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09 16:07:21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音乐教育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音乐教育课程

第1篇

[关键词]优化 三年制 学前教育大专 音乐课程结构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我们提供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近几年,许多大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陆续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生,三年制大专有别于三年制中专和五年制大专,它比三年制中专学生的起点要高,比五年制大专的学制要短,许多学校沿袭三年制中专或五年制大专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的门类多,课时足,几乎占用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在学习效果上很难体现这一层次学生的特点,使学生缺乏竞争能力。怎样确保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在学制短、课时少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音乐技能,需要我们加速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合理优化音乐课程结构,通过认真地思考与研究,获得最科学的依据,真正解决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推动其音乐课程教学。

一、我院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结构的研究现状

2009年以来,我院学前教育系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率先对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大幅度增加了幼儿园实用的教育类课程和课时,如:幼儿教师与专业发展、幼儿心理发展、幼儿学习与发展、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注重学生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相继减少,音乐课程的课时比2008年前削减了1/3,音乐课程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在课程结构上做了一些调整。

(一) 整合与调整音乐课程结构

1、减少了必修课的门类,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

2008年以前,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课程设置主要沿袭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程门类繁多,音乐理论课有:音乐基本理论、音乐欣赏、幼儿歌曲创编。音乐技能课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歌曲配弹,课程达八门之多。加上其他课程,占住了学生所有学习时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参与其他活动时间,必修课多,选修课少,课程结构严重失调。2009年我校逐步将原有的必修课程综合为两门,如:钢琴与音乐基础、声乐与视唱练耳。钢琴与音乐基础(内容包含了音乐基础理论、钢琴、钢琴作品赏析和幼儿歌曲配弹)、声乐基础(内容包含了视唱练耳、声乐、声乐作品赏析和幼儿歌曲演唱),解决了音乐课程门类繁多,相互之间孤立及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的问题。

2008年以前,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选修课几乎为零,2009年为了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逐渐增加了幼儿歌曲创编、音乐欣赏、奥尔夫音乐活动、合唱艺术、声乐提高班、钢琴提高班等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

2008年以前,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采用的教材与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为同一教材(幼师中专教材),教学内容陈旧,与当今学前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学生技能单一,与幼儿园音乐活动教育严重脱节,严重制约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2010年编写了钢琴实用教材、声乐补充教材、声乐综合、幼儿歌曲弹唱等校本教材,2012年编写了全国三年制学前教育教师教材《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幼儿歌曲弹唱》等教材,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教材在内容、体例上力求创新,同时,增加了幼儿题材作品的比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积极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学接轨。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每学期举行两次声乐、钢琴阶段性汇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声乐小组、钢琴小组、系合唱队,每年进行一次课外活动汇报演出、音乐技能教学汇报演出;举办各种音乐比赛,如“杯”合唱比赛、毕灵杯歌手赛,幼儿歌曲弹唱与表演唱比赛;举办各种音乐晚会,如六一晚会、元旦晚会等等,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育实习指导,学生教育实习分游戏实习和总实习,音乐教师分批下园参与学生在实习中音乐游戏与音乐活动教学的指导。

(二)音乐课程结构调整后带来的利与弊

从2009年开始,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有了大的改革,显而易见,利大于弊,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验,还有一些不够合理,不成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1、重视音乐综合教学,忽视音乐学科的科学规律

音乐综合教学是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的一个必然趋势,怎样综合应符合音乐学科规律,如将音乐基础理论与钢琴综合、视唱练耳与声乐综合,较难找到两门学科的结合点,音乐理论知识割裂的七零八乱,缺乏系统性,更难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学内容的增多,视唱练耳教学受到限制,音准节奏的基础训练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音乐素质低下,给音乐技能的教学带来不利因素。因此,音乐课程如何综合应深入进行科学论证。

合理安排课程的学程与学时,如视唱练耳学时较少,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安排的时间偏后,学程太短,学生能力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提高,更难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2、重视综合课教学形式,忽视教学效果

2010年,随着音乐课程改革,音乐课程实施了综合性教学,而综合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临音乐综合课无教材、多学科知识的合理整合、构建综合课程整体性的知识基础、构建综合课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及教师缺乏对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等种种问题,急需我们做新的课题研究。有的教师综合课程混同于分科课程教学,不同的学科知识仍处在零散状态,没有找到很好的结合点,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成为不同学科的拼盘,而不是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因此,较难达到预期目标。

3、重视音乐技能课程,忽视音乐基础课程

目前,我院在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大专音乐课程必修课中开设了两门音乐综合课,声乐与视唱练耳、钢琴与音乐理论,学期成绩整合为两门成绩,其中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都只占30%,在教学中教师重视钢琴、声乐技能的教学,削弱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严重缺乏音乐基础理论,音乐素质低下,造成学生学习的后劲不足,音乐技能的学习缺乏上升空间,也使音乐教学举步维艰,学生对技能学习的不自信,阻碍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使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音乐知识与能力。

我院在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也进行近四年的教学实验,获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怎样使它更具合理性、科学性,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能获得良好地音乐素养、音乐技能和教学技能, 为学生毕业后在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认为应该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和优化音乐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音乐综合教学的内容体系等方面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调整音乐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课程结构是落实学前教育大专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体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从而获得从事幼儿教学的能力和幼儿教育研究能力, 尽快地建立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使音乐课程结构更加完善。

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整,是对课程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在考虑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设置,应以音乐在整个学前教育中的定位为出发点,为学前教育培养合格的幼教师资,学前教育教师应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音乐技能、音乐素质、艺术实践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因此,有必要对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形成一套更科学的、更合理的、具有师范特点的音乐课程体系。

2、进一步优化音乐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要精选必修课,突出专业特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是幼儿教师,专业必修课应突出”幼儿教育“这一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和“幼儿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现它的实用性。如声乐、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音乐技能,而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歌曲配弹更为重要,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因此,应重视实用性强的课程,加大这些课程比例,将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这样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其次,要增加音乐选修课门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增加大量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研究能力与活动能力,还应当相继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和音乐专题讲座,如:幼儿音乐发展的专题讲座、幼儿歌唱训练的专题讲座、童声合唱训练的专题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开阔学生音乐文化视野,建立以多元化价值观为基础的音乐课程体系。

第三,要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实践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声乐、钢琴技能课应加入一定比重的艺术实践,通过舞台表演、课外活动、音乐技能教学汇报和各类音乐技能比赛,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舞台,培养学生舞台表演经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足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取决于他在学习期间参加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多少,艺术实践活动应充分地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学科与非学科学生之间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班级合唱比赛、班级音乐技能汇报、班级毕业汇报等,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增加艺术实践与教育实践的时间,多为学生提供实践、观摩、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幼儿园有关音乐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

第四,构建音乐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立足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找到音乐综合课程各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合理取舍和有机整合各学科内容,讲究内容的实用性,改掉过去”繁、难、偏、旧、全”的课程内容,增加大量的幼儿题材的作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鹰 《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2]王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反思与构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徐春艳 《高校音乐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与内容优化》《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六期;

[4]刘妍玲、邵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讨》《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12月

第2篇

作者简介:卿扬(1974― ),男,四川宜宾人,上海大学直属党总支书记,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音乐美学、大众文艺理论等。

一、国内类似课程推行情况

据目前国内调研情况看,从我国目前音乐素质教育的总体状态分析,在开展实施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的高校中,将音乐会作为一种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形式,是极其罕见的。但近年我国个别高校不仅逐渐具备开展高水平普及性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表演团队等基本条件,而且愿意把音乐会形式融入针对普通大学生甚至社会公众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中。2012年“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第二批上线的“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便是一例,它很快成为网友评论参与程度较高的12门课程之一。何平教授还有意识地总结了自己建设课程的一些经验,认为在内容上要注重学生的需求,有理论、有历史、有欣赏;形式上要有可听性、亲切感、现场感;教学上不照本宣科。

另一个典型的实践便是2014年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推出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该课程从表演、讲解、录制三大课程团队建设到改革选课模式,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音乐会系列备选课程,赋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主动权。一则将音乐会变为一种课程形式,不仅能教育课堂现场的学生和观众,而且可以录制下来成为社会共享资源。二则既有的实践也为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创新模式的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上海市乃至全国其他高校没有这样做,一则可能是没有这个理念,二则可能是没有这个能力。就后者而言,实施该课程的教育改革难度极大,至少需要三个教学团队相互配合:①比较专业的音乐表演团队;②较高水平的主讲团队;③前期策划、课程录音录像和后期制作等课程后勤保障团队。

二、音乐会课程的主要目的

(1)核心概念。①所谓“音乐素质”,是指学生个体可以进行一般音乐鉴赏或音乐实践的内在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处于可以进一步升华为音乐专业技能的萌芽状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中凸显艺术素养的精神关照,对学生个体独立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催化作用。因此,针对普通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出注重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艺术气质的特点。②所谓“音乐素质教育”,是普通高校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以教学实践活动为主体和主导的教育行为的总和。它不仅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教育融合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效形式,在艺术教育中传递浓厚的人文关怀。③所谓“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是普通高校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立足“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寻求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提高课程实践的有效性为重点、音乐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互补为导向的课程模式,集中探索音乐会作为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条件和作用。

(2)课程目标。“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目标主要有两个:①探索实现课程目标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目标一致的有效途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创新模式应该是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探索课程创新模式即应以学生为本。构建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创新模式的第一步是发现那些有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力、效率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其次才是从这些方法中提炼既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又符合现代社会“立德树人”要求的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模式。②构建兼具上海市地域特点和市属普通高校特色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模式。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方式,是从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生长出来的,音乐素质教育也是如此。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普通高校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要想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就应当立足于上海大学自身的特色,依托上海市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资源,建构可推广的课程创新模式。

三、音乐会课程实施的情况

(1)课程团队的建设与管理。音乐会系列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音乐艺术欣赏课程,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订,还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实施,都不可能由哪一位甚至某一类专业教师独立完成,需要建立优秀的团队密切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从课程分工上来看,有表演团队、讲解团队、录制团队。从成员来源上看,有校内人员、校外人员,或专业教师、专业学生。选择表演人员,严格而不苛刻,有分别地对待。本校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是表演团队的基本力量,校外人员是补充力量。为了尽可能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适当放宽条件,具有准专业以上演奏水准的非音乐专业学生,也可以加入课堂教学表演团队。讲解人员一般由音乐理论功底扎实和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担当。校内讲解教师事先进行统一培训,相互探讨、相互交流,明确讲解的内容和方式。外请专业教师,由教改负责人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表明课程设置的缘由和意义、希望讲授的内容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本次课程改革外请教师虽然风格各异,但其所授内容以及上课的方式基本符合课程的预设,有的外请专业教师水平很高,上课的把握尺度和效果超过了预期。录制团队,主要负责策划及录音录像和后期制作等课程后勤保障与技术支持。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虽然一场音乐会可以包含音乐艺术的多项内容,但音乐会系列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与单一的音乐艺术教学不同。如“走进交响音乐的世界”专门就交响音乐进行教学,它只是把交响音乐表演引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感,其教学重点还是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音乐知识。而音乐会系列音乐素质教育课程却不仅是这样,它是要借用音乐会的形式,在音乐会上展示专业的讲解,试图以“短平快”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某类音乐知识的强烈兴趣,引导其自觉地在课外进行深度学习。具体说来:①以学带教,“选”“学”并举。音乐会系列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给予了学生方面很大的主动权,我们的音乐会场次、数量远多于一个学生需要选修的数量。这不仅意味着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大,而且即便其他场次没有选择修读,也可“免费”旁听。②寓教于乐,“演”“说”结合。课程把专业表演和专业讲解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师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与快乐,让观众不仅仅理解表象的音乐旋律,还能深入理解构成旋律的内在音乐元素与结构。③通过高标准的团队协作,在教学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该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形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其教学质量的源头在于讲解与表演团队,而这两个团队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④创新选课及预约方式。每学期在学校选课系统中选课(每学期限选1000名学生左右),选课成功后即有选择参加音乐会的资格;从音乐学院网站“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预告中了解一学期中5场音乐会的具体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场音乐会进行网上预约(每场限约300名学生),网上显示预约成功后即可在观摩音乐会时考勤;在音乐会演出前,必须使用本人学生证在考卡机上考勤。⑤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音乐会系列音乐素质教育课程设定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考试不可能采取严苛的闭卷考试形式,也不采用开卷考试考知识点的形式,而是让学生书写听课感想与总结,让他们从总结与回顾中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使其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3)课程实施的主要阶段。①2014年3月―2014年5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先期进行了三个月的策划和调查,初步确定了实施方案。随后通过表演、讲解和录音录像三组教师团队的联合与协作,音乐学院举行了三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新型授课活动。课堂效果与方案预期非常吻合,每次课程结束后,音乐学院即安排有工作人员对观众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75%的观众十分希望将此类音乐会列入选修课程;对于此课程的教学管理方式,805%的观众表示认同。②2014年6月―2015年6月,正式实施了22场音乐会课程。每次上课,安排专人统计实际到场人数,包括选课学生和旁听观众。每次课后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意见、上课效果等信息。在此过程中,适时结合上海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引入了音乐学院创新项目成员参与调研。③其后该课程仍然继续实施,截至2016年5月,共计顺利举办34场。

四、课程实施的特点和成效

(1)讲演并重,风格各异。课程将讲课和现场演绎相结合,主讲人一边讲解,一边由演奏者现场演奏相关片段,再进行乐曲的完整演绎。担任课程主讲的老师们讲授风格各异:有的严谨,专门就某个专业学术知识或演奏技术难点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有的平实,讲解深入浅出,侧重音乐知识的普及;有的幽默风趣,将艰深的演奏技巧和理论难点融于生动的比喻和直观的现场演示中。

(2)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课程涵盖的音乐知识丰富且平衡,西乐(弦乐、管乐、键盘)、声乐、民乐、舞蹈皆占一定比例,其中包括以本校学生为演出主体的声乐、器乐综合音乐会,基本涵盖了中外各种音乐艺术形式。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在吸引观众眼球、激发观众浓厚兴趣的同时,在艺术知识的普及方面基本做到了由浅入深、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知识点较为平衡。

第3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校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硬件主要是修建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音乐室等公共设施,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场所;软件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和开展活动。 

(二)鼓励学生发展音乐社团活动。如创办吉他协会、合唱团、大学生管弦乐队、音乐小报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三)定期举办艺术节及大型节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尤其是自发排演节目。充分利用大型节日或纪念日,通过义演、大型舞蹈助兴等方式把人文的理念和爱国热忱融入进去,加强道德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举办音乐文化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音乐素质文化讲座,尤其是名家的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与众多人文社科专家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引发对社会的思考,感受学校浓厚而独特的“大学”气息。 

第5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第6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校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硬件主要是修建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音乐室等公共设施,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场所;软件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和开展活动。

(二)鼓励学生发展音乐社团活动。如创办吉他协会、合唱团、大学生管弦乐队、音乐小报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三)定期举办艺术节及大型节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尤其是自发排演节目。充分利用大型节日或纪念日,通过义演、大型舞蹈助兴等方式把人文的理念和爱国热忱融入进去,加强道德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举办音乐文化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音乐素质文化讲座,尤其是名家的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与众多人文社科专家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引发对社会的思考,感受学校浓厚而独特的“大学”气息。

(五)多渠道提供知识途径。包括:1.丰富的图书馆资料。面对新时代渴求知识和全面发展的校园学子, 图书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料的中心,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音乐素质教育也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应该保证音乐资料的相对充足。2.校园网上资源。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校园网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保证学生能查到所需的知识是校园知识系统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隐性课程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定义,学术界对此也有很多的歧义,根源主要是隐性课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计划性。沃伦斯将隐性课程的研究归纳为三个层次:1.师生互动、教师结构、教育制度的组织模式等学校教育的结构;2.价值的学习、社会化、阶级结构的维持等作用于学校的进程;3.从课程实施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到包含在教育里的历史的社会的功能中的各种结果的种种“意图性”或“隐蔽性”。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从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因此,在实际教学实施中,要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大方向衔接起来,进而组成协调的课程体系。

(注:本文为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金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

[2]靳玉乐.教学论丛书――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7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