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08 15:32:56

序论:在您撰写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第1篇

一、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xx下辖一区一县,县域单位只有xx一县。xx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煤炭、花岗石储量较为丰富。

20*年末,xx县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万人,占总人口的76.6%,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占23.4%。耕地总面积76.2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9亩。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至20*年,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45%;第二产业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8.39%;第三产业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10.3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6.27万亩,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8.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8.01万吨,比20*年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8.65%;完成地方性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5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3元,增长8.22%。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xx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析,xx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县域单位综合经济实力较弱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20*年,我市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0.93亿元,在全省69个县域单位中排第五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74亿元,也居全省第5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相差17.5亿元和0.58亿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4%和56.1%。

2、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与市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20*年,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5%,低于全国水平41.3个百分点;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7.4%,仅为市辖区的8%。而且随着这几年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与市区相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20*年,我市经济增长18.16%,市辖区增长20.17%,而县域经济增速只有9.02%,分别比全市、市辖区低9.14和11.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09%,分别比市本级、市辖区低37.75和41.8个百分点。

3、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20*年,xx城镇化率达到5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8和25.6个百分点,但xx县城镇化率仅为28.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5.1、2.3和27.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近年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支付能力弱化等因素,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所放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4、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中表现在传统农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难;工业经济比重偏小,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支柱产业不够明显,产业聚集程度不高,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壮大难。

5、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工业比重过低,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力改善社会公共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卫生等社会服务上明显不足,使得财政杠杆作用难以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及原因

以上诸多问题,折射出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矛盾。

1、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3、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县域经济“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摆脱边缘化危机,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突出优势和地方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

要按照全市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协作生产经营,加强“龙头”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要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县域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通过高投入和高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县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

2、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把做大工业总量与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把主攻工业的重点放在培植矿业、电力、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上,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促产业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要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聚集,把工业园区办成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使之成为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构建中小企业群,加快县域工业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需求

县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而农民又在县域内占绝大多数,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继续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继续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提升农民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

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创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崛起将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二)提高名牌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先导。政府要意识在先,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指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品及服务项目的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创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利用技术协作网络,增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所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名牌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试制一代、构思一代,适应市场潮流,引领市场潮流。(三)扩大名牌经营规模。名牌具有强大扩张的内在动力,名牌发展与规模经营紧紧相依,相辅相成。地方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联合、兼并、控股、收购等形式,聚集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力量,以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名牌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配套生产,形成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经营格局和名牌产品产业链,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

第3篇

依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样本县的经济与金融数据,对鞍山市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信社、城市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等新型金额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明显,而大型国有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弱化。同时,提出加强县域金融制度与渠道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担保体系与政策支持等对策。

关键词:

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实证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据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叶兴庆《以创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数据,中国有2070个县域经济单位,县域国土面积910万平方公里,占95%;国内生产总值6.1万亿,占59%。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县域经济体吸纳了65%,其中乡镇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吸纳了80%[2]。可见,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状况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3]。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县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短缺、县域金融支持不足的制约,尤其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并逐步退出县域的过程中,其服务县域经济的职能明显弱化,信用社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同时,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其它商业银行也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尤其是近十年来,在中央政府“三农”政策的指导下,新型县域金融机构不断诞生。新型金融机构也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本课题选择鞍山县域地区(海城、台安、岫岩三县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金融机构贷款与金融机构存款)与县域经济发展指标(GDP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县域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剖析县域金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县域金融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为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制定县域金融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变量选择与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依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县域产出、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资本投入规模3个指标是定量化分析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假设产出为Y,劳动力投入数量为L,资本投入规模为K,因劳动力具有相对富足性,而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假设资本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因而本课题研究选取产出Y和资本投入规模K两个指标。本课题以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提供的鞍山市海城、台安、岫岩三县区1990-2013年县域年度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在变量选择时,用县域内的生产总值代表产出,表示县域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用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代表资本投入规模,表示县域的金融发展水平。由于县域内的存款总额也是代表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样以县域内的存款总量代表县域资本投入规模,与县域内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共同表示县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

(二)实证检验首先,对县域内的生产总值原始数据序列和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县域内的存款总量进行对数平滑处理。对数处理后的县域内的生产总值用符号GDP表示,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用符号LOAN表示,县域内的存款总量用SAV表示。其次,对变量GDP、LOAN和SAV的数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6.2统计软件,对GDP、SAV、LOAN序列进行了分析。对各统计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是,各统计变量的t统计值均大于t统计量的临界值,表明原序列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对原序列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从GDP序列一阶差分看,因为-2.889400<-3.004861,所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上GDP的一阶差分序列拒绝原假设,即GDP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从LOAN序列一阶差分看,由于-3.332221<-3.632896,所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有假设,LOAN的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从SAV序列看,其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单位根,SAV的二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序列。上述分析可知,GDP与SAV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经济增长与存款序列之间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GDP与LOAN的一阶差分序列均不存在单位根,且同阶平稳,存在协整关系。本文基于DHSY模型构建GDP和LOAN之间的基本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模型可以看出,县域内的前期GDP对当期GDP增长的影响较强,影响系数达到0.846769,表明前期GDP对当期GDP的传导值达到0.846769倍,说明当期GDP的增长对后期GDP的增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金融机构的前期贷款对GDP的影响是正的,且贡献系数接近18%;而当期贷款对当期GDP的影响为负,表明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此结论与经济现象相吻合。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GDP与LOAN之间是否存在伪相关关系。经检验,得到GDP序列和LOAN序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如表3所示蒽从表3看出,贷款不是GDP成因的概率为0.0320,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县域金融机构贷款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而GDP不是贷款成因的概率为0.1196,表明GDP增长不是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但GDP的增长对贷款量增长的影响作用明显,表明GDP的增长也会带动LOAN的增长,此结论同样符合实际经济现象。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撤出县域地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信社、地方性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本课题利用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提供的完整的鞍山县域金融机构1990~2013年的贷款额与县域GDP数据,构建GDP与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变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模型的相关系数(R)=0.996751022864792,表明变量间的相关性很高。决定系数(DC)=0.993512601582009,表明模型的精度极高。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见,x4(建行)的系数a4为负数,表明建行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为负,呈现历年减少趋势。除建行以外,其它各商业银行与农信社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它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正向的。其中X1(工行)、X2(农行)、X3(中行)的系数都很小,表明这些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小;X2(农行)的系数最小,表明农业银行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没有发挥与其战略定位相一致的作用。X5(农发行)的系数为0.1,表明与其它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比其它国有商业银行更大的作用。在鞍山地区,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到达53%,成为县域金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次是其它商业银行包括鞍山银行、邮储银行和村镇银行,它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30%以上。

二、基本结论

(一)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互相促进模型分析看出,县域GDP与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县域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同时,GDP的增长对贷款量增长的影响作用明显,这说明县域金融供给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GDP的增长对贷款量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表明县域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县域经济的增长又能带动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域地区增加资金投放,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二)大型国有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职能弱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出现负贡献的现象,这表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职能明显弱化。这一分析结论与鞍山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实际相吻合。中国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94~2013年,鞍山县级和县级以下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大规模撤并调整,有效性贷款机构大幅度缩减,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域地区的存贷比由1994年的97.8%下降至2013年的34.1%;1994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五大国有银行的存贷比高于1,表明对县域的贷款投放高于存款的吸收。具体统计数据见表4。五大国有银行吸收的县域地区存款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对县域地区的贷款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自2008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地下降。

(三)农信社与其他商业银行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鞍山县域地区,农信社、城市商业银行(鞍山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共同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模型数据分析表明,在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信社、鞍山银行与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80%以上。其中,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高达50%以上,成为促进鞍山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表5显示,鞍山的农信社与其他商业银行(鞍山银行、村镇银行)在服务县域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存贷比基本在50%以上,对县域的贷款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随县域存款量的不断增加,存贷比也随之增加,表明农信社、鞍山银行、村镇银行等县域金融机构始终以服务县域经济为核心,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促进县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实证分析表明,大力发展县域金融是解决县域金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断退出农村地区,县域金融服务渠道萎缩不畅、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突出。为此,对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县域金融制度创新,促进金融服务渠道体系的创新与完善金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金融资源能够在管理层实现共享[4]。通过金融制度创新,鼓励县域金融机构中的银行、保险、担保机构与县域民间金融进行战略合作,创新服务渠道形式,探索构建综合性县域金融服务渠道体系模式,形成县域银行类正式金融服务渠道、民间非正式金融服务渠道、保险与担保体系统一和谐的多渠道体系兼容的县域金融服务渠道体系,实现渠道体系资源与结构的优化,有效发挥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县域金融制度创新,促进县域各类金融服务渠道的融合,创新渠道形式,优化渠道结构,完善服务功能。

(二)构筑完善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为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县域资金流动,必须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构建由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或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组织和谐共存、层次分明、功能补充、结构完善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6]。通过政策引导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新型中小金融机构,发挥民间金融在服务县域经济中的重要补充性作用。积极促进县域保险、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服务县域经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加快县域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县域金融机构要适应县域金融需求的发展,深入研究县域金融市场特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多元化的县域金融需求。积极推行各种创新性的信贷模式,设计适合与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要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战略合作、错位竞争、差别服务,避免金融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积极开拓服务县域的中间业务或理财业务品种,满足县域居民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创新担保方式,建立有效的担保体系构筑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为畅通县域金融服务渠道提供有效保障。县域金融机构要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工具。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通过探索“银行+信用村+农户”“银行+合作社+社员”“银行+公司+农户”或“银行+担保公司+农户”“银行+特色项目+农户”等模式,实现商业银行在支农服务方面多品种“集团作战”方式,化解市场风险[7]。探索发展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的多种形式的信用共同体,加快担保方式创新,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县域担保体系,增强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功能。

(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在中央政府“三农”政策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要在差别性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制度支持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向县域地区延伸,发挥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主渠道作用,满足县域中小企业来自各类金融机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利,刘传富.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呼唤多元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J].农村经济,2006(12):73-74.

[2]陈文胜,王文强,陆福兴.县域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战场[N].光明日报,2014-08-02(5).

[3]王姣,宁媛媛.辽宁省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强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3(8):29-30.

[4]张向民.县域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J].西部金融,2010(12):34-35.

[5]郭艳玲.县域金融需求与供给趋势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1):41-44.

[6]马小宁.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76-77.

第4篇

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22-05

1背景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目前比较完整且权威的定义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十六大”报告首次突破性地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经济”概念首次写进党的文献,其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都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内容,这表明“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同时还表明国家的战略部署已走出“重城轻乡”的非均衡阶段,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

“郡县治,则天下安”,壮大县域经济是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县作为行政建制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正式设立郡县制以来,县就构成了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1]。

2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模式

2.1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总结

综合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不难发现县域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一是地域特色明显。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因此,县域经济普遍表现出其突出的地域特色,与其所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密切相关。如果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地域特色,则可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县域的特色发展路径。

二是产业特色突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纵观发展较快的县域,都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带动。

三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完备的县级财政体系做支撑,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四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县域不同于国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因此,县域经济在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五是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2.2县域发展创新模式

总结近年来上升较快的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按发展路径选择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模式。

2.2.1赶超型模式。赶超型模式是依据本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有条件,对照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本县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速度和举措。该模式立足于“跨越式” 发展思路,另辟蹊径,树立“率先发展”的强烈意识,不断在中国范围内寻找较强的竞争对手,实现赶超发展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富于进取性,但需要充分考虑到县域自身的特征和定位、不同县域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所立足的发展目标和基础是否切实可行等问题,特别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和制定好高骛远的发展目标[3]。

2.2.2主导型模式。主导型模式是以独特自然资源为导向,进行系列加工开发;或围绕自身产业,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加以配套发展,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实现经济全面增长。选择这一模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优势。

2.2.3开放型模式。开放型模式是以区域外的市场为导向,通过经济要素的内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力或其他可供开发的富裕要素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

2.2.4科技型模式。科技型模式是以推广、发展、应用新科技为主轴,立足于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增强发展能量,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在实际中,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可侧重于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

2.2.5城郊型模式。城郊型模式主要适合于城市郊县(区)及在交通上能与城市便利沟通的县,分工与协作是其优势所在。主要发展服务城市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与城市大中型企业相对接,建立配套性、辅的协作企业或加入企业集团,以及适应与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

上述县域发展的创新模式,按发展动力源分,也可分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城市集群带动模式,二是产业集群带动模式。

城市集群带动模式适用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部分大型城市周边的县域发展。这些县域通常位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周边,通过这些大中型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县域的区位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

产业集群带动模式包括工业产业带动、资源产业带动和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等类型。这一模式适用范围较广,既适用于发达地区的县域,也适用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的发展,但需要有一定的资源基础作为发展的支撑。

3.西部、甘肃县域的发展现状分析

3.1西部县域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陕西5省(区),西南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6省(区、市)以及共12个省(市、区)。比较中国、西部、西北和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总体呈现如下特征:

整体上看,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东、中部地区。研究表明,西部省份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仍然很弱。2005―2009年,西部和内蒙古12个省(市、区)中,只有4个省(区)有县域进入中国“百强县”,其中5年都跻身国家“百强县”的省份只有贵州一家,且进入“百强县”的数量极少,增长速度缓慢,表1[1],这说明西部省份的县域发展普遍处于落后状态。

表12005―2009年进入中国“百强县”的西部县域分布情况

省份20052006200720082009

贵州12222

内蒙古11111

四川01111

青海00012

合计24456

数据来源: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05―2009)整理。

但是从个体方面看,西部部分县域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可挖掘的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01―2008年,全国共有76家县域连续8届排名提升,其中:东部地区共有29家,占总数的38.16%;中部地区21家,占27.63%;西部23家,占30.26%。其中上升势头良好的8个县中有5个县位于西部,这说明西部地区一些县域具有可挖掘的发展潜力。

3.2西北、西南地区县域发展比较分析

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西南地区和。图1是西北、西南和内蒙古历年入围西部“百强县”的比例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到,西南地区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好于西北地区,在西部百强县中占有大多数席位。但2003―2006年,由于县域经济的迅速崛起,西南地区占西部“百强县”的比重在快速下降。相比较,9年中西北各省区在西部“百强县”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说明西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严重滞后与全国整体水平,在西部也处于落后地位。

图12001―2009年西部“百强县”所属区域分布比例图

比较而言,西南地区各省区之间县域经济发展正趋于平衡,而西北地区发展却越来越不平衡。对比西北和西南地区各省入围西部“百强县”的分布情况,图2和图3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县域的省际之间发展不平衡趋势正在加大。2009年新疆和陕西分别各占西部“百强县”12和9个席位,共占西部地区共26个的81%,比

图22001―2009年西北5省(区)及

入围西部“百强县”的省域分布图

2001年的65%增加了16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正逐步向这两个省份倾斜。相比之下,西南地区各省之间跻身西部“百强县”的县域差距逐步缩小,除四川仍高居榜首外,其余几个省区跻身百强的县域个数逐步趋于平衡,这显示出西南区域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不相上下。

图32001―2009年西南5省(市、区)入围西部“百强县”的省域分布图

3.3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经济发展滞缓,人口规模大,财政收入偏紧的特征没有明显改变。2006―2008年以来,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滞缓,人口规模大,财政收入偏紧的特征没有明显改变。2008年,甘肃省县级行政单位(76个县、市、区,与国家统计局测评口径一致,下同)人口2 19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53%;地区总产值1 721亿元[3],比2006年增长37.48%;地区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54.19%,比2006年的55.12%[4]略低,说明尽管县域经济在总量上有所发展,但相对于甘肃城市经济增速并未显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3],比2006年的31.37亿元增加了62.56%,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39.43%。

3.3.2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变,但改变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

2008年甘肃76个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23.5641.7134.74,比2006年的24.9938.9436.07有所优化,喜忧参半。喜的是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近3个百分点,而忧的是第三产业发展趋势降低,比重有所萎缩。整体上看,近2年甘肃省产业结构改变的程度不甚明显,二、三产业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比重上,都仍然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工业化水平较低、新型工业发展缓慢仍然是制约甘肃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产品结构看,大路产品多,上档次的品牌产品少;初级粗加工产品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小,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3.3.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通过计算2006―2008年甘肃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等7方面竞争力排名变动的方差与标准差(表2),对比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排名次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表22006―2008年甘肃县域竞争力排名位次变化程度比较表

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竞争力

均值-0.03947-0.06579-0.19737-0.105260.236842-0.44737-0.11842

极差R81104767410111967

方差215.7484263.850993.10578189.1468410.865579.326296.13071

标准差δ14.6883816.243499.64913413.7530720.269824.06929.804627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7,2009),《2007: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1) 县域之间政策、人力资源等软环境发展最不平衡,竞争力变动幅度最大,图4,图5。政府作用竞争力中,76个县域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县域排名提升55位,降幅最大的县域排名下降64位,极差高达119,排名变动均值下降0.45位,排名变动10名以上的县域占76个县域的67%,变动标准差24,这说明2006―2008年县域间涉及政府服务的科技、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投入与支出不平衡,导致县域间竞争力变动程度加强。

图42006―2008年政府作用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52006―2008年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2)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相对明显,竞争力变动幅度比较大,图6,图7。产业与宏观经济竞争力

排名秩序上升幅度最大县域增幅分别达到37和48位,降幅最大的县域产业和宏观竞争力排名分别下降67和33位,变动幅度极差104和81,排名变动均值分别下降0.07和0.04位,位次变动超过10名以上的县域分别占总数的29.0%和44.7%,变动标准差分别为16和15,这说明2006―2008年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产业总量、结构和效率,经济总量、均量和增长速度差别比较大。

图62006―2008年甘肃省县域产业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72006―2008年甘肃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3)县域间投资和建设水平对县域的发展影响相对平衡,图8,图9。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本竞争力排名持续变动幅度较小,排名升幅最大的增幅均为47位,降

图82006―2008年甘肃省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图92006―2008年甘肃省金融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幅最大的分别下降27和29位,极差分别为74和76,排名变动均值分别下降0.1和0.2位,位次变动超过10名以上的县域分别占总数的28.9%和11.8%,变动标准差分别为14和10,这说明与2006相比,2008年县域间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存贷和资产变动等投资和建设影响变动不大,发展相对平衡。

(4)综合经济、软环境和投资等因素,县域综合竞争力格局在上、中、下游三个层次间变动趋势不明显,位次变动仅在同层次中竞争激烈,图10。位次变动10位以内的县域占总数的70%,而位次上升20位的、发展势头迅猛的县域仅秦安和民乐2县,短时期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图102006―2008年甘肃省综合竞争力排名变动趋势图

4.结语

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欠发达省区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省情,立足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揭示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内生、系统”的本质内涵,遵循“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规律,是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9年7月,甘肃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了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基本思路,意味着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获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规划将引导全省遵循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自然属性,构建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三大战略格局”。

一是构建“一横一纵六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战略格局,以陇海―兰新线为横轴,以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和武都为纵轴,加速推进形成兰白(兰州―白银)、酒嘉(酒泉―嘉峪关)、金武(金昌―武威)、张掖、天成(天水―成县、徽县)、平庆(平凉―庆阳)“六大组团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是构建“一带三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沿黄农业产业带的发展,提升河西、陇东和中部旱作农业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新优势,增强供给和保障能力。

三是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为重点,构建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以白龙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和肃北北部荒漠化保护区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自然修复[5]。

基于上述主体功能规划格局,甘肃未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要摈弃以往纯粹经济发展的思路,要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因此,由于甘肃各地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和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城镇布局的不同特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既要体现出中国县域发展的共性特征,也要体现出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区域特性,遵循可持续发展思路,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目标、多元化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01―2009)[EB/OL].省略.

[2] 双传学. 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 经济纵横,2006,(12).

[3] 甘肃省统计局. 甘肃统计年鉴(2007, 2009年)[M/CD].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魏胜文等. 200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01).

[5]宋振峰. 优化布局: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原则通过[EB/OL]. gs.省略/news/2009-07/04/content_16997040.htm.

第5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24-04

一、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然较大

近三年来(2004-2006年),随着国家对“三农”经济的“降赋减税”和“工业反哺”,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2006年全国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03546亿元,同比增长17.2%,占全国GDP的49.1%,同比增速高出全国GDP3.2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底,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1256元,占全国人均GDP的70%,比2004年、2005年分别提高了3.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图1 2004-2006县域人均GDP增长对比图

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较大。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比较明显。

2006年,东部地区县域人均GDP最高,其次为东北地区,两地区分别17635元和11435元。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分别为8645元、9356元、6387元,县域人均GDP最高的东部地区是最低的西南地区的2.76倍。以县域人均GDP最低的西南地区作为对比基数,2006年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各区域县域人均GDP占西南地区县域人均GDP的比值分别为2.76、1.79、1.46、1.35,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10、5、14和4个基点,由此可见,各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三年来,这种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还在不断扩大。

图2 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通过汇总计算2006年各区域所包含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值的前十位与后十位县域的人均GDP,用各区域全部前十位县域和后十位县域的人均GDP的比值反映各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各区域内部的发达县域与落后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相差5.98倍,中部相差4.32倍,西北相差7.85倍,西南相差4.04倍,东北相差3.37倍。

图3 2006年各区域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近三年来,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GDP占比下降,第二产业的GDP占比明显上升,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国县域第一产业GDP占比为19.5%,比2004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GDP占比由44.9%上升到48.8%,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GDP的占比为31.4%,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GDP占比的下降和第二产业GDP占比的上升,表明县域经济的非农产业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图4 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5 各区域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变化图(%)

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14元。2004-2006年全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2%。

表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简表单位:元

表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简表单位:元

在县域居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6年全国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①为2.36倍,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90倍和2.82倍,分别高出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0.54倍和0.46倍,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14倍和1.74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近三年来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来看,全国县域居民城乡收入比由2004年2.28倍上升到2006年的2.36倍,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地区主要为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2006年两地区的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0.23倍和0.13倍,其他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

表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变化

图6 2006年各省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

三、财政收入增长势头较好,经济自我造血能力增强

近三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全国县域人均财政总收入②为1038元,比2004年增加了389元,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0%。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7.95%提高到2006年的9.22%,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为458元,比2004年增加了165元,年均增长率为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3.59%提高到2006年的4.06%。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为推动农村的各项改革,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县域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

图7 各区域人均财政总收入增长情况(元)

表4 各区域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四、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

2006年,全国县域财政总支出1063亿元,分别比2004年、2005年增加389亿元,226亿元,财政总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0.3%,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1.2和0.8个百分点,2004-2006年三年的财政总支出年均增长25.6%。

从县域财政总支出的结构看,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农业支出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17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6倍,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7.85%,6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二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2006年,全国县域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为1176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增加526亿元和289亿元,2004-2006年,全国县域用于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的占比分别9.6%、10.6%和11.1%。其中,东部地区由于财政能力较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张能力较强,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最高,西北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公共基础建设支出占比也相对较高,近三年来,振兴东北计划的实施为东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提高较快。2006年,东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13.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12.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8.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三是人头费支出③下降较快。2006年,全国县域的人头费支出为5444亿元,人头费占比为56.7%,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头费支出占比下降幅度较大,两地区2004-2006年三年时间分别下降了9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人头费支出占比反映了各级县域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人头费支出占比的下降表明近几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困扰中国县域经济多年的“吃饭财政”现象有较大改观,但总的来看,目前县域财政的人头费支出仍然偏高,还有下降的空间。

图8 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亿元)

表5 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五、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是近三年来县域经济所表现出的突出特点。2006年,第一产业占主导④的县(旗、县级市)只有438个,占比为21.9%,比2004年第二产业下降了1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主导的县(旗、县级市)达到1056个,占为52.8%,比2004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2004-2006年3年间,全国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0.5%,并且各区域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都在30%以上。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县(旗、县级市)占比的大幅提高以及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表明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

表6 各区域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年均增长率

单位:万亿元,%

伴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城镇化趋势也日趋明显。2006年全部县域城镇人口占比⑤为20.3%,比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县域城镇人口占比为28.3%,比2004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经济落后县域城镇人口占比为16.3%,比2004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发达县域的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化具有更便利的条件,因而其城镇化的趋势要比经济落后县域更为明显。

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

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广西历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作为扶贫的主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广西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属性。广西共有县域单位109个,本文所确定的县域经济具体包括53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6个县级市,以及撤地设市、撤县(市)设城区而设立的3个城区,共计88个单位。2015年,广西县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4%;县域人口442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广西境内的江河、湖泊、森林、动植物等资源都分布在县域,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发展措施和优惠政策,县域经济各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在全区的特殊地位愈发明显。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县域单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4.06亿元,是2005年的6.02倍,年均增速达19.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28亿元,是2005年的5.02倍,年均增速17.51%。其中,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单位仅1个,到2015年竟达62个之多,占总县域单位的70.45%。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项目立县”掀起广西投资热潮。2015年,县域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17.05亿元,是2005年的12倍;县域平均投资134.10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县域单位财政收入1046.4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县域单位人均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2015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5.29元,是2005年的3.39倍;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33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3%。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仍面临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任务重和缺乏增长后劲等诸多难题。

1、竞争力较弱

从全国层面来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竞争力较弱。根据《2016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公布的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广西并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县域单位。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百强县的集中地,分别占百强县域单位的26席、20席和20席。就连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贵州和四川都分别占有3席、2席、2席和1席。广西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偏小,影响了其竞争力。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运用arcMAP10.3,结合广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县域经济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图2所示)经济实力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泛北部湾区域和西江经济带上,经济实力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百色市和河池市)。2015年,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单位桂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8亿元;经济实力最弱的河池市凤山县,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二者相差15倍。这与县域的地理区位条件、开发开放水平息息相关。

3、转型任务重

近年来,广西正以积极姿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县域产业深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立县之本。县域农产品大都以原材料出售,缺少加工,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宜州市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县,但其产业链条仅停留在“种桑+养蚕+缫丝”上,虽然产量高,但收益低。与此同时,诸多县域单位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缺乏创新,进入“资源陷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百色传统的铝工业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河池有色金属业占县域工作总产值的45%以上。在新时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4、缺乏增长后劲

广西经济实力中等及以下的县域仍有半数以上,这些县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文化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首先,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弱,财政收入少。诸多县域都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债务负担重,难以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其次,县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地理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多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例如,桂北的资源县,直到2017年才修通建成高速公路,极大制约了资金流、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最后,很多县域单位缺少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的工农业在广西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诸多县域在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路径,但成效并不显著。缺乏大中型的龙头企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过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转变陈旧的“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紧抓县域经济“三区八带”新格局③,做好经济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集聚,将人民生产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就业和增加收入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生态、自然、旅游等资源禀赋,顺势而为,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创新机制,形成“县域突破”。

2、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河流、民俗民风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业是县域经济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广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三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

3、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

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全国层次要素。经济要素包括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全国层次要素是县域外的因素,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财政转移、“省管县”等。县域是统筹这三类要素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首先,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规划,形成各县域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其次,优势互补发展异地经济。依托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县域产业发展,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或趋近,广泛开展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人的集聚,更是人才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高素质人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集聚经济”的催化剂。首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各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人才引进相关的住房、交通、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其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定期进行辅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最后,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释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单位为元。②根据arcMAP10.3的自动分类,经济实力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96289~838661万元;经济实力较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38661~1798103万元;经济实力中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798103~3960031万元;经济实力较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960031~8099752万元;经济实力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099752~17278354万元。③“三区八带”:a.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b.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张红、付秀彬: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8):74-77.

[2]陈建红: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90-92.

[3]高启杰: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1):3-6.

[4]李宏岳: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限于经济发展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6-79.

[5]曹群、刘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6):59-67.

[6]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15-25.

[7]李火娇、严志强:广西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3-119.

[8]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19-38.

[9]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

[10]庞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

[11]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7):30-36.

[12]韦春竹、韦韡: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5.

[13]周李磊、林孝松、左倩云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26.

第7篇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