全诚信员工和50名安全失信员工,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安全诚信为荣、安全失信为耻”的价值观。选准“三种人”,因人施教。每月把基层区队的上班不足100天新工人、“三违”人员、安全失信员工确定为安全不放心的三种人,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事故案例,使“一举一动,规章至尊”的安全行为观入脑入心。强力推行了“两述一化”工作法。先后完善了公司57个工种的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开展全员军事化训练,旨在让员工熟悉掌握操作要领,践行“精心、精工、精品”安全质量观,锻造军人的良好作风,形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工作习惯。推行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将员工划分若干个小组,由各个小组自主开展学业务、查隐患、反三违等安全活动。通过开展班组安全网络建设,引导员工践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道德观,树立自保、互保、联保的意识。
二、以安全宣传教育感化人
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掌握方式和方法,就要如春风化雨,给人以如啖如诒的精神享受。大平矿安全宣传教育围绕安全管理,思想认识,行为管理,影响带动,人物激励等各个方面入手,做到丰富多彩,方法创新。一是将安全宣传教育融于心。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丰富多彩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常态化,做到警钟长鸣。重点对员工进行案例教育,明白事故的诱发原因,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增强员工处理和应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能力,让员工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二是将安全宣传教育融于眼。在员工宿舍、入井长廊、副井底候罐室、轨道上山以及工作面巷道等地点醒目位置设有安全宣传标语、警言警句、安全常识以及安全标识等。同时,还利用LED播放安全宣传教育片,举办安全文艺演出、事故案例展览、安全漫画展、安全板报展,时时处处提醒员工,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三是将安全宣传教育融于口。坚持班前安全宣誓制度,组织开展“员工上讲台、主人话安全”、班组长讲安全、区队长安全承诺,举办安全演讲比赛等,使安全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安全意识强化做到常规化。
三、以安全知识培训造就人
矿井安全系于人,人的安全系于自身的安全素质。大平矿石是高突矿井,对员工队伍要求高,为提高队伍的对矿井的适应性,大平矿牢固树立抓好安全培训的实质就是在治理不安全隐患的理念,坚持“素质在培养,技能在训练”的培训观,在提升培训针对性上下功夫,在增强实效性上做文章,有力提升了全员素质,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支适应矿井的干部员工队伍。坚持根据各自不同工种、不同特点、不同内容,着重抓好“薄弱点”、“特殊点”和“困难点”,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安全培训工作格局,培训出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现场的高水平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坚持增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做到“三个结合”(全员一般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安全业务培训与新技术普及教育相结合)和“四个不同”(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同时,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使员工学习理论在现场得以应用,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坚持培训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基层区队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为基层区队购买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与西安利德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的《煤炭主干专业多媒体教学系统》软件,安装在区队电脑上,利用会议室投影系统对员工进行培训,形象逼真,重点突出,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坚持为员工搭建“学知识、钻业务、增技能”的平台,投资20多万元购买50多台计算机,建立煤矿各工种题库,实行每月一次上机考试制度,考试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与风险抵押金挂钩,促使员工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坚持突出重点抓现场,把课堂办到井下,做好井下一线作业人员现场培训,每月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人员现场考核一次,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现场操作技能。坚持每周五举办科室管理人员、区队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素质教育课,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以管理机制创新激励人
大平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推出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机制,使安全管理逐步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互律”和从“外控”到“自控”、“互控”的良性转变,收到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效果。
【关键词】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考核预警;对策措施
露天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不仅有别于井工矿,而且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露天煤矿安全运行具有变动性、季节性、开发性和机动性等特点。季节性表现在露天煤矿生产是在露天场所进行的,受季节气候影响;作业地点和环境始终处于动态的状态,如排土场道路频繁变更、采掘线推进等;而且由于露天性质,生产很难成为封闭式或工厂式,具有开发式特点;煤矿生产采用大量大型机械,如运输卡车及指挥车等,具有很强的机动性。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露天煤矿的特点而开发的系统,采用内外因理论体系以及PDCA闭环管理流程,实现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管理保证露天煤矿的安全化管理。
一、露天煤矿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预控体系理论
(一)内外因理论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通常都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所谓内因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是生产系统固有的属性,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客观存在,可称为危险源。内因演变为事故需要外部触发因素,即不安全因素。之所以会发生事故,是内、外因同时存在,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内、外因素和事故的辩证关系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内在根源,人、机、环、管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事故的外在条件,其中人、机、环是直接原因,而管理缺陷是深层次的原因,关系如下:
危险能量、物质是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事故发生的内因,危险能量越大、危险物质数量越多,则其破坏力也越大,后果也越严重。因此,内因决定着后果的严重程度。外因危险源是触发系统能量意外释放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越多,触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外因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者共同作用,决定系统中危险源演变为事故风险的大小。
根据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系统中的危险物质或能量通常不可或很难避免,而触发内因演变为事故的外部因素,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消除和避免。
(三)PDCA闭环管理流程
PDCA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按照PDCA流程不停顿地周而复始运转。一个循环完成会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轮。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同样使用该理论。一下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执行PDCA流程后,会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解决一定问题,分析当前存在隐患及制定隐患处理流程,查找危险源并减少危险源的产生等等,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能一次性得到解决,那我们将PDCA再执行,对当前安全工作再分析,最终将安全问题降到最小,减少人员、设备的损失。
二、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露天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将内外因理论融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现场考核的方式,将外因的实际情况及时预警,把外因危险源扼杀在萌芽阶段,防止事故的实际发生。
(一)基本设计概念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露天矿特有的内外因风险管理表为基础,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依据,以网络信息化为依托,形成的一套切合实际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在流行的B/S方式在企业局域网中运行,极大的提升了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主要功能模块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为五大块:
1、安全考核检查模块
安全考核检查是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主要工作。监察人员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查出问题,并对照系统中已有风险管理表的具体情况将问题录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预警。
不同于传统纸质传达的方式,各基层部门通过系统便可查询到自身单位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整改,整改完成后将整改经过反馈到系统中,以供监察人员及时复查。复查合格后系统自动销警,复查不合格预警升级并重新进入整改阶段。
2、隐患处理模块
隐患是指有导致未来发生事故可能性、具有潜在的事故危险性设备和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对有着特殊要求的露天煤矿企业而言,隐患的消除是至关重要的。
隐患的发现在基层和安监两个方面,基层是安全工作的排头兵,基层发现隐患重要性尤为重要。
基层职工及安全监察人员发现隐患后及时填报该系统,系统可针对隐患的危险程度做出预警,进入隐患处理流程。机关责任部室对隐患进行快速审查并针对隐患做出整改意见,安排责任部门进行整改。责任部门实施整改,将整改阶段具体情况反馈到系统中,供机关责任部室掌握隐患处理过程。隐患处理完成后,相关部室组织人员对隐患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系统自动销警,复查不合格预警升级并重新进入整改阶段。
3、事故处理模块
本质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人、机(物)、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到人们期望和社会可能接受的水平。
事故处理模块中,可按照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如实填入系统中,并及时形成事故预警。同时按照扣分规则及轻重程度对二级单位进行扣分,达到预防警示的作用。调查小组在事故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形成制度,预防同样事故的再次发生。
4、督办工作模块
督办工作模块是将安全日常工作信息化的一个过程。起主要工作流程为:工作提报领导审核具体工作安排工作反馈复查备案存档。
工作提报:安监部门发起工作任务,例如上级交办的工作,常规性工作及临时性工作,各二级单位上报工作。任务发起人详细说明工作的具体内容:
领导审核:安监部门或各二级单位领导对工作任务进行审核批示
具体工作安排:相关责任人员按照一定原则对工作进行布置
工作反馈:相关工作责任人对工作进展进行反馈,直到工作完成
工作复查:任务发起人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任务结束
备案存档
5、统计报表分析模块
统计报表分析模块是对考核检查数据深层次分析加工的一个过程,在安全考核检查结果的直观体现。
日常报表包括年度统计报表、季度统计报表、月安全考核统计报表、个人统计报表以及检查人统计报表等日常报表。
分析报表包括危险源趋势判断,煤矿可靠性分析。危险源趋势判断是对安全考核检查的历史数据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环境方面的缺陷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得出当前或者某个阶段各类问题出现的频率,指导安全工作的稳步实施。煤矿可靠性分析是对煤矿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整体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整体架构设计为三层架构模式: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
表现层: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系统呈现给用户的信息。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EBFORM方式。本系统中涉及到的考核预警信息、隐患预警信息、新闻通知、文档下载等,都通过网页的形式直观展现,针对不同用户将信息直观展现。
业务逻辑层:针对具体事务的操作,包括对数据层的操作以及业务层的操作。如果说数据访问层是积木,那业务逻辑层就是针对这些积木的搭建。本安系统中考核统计、整改流程、隐患处理流程等操作都能够在业务逻辑层实现。
数据访问层:对事务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对数据操作(增添、修改、删除、更新等),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服务。
三层架构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某一层;实现用新的实现替换原有层次相对简单;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结构更加明确;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极大降低。
四、系统实现技术
(一)系统开发技术
本系统采用技术开发,使用C#为开发语言。是微软推出的WEB开发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基于组件、可扩展且易于使用的方式来构建、部署及运行面向任意浏览器和移动设备的WEB应用程序。它具有将业务逻辑代码与显示逻辑分开处理、高效的可管理性、易于配置和部署等优点。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界面采用通用WEB浏览器,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利用浏览器来实现原需要复杂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的载荷,降低了总体成本。数据库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 2005,它是一个具备完全Web支持的数据库产品。系统采用IIS服务器网站。
(二)关键技术是实现方法
1、C#开发语言
C#开发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它具有安全、简洁的特点,而且功能语法强大、数据类型丰富、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是目前.NET应用程序开发的主流开发语言。C#开发语言同Java一样,也是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C#在执行过程中首先编译成中间语言,然后再由编译器编译成代码执行。.NET编译器可以编译任何支持.NET框架的语言编写的程序。
2、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能够支持大型企业进行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网站服务。利用它可以快速的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同时在企业级数据管理方面增强了性能。SQL SERVER 2005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和不同平台的交互,通过协同操作,能够为不同的接入设备中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支持。
3、数据库访问技术
是一组用于和数据源进行交互操作的面向对象的类库。它可以和不同类型的数据源进行交互,主要包含五个对象: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Adapter对象、DataReader对象和DataSet对象。提供四种方式进行连接: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连接SqlServer数据库;使用OleDbconnection对象连接Access等数据库;使用ODBCConnection对象连接控制面板中配置了数据源的数据库;使用OracleConnection对象连接Oracle数据库。本系统采用SqlServer,所以使用SQL Server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中的SqlConnection对象进行数据库连接。
4、AJAX异步JavaScript和XML技术
AJAX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它的技术是JavaScript对象XMLHttpRequest,该对象是一种支持异步请求的技术,也就是说该对象可以使用JavaScript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处理相应而不阻塞用户。同时AJAX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采用异步数据传输,这样可使网页从服务器请求少量的信息,而不是整个页面。本系统在网页上同样采用AJAX,在预警信息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刷新信息,保证预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五、总结
本文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进行设计,以及C#开发语言进行开发,SQL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针对露天煤矿的特殊行业性质,开发实现功能上集安全考核检查、隐患处理、事故处理、督办工作及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将露天煤矿的安全工作系统化、信息化,实现了合理的系统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玉林.煤矿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7
[2]张嘉勇.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唐山.河北理工大学,2005
[3]陈天龙,王直亚,汪卫东.本质安全性矿井指标体系[J].煤矿安全,2007
[4]刘利.煤矿安全智能客户端体系结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
关键词:煤矿;安全技术培训
目前,煤炭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需求大于供给,煤炭价格日益上涨,个别企业重产量、追求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疏于安全管理,造成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使得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
1.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煤矿安全培训体制不顺,培训制度不健全,职能交叉,个别培训流于形式,重过程,轻质量,相关人员的培训并没有掌握必须的安全法规、政策、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思想、理念、方式,手段比较落后,不适应煤矿严峻的安全形势和企业对安全培训的要求;个别培训班没有按照特殊工种安全培训大纲进行培训,严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代课教师,部分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方法还不适应企业安全培训实践的要求;参加培训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专业户”现象时有发生,教材及实验设备,先进的教学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充实提高;考教分离有待规范;因此,要通过大力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建设,使安全技术培训与企业对安全技术培训的实际要求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2. 探索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模式
2.1从安全宣传工作入手
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一环,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更是保持煤矿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1)要宣传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全社会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通过宣传,使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要宣传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3)要宣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法治意识。通过宣传,让更多的职工知法、懂法、依法行事,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4)要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方针,弘扬煤炭行业非凡能战斗的精神,弘扬新一代煤矿工人的道德风尚和情操。
(5)要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基本制度、基本技能、先进技术。
2.2理论培训夯实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按国家教学大纲规定设置培训课程,用72学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增加18学时,设置本矿基本概况等课程,使新工人既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熟悉本矿安全发展史、生产布局、开采方式、管理制度等基本情况。重点围绕企业概况、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入井须知、应急措施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应知应会、煤矿灾害事故预防等知识,通过备课、选题、讲解、训练、评讲等环节,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提高。针对矿井瓦斯情况,还开展了防突知识培训。
一是要求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以案例分析为主,并将煤电事故案例和生产经验编入培训教案。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由单一的“满堂灌”式讲解,向视频教学、模拟演练、互动交流等多种方法转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三是组织学员到生产现场观摩,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使培训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活动。四是建立严格的学员管理和培训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每期培训班都配备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作班主任,对学员学习的时间、内容、出勤率及考核成绩进行严格管理,记入培训档案。
2.3实操演练阶段
大多数的安全技术培训多是在教室进行,完成规定的培训课程后,正式进入现场实习操作。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以前没有下过井的学员,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现场有些术语或者名词很难解讲清楚,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经过多年的安全培训实践,我们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总结出一套适合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在教室就完成培训的做法,专门建了一个用于安全培训的井下工作面作为实习基地。面对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的培训学员,通过现场演示(练)迅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井下作业现场就是课堂,教师先集中讲一下入井须知,然后下井参观,边走边讲解,让学员感知井下景象,即对现场各方面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井下的工作。比如顶板控制是矿山井下安全管理重点,许多顶板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支护质量差。许多学员认为,井下工作是粗活,没必要那么认真。针对这种情况,在培训中运用模拟现场培训方式,如在一专门场所或防空硐室设置工作面、巷道场景,使学员身临其境,由教师讲解支护受力情况,并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真正理解提高支护质量的重要性。再如自救器使用培训,一般只是新学员入矿时培训一次,以后再很少涉及,大部分职工背了“一辈子”也没有真正使用过,时间长了容易产麻痹心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措手不及。所以应经常温习、演练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定期通过实物讲解,让职工亲自动手,体会使用自救器的感受,牢记其使用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员培训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一些“过来人”亲自登台,谈经验、说教训,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新工人自主培训阶段
在煤矿企业职业技能安全培训中,应加强岗前培训,把好新加入企业的员工“入口”质量关。尤其对生产骨干、班组长、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等实行考核、持证上岗制度。根据机电设备的操作实际,结合煤矿企业生产需要,对新加入煤矿企业的职工加大技能与安全技术培训力度,以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潜力,坚持以“因材施教、学以致用”为办学原则,强化新职工的安全生产理念,让新人尽快熟悉并掌握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以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实际生产工作中。为了检验培训成果,还应加强理论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应慎重录用。
新工人进入班组后,按照“1+1”帮教模式,为每名新工人指定一名文化水平高、业务技能熟的生产骨干担任师傅,实习期间师徒同上一个班、同下一个井、同干一件活、同休一个班、同受奖惩;赋予师傅培养作风、传授技术、传授经验、抓好安全的责任。
2.5职业技能培训阶段
对于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安全培训,偏向于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进行安全培训过程中,应集中以班组的岗位培训为主,以保证职工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设备故障;了解设备结构、熟悉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使用设备的操作流程过硬、生产质量过硬、设备维护技术过硬、处理事故的能力过硬;以专业定向培养的方式、内容,强化机电设备的专业素质。一是根据实际操作岗位,采取不同岗位分别授课的培训形式,对照相应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集中授课;二是集中开展岗位练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在岗人员的实际设备操作能力,除了进行定期技术考核,还应进行事故演习、反省等,不断提升职工的实际操作水平与正确判断能力,能够果断处理各种事故,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三是开展各项设备安全技术比赛,鼓励职工练好基本功,经过各种选拔比赛,选出各工种能手,再通过相互交流、观摩、示范表演等形式,以确保能力达标,操作符合标准,减少安全事故。
3.结束语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事关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大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永远都是纸上谈兵。文中对安全技术培训的探索也必须通过实践运行才能证明其科学性,由于本人精力与能力尚有不足,探索过程尚存不足,期待与同仁进一步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 冯文亮.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反思与对策[J]. 职业, 2011,(11)
关键词:计算机;煤矿;信息技术;研究与探索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多发,井下矿工自身的安全急需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也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在西方发达国家安全事故很少发生,究其原因,除严格的法律、监管制度约束以外,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应用是其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煤炭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开发利用,加强煤矿安全技术能力,乃是我国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作为建立和完善“数字化矿山”的一个子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煤矿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矿井地理、生产、物流等子系统构成一个大系统。其主要内容是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与集成。实时地、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安全信息管理状态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即时情况。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利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项技术的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矿井的安全正常运行;同时,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系统设计要本着先进性、投资保护、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的原则,要针对煤炭企业安全需要的实际情况。
现在计算机软件和系统集成商开发的系统千差万别,但从信息设施的种类来划分,可以分为检测、监控、通讯、信息管理四大部分。从市场主流来看,功能模块大同小异,整个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一是煤矿安全信息收集。煤矿安全信息收集主要是由安全岗(网)员在煤矿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收集到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本模块主要包括安全信息录入、对煤矿安全隐患的处理意见、领导审批意见、对煤矿安全隐患处理落实情况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综合查询等功能。
二是煤矿井下交接班管理。交接班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安检人员处理交接班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与移交。记录本班采掘头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隐患、“三违”人员、挂停止作业牌、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当班次交接时,浏览上班次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和还没有检查到的检查控制点信息并确认,为本班次的跟班安检人员下井检查提供指导,以明确责任,为煤矿计算机定位系统跟踪安全监控人员工作是否到位提供依据。
三是煤矿安全操作规章制度。该模块是煤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汇总,供有关人员查询、学习和参考。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依据,是由每班生产过成中一件件事故教训填而写成的,它在煤矿安全生产总结着规律和天天敲响着警钟。
四是煤矿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还要防治病毒入侵、传播。强化学习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由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可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文件丢失、设备损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文件复制、接收发送邮件、下载文件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工具有磁盘、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导致煤矿井下信息化监测监控系统失灵,危害非常之大。 转 五是安全综合报表管理。安全综合报表是安全信息的汇总,可以对煤矿安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日报和月报的形式提交给各级领导审核,使各级领导能及时的了解总体安全情况,为领导分析和掌握安全管理状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六是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本计算机模块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审核和审批。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类别的工程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措施。审批后执行,记录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煤矿安全生产措施进行月度的复审,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措施的可行性。
七是煤矿安全标志管理。为了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各有关场合作出醒目标志,在矿内部安装的安全标志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对安全标志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本模块记录全矿安全标志的安装地点、内容和使用情况,并备有安全标志的基本知识。
八是人员定位查询。可查询到某人员当前是否下井及在某一时间段的下井记录。此外,部分模块还可以和其他矿井信息技术结合使用。以上面介绍的人员状态查询模块为例,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可以和跟踪定位系统配合使用。目前在全国不少矿井,都在利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可在任何联网地方监控人井人员数量、身份和井下工作位置,是打击煤矿超能力生产,超人员人井的有效的高科技手段。在突况下,监控计算机上还可立即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是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要通过各类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对井下瓦斯、通风、温度、湿度、顶板压力、罐笼升降位置等进行有效监控,有力的解决人工监测不及时、不到位、不准确、凭感觉的弊端,用准确的数据反映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数,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变得科学、可靠,使“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煤矿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信息共享和互通。由于煤矿安全信息系统还未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联,还存在大量 “信息孤岛”现象。由于供应商众多,应用系统五花八门,设备也是型号多样,极不统一。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还不能有效实现联动,满足实际需求,由于不能信息共享,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对集中管理、决策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作业环境差。煤矿员工大都在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地层深处作业,其作业环境受作业条件、作业空间、空气中有害气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特殊的作业条件,使人在思想和精神上受到困扰和限制。自然灾害多。井下作业由于客观条件复杂,员工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比较突出,如:瓦斯、煤尘、水、火、冒顶五大自然灾害,时常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因井下条件差、空间小、行动不便所以机械造成的人身事故也常有发生。劳动强度大。煤矿技术装备相对较差,机械化水平较低,员工仍没有完全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有些工种如:采煤、掘进、运料等属于三级体力劳动。即使在自然条件好的矿井,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所消耗的体力,也要比其他产业工作体力消耗大的多。工作时间长。煤矿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从入井到下班,一般得十几个小时,即使在井下也要超过三个小时,一是辅助时间长,如:上下班装备、路途时间、更衣、考勤、洗澡、领交矿灯需要很长时间;二是环节多,各工种、岗位相互牵连,要有必要的交接工作,一个环节出故障往往影响整个生产过程,这就相对延长了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的不稳定。矿工井下工作随着生产不断推进而随时改变每个推进循环,每个员工的工作地点也相对变换,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影响,作业条件和环境经常变化,缺少稳定的工作环境。给员工思想精神上造成了不稳定性。
了解掌握了煤矿工作的特点和行业的特殊性,就明白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增强煤矿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根据这些特点研究探索煤矿安全教育工件的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要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思路、踏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发现新情况、挖掘新规律、解决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增强煤矿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煤矿安全教育对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有效手段和多样的形式教育引导员工,以思想上的安全保证行为上的安全,因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优先于一切,物的损伤可以修复补偿,人的损伤无法恢复原状,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员工自己的安全管理,不给他人带来伤害,这首先从思想上得到保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矿企业总体上讲仍然是一个劳动力密集性行业,队伍构成复杂,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员工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上近年来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文化程度偏低,职工队伍稳定性差,加之长期在农村的生活方式的随意性,使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很难见效,从而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煤炭企业正视现实,采取现场安全教育培训、脱产学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事故案例分析,现身说法、文艺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广大员工喜闻乐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员工安全培训的力度,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安全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安全制度和措施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不可忽视,从长远看,从最新的管理学发展来看,教育应该放在首位,通过知识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丰富员工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安全操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员工主动学习,让全体员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使“以安全促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成为各级各类人员的自觉性行动,保证矿井安全。
安全教育要从思想教育入手,主要是教育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自觉搞好安全,思想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劳动纪律教育。劳动纪律是劳动者进行共同劳动时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秩序,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劳动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才能有保证,反之劳动纪律松弛,就必然会出现事故隐患,甚至导致事故发生。所以加强劳动纪律教育是延长员工安全周期,保证安全生产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安全教育以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生产技术知识是人类征服自然所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成果和教训的积累,煤矿生产必须要掌握安全技术。安全技术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的基本生产概况、施工技术过程、各种作业方法、各种机械设备性能及基本知识、员工在生产中积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工程类型,结构等基本知识。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危险区域、安全设施的了解,及其有关采煤、掘进、通风、运输、机电设备,爆破、矿山救护以及安全防护品使用等基础知识。
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研究和回答煤矿企业生存、发展和稳定的战略需求问题,研究和回答安全工作中煤矿和员工群众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要善于抓住热点、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捕捉亮点,在安全教育方法上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员工群众通过接受教育感受到他们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主人地位,认识到他们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执行者,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者,使他们在生产中积极主动自觉地维护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群防群治、齐抓共管、教育先行。
摘 要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而国家在对煤矿的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上也越来越高,所以,为更好的实现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将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 信息化技术 应用
煤矿安全信息技术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充分的将信息化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工作,保障矿井的安全有效建设。
一、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安全信息收集
安全信息收集主要是由安全岗(网)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收集到的安全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本模块主要包括安全信息录入、对安全隐患的处理意见、领导审批意见、对安全隐患处理落实情况和安全信息的综合查询等功能。
(二)安全规章制度
该模块是煤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汇总,供有关人员查询、学习和参考。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依据,是由一件件血的教训而写成的,它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煤矿事故管理
正确地记录煤矿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明事故的原因,记录事故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情况。真实地记录发生的安全事故,可接受事故教训,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并作为该部门安全情况评比的依据。
(四)防治病毒入侵、传播
大力学习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由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可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文件丢失、设备损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文件复制、接收发送邮件、下载文件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工具有磁盘、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五)交接班管理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交接班信息管理模块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安全监管人员对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处理,同时移交处理意见及结果。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交接班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本班次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人身伤亡事故、作业停止标志牌悬挂、非伤亡事故、三违人员名单及其他相关信息等。在进行班次交接的时候,需要了解上一班次所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状态,掌握尚未进行检查的关键控制点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确认,以此为依据制定本班次跟班安检人员相关工作的开展计划,这也有助于责任的确认,掌握系统跟踪安全检查人员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六)人员定位查询
可查询到某人员当前是否下井及在某一时间段的下井记录。此外,部分模块还可以和其他矿井信息技术结合使用。以上面介绍的人员状态查询模块为例,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可以和跟踪定位系统配合使用。
(七)安全标志管理
为了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各有关场合作出醒目标志,在矿内部安装的安全标志也是不容忽视的。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类,对安全标志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本模块记录全矿安全标志的安装地点、内容和使用情况,并备有安全标志的基本知识。
(八)实现安全预警的信息化
要想保障煤矿工作者的安全,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安全预警体系做好对煤矿开发地的勘探工作,借助精密的仪器设备,利用计算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用,实现各个网点的紧密联系,对勘测点周围进行大规模的勘探,以针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防御,确确实实的做好安全预警工作,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灾害的发生。
二、煤V安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危害
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的危害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很好的分析勘探所得数据,对矿井的开采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做好预警来应对各种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下井人员的定位也大大保障其人身安全,简单的一查便能知晓矿难地的受困人员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可对工作人员的救援活动大有裨益。
(二)实现信息化管理使工作条理化
信息化不仅使安全信息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工作者的眼前,还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方便了工作者的工作,获得信息更为便捷,能够更好的针对问题来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计划,使繁琐的工作变得更加条理化,并且能够进一步的监督规范工作者的行为,能够使他们完成好自己的任务,降低了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了交流
拓宽了言路,使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管理者也能获得更加有用的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信息化管理不仅加强了基层工作者与领导之间的交流,使得管理者能更好的了解基层工作者的需要,并为其需要提供帮助,使工作更顺利更加高效的完成以及更好、有针对性的做出决策。
三、结语
总之,只有把信息化管理放在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位置,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把信息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那么,煤矿的安全管理才有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郑保强.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10).
1)安全教育力度不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新进煤矿的所有工人都要经过严格细致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后,才能上岗作业。而目前,部分煤矿在井下一线招用农民工、临时工,这些人员由于流动性大,培训起来相对困难。个别煤矿企业在培训教育方面把关不严,致使工人缺乏必要安全管理知识和意识,没有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技术,时常发生违规、违章操作。这也是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2)质量标准要求不高。部分煤矿企业不重视质量标准化工作,特别是采掘队伍平时不按标准施工,到验收时临时进行整改,个别的甚至用临时包装的办法,应付检查,这都给煤矿企业增加了很多不安全隐患。有的煤矿企业在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早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多、中晚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少,附近作业点安全管理人员多、边远采区管理人员少。这些现象致使很多事故都发生在中晚班及边远采区,也为事故处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3)安全监察作用不大。有的煤矿企业职工认为自己工龄长,在工作中存在凭经验办事的思想,时常放松安全警惕,违章违规操作。而目前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煤矿企业的安全监察人员多数是由本单位选派的,这就导致在监察过程中有时注重人情关系,没有真正按照组织管理制度,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纠正。
二、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1)切实强化主体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因素。煤矿安全规程明确指出: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所以,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在其位、尽到责、守好职。煤矿企业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每个岗位人员都明晰岗位安全职责。同时,群监组织要维护职工的权利,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去监督、阻止一切冒险蛮干的行为,避免对职工人身造成伤害,这样才能真正使群监组织的作用发挥的更直接、更及时、更具体。
2)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根本所在。不管是对于在职老职工还是新进入煤矿的职工,都要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对他们进行保质、保量、保时的教育培训。要切实丰富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切实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同时,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网员的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力争做到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将群监委员会的统一培训与分会组织学习相结合、将培训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将现场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用培训全面真正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3)建立健全安全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要健全现场管理机制,保证煤炭企业的工程质量一步到位、动态达标,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检查验收机制,做到坚持标准,严格验收,通过有效的考核、奖惩举措,激发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对于矿井的重大隐患,要及时组织进行现场排查,精心制定处理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要定期进行专业隐患排查,在生产例会上进行通报。要严格进行岗位隐患排查,由班组对各岗位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认真处理,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现场隐患排查的责任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范隐患、处理隐患。同时,要切实抓好群众安全工作制度建设,把用制度约束职工的行为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其主动的参与安全管理,自觉约束自己,监督别人。如果全矿职工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群安工作氛围就会真正形成,群安工作意义也就真正地发挥出来。
4)建立安全监察队伍,全面提升管理成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安全监察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要选择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安全监察员,引导他们以雷厉风行、不讲情面的作风,逐步完善监察形式,丰富监察手段,高效组织开展安全监察工作。要坚持安监员持证上岗制度,每年组织一次系统性培训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进行更换。要定期召开安监员座谈会,通过交流沟通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安监员的监管方法。同时,要调整充实安全网员队伍,在调整过程中,把那些懂生产、敢抓安全、不怕惹人、有实践经验的职工充实进来,坚持行政正职不准任安全网员、只懂单一工种的职工不准任安全网员、作业现场重叠的职工不准任安全网员,确保真正发挥安全网员的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