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级工商管理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08 15:33:25

序论:在您撰写高级工商管理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级工商管理课程

第1篇

1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课程关联相互支撑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Connection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第2篇

关键词:公选课;课程设计;路径

中国内地高校开设公选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公选课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计算机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基本技能类等[1],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公选课的生源来自各个学科,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选课动机千差万别,如何在一个半小时内,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大学教育的定位不应只是知识教育、技能培养,高校公选课的定位是通识教育,其中增强人文教育理念应当贯穿于高校公选课课程设计中,包括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观的教育内涵[2]。不同学生对所选课程的期望各有不同,但担任公选课的老师要思路清晰:我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课程设计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性。在本人所担任公选课《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课程设计中,我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修订为:分享人生经验;正视社会历史、现实;反思人生意义、价值;丰富大学文化生活;提高影视鉴赏力。上公选课的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课程希望通过不同类型的纪录片的推介、赏析,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历史、社会、人生的窗口,从多个层面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相信总有一点可以触发他们的共鸣。

二、突破课程理论框架、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一)增强学科知识的普及性。与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不同,高校公选课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因此,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必须把课程的理论知识打碎、揉烂,删繁就简、降低学习难度,形成以知识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教学框架。比如可以对一般课程里的历史背景、理论溯源进行删减;将课程体系粗枝大叶化,绘制出课程核心内容的枝干,将专业理论通俗化,更强调知识的普及性。

(二)精选接近性强的学习材料。相较于专业学生,公选课的同学对所选课程知之甚少,如何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比如本人所教授的《纪录片创作与赏析》这门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的教学资料库也在不断地调整中。在选择观摩影片时,为保证让学生观摩到不同类型纪录片,我会刻意选择一些短小的、时代感强的题材,比如《活力中国》系列、《新青年》、《街舞狂潮》等;自然地理类题材记录片是一般观众都会喜爱的片种,我选择的是制作精良的《美丽中国》、《森林之歌》;为了丰富大家的文史知识,特意选择《故宫》、《大国崛起》、《敦煌》、《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题材的影片;为了让大学生认识真实的中国,我也选择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如《归途列车》、《阿拉民工》等;还选择了《梁思成与林徽因》等爱情题材的纪录片,希望通过真实的影像故事触发同学们对爱情的向往并懂得珍惜的可贵。

(三)增加师生互动性内容。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3]。在做公选课课程设计时,必须将课程内容逐一分解、细化到每堂课中,并通过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将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质疑力、反思力,在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知识。这种互动一定是启发式的,带有思辨性的,不能是灌输式的。老师不一定给出答案,但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课程专业难度,不能像要求专业学生那样要求公选课的学生,问题设计要深入浅出;高校公选课教学更讲求艺术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自然是大学生喜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已经很普遍,但课件的设计水平却参差不齐,有的只是教案的文字版,并没有把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公选课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强化视觉、听觉效果,教师可以制作出课程所需的视频、音频文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PPT的设计要突出视觉线,文字要少而精,图文并茂效果才好,可以是课程的要点、难点,可以是讨论题目,也可以是设计好的图标、动画……

三、强化设计性,有效控制教学环节

(一)课前做好引导。在每次正式开始课程内容前,先做简短的课程回顾,再通过设计好的针对性问题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比如《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结合上节课课后布置观摩的影片,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不直接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开始本次学习。

(二)课中增强互动性。公选课程不适合满堂灌,老师不能只做传声筒。一节50分钟的课,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最好不超过30分钟。做课程设计时要强调可操作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在提问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顾及全场,调动、活跃课堂气氛,任课老师适时对大家的讨论结合课程知识点予以回应,引导讨论的大方向。

(三)课后做好课堂总结。在下课前,一定要做几分钟的课堂总结,将当天的知识要点进行汇总强化,并布置下节课讨论的题目。《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每节课后,我会给出学生下去观摩的篇目,并提出相应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四、增强思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参与性。大学教育绝不只是实用的工具,大学课程也不只是传播知识信息,还涉及道德、伦理、审美等领域,影响大学生人格、思想、责任感的形成。如今,我国高校公选课教育管理给了任课老师很大空间,因此应当提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由讨论,有交流、有探讨、有碰撞是培养大学生思辨性的最好手段。当然,老师要主导讨论的行进,做好引导和启发,真正达到一定教学效果。在《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课堂上,我会选择一些有争议的影片供学生观摩,通过讨论、交流共享不同学科青年的观点、立场,引导学生们认识人性、社会的复杂性,激发他们对“公平、正义”、“良知、责任”等人文精神的认知。

(二)弱化课程管理强制手段。大学公选课程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心理学的“获益吸引,降低阻抗”原理,给学生更多自主权,比如将课堂考勤点名转换成课堂提问,既能了解到课率的情况,也起到了考勤作用,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学生请假一律批准,不准假,他/她的心不在课堂上,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遇到经常请假的学生,只要课讲得好,同学们还是很乐意上公选课的;这样也会给老师一定压力,课讲得好才有人来听。高校公选课课堂是给予大学生浸染人文精神的很好空间,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认真备课、上好课,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真正让公选课成为大学教育中一座清新的花园,百花齐放、生趣盎然。

参考文献:

[1] 嵇春霞.立足通识教育,打造高校公选课教材—从四所高校的公选课调研说起[J].科技与出版,2008(8).

第3篇

职业经理人起源于20世纪 50年代,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流行的概念。职业经理人走上中国经济舞台只有几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长期职业,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掌握企业经营权的群体就是职业经理人。在我国,职业经理人概念更侧重于民营化的中小企业管理者。

职业经理人的标准为: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了解相关财务制度和法规;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懂得生产管理的基本过程和标准要求;制定企业发展的目标,合理有序地组织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纵观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清晰和坚定的职业目标、丰厚的职业含金量、良好的教育背景、能力训练、高度的专业化、良好的个人素养、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等。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应对加入WTO挑战,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职业经理人短缺已成为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而职业经理人培训则为未来市场的需求做好了“接口准备”。中国企业随着老一代创业者的隐退,一个新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正在诞生。职业经理人就业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前景非常看好。

二、专家访谈

职业经理人培训的兴起是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向纵深发展的历史必然。专家预测,职业经理人就业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前景非常看好,各种名目的“职业经理人培训”成为培训市场的新宠。面对培训机构推出的名目繁多的“总裁研修班”、“高级经理人培训班”,如何选择显得很重要。卓尔培训中心主任张牧寒就如何选择职业经理人培训提出了以下建议:

他说:“参加这类培训的人都是企业的总裁或管理阶层,对他们来说,参加中、短期的培训班更为现实。人们参加培训注重的是知识提升、思维上的碰撞以及交流合作的机会,所以老师是谁,同学是谁十分重要。”

“参加培训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其次要向主办方索取培训资料,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自己需要,师资力量是否雄厚。最后要看管理是否规范,比如是否对学员有入学把关,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极易影响学习的效果。最后还要多听取来自社会的反馈和评价。”

“国内教育界在此方面尚无成熟的培训教材和模式。综观目前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其侧重点和特色各有不同:有的侧重理论提高,有的侧重实务操作,有的强调证书的权威性,有的引进发达国家的培训课程。但是无论何种培训模式,关键是培训质量和服务。”

“选择培训班要多家比较,多方面收集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张牧寒主任强调。

三、培训信息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经理人相关培训课程由清华大学教授及业界知名人士担纲主讲。弹性灵活的实战型授课,内容丰富,案例精彩,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获得更实效更直接的管理体验,而且更可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轻松获得企业的经营商机和庞大的人脉资源。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14-036

伴随着加入WTO,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惯例,通晓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的管理类人才。国际贸易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分析了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强并可供实际操作使用的应用型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惯例,理解各种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措施:并熟悉履行进出口合同的流程,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基础,教学方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繁多,专业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培养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介绍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特点是理论性,政策性强,内容比较枯燥。而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先行课程中较少涉及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至多在政治经济学中,在商品价值,劳动分工理论有简单提及。因而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相当陌生,感觉比较遥远,一开始接触该门课程容易缺乏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条例多,内容繁琐,特别是贸易术语部分,术语多容易混淆,再加上学生比较少地接触到贸易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困难,由此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感。

(二)学生英语基础差,国际贸易教学难以真正地达到效果

虽然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课程并非为了培养外贸实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如国际贸易合同以及各个条款的举例,单证的讲解,难免会涉及到部分专业英语。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之前即使学习过专业英语,但涉及的贸易英语相当少。

(三)教学方式上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式为主的灌输式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课程专业性强,知识性强,学生自学困难,需要大量的教师讲解和指导。由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教学过程自然不够生动,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相当被动。事实上,国际贸易课程知识量大,各章节相关性弱,如果不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吸收,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评价手段缺乏科学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依据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制定的,由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两大块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如课堂学习积极性,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评价机制。而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动。由此,需要结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相应地改变课程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

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突出高职类院校的特色,又要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人结合自己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提出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突出特点。

1、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讲授体现一个“广”字、“新”字。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间商品交换基本规律,了解各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同时,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含人文,社会科学,经济金融,法律等多个学科内容。由此,笔者在讲述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广泛涉猎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在相关章节中增加了国际贸易地理。国际金融等知识,在讲解国际贸易特点的时候,结合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习惯举例讲解,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由于国际贸易政策性、时事性强,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讲解中,教师如果着重突出一个“新”字,联系时事,热点来讲解,能够教会学生热心关心身边的经济贸易领域新闻,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如在每堂课中留足5~10分钟,请同学轮流讲解与贸易有关的新闻时事,并和学生一起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时事。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比较好的结合起来。学生收集的时事资料将又成为教师上课的新案例,从而实现一个“双赢”的效果。

2、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的讲授提高吸引力,体现实作性。国际贸易实务部分虽然条例众多,内容复杂,但实际上有一定的趣味性。国际贸易实务中涉及到各个国家的贸易习惯,谈判风格,文化背景,比较有趣。同时,国际贸易中还暗藏着各种商业“陷阱”,稍有不慎就会给商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落得个财货两空的结局。由此,抓住国际贸易中的吸引点来讲,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另外,国际贸易实作性强,在内容上安排部分章节相应的实践操作环节,如报关单的填制,报检单的填制。提单的填写,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外文的,内容安排上尽量强调基本和基础专业术语的学习,实际上大部分同学在经过培训后都能够看懂一份英文的信用证。

(二)教学方式上。多种形式相结合

1、语言启发式讲授,加上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展现形式。如采用提问启发式,尤其在第一堂课中通过问学生许多让他们感觉到很好奇的问题,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比如问一些为什么出口到土耳其的商品包装上最好不要印上绿三角的标志,为什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谈判后合同的签订中如何正确地表示商品的单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展现上,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图文并茂,视听并用。国际贸易货款收付方式,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部分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在介绍运输方式和路线部分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国际贸易谈判部分,中国入世进程部分以光碟的形式组织学生收看讲座和记录片,从而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单调感。

2、案例式教学。国际贸易课程的讲授中离不开案例。而案例的选择不在多,而在精,具有典型性,并和课程中要讲授到的知识点要有紧密相关性。在课程的讲授中,案例的运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入式案例,主要用来启发思考,然后引入主题的。由于国际贸易专业性强,这一类运用的不多。只是在讲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运用到了一些。二是“小案例”,即篇幅小,内容简单。一般涉及到最多几个小的知识点,不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讲授了知识点之后,通过此类案例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一种互动效果。这类案例在实务部分运用比较多,如审核信用证的要点。CIF贸易术语的特点等相关的讲解中都可以运用。第三大类是“大案例”,即篇幅稍多,涉及面广,需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讲授中需要留够时间学生阅读。然后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之间甚至会形成一种辩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案例通常在一章或几章结束之后,如考查学生贸易术语的选择,货款收付方式,保险等综合知识的运用。案例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3、采用角色扮演。实行模拟教学,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细节及标准和规则,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发挥了高职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如在模拟实验室内设计一个交易场所,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进行商务谈判,教师在旁观察。从商务礼仪到专业知识进行点评。又如根据贸易背景材料,让学生模拟买卖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从贸易术语的选择,价格的计算到各个条款的拟定,对学生各项知识的掌握和具体运用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合同签订后,让各个小组将合同条款制作成PPT,轮流上台讲解,并请台下同学点评,指出不足点,最后老师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模拟活动以及轮流讲解中表现欲强,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的实训,模拟实践以外,更多的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带领学生参与或观摩商品展销会,指导学生参加产品推广活动,参观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并聘请部分外贸公司的从业人员如单证员以及货运,报关员等相关人员来开设讲座或讲课,增加学生对相关工作的体验和感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三)评价方法上,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教育,工商管理,优势,对策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然而通过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一)贴近实际。对于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于某一具体经营或管理案例的模拟或描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主动融入案例情境当中,积极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二)符合特点。高职教育在选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方法、原则等多种元素融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大有裨益。

(三)符合兴趣。案例教学通过情境模拟和分析来调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平衡关系。在高职教育中引用案例教学法,并不代表要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教学。比如讲授法在理论讲解过程中还是具备相当的优势,可以将知识系统、细致的传授给学生。反之,如果单纯使用案例教学法就难免产生遗漏和偏颇。因此,我们必须要协调案例教学法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每堂课的第一阶段,建议教师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方法,讲授理论基础和重点难点;当学生将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后,在教学的第二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案例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进而重新梳理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既可以让课堂免于传统理论教学的枯燥沉闷,又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局限性。

(二)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应该经历“提升学生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三个阶段,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当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目前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分为两类:

1. 基础理论类。这一类案例属于教学中相对基础的内容,有程式化思维规律和标准答案。例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某推销员如何提高牙膏销售量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利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对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一类案例的情节比较简单、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也比较单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

2. 综合体系类。这一类的案例一般来说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教师让学生分析2008年可口可乐对于汇源果汁进行收购这一案例。这一案例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比较复杂,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案例选择。在引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真实性。教学所选案例必须是源自现实生活中的管理学案例,基本情节、事件背景和企业关系符合现实。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场景,向学生展示管理类学科的复杂性和生动性,进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兴趣,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启发性。教师选用的案例以及通过案例引出的问题必须具备吸引力和启发性,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性。每节课的教学案例应该与本课所讲的理论内容相呼应,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做到对所学重点、难点的消化理解。

4.参与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所选案例必须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兴趣。

(四)评价标准。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很难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来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标准。只有对案例教学有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继承优点,摒弃缺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是否收获了预期的课堂效果;3.是否得到学生的喜好和好评;4.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5.是否对以后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工商管理类教学当中的应用,是高职教育的创新,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希望广大同行能够重视案例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伟威,张立华.案例教学法及其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 工作过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 核心能力 设计思路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修岗位,根据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把《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系列课程分为I,II两个层次,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现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I层次的教学为例,围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做以探讨。

一、岗位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过程。工作过程导向就是在构建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把复杂工作系统即劳动组织关系、工作内容、设备和工具、从业者应具有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等要素结构化的过程。

通过对宁波市中小企业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人才需求调研,以及企业专家、软件公司经理的座谈讨论,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状,在相关企业专家指导下,按照《网页设计与制作》-《企业网站开发》-《商务网站开发》-《网站开发实战》的思路,参照相应职业岗位要求,对高职《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系列岗位课程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提炼,见图1。

在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基础,对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将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融入教学体系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系列课程体系,见图2。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系列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所有课程都以能够熟练建设、管理、维护网站为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对系列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课程体系按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设置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同时,又具有岗位所必需文化知识。

二、课程设计方案

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并以此延伸出需要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知识和其他产品(或服务)及工作任务。

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体系。课程项目设计以制作网页为线索来进行。为了使学生能胜任网页设计制作岗位,能够完成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复杂度和类型的教学项目,第一个项目是个人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第二个项目是企业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第三个项目是商务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前两个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渐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步骤和技能,第三个项目则在前两个项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巩固练习,最终使学生能熟练设计并制作页面,形成所需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2.企业网站开发。项目设计以流程式线索进行。选取开发企业网站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项目原型,经过适当修改以适应教学环境。包括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核心模块开发和系统测试五个项目。将核心模块开发项目再细分为企业网站的典型模块,每个模块均包含网站开发的主要工作任务。

3.商务网站开发。具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的工作过程分解的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典型教学项目,这典型教学项目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应用循环式和叠进式来编排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渐掌握商务网站页面开发和测试的步骤和技能。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在职业能力上达到一定要求。

4.网站开发实战。学生按照工作过程,按时、按步骤完成来源于真实软件公司的企业、商业网站项目。学生在实战开发过程中,每个典型阶段都要完成相应任务,交出相应产品。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可以积累网站开发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企业、商业网站开发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课程体系设计,按“网页设计与制作企业网站开发商务网站开发网站开发实战”的步骤开展教学;理论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核心能力与任务实现过程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是网站建设的实际项目,具有代表性; 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个人兴趣或企业需求变换工作任务,开发相似的实用网站;支持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江苏高教,2006,6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工商管理课程;现状;改革措施

高校工商管理课程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市场营销学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该课程的设置合理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成果。为此,针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课程现状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我国工程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有失科学。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过于追求多而细,以确保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工商管理课程也是如此。但事实上,这种设置方法有失科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过细、过窄的专业课,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很不利。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多高校当前已经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但仍然没有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的思维受限,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二是,改革动力不足,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三是,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针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实践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掌握借助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在教学硬件实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却未得到及时更新。“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仍是主要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单一。即使在新教学理念与要求被提出之后,部分教师开始将多媒体授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试图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未得到有效改善,导致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成为一种摆设,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缺乏发挥自主思维能力的时间与空间,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与工商管理课程最初设置的教学与培养目标不相符。

(四)忽视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21世纪的大学生,相比于与传统大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性、自主学习精神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此外,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于学习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学习特征:其一,自主性。现代大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体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不再满足于被动学习这种状态,开始追求学习主动权;其二,目的性。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了满足时展的要求,不得不努力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以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其三,实践性。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充分发挥知识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并且借助各项实践活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其四,创造性。当代大学生试图通过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促进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但从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目前的设置状况来看,并没有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充分考虑在内,导致学生的现实需求,在课程学习过程,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形成了阻碍。为此,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革新工商管理课程。

二、工商管理课程改革措施

(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因而,高校工程管理课程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模拟实验教学法、技能训练法等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情景模拟这种教学方式,例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而针对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或者,在讨论某个案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品表演这种有趣的方法,剖析与展示相关知识点,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案例,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

(二)更新教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案例分析等新型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因而,在革新工商管理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围绕鲜活、贴近实际的管理案例展开讨论;其次,要树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与学习能力。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缺陷,促使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积极进行引导。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多心理特征,例如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目的性以及功利性等等。其中,既包括积极方面的思想,又包括消极方面的思想。为此,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作为高校工商管理课程授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参加一些课外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在参与知识竞赛活动过程,灵活运用已有的理论。而在借助案例、体验式等教学法进行授课时,教师则需要与学生之间维持和谐的关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指点他们纠正错误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观点。在具体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全面把握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其次,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活跃、互动的课堂,秉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高效学习,促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面前,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工商行政管理人才,高校应该着手改革工商管理课程,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课程不断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