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54:19
序论:在您撰写旅游文化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同时,乡村旅游也是在农村地区体验农家风情,吃农家饭,住农家火炕,主要是放松下心情,体验下农家快乐,例如在辽宁的铁岭,就有许多这样地区,《乡村爱情》中的象牙山已作为乡村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与国际旅游业比较,国内旅游业的需求表现出起步阶段的普遍特征。而供给方面也多是开发层次较低,较浅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第二,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和实施,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第三,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第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较差等。第五,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二、促进农村旅游经济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政府加强扶持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项目的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培育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同时,当地政府应提供一些政策,如小额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补贴、减免税费、开展培训、鼓励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文化的产品开发和经营等,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最大程度留在当地,惠及当地群众。保护文化环境,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宣传,激发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树立乡村文化景观真实的再现理念,推行乡村大舞台景观保护模式,再现乡村旅游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让游客大开眼界、陶冶情操,享受我国民俗文化的底蕴。
2.注重本土文化的宣传在当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时,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在创意和宣传上都应注重本土民俗文化的宣传,如,本地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进行整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标明,介绍。另外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风土人情以及对客户所提供的吃农家饭、住农家火炕、农家乐,美食,对客户提供购物的土特产,进行实际性的描述,如:当地的农作物的生长成熟周期以及加工工艺;食用禽畜的绿色化、生态化。无论是在平面和立体的宣传上都应体现乡土特色,让游客在看到宣传的同时就有感受一下的愿望。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现状
景德镇的旅游去处包括陶瓷博物馆、浮梁古县衙、古窑、瑶里、中国瓷园等,以众多景点为核心,景德镇基本上形成了陶瓷民俗风情游、陶瓷工艺流程游、陶瓷创意市集游、陶瓷古迹参观游等线路。一年一度的瓷博会更是各地游客领略瓷都魅力的重要平台。就目前来看,在众多景德镇旅游去处中,只有雕塑瓷厂是较为完善的,其中包括陶瓷店铺、陶瓷集市、陶瓷工作室、餐饮区、住宿区等,而景德镇其他的旅游景点则都是不够完善的。
二、建国瓷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建国瓷厂的现状分析。建国瓷厂的交通以及周围环境较优良,东接陶瓷大世界,西承御窑遗址公园,北邻十大瓷厂博物馆,与其他几个景德镇文化景点在地理位置上共同形成了陶瓷文化圈。早在几年前,建国瓷厂已经成为了一处陶瓷创意园,是现当代陶瓷艺术的聚集地,在红砖房内,大部分都是陶瓷艺术家的工作室、展厅,总的来说,建国瓷厂是热爱艺术、向往艺术的游客们值得一去的地方。
2.建国瓷厂的存在问题分析。 从旅游业以及环境艺术两个角度来看:(1)入口的标志过于单调,设置在入口两边的墙面上,并未达到应有的视觉效果,没有彰显出建国瓷厂的特色;(2)建国瓷厂后半部分的建筑和空间依然空置和废气,与建国瓷厂的艺术气息不相符;(3)红砖房的外部缺乏建筑景观效果;(4)建国瓷厂的展厅以及店铺多为高档瓷器,种类单一,缺乏大众化的中低端瓷器店铺;(5)建国瓷厂内部缺乏娱乐场所。目前调查来看,建国瓷厂内部只有有一家餐厅,名为“蓝莓”,以及一家咖啡店。
三、使建国瓷厂成为景德镇的旅游基地的措施
(一)从环境艺术的角度进行规划与改造
(1)入口再设计。目前来看,建国瓷厂的入口较为单调、小气,入口再设计应突出重点:入口大门或标识应彰显出建国瓷厂曾经恢弘的历史文化气息。现如今的入口左侧为“1949建国创意”一排大字,字体较为单调、离地面也十分之近,给人一种简陋之感。笔者认为,建国瓷厂入口左侧应做成为一面历史背景墙,利用陶瓷材料,表现出瓷板画或者陶瓷浮雕,图案则为建国瓷厂的发展史;应表现出现如今建国瓷厂的现当代创意陶瓷的特色。重点则是“创意”二字,创意雕塑或大型的装置陶瓷艺术则是最好的选择。(2)红砖房外墙增设窗户、绿化以及其他类装饰。建国瓷厂的红砖房内部都已形成不同风格的工作室、展厅,而外墙,缺乏相应的景观效果。以建国瓷厂解晓明展厅为例,由解晓明教授亲自设计的建筑外观绿化,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来看,整体风格与内部相协调,不同植物的高矮搭配,绿色的植物配上红色的墙面,十分美观,极具艺术气息。然而,除了增添绿化外,红砖房的外观设计中,艺术家们可以多运用陶瓷艺术,如组合类雕塑、或植物与陶瓷的搭配艺术等运用,这也是增添工作室魅力以及吸引游客的必要手段。(3)停车场设计。利用陶瓷元素来打破停车场的单调性,例如用陶瓷材料做的雕塑或小品作为停车场标识,使陶瓷文化魅力在建国瓷厂的每一个角落散发出光芒。(4)整体绿化。建国瓷厂的绿化非常欠缺,应增添景观绿化,而景观效果的好差主要在于各类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根据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及不同植物的花期进行层次配置,使花期交错,使得建国瓷厂“四季如春”。(5)公共设施的创意设计。建国瓷厂内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应集功能与陶瓷艺术审美为一体,陶瓷材料的垃圾桶、路灯、座椅等,是展现建国瓷厂深厚文化内涵必不可少的细节。
(二)从经济、旅游业角度进行内部调整
(1)增添其他类陶瓷展厅、店铺。建国瓷厂应添设多元化的陶瓷艺术店铺,包括陶瓷纪念品店铺、陶瓷首饰店铺、陶瓷DIY体验馆、特色陶瓷展厅等多类店铺。政府应实行招商引资的政策,不断扩张建国瓷厂内的商业空间。(2)增添休闲餐饮娱乐区。除去陶瓷文化观光场所,建国瓷厂应多添设休闲餐饮区域,而此类店铺则应结合陶瓷文化元素,开设成为陶瓷主题餐厅,陶瓷主题旅馆等具有陶瓷文化气息的休闲场所。(3)多做陶瓷文化活动。每一个文化旅游景点都不单单是外在的、表面的热闹与繁华,而是由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魅力。建国瓷厂的艺术家和手工艺者们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多做展览等其他类陶瓷文化活动,从文化内涵上来增加建国瓷厂的竞争力。
四、建国瓷厂规划与改造的长远意义
(一)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旅游景点的开放,还包含很多相关行业,如食宿、旅行社、交通等行业。想要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就要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旅游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业,旅游业的景点和工作人员对旅游文化有很好的展示作用。旅游业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与景点的管理水平不仅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更影响到旅游业的正常有效的发展。
(二)对旅游环境的协调作用
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的旅游环境比较复杂,所以,要加强旅游业和旅行社之间的协调管理。通过管理对利益进行协调,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效的发展。管理工作要以旅游文化为基础,根据旅游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管理,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旅游业的发展比较复杂,想要对旅游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以旅游文化为基本原则,对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减少矛盾的激化。
(三)传统文化是旅游品牌的依据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特色,建立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业,对我国旅游业提供有力的竞争支持。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不同,导致不同地域的景点有不同的旅游文化,各旅游景点根据自身地域的文化特点对旅游景点特色进行品牌打造,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增长
每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背景不同,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化的独特性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能增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对旅游经济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旅游文化不仅能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更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对社会综合效益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措施
旅游文化是各个地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支柱,想要提高竞争力,就要加强旅游业的文化建设。
(一)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是游客和旅游工作人员,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素养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想要提高旅游区之间的竞争力,就要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针对旅游业建立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利用制度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使旅游业的管理工作规范化,促使旅游业的正常有效的发展。
(二)加强创新,促进发展
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要重点推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特色,通过对每个优秀文化的介绍,建立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能更好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旅游文化的创新,在旅游业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科学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提高旅游业管理的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旅游理论,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通过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关注国外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吸取经验,对我国旅游业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加强与国外的经验交流,促进各国的旅游效益的提高。
三、结论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铜陵
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知名学者马波在其所著《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铜陵市旅游文化建设既要着眼长远,前瞻谋划;又要立足当前,突破重点,以期达到“想得到、引得来、留得住、花得出、游得顺、觉得好”的目标,即让游客制订旅行计划前能想得到铜陵,在制订计划时能引得来铜陵,在来铜陵后能留得住游客,让游客手中的金钱有地方花费,让游客能顺利完成旅游,总体上说,就是让游客感觉在铜陵旅游非常美好,只有这样,铜陵市才能实现从旅游“过境”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铜陵市的旅游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
1提高认识,抓住当前旅游发展黄金机遇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全面进入黄金机遇期。一是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把旅游业摆在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上,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包括铜陵在内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提升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水平,着力打造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加快建设吸引力更强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二是市场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旅游将成为人们享受生活、追求美好的最重要的选择。而国家即将推行的带薪休假等政策,又必将促进旅游市场进一步快速发展。
2突出主题,编制铜陵旅游文化发展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灵魂和龙头。要推进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符合铜陵实际又具体可行的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现代化的要求,又能展示铜陵文化丰富的内涵。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时,将旅游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内容,以借景、造景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城市,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块布局与铜陵传统文化相衔接,规划出一个个主体鲜明的文化标志。并能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旅游规划。诸如,针对本市游客,规划好“一日游”旅游;针对市外游客,规划好铜文化旅游;针对海外游客,规划好九华山头天门旅游等。
3集中力量,打造铜陵特色旅游拳头产品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拳头产品,旅游业要想有大的发展,是很困难的。铜文化是铜陵特色,但是特色不是拳头,特色也不一定必然就能成为拳头。从目前看,铜陵市铜文化旅游规模小,资源分散,吸引力不强,很难担当得起铜陵特色旅游文化的拳头产品。
铜陵市应积极迅速地开展调研工作,根据本市旅游资源的实际,结合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确定一个旅游的拳头产品,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旅游文化建设。如果在全市现有资源中,经论证短期内没有合适的拳头产品时,也可以借鉴外地经验,诸如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蚌埠花鼓灯嘉年华等,引进一个拳头产品。由于当前全球实体经济遭遇寒冬,资金投资的主体将逐步向旅游业转移,这为铜陵市引进旅游业投资提供了可能。
4深入挖掘,建设独具文化内涵旅游景点
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才会有灵魂,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要注重挖掘、整理和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文化内涵,提升现有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铜陵市省级以上的重点旅游资源有10处,应下大力气将这10处建成铜陵市旅游文化的品牌和标志。铜陵市现有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点)14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应千方百计赋予这些景区特定的文化内涵。要注重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旅游者也更期望去体验旅游目的地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铜陵市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李白、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李纲、汤显祖、梅尧臣、杨万里等都曾涉足铜陵,仅听听这些名字,就能让人心中生出无限向往,何况他们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但铜陵市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几无开发。如果能把这一个个文化资源集点成块、连块成线,设计出有品位、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路,将无疑为铜陵市的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5融合发展,延伸铜陵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只有融合发展,才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建设工业遗产游、工业体验游等新业态景区(点);发展汽车营地、休闲农庄、生态别墅、山地运动基地等新概念旅游产品;规范发展以大型茶室酒吧、足浴水疗、运动健身等为重点的现代休闲娱乐产业,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大力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典范。快速推动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专业机构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设计、开发和生产具有铜陵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的艺术品位;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促进旅游商品向多样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重新定义“八宝”概念,将地方美食土特产、旅游小工艺品纳入“八宝”范畴,整体打包。让游客来铜陵后,一袋“八宝”在手,铜陵特产应有尽有。
6加大宣传,提高铜陵旅游文化市场认知
推进旅游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要在市场促销中将旅游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传统旅游景观和旅游资源的宣传中,加入旅游文化宣传的内容,突出宣传铜陵特色的铜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元素,挖掘铜陵特色文化元素的重点价值。要不断提升全市导游服务水平,导游是旅游文化的讲解员和传播者,“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游客对铜陵旅游文化的认知与感受。要组织专门人员,编写铜陵各景点高水平的旅游导游词,挖掘提升文化内涵,规范导游宣传;要对导游进行专门和正规的培训,帮助导游掌握铜陵各景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激发导游学习铜陵旅游文化的热情,在导游行业营造浓厚的学习铜陵文化氛围。要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旅游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人人是景点、城市是品牌”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全体市民了解旅游文化知识、关注旅游文化建设、参与旅游文化推介,不断提高铜陵文化旅游市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连;旅游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60-04
作为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文化成为旅游地吸引力的源泉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旅游的发展目标,大连努力从旅游观光型向旅游休闲度假型城市转变,争取吸引客源并且留住客源。大连的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将是旅游竞争新的焦点,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以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业发展,是大连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实现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深化城市旅游内涵,还可以促进大连与其他海滨城市或邻近城市的差异化竞争,真正树立起大连海滨城市的特色旅游形象,提高大连的旅游竞争力。因此,研究大连旅游文化,整合旅游资源对大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旅游文化”被学界提出,随后被广泛关注与探讨。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一词相并列甚至相对立,用来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文化属性一面。一般认为,旅游文化应包含“旅游”和“文化”两个领域,但它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文化”总纲下“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
目前,学界对旅游文化虽未形成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但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存在以下共识:其一,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其二,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其三,旅游文化使旅游地具有吸引力。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对旅游文化的理解,本文将旅游文化界定为:旅游活动中,旅游客体对旅游主体通过一定的旅游媒介产生吸引,从而使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其内容包括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体和旅游介体文化,三者联系紧密,共同构成旅游文化。
(一)旅游主体文化
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负载者和传播者。旅游主体文化是指在旅游行为发生的全过程中,旅游者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的总和。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前往不同文化空间的旅游目的地旅行游览,在将客源地文化传播到异地的同时,也把旅游目的地文化带回到客源地环境中,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和审美观点。因此,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旅游主体的文化素质决定着旅游的数量与质量。
(二)旅游客体文化
旅游活动是旅游主体作用于旅游客体的行为过程。旅游客体就是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主要来自旅游资源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资源的文化含量及其独特性。
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所反映出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即是旅游客体文化。诸如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建筑园林等物化了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传说、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无形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它们凝结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基本条件。加强旅游客体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度开发各种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吸引力。
(三)旅游介体文化
旅游介体,又称旅游媒体,是指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圆满完成旅游活动的中介组织,即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种服务的旅游部门和企业。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直接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企业;辅助服务的旅游企业,如旅游商店、旅游工艺企业;开发旅游服务的部门、机构,如政府旅游管理机构、旅游协会、旅游培训机构。
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行业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前者指旅游行业内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后者指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风貌与企业形象等。旅游介体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旅游主客体文化的交流,必须借助于旅游介体文化这一桥梁来进行。
二、促进大连旅游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旅游者文化素质,加强旅游主体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市民旅游意识宣传教育,创造良好旅游环境
一方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市民的旅游意识。例如,可继续组织开展百万市民游大连、百万市民游新区等活动,还可采取景区景点门票打折、销售旅游一卡通、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惠民措施。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营造宜人的旅游氛围,为城市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广泛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文明市民学习培训,搞好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市民行为准则》和《市民文明公约》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广泛宣传《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引导市民文明旅游,安全出行、理性消费。
2.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旅游
(1)广泛宣传教育,提升文明素质
一方面利用大连旅游网、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动员全社会关心和参与提升游客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另一方面在游客集中的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车船场所,张贴或利用滚动的屏幕播放醒目、生动的文明提示,免费散发、赠送、张贴《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大连旅游文明公约》等。向游客广泛征集“文明旅游用语”,把“要我文明旅游”变成“我要文明旅游”。
(2)加强文明引导
组织开展十佳导游大奖赛及十佳旅行社、十佳旅游饭店评选等文明服务评星活动,推动行业星级从业人员以自身的文明言行,带动促进文明旅游;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窗口服务单位,设立精神文明示范岗,教育和引导职工文明接待、游客文明游览;启动“文明游客”的评选活动,在“文明游客”中评选“形象大使”,由具有高素质的游客担任大连旅游代言人,真正让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深入人心。
(3)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秩序
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遏制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各旅行社要加强对游客监督管理,签订《游客文明旅游承诺书》。各景区要建立游客文明行为监督岗和纠察队,以便纠正和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应设立不文明行为举报热线和信箱,鼓励个人或旅行社对此进行举报。
3.积极开发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产品
大连发展旅游的思路是以市区为中心,以金石滩和旅顺为两翼,以各县市区为延伸,以骨干旅游项目为牵动,以大型活动为媒介的旅游发展大格局,建设有特色、高品位、国际化、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出于这样的发展思路,大连旅游创造了“浪漫之都”、“北方明珠”、“世界环境五百佳”、“比赛在北京,观光在大连”4个享誉海内外的概念性产品。概念性产品与金石滩、旅顺、滨海路、星海湾、女骑警、森林动物园、奥丽安娜号游船、现代博物馆、棒槌岛等实物性产品共同构筑大连旅游的吸引力。这些成功的创意和策划,都是在深入挖掘国内外游客心理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
以概念性旅游产品打造竞争优势, 大连旅游这一独树一帜的做法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北京一公司专门做了一项详细的市场调研:去大连看什么?在浪漫之都、金石滩、女骑警、星海湾等诸多的选择中,有50%以上的人选择了“浪漫之都”。大连旅游概念性产品取得了影响深远的良好效果。今后大连要继续深入开展高水平、多方位、深层次的旅游主体文化研究,开发更多更好的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产品。
4.加强海外客源国旅游文化研究与借鉴
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大连排名前三位的旅游客源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大连入境游客源市场,应该从日韩俄等短程客源国向欧美等中远程客源国扩展,通过丰富入境客源国的构成,弱化由于某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对入境游造成的冲击。
为此,大连应对来自不同区域的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例如大连的夜生活多为卡拉OK等,主要符合国内及日韩游客的习惯,却不符合欧美客人的需求。大连正在打造“北方不夜港”,在内容设计时,要考虑不同客源市场的不同需求。开展客源国旅游主体文化研究,则可以通过研究客源国旅游者的旅游心理、购买能力与特色、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等,为扩大旅游客源市场提供参考,统筹大连旅游文化建设,实现大连吸引世界的目标定位。
(二)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客体文化建设
1.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突出旅游的地域性
围绕海洋文化立市、海洋文化强市,大连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深入发掘地域特色优势,用“海文化”凝塑城市之魂,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创意旅游。在旅游市场转型发展与游客需求变化的对接中,精心打造“亲海、游海、读海、品海、玩海、赶海”的旅游品牌,并辅之以多种形式的海洋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富有海滨度假特色的最佳旅游城市,唤起人们对海洋文化的共鸣。
2.以近代战争历史文化为重点,突出旅游的教化性
大连旅游界、文化界和教育界要联合起来,开发利用旅顺丰富的历史资源,以战争遗址及军事历史为载体,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国防教育主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基地和红色旅游著名圣地。特别是能让党政领导干部、大中专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文化素质较高、政治素养较好的特定群体,成为旅顺旅游的重要客源。通过充分发挥旅顺近代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烘托大连市的旅游核心文化,带动大连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以城市建设文化为窗口,突出旅游的艺术性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和广场文化,是大连发展旅游文化的一大优势。旅游部门和城建部门应密切合作,整理、加工和提炼出极具大连特色的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旅游建设文化,并在对外旅游促销中加强对大连城市建设环境及其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体现出大连城市建设的文化魅力。把城市建设文化优势和潜力转化为旅游特色文化,进而上升为旅游经济优势。
4.以博物馆文化为支撑,突出旅游的知识性
大连地区有6000年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是大连各大博物馆应该深入挖掘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明确大连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方向,提高大连旅游品位。在进一步增加大连博物馆文化含量的基础上,应重点改造现有博物馆的静态展示方式,增加动态展示和情景表现,在陈列展览中充分运用声、光、电、模拟、仿生等表现手法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高科技成果,以改进展览效果,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5.以节庆民俗文化为基础,突出旅游的参与性
参与性是节庆民俗旅游的最大优势。旅游者可以通过亲身的参与,直接接触和了解当地的节庆民俗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满足自身的旅游需求。经过多年积淀,大连形成并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文化资源,在开发节庆民俗旅游项目时,要充分挖掘大连节庆民俗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内涵,并不断地注入可参与性的内容到旅游活动中,提升大连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6.以宗教文化为特点,突出旅游的神秘性
在旅游资源中,宗教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以及丰富多姿的文物古迹以及宗教的景观建筑吸引着各个层次的游客。大连现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宗教,寺、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109处。大连各旅游中介企业应把这些宗教活动场所当作重要的旅游资源,开辟出极具旅游价值的宗教文化旅游景观,开发出具有宗教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习俗安排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丰富大连的旅游产品体系,增加其文化含量。
7.以工业遗产文化为精品,突出旅游的时代性
大连保留着大量的工业遗产遗存,是大连历史的见证和文明发展的缩影。通过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等途径,能够合理开发工业遗产经济价值,提高大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民对大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大连的城市竞争力。大连的工业遗产大多以聚集区产业集团为主,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应当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利用原有的工业空间布局、厂房建筑、机器设备,打造艺术欣赏区、教育展示区、购物区及娱乐区等多功能旅游项目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三)深化改革,加强旅游介体文化建设
1.加强旅游行业文化建设
(1)建立旅游行业文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行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旅游局的行业管理、质量监督、行政执法、人事教育和行业协会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将旅游行业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明确部门和人员,落实责任制,合力解决旅游行业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激励和惩处措施
行业管理处和旅游质监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全市旅游行业的品质管理,不断规范旅游市场。一方面,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诚信建设、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质水平,评定出更多更强的高星级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宣传优质服务的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全行业树立优良风气。另一方面,要对违规违法经营的旅游企业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严惩。
(3)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实现行业自律
在大连旅游行业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大连市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服务、协调和监督职能,完善行规行约,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诚信建设,在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开展行业文明建设,树立行业新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加强旅游企业文化建设
(1)树立“以人为本”的旅游企业经营理念
一是以游客为本。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以游客为中心,重视游客、关注游客,按照游客的需求设计出新颖别致,更富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旅游产品。
二是以员工为本。旅游企业管理者对下属员工进行人文化关怀和人性化管理,给员工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尊重信任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和团队意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是以公众为本。旅游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经济实体,必须承担起对整个社会公众的责任,如是否进行慈善事业、是否承担辅助国家进行民生建设、设计的旅游产品是否破坏生态环境等责任。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加快旅游产业的整合聚集,着力培育旅游龙头企业
一方面要引进一批大型旅游集团和国际知名旅游管理、服务品牌公司等战略性投资伙伴,培植壮大旅游发展主体。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引导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景区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可借鉴海尔“吃休克鱼”的成功做法,利用优秀企业文化完成产业的整合凝聚,打造大连旅游企业的航母。同时利用优秀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示范、引导、凝聚、约束和激励作用,带动中小旅游企业文化建设。
(3)着力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及品位
要深入挖掘大连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含量,将文化等“软件”投入与开发作为创造旅游精品的着力点,开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在提供服务时,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突出旅游服务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为旅游者提供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享受,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
(4)重视旅游文化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文化素质
一是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旅游文化人才的培养。要依托大连高校和职业教育资源,设立旅游文化专业,成立旅游文化培训中心,促进旅游文化职业教育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和业务培训。旅游、人事、教育等部门要从培训旅游文化基础知识入手,加强对旅游企业领导和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导游队伍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导游队伍。
三是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优秀旅游人才。要加快引进高层次的优秀旅游人才,制定各项优惠保障政策,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使其成为主导旅游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商品设计与营销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学术界对于“文化”这个概念的界定一直存在着争议,所以作为文化众多种类中的旅游文化这个概念的界定也一直存在争论。本人从众多知名学者和“大家”的观点中主要总结出了以下观点:其一,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综合体。其三,旅游文化是一种既包含一般文化的内涵,又融合了各种与旅游相关的构成要素的特殊文化表现形式。综上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它其实就是以一般文化的本质为基础,以旅游相关的要素为支撑,研究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三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作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
二、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
1、定位不当
提起云台山首先想到其山奇水秀的自然景观,比如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等,但是却鲜有人会提起其所包含的人文景点。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云台山景区“焦作山水”的定位不当,其过度宣传自然景观而忽视其人文景点资源的开发和宣传,这就导致了云台山景区呈现断翼之鸟、独轮之车般发展困境。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目前云台山景区之所以面临发展瓶颈,是与其发展战略定位不当紧密相关,要想在当前经济下行的社会大背景下谋求发展新道路,这就需要深挖景区所包含的文化特色,主打文化牌,加强其地区旅游景区的旅游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2、开发力度不足
(1)人文景观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云台山景区蕴藏着丰富的的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基、“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词以及一些道观庙宇等,但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利用。(2)具有特色的纪念品开发不足。焦作素有“太极故里”之称,太极文化一直是焦作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但是景区只有一处水上太极表演的活动却没有任何带有太极文化印记的纪念品;除此外,焦作还蕴含着丰富的怀药文化、瓷文化。对于景区内关于四大怀药即山药、地黄、牛膝、的特产虽有销售但是存在包装粗陋、不上档次等问题;对于瓷文化,焦作具有悠久的绞胎瓷文化底蕴,但是景区却没有开设相关的绞胎瓷纪念品销售展柜等平台。
3、景区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云台山景区在管理体系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基础设施不完备。景区存在着男女厕所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每个景点的公共厕所都存在男厕所门前冷清,女厕所拥挤不堪,针对这一现象景区管理部门就没能做好调查研究和规划安排。第二,导游素质有待提高。景区内的导游在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方面参差不齐,个别导游存在服务态度恶劣,服务质量、专业素养方面能力不足的情况。第三,景区部门存在伦理道德问题。前不久冠生园前董事长在云台山景区旅游被落石砸中身亡的事件,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不是反思自身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等问题,而是以景区猴子踢落石块为借口来推脱责任。这一做法足以看出景区管理部门在服务态度、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等方面存在弊端。
4、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为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建设,生态环保问题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云台山景区各景点随处可以看到游客乱扔的垃圾污染物,这些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景区水源、景区生态系统平衡;除此外,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在开发的过程带来噪音污染、工业垃圾污染、粉尘等空气污染,也对景区的野生动植物带来了极大地影响。马克思曾说:“那些现实的,有形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1]这说明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如果破坏了自然界也就是毁灭了人类自己,因此我们人类在谋求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三、云台山旅游文化建设的举措
1、把握“两点论”、“重点论”,为景区发展定位
依据唯物辩证法中“两点论”、“重点论”原理,事物发展都存在主要矛盾及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次要方面,这同样适用于云台山景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景区要平衡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发展的地位,在发展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其蕴藏的人文景观资源。与此同时,相比较自然景观而言要高度重视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资金投入、宣传力度等方面。针对当前景区对人文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不足的情况,应当加大对杂志、报纸、电视、网络、广告牌等媒体平台的投资力度,聘请一些专家、名人对云台山的人文历史、名人轶事进行宣传报道。
2、加大开发力度
(1)人文景观资源。当前社会游客选择旅游活动不再只为欣赏美景,而更多的是追求和探究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文化底蕴。云台山景区虽存在许多历史遗迹,但是存在开发能力不足的困境,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依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方法论指导,在以保护历史遗迹原貌的前提下,景区有关部门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运用高科技进行一系列挖掘、修复等开发工作,充分开发所拥有的特色文化资源,为打造量多、质优的精品旅游线路打下坚实的基础。(2)打造地方特色纪念品。“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要求我们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2]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云台山景区要抓住其太极文化、怀庆文化、瓷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出新颖、高附加值、工艺精湛、质优价廉的旅游纪念品。
3、健全云台山景区的管理体系
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性领域,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则是这个行业的最低准则。针对云台山景区在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景区卫生条件差、厕所数量设置不合理、导游素质差等现象,云台山景区的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健全云台山景区管理体系。
4、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云台山景区在旅游文化的建设中,对于其拥有的“绿色”自然资源在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宣扬其绿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野生动物植物,做到发展与保护两者有机统一。这与指出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的观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景区对于其拥有的丰富人文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也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开发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低”即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尽量保持其独有的纯天然、无污染、原汁原味的历史气息;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方面,要始终秉承“创新”、“绿色”的理念,开发出新颖、具有地方特色、环保节能的纪念品,比如手绘景区景点的明信片、包装高大上的焦作特产、具有太极文化底蕴的纸扇和精品教程光盘、DIY的绞胎瓷等。
5、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齐头并进
指出,“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必须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统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求新、求变、求精,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5]云台山旅游文化建设也不能例外。对于云台山景区所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做好开发保护的同时,要宣扬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保留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这样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增加云台山景区的文化内涵以及拉动景区经济的发展。除此外,要加大旅游文化创新力度,开发符合时代的、新型的旅游文化景点以及旅游文化形式。结合云台山景区拥有丰富神话传说的实际,可以发展其旅游附会文化,这样做既能够增加云台山景区的神秘色彩和人文魅力,更符合游客对真、善、美的追求。
四、小结
面对当前已进入的大众旅游时代,而旅游业之间却竞争激烈的现实,为了谋求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灵魂的“文化”就要被放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为此兼有“文化”和“旅游”共生共荣关系的旅游文化建设就成了当前突破困境的契机。虽然本文是以焦作云台山这个地区景点为切入点,但是云台山景区在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却对整个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各个旅游景区旅游文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教训和借鉴意义。
作者:朱迪迪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2][5].之江心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5.74.
由于旅游文化是与地域、景点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旅游文化建设目标务必与地域文化、区域旅游景观联系起来,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同时,渗透进丰厚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投入、改造和创新,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使旅游业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大力宣传寓教于游的游览文化,大力推动健康文明的消费文化,大力推行保护环境、尊重民众、服务游客的道德文化。系统培育起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旅游文化,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的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飞跃,而孜孜不倦地努力。
二、观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旅游文化突出人本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素质做起,千方百计为旅游主体服务。一段时期以来,旅游发展急于投入回报,一些业者甚至不择手段,宰杀客户,损坏我国文明形象,给旅游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旅游文化建设的策略创新,前提是更新观念,要深刻认识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和本质意义,着力提高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和一般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基本文化素质,树立为游客服务的思想,把旅游产业发展和提高公民素质结合起来抓紧抓好。致力于养成广大旅游业者的良好的文化素质、优雅的举止、高尚的情操、和热情诚恳的服务态度,为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宣传、教育和监管的力度,继续致力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在旅游景区,要开创一个人人关注旅游、人人热爱旅游、人人为旅游文化服务的新局面,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都能成为各地旅游景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旅游强国的良好形象。此外,在增加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努力满足旅游者的生活和文化需要,让国内外游客在特色景区里,游得舒心,玩得畅快,真正获得身心的审美愉悦和满足。
三、形式创新:拓展旅游文化的形式
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要持久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进一步扩大旅游规模,实现旅游强国目标,旅游形式的创新也很有必要。就地域旅游来说,目前需要进一步发挥区域旅游骨干景点的龙头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努力使旅游景区由单一带动型向景区、乡村和城市多带动型转变,由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旅游转变,由旅游、文化、生态相对独立发展型向旅游、文化、生态等“多位一体”的融合型旅游转变,由偏重资源供给型旅游向资源、市场结合型旅游转变,由文化单一型旅游向文化复合型旅游发展,并根据各地实际,把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海派文化”等组合起来,向叠加联动模式转换,加快区域旅游文化建设,形成旅游区的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提高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质量,统筹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大旅游、大合作、大发展的格局,逐步将我国的许多著名旅游区域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旅游文化资源圣地。不断创新形式,做大做强旅游事业,真正实现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战略转变。具体的方法就不胜枚举了。例如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推出旅游专题,深入挖掘景点的文化品质,向世界推广。专题推广要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提高旅游知名度,借以吸引各地游客,不断拓展旅游规模。又如可以举办旅游节,组织旅游节庆和会展等专题活动,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引起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的关注,吸引各国游客。举办旅游节是重要的旅游文化传播形式。通过举办旅游节和相关会展,展示整个区域和骨干城市的旅游形象,扩大地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游客的认知程度。各地的旅游景观的中心城市,要借助基本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做好节庆、会展工作,生成和宣传、扩大本地旅游文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再如,要增添旅游景区的文化情调,挖掘景点的传统文化特色。这也是拓展旅游格局的一个重要方法。游客游览的目的,是接触和欣赏原来所没有看到的风光名胜、历史风情和传统文化。这就是异域异国风情,是区域旅游的特色所在。我们务必致力于挖掘这些文化内涵,突出我国特有的建筑、园林、雕塑、绘画、民俗风情,和我国历史上特有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审美追求、道德情操等,以多元、深刻、丰厚的文化特色,吸引世界游客。
四、内容创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