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09 16:07:26

序论:在您撰写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

第1篇

一、语文学习要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智慧

学生在学习时只有明确了“我想要学什么,我真正要了解的是什么”,才会主动去探求,要不然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的培养将成为空谈。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言文字的艺术,就是一种打动人的艺术。语文是人文性极强的一门学科,绝大部分入选教材的作品都包含着强烈的感彩。新课程下的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作品的内容都关注学生的生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用不同的方法去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作品之中,同作者、同文本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产生碰撞,让自己的情感得到熏陶,丰富、完善自己。学生们的智慧是没有穷尽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想法,有的时候是很单纯的,就似璞玉,需要教师去开发、去雕琢。把单一的、纯理性的教化与丰富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把理性的认知变为情感的认同,这不也是“人文”的体现吗?那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

1.将“组织教学”变为“诱发动机”,其核心是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受到有效的情感刺激,面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需求和欲望,进而促使其形成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假如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绝对不会莫名其妙的产生,而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诱发让其产生。在实践中运用的目标分解法、赞扬肯定法、和平共处法等,都是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2.将“传授知识”变为“主动探求”,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从教师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掌握学习和求知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探求蕴藏于教材中的知识宝藏。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强调自主求索的精神。这意味着教师再也不能只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加不能再用一套泛黄的讲义来应付全班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应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之中,关注、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质疑,让教学在彼此问答、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习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之中深入。教师的教在学生的学习后,学生的学习在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这个过程很复杂,也很重要,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运用问题交流法、主题探讨法、师生沟通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

3.将“巩固知识”变为“自我展现”,其核心是让学生不再受机械记忆、重复练习的痛苦,以自我展现的形式,一方面吸收、巩固知识,能真正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变成自己的素养,另一方面有主体意识、张扬个性而且又积极合作,养成开朗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要在“动”字上下工夫,让学生能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那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教师可以运用课本剧、辩论、演讲、朗诵、趣味游戏等形式诱导学生动起来。学生在“心动”中学,在学中“心动”。在“身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人人动”中发现不足、改进不足。

4.将“运用知识”变为“实践创新”,其核心是让学生突破教材的局限,打破经验教训的桎梏,不当知识的奴仆,不是任教师驱赶的温顺的小绵羊,而是着力培养自己寻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质疑敢闯的创新精神。纵观学习的整体过程,这一部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前三个阶段的学习都是在为这一阶段的实施积蓄力量。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是否有成效。我们应该看到只有这一阶段的学习落到了实处,发挥了效力,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达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所要求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就要有探险意识、突围精神,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冲出常理,经常用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分析一个人物形象,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唯一的认识?此人是否还有其他的性格特点?换一种思考角度是否会有其他的认识呢?我们思考是不是有偏颇或漏洞?用这些问题来启发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敢于创新求异,鼓励学生多思善想,不被一家之言所惑,有自己的思想。

5.将“检查知识”变为“共同体验”,其核心是让生生、师生问将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进行交流,总结已知,体悟学习方法,品味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一部分虽是尾声,但不要流于形式。学习简报、学海拾遗、几点体会等,都是很好的体验和交流形式。一句话,要让学生在共同体验和相互交流中,把所学的知识融成一个体系,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的意识。

二、语文的学习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大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将学生从“小课堂”引领到“大课堂”,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学习语文。大力提倡“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读纸质书(报刊、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光盘)和无字书。进行一些春游、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工厂、农村,走向博物馆,走向美丽的大自然,亲自领略外面精彩的世界,目睹祖国的日新月异的风貌,亲身体验人生百味,让学生做自主发展的人。除了现实生活,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语文学习当然要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生活,学生可能陷于日常的、琐碎的生活,感受不到生活更多的魅力。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在梦的天堂里飞翔,拥有一种超越个人、超越家庭、超越社会的向往。这种向往就叫理想,它可以温暖人心,提升人格。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了,他们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和体会到的东西将会比在课堂上多出许多。

三、语文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社会角色和身份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有让学生由一个懵懂单纯的孩子到一个有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人的转变过程。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要多思考,怎样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社会角色的体验,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怎样才是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发展。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不同的角色。学生不是孤独的学习者,他们渴望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沟通,和他人分享经验和体会。大家都渴求一种开放的交流,积极和他人打交道。在这种理念下的学习,学生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成长。长期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倾听、感悟能力和团队精神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2篇

关键词:情感因素 自我转变 教材处理 善于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11-01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下有了全面的更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成了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哪些,如何去做?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情感因素不可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

我们的语文教学,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所以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他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只有学生对学语文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语文学习中去。同时,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文教学。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在课堂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如有的运用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情感,聊天吹牛,讲故事,读美文佳句等,有的运用丰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但不管哪种方式方法都要基于情感教育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上《紫藤萝瀑布》一课,我就运用聊天吹牛的形式让大家谈谈亲人去世的感受,谈谈死者已逝,生者犹存的情感,伤痛自不可少,但更应珍视现在的生活,努力向前,从而让同学们在感情上和本文作者有一个认同,进而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而在上《乡愁》时,我则让同学们闭目想象离家在外,举目无亲,万事不顺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引出在家千日好的感慨,从而最终导入乡愁。

2 自我转变不可少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好的地方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存在的更多的弊端,让它和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产生了众多的抵触。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难看到主动的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学习得到知识,少有自己的感受与见解,一堂课就是课堂是中心,教师是中心,课本是中心,学生的发展完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中根本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发展。如果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众多的手的举起绝对会是“老师,答地球自转的小明没来”的笑话。(注:地理课上,老师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可当老师提到“地球为什么自转”的问题时就没有同学举手了。老师相当着急,毕竟后面坐了太多的听课老师。终于,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救场。老师请这位同学起来回来,这位同学说:“老师,答地球自转的小明没来。”)所以,教师自我转变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要成为一个组织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一个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变成一个课堂为阵地,教师是引线,学生是主体的现代课堂。

如《那树》一课,我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做。本课几个问题:

(1)你能让同学在本课的生字词上考不到你吗?

(2)那树代表什么?

(3)你能找出并说出本课的几个优美词句吗?

(4)本课主题?

(5)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可以怎样做?

备注:(1)可自由组合讨论?(2)参考资料自备。(3)成果展评全班参与,得奖者本人奖糖果一个。

效果很不错,呵呵!

3 处理教材是挑战

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面对形形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品行的学生,手中的教材却是一个版本,如何分析和处理我们手中的教材就对我们形成了一个挑战。只有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在对学生学情和兴趣爱好等情况掌握充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教学“三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确定并解决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学生学懂学通学用,达到用教材教而非教书匠式的教教材。

在你的教学过程中,在你的课堂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课堂教学前的教案中,应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所以在我们的教案中,导语设计、问题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每一步教学时间的分配,节奏控制,内容的过渡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在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对我们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如在教七年级上《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我就针对手中的两个班的学情作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一个基础较差的班集就在理清生难字词的基础上着重理解寓意,理解寓言特色,学完本课后今后再面对寓言时能根据本课所学自己归纳总结寓意。另一个基础较好的班集就把生难字词放在一边,将之换为品诵本文的精美语句,学将自己生活中的道理写进自己的寓言中。为此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和两个教学重难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要一课有一得,再加上在现实教学中我运用了学生广泛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更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教学过程,学生学起来更专心,更有感触,充分达到了之前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现场众多老师的一致好评。

4 善于学习最关键

在新课标中要善于学习,特别是作为青年教师。我在初期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了多次公开课,上完就听同行专家的点评,必有一得。

不断的听课,不断的吸取别人的优点,并不断的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的很多经验都是从老教师那儿学来的。听了曾老师的课,学会了用学案,并将之用到《诗二首》的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李老师探讨明确了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也是一课的出彩之处。所以,个人以为多听课,多探讨,多合作,多改进,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少的一点。

当然,教学是个无底洞,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情投入,不断转变,勇于挑战,坚持学习吧,相信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激发兴趣注重实效

近年来,教育界十分关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不断高涨,把语文教学炒得沸沸扬扬,使教学不断出现“教改热”。然而,在这沸沸扬扬的“教改热”中,语文教师便手忙脚乱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教学。其实,只要我们认真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重点,努力抛弃传统教育观念,就能开展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一、以人为本,凸显语文育人的核心价值

事实证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把学生当作 社会所需要的工具来培养。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书本知识,大大忽视了知识以外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目的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际操作能力,即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在思想、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真实有效的升华,从而更好地有能力地去服务社会,服务自己的一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已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将‘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并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摈弃传统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便是从事好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根本前提。所以,语文教师就不能单纯地培养少数几个所谓“尖子”,而应把工作重心放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既要保“尖子”稳步上升,又要扶“差生”逐步上进,并让全体学生都受到教育,让教育真正在教学中均衡发展。

二、培养能力,达到语文育人的最终目的

实践证明,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注入式”教学为途径。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因而获得的知识较少,较多地凸显在死记、硬背中,由此造成了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达不到科学的培养。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能说不能行”,即缺少应有的实际操作能力,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教育的教学手段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亲自尝试、亲自探究获取知识的主体意识,还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先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要注意瓮中保护这种学习乐趣,使学生时刻有学习语文的。其次,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从平常抓起,跨结合学生的实际,始终围绕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努力发掘各种对教学有利的因素,才能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培养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的目的。

三、突出实效,注重语文教学的核心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很多方面是一种形式,甚至于产生了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诸如在教学中刻意地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不断翻新花样,致使课上“热热闹闹”,而课下却“冷冷清清”不见实效。谁都知道,教学形式运用得恰当与否,这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关键和根本都在于教学是否有实效,即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形成技能。

总之,要搞好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自觉改变教学理念,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见效而不流于形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朝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育人、树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初一语文教育的意见》(2009年8月26日)

[2]刘韵清,何小英,付孝泉;初中语文教学及调适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4(1)

第4篇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设疑;解疑;创新;角色转变

如何进行新课标下农村语文教学是我们每位从事农村语文教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每位农村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新课标的推行是对农村语文教师的最大挑战和机遇。其挑战表现为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挑战。再次表现为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

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语文教学和城市里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当然,这些区别是客观存在的。农村经济较为落后,人们观念不强,学生知识面窄,有些家庭经济压力大,教育环境相对要差,学校教育设施有限,有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这些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许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农村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我们要有新型的教育教学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孔子说过“因材施教”,那么,正视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还是要遵循“以人为本”,做到因材施教。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索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在语文教学时,不妨在触题时就布置任务,激起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务,训练探索性思维。如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就从题目中提出: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通过任务设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了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思维活跃,并促进学生认真阅读语文,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大家各抒己见,通过对这个问题解决带动了全文其他问题的学习,教学起来教师十分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十分轻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很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2.利用图片求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中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制作和寻找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图片作为教学创设情景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使用图片时,常常要求学生仔细全面观察图片,同时教师进行设疑,让学生对图中疑点主动观察、讨论,并得出自己的观点。

3.想象解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人脑要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过程,是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现有教材的知识大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的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课文的多种结果,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4.变序释疑,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教材中有些课文较长,如果按课文内容进行讲解教学,费时较多,且不易突出重难点,我们教学可以打破课文内容顺序、框架,把课文内容中的重点部分提前,形成悬,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解决疑问。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我就设计了一块表格,其内容包括人物、肖像、语言、行为、性格,分别对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人物进行分析,这样把纷繁复杂的人物很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时突出了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这个设计引导学生变序阅读这篇课文,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5.注重运用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新的火种。”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想法确有创造性,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贯彻农村学生创造精神,激发他们创造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如我在上新课以前都要让学生预习,预习时必须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通过我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很多学生预习形式不一样,但从中我的确看到了学生对知识创造的火花,我积极地引导,让学生的创造的萌芽在如母爱般的呵护中茁壮成长。

二、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农村语文教师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基础上,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观念下做好农村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1.农村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必须很全面掌握当地经济状况、文化底蕴、学生基础状况等情况,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要充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同时要认真地进行自我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各方面素养的提高,教师不能吃老本,要不断学习许多实用而又新颖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育战线上发挥最大的潜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转变

我认为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学科,是一种和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在创新上,我们所教授知识必须符合农村学生的特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语文课必须打破一本书、一个教师、一个教案、一个答案的封闭局面,树立新型的学生观,要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寻求问题答案的多样性。我们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大搞“填鸭式”教学,有些教师成了课堂中的“霸权主义者”,一堂课下来都是自己在讲,而学生都浑浑欲睡,不知老师在讲什么,这种教学方法最终只会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不能容忍的。我认为现代农村语文必须研究学法,唤醒主体意识,在唤起主体意识上,应该从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即“学法”指导抓起。学法指导不应看着是简单的传授方法,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驱动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增强兴趣。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变“教”为“导”,形成课堂师生互动。因此,要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模式。

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teacher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ffect of reflection is very necessary. As a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 should in advance of exploration, reflection in practice, study materials, understanding students,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etting up teaching strategy.

【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reflection

1 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中,教学反思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经常检查、反馈、分析、调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最终优化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无疑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关注,使教学研究活动得到深入地开展。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教学智慧的实践。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是体现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演练技艺、展现知识的过程。以前语文教师的教学都是一板一眼遵循课本知识,而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搜集大量事例并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

2 教学体会

2.1 加强教师修养,增强教师创新能力。

都说初中孩子最擅长模仿,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教师必须自觉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2 科学使用教材。

遵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新教材的编写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以社会生活为主题阐述理论观点,生活化学科知识,使知识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体现,使语文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说服力增强。因此,关注过程和凸显观点是新教材内容的体现方式。由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出发,在生活情境中学生能够体验、感悟,最终回归到学生生活,也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很强可读性。刚开始新教材不能够适应,笔者曾走到两个极端教学模式:部分教师由于受旧教材编排学科知识逻辑思路的影响,开始接触到新教材以生活逻辑为主线的编排思路时,感觉很零散、很感性,不成知识体系。不由自主地在上课时按旧教材的模式教学,导致学生听不懂,课堂效果也很差,为此,笔者感到困惑苦闷,结果转向依据并照搬新教材,一段时间过后,教材内容进度缓慢,笔者感觉按部就班照搬新教材,教学任务在规定课时内不可能得到完成,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笔者意识到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应当依据新课标的理念,让教材成为文本并对其进行编辑。

2.3 挖掘人文内涵,体现人文价值。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在教学和教学评价中过分追求客观性、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尤其是在中考压力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追求机械化的答案,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当然,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标准化教学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从学生未来的发展上看,这样的教学理念无疑背离了语文教育的特点,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伤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毕竟,语文是人文学科,理性化、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无法挖掘出语文的人文价值,也就不能充分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广大语文教师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2.4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我们力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3 以学生为主体,接受先进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普及,许多教材内容出现了大幅度改动,但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却没有随之改变,仍然是“穿旧鞋”,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对学生“一刀切”。这样陈腐落后的教学模式显得与现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格格不入,教师教得疲倦,学生学得枯燥,味同嚼蜡,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效率极低。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不应是一个只顾眼前分数、不顾学生能力发展的“近视”。教师要逐渐将自己的主体地位让位于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只有通过课堂中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才能使学生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对在阅读过程中涉及到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可在小组讨论中不断补充、更正、完善,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马上解决,教师可参与进来,引导学生细细研讨。

总之,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探索、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进权. 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J]. 教育革新, 2009, (02)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三个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100-01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具“三新”:新理念、新教材和新方法。实施“三新”关键在于通过与探究式学习整合、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与学生生活和社会见闻整合,达到同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然而,要达到这个“三维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完成以下三个教学板块。

1.坚持与探究式学习整合,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与技能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在使用新课标编写的教材时,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首先是教师解色的转换——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次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1 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提问提得陡、问得急,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帮忙启发甚至暗示。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又能获得多少“顿悟”呢?然而,大多数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便匆忙寻找片言只语零乱作答,在表面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实际上已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问答圈子中去了。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无效的教学状况,教师就在提问后一定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独立思考时间,让他们潜心读课文,自己思考问题。

1.2 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学生亲身实践。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践而探究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提倡学生合作探究,是以课堂为载体,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为中介,共同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重在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学习保持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驰骋想象,共同商量解决问题。同时强调让学生细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勇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别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接受别人合理的意见。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最易产生学习乐趣,从而有效地掌握交流、筛选、辨真的学习方法,自觉形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对自身素质的有效提高。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就应该这样引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在学生自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故事大致情节的基础上,思考:文中的“走一步”和“再走一步”,除了指下山外还有没有其它含义……如果有,请想一想可能指的是哪方面的意思……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该学点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经验,结合文中内容进行思考。当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教师再给予点拨:结合前一课《在山的那边》进行思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教师一边参与一边寻视,把握好学生思考和分组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归纳形成较规范的答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化解课文难点,达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目的。

2.坚持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们都知道,现代教育技术涵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法让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辅助学生的学习,是有效实施新课标、优化新教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既直观又形象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为生动有趣的可感可视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饱览名山大川,驰骋中外,遨游宇宙星空,增长见识,充实知识储备,这正是现代读书人所追求的“秀才不出门,广知天下事”的理想境界。同时,运用CAI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效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人人有话想说、有话乐说、有话争说的良好氛围。学生长期地在这种环境中参与学习,分析理解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思考表达能力都会得到良好的培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为有效的培养。

3.坚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新教材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参与学习和自行实践的源动力。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与思想相互渗透的开放性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也处处都用着语文。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按以下方式进行教学整合:

第7篇

关键词: 培育 阅读 激发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语文教学在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语言及感悟浓郁的人文思想的同时,还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较之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要有所变化。

一、语文学习由主渠道变多渠道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但主渠道不是单渠道,要在承认课堂主渠道的前提下,突破课堂的局限,为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1.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学生语文学得好,得益于自己长期的课外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著名作家吴伯萧先生曾对语文教学提出过言之灼灼的忠告,“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阅读原文上。要在紧张的语文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阅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即读自己喜欢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不用作思考题,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一本。这样的阅读就是一种自主性阅读。

2.开设选修课。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一直没有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常常“千人一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用班级授课的方式,一个教师甚至一次可以同时对300个学生授课,学生要接受这样的教学,前提就是要隐藏自己的个性。”而发展学生的个性恰恰是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因而,作为以大班授课为主的我国基础教育,选修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新课标规定,选修课设计五个系列,学校可根据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及实际水平自主设计模块。通过丰富多彩、灵活生动的选修课教学,学生知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教师只要适时地启发他们去感悟文学教学,学生知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教师只要适时地启发他们去感悟文学艺术的魅力,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3.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诸如组织各种社团(如:文学社、读书协会、演讲协会等),举办多种活动(如:艺术节、文化节、参观、访问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游戏。

4.强调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学生不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学得”,还需要自然状态下的“习得”,学生学数理化,学史地生都以汉语文字为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语文;学生与他人交流,使用的是母语,也可以视作语言实践;学生的书面作业(外语、数学除外),更是语言实践。语文教师必须主动与各科教师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语言“习得”。

5.强调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也是营造大语文学习的环境。现在的学生已经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生活、网络、语文学习,三者已形成一个整体,正如有人提出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二、语文课堂由讲堂变学堂

从“讲堂”到“学堂”,虽一字之差而境界顿出,标志着对课堂教学主体的再界定和语文教学价值重心的位移。要想由“讲堂”变“学堂”,首先教师要转换角色。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处于“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讲你听”的优势地位;学生处于受教育、受灌输、被摆布弱势地位,主观能动性自然难以发挥。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要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自觉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教师应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形成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教师要做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探索,并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尽管在上一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口号,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要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结合,要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沉入文本,感受内容,感受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由屈从于教师或权威指令的“被压迫者”转换为平等交流和沟通的“对话者”,由顺应教师意愿或思路的“取悦者”转换为互为师生、教学相长的“合作者”,由忍受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克己者”转换为敢于诘难、敢于争辩的“批判者”。养成学生问苍茫宇宙、就天人之际的博大的人文襟怀。

三、教学模式由填鸭式、诱导式变为共享式

李镇西先生曾比喻性地分析语文教学中的三种模式,教师不研究学生食欲如何、消化能力如何,也不顾囊中的精神食粮营养程度如何,一味居高临下地“填”和“灌”的填鸭式;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美餐”的情境氛围,刺激学生食欲,使其本能地、主动地就餐的诱导式;教师以“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身份引导众生共进“美餐”,一起品尝的共享式。应当看到填鸭式和诱导式有形式之别,无实质之异,都是以教课书为代表的教学内容的天然富有营养,以教师为象征性的教学权威的天然正确为前提而展开的教学。所以,在新课标下必须将传统的“填鸭式”、“诱导式”变为“共享式”。因为共享式具有自和互补性两大特征,自就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语文学习内容,选择语文学习方式,选择语文作业,选择形形的语文学习资源。互补性就是鼓励学生积极交往,多边互动。面对有口皆碑的言语作品,既需要自身细嚼慢咽、含英咀华,也需要与伙伴交流人中滋味及感受;物别是面对各执己见,众说纷纭的多样化体验,他人的评说将有助于自己拓展视野、丰富感知、完善思想。在这里,互动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真诚平等的对话,在生本、本本、师生多边之间展开的,以人格平等为基准的对话。置身在这种等边对话框架内,教师是对话的主持人和对话进程的协调者;置身在这种等边对话框架内,学生既善于倾听,更乐于表达,他们在诚恳的倾听中学会思考,在坦率的表达中获得进步;日益趋向个性化的言语,不仅仅是他们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技能,更是他们心灵搏动本身、血脉涌动本身――由此,他们就会获得超越语文学科意义上的完美成长。

四、教学评价手段由一元化变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它旨在促进发展。因此,要改变过去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作法,要将考试与其他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改变过去过分注重等级、注重量化的做法。要处理好几种评价方式的关系。

1.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都很重要,但要加强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这样一种评价:不断地反馈给学生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信息。“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教育评价学》)在认知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一个单元、一个知识点进行诊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把以检测知识为目标的考试转换为诊断性评价,就提升了教学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总结性评价往往表现为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对这种考试,大家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聚焦在分数上,但人们往往忘记了分数不等值规律。因此,在对学习个体的学业成绩进行分析时,更多地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研究考试的效果。

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用数字精确地描述被评价的对象,是定量评价的特点,而定性评价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整合其效能,无疑会强化语文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