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54:50
序论:在您撰写早产儿护理培训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选取对象为我院2011-01—2011-07收治的早产儿180例,男87例,女93例;年龄30h~5周。按照自愿原则,将早产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患儿之间的性别、年龄、并发症、家庭条件及家长的文化成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2组患儿的家长进行护理指导,其中对照组采用规出院指导,包括向患儿家长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出院后注意事项,注意保暖,加强喂养,定期复诊等;研究组使用培训方式,在患儿家长住院期间对其进行护理知识讲解、护理操作示范等培训,确保早产儿的家长熟练的掌握护理知识及护理方法。在2组患儿出院后的第1、2周,第1、2、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记录早产儿的现状及家长的护理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早产儿的家长进行护理指导之后,早产儿在出院3个月内的护理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结果,研究组的家长在对早产儿的护理方面远远强于对照组的家长,研究组患儿在3个月内生病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患儿的家长对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非常满意,可以确保其在正常生活中充分的对早产儿做好护理,2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经过电话回访,在出院后3个月内,2组早产的生病几率也不尽相同,其中研究组的患儿生病率远低于对照组患儿,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发育缓慢,免疫力很弱,是发生残障的高危人群。虽然如今早产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其出院后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仍然很高[1]。如何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是目前医院早产儿护理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共96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在采取家长参与式护理后效果十分理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产妇孕周27~35周;孕妇都未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所有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男26例,女22例;身体重量1178~1921g,平均(1550.27 231.22)g。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身体重量1186~1976g,平均(1557.02 240.39)g。两组早产儿胎龄、体征、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全程护士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家长参与式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护理方案
由护士长组织家长,制定详细的家长参与式护理方案,并组织所有参与方案的家长和护士进行沟通,将以往发生几率较高或不经常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相应经验并制定出针对性方案。确定责任机制,护理人员要与家长及时进行早产儿情况的交换,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在实施护理前要对早产儿身体进行分析,预估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做好家长的护理知识培训
按照制定出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将早产儿在医院期间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由护士长或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讲师向家长培训早产儿护理的有关知识,例如日常护理、身体状况检查、急救措施等等。
(3)护理内容
护理前仔细检查病床,防止栏杆出现松动,确保病床坚固,若要使用束带,尽量选择宽的棉质束带,并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将松紧度调整到合适状态。在对患儿实施药物治疗时,如果是片剂或者冲剂,家长要先将其用温水融化,在给早产儿服用,以免早产儿出现哭闹等过激情绪时引起呛咳。在护理过程中禁止在早产儿身体附近放置尖锐物品,严禁患儿触摸插排、电源等危险物品。给予早产儿拥抱、抚摸等肢体动作前,增进早产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为早产儿播放幼儿音乐。充分了解早产儿身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信号,对早产儿各种动作,如排大小便、流口水等要耐心对待。
(4)出院后及时回访
在早产儿出院后,医院应该及时与家长联系,询问护理情况,解答疑难。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主要由护士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培训教育、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得分越高则护理效果越好。家属满意度应用数字评分法评价,由家属对早产儿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10分表示非常满意,0分表示不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 ±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01/12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早产儿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分娩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07/12)和对照组(2012~01/06)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无窒息史;(3)家属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疗者。
1.4排除标准(1)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畸形及需氧气支持患儿;(2)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3)原发性呼吸暂停;(4)失访患儿。
1.5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院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不采用连续性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连续性护理,内容包含院内家长培训、早产儿建档和出院后家庭随访。
1.5.1院内护理早产儿出生后,送人暖箱进行护理,暖箱温度模拟子宫环境,使患儿腋温36.5℃、肛温37℃。暖箱内湿度根据早产儿日龄进行调节,自80%缓慢调至6O%.做好隔离。暖箱定期清洁和消毒,患儿每日行1次擦浴和脐部护理,3次抚触护理,每次抚触时间10~15min,可同时播放轻柔音乐,抚摸过程中同时以温柔的声音跟患儿说话,以目光与患儿交流。抚触自头面部、经胸部、脐部、背部、上肢、直到下肢。
1.5.2院内家长培训了解主要照看早产儿的家长(一般为早产儿母亲),通过问卷调查其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早产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出院前给予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目标、常规护理记录、护理操的动作、怀抱及抚触动作、异常情况观察等。
1.5.3早产儿建档建立早产儿档案本,院内护理由护士记录,院外护理由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护理的项目、方法、频次和要求等,并要求家长对相关护理内容及时的登记到档案本中。包括:(1)日常护理,如皮肤、脐部、臀部等护理,体温、皮肤颜色、脐部情况、大小便等的观察方法和异常表现特点,体温测量和保暖措施,呼吸的观察,保护性隔离方法等;(2)明确免疫、体检、复诊时间;(3)喂养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指导母乳不足情况下如何喂养,及如何应用鱼肝油等辅食给患儿补充营养;(4)感观刺激,包括抚触、音乐播放、对患儿说话、眼神交流等。
1.5.4家庭随访患儿出院后,隔日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疑问,督促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时、按需的各项护理。每周上门随访,仔细观察患儿皮肤、呼吸、发育等情况,测量体质量、头围、身长,检查有无黄疸,根据患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护理计划。于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达4O周时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记录护理期间疾病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早产儿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产儿护理以往常常局限于院内,当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不受控制,由于家长对于早产儿基本特点、护理手段等了解不足,家庭护理可能存在不科学、不细致、无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影响,还可能引发各类疾病,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安全因素。
目前连续性护理尚未具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连续护理是指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无缝隙衔接,为患儿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儿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联系。连续护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儿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儿完善自我管理。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提高缓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的再住院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57-03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premature infants care
LIAO Qinghui, ZHONG Lin, FU Siyong
(Nursing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Xinyu 338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6 100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premature infants were all nursed by nurses, and the parents did not take part i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hen leaving hospital, the nurses made discharge instruction to the par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basic nursing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s,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ncidence of nursing problems in preterm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and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scores of the nursing knowledg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the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 nursing; parents 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effect
我??的早产儿发生率居高不下,不同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差,并且成为了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1]。有研究报道,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也是早产儿护理的一部分,但生育早产儿的家长往往会有忧虑和罪恶感,接受早产儿需要的特殊照顾常需一段时间,而早产儿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这使家长无法确切了解孩子的生活[2]。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知识缺乏,因此应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家长进入早产儿室参与护理,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并树立照顾早产儿的信心[3]。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护理早产儿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纳入标准为体质量低于2 500 g;胎龄低于37周;Apgar评分高于8分。排除标准为先天性畸形患儿;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部患儿;存在代谢性疾病的患儿。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胎龄在28~35周,平均胎龄为(31.2±1.1)周;体质量880~2 300g,平均为(1 650±150)g;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胎龄在27~35周,平均胎龄为(31.1±1.3)周;体质量880~2 200g,平均为(1 600±175)g。两组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遵循的程序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均获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早产儿住院期间,全部由护士护理,家长不参与,出院时护士向家长做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其内容:
(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通过积极沟通,让患儿家属了解早产儿护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并反复强调护理工作对于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各种护理措施实施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程度和责任感,并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定期反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确保患儿得到正确的护理和照顾。
(2)定期培训
培训由早产儿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指导患儿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并使其能够明确患儿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基本特征。为患儿家属示范早产儿洗澡、喂养等工作步骤,并指导其掌握和完成。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强调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前,须先做好消毒工作,并戴上帽子和口罩,避免出现感染影响患儿的康复。指导患儿家属掌握一定的早产儿急救措施,保证患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置,从而降低早产儿护理中意外发生的风险。
(3)强化互动
在早产儿被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并鼓励家属给早产儿进行生活护理,同时鼓励家属与其进行积极互动,通过哼唱儿歌帮助患儿睡眠、拥抱、使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等方式使患儿能够保持在活跃、开心、兴奋状态,从而有助于其健康发育。
(4)出院指导
若早产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由医师评估后即可出院。护理人员应叮嘱早产儿家属定期复诊,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掌握患儿的最新动态、身心发育状况,指导患儿家属进行各项细节护理工作。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家长的认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满意度均由本次研究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估,其中家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越好;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家属之间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平均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的平均得分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62,P
干预后,观察组的家长满意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呼吸功能较差,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形,因此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帮助其度过危险期[4]。而在此过程中,患儿家属只能通过观察窗进行观察,无法直接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再加上对患儿的关心、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对整个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干扰,甚至引发医患纠纷[5]。所以及时打破家属对早产儿救治的神秘感,搭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沟通平台是关键[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当中不仅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了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早产儿护理由院内顺利延伸至家庭。
【关键词】连延续护理;早产儿;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63
早产儿属于高危儿童,由于其胎龄早、出生体质量低,患儿机体的生长发育较正常分娩儿童较弱,往往需要行补液、肠内营养、机械通气等治疗与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出生的早产儿100例,其中男6例,女40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00~3000g,平均(2245.3±538.5)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分娩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07/12)和对照组(2012~01/06)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2)无窒息史;(3)家属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疗者。
1.4排除标准(1)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畸形及需氧气支持患儿;(2)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3)原发性呼吸暂停;(4)失访患儿。
1.5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院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延续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延续护理,内容包含院内家长培训、早产儿建档和出院后家庭随访。
1.5.1院内护理早产儿出生后,送人暖箱进行护理,暖箱温度模拟子宫环境,使患儿腋温36.5℃、肛温37℃。暖箱内湿度根据早产儿日龄进行调节,自80%缓慢调至6O%.做好隔离。暖箱定期清洁和消毒,患儿每日行1次擦浴和脐部护理,3次抚触护理,每次抚触时间10~15min,可同时播放轻柔音乐,抚摸过程中同时以温柔的声音跟患儿说话,以目光与患儿交流。抚触自头面部、经胸部、脐部、背部、上肢、直到下肢[1]。
1.5.2院内家长培训了解主要照看早产儿的家长(一般为早产儿母亲),通过问卷调查其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早产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出院前给予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目标、常规护理记录、护理操的动作、怀抱及抚触动作、异常情况观察等。
1.5.3早产儿建档建立早产儿档案本,院内护理由护士记录,院外护理由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护理的项目、方法、频次和要求等,并要求家长对相关护理内容及时的登记到档案本中。包括:(1)日常护理,如皮肤、脐部、臀部等护理,体温、皮肤颜色、脐部情况、大小便等的观察方法和异常表现特点,体温测量和保暖措施,呼吸的观察,保护性隔离方法等;(2)明确免疫、体检、复诊时间;(3)喂养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指导母乳不足情况下如何喂养,及如何应用鱼肝油等辅食给患儿补充营养;(4)感观刺激,包括抚触、音乐播放、对患儿说话、眼神交流等。[2]
1.5.4家庭随访患儿出院后,隔日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疑问,督促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时、按需的各项护理。每周上门随访,仔细观察患儿皮肤、呼吸、发育等情况,测量体质量、头围、身长,检查有无黄疸,根据患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护理计划。于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达4O周时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记录护理期间疾病情况[3]。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周后体重增长情况对照组
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早产儿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早产儿护理以往常常局限于院内,当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不受控制,由于家长对于早产儿基本特点、护理手段等了解不足,家庭护理可能存在不科学、不细致、无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影响,还可能引发各类疾病,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安全因素。
3.2目前延续护理尚未具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延续护理是指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无缝隙衔接,为患儿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儿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联系。延续护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儿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儿完善自我管理。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提高缓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的再住院率[3]。
3.3本研究比较了延续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长的增长均显着优于对照组,表明延续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增强患儿体质;早产儿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腹泻、贫血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患病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延续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
3.4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早产儿常见疾病的患病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家俊;早产儿护理新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4期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HUANG Yin-ju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4):074-078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Method: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146 prematur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72) and the control group(n=74)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plan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predictiv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3%,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0.27%)(P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Premature infant; Nosocomial inf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No.1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Huizhou 516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4.020
院?雀腥臼侵富颊咴谧浩诩湓耗诨竦玫母腥荆?以及在医院获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出院后出现症状的感染[1]。早产儿因自身免疫力低下、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全、环境器具或医护人员携带病原体等原因发生院内感染[2-3]。护理风险管理是指评估、识别、干预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产生伤害的风险[4]。进行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明确护护理风险所在、掌握其规律、提高防范意识以及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5-6]。故本院实行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以期减少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56例,排除患有先天重大疾病及病危患儿,按照是否实施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平均胎龄(34.58±1.36)周,平均体重(2078.01±36.47)g;对照组共74例,其中男31例,女43例,平均胎龄(35.31±0.63)周,平均体重(2053.58±41.98)g。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体重、生产方式、Apgar评分、喂养及入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对新生儿的衣物、奶瓶、奶嘴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等;(2)早产儿保暖:早产儿室内温度保证在25 ℃左右,相对温度为55%~65%,体温较低的早产儿给以恒温箱保暖,每2个小时监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3)喂养:尽早喂养,尽量母乳喂养,不能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差的早产儿可收集母乳,再用滴管或胃管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胎龄、体重等实际情况而定;(4)呼吸管理:密切检测早产儿呼吸、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根据实际数据确定用氧浓度和用氧方式;(5)其他,如并发症观察等[7-9]。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早产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实施如下。
1.2.2.1 建立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在新生儿科中成立早产儿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医护人员在对以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和早产儿院内感染事件进行分析,探究护理工作在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事件时可能存在的失误和做法,根据相关条例,以及分析得到的结果[10],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探讨解决方案,以期减少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频率,和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自我思考能力[11]。
1.2.2.2 定期进行护理业务培训 结合新生儿科平时的护理工作需要,定期组织新生儿护士进行学习,了解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做法,并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对减少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途径发表建议,深度地自我剖析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强化护理自我思考能力,已经增强护士在护理早产儿的责任心[12-13]。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如进入早产儿室前进行个人清洁、更换消毒隔离衣、佩戴口罩帽子等护具、身体如有不适申请调换岗位等。
1.2.2.3 制定早产儿护理风险报告 在早产儿的治疗和早期护理时,由护士填写早产儿护理风险报告,其中包括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护士写上自己的观察以及建议,交予医生进行讨论补充修正,在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中注意早产儿护理风险报告中的注意项,早产儿护理风险报告每3天更新一次,由值班护士填写[14]。
1.2.2.4 积极与早产儿家属沟通 家属探视也是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5]。家属大多心急想要见到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尽早地接触,但这也加大了早产儿感染细菌的风险。护士应积极尽早地与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早产儿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而易感染的原因,感染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增加治疗的风险,既要体谅家属焦虑的心情,也要尽量做到减少探视。家属探视时,应让家属进行清洁消毒,并更换消毒隔离衣,佩戴口罩帽子等。
1.2.2.5 应用PDCA循环改进护理风险管理 每周开展一次护理质量检测评估,并遵循PDCA循环对早产儿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发现问题并总结原因,纠正问题并列入到护理实际执行中[16]。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标准[17],对早产儿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评定。
1.3.2 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早产儿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有用呛奶、误吸、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药物外渗等。
1.3.3 比较两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 设计相关满意度调查问卷,每卷共设10项,每项10分,共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较满意,50~69分为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 观察组早产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48,P
2.2 两组早产儿护理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3%,低于对照组的3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84,P
2.3 两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为84.72%,高于对照组的6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73,P
3 讨论
早产儿是一个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特殊群体,对病原菌有易感性,主要原因有:皮肤pH高从而利于细菌繁殖、角质层发育不良导致病原体易入侵机体、且黏膜通透性高?е虏?体易侵入血液循环、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功能、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淋巴结发育不全等免疫特点,使早产儿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而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也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由于喂养不耐受、侵入性操作增多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原因,故在较长的住院时间内极易发生院内感染[19]。
而早产儿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来源有:(1)早产儿育婴房或温箱没有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2)早产儿的衣物奶瓶奶嘴等没有使用高温消毒,并做到一用一消毒;(3)医护人员带菌,即医护人员在进入早产儿育婴室前没有进行全面仔细的自身清洁,或没有穿上灭菌后的防护服和口罩,尤其是没有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导致将病原菌带入育婴室;(4)早产儿对病原体的易感性等[20]。
而为了预防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可以对早产儿可护理进行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评估、识别、评价和预防潜在的和现有的护理风险,高效系统地减少或消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的危害和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一种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而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此基础上进行对风险发生的可能进行探讨,提前制定相关计划。进行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的步骤主要分为:(1)建立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早产儿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2)定期进行护理业务培训:就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对新生儿科护士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其熟悉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的步骤及重要性,增强早产儿护理的责任感;(3)制定早产儿护理风险报告:使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个体化,护理类型具体化;(4)加强与早产儿家属的沟通:缓解家属焦虑心情,减少医院矛盾风险,有利于医院工作;(5)PDCA循环改进护理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管理机制。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健康教育;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11-01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由于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差,各种并发症较多,所以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时间较长,早产儿刚一到人世就经历了生死磨难,在他今后的生长过程中理应得到包括家长、医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应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实施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早期干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鼓励家属参与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护士现场指导,纠正不良护理方式,以其达到健康、有效的护理模式,出院后进行家庭随访的形式[1]。本文着重讨论和分析对早产儿的父母进行育儿指导方法,临床效果观察,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的阐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早产儿180例,其中男102 例,女78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5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妈妈是否住妈妈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是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只是早产儿出院时简单的讲解,早产儿护理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和早产儿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实验组是每天由一个护士抽时间到妈妈房,对妈妈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住院时间越长,受到健康教育的时间越多。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妈妈房有12张床位,由于早产儿住院的时间较长,妈妈床位都是满的。每天由一个护士抽60分钟时间,对妈妈们进行早产儿的特殊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的指导,主要是教会她们如下内容。
2.1早产儿喂养的指导:主要是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如何保持泌乳,并且早产儿病情充许情况下可以抱奶,如何观察早产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以及各种常见疾病。配方牛奶的调配方法,如何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2.2早产儿的身体护理:教会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和臀部护理方法。如何保持体温,皮肤清洁,口腔的观察及护理,大小便的观察及护理。
2.3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功能锻炼
2.3.1新生儿视觉发育的锻炼:新生儿一出生就有视觉能力,34周早产儿与足月儿有相同的视力。刚出生时,宝宝能够聚焦看清楚的距离只有20~38厘孩子的视焦距调节能力差,最佳距离是19厘米,可以在20厘米处放一红色圆形玩具,以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移动玩具使其上、下、左 、右摆动,孩子会慢慢移动头和眼睛追随玩具。健康的宝宝在睡醒时,一般都有注视和不同程度转动眼和头追随移动物的能力。
2.3.2 新生儿听觉发育的锻炼:小儿出生前几个月,就有听的能力。新生儿从一出生即有声音的定向力。在新生儿觉醒状态,头向前方,用一个小塑料盒,内装少量玉米粒或黄豆,在距小儿右耳旁10~15厘米处轻轻摇动发出很柔和的格格声。
2.3.3新生儿皮肤觉的锻炼:教会早产儿父母掌婴儿抚触技术,刚开始用婴儿模型训练,包括操作手法,抚触前准备,抚触时间选择,抚触注意事项。抚触是一项成本低、效益好、易于家长掌握和运用的实用技术,可将其贯穿于日常保健工作中,在我国现有条件下适于推广。新生儿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这三种感觉对维持个体的生命有重要的意义。新生儿不仅有触觉,而且已很发达,身体的不同部位受到刺激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对触觉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研究表明,婴儿抚触操能提高婴儿生长发育。
2.3.4 新生儿游泳:讲解早产儿游泳的好处,鼓励父母带小儿常来保健部做新生儿游泳,促进全身肌肉运动协调发展,帮助消化。
2.3.5 新生儿高压氧治疗:讲解做高压氧的好处,定期来做高压氧治疗,同时应用促进脑细胞活性恢复的药品,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的提高。
2. 4 定期回访:讲解回访的时间和意义,设咨询电话对于父母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给予指导。
3 结果
3.1 两组早产儿100天生长发育情况比较: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早产儿出院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心理护理的好处:早产儿母婴分离后,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后焦虑,明显提高产妇精神状态,有利恢复身体健康[2]。初为早产儿父母的年轻爸妈们,由于宝宝过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一定惊慌失措,除了每天很想望见自己的宝宝,以及了解他的病情外,其实他们很渴望知道育儿知识,出院以后如何护理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及时为他们培训新知识,早期健康教育,既能缓解消除产后焦虑的情绪,又能为今后护理早产儿,打下牢固的基础。
4.2 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又能增加母婴感情。在妈妈房,由于距离新生儿病房很近,每3小时送母乳一次,母亲挤奶的积极性很高。为日后早产儿妈妈母乳喂养增强信心,为母乳喂养有了坚实的保障。健康教育使母亲树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念和积极的态度,母乳喂养观念和态度预示着实际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
4.3 培训早产儿的各种神经系统功能:耳聪目明,说明一个小儿很灵敏。但是早产儿过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各种器官功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并且由于太娇嫩,分娩时大脑神经容易受到损伤。所以需要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尽早恢复神经系统功能。除了听觉和视觉的训练以外,婴儿抚触是一项很重要护理方法。婴儿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触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儿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可促进肠蠕动,增强食欲,改善患儿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对改善脑神经及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部功能完善有重要作用[4]。
良好的刺激可对神经系统起正面作用,尤其儿童时期,从胎儿期六个月到生后二岁之内,神经系统发育很快,这种刺激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抚触不是一积机械的动作,而是母子间充满爱的情感交流。在抚触孩子的同时,您的手掌皮肤也受到了孩子细嫩皮肤的刺激。抚触不仅使孩子生长发育加快,更重要的是孩子肌肤饥渴得到满足、心理上得到安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功能加快,为美好人生创造了坚实的第一步,也让妈妈得到了无限的宽慰。在婴儿尚无语言交流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肌肤接触这一非语言交际形式进行情感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4.4 强化培训的好处: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医学及护理教育。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要,早产儿出院后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家长起了关键作用,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更重要的是靠家长来配合。我们要重视早产儿父母的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从而提高早产儿的健康水平[5]。
5 结论
挖掘早产儿早期健康教育的时期,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情况下,早产儿在医院内,都得到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各项指标都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才出院。但是早产儿在神经发育方面,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方面都还不成熟。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所以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就特别重要。怎样对早产儿进行健康教育?目前正规医院新生儿科,由于病房床位紧张,以及治疗和消毒隔离制度的需要,所以都做全封闭的新生儿病房。创建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6],有一个距离新生儿病房不远的妈妈房,为早产儿早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场所和合适的时期。多年来,我们运用了这样一个场所,对早产儿的爸妈进行了早产儿护理知识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健康教育提高了医务人员科学热情朴实的形象,提升了医院和科室的美誉度,应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容容 ,黄月佳,张丽梅,许春华,等.早产儿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 ].海南医学,2010年第21卷第9期.
[2]赵洪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早产儿产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3]雷明,王燕,周婉平,等.凹陷者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 48(11):1036-1037.
[4]李彦丽.护理干预对神经行为测定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