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07:30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 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 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 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 (1987)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 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 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 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 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 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虽然范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范式的基本部分, 但是, 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范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 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 因为他认为, 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 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 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库恩的构造范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象”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 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 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我们以下的分析主要是讨论和运用范式的后面两种含义。
经济学的范式一般总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 (张宇燕,1993)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内容, 以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为方法, 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是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然而, 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却有不同的理论范式, 这些具体的理论范式虽然没有超出和脱离经济学一般范式的范围, 但以上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侧重方面、联结方式均不相同, 因而使得不同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体系也大相径庭。
在以经济效率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上, 各种经济理论学说都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强调得够与不够, 是否能贯彻始终。
新古典理论对此十分明确, 而且一贯到底。它其所以专注于资源配置的研究, 就在于寻求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 它其所以推崇市埸制度, 就是因为市埸是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 它关于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化的概念, 以及以此作为对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之基础, 正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具体体现。翻开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 效率观念和效率思想会深入到每一个读者的脑海之中, 融化在他们的思维之内, 成为他们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范式中, 效率中心也是看得出来的, 传统经济学其所以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所依赖的正是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 其所以特别强调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就是因为在它看来, 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和避免失衡和浪费, 从而获得和保持经济运行的效率; 传统经济学把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提出“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作为“贯穿全书的红线”(1985), 是其中对经济效率中心表述得最清楚的。但是, 在传统经济学中,效率中心的思想和观念并不十分坚定, 也没有贯彻到底, 当传统经济学致力于政策解释、道德说教和价值判断时, 往往就离开了效率中心, 甚至用公平、平等代替了效率。
经济学的理论范式都离不开对分工、交易和合作的考察, 但这种考察在每一种理论中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亚当。 斯密对之进行了初步而全面的考察, 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在《国富论》中, 斯密不仅说明了分工的好处和交换的意义,而且说明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 所谓“分工受市埸范围的限制”, 就意味着人的生产活动以人的交换活动为条件, 进而揭示了分工和交换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斯密提出了“简单天赋自由体制”或称自由竞争、自动调节的市埸模式, 建立了一个进行经济分析的原始模型, 但又不把它作为一个假定的抽象概念, 无条件地、绝对地坚持它, 而是提出了种种限制和例外, 表现了对其他交易方式的肯定; 斯密通过“简单体制”找到了个人自由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补性, 揭示了合作及其秩序的意义,不仅说明了人们之间存在着和谐一致的合作, 而且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克思继承和发扬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全面考察了分工和交换、生产和交往、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恩格斯把生产和交换看作经济曲线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马克思特别注重于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分析, 同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体自由人的联合”(1972)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而以人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交互影响为基础, 描绘了一幅历史发展的图画。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不仅坚持了康芒斯提出的交易和交易方式的概念, 用它来代替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之类的抽象概念, 以为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 进而考察了除市埸交易以外的其他交易方式, 而且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并将其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分析之中, 对分工、交易和合作,即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作出了统一的解释。
新古典经济学偏离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范式。这集中反映在对分工、交易和合作的考察中。它分析了资源配置和生产费用, 考察了规模经济和技术选择, 还讨论了市埸结构, 也就是考察了分工的状况和经济性。所谓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就是合理的劳动分工; 所谓规模经济, 就是分工及其基础之上的集中所到的节约和利益; 所谓市埸结构, 实际上就是分工结果在市埸上的表现; 而技术选择, 实际上就是进行分工的方式; 至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即生产费用,就是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和技术选择方案的代价, 也就是作为生产方式基本形式的分工的成本。但是, 它没有也不能对分工及其程度的决定和发展作出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不仅研究了市埸交易, 而且以此作为全部内容, 同时对自由市埸体制作了绝对的、无条件的解释, 新古典的均衡就是市埸供求均衡和市埸自动实现的均衡, 新古典的最大化既是市埸交易的前提, 又是市埸交易的结果。尽管如此, 新古典经济学对交易的研究又非常肤浅和非常片面, 由于对交易的考察仅仅局限于市埸交易,而对市埸交易的考察又仅仅分析产品的交易和要素的交易, 因而在新古典理论中,既没有交易方式的概念, 也没有交易费用的分析。新古典理论也考察了合作问题,但是基于对交易问题的局限性, 其对合作的考察仅仅限于市埸中一拍即合的买卖关系和和谐的竞争关系, 也就是说, 在新古典理论看来, 人们之间的合作是无阻碍、无摩擦, 因而是无条件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特征不在于它分析了分工、交易和合作, 而在于这种分析的片面性, 即它只分析了分工、交易和合作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一种情况, 也就是只分析了它们的物质技术联系和物质技术特征。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一维研究方法;二维研究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88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系统研究各转轨国家的转轨经济学,包含了新制度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多门学科,通过比较经济制度学对转轨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转轨经济学虽然历史不久,但其研究文献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并巩固了其在主流经济学学科的地位。随着“转轨经济学”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话题,转轨经济体也开始逐步走出原有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个性特征日趋明显,原有的理论和知识已开始出现集成-整合-创新的发展趋势。
1 转轨经济学的一维主要研究方法归纳
转轨经济学一维的研究思路是指从集全化体制逐渐朝着自由化体制过度的经济转型变迁的唯一任务及唯一评价标准。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市场体系比计划体制更有效率,从而迅速降低收益的不确定性,进而更有效地进行缓慢过渡。使旧体系的缺点消失地更快、更干净,同时使新体系的效果更快、更全面。一维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以下4种。
1.1 制度演进学派的研究
目前较为主流的研究方法是以新古典理论中“华盛顿共识”为主体的研究方法。而“华盛顿共识”起初主要是为了应对80年代美国危机的主要方案,虽具有一定市场经济机制,但市场关系较为扭曲。其通过货币政策和预算平衡来稳定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并且利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来纠正市场体系。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虽然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全面的理论框架,来支持经济转轨国家,但总体上看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局限性:首先,新古经典理论和制度演进理论本身缺乏研究经济转轨国家市场体系的知识;二是转轨进程的不确定性成为潜在的巨大的风险。虽然经济转轨是总体目标,但具体到经济转轨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1.2 激进、渐进的研究
一直认为转轨应当越快越好,同时大多数人也将转轨的发展看成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但这种方法太过现实,不稳定性较高。其次,还有一个更加主要的原因便是这属于抽象的新古典理论,而新古典理论本身就是对速度原理的否定。从多样性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除我国之外,匈牙利、越南均属于转轨渐进式,而大多数国家则属于激进式。但在现实中,总是激进中隐含着渐进,渐进中贯穿着激进,其实就是激进的,渐进的二分法不能再笼统的作为评价转轨效果的标准。
1.3 非、的研究
对于绝大部分西方国家而言,早已将政治制度的变化用作转轨经济理论的研究重点。并对转轨、改革和转型等都做了明确划分:其中,当传统模式被一种全新模式取代的社会经济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被称为转轨。其特征是除了较大规模的市场化之外,同时将所有的私有化、民主以及世界经济进行统一。在传统模式性质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传统模式的漏洞、空缺进行填补和纠正被称为改革;而转型则是更倾向于制度迅速转变以及经济体制改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Kornai提出了“体制的特殊品性”的概念“若想使经济机制方面的非基础性特征彻底实现,首先需要使政治转轨的基础性特征变革成功”。科勒德克认为:“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体制变革时可分成两大类:其中一类是有渐进主义和有组织的市场改革;另一种是以无序、符合规范的宏观经济稳定的市场转轨。”
1.4 对成本和收益的研究
中国学者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首先,中国将传统的某一时间点上的经济收益扩展到一段时间的收益积累。即证明了短期内适当的路径选择和顺序优化的累积效应是存在的。“休克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盈利,只要新的体制存在旧体制没有的优势,转轨就会发生,这是盈利的体系的静态描述。这种观点也被中国学者称为“利益分配无关论。”但中国改革的实践表明,新的制度安排可以给资源配置带来改善,但并不一定使每一方的福利都有所改善,至少在短期内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长期中很难看出转型全过程中成本的优劣效益,对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也较难回答。这如同俄罗斯“转型性衰退”(国家转型期间经济的衰退是无法避免的,当新制度建立后,效率便会即刻体现出来)长期业绩好坏尚难以确定。
2 二维研究方法的摸索
转轨经济学的二维研究方法指的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伴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将两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作为考察对象同时研究,来进行总体的评价。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动态的和不确定状态的过程中完成的,两者相辅相成。
2.1 关于“发展与转型”的研究方法
所谓“发展与转型”是二维探知方法中的主要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对研究的经济体目标在经济改革中采用隔离模式进行设计,对经济改革中采用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著有《发展转型理论》一文,其中对经济体的发展与转型的必要关键点做出了陈述,“转型“其实是在当前时期与预计阶段之间的经济过度区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转型的结构也是多方 面的,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政策的转型与经济体制的转型,多种转型基础合而为一,这也正是我国经济从欠发达时期向发达时期的过渡阶段。由于我国国情比较复杂,因此从发展与转型的角度进行讨论,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就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其经济转型主要定位在:资本的运作;人力资源的形成;国际化市场化;领军企业家的出现。这些要素对于我国从过渡期到转型成功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
2.2 “双重转型”思路的提出
日本经济学家加藤弘之提出“双重转型”的基本社会经济体过渡模式,其主要内涵是指在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单一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经济体方面进行转型过渡,并最终形成复合市场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的转型任务并非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其转型过程中受各类社会因素制约,使得经济体制的转型不能有效按照预期模式进行,因此要将经济转型的每一个阶段与指标进行阶段性思考,并将改革任务与改革思路结合起来看待,而其他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并不能直接应用,必须进行有效地本土化创新后才可以借鉴。以目前阶段来看,“双重转型”的思路在我国的应用还并非理想,其主要原因为:①目前在经济领域,没有一套完整的“双重转型”理论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其准确性还有待验证;②转轨经济学中对于“双重转型”理论没有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背景;③该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历史阶段加以完成,而对于经济关系的施行,势必会对社会产生作用力与发作用力,因此不得不采用模型隔离阶段对“双重转型”理论进行研究,而有限的现实社会资源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
3 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猜想
转轨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研究的各个流派的更深层次的整合。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的转轨,或者只从体制改革角度研究的转型,都是不全面的,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历史、宗教理论这些问题,这需要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我们要跳出狭隘的学术概念,特别是要避免简单的认同“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或“北京共识”,应扩大理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展望美好未来。
3.1 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
目前新制度主义角度进行的研究在转轨经济学的研究中处于优势地位。该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转轨的理论研究,另一个是对转轨中的经济运行经验或实证研究。转轨理论主要是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和公共选择理论提供研究方法“调整与变化”,解释转轨国家体制变化的利益重新分配和权利的改革进程。转轨经济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转轨经济体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以及对不同的转轨路径和过渡模式进行比较。
通过新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虽然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其中的部分缺陷和不足也使得转轨经济学在发展的同时遇到不小的阻碍和困难。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得主要核心,刘元春认为,交易费用理论属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其中动态宏观体系交易费用成为理论的累赘和包袱,无法成立政治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不可计量因此无法进行研究和论证。所以,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存在一定的问题。②新制度经济学满足经济人行为假说,这与古典的经济人假设并不相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人存在有限理性。方福前指出:与新古典主义相同的是,若采用不变的动机去描述人的行为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于政治活动中的人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实不然,政治活动以及个人经济活动动机都是多元化的。③依然存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分析模式。但与之不同的是,新制度经济学能够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相对平衡的体系之下。
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收益理论下的新制度主义方法猜想
当前形势下,一项新的研究方法应该更适用于转轨经济学的研究,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收益理论下的新制度主义方法。具体方法猜想如下。
其最根本的源泉是来自政府的一定前提下的支持,允许企业和个人以增加自己的利益为的目的的行为或活动存在,同时政府采取行动来不断改善条件。此外,转轨的具体路径由于在各个经济体中存在多样的差异,因此,转轨过程中应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节约成本,增加收入也必然因为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等因素的受到制约。这条道路的探索也被描述为从“非帕累托改变”向“帕累托改进” 转变的过程。这意味着将发展中的转轨速度的水平还有路径约束考虑在内。这种研究方式使得选择和评价过程可以将转轨的进程作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使用手段和达成目的的正确定位。这项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两个体系简单的价值判断,并因此更接近现实,也更具指导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剧锦文.世界经济大转轨中的转轨经济学[N].经济学消息报,1997-01-31(1).
[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关键词:交易成本经济学;微观分析;比较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10-02
在中国的经济学教科书和相关论著中,鲜有对威廉姆森学说的详尽论述,这至少导致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界对新制度经济学全貌的考察有所偏差。比如,威廉姆森的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及其与新古典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的差异,以往并没有为更多的国内经济学者所重视,国内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往往建立在对理性选择模型的简单理解基础上。本文拟对威廉姆森极具特色的比较制度微观分析方法特点作出归纳总结。
1.微观分析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微观分析方法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特别依赖的一种研究方法,阿罗曾把新制度经济学所以特别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它的极端微观化的取向。关于微观分析对比较制度分析的重要性,威廉姆森在评价处理特许权假说时曾有一段论述:“如果在评估各种备择组织形式的功效时,细节是重要的,那么,特许权投标是不是对付自然垄断的有效办法,就不能完全取决于对问题的一种想象性的阐述。相反,对交易属性(特别要注意到资产)和缔约过程的细节这两者都需要仔细加以考察。除了跳出一般性描述去评估各种基本属性以及合约的微观分析方法外,没有别的适当办法来处理特许权投标假说”。微观研究分析方法被威廉姆森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不变要旨,用斯蒂芬的话来说,“上帝居住在细节中”。
2.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空间分析
微观分析涉及时空两方面的分析。在空间上,微观分析与分析单位的选择有关。微观分析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分析。西蒙观察到,“在自然科学中,当测量的误差和其他噪音被发现与正在研究的现象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时,科学家的反应不是试图用统计的办法从数据中榨取更多的信息,而是要找到在更高分析水平上观察现象的技术。经济学的策略是显而易见的:在微观层次上获取各种新的数据”。西蒙说的这种微观分析层次指的就是基本分析单位。对于这种基本分析单位,西蒙还说:“除非我们有合适的分析单位,否则要建立适当的人类行为理论是不可能的”。尽管西蒙提出的“决策前提是组织研究的分析单位”从来没有表现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他提出分析单位的概念很有启发性。
比较制度分析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任何理论都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分析单位,如研究竞争的基本分析单位就是行业。一个行业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直接展开互相竞争的竞争者的群体。制度经济学把交易作为自己的分析单位可追溯到康芒斯。康芒斯把经济组织问题看作同时处理冲突、相互依赖和秩序的问题。而交易对这种经济组织原理很敏感,因而他提出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交易是一个半微观化的分析单位,对交易作进一步微观分析的是威廉姆森等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
3.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微观时间分析
在时间上,微观分析和过程有关。交易成本经济学坚持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而要以一种“朴实、不急躁、深入、明确”的方法来考察经济组织。在微观过程分析中,交易成本经济学成功考察了下列相关的过程转换:(1)基本转换;(2)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3)作为“组织有自己的生命”这一命题表现的、可以预见将给内部组织带来的成本(化);(4)收益(常采取默认的形式);(5)算计的有限性,尤其是带来不便的系统后果的零碎而过分的算计;(6)声誉效应机制的不同功效;(7)自然选择(一般性的和适应于不同形式的组织的自然选择)的限度。其中,基本转换是指,开始时的多数投标竞争在合约执行期间及续订合约的间隔期中转换为一种双边的交换。而选择性干预的不可能性则解释了为什么内部组织不能处处都凭借带有选择性干预的联合复制而胜过市场。选择性干预之不可能性是导致对企业规模的各种限制的原因,并且使企业不能仿效市场的高强度激励。
过程分析在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过程分析是经济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2)过程分析为评价各种备择的权衡方案的合理性所必需;(3)过程分析引发了在组织的生命周期和声誉效应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4.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细节和实证分析
对细节和数据的关注是微观分析的核心。比较制度经济学强调行动在于细节,要求在细节层次上进行微观分析,而且这种细节层次的微观分析是通过不懈地比较,通过总是与其他可行的替代形式的关系中考察组织形式。除了微观的细节,威廉姆森还强调发展第一手微观分析数据,他认为,一门新的科学要收集它自己的数据,而不是采用现有的数据。整体而言,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细节的关注远胜于正统经济学,正统经济学长期抵制微观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在一种更具微观分析性质的分析层次上运作的。价格和数量是正统经济学关注的主要数据,而交易的属性和组织细节却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更加关心的资料。
关于如何对待比较制度分析时细节的繁杂,威廉姆森提出:“既要对各种制度细节有广博的了解,又不要过多地专注于细节”。对企业来说,人们在管理中所需要的是对没完没了的细节的关注。在威廉姆森的比较制度分析中,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微观分析的特征。比如有关特性的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特性重要。特性通常根据某种形式的“资产专用性”来予以解释。成型的企业文化、沟通准则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惯例已经被证明是组织的特性。威廉姆森认为,如果各种特性的收益随着交易属性而变化,那么,所要做的有成本效益的事情就是精心地(针对交易特性)去塑造文化,发展沟通准则,处理日常事务。而要实现这种有意图的观点,就要揭示那些定义文化、沟通准则与日常工作惯例的微观分析特性。威廉姆森把揭示微观特征看作一项雄心勃勃的作业。
在评价为什么从自己所熟悉的人那儿得到的信息更好的理由时,威廉姆森提到:“个人信任自己得来的信息,它更丰富,细节更多”。可见,细节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威廉姆森在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治理机制时,认为自己在重复一个“现在熟悉的主题,大部分相关的分析工作都在于细节”。微观分析也有助于计量,“如果能从微观上深入地分析交易问题,也有助于计量问题的研究”。
5.结语
在评价罗宾逊―帕特曼价格歧视案中,人们通常认为,大卖主的压价购买只有在生产者是批量生产销售或者应付竞争时才是合理的。但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这种解释没有考虑到在需要专用资产投入的情况下有差异的购买承诺与有差异的一旦获得抵押品就违约的激励。这种混淆是因为把习惯的主流经济理论应用于对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要得出合理结论必须采用交易的微观分析方法,尤其是要参照资产专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来评估各种备择合约。一旦这样做了,对许多非标准或不熟悉的缔约行为的不同理解就会经常出现。
同样是对成本进行分析,为什么交易成本和新古典的生产成本的分析方法如此迥然不同呢?交易成本经济学使用某种“半微观”层次的分析方法――比人们已经接受的价格理论更微观,但不像很多研究组织行为的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方法那么微观。要研究交易成本节省的问题,会计数据,即便是相当具体的会计数据也不需要。主要原因是在于,通常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方法并不能逼近交易分析的各种核心问题。对交易成本分析更重要的是“可改变用途”成本和“不可改变用途”成本的区分,因为这两种成本规定了资产专用性的条件。威廉姆森的这种提法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合理性在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事后交易治理理论,资产用途能够改变与否决定事后合约的履行;局限性在于,交易成本经济学还有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基于财产权交易的制度理论,关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分析方法不同的辨识,威廉姆森仅仅道出了其一。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Williamson, O.E. (ed.): 1990, Organization Theory: From Chester Barnard to the Present andBeyond (New York, NY: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3]Williamson, O.E.: 1996,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Carnegie Connection", Journal of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
tion 31: 149-155.
[4]Williamson, O.E.: 2001, "Empirical Microeconomics: Another Perspective", in M. Augier and J.G.March (eds.), The Economics of
Choice, Change and Organiz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ichard
[5]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7).
[关键词] 保险 诚信 利益
一、我国保险业诚信问题的现状
1.保险诚信建设初见成效
首先,诚信建设已被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一方面,《保险法》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后的《保险法》着重突出了对诚信原则的保护和运用。二是在相关法规如《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规定》和《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对保险从业人员和高管人员作出了诚信方面的要求,保险信用法制建设的加强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各保险公司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保险信用缺失导致的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我国保险起步比较晚,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不足,公民保险意识还不够高,导致出现了许多阻碍保险发展的问题,其中诚信问题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我国保险业必将崩溃。2006年被确定为我国保险诚信建设年,笔者认为,要做好诚信建设,必须找出产生信用危机的根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二、保险诚信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1.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角度分析
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在保险市场中从事保险活动的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险契约活动中,交易双方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二者可以选择的策略只有诚信和不诚信。而且,选择不诚信可以给选择主体带来额外的收益。这一假设前提是具有可行性依据的。保险人选择不诚信,可以扩大业务规模,减少支出。被保险人选择不诚信,可以减少保费金额,增加赔款金额。而保险中介选择不诚信,可以增加中介费用。这样,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以及保险中介都存在欺骗的动机。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对保险公司: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都想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降低成本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尽管成熟的保险公司都会选择诚信来稳定自己的客户来源,但是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选择不诚信会让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保费增加。保险公司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员在展业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佣金,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甚至欺骗保户,致使保户在索赔时发生困难,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二是,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人才优势,针对消费者对保险理解不深的弱点,拒绝投保户合理的索赔。其次对投保人:任何投保企业或个人为了节省自己的保费支出,也会选择不诚信。举个简单的例子:甲公司损失期望值为α,则他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P也为α,若甲公司采用一些手段欺骗保险公司,使保险公司认为其实际损失额P1=β(α
2.从市场均衡角度分析
从以上成本利润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不诚信带来的损失,致使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现在,我们从一个宏观一些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市场的诚信危机,以保险市场的需求、供给平衡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将诚信问题对保险市场的影响看成一个变量,引入到保险市场的均衡中,保险市场的均衡由图表表示:
图中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N是在双方诚信的情况下的市场均衡最佳效益点,OQ1NP1就是均衡情况下的利润,P指保险产品费率,Q表示保险产品销售数量,C表示诚信指数。当一家保险公司甲对保险产品费率进行调整后,其他保险公司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当甲调低费率,考虑到价格竞争优势,其他保险公司会相应降低费率,这时起作用的是ND1,而当甲调高费率时,其他保险公司则不会跟着提价,这时起作用的是dN。但是由于存在不诚信的情况,保险公司根据经验评估保费时,会把诚信带来的风险因素换算到保费的计算中去,即会使费率高于均衡费率,这样原本的供给曲线S就会向上方移动至S1,此时的均衡点为M,甲公司利润为OQ2MP2,由于费率的提高,使一部分投保人(Q1-Q2)退出了该保险,转向其他费率较低的公司投保,而剩余的投保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缺乏了解,继续为了原本相同的保障而提供更高的费用,当他们对产品认识逐渐加深以后,就会发现保险公司的这种不诚信行为,进而对保险公司失去信赖,最终退出该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三、解决诚信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1.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增强投保人的保险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使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趋向对称化
我们应加强保险原理、基本原则,以及保险法制的宣传,让民众真正懂得保险得以数百年运行的真谛在于以科学的统计数据为测算基础,实现每一被保险人与保险人权利与义务对价基础上的有偿转让风险,并在所组成的同一群体被保险人之间实行机会均等的互助,而且这一互助完全是就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风险而言的,其中排除了一切已经发生或故意制造的损失。
2.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调整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保险市场失衡
前面已经分析到由于保险双方当事人存在以利润为趋导产生不诚信行为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行业信用体系的办法来阻止这种趋导。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包括2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建立公司内部信用体系,二是政府为保障投保人利益建立信用机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保险公司要建立一套信用制度,即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二是建立独立于财务和销售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三是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信用管理制度。 最后行业内各保险公司内部信用机构联合起来对投保人的诚信实施监控,形成行业威慑力。其次对于政府建设完整的企业信用制度,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建立健全的企业信用评估的法律规定,同时还需要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公正,从人事、资金以及权利责任都达到公正独立。然后就需要做到的是保障信用评级制度合理运行,最好是根据社会需要采取依职权和申请相结合的企业信用评级运行模式。二是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的立法规定。保险公司在商业活动中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行为所失信惩戒制度带来的收益的时候会选择失信。而这时候如果我们建立企业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例如公开用网络向社会其失信记录,各家商业银行停止对其授信,不给予通过工商年检,税务部门不给予办理税务登记等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形成的合理的失信约束机制将会有效地遏止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对于不诚信的投保人,各保险公司联合起来,停止对其人身及财产提供保险保障,并及时将其失信记录发送给各商业银行,这样也将极大约束投保人的行为。
3.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
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先进的保险理念还得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发展的经验。因此多加强于国际保险公司的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极大地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和监管力度。
4.严厉打击保险欺诈,形成社会威慑力
笔者认为,目前的法律对保险欺诈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在方式方法上还可以加大力度。另外对于检举保险欺诈的行为应该给予鼓励,让保险主体间进行互相监督,让社会各界都起到保险诚信的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保险是一个所有投保人联合起来分摊风险,转移风险,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影响程度最小化,从而使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它需要大家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而诚信就像一块基石,任何保险一方放弃诚信原则,都会影响保险作用的发挥。由此看来,只有保险当事人都坚持保险诚信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起诚信的保险市场,当事人才会互惠互利,同时让保险各主体以及政府部门都加入到保险监督中来,保险业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保险作用才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袁卫.Fred Rowley.彭非:中国保险监管与精算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丁冰:西方经济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经济学 教学方法 优化 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后,我国对经济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我国也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的教育阶段进行实施,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收效甚微,文章就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的优化这一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一、我国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思想守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对我国的经济学教学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思想还是十分守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处于教学主体的地位,主观性过强,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经济学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课堂上还是以知识的传输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感兴趣的方面,在经济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济学课堂的实际效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一般都包含在大学教学内容中,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课堂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却忽视了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我国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以及“纸上谈兵”现象的出现,对我国学生经济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方法也只是通过卷面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而已,并且卷面考核并不能反映学生对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掌握能力,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经济学教学的全面进行,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学生对经济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经济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措施
(一)结合高新技术进行经济学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质的飞跃,在当今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科学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媒介进行经济学的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生动、更立体的有关经济学的案例和图表,使原本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经济学专业知识被学生们接受吸收,同时,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课堂下的沟通,及时的为学生解决关于经济学方面的疑惑。
(二)借鉴案例式教学方法
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不能很好的掌握与之相关的尺度问题,而通过借鉴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进行经济学的学习时就可以有更加立体和清晰的认识,使经济学教学生活化,通过情景再现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中有关经济学的问题,但是,案例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的驾驭与案例有关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以往不断的实践,锻炼出教师对教学尺度的掌握,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式模式对学生们进行经济学知识的传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经济学中有很多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如果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依据书本的知识进行讲诉,学生也无法很好的理解和接受,而且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摆脱不了填鸭式教学的枷锁,致使学生对书本、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学教学的质量,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视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出现的疏忽,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经济学知识。
(四)在教学过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开展与经济学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实地参观等方式了解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总结
总之,我国在进行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我国当今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应用能用能力,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输送专业的经济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中美经济学课堂教育的比较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华中科技大学为案例[J].高教探索,2011(12).
一、个量研究方法和总量研究方法
(一)个量研究方法
个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往往使某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的非常淋漓尽致。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无法观察到宏观经济问题对个量关系和个体经济行为的反作用。二是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通常是带有条件性的。主要是因为这种研究方法是基于某些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排除了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然而在现实中,外部经济因素却常常是经济变化的重要条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外部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容忽略。
(二)总量研究方法
总量研究方法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只见树林不见树木,从而忽略某个重要经济个体对整个经济总量的影响,因为在这研究方法的内在结构中,经济个体对整体的影响常常是不清楚的。
有些人会认为:个量研究方法和总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是完美的研究方法,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首先,个量和总量并不是可以刻意无缝对接的,它是有条件的,然而这个条件是可变的,没有规律可以遵循。所以很难找到可靠的模型或方法进行自动连接;其次,个量研究方法和总量研究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有区别的。在不同的研究前提下,强行把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就很难得出有效的结果。
二、实证和规范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实证分析方法就是研究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由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经济后果是客观事实。保持价值中立是这种方法的核心和基础原则。然而,规范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经济的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方法通常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作为依据。
(二)缺陷分析
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明这两种方法是有机融合的,各有优缺。即便如此,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这种分析方法理论性和教条主义色彩浓厚,与现实往往有着巨大的差距,造成其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极低。其次,实证研究力图用掌握的有限的经济数据和现象去证明普遍适用的经济命题,不可避免的具有概率性。这就会造成进行规范研究时,经济命题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和前提是错误的,错误的起点和前提自然很难得出正确的经济结论。最重要的是,两种分析方法可能对同一经济现象,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三、动态和静态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静态研究方法就是抽象掉了了变化过程和时间因素而静止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致力于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以及均衡状态的达到所需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所需的时间和形成均衡的过程。
动态研究方法则对经济体系的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分析。它是通过引进时间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和经济行为从前到后的变化过程。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从而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缺陷分析
静态分析完全抽离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静止的孤立的考察某些经济现象,忽略了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因此,我们很难把这种分析结果应用于生活,以知道我们的经济实践。
动态分析是把经济现象看成一个连续的变化的过程。然而这种分析方法复杂难求,即使可以操作,也需要大量的假设前提,而这些假设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自然这样的研究方法也得不出正确的研究结果。明显,它不仅与静态的分析方法有冲突,而且与现实不符,我们自然要对其结果存疑。
四、均衡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研究经济生活中的变量如何趋于均衡的方法。均衡分析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将经济现象分成经济部分,只对部分进行集中研究,而忽略其他部分。一般均衡侧重于通过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
(二)缺陷分析
(1)由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发生,以至于经济均衡是难以达到的。(2)均衡分析法忽视了过程与结果的联系而仅仅重视因果关系,在解释经济现象时往往忽视均衡过程与均衡结果之间的联系而仅仅重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根本无法很好地解释现实中诸多经济现象。(3)均衡分析法最大缺陷的是只是把经济系统中参与人看作是互不联系的单个人(仅研究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因而,对现实中出现的诸多现象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数据模型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进步的标志,数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经济规律,使经济具有了科学的形式。但是通过单纯的理论演绎得到的结论是很难去反映经济事实的。
(二)缺陷分析
首先,这种研究方法注重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依赖于统计事业的发展,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经济数据是无法量化的,即使可以量化,其中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却无法模型化。其次,数据和数理模型的运用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很可能依附于某种政治或经济的力量,从而造成不顾客观实际和具体的社会关系而歪曲经济事实。最重要的是,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实践经验不同,人们考虑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经验数据。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差异,滥用经济数据,滥用数理模型,随之而来必然是不切实际的研究结论。
六、结语
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的研究方法被引入经济学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是为了使人们在使用某种研究方法时,注意其却缺陷的干扰,在研究结果中剔除这些缺陷的影响。即使联合使用这些研究方法也有可能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因此,对于联合使用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慎重,以得出有效的可用的研究结论。(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英)经济学原理[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9.1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1
[3]强天雷,任保平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述评[J]经济评论2001年03期
[4]许纯祯试析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趋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微观和宏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
论文摘要:实验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现代经济学许多的假设是未经验证的,在经济学中引入实验方法是必然的。从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对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分析,探究实验经济学的意义,以及实验经济学存在的局限和问题,得出了实验经济学是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革新,实验方法也将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的研究工具,对经济学方法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结论。
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了表彰弗农·史密斯将实验作为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对经济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于2002年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认可,实验经济学成为了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同时显示了实验经济学的蓬勃发展,在理论界的影响日渐增强,并且融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中。
实验经济学,是指让实验对象在设计好的可控环境下行动,借以分析人的行为,总结人的行为模式,验证和修改经济学的各种基本假设。如果这样,经济学家可以在设计好的可以控制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经济学的假设或者那些重大的发现做可重复性的实验,来验证其是否具有科学性。
1 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实验经济学的产生,从历史上来看,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经济的相关问题,得从1738年的“彼得堡悖论”算起,距今已经有270年的历史了。但真正被后人认为是学科开端的是1948年张伯伦在课堂上进行的供给和需求的实验。弗农·史密斯在1962年发表了《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这篇文章不仅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为此后实验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许多经济学家从事到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中来,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也让更多的经济学家所接受,实验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经济学方法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三股思潮。
第一股思潮是,1931年,萨斯通对效用函数的实验研究拉开了实验经济学序幕,萨斯通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个体的无差异曲线,大约20年后卢西斯和哈特在考虑了现实中的利益刺激后,重新进行了萨斯通的实验。1950年阿莱提出了对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进下行了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期望效用理论的不一致,也就是著名的阿莱悖论,这是最早通过实验提出的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怀疑。
第二股思潮是,1950年,决瑟尔和弗鲁德构造了著名的博弈问题“囚徒困境”,但早期的博弈实验都是围绕着重复的囚徒困境及其变型展开的,纳什曾经指出实验中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例如很难在零和博弈中将参与人的行为视作重复博弈,不同阶段的人的选择也不一致。
第三股思潮是,1948年,张伯伦教授首次在课堂对市场进行了实验,建立了一个实验性市场以检验竞争性市场均衡的条件,但是实验的结果却与竞争性市场均衡结果不一致,但是这也就启发了当时他的学生弗农·史密斯,史密斯到珀杜大学工作的第二年,在课堂上以他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竞争性均衡实验,与张伯伦教授的实验中一对一的交易方式不同,他使用了证券市场所采用的双向口头拍卖的集中交易方式,他发现即使在很少的信息及适度数量的参与者的情况下,市场也能很快地收敛到竞争性均衡。由此史密斯证明了大量的,具有完美信息的经济人不是市场效率的要求,这与人们习惯的经济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也就是在1962年,史密斯将多次的实验的结果组成论文即《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发表在了权威杂志《政治经济学》,也被认为是实验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2 实验经济学中的实例分析
一个很著名的被称为“最后通牒博弈” 的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两人分一笔固定数额100元奖金,A首先提出分配方案,然后B来表决,即A提出的方案是给B一个数额x(0x100)元,那么A可以得(100-x)元,由B来决定是否接受该方案,如果B接受这一方案,则按照这种方案进行分配,如果B不接受此方案,那么两人将一无所得。
在该游戏中,如果我们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只要让x>0,那么B就应该接受,即A提出x=1,A得99元,B得1元,B会接受,甚至x更小,只要x>0,B也会接受,否则两人得到的奖金将会是0,也就是说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得到1元的效用大于得到0元的效用,那么B就会同意A的方案。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设想一下,在如此悬殊的比例下,如果换成你是B,你也会觉得太不公平了,A为什么可以拿走那么多的奖金,所以你会拒绝接受B提出的方案,假如将角色换一下,由你来提出方案,大部分会选择给B50元,这样的话,B会更容易接受,可这种想法不是所有人的想法,任何的推测就显得毫无意义,就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找寻其中的规律。
为此,我做了这样一个关于“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我选择了45个人作为我的实验对象,事先不给他们任何限制,由他们自由选择可以分配的方案,即为B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实验的结果是31人选择将该笔奖金平分,即A和B各得50元,还有8人提出的方案是给B大于给自己的奖金,即x=51 得49元, 另有5人选择给与B更多的奖金,即使A得到的奖金更少,否则B会拒绝接受A提出的方案,在这次的实验中只有1人选择了给B最少的奖金,即x=1,A得99元。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那么我的这次实验结果完全和“理性经济人”假设不同,即x较小的时候,人们是会拒绝这种方案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由于我选择的实验对象的样本数量太少,也没有完全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很大程度上支持我的看法,但是我们通过“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可以发现,现有经济理论的假设是有问题的,并不是所有的假设都正确,像“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一定正确,说明人们在决策中考虑的除了利益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不是完全从本身利益出发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奖金的金额、公平性等因素会导致人们的选择不同,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的选择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人们选择的分配方案是不同的,也就表明了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不同的。而我们可以利用更加规范化的实验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控性,所以在类似地条件下,不管谁参与的实验都可以得到相类似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涉及了很多的实验,涉足的领域有:个体决策实验、博弈实验、市场实验、拍卖实验、风洞实验等等,在实验经济学方面,需要更多的实验经济学家做出更多的实验,以验证经济学的合理性。
3 实验经济学的意义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是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已经逐渐进入到主流的经济学当中,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直以来,我们知道实证方法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的范式就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们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的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其实,这样的方法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缺陷,即理论的假设和数学的推导往往会排除掉人们行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不确定因素,是以人们为“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的。实验经济学就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第一,实验经济学是以人们可以非理性、有偏好的行为人取代了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的与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问题。
第二,实验经济学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论证,同时可以操控实验条件和实验变量,排除那些非关键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也就克服了经验检验的不可控性的缺陷。
第三,实验经济学可以重复实验来进一步论证,用现实的数据代替历史数据,那就克服了以往的经济检验的不可重复性,使得经济学理论会更加具有说服力。
第四,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把人们的决策行为当作了研究的对象,让人们参与到实验环境之中,使人们更具有机会分析他们亲身参与所产生的信息,把一些经济运行的过程纳入到了研究领域当中,以便于人们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第五,实验经济学的文献增长迅速,在《经济学文献杂志》的分类体系中增加了一个专门的项目——实验经济学方法,催生出了新的经济学科。
4 实验经济学的问题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仅仅四十多年的时间,仍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尽管我们知道有部分的实验确实取得十分成功,但是实验经济学的局限性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实验经济学家们不单单要掌握好经济学,还要系统的了解实验所要涉及到的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我们知道,实验经济学的目的是要研究现今的经济,揭示现今经济运行和人们行为的规律,但是即使实验也不可能完全地模拟现实的生活。如果与现实越接近,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变量,实验的控制难度就会加大,使得实验会越来越难控制,使数据最后也更加难以处理,得不到实验想要得到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中,实验的参与者的主观性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验经济学家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的偏好和非理性行为,那些实验参与者在实验时有可能会考虑设计实验方案的人,从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的期望,导致实验的不真实,这样的主观因素将是对实验的极大挑战,也就会造成许多相同的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不同的实验参与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因此,许多著名的实验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同的实验由不同的研究者设计或者由不同的实验参与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目前还没有好的系统和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5 总结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较早地配备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但是与其相应的实验检验却相对滞后,实验经济学一经产生,立即显示出它的蓬勃生命力,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实验经济学将会转而会解决更为实际的经济问题。实验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理论学派不同,它不是以相对独特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而是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
实验经济学是研究人们行为的经济学,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其他的学科的共同发展,它揭示了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并且为此提出了经济学的前进方向,实验经济学是发展历史比较短的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知道,随着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会更加完善,一定会对主流经济学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淑敏.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4,(2).
[2]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蒋媛媛.实验经济学的理论综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1).
[4]约翰·海.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183-185.
[5]肖信东.实验经济学:一种新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8.
[6]弗农·史密斯.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7]叶泽方,方齐云.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