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54:50
序论:在您撰写课程建设成果成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实践教学设计
一、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很多专业课程建设中被不断应用和开发。在课程改革中,部分专业课程因为与国外一些课程的设置相似,直接借鉴国外的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体结构施工作为传统的建筑施工类课程,与国外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别,难以照搬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在探索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进行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开发设计存在很大的困难。
1.中外迥异,课程设置须细分
目前国外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与国内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以砌筑工程、木工工程、钢筋工程、道路铺设工程等细化的工种作为一门课程,切入点小,在课程中设计有木制框架的制作、木屋架的制作、木门的制作等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完成的项目,项目之间呈现阶梯式递进的关系,难度递增。而国内相关课程的设置范围较广,涵盖专业内容较多,每一门课程中包含较多细化的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工作任务和项目设计的复杂性大,可操作性小。
2.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少实践
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国内中职教育相关课程建设改革中无先例可循,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及相关的指导。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专业老师大多缺乏在企业工作或实习的经历,企业的需求与教师的授课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课程的建设要求相关的课程开发教师掌握施工现场建筑工艺流程与要求,了解企业对施工类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与条件。
3.浅尝辄止,课程改革无创新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职校施工类课程都在尝试课改,但是推进的成效一般。也有一部分学校对课改只是浅尝辄止,并未深入探索挖掘。如:某一版本的《主体结构施工》课本对章节编排和章节的名称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进行设计,而书本内容未加改动,部分改动也只是停留在排序和排版上,无具体的课改实施内容。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联系实际,积极创新,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
二、校企合作,中高等学校联手,建设精品课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活动―项目”划分定义
通过与企业和专家团队的深入沟通交流,以及课程建设教师进入施工现场实践学习后,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与活动项目划分方式。
(1)任务:根据专家与企业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反复提到的让学生认知理解不同的结构类型的重要性,由此确定了以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来划分工作任务。主体结构施工是地面以上屋面以下的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最常用的几种结构类型是混合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因此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四个工作任务分别为:结构类型的认知、混合结构砌体工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
(2)活动:上述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细分环节,不利于课堂教学安排,因此需要在每个工作任务下设置相应的活动。例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设置框架柱工程、框架梁工程、框架楼面板工程三个活动。该阶段的活动内容类似于国外课程中的一个项目,能够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3)项目:目前学校课程课堂教学不能按照周或者月来安排实施,因此以上定义的活动内容对于单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旧过于庞大,所以需要在每个活动下设置与活动对应的项目。要按照工作任务的划分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对活动进行划分,安排相应活动下的项目内容,例如框架柱工程活动中安排有框架柱施工图识读、框架柱施工材料准备、框架柱施工方案编制、框架柱施工质量验收四个项目。
2.借鉴PDCA项目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课程项目设计
在完整清晰地划分任务、活动与项目之后,我们参考同济等高等院校教师和同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其他科目课程改革中关于项目设计的成功案例,借鉴项目管理学中“PDCA”质量循环理论的成熟应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项目的大小以小组合作能顺利完成为宜,每个项目任务的设置以满足两课时80分钟、4人一组的课堂学习为标准。例如框架柱活动下的“框架柱的材料准备”。该项目需经小组在两课时内完成,据此选择课程校本教材中配套图样的某一楼层某一根柱子进行配料,尽量避免学生由于任务量庞大而失去信心或者因任务量过小而懈怠的现象发生。实施过程中如发生提早完成任务的现象,可以要求小组对另一根柱子进行配料;相反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在下阶段框架梁的配料中再次进行学习。
(1)计划(Plan):项目设计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够进行自学,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因此每个项目应设置一个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在明确的任务下,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学相关专业知识解析任务,制订完成任务所需的计划安排。计划制订过程要求团队进行合作,通过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流与沟通,确定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案。此过程引导学生自学、交流与沟通、优选合适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
(2)执行(Do):根据学生自己制订的计划与教师设计的项目完成步骤进行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步骤与流程包括分工、计划实施、交流。学生应在计划安排下做出有利于完成任务的分工,经过组内有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将完成过程与成果与其他组交流。在任务执行与交流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工协调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查(Check):通过小组的交流对比发现方案的优劣与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检查评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修改完善原计划,提出能更快更好完成项目任务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的回顾总结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处理(Action):在项目实施检查后增加信息反馈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了解学习动态。评价信息帮助教师掌握课程教学效果,对课程项目设计做出实时调整与变更,通过同学的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学生能根据对评价信息中提到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改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落实项目实践实训环节,接轨建筑市场
在企业对毕业生及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反馈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影响实际工作效率,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角色转变较慢。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实训项目显得尤为必要。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设计了框架柱、梁、板的识图、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质量检查等工程中最为典型的实践实训项目。实践实训项目设计模拟现场施工情景和工作条件,贴合工作过程,符合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在实训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对相关实训内容有探索的愿望,可以对自身知识缺乏的部分进行求知,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参与项目实践,通过努力不断改进实践的成果,教学效果远远优于课堂教学。经过项目实践实训的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对工作任务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受到企业的认可与欢迎。
三、项目建设成果三方共用,实践效果口碑优良
对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市场、贴合学生的课程建设方案,借着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首批示范校建设的背景,对课程建设进行完善和优化,形成《主体结构施工》校本教材、《主体结构施工》项目手册、《主体结构施工》实践实训项目手册等书籍三册,完整的教学教案一套,教学用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用视频一套,主讲老师课堂示范教学视频若干,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平台一个。经过三年使用后,收集学生、同行及企业的三方评价信息,得到较为真实的课程建设效果反馈。
1.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改革后的课程,学生对于待解决的任务有求知欲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实施中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在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生反映,进入企业后能很快熟悉工作,能积极主动与同事交流,在企业里得到带教师傅与同事的欢迎和认同。
2.同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程开发阶段教师通过向现场工程人员学习增加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与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对课程以外的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做好衔接。多方面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阅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给老师提出挑战的同时使教师自身业务不断得到提升。
3.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
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企业反馈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知识,工作入门较快,上下班遵守规章制度,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与同事相处融洽,能为企业所用。尤其是对毕业生在施工方案的理解与应用上,企业给出优秀人才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敬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J].管理与决策,2005(27).
[2]徐素霞.浅谈新时期职业学校的发展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06(10).
[3]嵇静.激发和培养数学兴趣[J].课改探索,2006.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 高等艺术院校 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2)03—0129—03
[作者简介]郑艺,任慧丹,吉林艺术学院教务处(吉林长春130021)
在各种教学资源中,课程是最基本的教学元素,是学生接触最直接、受益最全面的教学单元。课程建设在教学基本建设中处于核心位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就是有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和学习的网络平台,实现高品质课程共享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考察分析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高等艺术院校申报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对国家和地区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指导与评选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课程建设年度分布情况
(二)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版)将艺术学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自2003年度开始,但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是2004年度才批准建设第一批,各年度艺术类旧家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是:2004年入选5门,2005年入选,1门,2006年人选5门,2007年人选9门,2008年入选1()门,2009年人选14门,2010年人选17门,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这说明教育部和各高校正逐年加大对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与建设力度。然而,至2010年底,全国范围内已入选的本科层次国家精品课程为2 542门,作为美术类上级学科的文学人选236门,其中艺术类入选6.1门,仅占到总数的3%,可见其建设还是十分薄弱的。
这个一级学科分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等8个二级学科(专业)。将64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按照上述8个二级学科来归类,音乐学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这3个二级学科占到总数的81%,而其他5个二级学科仅占19%,其中最能代表艺术研究领域理论性和(三)学校分布情况
这64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来自全国31所高校,其
若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入非艺术类院校的话,我国独立建制的各类高等艺术院校共有31所,但拥有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的高等艺术院校只有上述15所,其中中央音乐学院以入选10门国家精品课程遥遥领先,还有半数以上的高等艺术院校尚无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说明校际间发展很不平衡。将64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按行政区域来统计,则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人选比例很大,而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尚无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说明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地域分布不均衡。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集中于部分高校、地区,既反映了某些高校、地区对精品课程的重视
(四)吉林省精品课程分布情况
由于国家精品课程要经由“校级一省市级一国家级”的逐级建设过程,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对于省级精品课程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非常重要。然而,为保障申报的成功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荐课程时首先考虑的是“211”大学或部属院校,而较少统筹考虑各具体学科课程体系的分布。而教育部每年度的推荐数量对某一个省来学术性的艺术学在国家精品课程中仍是空白,说明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各学科发展极不平衡。
中高等艺术院校人选37门课程,非艺术类院校入选27门。程度及其建设成效,也反映出精品课程有限的辐射范围与带动力。
作为专业性的高等艺术院校,理应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就目前的建设情况看,16所非艺术类高校以其教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建设了总计27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占总数的42%。这给各艺术类高校带来了很大压力,当然也为艺术类高校建设精品课程起到了推动和借鉴作用。因此,如何争取更多的课程人选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是各高等艺术院校特别是尚无国家精品课程的艺术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定额度,这样就难免有失偏颇,不能宏观统筹,容易造成学科门类建设的不平衡。
以吉林省为例,8年来共评选出67门本科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工学18门,理学17门,医学9门,三大门类占了评选结果的65%;文学只有4门,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占了2门,中国文学类占了2门,新闻传播学类和艺术类仍是空白,学科(专业)建设的不均衡已经十分明显。林省的两所“211”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有47门,占到了总数的70%,说明校际间发展极不平衡。
二、进一步推进高等艺术院校申报与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对策
精品课作为“质量工程”的建设项目,其评审等都是针对全国所有高校的,其中评审原则未作分类,用整齐划一的尺度来评审艺术与非艺术类院校,以至艺术类高校在具体申报和评审时会经常遇到诸多问题,艺术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常常被置于不顾,艺术学科相对其他学科与生俱来的不足却被放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在本科阶段主要是立足实践的技能教育,课堂教学主要依托的是实验或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境。艺术教育的实践性特质决定其成果的呈现形式和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有其独特性。
艺术教学成果的呈现具有多种形式,交流的方式也是多重的,论文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主要的形式。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教学,教师们首先要专注于大量的实践教学、演出比赛和创作项目,这些方面既是他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保持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基础,也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研究成果的直接反应,这些环节同教学、科研论文共同构成了对艺术类教学的检视要素。然而,在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对于的级别和数量都有着较高要求,所占分值比重也大,如艺术学科博士的数量要求、艺术学科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包括CS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发明专利的数量、获奖项目的认定和级别等等。评审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明明是艺术专业领域的最高大奖,但因为不是政府主管部门承办,没有带国徽的公章就不被承认;教师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国际、国家、省市级等各级各类奖项和表彰,但在申报表中的教学表彰和奖励中却不得填写指导教师奖等问题,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艺术类成果恐怕有失偏颇,对于艺术类教学来讲,奖项是艺术教育界公认的最能说明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另外,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师在学历学位层次上存在着种种客观限制,使艺术类高校的博士数远低于其他高校。其原因首先是,国内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博士培养单位寥寥无几,且大都以培养艺术理论专业博士为主;其次,即使艺术表演类的教师到国外的艺术院校读学位,拿到艺术硕士学位已经表演类的最高学位了,如想读博士学位,往往要攻读其不感兴趣且不擅长的理论专业——这些瓶颈都成为艺术类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的重要制约因素。
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精品课评审的初衷,旨在搭建网上授课平台,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此,艺术类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实现网上视频课堂与学习者需求的对接,优化网上课堂的有效性。精品课指标体系中要求的课堂实录仅仅是上课过程的展示,然而,对于很大程度依赖“一对一”教学模式,鲜明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特征的艺术教学,课堂实录的通识性和普适性受到很大限制。
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大都遵循从专业技能学习到艺术品格及风格引导的教学规律,艺术学习的过程必须注重技艺培养和艺术修养培育并举。尤其是艺术表演类课程及创作类课程,表演类课程如音乐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舞蹈表演等,创作类课程,如作曲、编导、绘画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非常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除简要的讲授和示范外,还需要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即“即时反应式”的指导,这种示范和指导主要根据的是教学经验和学生特点,每次示范和点评都是因时因人因作品而异,教师讲解的少,学生实践的多,表情的拿捏、动作的精准、旋律的流畅等“细节”通常还需要重复多次。这种“即时反应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很强,并不是面对大众,对于自主学习者来讲借鉴意义有限。笔者认为,艺术类精品课程的视频应该变课堂实录为艺术讲座,之中穿插图片、音乐、艺术品、影像等辅助教学资料,才能他艺术类精品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成为审美愉悦的体验过程。即使有学生的参与,也是起到示范和实践作用即可,不应针对某个学生进行授课。这种组织方式与授课的实施更便于通过网络平台将课程呈脱给课堂以外的“听众”或“观众”,消除资源共享障碍,提高艺术精品课网站的交互性和共享性。
2012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明确将艺术学提升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五个一级学科。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义印发了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修改意见的通知(教高厅函[2011]28号),对艺术类专业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这既是国家根据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科专业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性调整,更是我国艺术学科地位一次空前的大提升。相信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和各高等艺术院校正在积极思考艺术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笔者抛砖引玉,希望教育部重新考量精品课评审体系,充分考虑艺术院校课程建设的定位和特点,针对艺术学科和艺术类课程的特点调整指标内容和权重,对艺术类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形成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新的“话语体系”,使艺术类高校在申报时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展示出艺术水准和特色。
关键词:国际化;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18-02
全英语教学是指使用英语教材而且教师以英语授课的教学形式,使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英语,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1]。高校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而高校本科阶段全英语课程建设,则更有利于学生从基础阶段就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探索如果有效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与本科专业全英语系列课程,发掘与培养高水平的本科全英语授课教师队伍,建立本科全英语课程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出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满足国际交流学生修读需求的高质量本科全英文课程。
一、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基础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双语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数量位居全国第3;同时,学校也开设校级双语课程共144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目前,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中的双语课程已达到较高比例,如数理金融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51%,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23%,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33%,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26%,世界历史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17%。为保证师资水平,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选拔出一批有过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双语教学骨干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设立双语教学教师出国培训专项经费,择优选拔、重点资助了48名在教学一线开展基础课双语教学、英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课程研修。本科双语课程的广泛开设,为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储备了大量优质师资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保证学校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质量,武汉大学教务部于2010年下半年面向全校各院(系)下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大学全英文教学课程调研的通知》(武大教函〔2010〕069号),重点调研了各学院(系)实际已自行开设的本科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及课程负责人姓名、职称、国籍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汇编并印发了全英文版的《武汉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简介》,分学科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我校22个学院(系)共115门实际开设的本科全英语课程,为本校及国际交流本科生选修全英语课程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做好制度保障。
为确保课程建设分步展开、有序进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切实保障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在《关于印发的通知》(武大教字〔2010〕26号)中明确指出,为了指导学院(系)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分年度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在《武汉大学“985工程”子项目——人才培养国际化推进计划(2010-2013年)》中又进一步强调,在现有本科双语课程基础上,大力推进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2011年3月14日,学校下发《关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武大教函〔2011〕010号),作为子项目之一,学校正式立项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申报范围面向全校所有院(系)非语言类课程,涉及三个领域:1、反映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专业基础系列课程;2、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系列课程;3、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成果的通识课。同时,明确要求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
(三)培育优质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校体育;术科;课程。
一、“术科”概念
从体育专业课程变革的历史及现状看,“学科”与“术科”问题以及课程综合化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改革的两个基本问题。体育学界对“学科”与“术科”的说法虽然己经被认可且深入人心,但是对这种说法的来源以及对二词产生的出处并无考证。从近现代我国体育课程的起源与发展的轨迹看,“学科”与“术科”的提法是在建立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学校后而提出的概念,其涵义与当今体育专业教育领域中的“学科”与“术科”的说法一致,其课程设置与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虽有所不同,但性质相同。
对于“学科”与“术科”的含义的理解,体育专业教育界习惯称之为“理论类”与“技术类”课程。体育实践及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专业教育的一些特征,其专业课程体系常被分为两类即是体育专业教育特征的典型表现。国家学位委员会把人文社会学科和运动人体科学科归为“理论类”,而把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归为“技能类”。
二、明确指导思想,树立先进理念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未来社会的变化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必要从社会进步、学科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术科”课程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转变学科中心思想,树立先进的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导向,树立“两个坚持、一种理念、一个目的”的指导思想。创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术科”精品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术科”课程的改革、创新和整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强化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开拓创新,适应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的。
三、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改革
课程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建设的核心,只有创新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色,才有可能成为优秀课程。只有通过研究国内先进的“术科”精品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充实先进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评价模式,从整体构建,才能达到促进“术科”课程建设。
(1)重新定位课程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目标设定不能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更不能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应当从学科中心的课程观向整体教育观转变,要根据教育目的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传授技术、技能的“教法”;不仅要掌握各种运动知识和方法,还要提高各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编一流的教材和课程内容
首先。密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活动创编教材。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将来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人才的知识结构。“术科”课程教材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内容为框架编制,教材内容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活动结合不紧密,脱离了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教材应结合《新课标》和全民建设活动内容进行改编,融入健身教育和身体锻炼的原理、手段和方法,编制学生喜爱的、对就业有帮助的内容。
其次。吸收新知识、新成果对“术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扩充。对于“术科”课程内容改革要突破传统运动项目结构体系的局限,敢于打破内容体系,剔出学生厌学的、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内容,重新生成新体系。其一,扩充新内容。通过加强教材化研究,吸收新兴项目和社会流行体育活动项目,转化为课程内容,适应社会体育活动的需要。鼓励“术科”教师积极深入社会体育实践,收集整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户外运动、登山、健身瑜伽等,将其改造成“术科”课程,使“术科”课程体系得到有效的拓展。其二,整合课程内容。通过对同类课程或者同项群课程的整合,优化课程内容,达到创新课程的目的。只有不断加强教材建设,更新课程内容,贯彻创新性性、先进性原则,紧跟体育学科发展步伐,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术科”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示范一讲解一练习”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占据主流地位。“术科”课程教学方法应当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和学教并重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法”,提倡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并结合多媒体视听手段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提高综合素质,锻造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通过自身培养、人才引进以及合作共享教师资源是加强师资力量的有力办法。
(1)培养教学名师,引进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
首先,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培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培养教学名师担任“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整合教师资源,配置合理的年龄、知识结构和数量的人员,组成教学团队。其次,通过引进人才、特聘教授等措施,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再次,通过合作共建精品课程,共享优秀教师资源。比如,通过校际间的合作,将同类术科课程教师资源优化整合,共同创建“术科”精品课程,解决优秀教师资源缺乏问题。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创新型教师
教师综合素质对术科课程建设影响较大,其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影响最大,直接影响到术科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知识结构、职业精神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首先,通过对教师在职进修和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比如通过教师自学、函授学习、短期培训、学历进修等形式提高综合素质。其次,通过各种学术活动,提高教师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师。比如,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参加学术活动和参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五、优化课程环境,加强网络建设
加强课程环境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优化实践教学环境。“术科”课程的物质环境建设主要是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实践教学环境是“术科”课程实施教学活动的外部环境和必备条件,主要由多种教学设施组成,包括运动场地、各类场馆、运动器械、器材以及各种教学辅助设备等。对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应当有制度、有规划、有监督,做到有计划的经费投入,对运动场馆修建、改善以及有计划的购置运动器材、设备等。
[1]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国家课程体现的是基础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基本纲领标准,强调了学科文化素养培养,如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课程标准中“三维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科文化统领,各学科都是以学生发展需要设计的,如从小学低段《品德与生活》到高段《品德与社会》,再到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都体现了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和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小学语文课程强调“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学科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两基”到“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
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要求充分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挖掘课程中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学科文化资源,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为儿童发展奠定丰厚的学科文化素养。
二、实践现状呼唤强化学科文化建设
(一)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和培养差异,导致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多年来,我校注重教师素质培养,从教学素养到发展性素养的培养,促进了课堂教学转型,激发了教学活力。但是站在学科文化素养的角度审视学生发展,我们发现班级、学生之间学科文化习得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课堂反思性调研,我们发现一个突出原因是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不足,导致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二)当前学校教育尚未重视学科文化建设
实施新课改以来,大面积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结构、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主要在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层面上下功夫,尚未重视学科文化建设。许多学校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停留在点上,弱化了知识结构体系建构;对学生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只停留于口号上。其根源有三。
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部分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发展不足,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技能,既缺组织学生变革学习方式的相关教学智慧,没有注意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学科价值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因素有机融合,要么顾此失彼,要么相互割裂,导致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培养的严重缺失。
二是教师学科文化素养欠缺。深入了解小学教师学科文化素养的现状,我们对周边学校16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小学教师普遍欠缺和期待提升学科文化素养。
三是考评体系的问题。在历年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中,不仅更多地表现为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更被忽视和削弱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学科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让儿童充分习得国家课程中的学科文化,奠基生命的基础素质与发展能力。
三、培养教师学科文化素养,是建设学科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已从管理、内容、组织等不同角度,对学科文化进行了研究。学科文化是指该学科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培养的独特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学术精神、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等。
经过几年研究,我们认识到适应学生文化习得的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就是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比较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促使学生学科文化素养不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外延主要包括学科思想方法、学科知识积淀、学科基本技能、学科价值取向、学科教育智慧等五个方面。
如何以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适应学生习得学科文化较高的学科文化素养,才能有效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几年教师学科文化素养的培养研究,我们找到了学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关注学生学科习得状况,并归因于教师学科文化素养的高低;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师学科文化素养,促进了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使国家课程较大程度实现了培养学生发展的功能。
四、校本探索学科文化建设路径
(一)编写语数读本,引导教师建构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结构体系
让教师系统地理解国家课程教材中含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情感价值等学科文化,我们建立了语文、数学科研究小组,编写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知识板块结构》,把反映听、说、读、写、记、思、赏等语文学科素养的《小学语文教与学》,作为语文教育的辅助读本。利用校本研修平台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明确了教学方向和着力重点。因应实践研究的需要,我们还编辑了《“学科思想方法+活动”教学案例》、《教师成长个案》,以及反映学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叙事》等校本研修成果,作为学科文化建设的校本资料。
(二)突出学科文化的教学设计
组织教师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借助校本资料挖掘教材中的学科文化内容。引导教师根据我校学科教师的备课要求,设计出适应学生学科文化习得的教学案,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学习习惯、学科知识结构的培养等。
(三)确立以“学科思想方法+活动”的课堂教学特征
根据我校《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堂教学突出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三个方面。从教育教学观和学科思想两个方面评价教学思想,前者的评价标准是“以人为本,开放课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创新教育观等先进教学思想体现好”,后者的评价标准是“把握学科本质,对本学科有个性化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科思想方法,准确诠释《课标》;教学能力中强调学习指导、学科智慧。”前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科技能训练落实,教师指导要恰当、具体,适合学生的学科性学习;”后者强调:“深谙本学科教学实际,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创新学科教育教学行为,发挥学科教育教学的机智,达成有效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学生习得学科文化之目的;注重借鉴,敢于标新立异,能够独出心裁,符合教材学生实际。从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三维目标达成度高、学科性学习活动效果好、学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并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体现。
通过学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校本实践研究,各种竞赛课、示范课、研究课、常态课,以及各种教学研讨活动,都围绕“学科思想方法+活动”和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展开,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学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启迪
学科文化建设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师有了明显的学科文化教学行为。老师们能分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文化素养,特别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学科价值态度培养。语文教师注重“听、说、读、写、记、思、赏”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教师注重符号化、数形结合、对应、转化、集合、函数、极限、组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注意在教学中示范、引领和教育智慧。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结构,获得了哪些学科思想方法,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和情感态度,更关注学生在课内外是否能以学科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从语文、数学着手科学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形成了“学科思想方法+活动”的教学特征,影响辐射到了各个学科。
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越来越喜欢充满学科味的课堂,学科学习兴趣提高了,态度积极了,通过操作、实践、感受、体验,理解学科思想、知识结构、情感价值,并用学科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学业成绩测试数据显示:基础部分正确率达95%,思维考察部分精彩纷呈,学生各科成绩名列市县前茅。学科文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更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在学科文化建设中,我们有如下启迪:一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主阵地是学科素质教育,学科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学科文化建设。只有建立了学科文化,才能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发展儿童的学科生命力。二是注重学科文化建设的校本路径开发:可通过编写教师读本作为教材的补充;在教学设计突出学科文化教学;课堂教学突出学科文化教学;培养教师学科文化素养。三是以研究的视角、力量和路径,对学科文化建设进行校本突破。
关键词:专业建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科学、合理而实用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本专业职业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保证。而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要按照“WWH”模式进行,即Why―为什么开设这门课(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What―这门课讲什么(课程教学内容);How―怎样设计课程(课程教学方法)。
本文将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电脑效果图”的建设实践,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
1环艺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1环艺专业的培养目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建筑装饰设计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室内设计策划与表现技能,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具有室内设计策划与表现技能”是核心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根据市场调研,在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后,归纳出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电脑效果图”是其中之一。
1.2环艺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目前高职课程设置的最新理念,该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案,如表1所示(表中只列出了“电脑效果图”课程的部分学习情境)。
表中的“学习领域”,是从实际职业岗位调研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归纳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学习情境是某一学习领域(课程)中相对独立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是在企业(装潢设计公司等)收集的相关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归纳、筛选和提炼而成的。
课程体系的逐步实施促进了“两个转变”,即学生基础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变,单一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变。
1.3制定“电脑效果图”课程标准
制定课程标准就是解读“WWH”模式,课程标准包括:
(1) 课程性质―根据课程体系确定,包括课程职业能力的定位、与前后课程的衔接。
(2)课程设计思路―包括课程组织方式、教学环节设计。
(3)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本课程的目的不是学习3ds Max软件,而是学习借助软件来表达设计思想与方案的效果图技能。
(4)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每个学习单元的案例、知识点、主要技能、学时安排。
(5) 实施建议―包括教材选用和自编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2电脑效果图课程建设实践
2.1教学设计与组织
“电脑效果图”按环艺专业项目教学的改革方案组织教学。相关课程组成三个课程项目组,“电脑效果图”课程是课程项目组中的一门主要课程,三个课程项目组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个学期。相关课程与主要专业课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分3个学期完成,不同课程按需要前后错开或同步进行,如表2所示。
这样交叉同步安排教学能使效果图技能与专业设计结合紧密,不脱节。软件应用更具有专业性、目的性,专业设计的表现技能更强,效果更好。课程学习周期的拉长也使学生的训练更充分,保证综合职业能力逐渐而坚实地形成。毕业设计时,学生的作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每一个学习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工作过程,随着多个学习情境学习进程的展开,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技能逐渐深入,最后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
2.2课程教学内容
3ds Max是专业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也是目前制作建筑与室内设计电脑效果图广泛采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它的功能强大,命令繁多,使用3ds Max作为电脑效果图课程的工具软件,只需要选择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部分功能作为教学内容,而不宜全面系统地介绍软件。
比如学习情境一是“效果图制作的准备”,知识点包括效果图概念、3ds Max的操作界面和常用基本操作、简单的建模、材质的初步应用、渲染出图的方法等,教师通过讲解简单房间一角效果图的制作案例来讲解这些知识点,使学生在课程初期就能完成简单的效果图,通过这张看似幼稚的效果图来熟悉常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制作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学习情境二是对象建模,教师用小型的家具、陈设等工作任务讲解基础建模的各种方法及用各类修改器创建完善复杂模型的技巧。其他的学习情境各有侧重点,如材质表现、场景设计等,都通过客厅、大堂、卧室等实际的效果图工作案例进行,后期的学习情境为综合实际案例。
2.3教学方法
传统的设计软件教学方法是按照软件的功能,系统讲解界面、工具、命令、参数、选项等。例如3ds Max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是从软件用户界面开始到二维绘图、三维基本体、扩展几何体、材质编辑器、灯光、场景建立、摄像机、渲染等,学生至少要到课程中后期才能完成一幅效果图。以工作任务、典型案例引导教学,将相关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看起来不系统、不全面、不完整,但对于熟练操作,迅速掌握技能却相当有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电脑效果图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法。用小型案例讲解常用工具命令;用中型案例串起相关命令功能;用综合案例熟练操作,最后形成电脑效果图制作的职业技能。
典型的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引入案例(效果图的最终成品),分析制作思路,示范操作,学生课上重复练习熟悉操作,教师进一步提供新的实例,简单提示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完成的同时加强答疑和辅导。课后练习案例扩展和加深,可以逐渐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4教学资源建设
2.4.1建材建设
课程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材配合。目前出版的有关3ds Max的书籍非常多,表面上看似乎不需要再编写了,但市场出版的书籍适宜高职教育的不多。一类是只讲软件本身,全面介绍命令工具参数选项,篇幅过大,只能作为参考手册查阅。另一类书籍是根据企业优秀案例编写的,案例水平高,尽管步骤详细篇幅很大,学生照书可以做出书中的一、两个优秀案例,效果也不错,但离开书就不会做了,以上两类书籍可以作为提高的参考资料,却不适合做教材。
高职电脑效果图课程的教材面对的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初学者,教材要满足“教”和“学”两方面的使用要求,要符合教学规律。教材要按照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组织编写,兼顾软件基础与专业应用、兼顾普及与提高。电脑效果图课开设以来,笔者先后在高教出版社出版了《3ds Max4.0实例教程》(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电脑效果图与动画制作教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两本教材。
以上2本教材虽然也被很多高职院校选用,有较高的发行量,但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仍有差距。目前由笔者正在编写的《建筑与室内设计电脑效果图》一书,专门针对室内与建筑环境类专业,根据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按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设计理念,将更加符合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2.4.2网络资源建设
本课程建成了网络课程,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开发了练习题库、测试题库,制作了实用的教学课件,整理收集了网络资源,包括行业优秀效果图库、材质贴图库、3D模型库、光域网灯光等教学辅助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搜集相关学习资源,如图2所示。
这样的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为青年教师上好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一点体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零件车削加工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号召,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转向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零件车削加工”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这一问题。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性质
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是针对机械制造业普通车床操作工岗位设置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一步识读零件图的能力、工艺装备的选用能力、不同零件的车削加工能力、零件精度的检验能力及误差分析能力;课程针对机械工艺员岗位,工艺规程制定能力。掌握车工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产性实训达到国家中级车工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水平,在机械制造企业中,从事非标零件车削加工及设备的安全操作工作。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1)基于使用零件的车削加工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理念;(2)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并重的理念;(3)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的理念;(4)教、学、做合一的理念;(5)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开发和实施课程的理念。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开发以“零件的车削加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创设学习情境,根据企业使用零件车削加工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工作任务,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使用零件车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具备从事该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具备正确识读零件图的能力;(2)根据确定的加工方案调整机床,使其正常运转的能力;(3)具备使用卧式、立式、转塔车床等设备完成各种外圆、面、孔、螺纹的加工能力;(4)具备轴类零件、套类零件、异型件的车削加工能力;(5)具备使用游标卡尺、角度尺等检验量具完成零件检测的能力;(6)具备对机床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护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车工安全操作规程;(2)掌握车工工艺知识;(3)掌握车工工艺制定原则;(4)掌握车床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原理;(5)熟悉各种量具、检具的使用规则;(6)熟悉企业生产流程。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严格遵守车工操作规程;(2)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团体合作能力;(3)具有安全、环保、敬业意识;(4)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效率意识。
4.证书目标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强化职业技能。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获取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内容
经过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考虑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零件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兼顾车削加工类零件的普适性特点选择教学载体。在企业提供的大量的图纸中,最终选定以下七类零件作为本课程的载体。这七个零件分别属于轴类零件、套类零件、壳体类零件及异型件,包括外圆、端面、阶台、沟槽、圆锥面、内外三角形螺纹、曲轴及细长轴等特征要素,涵盖车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点。所选择的载体既能结合企业实际,又能满足教学需要,学习项目中同时融入图纸的识读、工夹量具的选用、车床操作、工艺文件的执行、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及对零件加工质量的控制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所有机械加工共同的工作过程,所以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深刻体会机械加工完整的工作过程,举一反三,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六、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方案
学业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加水平考核。考核满分100分,其中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过程考核占70%,包括工作态度10分完成任务的方法及能力50分,完成任务后填写实习指导书10分。水平考核占30%,包括完成任务的质量30分。
2.考核方案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设计
将企业产品引入实训教学,为企业生产合格产品,在实训零件的选择上突出了本地汽车产业的优势特征,将公司的配套产品加工引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了一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零件的加工生产,更早地了解企业生产流程,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训,强化车工技能的训练,并更快地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仲秋.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