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子金融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08 15:33:07

序论:在您撰写电子金融专业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子金融专业

第1篇

月子汤后又添月子餐

无店铺经营巧赚钱

几年前,女儿几个月的时候,鲁戴明的妻子与他离了婚。为了照顾女儿,他是又当爹来又当娘。后来,他辞职开始创业。巧遇忘年交――湖州有名的老中医张中行后,他发现了一个商机,便是熬制月子汤,因为70%以上的产妇都缺奶。

鲁戴明请老中医研制配方和负责加工,自己负责运作。创业初期,没钱租用场地,鲁戴明就把家里的厨房当加工点,花几百元钱买来主料、辅料和砂锅等。为顺利开展业务,鲁戴明印制了宣传单,来到妇幼保健院和其他医院的妇产科,把宣传资料发到产妇手中。没想到,第一家医院刚发完,订月子汤的电话就来了,张医生的第一份汤还没熬好,第二个订汤电话又来了。鲁戴明只好停发宣传单先去送月子汤,一天下来,一共卖了20多份,足足赚了300多元。而且当时要是主料备得足,还可多卖出十几份。月子汤由专家配方,味道又好,每份仅二三十元,有乌鸡、鲫鱼、猪蹄等可供选择,产妇一订就是一个星期。月子汤能调理身体,修复伤口,下优质奶水,并解决了产妇营养太好容易发胖的问题。随着宣传单发放到各家医院,加上产妇喝了月子汤后效果特别好,经口碑相传,生意越来越好,每天能卖出80多份。原先在妇幼保健院门口也有卖月子汤的,因为没有优势和鲁戴明竞争,都先后改行,一家开了快餐店,另一家卖起了早点。

为把市场做大,鲁戴明又出新招,把月子汤做成60元、120元、180元三种套餐礼品券,每种礼品券由几份汤组成。送礼者只要订购礼品券送产妇,产妇就可以自己选择月子汤随时打电话安排送汤时间,因为月子汤作为礼品显得更为时尚,市场份额一下子大了好几倍。月子汤成本占40%,利润达60%,平均每份汤可赚15元。一天按保守数只订出10份汤,月利润近5000元。经营得好,每天卖出二三十份,月赚一二万也很正常。月子汤的含金量在于专家配方和无店铺经营模式,操作比较简单,看几遍光盘就能学会。为确保学员利益,不管函授还是面授,每个城市只开设一家。

鲁戴明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他并不满足,他深知做生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在经营好月子汤的同时,联手高级营养师又研制开发出月子餐――即产妇的营养餐,经产妇们免费试用,大受欢迎。月子餐对产妇有调理和催奶的辅助作用。月子汤、月子餐一起经营,增加新卖点更加赚钱,同时解决了产妇的中晚餐问题。16款的月子餐一经推出,备受消费者和加盟者的好评!有些学员月子餐的收入已超过了月子汤。

本小利大易操作

逢危机也照样赚钱

2008年10月,河北衡水的曹平桂失业了。然而屋漏偏遭连阴雨,半个多月后,妻子突然生了一场大病,经治疗病虽然好了,却欠下了2万多元外债,这让没任何收入的曹平桂心急如焚。他考察了许多项目,不是投资太高就是不太适合自己。偶尔在一本财经杂志上看到鲁戴明白手起家无店铺经营月子汤,顿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苦苦想找的项目吗?慎重起见,他电话咨询了媒体记者,得知该项目不仅反馈效果一直很好,还从未有过投诉时,便放心地学习了月子汤技术。在营销上,他复制了鲁戴明的成功经验,遇到问题便电话请教鲁老师。一开始每天就能卖出十几份汤,一个月下来赚了8000多元,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赚过1万多。曹平桂还清了欠款,结合鲁戴明赠送的月子餐技术,下一步准备在妇幼保健院附近开一家月了餐厅。

月子汤项目经营方式灵活,创业初期可以无店铺经营,饭店、火锅店、点心店可以兼营月子汤外送业务,月嫂公司引进技术后既可增加附加收入,又提升了服务档次。

河南学员吴震宇是开火锅店后,每到夏季生意冷清,自从引进月子汤技术后,一个夏天多赚了5万元。

浙江嘉善的张伟忠是鲁戴明的第一批学员,最初无店铺经营月收入8000元,如今开月子餐馆月收入超2万。

甘肃学员李女士,因没读过书,在经营和加工过程中不管遇到大小问题都会拨打鲁戴明的电话请教。电话打多了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但鲁戴明总是耐心地给她解答,直到她满意为止,李女士十分感动。现在李女士的月收入达6000多元。她兴奋地说:“月子汤不仅项目好,服务更好!”

据鲁戴明经理介绍,2009年春节过后,他已接到很多想创业的小本投资者打来的电话。他们资金不多,也没什么经验,所以想选择投资少风险小、简单易学、成本回收快的月子汤项目。特别是奶粉事件后,给催奶的月子汤带来更大的商机。生个小孩都要化好几千元,喝一个星期的月子汤仅200元左右,这个钱谁不愿掏?何况母乳是婴儿最安全的天然食品,能均衡安全地提供婴儿健康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这也许就是鲁戴明月子汤在2009年新年伊始就受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原因所在。

相关链接:月子汤项目函授:980元,光盘+文字资料,光盘中有全套月子汤的配方和加工程序,文字资料有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和全套营销推广方案。面授1800元。

好消息:为回报新老读者,凡学习月子汤的学员,免费赠送原价800元的月子餐技术。

地址:313000浙江湖州市环城北路新村6幢1-104室

湖州吴兴唯健餐饮技术推广服务部(原盛世唯康营养顾问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0572―7202040

第2篇

关键词 电影产业;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转型

中图分类号J94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接近300亿人民币,而这个数字在十年之前的2004年才刚过15亿。2015年的票房增长更是快得惊人,仅7月份一个月全国电影票房就54.9亿。超过了2002至2005年全国票房的总和。与此同时,影视产业的并购潮更是炙手可热,2014年的并购案例中,平均每6天就会在行业内发生一起影视类的产业并购案,1600亿元的资本如猛虎下山般扑向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大文化产业。

事实上,无论是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还是电影产业的并购升温,金融资本在这个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资本与全球经济金融化

对于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几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都存在着产业资本(或称“生产资本”)和金融资本这两种非常重要的资本表现形式。需要明确的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不是就资本的存在形式来进行区分的,而是就利用资本的行为者及其目的来进行区分的。

关于这一点,卡萝塔・佩蕾丝在其经典著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表述:“金融资本代表了以货币或者其它账面资产持有财富的那些当事人的标准和行为。他们可能获得利息、红利或者资本利得,但是无论通过何种手段,最终他们的目的仍然致力于以货币的形式拥有财富,并使其增殖。从本质上讲,金融资本正是重新配置与重新分配财富的行为者。相比之下,生产资本则体现了那些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创造新财富的那些当事人的动机和行为。这些当事人向金融资本借入货币,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然后与其分享所创造的财富。如果他们使用自己的货币,那么他们事实上要执行两种职能(笔者注:即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两种职能)。作为生产资本,其目的在于为生产而生产。他们在本质上是建设者。”简而言之,产业资本通过从事实际生产而赚取利润,金融资本通过从事借贷或投资等非实物资金运作,即钱生钱,来实现资本增殖。

金融资本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天生的逐利性,它们在本质上是无根基的,哪里有利润,它们就会迅速的流向哪里,它们会广泛投资于大量的产业、企业或者产品以趋利避害达到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虽然产业资本也以盈利为目的,但它却会较长时期地专注并扎根于某一自身所能胜任的产业、地域、企业或者具体产品,经历产业的形成、成长、成熟乃至衰退,并在这个过程中直面风险、探索创新或寻求转型。

金融资本或者金融部门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它一方面可以投资于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快速发展而获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吸收更多金融资本投入金融市场形成泡沫而获利,因此,金融资本在各国都受到高度重视。在一个现代经济体中,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当金融资本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的时候,人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经济金融化。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不断扩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在非金融企业拥有的资本中,金融业资本相对于产业资本的比重也在上升,金融部门在国内利润中所占比重、来自金融业的利润在企业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均在不断上升。”在全球领域,这一进程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得到发展,90年代加剧并异军突起。

在中国,经济金融化的趋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也表现得日益明显,这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资本积累程度的提高,以及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房地产业、出口外贸业等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下降,相比之下,金融领域仍然有着较高的预期利润,这就使得很多产业资本不愿意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反而从产业部门中游离出来转向流动性和利润率都较高的金融领域进而形成金融资本,并最终摆脱了物质形态的束缚,可以更为自由灵活的根据自身对于利润预期的判断选择到底是流向纯粹的资本市场还是流向新兴产业领域,或者流向更为复杂的全球资本市场。

这样,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蔓延,“金融资本作为一种隐遁的决定性力量,其扩张性的逻辑突破了民族国家边界、超越空间领土范围,全面控制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主导着当今全球化的进程,就某种意义而言,全球化的展开方式是金融资本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金融化趋势使得金融资本相对于产业资本而言获得了更大话语权甚至是支配性力量,进而凭借其强大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全球任何地域、任何产业或者任何一家具体的企业长驱直入,影响着区域的政治经济、产业的兴起与衰退以及企业横向纵向的重组整合。

二、中国电影从产业经营到资本运营的转型

通常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反经济周期”特征,在经济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周期在时间上常常是不同步的,有时甚至出现逆势上扬的情况。事实也的确如此,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低迷却没有影响到电影产业的发展,反而带来了这个产业的极大繁荣。美国经济学家将这种因经济箫条而导致低价产品(口红)热卖的经济现象叫做“口红效应”。事实上,经济不景气会使得人们的消费就转向购买廉价商品,电影票也是类似于口红的一种廉价商品,它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心理慰藉。因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下行周期转型过程中,中国的电影产业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相应地,传统实体经济的利润降低使得大量闲置资本从那些领域游离出来形成金融资本,并迅速流向价值被低估的电影产业等新兴领域。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多年快速成长之后,虽然跟国外比起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毕竟中国的电影产业在内容生产方面的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无论在内容创作、拍摄手段、特效制作,还是在演员阵容、营销发行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生产出质量上乘的电影作品的能力。也就是说,电影产品在市场方面存在着同质化激烈竞争的事实和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而就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不同类型的电影企业而言,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它们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一定的产业资本。产业竞争已经从成长期的电影作品竞争进入到产业整合的转型阶段。电影产业的整合沿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方向,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同的整合路径。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电影集团的整合普遍趋向于大资本、大融合的集团化模式,资本运营是国际大型电影集团的常规战略手段。“总的来看,电影产业的集团化是多元资本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分别展开并互相渗透的”,而在集团化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才能将电影企业做大做强,仅凭借产业资本的缓慢积累则难以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电影领域的产业资本也恰恰需要借助更强大的金融资本以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说,当电影产业和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由于内在的扩张动机而导致产业对金融资本需求的不断增大。

因此,通过资本运营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成为中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传媒资本运营,就是将传媒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都视为有经营价值的资本,通过价值成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传媒资源配置,扩张传媒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电影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利用资本运营的手段进行融资、兼并和结构调整,实现自身的几何级数增长。而资本运营模式与产业经营模式最关键的差异就在于金融资本的介入,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电影产业或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1)。图1中A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在第二阶段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B企业没有采取资本运营的方式,仍然按照产业经营的思维缓慢的进行着资本的积累。对于电影产业而言,产业经营阶段的电影企业经营重心放在了电影作品本身上面,而电影产业的资本运营突破了单纯的电影作品生产销售的限制,它的运营中心不是电影产品本身,而是资本,这就使得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电影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本和资源的集聚与整合,并通过规模化、多元化、一体化等多种方式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发展以及资本的保值增殖。这对于我国的电影产业和企业而言都具有重大的变革意义。

于是,我们发现,电影产业中部分较有实力的企业,除了继续通过电影制作发行等产业经营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之外,还开始通过资本运营的手段实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例如2009年华谊兄弟的上市、2013年开始的电影产业并购潮等,而企业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更多的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关于这一点,希法亭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的特点是集中过程,这些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由于卡特尔和托拉斯的形成而扬弃自由竞争,另一方面表现为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资本便采取自己最高和最抽象的表现形式,即金融资本形式。”这样,电影产业的发展对金融资本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性,产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当然,电影产业也在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下显示了其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三、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表现

2015年的中国电影票房,首先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就站上了百亿大关,之后在暑期档的整个7月就高达54.9亿元,此外,《捉妖记》创下了国产单片电影22亿元的票房神话……一系列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扩容的表现,背后都与金融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支持有着巨大的联系。“金融资本能够推动产业资本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能够提高产业资本的利用率,能够促使大量的闲散资金集中在一起,从而更加有利地推动产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随着经济金融化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闲置资金集中到了金融机构形成了金融资本,然后再分配给电影产业中的产业资本家使用。无论是银行贷款、基金投资还是电影众筹等,实际上都是金融资本的重要形式。具体而言,金融资本在电影作品的投资、电影企业的资本运作和电影产业的并购整合方面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影项目投资

2014年,7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提出要“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为电影信贷提供支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创投基金投资电影产业”。事实上,在电影作品的拍摄制作方面,除了电影产业自身积累的产业资本之外,包括银行(债权)、投资基金、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多层次金融资本也已经全面介入中国电影产业的生产和宣发环节,与产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了当前中国电影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极大提升。在银行贷款方面,随着文化产业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以及传统制造产业和房地产业近两年的持续走低,银行也加大了对电影产业的贷款扶持力度。早在2006年招商银行就曾经向《集结号》投入了5000万元的无担保贷款,近年来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和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也曾分别获民生银行1.5亿元和北京银行1亿元的贷款,以往电影项目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银行贷款支持电影的案例越来越多。

在电影产业投资基金方面,近几年来几乎每一部票房较高的国产电影背后都活跃着电影产业投资基金的身影。2013年8月博纳影业联手诺亚控股、红杉资本发起的博纳诺亚影视基金(第一期)投资的影片中,共有5部上映,分别是《澳门风云》《窃听风云3》《盗马记》《白发魔女》《智取威虎山》,累计票房17.36亿,电影项目层面的平均收益率在30%以上,基金所代表的金融资本的收益也超过了20%。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娱乐宝。网民出资100元(1000元封顶)即可投资热门电影作品,预期年化收益率7%,首期募集资金大约在7300万元左右,投资于阿里参与的4部电影《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非法操作》和1个游戏《魔范学院》。此外,《大圣归来》则尝试了电影众筹的方式,获得了来自89位投资人780万元的金融资本的支持,这项投资预计将获得本息约3000万元的回报,平均每位投资人可获得25万元左右的收益。

(二)电影企业上市

中国的电影产业以前对金融资本和资本市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更少有人懂得上市对一个企业所产生的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直到华谊兄弟在创业板挂牌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影视企业之后,很多电影产业的从业者才开始意识到,上市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首次公开发行的融资机会,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上市将电影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通道打通,进而获得了持续资本运营的能力。这样,如何以产业经营为基础,有效地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使企业获得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发动机,成为很多电影企业开始重点思考的问题。借助于资本市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融合互相转化,资本市场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渗透提供了更加直接和便利的场所。2009年上市之前的华谊兄弟仅仅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但是上市之后通过短短五年的资本运营,借助更强大的金融资本的力量,它在电影作品本身的产量和规模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以电影为核心逐渐向多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成长为拥有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电影公社、文化城、主题乐园、游戏、新媒体等集影视娱乐、实景娱乐、主题公园、品牌授权、电商平台于一体的大型传媒集团。可以说,上市为电影企业提供了一个更方便获得金融资本的融资平台或资本工具,上市之后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本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在华谊兄弟之后,华策影视、保利博纳、光线传媒、华录百纳、新文化、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万达院线、保利文化、唐德影视、天马影视、幸福蓝海影视、金逸影视等电影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的企业陆续在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随着新三板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搭上行业大发展的“资本快车”。

(三)电影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是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的内在要求,在产业加速发展和快速整合过程中,金融资本为电影产业提供大量的货币资金,实现电影产业的集中与整合。而电影产业则通过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利润,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金融资本,从而实现金融资本的增殖。无论对于传统产业还是电影产业,并购都是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当前电影产业的并购主要有横向兼并、垂直整合及跨界收购等三种表现形式。

1.横向并购。当电影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互联网+”带来新的技术冲击和转型机遇的时候,电影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并购扩张、加固主业等手段来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华策影视收购克顿传媒,华谊兄弟收购常升影视,光线传媒入股新丽传媒等并购案例,就是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来提升产业集中度的。

2.纵向并购。打通电影产业的上下游进而形成完整的电影产业链是很多影视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尤其是一些影视类的上市公司,希望通过纵向并购整合电影上下游的产业链,确立并巩固自身在电影产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虽然阿里影业在2015年上半年净亏高达1.5亿,但该公司仍计划在未来一年投入至少20亿元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如此充足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阿里巴巴集团注入的大量金融资本,使得阿里影业有机会在内容创新、投资、研发、制作和发行等环节不断探索互联网元素和传统影视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融合互联网基因的全产业链影视娱乐巨头。

3.跨界并购。很多传统领域的上市公司由于经济下行带来的经营压力以及自身转型的内在需求,会选择跨界并购一些新兴的高成长性产业中表现良好的企业。例如电影公司等,以期获得更大的资本效应和媒体效应,进而迎合金融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盈利的需求。中南重工10亿元收购大唐辉煌100%的股权,皇氏乳业7.8亿元收购盛世骄阳100%股权,喜临门作价7.2亿元收购绿城传媒100%股权等,都是典型的跨界并购的案例。但是也有质疑认为这些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寻求转型和重生,而是在于借助影视的概念助推其二级市场的股价飙升进而达到管理市值的目的,这无疑也是金融资本逐利性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中国电影产业,文化金融论抑或文化资本论

电影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骨子里是一场你情我愿的公平交易。金融资本要借助电影产业的实体实现钱生钱、利滚利的价值增殖,电影产业要利用金融资本的手段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目标。二者都希望能够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这场“恋爱”是由电影产业主导的呢,还是金融资本主导的呢?通常的回答都是产业为本,金融为器。也就是说,资本也好,金融也好,只是发展和繁荣电影产业的工具罢了。无论对于政府政策而言,还是对于产业资本而言,金融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也都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图景而已,于是关于金融支持电影产业的文化金融政策密集出台。我们将这种观点和立场称为文化金融论。它将电影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放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探讨,核心是要通过借助资本的力量,多快好省的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产业化和金融化,并形成金融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的文化金融新业态,为电影产业整个生命周期提供成体系的金融支持。

然而,在当前电影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新旧模式相互交织、相互矛盾、漏洞百出的情况下,金融资本来势凶猛,它是否真正能够按照政府和产业所希望和设计的那样,充分发挥其金融支持产业的功能而不对电影产业造成伤害呢?还是它将充分利用转型过程的空当,不顾一切地展现出金融资本最本质的逐利面容,使电影彻底沦为一种经济附属呢?这样,将会是金融为本,产业为器,“产业公司由凯恩斯和熊彼特所描绘的经济的发动机转变为其首要任务是以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即工人、消费者和管理者)来增加大股东的报酬及决策影响力,服务于大股东和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食利者”,这样,电影产业就演变成了金融资本的获利手段。我们将这种观点和立场称为文化资本论。由于包括电影在内的我国的文化产业都还相对的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强大的传媒集团和产业资本,在此时大量的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进入。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投机性和对电影产业的过度热捧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产业泡沫,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会造成产业资本对业外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的越来越多的依赖。从这个角度来讲,资本之于产业,可以是淡水,但却更可能是海水,越喝越渴,越壮大越依赖,甚至使得原本积累的大量产业资本转而流向资本运营领域成为金融资本,企业家不是苦心经营自身的事业,而是热衷于按照金融资本的逻辑一味浮躁地追求规模和利润。

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兴行业,其中就包括电子金融。电子金融实际上就是网络上的金融行为,其特点是虚拟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发展电子金融,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监管系统,从而将电子金融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1 现代社会中电子金融发展的意义

1.1 全面、直接的电子金融服务可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金融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也越来越大,网上支付消费逐渐成为主流。网上交易把人对人的方式转变为人对软件的方式,而配套的软件需要满足功能全面、安全快捷和高保密性的特性。网上交易对于客户来说比传统交易更便捷,不是只有到柜台才能得到服务,而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满足需求。这样一来,便捷的电子金融就可以使金融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1.2 电子金融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

传统的金融机构需要固定的营业网点及大量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地点都要设有网点,这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而电子金融则节约了网店建设和维护成本及人力成本。据调查报告显示,开办网络银行需要的费用与传统银行的比例为1:20。

1.3 电子金融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享受跨国金融服务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软件可以不受语言的束缚,为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融业务提供便利,这使得网络银行的服务人群更加广泛。不需要在不同的地区设立网点就可以实现服务范围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1.4 电子金融将使不同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

以往的金融服务都是由专业的金融机构提供,电子金融的诞生打破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界限,非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好的金融服务。电子金融包含的业务有很多,涉及银行、保险、期货、证券、结算、支付等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金融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同时也会遇到区别于传统金融的风险和问题,为了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必须认识到电子金融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2 电子金融的特点和问题

电子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主要体现在业务办理和金融管理上,可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更全面、更人性化,不仅使经营成本大大降低,还实现了业务办理的高效化。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电子金融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不同的国家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电子金融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很早就开始发展电子金融,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就相对晚一些,二者之间的差距很大。电子金融的发展极为不协调。其次,电子金融是一种网络经济活动,需要的硬件是计算机,软件是网络,而国家对于网络的管理办法还不是很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跨国交易的信息危机问题就是一个特别大的风险潜在因素。再次,关于电子金融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电子金融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系统,存在很多缺陷,对于主管部门的责任模糊不清,很有可能导致交易不合法、不合规。除了上面的几点问题,电子金融还存在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专业技术不熟练、客户权益不安全等问题。

3 关于加强电子金融监管的方法与建议

上文中对电子金融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电子金融确实变革了全球的金融经济,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而电子金融监管需要一些方法,下面就对这些方法进行阐述。

3.1 共同发展电子金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发达国家在电子金融的发展上会占优势,可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电子金融,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援助,探索出一套全面的电子金融体系,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各国联合发展电子金融,使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搭建更好的平台进行交易,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3.2 建立一套全面的电子金融监管制度

一套全面的电子金融监管制度,是针对实施者和被实施者两者的。各国设立的电子金融监管制度要有创新,抛弃陈旧思想和硬性规则,做到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备、信息沟通更彻底、服务更优质。而被实施者要多了解相关的政策,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除此之外,监管还要从机构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打造牢固的金融风险预防围墙。举个例子,作为电子金融发展较快的国家,英国电子银行的监管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行。内部监管主要负责对银行自身的系统进行监管,外部监管则是在整体上进行监管。内部和外部的相互配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控制风险。

3.3 完善电子金融的法律法规

为了使电子金融实现更规范地发展,防范电子金融产生的危险,保障客户的切身利益,促进电子金融的良性发展,必须健全和完善电子金融的法律法规。以中国为例,电子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快,现有的法律要推陈出新,追赶发展的步伐,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法律,让电子金融的交易活动有法可依。对于以往法律中存在的立法空白,要及时填补。我国有专门的机构对不同行业进行监管,比如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电子金融业也应该效仿这种形式,把电子支付、电子保险和电子银行分别交于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最后,如果电子金融想更好地发展,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第一,加强服务质量的管理;第二,创新和改进信息技术;第三,树立始终把保护消费权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使电子金融的发展更健康。

4 结语

第4篇

    对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特别是对于电子金融机构来说,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虚拟电子环境是尤为重要。如果电子金融不能有效的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及时便利的电子环境,必然会出现一定的负面公众舆论,产生负面影响。电子金融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于电子金融机构自身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或与电子金融相关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目前对于电子金融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法律法规的不同,以及对责任划分存在管辖权限的模糊性,使得跨国界的交易,会出现法律风险。

    由于电子金融的运作依附于计算机,因此任何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故障都会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此外由于电子金融的交易数据储存在计算机内,黑客,和窃取银行业、客户数据的网络犯罪也就悄然滋生。这些为电子金融增加了风险。同时网络诈骗也成为危害电子金融安全的一大症结。另外计算机病毒也会造成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损失,危害到电子金融的安全。此外对于一些外部的技术支持的选用会造成电子金融核心技术外露,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

    二、电子金融宏观风险

    电子金融的出现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其独立性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其存在的基础也受到动摇。电子货币的出现促使很多金融机构加入电子货币发行的行列,这对央行的铸币税收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央行依靠垄断钱币发行的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央行的对立性和控制力。此外电子金融的出现也在不断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使货币的供给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电子金融的产生减少了人们因交易动机产生的交易成本,货币的需求量下降。同时电子货币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不难看出,电子金融特别是电子货币给货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子金融不仅削弱中央银行的地位,还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困难。

    三、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对于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首先要从技术下手,要做好计算机的软硬件风险控制,购买正版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做好软硬件的维护确保运作的正常化。保证计算机房的安全运行,设置网络防火墙,对进出企业的网络进行控制和检查,做好数据信息的管理,严格控制数据库的访问、修改权限。实行严格的用户加密机制和数据保密措施。建立董事会、监事会、风险评估委员会等必要的咨询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程序建立的民主性、科学性。此外要综合考量用户需求,可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或售后服务等形式根据用户需要设置服务品种,建立有效的用户评价体系,赋予客户电子金融服务机制的监督权,要建立文件的经营作风和良好的客户应急处理机制,解决客服的问题,提高电子金融的信誉,此外要明确责任范围,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要明确金融机构的产权,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稽查审计机制,保证内部稽查审计部门的独立权威性,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定期的电子金融检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账目审查,保证业务正常开展,降低电子金融风险。

第5篇

对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特别是对于电子金融机构来说,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虚拟电子环境是尤为重要。如果电子金融不能有效的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及时便利的电子环境,必然会出现一定的负面公众舆论,产生负面影响。电子金融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于电子金融机构自身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或与电子金融相关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目前对于电子金融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法律法规的不同,以及对责任划分存在管辖权限的模糊性,使得跨国界的交易,会出现法律风险。

由于电子金融的运作依附于计算机,因此任何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故障都会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此外由于电子金融的交易数据储存在计算机内,黑客,和窃取银行业、客户数据的网络犯罪也就悄然滋生。这些为电子金融增加了风险。同时网络诈骗也成为危害电子金融安全的一大症结。另外计算机病毒也会造成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损失,危害到电子金融的安全。此外对于一些外部的技术支持的选用会造成电子金融核心技术外露,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

二、电子金融宏观风险

电子金融的出现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其独立性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其存在的基础也受到动摇。电子货币的出现促使很多金融机构加入电子货币发行的行列,这对央行的铸币税收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央行依靠垄断钱币发行的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央行的对立性和控制力。此外电子金融的出现也在不断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使货币的供给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电子金融的产生减少了人们因交易动机产生的交易成本,货币的需求量下降。同时电子货币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不难看出,电子金融特别是电子货币给货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子金融不仅削弱中央银行的地位,还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困难。

三、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对于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首先要从技术下手,要做好计算机的软硬件风险控制,购买正版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做好软硬件的维护确保运作的正常化。保证计算机房的安全运行,设置网络防火墙,对进出企业的网络进行控制和检查,做好数据信息的管理,严格控制数据库的访问、修改权限。实行严格的用户加密机制和数据保密措施。建立董事会、监事会、风险评估委员会等必要的咨询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程序建立的民主性、科学性。此外要综合考量用户需求,可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或售后服务等形式根据用户需要设置服务品种,建立有效的用户评价体系,赋予客户电子金融服务机制的监督权,要建立文件的经营作风和良好的客户应急处理机制,解决客服的问题,提高电子金融的信誉,此外要明确责任范围,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要明确金融机构的产权,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稽查审计机制,保证内部稽查审计部门的独立权威性,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定期的电子金融检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账目审查,保证业务正常开展,降低电子金融风险。

四、结束语

第6篇

由于电子金融的运作依附于计算机,因此任何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故障都会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此外由于电子金融的交易数据储存在计算机内,黑客,和窃取银行业、客户数据的网络犯罪也就悄然滋生。这些为电子金融增加了风险。同时网络诈骗也成为危害电子金融安全的一大症结。另外计算机病毒也会造成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损失,危害到电子金融的安全。此外对于一些外部的技术支持的选用会造成电子金融核心技术外露,给电子金融带来风险。

电子金融宏观风险

电子金融的出现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其独立性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其存在的基础也受到动摇。电子货币的出现促使很多金融机构加入电子货币发行的行列,这对央行的铸币税收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央行依靠垄断钱币发行的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央行的对立性和控制力。此外电子金融的出现也在不断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使货币的供给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电子金融的产生减少了人们因交易动机产生的交易成本,货币的需求量下降。同时电子货币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不难看出,电子金融特别是电子货币给货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子金融不仅削弱中央银行的地位,还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困难。

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对于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首先要从技术下手,要做好计算机的软硬件风险控制,购买正版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做好软硬件的维护确保运作的正常化。保证计算机房的安全运行,设置网络防火墙,对进出企业的网络进行控制和检查,做好数据信息的管理,严格控制数据库的访问、修改权限。实行严格的用户加密机制和数据保密措施。建立董事会、监事会、风险评估委员会等必要的咨询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程序建立的民主性、科学性。此外要综合考量用户需求,可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或售后服务等形式根据用户需要设置服务品种,建立有效的用户评价体系,赋予客户电子金融服务机制的监督权,要建立文件的经营作风和良好的客户应急处理机制,解决客服的问题,提高电子金融的信誉,此外要明确责任范围,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要明确金融机构的产权,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稽查审计机制,保证内部稽查审计部门的独立权威性,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定期的电子金融检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账目审查,保证业务正常开展,降低电子金融风险。

第7篇

前言

本文重点分析了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现状与世界整体金融业务情况做了比对,结合世界范围的电子金融业务良好发展的一面,得出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优势之处,对我国未来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一、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工作的现状问题

(一)电子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电子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金融业务工作的现状突出的问题之一。其业务创新以四个大型国有银行作为导向和发展业务的主体,在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目的的情况下推出其产品,其业务又有所不同,很难团结协作。从全国范围来说其电子业务金融中心集中在北京、上海、香港等特大重要城市当中,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业务设计评审机制不足,体现不出区域差异与品牌效应

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一直是围绕金融行业人士推进电子金融业务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在现实中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其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地区发达,内陆地区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银行行业来说,我国的银行采取总分行制的金融业务制度,其产品与服务是从上到下分级推广,业务开展较为复杂,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其就要冲破许多发展障碍。产品服务的创新发展虽然在传统金融产品服务的发展模式继承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有所创新,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冲破传统业务发展模式的牢笼,作为传统金融产品的辅助品,没有体现出创新发展的宗旨,区域化和品牌效应没有体现出来[1]。

(三)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电子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体系较于发达国家还是不够完善,发达国家其金融业务以严格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来做保障,严厉打击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其发展环境较为我国和谐有序。我国还是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在这方面还应该不断完善。由于电子金融行业涉及国家经济机密,其工作环境也是十分周密,需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但是就是有图谋不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贿赂私吞钱款的违法犯罪行为,使金融法制建设,金融业的发展受到重创。

(四)业务创新战略规划不足,资源安排与配套运行机制还应该完善加强

有些金融行业的部门组织对于业务创新战略规划还是认识不足,对于创新目标与发展策略还是不够了解,从新产品与业务的规划方面考虑,没有结合总行业务创新战略,以创新战略作为基础开展业务创新。在业务管理方面,其分行部门组织进行业务管理时,组织架构不够完善,认识不到其职能,负责的业务范围,上下级的协调工作不能够有序衔接,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传达与反馈机制还不够规范。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员工激励机制相对落后,有些电子金融企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产品精细化管理不足,导致业务开展难以继续进行[2]。

二、我国电子金融业务与世界整体金融业务情况进行比较

就当下我国的电子金融业务能力进行评估,与世界整体的电子金融业务水平进行对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就整体的业务能力来观察,西方国家的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较快,能够充分的进行电子金融的业务创新工作,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家上对于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进步的主要阵地。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对世界的电子金融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引导作用。高科技的金融事业走向,也带动了国际的科技水平腾飞。电子金融业务的拓展,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和改革,在金融行业改革体系结构上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虽然存在电子金融业务能力上的弊端,但是依然不能阻止行业拓展的脚步。因为有广阔的市场环境,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只要我国进行电子金融行业在技术方面的改革,并且能够充分的拓展服务的方向,就能够实现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质量的飞跃。为了能够及时的与世界水平相平衡,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必须正视出现的问题,在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后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3]。

(一)促使改革的因素存在不同

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进步存在制约性,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对于电子金融业务能力的推动力不够,在计划设定和分析处理方面的力度不完善。对于当下的金融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价值的更高创收,再者就是对市场经济管控下的环境进行合理调控放松,以此满足发展运营的需求。因此,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电子金融的业务规划。我国当下的改革创新局面就是单纯的推广电子金融业务,却忽视了未来的经济收益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的整体秩序。

(二)改革的社会环境问题

面对目前的形式,进行必要的电子金融行业改革,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求能够有法治的社会以及政治环境最为基础,加上高科技的电子金融职业技术进行扶持,在充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电子金融业务操作。我国的电子金融业务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监管制度进行监督,这是为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稳定公平的竞争环境,还有就是对于未来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良好的管控和促进,保证有能够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对于未来我国电子金融的发展,社会还是十分看好了,能够实现长足的计划和筹谋,就需要有社会环境的帮助,一旦管制的手段过于严格,或者是干扰的因素太多,就会造成发展受到制约的局面,影响未来计划的实施。我国电子金融行业存在改革环境不足的主要因素,就是源于社会管控的专制型,这促使行业的发展被垄断,造成发展的不足。再者就是我国社会相比较于西方国家存在制度上的制约性,没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很难实现改革。

(三)改革内容不一致

在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改革内容的不一致性,主要源于我国涉猎电子金融行业较晚,起步的能力较低。在这个环节上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差距,应该积极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金融发展方式,进行从简单到困难的计划实施。我国社会要在电子金融业务上进行改革,就不能够单一的、盲目的推行银行卡的互动,应该拓展当下的投资理财局势,进行功能性的技术含量提升。

电子金融业务的主要改革内容是进行资本的收集和植入,进行信用消费贷款,或者是进行投资理财的职能实施,再者就是进行网络银行的执行出售,但是能够实施的面积并不大,因此也没有得到特别良好的收益状况。压制我国电子金融发展改革的主要环节还是电子金融技术的缺失,实现技术的提升又需要极度的财政投入,目前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改革内容[4]。

(四)改革后的影响差异

我国的电子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还是因为对于改革创新的业务职能过于看重,忽视了实际的电子金融销售市场。电子金融的实际项目存在很高的科技性,关于电子金融生产后出现的实际产品,只有专业的设计人员才了解其中的主要功能,还有少部分的改革参与人员能够了解产品的大概体系,但是关于产品的细节内容,销售人员很难能够充分的掌握,因此出现了销售的困境。因为客户不了解产品的功能,因此会出现对于产品的不信任,进而导致电子金融业务推广的困局。

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运营的矛盾性。因为电子金融业务的推广存在缺失问题,过度的广告效应很可能会出现市场反感情况,并且出现金融产品的使用功能遭受信誉值损失。

(五)改革后的管理水平不同

我国实施针对电子金融的改革创新之后,存在与国际电子金融业务监管上的差异,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严密监督的。有适当的监管手段才能保证工作的稳定进行,电子金融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迫使企业、公司和个人的经济受损,也会导致国家和社会的金融市场出现不平衡的局面。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监督管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一开始对电子金融的业务细节操作,因为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是发展生产的关键。金融企业的发展基本就是实现高标准、严格要求的重要制度,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国与国际标准相对比,存在的疏漏就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环节。

三、我国电子金融业务未来工作发展建议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协调统统要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是解决电子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电子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尝试,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建立服务体系需要建立的统一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其平台和数据库的建立需要金融机构开发新业务程序,满足纵横业务发展的需要。这里的纵向业务需要对其业务程序进行推广,使其便于操作,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广横向业务,就是减少信息共享的中间环节,减少系统冲突,加强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还应对服务系统进行协调和改造,在数据共享的中间环节连接接口,实现信息数据相互间共享。电子金融业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为了规避风险,需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拿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协调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规避资本风险管理,使其资本充足率保证为8%,通过加强资本金的管理,实施市场化的监管等措施对策规避风险[5]。

(二)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

关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我国还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有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为了促进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坚持合法合规原则,认真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和专业操守,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坚持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风险可控的原则。

(三)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应该根据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今后在开展新金融业务种类采取的模式是从建立试点再到规范,然后进行推广,为了缓解制度的落后制定关于金融方面的计算机安全规章。召集金融行业的著名专家人士,计算机专家对行业的存在的法规问题予以指导,充分吸收国外发达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分阶段不断深入法规制度的完善和修改工作,确立金融电子化的地位,使其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发展[6]。

(四)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为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奠定环境条件基础,其外部环境建设分为强化表外业务的管理,加快汇率、利益市场化,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四个方面。表外业务是从西方国家银行业业务发展而得来的经验教训,重点要加强风险的拓展,增加由表外业务带来的经济收入。以收获市场利益为目的,转变监管理念,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监控,提高其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