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0-09 10:53:59

序论:在您撰写课程建设的核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程建设的核心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6-02

【作者简介】李达,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99)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地处乡村,却始终以前瞻的眼界进行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和理念培养和发展乡村儿童的科技素养,创造着一个汇聚智慧的“少年硅谷”。在整个“少年硅谷”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以“硅谷精神”为引擎,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科技教育与课程、与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校本课程建设层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本文试就铜山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少年硅谷”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讨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关问题。

一、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

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整个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

学校文化主题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创新几个名词,它是理想与现实融合、传统与现代交替、理性思辨的产物。文化主题的形成必须在学校中进行,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符合教育的应然诉求,不能简单移植、嫁接。铜山中心小学“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形成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底蕴的梳理。铜山中心小学一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重视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更是人类科技创新的符号和象征。“少年硅谷”文化主题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形象提炼。二是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国家意志,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但这样的学生素养必须基于学校个体实境进行再认识、再提炼,从而在文化层面把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少年硅谷”文化融合了“国际理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4大素养,重在素养的批判性、前瞻性、践履性,能够让乡村儿童依凭良好的素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三是符合“儿童中心”教育理念的诉求。如成尚荣先生所言,“少年硅谷”文化一定是少年儿童自己的,是为儿童科技素养发展服务的,而且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旨在培养少年的科技素养,而绝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的。

二、“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内容构建的价值追求

在“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统领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学校以“乡村少儿科学院综合性学习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进行课程内容构建,形成了“少年硅谷”文化的关照下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学校更强调在理念、价值观方面的重构,力图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未来发展有益的基因图谱,从内核层面对主题统领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价值取向和标准建构,培育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特征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本着高度集成、深度整合的思路,尽量用“少而精”的内容,培养学科之上的综合素养,具体开发出“核心素养”内核聚射下的校本教材――《铜小科技》《小小科学家》。目前学校开展的“少年硅谷:助推儿童科学素养发展――乡村小学科技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致力于通过科学理性精神的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科技教育,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生活与教育结合,让学生形成理性的精神、科学的观念,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情怀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铜小在校本课程编写中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对于各科教材中含有科技教育成分的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的不同学习特征,按年级段摘编成册。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然后将观察、认识的方式加入到科技教育中;中年级学生以发展科技素养为主,培养学生爱动脑、善动手的自主探究品质;高年级学生以拔高科学素养为主,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明为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是注重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学校结合每年3月份的植树节、4月份的爱鸟周、5月份的科普宣传周、6月份的金钥匙大赛等,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课程。诸如11月份是铜小的科技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进行小发明、小观察、小研究,并撰写科技小论文、绘制科学幻想画等,同时还聘请科技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促进学生科技意识的树立、科技能力的提升。

四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探究课题,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舞台。小课题研究一直是铜小的特色所在,学校的十多个科研基地和一批科技辅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不是某个学科的专题研究,而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深度探究,这一举动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思考,这也是一种让学引思的魅力。学习不单单就是让学生看书,而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出研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在铜小,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轨迹。

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物理环境创建

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学科,而是个体发展、适应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共性素养,具备一定的学科融合性。校本课程要契合学科融合的思想,不仅在每一门具体课程内容,更是在“具体情境”、方法路径上将环境、课程、师生和谐统一起来,改变原有的教育生态结构,把学校建设成儿童学习、体验、实践科技创新的乐园。

第2篇

在“启慧教育”的浸染下,学校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外健内慧”的智慧少年,致力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学科知识的教育和天下为公、勇于担当、敢于开拓的公民意识的唤醒。因此,将学校现有的大小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优化组合,形成“启慧”课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启慧五大学科课程群(语言与文学、数学与创造、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品德与社会)和启慧六系列活动课程(人文素养系列、品德素养系列、科学素养系列、健康素养系列、生活素养系列、艺术素养系列)。

本文以学校校本化课程中的武术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为例,以期更好地培育出“外健内慧”的智慧少年。

一、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武术课程方向

1.武术校本课程实施目标,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武术课程教学,可以使广大学生热爱武术,自觉参与并养成终身武健身的好习惯,从小尚武崇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教师讲解、传授、示范,学生参与练习,搭建活动展示平台为手段,使学生内外兼修、体魄强健、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自我展示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以培养为目标,通过“普及+提高”的模式推动武术课程建设。

武术课程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一是树武德,“未曾习武先修德,未曾学艺先明礼”。武术教育注重“德”与“礼”的培养。二是习武技,武术是一项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激发生命潜能,还有利于学生直面挫折、主动进取、个性品质的形成。三是弘武魂,不仅能传承民族精神,丰富爱国主义内涵,还能培养忠于民族、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为此,我们将武术课程建设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外健内慧”智慧少年的重要途径。

2.武术校本课程实施任务,重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校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习武、练武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武术活动。而且,我们会通过对武术历史的学习、武术名人的了解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武德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套路练习、对练等内容的教学,认真传授武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武术的正确姿态和“精、气、神”,大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创设各种情境,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具有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建立个人与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合作与竞争意识,教会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养成敢于展示自我、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武术校本课程实施分层要求,重在凸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一年级:初步了解武术历史和现代武术名人故事,了解学习武术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步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及简单组合,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发展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激发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且能够让学生初步领略“精、气、神”的意义。

二年级:了解武术历史和古代、近代武术名人的故事,了解武术健身、养身、防身的基本常识;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简单组合以及基本功串联;力求学生动作规范,用力准确,发展柔韧、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和习惯,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感受“精、气、神”的气势。

三年级:了解武德精神的内涵,学习武术的安全知识;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及基本功串联,学习武术套路(步行拳)和少儿武术操,使学生的动作规范,用力准确,“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养成习武、练武的好习惯和安全意识,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和良好武德,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年级:了解学校武术活动开展的历史与成就,介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之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本功串联,以及步行拳和少儿武术操,学习少年拳第一套。力求达到动作熟练规范,神形兼备,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节奏感,使学生具有习武、练武的浓烈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团结互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思想

品质。

五年级:复习、巩固一至四年级所学的武术教学内容,学习少年拳第二套和组合长拳第一套,学习自编武术组合动作。使学生掌握武术“三基”要领,提高动作质量;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自我展示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自然而然地在个体动作中显现“精、气、神”的

姿势。

六年级:复习、巩固一至五年级所学的武术教学内容,学习棍术的基本棍法和套路,学习太极拳,学会自编武术组合动作。使学生全面学会和掌握所学武术内容,武术动作规范、准确、健美,并彰显武术的“精、气、神”;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展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以“普及+提高”的模式,推动武术课程实施

学校的武术课程建设走的是一条“全员普及”与“提高训练”相结合之路,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1.全员普及,夯实课程基础

为了保障武术课程的有效建设,学校开展了武术课程体系研究,编写了武术校本教材《中华武术》,明确了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低段要求初步掌握武术基础技术,中段要求掌握武术基本功,高段要求掌握武术套路与武术器械的运用。学校将武术纳入课程计划,各班每周开设一节武术课,让所有学生了解武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武术的基本技能。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坚持做自编武术操,让武术成为学生日常锻炼身体的主要运动。在阳光体育节中,我们还设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武术集体奖项和“功夫小子”“功夫达人”等个人表演奖项,营造出浓厚的武术课程氛围。

例如,在教学“基本功成套串联―仆步穿掌”时,教师要先向全体学生讲解动作方法:两脚并立,双摆掌。(1)左脚向左横跨半步,上体右转成右弓步,右手自左向上,经头向右方劈落,右掌与眉同高,左手回收至腰侧。(2)上体继续右转,右手收至右腰侧成掌,左手自左经上头部,向右前方下落成按掌,高与胸齐,掌心向外。(3)上体向左转,左掌收至右胸前,同时右掌经左掌背向前上穿出成穿掌,手心朝上,并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立,目视右掌。(4)左脚向左侧落步,右腿屈膝全蹲成左仆步,右掌内旋使掌心朝外,上体左转,左掌贴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掌,成左仆步穿掌。(5)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左手上挑,右手下落,两手成左高右低斜直线,眼看左掌。并强调两臂要挥圆,臂的摆动与身体转动协调配合,整个动作连贯协调。

武术的全员普及,对学生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2.社团活动,助推课程发展

为了让更多喜爱武术的学生在武术功底、身体机能、意志品质与武德修养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通过武术社团活动助推武术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武术社团活动主要以学生武术提高训练为主,尝试课程间的横向关联,将中华武术与文学、艺术等进行整合,编排出高质量的武术表演项目,如中国少年说、红旗飘飘、大王叫我来巡山等,在市、区各级各类表演中均获一等奖。

3.提高训练,彰显课程特色

学校在武术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武术提高班,进行武术业余训练。一是抓好训练常规,从队员的武德礼仪、规则意识、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和训练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二是努力打造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悉心培养优秀武术运动员,选送到各省市专业武术队深造训练,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三是通过组织队员参加全国、全市的运动会,彰显学校武术品牌。

武术特色品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为“启慧”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可借鉴的实施途径,有助于学校特色的打造。

三、增加课程实施效果和师生评价

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多年努力,我校先后走出了世界武术冠军、全国九运会冠军刘艳艳,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汤露,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袁梦洁……近几年,我校参加的各级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为20多次,单项金牌216枚,银牌196枚,铜牌92枚。2014年,学校组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获重庆市教委颁发的特殊贡献奖。2015年,学校输送的武术队员徐鹏以19.26的高分获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武术全能冠军,为重庆夺得唯一金牌。学校也成为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重庆市首批体育(武术)特色学校、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武术特色课程建设项目试点学校、重庆市武术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成功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为今后更加扎实地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3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59-0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增强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优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这就使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看似非常直观,其实不然,因为工作过程仅仅是该课程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其中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涉及课程内容本身,而且在师资配置方面和软硬件环境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

本文以作者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围绕课程建设的根本、课程建设的“软实力”以及课程建设的“最终归宿”三大主题展开论述,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教师素质、学生管理、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一、工作^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根本

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取是影响每位老师授课质量以及每位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因素。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境况不合拍,教材落后,没有进行实时跟进,与社会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创新性,教材选取的实用性与社会性对高职教育举足轻重。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根据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进行课程的先后排序,以及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进行基础课程及专业分支的选取,是课程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然而,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一是课程顺序排列不合理,未按照基础课程先学,专业课程后置的顺序排列,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习高阶课程,收效甚微;二是专业种类与教育质量失衡,一些学校过度追求专业种类的丰富性,存在跨专业排课、课时被压缩等现象。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首先,高职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大一期间基础课程应浅显易懂,不过分追求理论难度。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更应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其次,适当增加实训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在实训项目中高职类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知识掌握牢固。同时,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配置充足的实训环境与实训设备,保证实训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对于教学课时,由专业特殊性确定专业总课时,总课时包括公共基础课时、专业基础课时、专业核心课时以及选修课时等。本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安排的分配见表1,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图2所示课时分配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由图2可看出,实践课课时占据三年学时的一半以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呈平均分配趋势。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本身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学生所决定的,不同于高等教育四年的学习时间,高职学校只有三年时间,但高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实践课程的“高比例”配置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能与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专业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做支撑,当然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安排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其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专业实践操作都不尽相同,应根据专业情况确定课时量,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有些学校在三年的大专教学时间内限制了教学课时,同时却只是盲目删减课程,删减的过程中又不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专业课程的选取,导致学生前因不知后果,专业课时的短缺也使得学生只学到皮毛,“懵懂”完成三年学业。学生的学期课程安排应由专业教师及专家教授进行商讨进而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安排,而不是单纯地从网上摘抄或所谓借鉴他人成果。经探讨确定后的课程设置应由多家职业学院进行专家审核,相互探讨,根据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形,适当调整课程,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这不仅可以起到对职业学院的约束作用,也是规范课程设置的最好办法。

(三)教材选取的实用性。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必须依托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精品教材,也有很多照搬照抄甚至错误的书籍。各科授课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应认真翻阅、仔细比较、选取精品。对于高职教育的教材选取应偏于简单直接,高职学生大多为未能达到高中毕业资格的群体,对于这类学生基础薄弱,接受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高职教材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内容简单明细,课程难度循序渐进,案例论证生动贴切,教材更新与时俱进。根据项目举例穿插理论依据来进行编排教材的方法多为现在高职类教材所采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理论的描述方法没有改变,复杂度并没有降低,学生理解及掌握起来并不轻松,而且还要在后基础理论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去完成前一个含有后续理论的项目,往往很难理解,教师讲解也更具压力,因此选取教材不能盲目跟风,以项目编排的教材马首是瞻,而是应选取原理通俗,举例恰当贴切的教材。这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

二、“软实力”构筑核心课程建设

在工作导向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中,其软实力建设尤为复杂,也是课程建设好坏的决定因素,其中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教师素质的针对性。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此类的专业技能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看重的是实践能力,这是高职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师的选择与聘任。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然而,“双师型”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往往能在企业中获得学校所不能企及的“报酬”,某些没有教师情怀的行业翘楚一般也不会考虑教师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学习企业,应差异化招聘,提高薪资水平,吸引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将其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而辐射到学院乃至学校,造就良好的“双师”教育环境。二是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双师型”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在这种情况下,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型人,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不失为解决办法之一。专业技能型人才项目经验丰富,从他们那里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且能在项目实践中学到更多对工作有利的经验,增加其在工作竞争中的优势。更多的年轻教师经过企业锻炼,在实践中丰富个人的教学素材,了解各专业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具体作用,从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也更具吸引力。三是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学校人才流动较为缓慢,大多是无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此时,招聘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从真正职场人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育,开阔学生的职场视野。很多企业都有给刚入职场的新人进行培训的企业讲师,如果能招聘到企业讲师定期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职场的需要,进而改进自身知识点的不足。但兼职教师的可控性不强,学校应严格审查兼职教师的资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大对兼职老师的考核和监督。

2.教师评估及科研发展。一是规范教师考核机制。教师的评估机制一直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是其中存在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细节,其解决办法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另外,教师的科研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往往“不那么重要”,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格格不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教师考核制度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懈怠,甚至很多教师以“资深”自居,认为一旦进入体制就一劳永逸了。对兼职教师则基本上不存在考核一说,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的懈怠,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当然评价一名教师是否教得好的标准是多样性的,不能由单一方面决定。除完善学校考核体制外,老师自身职业要求、相互之间的监督、学生的意见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部分。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教师除教学外,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既能巩固本专业的技能掌握,同时也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发,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和精力,目前高职类学校教学教师一般课程安排较多,据调查平均24课时/星期,这么高密度的教学安排必然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研活动,根据本人经验及咨询大部分教师,课程安排平均12课时/星期的教师能有较为足够的精力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表2对比可以看出,教师的课时安排为24课时每周时,需要额外时间来进行学生教学相关工作,每周12课时左右能有部分时间结余能进行良好的科研活动。虽然没有相关法制规定教师上课时间,但是上课课时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加重教师负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科研能力,同时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体现。

(二)学生管理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欠缺,但同时个性鲜明,不容易服从管理,专注力持续时间不够,这都是影响老师上课以及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直接因素。

高校的教管分离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高职学生的依赖性和服从管理的心态呈两极分化态势,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对没有朝夕相处的任课教师与事必躬亲的辅导员心理上是有一定的区别对待的。辅导员往往对高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任课教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效果不佳,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很多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的这一点是本人在作为单独任课教师以及任课教师兼辅导员岗位后学生的真实反映中得出的,两种区别分别体现在后者所带领的学生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目前,对高职类与高等教育类学生进行分类可分为科研型、应用型和实践型,在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科研型学生往往具备更充分的条件去进行应用和实践,而实践型的高职类学生反而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实践操作。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也凸显了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导致高职类学生“学业不精”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因此,对高职类学生的教学管理应提供更为高效、丰富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环境。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长时间以来,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法追求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应更注重考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对于不同专业的课程甚至课程的不同章节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为高职院校所采用,但有些学校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节点选取,有些甚至大一或者大三上W期开始实践,这类时间选取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在没有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前过早投入社会实践中,很容易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对本行业的厌倦感。社会实践应在不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以及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时进行,学生“工作”更为轻松,社会企业也更能接受。此外,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科学”教学,完全交由“多媒体”去执行,板书方式的教学方法有其一定的优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应用是否得心应手,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应某些教师,但对于其他教师则可能无法应用自如;学生理解是否轻松自如,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好玩简单”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否准确传达,明确教学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代面。

然,现在也有很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给了我们启发,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时此类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到各专业及个学科中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可靠支撑”和“最终归宿”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职业发展,那么企业便是学生今后的直接服务对象,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结合也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学者极力推崇的。此类校企结合模式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合作一般偏向于名校王牌专业,对于一般学校或者非典型专业一般很难引进企业与之合作,所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全面覆盖还有很长的路。因此,高职院校在选取校企合作对象时应仔细考察,选取切实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公司进行合作。此外,对于校企合作除了工作岗位上的互通,工作技能的传授也可以纳入合作范围,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突出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学生做专题演讲,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化知识为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提升专业自豪感,提升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兴趣。

当然,也不能局限学生于自己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应鼓励他们多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学校教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除了能让他们具备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去走出迷茫的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引。

总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方法。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改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Felix 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

[4]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6]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教育

第一,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他们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就其目标和具体表现而言,学界没有统一划定,但主要指向还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例如,我校作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布点学校,近几年一直在贯彻体育分项教学,体育组编写了专门的教程并配备专业的老师,上课打破班级格局,将内容分成篮球、羽毛球、跆拳道,乒乓球等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老师,以发挥自身的特长,该课程的实施正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乐于学习、协同合作等素养而展开。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课程的设置应能充分支撑各项目标,只有选择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素材作为课程,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而这正是当前许多学校在课程选择上亟待完善的地方。

第二,努力实现不同课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完整联动的课程知识体系。

学校课程设置本身就是一个精细而完整的系统工程,需构筑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内容体系。一些学校的确设置了许多的活动和课程,但是彼此间的关联程度不够,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呈现凌乱化和碎片化状态,甚至部分学校在课程的选择与实施上比较随意,时而开设,时而关闭,缺乏审慎的思考和周密的考量。例如,我校语文组依托校学生会某文学社团开发了一门写作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理性思考和审美鉴赏等各项能力。开设之后收获了一定的效果,在学生之间营造出了浓厚的写作表达氛围,但是在实施一两年之后,由于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创意缺乏而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步伐没有及时跟进,以至于无法给学生带来丰富深刻的内心体验,最终只会让原本美好的校本课程成为师生的负担。像这样单个课程设置上所显现出来的典型问题,除相应的组织部门和专任教师应思考解决困惑的良方之外,与之相关的各学科课程建设应做到密切配合,相互协同,彼此促进,共同塑造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正如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探索的关于科学文化、交往合作、身心健康、审美表达等领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同。

第三,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成教师与课程建设一起成长。

第5篇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已置于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是什么关系?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入点在哪里?抓手在哪里?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一班人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课程改革的路上。

二、案例描述

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二小人认为,奠定人生幸福的基石有四块:良好的习惯、儒雅的心智、高尚的情操、创新的动力。学生获得了这些核心素养,也拥有了幸福人生的基础。

为此,我们按照“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在坚定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依托和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拓宽课程资源,发挥群体智慧,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能力相结合,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地方与学校课程,努力使地方、学校课程校本化,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使学生核心素养有了生长点。

(一)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习惯素养的生长点

实验二小开发了低、中、高三阶段《学生品质诚信评价手册》校本教材,提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三大习惯培养目标。我们运用此手册,结合每周一的晨会课、每周五的班会、队会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通过每周一承诺(学生承诺)、每周二评价(老师、家长)、每月三小结(学生、老师、家长)、每期一总评(学校),把“做人、做事、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和美齐步走”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养成教育成果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二)“书香校园”是学生儒雅心智素养的生长点

1.环境浸润策略

实验二小校园环境建设注重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绿地和每一片景色都能“说话”。古诗墙的古诗、文化橱窗的好书推荐栏、教学楼道及教室的名言警句……每一个置身于校园的学生,时刻都受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2.读书陶冶策略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晨读晨背一刻钟;学校每天下午第二节课课前自读20分钟;间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校提倡亲子阅读,倡导家长在家庭里创设读书氛围,支持孩子买书、读书,并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

3.课程辅助策略

学校自主开发了六本《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阅读对象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学生。我们也特别加强学生对校本教材学习指导,确保它发挥最大效益。

4.活动促进策略

学校会定期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行“书海,幸福起航”为主题的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开幕式。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前后持续2月。读书节上,开展“捐一本读百本”、“好书漂流”、“与经典同行”故事朗诵比赛、“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书签制作评比、“跳蚤书市”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5.评价激励策略

我们每期都会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阅读之星、藏书大王、“故事大王”、“小诗人”、“读书博士”。

三、艺术教育是学生高尚情操素养的生长点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除了加大艺术教育的硬件投入力度外,还通过一系列课程建设,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促能,以艺冶情,以艺健体。学校大力推进口风琴进课堂教学,正在开发《我和口风琴交朋友》校本教材,申报了区级教科研课题《口风琴集体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艺术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我校将社团活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节,每周三下午举行),广泛开展书画、器乐、舞蹈、声乐、鼓号队、田径队、排球队、足球队、围棋队、手工制作等二十多项社团活动。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社团活动组织。学校每年都结合“六一节”,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舞动多彩的衣裙,拨动金色的旋律,描绘绿色的遐想,歌唱美好的童年,放飞美好的梦想。

四、科技教育是创新动力素养的生长点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努力把科技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科技师资雄厚,有6位教师分别具体负责计算机类、创新发明类、科学论文类、少儿科幻画类、科学探索类、科技制作类等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渐被点燃,科技教育成果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

五、案例反思

学生核心素养的拥有视课程的品质而定。实验二小一班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是否能体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一理念下践行的课程建设是否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如何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如何使内隐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观察、可量化的显性指标?

探索之路漫漫,二小人将上下而求索!

第6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核心课程;实践

浙江大学自2006年开始,在学校前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将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学校三大课程体系之一,即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虽确立的道路,但课程内涵建设任重道远,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进而不断提高,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也收获了许多经验。

一、现状

2006年,学校经过多方调研和研讨,将通识教育界定在“大通识”的概念上,认为通识教育在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因而将学校原有的“思政”、“军体”、“外语”、“计算机”四大类课程均定位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并称之为通识教育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又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新设置了通识教育选修课,即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共47.5学分,占总学分近1/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为学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提供课程教学平台和学分保证,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通识课程教学提供了从理论到课堂实践的机会。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通识课程的质量,尤其是六大类通识选修课的质量遭到了质疑,主要集中在:

(1)课程零乱,缺乏规划。当初,六大类通识课程的确立主要由各院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方向和个人特长申报,虽然也经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但由于对通识教育理解上不到位,各位专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意见,经审核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2)教学模式单一。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基本沿袭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二百人的教室中大班授课,而且大部分课堂存在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学生也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感悟。

(3)质量监控不到位。对通识课程质量监控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督导组常规听课、学生评价和选课情况来进行,但近几年由于受到学校按类招生后,主修确认带来的压力,学生功利因素影响,容易学习并能取得高分的课程受到学生热捧,使原来出于良好意愿设置的学生评价结果渐趋不真实。由于没有建立恰当的与主讲教师的沟通渠道,加之教师对通识教育缺乏共同的认识,课程质量得不到监控。

(4)政策措施乏力。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从政策层面上保证教师安心从事教学,潜心研究。但目前,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来自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教师,他们身兼数职,很难有精力长期保证通识课程教学。而学校又以科研到位经费、数等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教师受功利主义影响,很难专心从事通识课程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引发了争议,也引起学校高度重视,思考和改革势在必行。

二、思考与改革

谈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建设,绕不过去的问题是要回归到通识教育的本质上来。我们认为,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宽容、真诚、稳健、合群、进取的人格特征,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与能力。因而在课程设计上强调:(1)要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2)要赋予课程灵魂,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启发大于知识本身的传授。在课程教学上强调:(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连贯、清晰的表达力和对知识的敬畏感和神圣感。(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给学生思考、启迪和收获。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过全面分析,学校适时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启动了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计划。通识核心课程是基于学校原有的六大类通识选修课之上新设立的一类课程。之所以称为“核心”,是因为它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要求,是希望将它们建设成为普通通识课程的标杆,核心课程建设采取“成熟一门开设一门”的原则,逐步取代六大类通识选修课的做法。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从课程规划、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质量跟踪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多种措施联合出击,谋求突破。

1. 规划和“顶层设计”

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方案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为此,通识核心课程由通识教育委员会对课程设置的目的和知识覆盖范围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优点:(1)有利于课程建设规划,避免由于各学科教师自行申报带来的混乱。(2)可以根据规划,有意识地寻找和物色合适的教师来上课,避免了以往等着教师来申报的被动局面。由于通识委员会成员来源于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对通识教育有比较深入研究的专家,经他们设计的课程框架,更符合通识教育理念。

(1)大学分设置课程。考虑到知识的厚度和学生消化、吸收过程,所有核心课程基本按3学分或4学分设计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学分少,要求低,学习周期短,无法真正整合学习内容,并有所思、有所想。通识核心课程学分安排上相当于我校数理化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2)教学大纲评审法。申请讲授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师,须过评审关,评审采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大纲评审法。主讲的教师须提交详细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目标和可测量的结果、课程要求(含授课方式和成绩评定)、教学安排等,要求教学安排必须细化到每一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所需阅读的资料和所思考问题等。通识核心课程采用的大纲评审法,从课程设计源头保证了课程质量。

第7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51-02

一、引言

在电子信息学科技术领域中,《信号与系统》作为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对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计划中也有着重要地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本核心课程具有更趋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内容,体现了它是理论性与技术性都较强的一门课程,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是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同时又要有较强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说它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三者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技术的结合;随着通信学科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更新,其教学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本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本科院校中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学科、课程建设问题日益严峻。[2]在一些理工类和综合性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要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同时,它还必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并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渐体现,科学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得通信相关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跟上时代脚步,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对象也从原来的通信专业扩展到了所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内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要符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背景也从单一的通信系统扩展到了其他的信息处理系统。但是,无论课程内容怎样变化,课程体系则一直保留着原先的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变革。

二、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信号分析是信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信号作为函数,通过数学物理方法对信号进行描述,提取特征。[1]本课程的重点是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处理技术为手段,系统综合为目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处理技术与实际应用。课程建设小组为了建设好《信号与系统》这门核心课程,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课程的体系结构上,目前国内外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先介绍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后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另外一种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穿插介绍,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连贯性,我学校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先从学生熟知的连续信号和系统入手,把先修的高等数学和电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转入离散信号和系统;先时域后变换域;先理论后讨论与实验。在知识结构上,着重信号分析,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为重点,再到其他变换域分析,加强数学概念、物理概念与工程概念,突出重点,便于快速理解;着重数字分析方法,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连续与离散并重;着重两种卷积和三大变换的精讲,并与通信系统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而对于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由于以前学过基本不进行介绍,信号空间正交展开、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等内容课上只介绍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着重两大系统分析,连续与离散系统的数学建模及变换域解法为重点,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实现LTI系统的分析方法,以讨论课形式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弱化电路分析方面的内容,更集中在信号和系统分析上,更加突出本课程的体系,便于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通信系统为应用背景,突出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典型物理和工程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方法上,讲授课程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采用Matlab软件来计算或绘图,简单直观,以强化概念和完成各种计算,使学生随时学会用Matlab解决问题。[3]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得本课程更能符合高等学校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特征。结合信息化时代通信学科技术的发展特点,让学生更能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通信专业知识,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干,培养他们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将来能为我国的通信事业添砖加瓦。

2.强化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信号与系统》课程概念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数学能力比较强。有些内容很难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改变过去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分离,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情况,强化实验教学环节。(1)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仿真实验,让难懂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环节很好地结合。(2)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实验,并结合硬件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在学校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网上在线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的新颖和互动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选编优秀教材。多年来,《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在我院本科专业一直使用郑君里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系统》,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于2006年开设试点班,启用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让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提前与世界接轨,同年,启用吴湘淇编写并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系统》。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信号的时频域的分析,注重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工程概念的阐述,更加着重信息通信技术的实例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更便于学生自学、能懂会用。

4.推M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学校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进行教学网站,课设以下几个栏目:课程沿革、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网络教程、学习资料、辅导答疑、历年试卷、网上专题、科研与学术交流,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更好地学好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较完善的师生网络交流园地,便于学生及时反馈和教师答疑。

5.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四位一体”(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仿真演示和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4]本课程较早就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总结完善,电子教案几经修改,由使用初期的“全屏演示”逐步改进为“逐段演示”。公式推导化整为零,更加朝着黑板化趋势发展。同时,针对使用多媒体中存在的诸如速度太快,学生没时间记笔记、一些数学推导不够详细等问题,我们注重多媒体与“粉笔加黑板”的有机结合,对于公式的详细推演过程、对于复杂场的演变过程用黑板讲解,勿让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授课教师使用无线鼠标自动翻页,可以在教室的每个地方走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看的模式。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信号与系统》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并介绍了具体的措施。希望通过对该核心课程的全面建设,能够整合和充实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实验和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彰显专业特色,并辐射至其他核心课程,从而带动整个电子信息类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更符合现代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湘淇.信号与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王皖贞,柴文妍.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14-18.

[3]卢贵主,杨杰,胡耀华,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2):36-38.

[4]金波,蔡卫菊.“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0):27-2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Courses of "Signals and Systems"

LI Juan,CHEN Jun

(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